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模式

2024-05-17 18:34

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模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往往要配合使用    所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是指政府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某种形式搭配组合起来,以调节总需求,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种模式: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样可以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所适用的经济初始状态是:
(1)存在比较高的失业率;
(2)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
(3)大量资源有待开发;
(4)市场疲软、没有通胀现象;
(5)国际收支盈余过多。在此状态下,这种搭配模式一方面会刺激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盈余,另一方面对推动生产和降低失业率有促进作用。这种模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应谨慎,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危险。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不足时,可以把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就是说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规模等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而利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会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紧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通过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其结果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度繁荣,使总需求和总产出下降。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初始状态是:
(1)、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
(2)、不存在高失业率;
(3)、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削减总需求一方面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减少国际收支赤字。但是,这一模式如果运用不当往往会造成经济停滞的后果。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下降,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具体说来这种模式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支出,有助于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而紧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进而抑制由于松的财政政策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适宜的条件是:(1)、经济停滞不前,甚至衰退;
(2)、社会总需求不足;
(3)、物价稳定,没有通货膨胀迹象;
(4),失业率高;
(5)、国际收支赤字。
    在这种条件下,用松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对付经济衰退,用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国际收支赤字,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反,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上升,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控制支出规模,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适宜条件是:
(1)、经济过热;
(2)、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3)、社会失业率低;
(4)、国际收支出现过多顺差。在此状态下,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配合是适宜的,前者可以用来对付通货膨胀,后者可用来减少过多的国际收支盈余(通过刺激进口和以低利率刺激资本流出),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可以看出,上述四种组合各有特点,在现实生活中,这四种政策搭配与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采取哪种形式,应视当时的经济情况而定,灵活、适当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模式

2. 简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模式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模式如下:1、合作情况。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国债政策。这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统协调领域。就其融资而言,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但其影响是货币政策。因此,国债政策必须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协调。3、中国进一步城镇化进程中的投融资。中国已从工业化投资逐步转变为城镇化投资,发挥着重要作用。4、社会保障。不能完全由金融承担,也不能完全由金融部门承担。必须有一个机制来解决日益紧迫的挑战。5、金融与金融之间的金融联系。6、外汇储备管理。我们要提质增效。7、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现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孤独。拓展资料:一、货币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一)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币材。(二)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三)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四)自由铸造、限制铸造,即金属货币流通下货币铸造权的规定。(五)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六) 准备制度。二、货币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1、、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历史悠久。2、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3、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和银行券可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金币本位制的稳定因素遭到破坏。三、货币流通1、将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通货)可以区分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亦称主币。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2、本位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国家规定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允许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的国家,对于流通中磨损超过重量公差的本位币,不准投入流通使用,但可以向政府指定的机构兑换新币,即超差兑换。

3. 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4. 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 顺差时,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为什么?

可以低利率低准备金率,增加本国货币供应量。外汇市场上来看,货币供应数量增多会导致本国货币对外币贬值,而贬值是有利于出口的,所以更容易导致贸易顺差。
增加进口,扩大投资,带动经济的继续增长。
进口一些外国商品和劳务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社会福利。
固定汇率制度在全球盛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而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贸易顺差,在银行间的外汇市场上,外汇供过于求,这时需要中央银行购入多余外汇。而中央银行购入外汇,需要投放基础货币,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大,所以采用货币扩张。

顺差时,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为什么?

6.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搭配?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7. 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对比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对比

8.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它们调整的是 供给,还是需求?

货币政策调整的是货币供给,财政政策调整的是社会总需求。
“当 社会总供给  小于  社会总需求 时,  可以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  

请问对吗?”
对!

“如果 紧缩之后,那么企业向银行 贷款来的钱就少了,那么企业生产的商品就更少了,
那么,社会总供给  就  更小于   社会总需求  了。。。

这不是矛盾了吗?”
这不矛盾,因为你分析错了,决定企业生产的商品多少的不是其能不能贷到钱,而是社会总需求。
货币紧缩之后,利率上升,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因此其投资规模会下降,从而降低总需求。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