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孟子对尧舜禹的评价

2024-05-16 15:54

1. 15#孟子对尧舜禹的评价

孟子“言必称尧舜".,可见孟子对尧舜之道的重视程度。这一点我们从《孟子》中尧舜禹频频出现也可以看出来。据统计,在《孟子》35370多字中,“尧”字出现有58 次、“舜" 97次、“禹" 30次,比“周公" 18次、“文王"35次,出现的频率要高得多。可见,孟子对舜尤其感兴趣,提及舜的地方在尧舜禹中为最多。
  
 从《孟子》的相关记载来看,孟子对于尧、舜、禹也分别有着不同的评价。
  
 《孟子》虽然“尧”字出现的次数为58次,但单独叙述尧的事迹的文字并不多,孟子对尧也少有专门的评语,尧多与舜并提,赞颂尧舜之道或其伟大历史功绩。孟子对尧舜之道的颂扬,贯穿于《孟子》全书。一方面,孟子赞颂尧的为君之道。《滕文公上》详细记载尧举舜治理天下,孟子欲以此为例来说明君王治天下需要任用贤人的道理。孟子认为圣人是做人的标准,他将尧舜这样的圣人之间的关系定位为君臣关系的典范,“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倡导后人需要效法尧舜。如果“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子认为尧对待舜的方法也是君主尊贤的典范,是应当为当时的君王所效法的。“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孟子借尧舜死后,天下大乱,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况,说明尧舜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并反衬尧舜为君的伟大和尧舜为君之道的重要。
  
 另一方面,孟子又认为“尧舜与人同耳”,“尧舜,性之也”,即尧舜实行仁义是发自本性的,习于本性,因其自然。孟子同意“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说法,他认为尧舜虽然是圣君,但其所倚之道却是人人可为的孝弟之道,“尧舜之道,孝弟而已",人的本性是向善的,只要人努力修身养性,积善行德,也可以达到或者至少向尧舜靠拢一些。
  
 孟子对舜尤其推崇,对舜的赞誉远远多于尧和禹,《孟子》中“舜”的出现次数比“尧"和 “禹”字相加的和还要多,有力地突出了舜在三圣中出类拔萃的崇高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舜是儒家心目中最完美的圣王典范,因为他不仅通过“修身"具备了“人伦之至”的内圣品格,而且还在“仁政”活动中实现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外在理想。舜也是孟子为表现其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
  
 孟子对舜首先称赞其为君行仁义之道,孟子将其塑造成为一个与尧一样崇高伟大的贤明君主。“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偏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舜在这种险恶情况下被尧选拔出来,并不负众望,赶跑野兽,治理洪水,征服了大自然,保护了人民。孟子认为“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舜是从仁义之路而行,并不是把仁义当做工具或手段来使用。关于尧舜之道,在前文中已有论述,此处不再赘言
  
 其次,孟子耗费大量笔墨将舜塑造为“大孝"的典范。孟子对于舜“孝”行的论述文字要远远多于对其为君才干的称赞。孟子最推崇舜的“孝",认为舜是“大孝"之典型。《孟子》七篇,十一处提及舜的“孝",可谓赞不绝口。纵观《孟子》提到“舜"或“大舜”的就有90 多处,其中能够单独叙述某个事件或完整表达某种思想的,也有36处之多,足见孟子对舜的推崇程度。孟子曰:“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瞽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把父母看得远远重于天下,直到五十岁还怀恋父母,只有舜才能做到啊。“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舜其至孝矣",对父母的孝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舜无愧为“大孝"、“至孝"的典范。弟子曾问孟子,舜为天子,皋陶为法官,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当怎么办?孟子在无法回避这个问题的情况下,给舜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舜视弃天下,犹弃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可见孟子对舜的“孝” 是多么敬仰,他甚至认为舜可以为了庇护父亲,毫不犹豫地抛弃君主之位。
  
 孟子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将孝道上升到国家政治统治思想的高度,这是孟子借尧舜之道对前人“孝"思想有选择的发展。在孟子的思想中,孝道思想是仁政的基础。“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舜做了天子以后,以天下养瞽瞍,可谓达到至孝的境界了。
  
 此外,孟子还对舜其他的卓越才能和优秀品质做了论述,如舜从善如流“大舜有大焉,善于人同,舍己从人,乐以取人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言舜对于行善没有自己与别人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是,接收人家的是,并以此为乐:“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
  
 孟子对禹的论述在三圣中是最少的,《孟子》中“禹”字的出现次数为30次,比尧舜都要少得多。孟子对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第一,称赞禹的从善如流和关心百姓疾苦的品行。孟子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讨厌美酒而喜好人家向他进善言,而且“禹闻善言则拜”。孟子认为“禹、稷、颜回同道”,他们都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所以他们很急迫地将天下百姓解救于水深火热之中。第二,孟子还大力称赞禹的治水功绩。“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尧举舜摄政,舜命禹带领人民治水。“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人,”.终于制服了洪水,使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15#孟子对尧舜禹的评价

2. 孔子是如何评价上古尧、舜、禹三位帝王的?这种评价对不对?

《论语》中,孟子对远古的这三位君王给与了很高的点评。子曰:“巍峨乎,舜禹之有天底下也而不与焉。”意思是:“多么的高尚啊!舜和禹获得天底下,仿佛不是自己求来的。”子曰:“大哉尧谓之君!巍峨乎!唯天唯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软弱无能名焉。巍峨乎其有取得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内容。”意思是:“杰出啊,帝尧!高尚啊!只有天最大大,仅有尧能防效它。众多啊,老百姓不清楚用哪种语言来赞美他!高尚啊,他的贡献!光辉啊,他制订的礼仪知识规章制度!”

子曰:“禹,吾无间论其。菲饮食搭配而导致孝乎神鬼,恶衣服裤子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竭尽全力乎沟洫。禹,吾无间论其。”意思是:“针对禹,我没有什么可斥责的了。自身吃得比较差,祭拜神鬼时却很丰盛;自身穿得比较差,祭拜的衣物和遮阳帽却做得十分华丽;自己住得很差,农田水利灌溉却整治的非常好。针对禹,我就是并没有哪些好斥责的了。”尧、舜、禹是我国上古时代中部地区的三位部落联盟头领,也全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孟子对这三位杰出帝王的论述,表达了孟子衷心的赞美之情。

在《尚书·虞书·尧典》中就记录着帝尧君王位的相关事务管理:一是传位皇位;二是曹娥公议事务管理;三是早已应用阴阳历。是中华民族用工规章制度(上到皇位下到曹娥)、事务管理公议、文学知识的认知能力,为农耕文明搞好了奠基石。您看一下帝尧其气场宏伟,对天、地、天地万物、人情世故的认识和做为,确实不同凡响,此后领着中华子民踏上了渐渐地五千年文明之远途。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搭配而导致孝乎神鬼,恶衣服裤子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竭尽全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译:孔子曰:“禹,我无争议呀!他对自身饮食搭配薄而竭尽全力孝顺神鬼,他平常衣服裤子简单而祭拜时穿礼服,他住的宫室卑陋而专注于水路水渠。禹,我无争议呀!”圣贤并没有空话,他老人说无争议,那便是有争议。君位者不仅仅是言传身教,那能量太薄弱了;更重要的是把他的核心理念散播。您想一想:舜的塑造,帝尧不仅让闺女嫁给他,孩子跟着他学,曹娥服侍他,塑造后一代是多么用精力啊!

3. 孔子为什么特别推崇尧舜禹三代?

尧舜禹是上古时期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孔子的思想很多体现在他们身上!
一孔子思想《论语》1o4处都在讲“仁”这三位部落首领,都是受人爱戴尊敬的领袖!
仁者爱人,仁的基础是孝,孝道在舜身上表现出来,舜父顽,母嚣,弟傲,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兄弟桀傲不训,三人串通,置舜于死地而后快,总是设陷阱,谋害他,而舜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常在侧”想法躲避祸害,而父母求助时,能在身边尽孝!因为出色品德,处理家庭关系,人们非常愿意和舜居住,“一年所居成村,二年所居成邑,三年所居成都”!
二孔子讲克己复礼,克服自己欲望,服务大众,形成自律,成为人的立身之本!大禹就是辛劳为民,和人民贴近,的杰出首领,大禹治水,艰苦卓绝,他无暇顾家,八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舍身忘我精神,为民兴利除害,千百年来都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三孔子讲德治,人治!统治者以德治国,提高道德休养!三位杰出部落首领都是部落联盟推选出来的,实行“禅让制”尧舜禹三位,都很节俭,以身作则,吃糙米,喝野菜汤,穿麻布衣,但三人贡献很大,尧制定四时,推求历法,颁授农耕时令,舜以孝闻名,禹划分九州,各州方位走向,土壤性质,物产分布等等!

其实不仅仅孔子推崇尧舜禹,诸子百家也都是推崇的。因为儒家和诸子百家对圣人的理解基本一致。
孔子在《家语·五仪》中对“圣人”的描述是:所谓圣人,必须达到自身的品德与宇宙的法则融为一体,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融洽无间,自然相处,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内心光明如日月,却如神明般在冥冥之中化育众生,凡夫俗子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么崇高伟大,即使了解一点,也无法真正明白他精神的边际到底在哪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圣人。
尧舜禹不仅符合儒家所理解的圣人,也具有诸子百家所强调的某些特征。尧舜禹等人在各自的时代对当时的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诸子百家推崇尧舜禹等人为圣人是为了阐明各自的学说和观点,可以用“圣人”来提高各自学说的说服力影响力。

孔子为什么特别推崇尧舜禹三代?

4. 《论语》《庄子》与《史记》中关于尧舜禹的故事,谁的

相传,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发生在涿鹿,蚩尤施展了法术,三天三夜大雾弥漫,对面看不见人。黄帝命令制造一架指南车,识别了方向,大败蚩尤,最后擒杀了他。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y2o)、舜(sh)n)、禹(y()。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
相传,尧很节俭。他住在茅屋里,吃糙米饭,喝野菜汤,身上穿着麻布袄。舜品德也好,能以身作则。他在历山耕田,历山的人不再争田界,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靠近舜居住。舜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那里就成了村落。他博得百姓普遍赞扬。尧舜时候,水患严重。舜命禹去治水。禹用疏导的方法,把水引入大海。他一心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洪水终于止住,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禹在人民心中树立了威信。

炎黄部落联盟不断发展壮大,黄帝死后,尧当了首领。他很会治理各种事物,能和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很受大家爱戴。

尧老了,想找一个顶讲道德,顶有本事的人代替自己的位置。有人向他推荐了年轻的舜。

尧首先召见了舜,他看到舜一表人才,很喜欢,就将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让9个儿子和舜一起生活。

舜和妻子生活得和睦美满,照顾尧的9个儿子比亲兄弟还亲。

后来,尧先后让舜去种田、捕鱼、烧陶器,舜都做得很出色。尧又派舜当了几年管理生产的官,舜把各项事务都处理得很得当。尧对各部落的首领说:“舜的才能这样出众,真是难得啊!”大家都认为舜可以做尧的继承人。

可是尧还要考验他的胆量。他让舜一个人到大山林里去。天空电闪电鸣,地上有豺狼虎豹乱窜,周围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声,真令人害怕。舜却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走出了山林。

不久,尧在部落联盟里郑重宣布:“从现在起,我让舜替我做大家的首领了。”

5. 孔子对禹有什么高度评价?

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孔子,曾颂扬禹治水的功德说:我简直找不到他的一点缺点,他的宫室简陋却没有想到改善,而是尽全力平治水土,开凿沟洫,发展农耕,鼓励人们从事劳动。

孔子对禹有什么高度评价?

6. 孔子赞美尧舜、周朝;孔子赞美禹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舜有五个能人而使天下大治,武王说:“我有十个贤才。”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尧、舜、武王时期,人才最多,但也不过如此,武王的十个贤人中还有一个女性。周文王掌握着国家三分之二的面积,却仍然服从中央的领导。他的品德,真算至高无上了。”
  
 舜当时手下有五个能干的大臣,就把天下治理好了。武王说他有乱臣十人,此处的“乱臣”不是乱臣贼子的意思,而是“治乱之臣”,是治臣。
  
 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
  
 “唐虞之际”:尧的国号叫唐,唐指代尧,禹指代舜。
  
 “于斯为盛”:从尧舜时期到周朝开国时,是人才最兴旺的时候,“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正是引用此句的表达。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周的德行,已经达到了极致。
  
 孔子夸完了尧、舜、禹,再夸周朝。孔子好古,这是孔子极其认可的一条文化脉络。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孔子说:“禹,无可挑剔。他自己粗茶淡饭,而祭品却很丰盛;自己衣服朴素,而祭服却很华美美;自己宫殿简陋,却尽力兴修水利。禹,无可挑剔。”
  
 孔子说,禹这个人好到没法形容了。
  
 禹对自己生活品质的要求不高,他吃的很节俭;穿的很朴素,住的很简陋,但是把所有的财力、物力、精力用在团结大家,营造技术氛围、让大家安居乐业上。
  
 孔子说,“禹,吾无间然矣”,这句话他前后说了两遍,这代表孔子对禹极致的赞美。

7. 孔子的“尧舜之道”与“周孔之道”

【摘要:首先笔者承认,这个题目有一定的诟病,毕竟“周孔之道”之中已囊括了孔子自己的思想,自无法与历史久远的所谓“尧舜之道”相比。但因尧舜为千古圣君已成佳话,此处暂拟此题,旨在以圣君(君王)之道来衬托圣人(臣子)之道,并论述《论语》中二道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孔子 《论语》 周礼 尧舜】
  
 
  
 尽一学期之时力通读《论语》,零星的短句不免让人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满天星斗中,《泰伯篇》中赞扬尧舜的恢宏之句却不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之句,旨在体现舜之为君利民而不为己。又“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中,孔子毫不避讳地将自己歌颂尧时的词穷曝光于世人,竭尽溢美言辞来赞颂其利民的政治,并且对尧君的礼制体系,着相当高的评价。
  
 
  
 礼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切入点。整部《论语》中,孔子几乎无不在谈论“仁”与“礼”。而其中“礼”更“重于“仁”。《论语》道:“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只有在正确的“礼”治下“仁”方得以充分的实现。“仁”固然是“礼”的目的,但“礼”是“仁”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若要由此谈尧舜之道,便不可绕过《尧曰》一篇。作为《论语》大轴篇中的第一则,孔子换了一种方式来讴歌尧君,即直接引语,不再是华美的堆砌铺陈。诚然,尧是上古时期的圣人,与孔子所居朝代相差甚远。孔子如何得知尧舜禅让时所说的话?不得不说这着实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想像力与推理能力。
  
 
  
 愚以为,孔子的偶像(1)定是尧舜,但孔子一生所追逐的目标则是周公。在孔子看来,尧舜是离自己十分遥远,且永远触及不了的圣君(殊不知自己亦成了后人口耳相传的圣人),而周公则是自己理想政治制度(周礼)的代表人。
  
 孔子对周公的追捧,甚至比现代的崇拜“偶像”的追星族还要热忱心切。《论语》中道:“子曰: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也许仅仅“梦不见周公”一事使人“甚哀”有些夸张了,但他的惶惶不安已让读者一览无余。孔圣人缘何不安?大约是唯恐自己德行衰减,从而不配邀周公入梦吧。由此可见孔子对周公之情思,远远深于对尧舜政道的单纯赞美,所以孔子也绝不会因自己梦不见尧舜而郁闷落寞,也就没有了“久矣吾不复梦见尧舜”。孔子又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同样是对礼制的认同,我私将其与“焕乎其有文章”进行比较,从而认为后者更多的是“身不能至”的崇敬,前者更多的则是“心向往之”的憧憬。
  
 
  
 在孔子的推想中,尧舜禅让时都说过“天之历数在尔躬”和“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这两句所折射出的的君王治国理念恰与孔子当年所处的诸侯混战形成鲜明对比。乱世下的君王不会因“天降大任”(2)而谨慎躬行,他们更不会“四海困穷”而放弃穷兵黩武逐鹿天下。历史现实告诉我们,即使对外忤逆天理,即使对下欺瞒压榨,即使内部“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天禄”却并没有终止。礼崩乐坏的混乱里,夏礼、殷礼都已模糊不堪,更何况唐虞时期的神话人物(3)和他们“畏天命”之原始思想?尧舜之道最多成为一种歌颂古代圣君功德的装饰品,至少在《论语》中显豁出有名无实的苍白。由此可见,尧舜之道是不适合存在于孔子与他所在的时代的。
  
 
  
 对于周礼,孔子更有其独到的见解。《论语》道:“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愚以为,孔子是在着力效仿周公辅成王的行为,所以该句中的“道”,应作“周孔之道”解。在孔子眼中,除了正统周天子,任何倚靠封地的诸侯都不能使天下恢复至“有道”,即所有的混战都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忠心效力于王畿才能使得这场荒唐的乱世有所终结。
  
 
  
 孔子的道统具备不可否定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半部《论语》治天下”并不是一句玩笑话。但在《论语》中,不乏参杂有孔子壮志难酬的失落情绪。我认为,孔子在政治方面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性——在春秋这样一个既大盛后的乱世,想必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君王霸主都不会发自内心地渴望一个愚忠怀柔的臣子。因此我更希望《论语》中描绘的孔子是一个纯粹的教育家,抑或是一个桃李天下的圣人,而不是一个失意的政治家。
  
 
  
 注释:
  
 (1):此处偶像既谓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对象,也可理解为当今引申而来的广义“偶像”。
  
 (2):本语出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此处借为杨伯俊先生“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到你身上了”一句之概括。
  
 (3):该处神话人物并不独指尧舜,而可泛指同时代所有德才兼备的人物。
  
 
  
 参考文献:
  
 杨伯俊《论语译注》2015年中华书局出版

孔子的“尧舜之道”与“周孔之道”

8. 尧舜禹及孔子对“道”有了哪些理解?

那还是在远古时代,人们逐渐从对“天”的观察活动中总结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并将其称之为“道”,使其一代代地传下来。人文始祖尧帝传位给舜的时候所说的话有“允执厥中”,舜帝传位给禹的时候所说的话也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允就是允诺,就是你答应,就是尧告诉舜你要答应执掌,“坚定执掌以民生为中心”。这个”中”呢?就是“中道”。
尧说的那一句话,就已讲清了什么是“道”的至极之理,也已经完全包容了至极之理的内容。而舜后来在这一句话上又加上另外3句,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尧所说的那句话的前因后果,因为只有明白了前因后果,才有可能对“道”的理解达到既精且微的“庶几”的地步。
所以,自从人类得到“道”以来,一代代圣人相互传承,这样的传统称之为“道统”,即是关于“道”的传统。像“至圣先师”孔子,虽然本人没有朝廷的官爵禄位,然而,由于其继承整理了以往圣人关于“道”的学问,为后来的人在学习“道”的学问上开辟了道路,其在“道”的功德方面甚至还远胜于尧舜这样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