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家族是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袁氏家族是如何发家的?

2024-05-10 04:03

1. 袁绍的家族是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袁氏家族是如何发家的?

袁绍的家族是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那么袁氏家族是如何发家的呢?其实对于一个家族来说能够成为官宦世家本身就不是一代两代就可以完成的。对于袁氏家族这样的,自然也是代代积累方成巨无霸家族。
袁氏家族说的是汝南袁氏,当时袁氏家族的先祖袁良曾经拜当时的大学者孟喜为老师,袁良官倒不大,只不过是个县令而已。


袁良的儿子袁昌从陈郡阳夏移居汝南郡汝阳县,为汝南袁氏始祖。
袁安,是袁良的孙子,他从小耳濡目染,学到了祖父的学问,为人很庄重、有威信,起初,他担任县里的功曹,后来被举荐为孝廉,先后担任阴平县长和任城县令,他所任职的地方,官吏百姓都既畏敬又爱戴他。此后,袁安官职一次次的提升,历任太仆、司空、司徒等职。在京畿十余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
袁安有三子,都做了官,尤其是老三袁敞同样做到了司空等职。老二袁京虽说只做到了蜀郡太守,但他的儿子袁汤官至司空、司徒、太尉等高职,还被封为安国亭侯,更是开了袁氏封侯之先河。

袁汤长子袁成,官至五宫中郎将,次子袁逢更是世袭了袁汤爵位,官至司空、执金吾,他还是三朝元老。值得一说的是这个袁逢有两个儿子可是大名鼎鼎,远比他的父亲更为出名,他们就是袁术和袁绍,只不过袁绍是庶出,后来过继给了袁成而已,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到此我们不难发现,经过了几代的发展,袁氏家族逐渐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名门望族。而到了袁术和袁绍这一辈的时候,已经到了东汉末期。宦官专政愈演愈烈,贪官污吏横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袁术年轻时以有侠气出名,被举荐为孝廉,做了官。袁绍同样年纪轻轻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

当时掌权是外戚何进,何进为了与宦官集团斗,极力拉拢袁氏家族。不过后来董卓入洛阳后,废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
虽说袁术和袁绍兄弟俩不太一心,但两人还是在之后和曹操等人一起讨伐董卓。而袁术在之后竟然还称帝了,但因为他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失去了民心,袁氏政权烟消火灭。而袁绍励精图治,占据着广大的地盘,但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

袁绍的家族是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袁氏家族是如何发家的?

2. 为何此人在袁绍集团的地位很高,却在袁氏引发内乱?

官渡之战结束后,天下局势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袁绍和曹操依然以黄河为界。袁绍依然占据黄河以北的冀、青、幽、并四州,曹操依然占据黄河以南的兖、徐、司、豫四州。

官渡之战前,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是袁绍和曹操;官渡之战后,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是曹操和袁绍。人没变,先后顺序却改变了,这意味着袁绍和曹操的攻守之势发生逆转。

大汉十三个州,曹操和袁绍各占四个州。其它诸侯最多也就占一个州,单看实力对比,曹操和袁绍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虽然通过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的攻守之势发生逆转,但最终鹿死谁手仍未可知。官渡之战后,曹操本想发兵攻打刘表,荀彧劝他:“如果我们远征荆州,袁绍收拾残部趁虚偷袭,那我们之前的所有努力就白费了。”

这段话本身就证明,曹操虽然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但他还没有资格小觑袁绍。因为袁曹争霸战必然会是一场持久战,任何分心的举动都有可能遭至满盘皆输。

通过史书记载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从公元200年10月官渡之战结束,一直到公元207年袁尚袁熙被杀,曹操花了近7年的时间才结束这场争霸战,最终统一北方。

7年很长吗?在我看来,如果不是袁谭和袁尚内讧,如果不是袁谭请曹操出兵河北,曹操想打败袁氏集团,还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最后鹿死谁手,都是一个未知数。

只要了解到上述内容,大家自然可以得出一个清晰地结论:官渡之战的价值,被史书过分夸大了。


因为官渡之战的价值被史书过分夸大,所以读者常常有一种错觉:袁绍在官渡之战不久后就病故了。

官渡之战于公元200年10月结束,袁绍于公元202年5月病故。一年半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固然很短,但在具体地历史事件中,一年半绝不是一个短时间。至少可以很判定,官渡战败和袁绍病故没有直接关系。

很多人都有一种想法:“因为袁绍战败心情抑郁,所以病故。”这种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打了败仗就要心情抑郁而亡,那世界上估计不会有什么名将了。因为但凡名将,几乎都吃过败仗。

再做一种假设:如果官渡之战后,曹操突然病故,而袁绍活着,大家会不会认为这种事实违反常识呢?其实并不违反常识,因为人的命运充满了偶然性,而寿命的长短就是最明显的表现。用一场战役的结局来揭露两人的寿命,是非常荒谬的做法。


袁绍逃回河北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抚主战派的情绪。

在袁绍出征前,审配等人主战,田丰等人主张缓攻。田丰还因为一再劝阻袁绍出征,被关进了监狱。

袁绍拒谏出征,最后惨败而回。用冠冕堂皇的道理去说,袁绍就应该检讨自己,并且马上重用田丰。而袁绍最终逼田丰自杀,在后人看来这就是袁绍心胸狭窄的表现。

可如果从权利博弈的角度去看,袁绍是必须要杀田丰的。如果袁绍检讨自己并重用田丰,他还怎么安抚主战派呢?

很多人此时有另外一个问题:袁绍逃回河北之后,为什么要立刻安抚主战派,继续打压缓攻派呢?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地位问题。袁绍南征,缓攻派早已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此时袁绍突然安抚缓攻派,会让主战派感到心焦。这种时候,内部极有可能加速分裂。

而袁绍的做法就是向手下证明:南征没有错,主战更没错,我不会打击主战派。这次的失败,错不在我,更不在诸位主战派,错在缓攻派。如果他们一开始就跟我们同心协力,我们又怎会遭受如此惨败呢?希望大家不要有疑虑,继续支持我。


袁绍这个做法有没有道理?在我看来是非常有道理的。以田丰为首的缓攻派一直不支持袁绍的南征,而纵览官渡全局,曹操胜得极险。而袁绍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内讧,这一点我们之前分析过了,所以袁绍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整合内部。既然要整合内部,又怎么会让田丰这种宁愿牢底坐穿也不服从的人存在呢?

你可以说审配许攸内讧如何如何,你可以说袁绍打压张郃如何如何。但有一点必须肯定:审配许攸一直以来都是支持袁绍南征的,张郃一直以来都是兢兢业业的。

要说矛盾,哪个集团内部没有矛盾呢?田丰是对是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田丰已经成为了矛盾的集中点,这就是政治的血腥和黑暗。

很多人认为袁绍在官渡之后已经无力回天,因为他杀了田丰。对此,我们对比一下淝水之战后的苻坚。

苻坚淝水战败,国家分裂,自己也被羌人杀害。而袁绍的相关举措让黄河以北迅速走出了战败阴影,强力遏制了曹操的反攻势头。曹操发现追击袁绍讨不到好处,还想着要去打南方刘表的主意。如果袁绍因为杀田丰而导致自己人心尽失,曹操肯定乐呵呵地去黄河以北捡便宜了,怎么会去打刘表的主意呢?


袁绍安抚主战派,稳定了大局势,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如何处理审配。

从表面上看,官渡之战失败的导火索就是审配点燃的。如果不是审配在后方整许攸,许攸就不会投降曹操。许攸不投降曹操,曹操就无法顺利突袭乌巢。

但从根本上讲,审配打击许攸,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

审配一直是袁绍集团首席参政官,地位堪比曹操集团的荀彧。曹操出征时,留守许昌的是荀彧;袁绍出征时,留守邺城的是审配。后来,袁绍的继承人袁尚每次出征时,还是审配留守邺城。

如果审配是为了私人利益而争权夺利,就绝对无法获得袁绍和袁尚两代人的如此器重。

而在袁氏覆灭时,审配也表现得极为忠烈。投降曹操的人痛骂审配不识时务,审配表示自己不屑于理睬叛徒。曹操希望审配可以投降他,但是审配始终没有一句好话。这样的审配,怎么看都不像小人。

根据审配之后的表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审配早已把自己的利益与袁氏家族捆绑在了一起。与曹操作战时,审配没有抱任何幻想,也没有任何脚踏两只船的计划。


大致了解了审配的为人,再回过头来看审配的作为。审配之所以对其它豪门势力咄咄逼人,主要还是为了帮助袁绍加强中央集权。而田丰等人之所以旗帜鲜明地唱反调,主要也是为了反对袁绍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

大规模战争是加强中央集权的绝佳方案。因为大规模战争开始后,指挥部的权力就会加大,从而可以更加明正言顺地把手伸进各个地区和各个领域。

非常时期,谁敢抗命,军法从事。

但这对于地方实力派却是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因为,加强中央集权就是让他们丧失许多权力、地位和利益。

审配或许不是一个大公无私,只知道倾情为袁绍奉献的人。如果协助君主加强中央集权,就可以让自己换取更多的权力,任何一个豪门代表都会协助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但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大部分豪门士族都会逐步丧失利益,只有少数豪门士族可以借此获取更多利益。

袁绍不想处理审配,但审配犯了众怒。原因前面说了,从表面上看,就是审配导致了乌巢失守。想要安抚人心,袁绍必须得有所交代。

袁绍的做法是把审配撤职,才算让众人勉强接受。


审配虽然被袁绍撤职,但袁绍并不想真正的触动审配,所以审配依旧是袁绍的左右手。而袁绍病故以后,袁谭和袁尚争权夺利,主要也是因为大家反对审配当政。

袁尚继续重用审配,那些不满审配的人就通过支持袁谭的方式,继续与审配争权,其结果就是袁氏内讧不断。

许多人总认为,袁绍病故后诸子内讧,主要是因为袁绍没有确立接班人,这种看法大错特错。就算袁绍明确了接班人,只要接班人依旧重用审配,不满审配的人也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搞内讧。

这种内讧发展到后期,就是辛评支持袁谭请曹操帮忙。曹操借此掺和到了河北的争夺之中,最终击败袁氏集团,成为了北方的真正主人。

3. 袁绍家族吏

袁绍家族盛极而衰始末
(老玖读《三国志》之四十五)
东汉后期,汝南袁氏非常显赫,四世五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绍、袁术是汉末风云人物,炫耀一时。但是,如此显赫的大家族却顷刻间灰飞烟灭,值得人们深思。
今河南省淮阳县,史称陈,是袁姓血缘始祖、陈国的开国之君妫满(陈胡公)受封之地。西周初年,周武王的女婿妫满受封于陈。陈胡公封陈,才孕育了袁姓。
陈胡公裔孙宣仲涛途因功受封为大夫,以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为采邑,涛途以祖父伯爰的字为氏,形成爰氏。由于在上古时,爰、袁、辕、溒、榬、援同音通用,后来因传写不同,一姓分为六家,爰姓也作袁、辕、溒、榬、援姓,相互混用。太康可以说是袁姓得姓之地。东汉时,阳夏属陈郡。袁姓首先在陈郡形成望族,但西汉时袁氏在正史中无传,只在野史和一些碑刻上有所反映。袁政的裔孙袁生,袁生的孙子袁干西汉时被封为贵乡侯,举家迁回陈郡阳夏县(今河南)。陈郡袁氏实际指居住在阳夏(今河南太康)的这一支,自袁滂在东汉任三公直至唐代,整整十三代都有人做高官。京兆、彭城、华阴、河东、宜春等望族均出自陈郡袁氏。如今,太康县袁姓聚居村有10多个,千人以上大村两个,县境袁姓8000余人。
今河南省商水县,史称汝阳,自阳夏别居汝阳的这支袁姓,因汝阳归属汝南郡,为汝南袁氏。东汉中期,汝南袁氏的袁安后显贵后,四世五公,在全国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但至东汉末年袁术、袁绍被曹操消灭后湮没无闻,唐朝初年,袁绍之后袁恕己出任宰相。据《元和姓纂》等载,襄阳袁氏、乐陵东光袁氏、淮南袁氏等出自汝南袁氏。袁老乡袁姓。据商水县袁老乡田家楼村的《袁氏家谱》载:袁安是袁氏家族的长辈。现在,袁老乡及其附近的袁姓人,都是袁安的后裔。
东汉时期,从陈郡分出的汝南袁氏在史籍上大放异彩,成为东汉著姓,这支袁姓的开基祖为从阳夏别居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的袁安。
袁干的8世孙袁良精通《易经》,在西汉明帝时被举为明经博士,任太子舍人,后在东汉初年任武成县令。袁良的后代在东汉初年开始显露锋芒,其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袁姓家族人才辈出,有的高官厚禄,在朝廷飞黄腾达;有的以道德文章,显名于世。袁良的孙子袁安,把汝南袁氏领上青云之梯。
先来谈一下袁安其人。
袁安(?——92年),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人,幼承家学,为人深沉庄重,为乡里人敬重。任县功曹(相当于县令的总务长)时,奉命拜访州从事(一州长官刺史的幕僚),从事就让袁安捎一封信给县令。袁安婉拒道:“如果你信中涉及公事,就让邮驿传递。如果纯属私事,让我捎递多有不便。”州从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不好再让他捎信了。后来,袁安被郡太守(一郡行政长官)举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各郡每年举孝、察廉各一人,后合称孝廉),由此踏上仕途。出任阴平县长、任城县令。为袁安赢得治世能臣美名的是他任楚郡太守时,妥善处理楚王刘英“谋逆案”,替数百人洗清不白之冤。
楚王刘英是汉光武帝的儿子,当刘庄为太子时,刘英便倾心归附。刘庄当皇帝(汉明帝,史称显宗)后,多次赏赐刘英钱财。刘英好行侠仗义,结交四海宾至如归朋,后来又好黄老之学,对佛教尤其喜爱。汉明帝开始时并未禁止。永平十三年(70年),有官员上表,披露楚王英与为非作歹之徒相勾结,并与方士(古代好讲神仙方术的人,此指佛教徒)造作符瑞(又叫符命、符录、图谶,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示吉凶、治乱兴衰),又擅自设置官职,实属大逆不道,请加刑诛。汉明帝废黜楚王刘英王位,削除楚国为楚郡,另以五百封户之租税收入供其生活,并将其迁出楚郡。刘英到外地不久,便自杀了。明帝深恨诸侯王与官吏、方士等勾结,为杀鸡给猴看,他穷治楚王谋逆案。上之所好,下必尚焉,见明帝关注此案,官员们卖力地审讯,滥用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上自刘英在京师中的三亲六眷以及与他交往过的诸侯官吏,下至地方上的头面人物,都被卷入此案,受株连而死者千余人,逮捕入狱者达数千人。袁安出任楚郡太守后,就处理这个棘手的案件,他经过缜密调查,发现好多人是被迫自诬有罪,实际上与案件毫无关联。他决定把这个情况上奏朝廷,为蒙冤的人澄清事实,还他们以清白。当时楚郡府吏坚决不同意他这样做,提醒他:按照法律规定,如果偏袒谋反者,要与谋反者同样处罚。袁安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我的调查与实情不符的话,做为太守理所当然要承担责任,绝对不连累你们。”他根据实情,向朝廷递交了与原来截然不同的调查结论,主张给大多数蒙冤的人平扫昭雪,以平息民怨。汉明帝看后,也觉得楚王案打击面过大,牵连的人太多,就同意袁安的调查结论,一次释放四百余家,这些重见天日的人都称颂袁安明断。
由于袁安处事公允,一年后升任河南尹(管理首都洛阳的最高行政长官)。他到任后为政严明,从不轻易捕人治罪。常常说:“方今欲入仕途之士,其最高理想为位至宰相,其次则盼望成为任州牧郡守。在圣明之世,堵塞他们仕进之路,这是我做府尹的不愿做的事。”他又知人善任,奖掖士人,把首都治理得井井有条。章帝建初八年(83年),已任十年河南尹的袁安转任太仆(汉代九卿之一,掌皇室的舆马和马政);元和三年(86年)升任司空(西汉末年将御史大夫改称司空,主管监察、司法等,为三公之一);章和元年(87年)升任司徒(东汉时将丞相改称司徒,为三公之一,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以辅弼天子、助理万机为职)。
章帝英年早逝,年仅10岁的太子刘肇即位,这就是汉和帝,由章帝皇后窦太后临朝听政,太后之兄窦宪法执政,形成外戚专权局面,袁安虽有宰相之名,而无其实。但他不愿备位朝廷,遇到事关国之在事时,他必上书谏争。窦宪为了猎取功名,决意出兵北击匈奴。袁安与太尉(秦汉时全军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宋由、司空任隗及九卿都在朝堂上进谏,认为匈奴已长期不进犯汉朝边塞,此时无故劳师远征,师出无名,耗资巨大,断非国家之福。他们又多次联名上书窦太后,坚决不同意出兵。但是这些奏章都如石沉大海,这时宋由动摇了,九卿们也不再上书反对出兵。只有袁安与任隗仍然坚持,他们为说服窦宪,阻止出兵,在朝堂上与主张出兵者激烈争执多次,陈述现今应保境安民,不轻启战端。但窦太后却丝毫听不进去,众人都为袁安捏了把汗,但他却很坦然。在窦太后裁定出兵后,袁安禁不住扼腕长叹。后来窦宪又准备立匈奴降将为单于(匈奴最高首领),袁安又据理力争,但骄横的窦宪根本听不进去不同意见,结果窦宪所立单于叛汉,掳掠沿边诸郡,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
窦氏专权,横行不法,窦宪弟、卫尉(统领皇帝警卫部队)窦笃、执金吾(皇帝护卫官)窦景擅自下令沿边诸郡,征调善于骑马射箭的大力士到窦府中服务,上谷、渔阳、雁门等郡分别派人送来了猛士。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朝臣门惮于窦氏权势,不敢揭发,唯独袁安上表弹劾窦笃、窦景,但在窦太后的包庇纵容下,此事不了了之。窦氏兄弟越发嚣张,在各州郡到处安插自己的死党,结党营私,袁安与任隗上书条奏地方大员们的不支行为,因此而免职的达四十余人,而这些人都是窦氏余党,遭到窦氏忌恨。只不过,这两人为人正直,满朝钦敬,窦氏集团还不敢公然对他们下手。正是由于袁安刚直不阿,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下,汉和帝及朝中大臣多依恃他与窦氏外戚势力作斗争。袁安有职无权,其多次进谏,正确的意见都得不到采纳,他深知这是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所致,可他又无力回天,每到朝堂上,与公卿们谈论国事,总是感慨万千。永元四年(92年),袁安抑郁而逝。
几个月后,汉和帝诛灭窦氏外戚集团,亲理朝政。他有感于袁安的忠义,亲政后下令对袁安后人予以褒封,因此袁安子孙多历显位。
《后汉书·袁安传》上说,袁安父亲去世时,母亲让他去寻找适合的墓地,路上遇见三个书生,他们问袁安到哪里去。袁安将事情原由对他们说了一遍。其中一位书生用手一指道:“将你父亲安葬此处,可世代做高官”。袁安对此话将信将疑,正要再问时,三书生忽然不见了踪影。袁安恍然大悟:这是神仙来指引自己啊,他就把父亲葬在此处。由于其父占有好的墓穴,因此连续好几代都兴旺发达。这大慨是汝南袁氏显贵后,人们的附会之语,不足为凭。
袁安子袁敞,曾任将军、大夫、侍中(皇帝侍从官)、太守、太仆、光禄勋(掌领皇帝宿卫从侍之官),官至司空。袁安的孙子袁汤,汉桓帝时为司空,受封安国亭侯,累迁至司徒、太尉,死后被追谥为康侯。袁汤子袁逢,曾参与拥立汉灵帝,汉灵帝时任司空,朝廷追谥为宣文侯。袁逢弟袁隗,先于袁逢任三公,献帝时,又任太傅(朝廷设置的最高荣誉官职)。自袁安始,四代中有五人先后担任三公的职务,因此,汝南袁氏常常自诩“四世五公”。
此外,汝南袁氏家族有多人担任太守九卿之类职务,如袁安子袁京,任侍中、蜀郡太守;袁京子袁彭,历任广汉、南阳太守,光禄勋;袁逢子袁基任太仆;袁敞子袁盱任光禄勋;袁彭子袁贺任彭城相(相当于郡守);袁遗,袁绍堂兄,曾任山阳太守、扬州刺史。
当时天下士大夫无不奔走于袁姓门下,其“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袁绍、袁术落败后,汝南袁氏辉煌不再。但从汝南袁氏分出的多支袁氏,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乃至隋唐时期重振家声,名闻天下。
汝南袁氏不仅是海内大族,还是天下大儒学家。袁安的祖父袁良曾于西汉末年曾向孟喜学《易经》,从此《孟氏易》成为袁氏的家学,袁氏子弟都得诵习《易经》。袁安年少时就习《孟氏易》;袁京“习《孟氏易》,作《难记》三十万言”;袁京子袁彭,少传家学;袁彭弟袁汤,“少传家学,诸儒称其节”;袁敞,“少传《易经》教授”。由于袁氏世传家学,又有多人出仕高官,成为既是豪门又是著儒的大族,有好多人投上门来向袁氏学《易经》,成为著录弟子。这些人中,真正受业钻研学问的廖廖无几,其多数是看到袁氏族大势众,通过行贿或相关人员游说,买个名义,以便获得庇护免役或荐举做官的机会,他们成为袁氏的“门生”、“义故”。东汉时期,公府以至州牧、刺史、郡守,他们的幕僚椽属,多由自己挑选人才,征辟作用,被征辟的人一经应征,便成为公府或郡国的幕僚椽属,渐渐地和他的长官结成一种私恩关系,幕僚椽属对其长官,往往私为君臣。被郡国保荐的孝廉、秀才,即使其后任官朝廷,但对过去保荐的郡国守相,皆称“故吏”。东汉末年,袁绍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夺得冀州刺史之位,是由于当时的刺史韩馥认为自己是袁氏的故吏,甘愿让位。袁氏任郡国守、相者多人,征辟的椽属、幕僚,保荐的孝廉、秀才不计其数,许多朝廷和州郡的官员都是袁家的门生或者是部下,所以势力特别大。因此人们又称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
东汉末年,袁绍、袁术曾称雄天下。袁绍字本初,是东汉末年青年领袖,与袁术为异母兄弟,曾任中军校尉、渤海太守,封邟乡侯,后自封为冀州牧,据有冀、青、幽、并四州之地。汉献帝任命他为太尉、大将军,封邺侯,兼督冀、青、幽、并四州。袁绍兵精粮足,谋士众多,在汉末诸雄中势力最为强大。袁术曾任后将军,后占据南阳、淮南,建安二年(197年)在淮南称帝,自号“仲家”。
盛极必衰,物之常理。在汉末政局动荡之中,各种势力分化组合,汝南袁氏迭受打击以至覆灭。黄巾军起事时,袁贺之孙袁秘与汝南郡守赵谦率众击之,兵败后死于阵前,与一同死难的其他六位府吏被誉为“七贤”。董卓杀袁隗、袁基等,可谓袁氏第二劫难。而汝南袁氏受打击最大的莫过于曹操殄灭袁术、袁绍。
汝南袁氏这样一个“世布恩德,天下受其惠”、声名显赫的大家族为何不堪一击?这要从它自身找原因。早在黄巾起义前,袁彭之孙袁闳就预测本家族要遭祸乱。他见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袁氏一族却日趋富贵,依仗先祖的恩庇代代做高官,居善位,他有深深的危机感,曾感叹地对其兄弟们说:“我们先祖积累下的福祚,后代不能以德行守持,却竟相骄奢淫逸,与乱世争雄,这是危亡之兆啊。”他不应征出仕,当汉桓帝延熹末年,宦官迫害士人的“党锢之祸”即将发生时,袁闳即自筑土室,与外界隔绝。果然,二十多年后,这个家族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袁闳弟袁忠曾任沛相,当天下大乱时,知袁氏家族必逃不过此劫,遂弃官寓居会稽郡上虞县(今属浙江),后又南迁交趾(今越南北部)。
袁安担任三公之职,一心一意为国尽忠,而其子孙担任高官,则违背其祖上为官清正、为人正直的一贯作风,与恶势力勾结。《三国志·魏书·袁绍传》注引《英雄记》称:“袁成字文开,壮健有力,贵戚豪强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皆与结好,言无不从。”当时京师洛阳曾有一句谚语:“事不谐,问文开。”而梁冀是东汉的权臣,祸乱朝廷二十余年。袁氏还与宦官相勾结,当时中常侍袁郝,是袁隗的本家,袁逢、袁隗与袁郝互为党援。袁氏自尊贵后,已成为骄奢淫逸的家族。袁术妄自尊大,不体恤部属。他称帝后,后宫妃嫔众多,侈华已极,而随从们却饥寒交迫。当他据守南阳时,南阳是东汉皇室龙兴之地,人口有数十万之众,经济发达,本可据此有所作为。而他却放任部属钞掠百姓,搞得民怨沸腾,只得弃南阳而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袁氏虽然在当时声望很高,但并没有赢得多少民心。尤其是当汉献帝被权臣挟持,四处流浪向各州郡之时,世受国恩的袁氏却不发一兵一卒支援。袁绍自认为汉献帝是董卓所立,又不愿受天子的约束,就没有听取沮授建议迎立献帝。等曹操迎立汉献帝于许都(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四方,袁绍这才醒悟。上表请献帝移镇自己控制的地盘内,这无疑与虎谋皮。袁绍、袁术占有地盘后,两人竟做起皇帝梦来。虽然袁绍惮于众人反对,而没有付诸行动,袁术却公然戴上皇冠,穿上了黄袍,无疑招致众人的反对。袁术败亡之际,还要归帝位于袁绍,顽固地认为,汉朝当亡,强者争雄,袁氏受命当有天下,这是符录、祥瑞所证明了的。可见他们骨子里只有袁氏家族利益,丝毫无拯民于水火之中的打算。从表面上看,袁绍、袁术在军事上是败于曹操,实际是他们不体恤部下、不尊重民众利益,一贯自高自大而造成的,他们败在民心上、败在自己手中。
一个显赫的家族就在这样在东汉末年沸沸扬扬的政坛上消失了,其兴盛衰亡之过程令人无限深思。袁术败亡后,他的妻妾、子女又投奔故吏、庐江太守刘勋。孙策平定江南,击败刘勋后,袁术的妻妾、子孙被孙策收留。后来,袁术的女儿成为吴大帝孙权的宫妃,袁术的儿子袁曜成为吴国郎中,袁曜的女儿又嫁给孙权的儿子孙奋。襄阳袁氏就是袁术的直系后代繁衍而成。袁绍中子袁熙的后代徙居东光(今属河北)唐代曾有人出任宰相。
作于2010年8月24日0

袁绍家族吏

4. 袁绍出身名门,为什么最后袁绍家族却落了个覆没的下场?

三国时期,袁绍也是当时的群雄之一,他出身于东汉名门汝南袁氏,从他的曾祖父起,他们家人就为贵人,家族势力十分的庞大,但是,为何出身名门的袁绍却过早的落败呢?且听我分析一二
在东汉末年,三国之初。当时的袁绍就已经占据了当时的冀州,就先后夺得了其他两州,从汉末时期,当时的袁绍应该是所有势力中最强大的一个人。但是为什么他在三国时期就早早的就落败了,其实最主要原因是他自己的战略布局有很大的关系。

在当时讨伐董卓之后,袁绍得的势力范围还是很不错的,他占据了黄河以南的很多地区,冀州作为自己根据地,逐渐发展壮大,因为它的统治管辖还算不错,他帐下的人们的生活也水平也不断提高,导致了当时的许多民众都纷纷投入他的旗下。如果按照当时的势力来发展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庞大的势力,但是袁绍并没这样做。

导致他走向末路的最主要原因是开始讨伐公孙瓒,在当时来说公孙瓒的势力对他影响是很大的。袁绍跟公孙瓒之间战争,说实话打了很多年。最终的结果是,袁绍获得了胜利,但是因为双方之间的常年战争,袁绍军四处开始招募招兵买马。导致了当时部队的军队战斗力十分薄弱,有些人上一个月还是在家种地,下月就参加了当时的官渡之战。

最终导致他输掉了官渡之战,袁绍死亡之后,两个人孩子之间相互残杀,导致了他们的袁氏家族逐渐走向了没落,最终完全消散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5. 袁绍集团如此强大,为何最后会败亡?

袁绍集团如此强大,最后败亡的原因,我认为包括:不善用兵,骄傲自大;不善听取忠言,自以为是;对手的过于强大。

东汉末年,各个诸侯争霸,一时间群雄并起打的不可开交。其中有一个我们不可不提的历史人物,那就是袁绍。他出身名门,在诸侯之中,首先茁壮起来,后期却迅速瓦解,我认为他走向灭亡的原因包括:
不善用兵,骄傲自大
这体现在与曹操的对战中,当时曹操的军队士兵数量要远胜于曹操,可是他凭借自己的优势,不能保持下去,而是自认为自己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对战事、防御马虎了下来。后来被曹操的部队偷袭了粮草,瞬时间军中大乱,袁绍落荒而逃,最终曹操以少胜多,取得胜利。

不善听取忠言,自以为是
袁绍失败的另一点原因是,他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相比于曹操的察纳雅言,袁绍对于下面谋士的谋略简直是滴水不进,使得许攸对其失去了信心,转而投向了曹操。当然这只是很小的一个例证,从中可以看出袁绍的昏庸,仅仅是个小小的举动,使得曹操能够扭转时局,转败为胜。

对手的过于强大
袁绍的灭亡,很大程度在于曹操。袁绍的诸多弱点,被曹操看得很透彻,也很清晰。与其不同,曹操是个实干家,是从刀山火海中闯出来的,再加上他手下的能臣武将,这样看似强大的袁绍简直是以卵击石,最终袁绍迅速瓦解。

袁绍集团如此强大,为何最后会败亡?

6. 除了袁绍、袁术,四世三公的袁家真的没人才了吗?

当然是有的,只不过袁绍、袁术的名气比较大,大家的注意力才会全放在他们的身上。

在三国时期,袁家可以说名声显赫的大家族,有着“四世三公”这样发达的背景。但是通常大家所熟知的,就是袁绍袁术两兄弟。就这两位颇有名气的袁家人,还被曹操评价为“色厉胆薄”、“冢中枯骨”。可见曹操对这两个人根本就看不上,没有什么太好的印象。其实除了袁绍袁术,袁家还有其他的人,也是比较厉害的。比如袁绍的堂哥袁遗,袁术的弟弟袁叙、袁胤。

袁遗比袁绍要大几岁,年轻的时候就当上了长安令,后来又做了太守,在从政这件事上还是比较顺遂的。张超曾经这样夸赞过袁遗,说他“有冠世之懿”。意思就是赞美他什么都知道,非常博学,读书非常多。就连对袁家一向都看不上的曹操,都夸赞过袁遗治学十分勤勉。这一点还是让人觉得挺惊讶的,曹操这个人向来是爱憎分明,对不喜欢的人绝对不会进行什么“商业互吹”。看来他是真心敬服袁遗的学问。袁叙、袁胤一直追随袁术,袁术死的时候还是袁胤给他抬的棺材。后来袁胤投降了孙策,还带着袁术留下来的妻儿家人,也算是为袁术处理好了身后事吧。

在那个时期,袁家的势力是非常大的,不止有袁术、袁绍两个人才。细细研究的话,袁家还是有一些其他比较厉害的人物在的。

7. 袁绍家族吏

 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英雄记曰: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
  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
  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頉庐六年。
  礼毕,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
  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
   
  不应辟命。
  中常侍赵忠谓诸黄门曰:"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绍叔父隗闻之,责数绍曰:"汝且破我家!"绍于是乃起应大将军之命。
  裴松之案:魏书云"绍,逢之庶子,出后伯父成"。
  如此记所言,则似实成所生。
  夫人追服所生,礼无其文,况于所后而可以行之!二书未详孰是。
  其中“则似实成所生”更为重要,说明并非是袁绍过继给袁成,而就是袁成所生。
  但是疑问也出来了。
  既然是袁成所生,为什么还会叫“逢之庶子”?袁绍的弟弟袁术传中说:“(袁术)袁绍从弟也,同父而异母……”
  由此可见,袁绍的父亲是袁逢没有错,而根据“出后伯父成”一句话便可以得出,他的母亲可能不“在”袁逢家,而是“在”袁成家里。
  因此袁绍的亲生父亲很有可能便是袁逢,但是袁逢或许是和他哥哥袁成家中的某位女性成员“野合(不符合伦理的婚姻)”,因为生下了袁绍。
  或者说袁绍正是袁逢的私生子!
  然而袁成并无子孙,所以才默许了袁绍是自己的儿子。
  而等到袁成死了,袁逢又不好意思真的让自己的哥哥绝了后,所以只得与袁绍叔侄相称。
  亲属成员:
  曾祖父:袁京高祖父:袁安
  祖父:袁汤
  父亲:袁逢(生父),袁成(袁逢将袁绍过继给袁成当儿子)
  叔父:袁隗
  妻妾:刘夫人、宠妾五人
  子嗣:袁谭、袁熙、袁尚、袁买
  兄弟:袁基、袁术
  堂兄弟:袁遗、袁叙、袁胤
  外甥:高干
  后代:袁恕己(唐朝宰相)
   

袁绍家族吏

8. 袁绍的出身真的有那么高贵吗?他还不如弟弟袁术

说到东汉末年的袁绍,论及他的出身地位,我们可能都会想到“四世三公”这个词,的确,袁氏家族在当时可以说是有名望有地位的大家族,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过这样的家族,因此也会认为袁绍出身高贵,旁人不及。然而事实上,他在袁家并没有现在人们想象中那么好,他的地位甚至还不如弟弟袁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很多人凭印象认为袁绍出身高贵,实则不然。袁绍出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生父是司空袁逢,后过继为袁成养子,这一点毫无疑问。然而,袁绍的母亲却很有问题。
 
 公孙瓒在讨伐袁绍时发布檄文列举袁绍的罪状,其中第九条罪状揭了袁绍的老底:“春秋之义,子以母贵。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以义不宜,乃据丰隆之重任,忝污王爵,损辱袁宗,绍罪九也。”(《三国志·公孙瓒传》注引《典略》)。公孙瓒这样公开地指责袁绍的出身,当然不会是凭空捏造,肯定多少有些依据,否则难以得到舆论的响应。据此,袁绍的母亲并非父亲袁逢的妻子,甚至也不是妾或侧室,只是“婢使”,一个小丫鬟或女佣人之类的地位卑微的女子。
  
 《三国志·袁绍传》说:“(袁)绍即(袁)逢之庶子,(袁)术异母兄也。”《三国志集解》引章怀太子注曰:“袁山松书曰:‘(袁)绍,司空(袁)逢之孽子。’”可以相互印证。这里的“庶子”、“孽子”都是比较委婉、隐晦的说法,而公孙瓒则是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袁绍母亲地位卑贱的事实。在公孙瓒看来,袁绍母亲地位之贱,以致于袁绍“不可以为人后”,连继承袁成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能代表整个袁氏家族,像袁绍这样卑贱的人,居然担任着朝廷要职、拥有皇帝赐予的爵位,这不但不是袁氏家族的光荣,反而是袁氏的耻辱。
 
 袁绍据有冀州之后,群雄都来归附,袁术很嫉妒,说道:“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后汉书·袁术传》)。可见,在袁术眼里,袁绍不是老哥,只是“家奴”而已。袁术为什么这样说?就是因为袁绍的母亲地位太低了。十常侍之乱时,袁绍为中军校尉,而袁术为虎贲中郎将,中郎将的职级高于校尉。董卓掌权后,为笼络人心,封袁绍为渤海太守、邟乡侯,封袁术为后将军、阳翟侯,后将军位比九卿,高于太守,阳翟侯是县侯,地位也比邟乡侯高。可见,在当时官方的体制里,袁绍的地位总要比袁术低一些。说到原因,仍然是袁绍的出身不佳:袁绍是庶子,袁术是嫡子,嫡庶之别是不可动摇的原则。
  
 与袁术这个真正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弟弟相比,袁绍只能算是一个假的高富帅。在外人看来,袁绍或许仍不失为汝南袁氏的一员,但在家族内部,袁绍不仅地位相当尴尬,而且在面对这些所谓亲人的眼光时,内心唯有说不出的苦闷。
 
 袁绍之母虽然在袁家地位卑微,但得到了袁逢的真爱,只是囿于礼教,二人之间没有任何名分,甚至二人私生的袁绍也只能过继给二哥袁成,以避免尴尬。对此,袁逢虽然无可奈何,但他心中的不甘却难以平抑。于是他给儿子起名“绍”,“绍”就是继承的意思,可见袁逢是把袁绍视为自己的继承人,又起表字“本初”,“本”是原本、本来,“初”是第一,意即“第一个儿子”,也就是“长子”,这暗示了在袁逢的心目中,袁绍才是“本来的长子”。这就是袁绍名“绍”字“本初”的含义。
  
 袁逢对袁绍之母的爱,完全倾注在了袁绍的身上。后来,袁逢又娶了门当户对的正妻,先后生嫡子袁基、袁术。但曾经沧海难为水,袁逢和这一正妻似乎感情不深,因而袁逢内心并不认可正妻所生的袁基是长子,而是将“婢使”所生的袁绍视为长子。
 
 袁逢对袁绍的偏爱,不仅导致其正妻以及袁基、袁术的不满,也导致了家族中其他成员的非议,例如袁逢的弟弟、袁绍的亲叔叔袁隗,对袁绍就没什么好感。因此,袁绍与这些汝南袁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关系都很紧张。后来袁绍起兵讨伐董卓,身在洛阳的袁隗、袁基及其母亲(即袁逢正妻)等袁氏家族成员一百多人全部被董卓所杀,对于这些袁氏家人的安危,袁绍根本不放在眼里,甚至可能是有意造成这样的“借刀杀人”之局,可见袁绍与家人之间的矛盾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