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银行业利润增速放缓

2024-05-12 12:45

1. 如何应对银行业利润增速放缓

截止2017年3月6日,15家上市银行公布了一季度财报,两个核心指标引起社会关注。一是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利润增速几乎零增长,特别是中国银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1645.78亿元,较上年下降3.67%。二是截至2017年4月6日,已经披露一季度财报的15家上市银行的2016年利息净收入为2.35万亿元,同比减少1400亿元,降幅为5.62%。五大行是净利息减少的“主力军”,全部陷入负增长。
    虽然从绝对额利润看,五大行仍然雄冠上市公司前列,但是利润增速下滑已经持续多年时间了。从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每年利润增速动辄百分之二三十,到2014年的降为个位数增长,又到现在的几乎接近于零增长。可以看出,五大行利润增速步步放缓、节节败退。原因何在?
    这几年金融市场化改革加速使得大型银行独占垄断局面已经被打破。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从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兴办为标志,社会化、市场化金融机构与融资开始放开,特别是社会化融资快速增长,已经开始蚕食与挑战银行业独霸融资市场的局面。本世纪初,银行业贷款等融资占据90%左右,现在只占50%左右。背后是银行业地盘被占领,蛋糕奶酪被分走。利润下降,收入降低就是必然结果。
   直接融资的大发展,使得间接融资的银行渠道被大幅度缩小。许多公司企业都通过股市、债市、股权市场、PE与VC融资,直接从银行贷款的优质大型企业越来越少了。银行获利能力快速下降。
    实际上真正动了商业银行业奶酪的是新金融包括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从资金来源上,以余额宝领先的互联网金融各种宝宝较大幅度截留了银行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使得银行业不得不搞理财产品抬高成本吸收资金,使其吸收资金成本大幅度提高,压缩了利润空间。
    从资产业务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信用工具比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满足了客户消费金融产品需求;P2P贷款、众筹融资、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等互联网金融资产业务,已经截流与蚕食了银行贷款等资产业务拓展,大大降低了银行获利资产规模与获利能力。
    对银行利润侵蚀截流最大的是中间业务收入。本来银行业转型的目标是,从存贷款作为利润主体转向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增长机制。但是,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的扑面而来,使得银行业本来就没有完成的转型遭受大劫。最明显的例子是结算支付业务,本来是商业银行很大比例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源,但是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的崛起将这块蛋糕基本全部拿走。目前,有84.9%的中国网民使用过移动支付,其中,95%的网友只选两个工具——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就是说,传统银行在2016年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仅为5%。这个差距太大。在连乞丐都使用二维码收款的今天,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已经被甩出几条大街了,利润岂能不下降?
   面对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怎么办?首先必须转换观念,特别是转换吃老本、守旧、拒绝创新、抵制创新的思维。而是积极去拥抱创新,开拓创新,学习创新。
    其次,当务之急是去拥抱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科技金融。五大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上投入不少,下功夫很大。但客观地说,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相比较差距仍然很大。笔者对四大行的网银都使用过,前几天已经关闭两大银行的网银。原因是客户体验极差,非常不人性化。每次转一笔钱都需要在电脑前折腾半个小时以上,而且常常进行所谓的升级。每次升级都在电脑上很难操作完成,动辄就被锁定,打客服电话也解决不了,都必须到柜台办理。索性已经将工行、建行网银关闭了之。
    目前,大型银行在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金融上投入不少,但基本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客户非常少、效果非常差。
     一句话,银行业必须真心实意转型,真正转向移动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上,现在开始转型都已经被动;如果再迟一步转型,那将彻底落伍或被边缘化或被淘汰出局!

如何应对银行业利润增速放缓

2. 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

银行利润就是贷款收益减存款成本,贷款收益就是贷款金额乘以贷款利率,存款成本就是存款金额乘以存款利率,所以分析结果如下:
 
(1)存款是50万元时,贷款收益是=50*10%=5万元,存款成本=50*7%=3.5万元,
利润=5-3.5=1.5万元
 
(2)存款是100万元时,贷款收益是=100*10%=10万元,存款成本=100*7.5%=7.5万元
利润=10-7.5=2.5万元
 
(3)存款是150万元时,贷款收益=150*10%=15万元,存款成本=150*8%=12万元
利润=15-12=3万元
 
(4)存款是200万元时,贷款收益=200*10%=20万元,存款成本=200*8.5%=17万元
利润=20-17=3万元
 
(5)存款是250万元时,贷款收益=250*10%=25万元,存款成本=250*9%=22.5万元
利润=25-22.5=2.5万元
 
所以,存款是150万元与200万元时的利润一样,都是最大值,所以存款就吸收到150万元为宜,因为过高的利率对银行以后开展存款不利.

3. 现代中国商业银行高利润的原因,未来什么因素影响利润增长

目前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增长来自于存贷款的利率差,国内金融市场尚未达到开放的程度,正规的房贷、车贷等只有国有和商业银行才能做。未来影响银行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国家日益开放的金融政策:温州的民间借贷、一些小额贷款机构的规范化运营等。

现代中国商业银行高利润的原因,未来什么因素影响利润增长

4. 为什么银行利润能持续高增长

  目前,利息收入是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的主体,而国际先进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中间业务收入。为缩短这种差距,增强业务发展体系的现代色彩,中国的商业银行近些年无一不将中间业务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而且超越自身发展阶段将中间业务收入比重的高低,作为衡量一家银行是否先进、是否现代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中间业务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在商业银行发展的不同阶段,三大业务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和地位。超越自身的金融发展阶段,盲目发展中间业务,将会导致许多负面问题,不利于商业银行稳健发展。
  中外银行间的中间业务收入缺乏可比性。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通常由利息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构成。在发达国家,由于资本市场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中间业务收入逐步占据了银行营业收入的主体地位(50%~80%),利息收入所占的比重则不断萎缩(目前约为20%~50%)。而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结构中,利差收入占绝对主体地位,大多数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还不足10%。许多人由此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结构比发达国家同业要落后得多。笔者认为,中国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尚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两者的业务收入结构缺乏可比性。若简单地进行比较,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事实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与中国目前的境况基本是类似的。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今天的收入结构,实际上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市场迅速崛起与发展以及80年代利率市场化迅速完成的被动性结果,而不是商业银行的自主性选择。当然,发达国家银行业发展的经验启示我们,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演进,中国商业银行靠息差生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5. 为什么利率市场化让银行减少利润

现在是国家规定了基准利率,给予商业银行仅仅的浮动区间。市场化后,为了争取市场,存款利率必然会上升,才能吸引存款;贷款利率必然下降,才能吸引贷款。利差减少,利润减少。

为什么利率市场化让银行减少利润

6. 银行利润增长靠什么?

驱动银行利润增速走高的重要因素仍是息差水平,但银行需转变过度依赖利息收入的增长模式今年三季度,银行利润增速回升,五大行净利润增速高于去年底;股份制银行中,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净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商行和农商行中,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等净利润增长较快,同比增速超过10%。



年内银行净息差从底部温和回升,是其保持利润稳步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政策面和资金面发生显著变化,流动性相对紧张,资金价格自然上行。其次,今年二季度以来,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升幅不大,而信贷需求相对旺盛,贷款利率上行速度加快,带动银行息差略有回升。典型的就是住房按揭贷款,现在有些银行首套房按揭贷款利率会上浮10%。”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仇高擎说。

尽管业绩好转,但与前几年相比,银行面对的市场环境已变,利率市场化改革脚步不停,息差水平下降的趋势难以逆转,银行需要转变过度依赖利息收入的增长模式。麦肯锡最近发布的《中国银行价值创造排行榜(2017)》对40家具有代表性的银行进行了银行价值创造分析,报告指出,银行零售业务呈现上升趋势,零售客户议价能力比公司客户低,且零售贷款集中度风险小,比对公业务更能应对行业周期循环,抗风险能力更强,值得银行加大力度投入。

7. 商业银行的高利润如何产生,对实体经济有何影响

商业银行高利润主要由息差产生,以11年为例,五大行(中农工商交)息差收入占总收入约七成。
银行和企业之间主要是做存贷款生意的,存款利率很低(中国属于负利率时代)、贷款利率很高(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的话,等于把企业的利润转移给了银行,这是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

商业银行的高利润如何产生,对实体经济有何影响

8. 商业银行为什么有高利润

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于银行的营业收入,即存贷款利差收入、投资收益、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利差收入来源于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存贷款利差。投资收益,包括同业拆借及购买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和企业债的利息收入。同业拆借利率变动因时间、数额而定,一般在5%左右,接近贷款的基准利率;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和企业债利率是相对固定的,一般高于存款的基准利率。基层商业银行还有一项资产,即在央行和上级行的存款。剖析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就可以知道银行赚了哪些人的钱。目前,商业银行的利润能够来源于顾客,能够来源于同业,能够来源于央行,能够来源于财政,还能够来源于自己。利润来自顾客是对顾客收入的分配,来自财政是对财政收入的分配,来自同业、央行和自己,也就是来源于金融系统。来自对顾客和财政收入的分配,一般说来是对已供给于社会中的货币的分配,但来源于金融系统本身则就不只是对已供给于社会中的货币的分配,它还会引起货币供给的再增加。利润来自金融系统自身,并不是来自商业银行对外产品的销售。从这一点上说,商业银行利润具有内生性。这也是商业银行有别于工商企业的地方,因为工商企业只有通过产品销售才能获取利润。此外,商业银行利润还具有连续性,如中长期贷款的利息收入。商业银行获得高额利润首先是因为银行是个负债经营的企业,可以用一定比例的本钱,做更大规模的生意。众所周知,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吸收存款,而且还能创造派生存款和流通工具。如果吸收存款、创造派生存款和流通工具的成本低于资产的价格,则肯定赚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银行的利差比较大,自然肯定赚钱。另外,连续多年货币供给量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绝对数从几千亿元到上万亿元。银行有“自己创造利润”的能力,“贷款付息”就是对这一点的诠释。这样的分析主要是想说明,近年来银行利润高不是偶然的,有它的必然性。这样的分析也不否定在一些商业银行中有违规经营、乱收费的状况。但乱收费在高额利润中占比不大。由于商业银行负债经营,负债能较快增加资金来源,使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按巴塞尔资本约束资产的国际协议,在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资本必须要相应增加,资本的增加主要靠银行内部积累,而银行利润中的相当一部分必须分配于积累。这是银行资本、资产负债构成不同的地方。所以,不仅要看到商业银行高利润形成的特殊性,更要看到商业银行利润分配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