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024-05-06 10:58

1. 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碳中和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碳中和:一个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可以被自然吸收中和,达到事实上的零排放。全球多个研究机构的一致性意见认为:如果不采取进一步措施,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幅度将达到3度,而现在国际社会的努力是争取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度以内。1-2度的温度变化,对个人没什么感觉,但从国家层面来说则是个大事。碳达峰是以二氧化碳排放在一个时间段内(不是指某一年,而是连续几年)达到历史高点值,而后开始下降。

碳中和即是排放的温室气体通过碳汇(即固碳:包括植树造林,收集二氧化碳)等方式相互抵消,实现某种意义上的近零排放。西方国家就开始准备搞碳达峰碳中和了,我国为何在那个时间段不搞,到了现在突然高调的提出要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了?真的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那么全球变暖真的仅仅是因为我们排放了过多的二氧化碳吗?现在中国已经完成工业化,同时已经准备转型升级产业了,通过这几年国家大力搞环保就能看出来。而现在西方国家和美国都需要制造业回归,制造业又需要大量的化石能源,那么现在中国就可以利用防止全球变暖来抑制其他国家搞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了,同时也是倒逼我国各项产业转型升级。

说个很浅显的事情,我们从小到大是不是一直在看见各种报道全世界石油只够用多少年就会枯竭,XX资源只够用多少多少年了?但在现在来看呢?全世界对资源的消耗量还在不停的上升,特别工业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石油是越来越不够用了么?还是什么资源用完了么?回到主题:为何我国现在开始积极开展碳达峰和碳中和?依赖化石能源(就是说你:石油)发展的路径,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条不太安全的路径,毕竟我国的石油探明储备量是不太够发展使用的,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年石油耗费6.9亿吨,其中1.9亿吨为自产,年全国原油产量1.95亿吨,进口原油5.42亿吨,也就是说,每年几乎我们的原油进口占73%,万一原油进口出点什么问题,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 什么是碳中和,中国为什么要选择“碳中和”?

所谓的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者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正负抵消,相对“零排放”,碳中和又名为Carbon  neutral。
我们知道,中国的飞速发展历经了许多次的城市化建设改造,从工业化时期到城市化时期,这一段时期中国的发展虽然逐渐向好,但是所产生的污染排放俨然不容忽视,当下,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情势非常急迫,每个国家都开始倡议环境的保护和新能源的开发,无论是对于全世界的自然形势而言抑或是中国本身而言,选择“碳中和”不仅是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也是为了同世界更好的发展,自2020年9月22日始,中国政府就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度争取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不仅如此,在2021年3月两会期间,李永林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加快建立健全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来凝聚社会行动共识,保障碳中和承诺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甚至在这次的“十五”期间,中国也提出了绿色发展战略,又再次强调了中国将作出切实努力,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达到碳中和。为此,中国在提出倡议以来,也一直在做切实的努力,发展新能源,鼓励使用清洁煤炭,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能,关停污染排放特别严重的企业,加大排放监管力度等。
中国选择“碳中和”,不仅彰显的是中国的担当和责任感,更是为了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切实努力和行动。

3. 碳中和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060年在我国全面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未来生活将

碳中和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如下:
交通出行方面:
地面交通:交通产业整体重构,所有的燃油汽车将全部退出,道路上100%都为新能源汽车。
智慧交通: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全面普及,城市道路不再拥挤,交通效率达到最优。
航空航运:全面使用氢能和生物质能,替代现有化石燃料。

生态环境方面: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显著改善,雾霾不再肆虐。
植被覆盖:森林碳汇大幅提升,森林覆盖率最大可达到28%。
环保制度:环保政策趋于更为严格,企业环保合规成本高。
生物多样性: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投资就业方面:
产业变革:落后产能退出,污染严重的碳密集型产业不复存在,低碳产业蓬勃发展。
投资偏好:大量投资从化石燃料密集型资产转向可再生能源相关资产,技术创新投资比重提升。
就业机会:可再生能源行业就业机会大量涌现,预计到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就业人数将超过1000万。
能源结构方面:
能源结构: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将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预计未来化石能源占比仅9%。
能源消费:各行业电气化率达到最高,用清洁的电满足自身能源需求。
能源需求:随着能源结构改变,我国将不再严重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进口,国家能源安全水平彻底提升。

碳中和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060年在我国全面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未来生活将

4. 实现“碳中和”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何为“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对我们未来的生活有啥改变:
  
  
       1交通出行方面
  
       地面交通:交通产业整体重构,所有的燃油汽车将全部退出,道路上100%都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突起)
  
       智慧交通: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全面普及,城市道路不再拥挤,交通效率达到最优;
  
       航空航运:全面使用氢能和生物质能,替代现有化石燃料。
  
       2生态环境方面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显著改善,雾霾不再肆虐;
  
       植被覆盖:森林碳汇大幅提升,森林覆盖率最大可达到28%;
  
       环保制度:环保政策趋于更为严格,企业环保合规成本高;
  
       生物多样性: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投资就业方面
  
        产业变革:落后产能退出,污染严重的碳密集型产业不复存在,低碳产业蓬勃发展;
  
        投资偏好:大量投资从化石燃料密集型资产转向可再生能源相关资产,技术创新投资比重提升;
  
  
        就业机会:可再生能源行业就业机会大量涌现,预计到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就业人数将超过1000万。
  
        4能源结构方面
  
        能源结构: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将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预计未来化石能源占比仅9%;
  
       能源消费:各行业电气化率达到最高,用清洁的电满足自身能源需求;
  
  
      能源需求:随着能源结构改变,我国将不再严重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进口,国家能源安全水平彻底提升。
  
      我们也要改变发展策略啊!
  
 
  
  
      学习一下,摘录一下

5. 什么是碳中和 深入分析碳中和利好的行业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碳中和的含义是什么,“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通过节能减排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再通过植树造林、碳捕捉等形式吸收二氧化碳,最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最近几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高,2020年中国宣布将在2030年前达到排放峰值,之后逐年递减,最终在2060年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即碳中和。
 
 
 
 了解了碳中和的含义,我们能从中看到哪些机会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新能源行业,与其先排放再吸收,不如从源头上降低排放,由于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对于传统能源的限制必然越来越多,而诸如光伏发电、水电、核电、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行业将挑起能源供应的大旗。
 
 
 
 其次,电动汽车行业,相比于燃油汽车行业,电动汽车行业的专利壁垒少,技术相对来说更简单,新兴品牌这几年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之后的几十年电动汽车一定会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替代抢占燃油车的市场。
 
 
 
 第三,碳中和将会给各种相关联的环保企业带来大量的订单,如掌握二氧化碳捕捉、固化、封存等技术的公司,将会在政策加持下,迎来业绩高速增长!
 
 
 
 最后,各种类型环保设施的兴建,和新能源设施的兴建,将会带动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基建行业会在碳中和的紧箍咒下迎来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这其中不仅隐藏着各种机会,更关乎人类的未来,中国做出的碳中和的承诺,是一项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壮举,希望大家能在关心碳中和投资机会的同时,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为环保事业出一份力!

什么是碳中和 深入分析碳中和利好的行业

6. 什么是碳中和产业有哪些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中和包括:电力建材化工环保钢铁煤炭有色制药纸质航运汽车等等。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7. 展望“碳中和”未来 新旧势力纷纷不遗余力

 “碳达峰”“碳中和”将为 汽车 行业带来哪些机会和挑战?新能源 汽车 有何发展痛点和解决之道?新能源 汽车 如何实现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价值创造与升级?智能电动化市场渗透节奏如何?
      6月13日,2021中国 汽车 重庆论坛的闭幕圆桌会议环节,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小鹏 汽车 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理想 汽车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零跑联合创始人、董事兼总裁吴保军,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进行了深入探讨。
    刘宇:车企应该扮演节能减排先锋角色 
   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称,“碳中和”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
   对国家而言,要求在经济、外交等各维度以此为纲领;对于企业来说,碳排放总量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志。作为由传统内燃机行业向新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行业, 汽车 应该扮演起节能减排先锋的角色。
      从各主要能源的应用情况来看,目前纯电动车在分散部署情况下减排效果最好,氢能在能源转化、储能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分散部署情况不太便于运输。
   刘宇介绍,作为国内第一家新能源企业及国内唯一一家在A股上市的新能源 汽车 公司,北汽蓝谷用11年时间累计销售了超过54万辆纯电动 汽车 ,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未来,北汽蓝谷将继续以清洁能源为主导,将纯电动 汽车 的应用与推广作为主营业务,同时着力推动电动 汽车 的智能化,以纯电方式为基础,贡献更多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李斌: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发展的唯一阻碍 
   在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眼中,2021年是新能源 汽车 行业最为关键的一年。为什么这么说?李斌列举了一组数据。
      从渗透率来看: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超过46万辆,全年来看完成200万辆不在话下。其中,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一季度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达到22.3%,上海更是超过1/3。全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占乘用车销量比例达到10.5%,5月份已经增长到11.5%,渗透率提高的速度比我们预计的都要快。”
   李斌认为,智能电动 汽车 已经进入了快速普及阶段,到2030年占新车的比重将超过90%。从用户构成来看,私人购车的比例也已经远远超过运营车辆,行业增长引擎因此完全发生了改变。
   当然,李斌承认,新能源 汽车 行业还将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唯一能阻挡新能源进程的就是充换电等基础设施铺设的速度。不过,随着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连续两年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车企在现实中也将有更多工作可以做。”李斌称。
    何小鹏:智能化将对“碳中和”起到关键作用 
   小鹏 汽车 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认为,“碳中和”目标对传统燃油动力甚至混合动力都会带来冲击,但纯电、氢能源会被推着往前走。
      对于中国 汽车 企业而言,“碳中和”为全球化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国内出口到全球的 汽车 ,绝大部分是大排量。在此基础上,何小鹏建议车企应重视两大方向:其一是如何形成全产业链条的“碳中和”,其二是如何保护好数据隐私。
   智能化和“碳中和”是否存在关系?何小鹏认为,无论是理想的增程式、小鹏的纯电,都涉及到在充电体系中如何使能量被更加充分地利用,如何帮助用户更有效、更轻松地保护环境,这其中就牵扯到智能化的关键作用。
   何小鹏为此想象了一个理想化的场景:在凌晨大家都在睡觉的时候,搭载了无人驾驶功能的车辆以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缓慢驶出,前往充电站补能,充满电后再以无人驾驶的方式自己回家。在何小鹏看来,这便是智能化对“碳中和”的变革。
    沈亚楠:大多数消费者不会仅为低碳就选择新能源车 
        沈亚楠分析称,目前来店的潜在客户基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理想ONE卖得好也是因为产品定位主要面向家庭用户。作为增程式车型,理想ONE虽然不能实现完全的零排放,但实际上也成功将油耗降低了60%左右,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无论选择纯电路线还是增程路线,只要能够将传统燃油动力转化为适合消费者的新能源动力,就是对节能减排最大的帮助。”沈亚楠称。
   此外,沈亚楠表示,理想也在跟进高电压、高速充电等模式的研发。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这一技术将在2023年推向市场,届时, 汽车 10分钟便能充够400公里的续航,用户的里程焦虑将大大缓解。
    吴保军:新能源 汽车 面临三大痛点 
   “2021年是新能源 汽车 爆发的元年,几乎所有客户在对比买车的时候都会考虑电动车,与此同时,新能源车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电气化与智能化的技术加速融合、不断发展。”零跑联合创始人、董事兼总裁吴保军认为,新能源引领的技术变革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新能源 汽车 行业目前还面临几大痛点。
      第一是电池及充电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锂电/氢能源/燃料电池、慢充/快充/换电各有优、劣势,且商业化的速度和技术发展的速度要符合新能源 汽车 的效率需求。
   第二是成本的难以把控。新能源车和传统 汽车 架构不同,导致成本结构也有所不同。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成本只占传统 汽车 成本的25%,而新能源 汽车 的“三电”系统成本占到了成本的50%,而且“三电”的主要原材料是锂、铜等疫情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暴涨,铜和锂都在其中,更加雪上加霜。
   第三是销量规模与传统 汽车 相比相去甚远。国内新势力造车、单一整车厂还没有出现新能源车型年销量超过20万辆的企业。而对传统 汽车 来讲,20万辆才刚刚跨过生死门槛,60万辆是规模化竞争的门槛,100万辆才能初定谁是英雄。
   如何解决以上痛点?吴保军认为:“快是应对行业变革的法门。技术要快迭代、快融合,销量要快增长,才能在瞬息万变的行业浪潮下获得机会。”
    杨大勇:“碳中和”是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看来,“碳中和”是供给侧的改革,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研究成果显示,到2060年的时候中国在清洁技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会高达100万亿人民币,其中到2023年中国低碳产业的产值预计会达到23万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以上。
      杨大勇认为,由于 汽车 产业链比较长, 汽车 行业的“碳中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应该把整个循环经济囊括其中。以一辆燃油型SUV为例,根据碳测算, 汽车 零部件制造占比为14%,整车制造环节为1%,燃料生产环节为9%,整个生命周期燃料使用的碳排放达到76%,占大头。“碳中和”考验着企业的战略智慧,这也正是长安为什么坚决做新能源的主要原因。
   杨大勇介绍,长安 汽车 正坚定不移向智能低碳转型,在“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指导下,长安 汽车 以用户为中心,加快推进新能源 汽车 产品的转型;坚持技术创新、加速核心技术突破;贯彻低碳的设计理念,提供更加环保的出行体验;建立轻捷高效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低碳制造的发展。 
   “ 汽车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所有中国品牌和产业链伙伴要一起团结起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及时响应国家的政策要求,共同创造更加低碳的 汽车 生态。”杨大勇总结道。

展望“碳中和”未来 新旧势力纷纷不遗余力

8. “碳中和”已成市场热点

 在之前的文章中《潜伏两会投资机会-碳中和》,我们就重点讲到了“碳中和”对新能源和有色金属行业的变化。现在各国都非常重视“碳中和”,国内关于落实“碳中和”目标的政策也会陆续出台,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碳中和的持续时间足够长。 从 2020 年到 2060 年为实现1.5 C 目标场景,需要足够长的减排和改革期间。对于气温控制的追求并不止于碳中和,未来走向“负碳”经济。
    碳中和的市场空间足够大。 能源改革可以说是 历史 上最大的变革,从原来的煤炭-石油-电力,现在新能源在逐步替代石油能源,新能源的运用会对现有的能源格局发生深选的变化。
      光伏和风电产业链受益。未来电力能源将会进行脱碳,光伏和风力发电将会成为主流,国家电网提及最大限度发展新能源,未来新能源消纳将不再构成约束。
    电力运输设备受益。国家电网提及十四五建成7回路特高压,整体体量与十三五相当,从德州事件也侧面表明,电力运输加强全国联网的重要性。未来随着新能源接入电网,电网的改造也是重中之重。
   新能源 汽车 和装配式建筑受益。新能源 汽车 替代传统燃油 汽车 ,将会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建筑原材料如钢材、水泥的生产制造往往消耗大量能源,装配式则更加符合绿色化的趋势。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 
     
    --风险提示-- 
   上述信息仅供投资者教育,不作为具体推荐,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国信证券投资顾问:王华俊(执业编号:S0980617090034)
   -- 免责声明-- 
   本资讯中的信息、数据来源于合法公开的信息渠道,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资讯所表达的观点不构成所涉证券买卖的具体建议,投资者依据上述资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与我公司无关,我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未经我公司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本资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复制、引用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