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2024-05-18 10:52

1. 汉武帝时期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汉武帝时期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五铢钱。
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在中原开始发行五铢钱,从此开启了汉五铢钱的先河。一直到东汉末年为止,除了中间有些小的变动之外,西汉、东汉上下四百年内,五铢钱一统天下。
五铢钱奠定了中国圆形方孔的传统。这种小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

扩展资料:
汉武帝元狩年间,面对巨额的财政亏空,面对豪商巨贾居奇取利,操纵货币,再加上关东地区遭受水灾,亟须巨款赈贷,中央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
元狩四年初,采用了新的白金和皮币。所谓白金,实际上是银和锡的合金,皮币的原料是用皇家上林苑中养的白鹿的皮,长宽各一尺,上面有彩色的绘图,作钱40万。
与此同时,销毁了文帝时的半两钱,另铸重如其文的三铢钱,严禁私人铸钱。由于白金币定值过高,三铢钱较轻,易作奸诈,盗铸仍然盛行。
因此,西汉武帝元狩五年罢三铢钱、半两钱,首次行用五铢钱,因于元狩五年诏令郡国铸行,所以,将历史上这第一代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或 元狩五铢。
五铢钱的出现,是继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又一次重大货币改革,这种钱已趋向成熟,面、背均有外廓,穿孔背有廓面无廓,而在五铢钱尚未出现以前的三铢钱。
有些面背均无内外廓,因此容易被盗磨,即被人磨取铜屑另行铸钱谋利。而五铢钱的铸行则大大避免了这些弊端,这一先进的形制是经过长期的探索才逐步完善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铢钱

汉武帝时期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2. 东汉时期的货币是什么

  东汉早、中期货币,东汉初年.社会动荡.货币紊乱,民间交易兼用半两、五铁和莽钱,建武六年(30年),公孙述在四川发行铁质五铢,甚至一些地方杂用布胄金粟。直到建武十六年(40年),才重新开铸五铢。
  建武五铢。钱径2.6cm,较露汉五铢轻,一般为3克,小的1.9克铜略带红色,铸造精致,铵面平整,都有外廓.钱文清晰,笔划较细,“铢”字金头加大成三角形“个”,金旁四点略长,且个别钱带有记号。
  光武之后的明帝、章帝(58-88年)仍有可能沿用建武钱范.至和帝时(89-105年),五铢钱质量逐渐下降,大者重不到3克,大多在2克左右。从建武帝后约l 50年间,由于豪强地丰大庄园自然经济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不如西汉活跃,币制无太变动。
  东汉中期以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五铢钱制造恶劣,先后又出现了“剪轮五铢”和“挺环五铢”,后者在各地东汉晚期墓葬中经常发现。
  东汉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农民起义后,统治政权摇摇欲。
  桓帝五铢。桓帝(147-167)五铢通行于桓灵二帝时期,字迹浅而不显,笔划粗,肉面多瘢疵,重在2.5g左右。
  剪轮五铢。灵帝建宁(168-172)后最为盛行。钱的外廓被剪去,只剩下内圈,有些钱文各剩半个字。
  挺环五铢。五铢钱剪去内圈只剩下外圈,故称为艇环镀,一裁变两钱,可见钱法之坏。
  四出五铢。灵帝中平三年(i85年)铸,钱径2.5cm,重3.5克。面文“五铢”,钱背内廓四角铸四条直线与周廓框接,称“四出”.铜色黄白,铜质差、钱面背有许多砂眼。该钱质量相对较优,应不与恶劣钱等值,以便与1日钱相区别。时人纷言此钱预兆天下四方大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董卓小钱。亦称董卓无文小钱,铸于东汉末年献帝初平年间(190--194年)。董卓占领长安,取泰始皇金人熔铸小钱,轻小粗劣,无文字,肉好无轮廓,不蘑滤.此钱更加轻薄,如同鸡目鹅眼,~斜谷值钱数千万。自此以后,物价飞涨,钱货不行,东汉王朝己名存实亡。
  汉五铢传世及出土极多,随处可见,一些特殊形制“五铢”.如叠字、传形、合背等,常受钱币爱好者欢迎。

3. 汉武帝时期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汉武帝时期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五铢钱。
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在中原开始发行五铢钱,从此开启了汉五铢钱的先河。一直到东汉末年为止,除了中间有些小的变动之外,西汉、东汉上下四百年内,五铢钱一统天下。
五铢钱奠定了中国圆形方孔的传统。这种小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

扩展资料:
汉武帝元狩年间,面对巨额的财政亏空,面对豪商巨贾居奇取利,操纵货币,再加上关东地区遭受水灾,亟须巨款赈贷,中央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
元狩四年初,采用了新的白金和皮币。所谓白金,实际上是银和锡的合金,皮币的原料是用皇家上林苑中养的白鹿的皮,长宽各一尺,上面有彩色的绘图,作钱40万。
与此同时,销毁了文帝时的半两钱,另铸重如其文的三铢钱,严禁私人铸钱。由于白金币定值过高,三铢钱较轻,易作奸诈,盗铸仍然盛行。
因此,西汉武帝元狩五年罢三铢钱、半两钱,首次行用五铢钱,因于元狩五年诏令郡国铸行,所以,将历史上这第一代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或元狩五铢。
五铢钱的出现,是继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又一次重大货币改革,这种钱已趋向成熟,面、背均有外廓,穿孔背有廓面无廓,而在五铢钱尚未出现以前的三铢钱。
有些面背均无内外廓,因此容易被盗磨,即被人磨取铜屑另行铸钱谋利。而五铢钱的铸行则大大避免了这些弊端,这一先进的形制是经过长期的探索才逐步完善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铢钱

汉武帝时期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4. 汉代发展到后来所用的货币是

汉代发展到后来所用的货币是五铢钱。下图为西汉五铢。



五铢钱
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始于118 BC,历经约400年,是中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金属货币。五铢钱在中国五千年货币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硬通货铸币圆形方孔的传统。五铢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
五铢钱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铢”是重量单位,一铢等于50克的二十四分之一。
发展史
武帝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铸,含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横廓,四决文等不同形式。轮廓深峻、文字精美。
武帝五铢开创了七百三十九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成为中国古代“铢两制”铸币的主流。

东汉前期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40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采纳马援建议开始大铸行。面文特征是“金”字头较大,“五”字交笔更弯曲,“朱”字头圆折,竖画两头较细。铸造较为规整。
东汉五铢钱
成色年代:东汉晚期又称“錾边”五铢或“剪轮”五铢,指边廓连同部分钱肉均被剪去或錾切的五铢钱。无外廓,“五铢”二字残留偏旁。

董卓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190年。东汉末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所铸。无内外廓,“五铢”二字夷漫不全,很难辩认,世讥称之为“无文”。该钱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劣质轻贱之小钱。

蜀直百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214年汉献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入蜀后铸于成都。初铸钱大而厚重,后铸逐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0.8克。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即价值“一百枚五铢钱”。常背铸或背刻阴文和文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字或四出文。

蜀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214-263年。刘备入蜀后铸,时约公元214-263年。形体小于两汉五铢,较厚,面背均有外廓,笔画较肥,铜质晦暗。


魏五铢
成色年代:三国时期。魏文帝,明帝皆铸有五铢,新钱形仿汉制五铢,故称“魏五铢”。魏五铢轮廓清晰,钱形厚重,边廓压金。


沈充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318-321年。东晋孝元帝太兴年间(公元318-321年),吴兴沈充所铸大孔小钱。钱文作“五朱”、“五金”,外廓隐约,钱体轻小,似为东汉“剪轮”钱式的仿铸品。


太和五铢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在洛阳铸行年号钱“太和五铢”。其形制与汉五铢类似。钱文直读,光背,字呈方折,在隶书和篆书之间,又有增笔。钱体大小轻重不一,大者直径2.5厘米,重3.4克;小者直径2厘米,重2.5克左右。

永平五铢
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改铸“永平五铢”。永平钱版式复杂,大小轻重不一,大型者多为政府铸造,小型者多为民间私铸。钱直径一般为2.2~2.5厘米,重2.2~3.2克;面文“五铢”,横读,制作比较工整,旧谱有的认为是“鸡目五铢”。


永安五铢
永安五铢也是年号钱,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铸。钱文直读,“安”字界边减笔,匠心独具。“永安五铢”对于北魏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它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据史书记载,“永安五铢”钱共有三种:一种是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孝庄帝铸行的光背钱;第二种是永熙年间(公元532~534年)孝武帝铸行背“土”字钱;第三种是北魏分裂后由东魏孝敬帝于兴和三年(公元541年)所铸行的背四出文钱。这三种“永安五铢钱”中,以北魏孝武帝铸行的背土字钱最具特色。该钱背部穿孔上方铸有一个“土”字,“土”字与背穿孔相连,正好组成一个“吉”字,所以当时又称吉钱,人人佩戴,以为吉祥。永安五铢钱大小轻重不一,一般直径为2.2厘米,重3克左右;轻小者直径1.8厘米,重约2克。此钱不光轻小滥铸多,而且严重贬值。


梁铁五铢
普通四年(公元523年)铸行。铁“五铢”形体略小,背纹四出,是我国首次大批量铸造的铁钱。

常平五铢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0年)铸行。制作精好,钱文优美,“常平五铢”四字玉筋篆直读,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廓合一。属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的泉品。

隋五铢
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5. 汉代钱币,汉朝的货币

 汉朝的货币  西汉时期的货币
  三铢钱:中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短的货币。铸于汉武帝建元元年上有“三铢”二字故名。三铢钱重8铢,铢字金旁从王,背无轮廓。三铢钱刚铸一年,武帝又令停铸三铢,改铸五铢,钱背增加了轮廓,重5铢。
  四铢钱:又称汉半两。其直径为2.4-2.6厘米,重2.2-2.8克,钱穿孔比较小,无内外廓,钱文制作比较规范。四铢半两因顺应了当时的国势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
  五铢钱: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皮币: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行皮币,用宫苑中的白鹿皮制成。
   
  白金币 :亦称白金三品”。西汉的银锡合金币。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铸造。当时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獒如龟,故用为白金币花纹。
  东汉时期的货币
  铁钱:公元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五铢钱:公元40年,光武帝从马援建议恢复五铢钱 。
  扩展资料:
  汉初铸造的铜币比较轻,重三株,后来越来越轻。文帝时期,三铢钱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于是文帝下令使用四株钱,重四分之一两,可是币值标的却是半两。汉朝的货币危机其实源自于朝廷放任民间私自铸钱的政策,原本意欲加速货币流通,好改善财政收入。
  可是这项政策的弊端远远超过利处,钱本来用铜铸造,但铸币者掺杂了价值低的铅和铁之类的金属,货币渐渐的贬值,民间的经济逐渐紊乱。许多人趁此机会铸造货币发财,如文帝的宠臣邓通依靠铸铜币家产超过王侯。
  另外诸侯们都开挖矿山铸造铜币,吴王刘濞凭借铜矿铸币富比天子,他也因此有发动“七王之乱”的底气。汉武帝由于对匈奴的连年征战耗资巨大,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也逐渐用完,财政危机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建元年间开始,武帝开始对货币动手,期间把四株钱改成三铢钱,后来又改回来。来回一改相当于没变,问题自然没解决。元狩四年,一次规模较大的货币改革出现。汉朝发行了白鹿币和白金货币。下令严令禁止民间私自铸造钱币,违者死罪。
  元狩五年,武帝下令铸造五铢钱,铸币技术上也有了改进,有效防止私铸造货币的发生。此后经历一些探索之后武帝决定一劳永逸的解决,下令严禁各个诸侯国私自铸造货币,把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 *** 所有,此项政策一直沿用至今。

汉代钱币,汉朝的货币

6. 我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史?

中国货币史--圆形方孔钱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中国货币史--交子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北宋太宗时,年铸币八十万贯,以后逐渐增加。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交子”的出现,是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3e7e6231421ec35a

7. 西汉的货币是什么?

西汉货币,汉兴时承袭秦“半两”,经高后、文帝和武帝的一再改革,逐步完善了铸币形制和货币制度,是中国货币史中的重要一环。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王码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仁宦为吏。”(1)“高后二年(前186),行八铢钱。”(2)“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3)“五年(前175),除钱律,民得铸钱。”(4)“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其后卒以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号码了氏钱布天下,而铸钱之禁生焉。”(5)

西汉的货币是什么?

8. 汉武帝的币制改革是怎样的?对西汉的财政有何影响?

西汉初期的币制是异常混乱的,至汉景帝时,西汉曾4次在“允民自铸钱”与“禁民自铸钱”之间来回徘徊,可谓是反反复复,陷入无限的恶性循环之中。

高祖初年,刘邦以“秦钱重难用”的理由,下诏“令民铸钱”,朝廷放弃对“钱币发行和铸造权”的垄断,开始允许民间自行铸造与发行钱币。但到了惠帝时期,因刘邦“令民铸钱”的政策,让西汉的物价开始出现疯狂式的增长,此时“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想想看,一石米需要1万钱,一匹马需要100两黄金,这是何等的疯狂,民间因此被弄的是民怨四起,随时都可能爆发民变。于是惠帝不得不下诏收回民间私铸钱币的权力,改由朝廷负责铸造及发行“八株钱”。
不过此时惠帝虽明文禁止民间私铸钱币,但却并没有给出行之有效的禁止措施,所以此时民间私铸的行为并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是越来越严重,其原因正如贾谊所说“令禁铸钱,则钱必重,重则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即如果只是单纯的禁止私铸钱币,而不采取其他措施,造成的后果就仅仅只会是让钱变的更稀缺,而一旦钱的价值开始超过它本身所赋予的价值,则势必就会勾起百姓贪婪的本性,到那时恐怕就连“弃市”这样的重罪也都无法制止民间的盗铸、私铸行为。

所以到了前元五年,因民间的私铸行为无法得到遏制,朝廷更是为此被弄得“身心疲惫”,文帝就索性下令“令民纵得自铸钱”允许百姓私铸钱币,同时文帝还以“荚钱益多,轻”为由,让朝廷废除“榆荚钱”,改铸“四铢钱”。
可是让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一时的心慈手软,不但让西汉的经济遭受到了更大的伤害,甚至还引发了更大的政治危机,《汉书.平准书》载“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其後卒以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氏钱布天下,而铸钱之禁生焉。”,因文帝对于民间私铸钱币的纵容,再加上他自己的“有意为之”,诸侯和文帝的宠臣们借助手中的铸币权,开始肆意操控着大汉的经济,而诸侯们更是借此大肆扩充自己的实力,中央朝廷逐渐失去对地方的掌控,国库的收入也愈发的微薄,诸侯的实力开始慢慢跃居中央之上。

到了景帝时期,“上郡以西旱,亦复脩卖爵令,而贱其价以招民”此时的朝廷都需要依靠卖爵位来获得赈灾的资金,可想而知此时西汉的国库是何等的匮乏。也就是如此,中元六年景帝下诏“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再次禁止民间私铸钱币,并改行“郡国铸币”制,即由各郡国来负责大汉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景帝希望借此来重整西汉的经济,来让国库的收入大增,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并非如景帝所设想的那样,此时西汉虽收回了民间的铸币权,但同样如惠帝那般,并没有制定出严格的法令,所以“民亦盗铸,不可胜数”。再加上景帝又给予了各地方和诸侯国名正言顺的铸币权,也就导致“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他们借助着辖区内的铜矿开始大量铸造质量低劣的钱币,并将其发行于全国,最终导致了“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的事件的发生。

到了武帝初登基之时,这种情况开始恶化。“冶铸煑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那些地主豪强借着铸币的权力积累下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可普通百姓却因市场上通货膨胀的缘故,变得穷苦不堪。而随着百姓的落魄,主要依靠农民来获得赋税的西汉也因此变得穷困不已。此时西汉就连士兵的俸禄都快发放不出来了,可那些地主豪强却依然还能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朝廷从他们的手中几乎拿不到任何与之相配的赋税。
于是,到了武帝时,整个西汉已经到了再不对币制进行改革的话,恐国将不国的地步。最终在建元元年,武帝与三公九卿等决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自此开启了武帝一朝浩浩荡荡的,持续了长达27年的“币制改革”。

在这27年的时间里,武帝一共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这六次改革的内容如下:
第一次、公元前140年春二月“行三铢钱”。这次改革的内容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1.发行“三铢钱”,三铢钱与四铢钱等价流通。2.“重如其文”,规定“三铢钱”的法定重量在3克上下。而这次改革的意义就在于“三铢钱”的出现第一次改变了“半两”这一自秦朝就延续下来的货币单位名称,钱币开始改行以“铢”为单位。
第二次、公元前136年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在“三铢钱”推行于天下不到五年的时间就宣告失败,武帝不得已只能再次推行“四铢钱”。而失败的原因在于因重三克的三铢钱是与重四克的四铢钱等价流通的,这就导致民间的商家大多不愿意去收三铢钱,所以“三铢钱”几乎不能在市面上进行正常的流通。于是乎,武帝只得下令再次改行“四铢钱”。
当然,武帝虽被逼废除“三铢钱”而再次改行“四铢钱”,但是在重新铸造“四铢钱”的过程中,武帝却创造性的在“四铢钱”的正面增加了“外郭”这一造型。而这一举动的目的就是为了遏制民间私铸行为,毕竟增加外郭也就增加了钱币的重量,重量增加也就相应的增加了钱币私铸的成本,所以如果没利可图的话,谁愿意去私铸呢?

第三次、公元前119年“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同时“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又造银锡为白金”发行白金币和皮币。此次改革会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武帝常年的对外征战,导致西汉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县官大空”、“战士颇不得禄矣”的局面,于是为了从民间快速获得巨额的财富,武帝决定第三次推行币制改革。
这次改革的内容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国家不再铸四铢钱,改铸三铢钱,并销毁官府中所有的四铢钱。2.发行大额的白金币和货币,其中货币“直四十万”,白金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二曰以重荖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撱之,其文龟,直三百”。3.“盗铸诸金钱罪皆死”,凡以后被发现私铸钱币的一律处死。4.“文如其重”,就是铜币所刻的价值就等同于它的重量。

这次改革较之前两次,改革的幅度较大。武帝不但再次启用“三铢钱”,还创造出了“白金币”和“货币”这两种全新的货币,这两种货币的使用范围各有不同,其中“货币”仅流行于王侯宗室之间,主要是用于“朝觐聘享”所用(《史记.平准书》载:“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而“白金币”则主要是用于在民间流通,就是作为正常的钱币使用。
同时武帝也第一次明确了私铸钱币的处罚,那就是“皆死”。当然武帝的这次改革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在于武帝所赋予的钱币的价值,与它实际的价值出现严重的不符。先是“三铢钱”,它的重量明显要比“四铢钱”轻,可却依然要与其等价流通。再是“白金币”,一个仅重8两的“白选”却要等同于3000钱,这已经是优点强取豪夺之意了。所以百姓压根就不会用这些会伤害自己切身利益的钱币。
更甚者因“白金币”的暴利,西汉的私铸之风不但没得到遏制,反而是越发的严重,“吏民之盗铸白金者不可胜数”为了获得暴利,当时不管是官,还是民,都开始纷纷盗铸白金币。也就是如此,最终第三次币制改革也只能是以“白金终废不行”为结局。

第四次、公元前118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这一年“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
这次改革的内容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罢半两钱”,彻底禁止四铢钱在市面上的流通。2.“行五铢钱”,全面推行法定重五克的五铢钱。3.“诸郡国铸五铢钱”,即让地方与中央共享“五铢钱”的铸造与发行权。4.“周郭其下”,在钱币上开始采用全新的“周郭”造型,将圆边及其方孔设计成凸起的轮廓,以此来遏制民间盗铸行为。
可以说此次改革,较前三次改革而言,在制度上显得更为的完善,且对于防止民间盗铸行为也开始不再局限于只用残酷的法令来制止,而开始知道在钱币的造型上想办法,即利用“周郭”来遏制盗铸。当然,无论第四次币制改革的制度相对于前几次的币制改革有多优越,它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它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武帝让地方的郡国加入到了“五铢钱”的铸造与发行当中,而这也就导致“五铢钱”重蹈“三铢钱”与“四铢钱”的覆辙,那就是质量开始出现良萎不齐的情况。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当时各郡国铸造的“五铢钱”,或是背平无轮郭,或是穿孔大,或是肉薄,或是肉厚,总之就是偷工减料,质量极差,所以这就导致民间对于“五铢钱”开始失去信心,并直接影响到了其流通性。
第五次、公元前115年“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实际上第五次的币制改革,就是在修复第四次币制改革的漏洞,因“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所以武帝决意推行“钟官赤侧”钱。
这次改革的内容主要集中3个方面:1.“京师铸钟官赤侧”,中央开始尝试性的独享钱币的铸造与发行权。2.“一当五”,即一枚“钟官赤侧”可兑换五枚“郡国五铢”。3.“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硬性规定缴纳赋税必须要用“钟官赤侧”钱。

这次改革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将“郡国五铢”排挤出市场,从而直接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无论是“京师铸钟官赤侧”,还是“一当五”,亦是“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这些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郡国五铢”彻底的排挤出市场,从而达到中央独掌钱币发行的目的。
当然此次改革因武帝所规定的“一当五”的兑换比例实在是太高,百姓根本无力承担这样高比例的兑换,因此朝廷耗费巨资铸造的“钟官赤侧”在民间往往是与“郡国五铢”等价流通的,因此朝廷非但没有增加财政收入,反而出现亏损的局面。于是乎在第二年,武帝不得不以“赤侧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为由,将“钟官赤侧”废除。
第六次、公元前113年“於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旣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基于前五次币制改革得到的经验与教训,又在桑弘羊的协助下,武帝在第五次币制改革失败后的第三年开始有计划的对整个汉朝的币制进行彻底的改革。

这次最为彻底的改革,内容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1.明确“五铢钱”为唯一的法定货币,今后“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其余的货币如“郡国五铢”等全部废除且销毁。2.“禁郡国无铸钱”,直接剥夺地方郡国对于钱币的铸造权与发行权。3.“专令上林三官铸”,中央开始直接垄断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并专门设立“上林三官”来负责五铢钱的铸造与发行。4.“重如其文”,就是五铢钱的重量必须是在3.5-4克之间。5.“输其铜三官”,即垄断铸造钱币的原料“铜”。
可以说武帝的第六次币制改革无论是在制度,还是在杜绝盗铸、私铸等问题上,都是最为成功的。首先在制度上,武帝明确了“三官五铢”钱为全国唯一的法定货币,借此从明面上制止了其他货币在市面上的流通,从而让朝廷达到独掌货币铸造与发行的目的。

同时在对铜币铸造与发行上,武帝也明确了直接的管理机构,那就是由均输、钟官、辨铜组成“上林三官”来直接管理。在当时均输令负责将全国各地的制钱材料送往京师,钟官令负责钱币铸造,辨铜令负责分辨铜的种类,这样各司其职的做法,显然有助于提升“三官五铢”钱的质量与制造的速度,而有了质量,又有了数量,那么流通势必就不再是个问题。
此外,在杜绝盗铸一事上,这次改革可谓是非常的成功,甚至可以说是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武帝先是垄断了钱币铸造所需的原材料,他直接在产铜的地方设置由朝廷直接指派的铜官,然后由铜官来直接掌控所在地的铜矿,实际上这个时候,铜矿也就只属于朝廷所有,私人就再也没有机会得到大量的铜,而没有了铜,铸钱一事也就根本无法实现。

当然也有人说,他们可以偷偷的从这些官员的手中买到一些原材料,或者直接从市面上流通的“三官五铢”钱刮出铜。是的,他们利用这些方法的确能弄到一些铜,但是有了铜并不代表就能开始铸钱。
因为“三官五铢”钱的制造十分的繁琐,首先它规定了每枚钱重量必须达到3.5-4克之间,否则就会被视为伪钱,然后直接没收。再是它外形的仿造也十分难,如必须要有内外郭,且内外郭必须宽窄均匀,规矩整齐,记号一定要有穿上横和下半星两种等。可以说即使一些人能够仿造出来,最终也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他在仿造的过程中所要支付的金钱远远要高于其所要仿造的“三官五铢”钱本身的价值,因为无论怎么弄,它的价值就只是“五铢”。
也就是如此,最终“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因盗铸的成本远远要高于盗铸的钱币所带来的回报,所以西汉的盗铸、私铸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随着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成功,自秦汉以来,中央政府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对货币铸造与发行权的统一。武帝一朝正是借助着手中的货币垄断权得以大幅度的增加了国库的财政收入,《汉书.食货志》载“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造五铢钱,至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云”,想想看二百八十亿万在那个时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武帝正是借助这些钱使西汉达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效果。
同时也正因为朝廷手握了货币铸造与发行权,最终也让西汉彻底的掌控住了地方各郡国,因为没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那些诸侯王想造反简直难如登天,毕竟没钱谁愿意跟着你?没钱又哪来的武器装备?也就是如此,之后的西汉就再也未经历过“七国之乱”那样的诸侯叛乱事件。

可以说西汉能在汉宣帝一朝步入极盛,并最终成为“强汉”,这跟汉武帝所推行的币制改革是“脱不了干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