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华尔街靠投机的长期来讲发不了财,那么像高盛的投资银行,在投机领域他们长期来讲赚钱吗?是怎么赚的

2024-04-30 01:39

1. 说在华尔街靠投机的长期来讲发不了财,那么像高盛的投资银行,在投机领域他们长期来讲赚钱吗?是怎么赚的

他们有赚也有赔的。那些华尔街的都是天天搞这些的,而且天天就是关注这些,脑子里想的也是这些,他们主要还是靠股票赚钱的。关键是他们有他们特定的圈子,消息多,而且相对准一些,一些利好的内部消息他们可能知道的比那些公司内部的员工都早,你说能不赚么?主要还是他们的那个社交圈子。

说在华尔街靠投机的长期来讲发不了财,那么像高盛的投资银行,在投机领域他们长期来讲赚钱吗?是怎么赚的

2. 华尔街人物故事

  1、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享年94岁(1870年8月19日-1965年6月20日)

  ●经历了美国1929年股灾仍能积累几千万美元财富的大投资家

  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风险投资家,一位曾经征服了华尔街,后又征服了华盛顿的最著名、最受人敬慕的人物。1897年以300美元做风险投资起家,32岁积累了320万元的财富,经历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仍能积累起几千万美元的财富。巴鲁克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几位“既赚了钱又保存了胜利果实的大炒家”。

  据估计,巴鲁克1929年财产最高值可能在2200万元至2500万美元之间。1931年11的财产清单显示巴鲁克那时的总资产是1600万美元,其中现金870万美元,股票369万美元,债券306万美元,借贷55万元。巴鲁克留下来的物业价值超过了1400万美元,一生对各项事业的捐款将近2000万美元。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巴鲁克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也是我选的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说:“巴鲁克是能最好把握时机的投资者,他的哲学是,只求做好但不贪婪。他从不等待最高点或最低点。他在弱市中买,在强市中卖。他提倡早买早卖。”

  ●“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

  巴鲁克的一个经典小故事:有一天,他在华尔街上擦鞋,擦鞋童向他提供了股票赚钱的秘诀。巴鲁克一回到办公室就把所有的股票全部抛出去了。

  “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他很多关于投资的深刻认识都是从这一基本原理衍生而来的。比如,巴鲁克主张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来鉴别何时算是应该买入的低价和该卖出的高位: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人们常常惊异巴鲁克的判断力,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

  经典名著《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探讨群体的病态心理现象,作者是Charles Mackay,第一版写于1841年。该书是巴鲁克最喜欢的一本书。该书目前享有的声望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位赫赫有名的金融家。巴鲁克曾经鼓励、促成了该书在1932年的再版发行,并且为之撰写了一篇序言。巴鲁克称赞这本书为研究自于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人的心理现象提供了启示。

  2.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享年63岁(1877年7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

  ●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者

  Livermore在15岁的时候开始股票交易,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者。他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四起四落,惊心动魄的战史,以及他表现出来的惊人意志力和智慧,至今仍令人们十分敬佩。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Livermore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1940年11月28日,Livermore因为严重的抑郁症开枪自杀身亡。死时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的一生是个失败。

  ●《股票作手回忆录》是各方公认的经典投资书籍

  无论是投机者,还是价值投资者,都认为以Livermore生平为背景的一本书《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股票作手回忆录)》是一本投资经典书籍。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因为价值投资者认为的好书,投机者往往不屑一顾,反之亦然。

  如果只选10本最经典的投资书籍,相信《股票作手回忆录》定能入选。

  ●Jesse Livermore的交易策略

  Livermore这位隐逸天才的那些富有革命性的交易策略,今天的人们仍然在使用。Livermore的交易策略是在自己多年的股票交易经历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些策略,我总结概述如下:

  (1)赚大钱不是靠个股价起伏,而是靠主要波动,也就是说不靠解盘,而靠评估整个市场和市场趋势。能够同时判断正确又坚持不动的人很罕见,Livermore发现这是最难学习的一件事情。但是股票作手只有确实了解这一点之后,他才能够赚大钱。

  (2)Livermore的交易系统的精华,是以研究大盘趋势为基础。一定要等到大盘上涨时,才开始买进,或者在大盘下跌时,才开始放空。Livermore说世界上最强、最真实的朋友,那就是大盘趋势。当市场犹疑不决或是上下振荡的时候,Livermore总是呆在场外。Livermore不遗余力地一再重复这些原则:一厢情愿的想法必须彻底消除;假如你不放过每一个交易日,天天投机,你就不可能成功;每年仅有廖廖可数的几次机会,可能只有四五次,只有这些时机,才可以允许自己下场开立头寸;在上述时机之外的空当里,你应该让市场逐步酝酿下一场大幅运动。

  (3)操作时一定要追随领头羊,其他股票何去何从用不着考虑。你关注的重点应该是那些领头行业和强势行业中的领头股票。领头羊股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突破阻力区域、率先创造新的最高价格。要保持思想的灵活性,记住,今天的领头羊也许不是两年之后的领头羊。正如妇女的衣服、帽子、人造珠宝的时尚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股票市场也不断抛弃过去的领头羊,新领头羊取代了旧领头羊的位置。以前牛市中的领头羊股票很难成为新的牛市中的领头羊股票,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经济和商业情况的变化将产生更大预期利润的新的交易机会。

  (4)坚决执行止损规则。Livermore把自己的首次损失控制在10%以内。Livermore说,确保投机事业持续下去的惟一抉择是,小心守护自己的资本帐户,决不允许亏损大到足以威胁未来操作的程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坚决执行向上的金字塔买入原则。请记住,股票永远不会太高,高到让你不能开始买进,也不会低到不能开始卖出。但是在第一笔交易后,除非第一笔出现利润,否则别做第二笔。Livermore说,如果你的头笔交易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就绝不要继续跟时,绝不要摊低亏损的头寸。一定要把这个想法深深地刻在你的脑子里。只有当股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才继续购买更多的股份。如果是向下放空,只有股价符合预计向下走时,才一路加码。Livermore喜欢做空那些价格创新低的股票。

  (6)避免购买那些低价的股票。大笔的利润是在大的价格起伏中获得的,它通常不会来自那些低价的股票。

  3、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享年82岁(1894年5月9日-1976年9月21日)

  ●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之父

  格雷厄姆作为一代宗师,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他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格雷厄姆被喻为“华尔街院长”和“证券分析之父”。作为投资界最重要的思想家,对投资界的最大贡献就是将明确的逻辑和理性带到了微观基本分析之中,并成为巴菲特等许多成功投资家的启蒙宗师。与戴维•多德(David Dodd)所著的《Security Analysis(证券分析)》直到目前一直是投资界最经典和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1926年,格雷厄姆联手杰罗姆•纽曼创建投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并重回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授课直至1956年退休。虽然格雷厄姆的个人资产在1929年的股灾遭受重创,但幸运的是,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却幸存下来,并且开始不断成长。到1956年结束时,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平均年回报率为17%。

  格雷厄姆1948年创立的基金(GEICO)到1972年的24年里增长了超过80倍以上,年均复利增长在20%以上。他取得的成就来自于他与生俱来的能力及终生与人为善的信念。

  美国《纽约时报》(2006年)评出了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 ”,排名第四。

  ●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就是依据价值分析法在股票长期处于低价时买进,而在价格合适时卖出,“让别人去赚多余的利润”。

  格雷厄姆创造了“安全边际”一词来解释他的常识性选股法则,既挑选那些暂时股价跌落,但是长期来看基本面牢靠的公司股票。任何投资的安全边际产生于其购买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两者差别越大(购入价低于实际价值),就越值得投资,无论从安全还是回报角度来看都是如此。投资界通常将这些情况称为低估值(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倍数股票。

  ●格雷厄姆的投资要点

  人们经常记得股神巴菲特说过这样的话:“第一,不要损失本金,第二,永远记住第一点。”其实,这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本人总结的投资要点。

  格雷厄姆创造的“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精髓。

  “安全边际”为格雷厄姆的投资要点“第一,不要损失本金,第二,永远记住第一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障。

  4.杰拉尔德•勒伯(Gerald M. Loeb),享年76岁?(1899年-1975年?)


  ●安全度过1929年股灾的投资家

  Gerald M. Loeb于1899年出生于旧金山,1921年开始证券投资,他几乎终身都在E.F. Hutton工作,后来终于成为这家券商的副总裁。

  Loeb是一位安全度过1929年股灾的投资家,他发现1929年股市实际上在9月3日就达到了最高点,这比大崩盘开始几乎要早了整整2个月。

  1935年,Loeb出版的《投资生存战》(The Battle for Investment Survival)是这样描述的:我预见到1929年股市见顶,并及时抛空了股票。我能回忆起来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所有的股票并不是同时达到最高价位。在那年,我不仅不断变换着手中交易的股票种类,而且股票的数量也在减少。当手中一只只的股票开始“表现”不佳时,我就转向其他表现尚佳的股票。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我完全退出了股市。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Gerald M. Loeb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股票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大众心理

  Loeb进入我选的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可能与我个人的投资偏好与投资哲学有关系。我个人认为,影响股价波动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心理因素。而Loeb在1935年就出版的《投资存亡战》里就已经明确指出:在日趋成型的股票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大众心理。

  Loeb说:“形成证券市场形态的唯一的但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公众心理。”心理状况驱使人们在某种条件下以40倍及以上PE购买一只股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又拒绝以10倍及以下PE购买同一只股票。有时,股票的价值持续几年被大众高估,人们一直给出一个比理论估价高出许多的价格。同样,理论上的价格低估往往也会持续多年。无论自己怎么想都不重要,因为市场将自己得出股票价值到底是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的结论。

  我个人的感悟:A股2006-2007年的暴涨与2008年的暴跌,从基本面和技术面,都很难有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很难得出股市走势正常的结论。如果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看,市场走势则显得十分正常了。2006-2007年,股票新开户人数急剧增加,投资者疯狂地购买股票,如果只根据基本面来分析,历史估价模型并不支持过高的价格,投资者就会过早退出市场(赵XX同志在3000点即已经基本退出市场就是这样投资者的代表,当然我并不认为赵同志的操作有什么不对)。2008年的下跌趋势形成后,投资者视股票如毒品,疯狂卖出股票,资金连续大规模地从股市中撤退而流回银行(2008年各月的定期存款增长率总体上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以至于大盘跌到历史最低市盈率时,大家似乎仍不愿意入场,似乎仍看到不到大盘最终的底部在哪里。这些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大众心理。

  5.罗伊•纽伯格(Roy R. Neuberger),享年96岁(1903年7月21日-1999年)

  ●最伟大的赢利记录:68年的投资生涯,没有一年赔过钱

  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Roy R. Neuberger),在68年的投资生涯中,没有一年赔过钱。我个人的感觉:这一历史恐怕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能够打破。巴菲特过去51年的投资生涯中,也有一年是亏损的。

  美国“保护者共同基金公司”的伊始人,是合股基金的开路先锋,是美国开放式基金之父。1929年初涉华尔街,是美国唯一一个同时在华尔街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和1987年股市崩溃的投资家,不仅两次都免遭损失,而且在大灾中取得了骄人收益。

  纽伯格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上过商业学校,被业内人士称为世纪长寿炒股赢家。他的成功不仅是拥有巨大的财富,还有长寿和美满的家庭。

  ●罗伊•纽伯格的成功投资十原则

  纽伯格从几百件实际教训中归纳了十条最重要的法则。在近70年的投资和交易中,他一直遵守安,这十条法则使他受益匪浅。

  一、了解自己

  纽伯格说:我认为我本身的素质适合在华尔街工作。当我还是B.奥特曼的买家时,我把所有的股票转换成现金,又把现金转换股票。对我来讲,交易更多出于本能、天分和当机立断。它不像长期投资需要耐心。在分析过各种纷乱交织的因素后,如果你能做出有利的决定,那么,你就是那种适合入市的人。测试一下你的性情、脾气。你是否有投机心理?对于风险你是否会感到不安?你要百分之百地、诚实地回答你自己。你做判断时应该是冷静的、沉着的,沉着并不意味着迟钝。有时一次行动是相当迅速的。沉着的意思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审慎的判断。如果你事先准备工作做得好,当机立断是不成问题的。如果你觉得错了,赶快退出来,股市不像房地产那样需要很长时间办理手续,才能改正。你是随时可以从中逃出来的。你需要有较多的精力,对数字快速反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常识。你应该对你做的事情有兴趣。最初我对这个市场感兴趣,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我不想输,我想赢。投资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你最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专业投资,如果你对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没有对公司及细节进行分析,你最好还是离它远点。

  笔者的感悟: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股市是按照人性的弱点来设计的,人性的弱点是很难改变的。只有战胜自己的人性弱点,才能战胜自我,才有可能成为股市中10%的赢利者。

  二、向成功的投资者学习

  纽伯格说: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成功的投资者,很明显,他们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但他们的路都通成功。你可以学习成功的投资者的经验,但不要盲目追随他们。因为你的个性,你的需要与别人不同。你可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中选择适合你本身、适合周围环境的东西。纽伯格推荐的成功的投资者前几位是:沃伦•巴菲特、本杰明•格雷厄姆、彼得•林奇、乔治•索罗斯和吉米•罗杰斯。

  笔者的感悟:我最重要的投资感悟的第一条是“想成为佼佼者,先向佼佼者学习”,第三条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各种方法都有可能赚钱”,别人成功的方法,不见得适合自己。最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羊市”思维

  纽伯格说:个人投资者对一支股票的影响,有时会让它上下浮动10个百分点,但那只是一瞬间,一般是一天,不会超过一个星期。这种市场即非牛市也非熊市。我称这样的市场为“羊市”。有时羊群会遭到杀戮,有时会被剪掉一身羊毛。有时可以幸运地逃脱,保住羊毛。“羊市”与时装业有些类似。时装大师设计新款时装,二流设计师仿制它,千千万成的人追赶它,所以裙子忽短忽长。不要低估心理学在股票中的作用,买股票的比卖股票的还要紧张,反之亦然。除去经济统计学和证券分析因素外,许多因素影响买卖双方的判断,一次头痛这样的小事就会造成一次错误的买卖。在羊市中,人们会尽可能去想多数人会怎样做。他们相信大多数人一定会排除困难找到一个有利的方案。这样想是危险的,这样做是会错过机会的。设想大多数人是一机构群体,有时他们会互相牵累成为他们自己的牺牲品。

  笔者的感悟:我认为心理因素是影响股价波动最重要的因素,投资者的心理波动制造了90%的行情。

  6.巴菲特
  7.索罗斯

  耳熟能详的就不说了

  他们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们可以拿钱去烤火,而在于它们对于这个世界伟大的爱

3. 是不是做金融行业都比较会赚钱?

应该说相对而言,金融行业比其他行业会赚钱。这是因为金融行业比传统的其他行业,对金融的了解,分析,预测都要精准透彻的多。算得上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因为这个行业有优势,行业本身就是搞金融的。目光比平常人总是会远一些。当然,要想做到比较赚钱,必须要自己自身努力,打铁还要自身硬。
有些人虽然不是做金融行业的,但也很会赚钱,比方说马云,人家是老师出身,和金融行业也不搭边,谁敢说他不会赚钱。
所有的事情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而言。会赚钱,是要付出努力的。

是不是做金融行业都比较会赚钱?

4. 金融危机了,那些钱去那里了

富人那里

5. 金融危机中那么多的钱都去哪儿呀?

钱到哪去了?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已经越来越明显了。但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假设全世界的钞票是N万亿美元,在没有人为烧毁减少的情况下,流通体系的钱本来应该是不变的,现在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钱少了呢?几年前的活跃的流动性泛滥哪里去了呢?简言之,钱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看不到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办。我们看看中国各大超市里的国产奶粉就知道了。原来年销售收入600亿的国产奶粉一夜之间成为滞销品,商家同样会问:每年都产那么多婴儿,消费量理应保持合理水平,老百姓手里的钞票也并没有减少,但购买力哪里去了呢? 

购买力被消灭了。按照卫生部昨天的数据,截至10月8日,全国住院和出院的结石婴儿合计达到46810名。而此前的9月21日,住院人数是14471名,当时诊出的结石婴儿合计54436人。也就是说,被检出者住院的比例只有26.58%。由此去推断,则全国检测出的结石婴儿数量是多少,就清楚了。再按照较早前的一个数据,去医院就诊的婴儿数量则超过200万。这些去检测的孩子的父母,还会不会再去买国产奶粉呢?答案是明确的。所以,国产奶粉因为伤透了人们的心,很多购买力就这样凭空消灭了。 

全球的金钱也是如此。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体系中,钱都是流动的,从甲流到乙,再从乙流到丙,如此循环不已。如果经济体系不出问题,这个循环是不会停止的,金钱也就显得比较充沛。 

但是,如果进入了财富消灭周期,越来越多的人饱尝财富消灭之苦,则金钱的流动很快被恐慌的预期所阻滞。手里有钱的人停止了投资、降低了消费,而把钞票紧紧地捂在口袋里,于是,社会上的金钱就显得格外少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两个例外,就是中国和美国的情况。 

对美国而言,由于金融市场发达,金融创新水平高,他们利用有限的金钱创造了无数的超前消费,造成了经济的虚假繁荣,结果一夜之间,突然发现钱少了。举例来说,汤姆是一个穷光蛋,没有一分钱收入。但银行却劝说他贷款购买了一套价值20万美元的房子。当房价涨到25万美元的时候,又贷款给汤姆5万美元,让汤姆去充分享受有车有卡的生活。汤姆也就如愿以偿地做了一回富人。忽然有一天,房价跌到15万美元了,汤姆还不起银行的贷款,于是搬出房屋,还给银行,自己继续去大街流浪。 

这样一个循环过程,穷人的汤姆是当之无愧的赢家,享受了一段美好时光。还有谁是赢家呢?卖房子的地产商、卖车的制造商和卖消费品的生产商。他们都通过银行获得了自己销售的款项,利润做到了账面上,分给了股东、拿去重新做了投资。谁是输家呢?银行和投资银行。银行本来以为可以年年收回贷款,年年有钱赚。现在突然发现自己才是冤大头,把资产拍卖后将损失15万美元。有的精明的银行,把贷款证券化、卖给了投资银行,还有的投资银行把证券资产再一次证券化,都是为了回避风险。但不管怎么说,银行和投资银行体系互相消化,这15万美元损失被大伙儿分摊了。 

一个小汤姆,就造成了15万美元的损失。如果是1000万美国人呢?那就意味着1.5万亿美元的损失。这些损失,被各个银行和投资银行机构分摊了。所以,他们面临两种窘境。其一是账面资产出现亏损,有的因此破产;其次是吓傻了,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地贷款出去了。于是,社会流动性骤然降低。 

但是,有的银行和投资银行机构,在前期证券化的过程中,把许多还没有实现的收益利润化做到报表上去了,而且给股东发了红利,给职工发了福利。现在要连底兜,重新算账,则潜在损失将超过1.5万亿美元。 

有人说,前期卖房子、卖车、卖消费品的人,拿到了钱,应该继续去投资、消费什么的,钱不是还没有减少吗?没错。这些人被赚钱的喜悦所鼓舞,所以会继续去投资,他们从中国进口消费品,从本地购进建设品,然后继续生产和消费。但是,汤姆先生变成穷光蛋了,那25万的资产卖不出去了,变成产品积压在他们手上了。当这种事情愈演愈烈的时候,生产商开始停止向银行贷款,生产的节奏下降了,经济开始出现危机。 

且慢,这些生产者有问题,但他们购买原料所花的钱呢?持有那些钱的人应该还是有购买力呀?不错,如果是体内循环,在美国本土内,钱就还是美国的钱,缩小的购买力也还是购买力。但过去几十年,美国的金融创新让美国人民今日花明日乃至后日的钱,大量透支未来也许不存在的钱来消费。这些钱,构成了美国对世界的债务。比如,中国持有美国5000亿美元以上的债务,这笔钱,是美国的欠账,将来要还的。又如,美国长期对中国保持贸易逆差,实际上就是美国本土的钱大量流入了中国人的口袋。 

因此,就本质来说,美国的经济模式,是中国和其它地区的人们,借钱给美国,让美国来购买中国的商品。一方面他们的钱大量外流,另一方面外流之后还有欠账。这种效应累计到一定阶段后,势必形成拐点。2007年,这个拐点形成了,美国的钱突然就少了。 

为了扩大货币供给,美国其实可以不断地印刷钞票。但美国人还是“负责任”的,他们的印钞速度并没有过于离谱,否则,美元还会大幅度贬值。假设美国要全面赖帐,是可以让印钞机开足马力印钞票的。但那样会导致政府危机和国家恶性通胀,美国人要有所顾虑。 

既然没有办法不断印钞票,就还有一个办法,继续借钱。美国最近的9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其实就是一个借钱救市的措施。一方面向国内人借,一方面继续向中国借。如果中国因为台湾问题而拒绝,美国人就会傻眼了。所以,至少就目前来看,美国的经济基本面还不会有实质改善。美国的消费和投资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这也是救市措施之后股市反而继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那么,中国的情况呢?我们卖给美国人那么多东西,我们的钱应该很多才是啊,为什么国内也觉得钱少了呢?国内钱少了,有三种情况: 

首先,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使得超过7万亿货币积聚在央行手里,民间的钱自然就少了。如果这些钱逐渐释放出来,国内的资金压力会得到缓解。 

其次,2006-2007年的资产泡沫,使得大量财富损耗在房地产和股市上,大大缩减了资金实力。一些大款、大腕,在股市和房市赚了一笔又一笔钱,最后倾囊而出,押宝地产和股市,结果全线套牢,损失过半。对于这些人来说,其财富缩水,购买力大大下降。 

最后,上述耗损的金钱大多流入了国库,通过外汇储备和其它方式沉淀下来。由于我国经济的主体是国有经济,而国有经济控制的命脉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资源类产业,比如矿山、石油、通讯等,由此形成的大量财富被国家所控制。民间和企业支付的大量税费也进入了国库。国库内,又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占款。这些外汇储备,通过购买美元债券等方式借给了美国人等。所以,国内的资金就显得紧张了。 

上述的“其它方式”主要包括财政支出中的公务资金与福利和腐败所得。公务人员收入比较高,但他们的实际消费水平比较低,大量财富积累下来,他们的投资意愿也并不强烈。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社会活动中的腐败行为始终存在,官员腐败所得往往不敢于消费,很多以现金方式沉淀下来,几乎与社会经济隔绝。 

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的资金损耗路线图:穷人消费能力有限,钱大多存起来,被央行以准备金等形式冻结,这影响了消费;富人投资损失巨大,资金损耗严重,官人投资意愿不足,守财奴心态上升,这影响了投资;我们以前大量借钱给美国人,让他们提前消费,现在他们出问题了,消费不起了,我们的外汇收入下降了,这影响了出口。于是,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同时受制约。这是中国的现状。 

由此可见,从全世界的范围来说,我们可以说,钱的总量没有变,但富人投资屡屡损失,使得他们的投资意愿受挫,宁可当守财奴也不愿意投资了。穷人以前超额消费,现在又变成穷光蛋,在物价上涨因素影响下,他们不愿意扩大消费了。国际经济陷入困境,导致全球进出口进程放慢,影响力全球钞票的印刷速度。腐败所得的上升、灰色经济的扩大、官方储备的增加,都使得很多现金被相对冻结,市场资金不足。所以,钱看起来是越来越少了。 

过去20年乃至过去60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所以,往往是一国经济出问题,他国可以弥补。比如,20多年前,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但美国经济补足。10多年前,亚洲和拉美金融危机,但中国经济补足。而这一次,是美国、欧盟、日本这些巨无霸一起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的速度突然被阻滞,中国自身也面临严重不足。这种状况,60年来所仅见。如何走出困境,需要全球智囊一起动脑子,而这个难度,显然是比较大的。 

未来如何唤回消费者的信心?如何唤回投资者的信心?如何在某一个国家率先走出困境来逐渐波及世界?这些话题,都值得好好琢磨。而在目前的情况下,最健康、最有潜力、最有能力率先发展起来的,也就只有中国。而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困局如何破解,才真的是需要大智慧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4973545.html

金融危机中那么多的钱都去哪儿呀?

6. 金融专业应该多看什么书?

金融行业作为平均学历最高的行业之一,只有不断学习,你才能不被淘汰。还有就是建议你从学校就开始考金融方面的证书,毕竟都是靠资历吃饭的。
你目前可以看的书还是挺多的例如: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豆瓣评分:8.9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是世界投资领域卓绝经典的最精准、最传神、具有启发性的中文译本。中国金融翻译界一哥丁圣元先生,“字字推敲、句句雕琢”,耗时一年全新修订。一段金融投机史上群雄逐鹿的激昂岁月,一位光芒四射,让人血脉喷张的天才人物,一本浸润头无投资者心灵纵深的永恒经典。
其他人的存在究竟有没有目的,没人能说的清楚,但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是为了投机。出众的天赋,使其不到20岁,即被狡诈的证券对赌界视为“瘟神”。屡次被市场残酷地击倒,每次又能像凤凰涅槃般以更强的姿态重新矗立。他就是杰西•利弗莫尔,一个通过做空豪取近亿美元的不朽传奇。
他自杀于63岁,绝不是因为巨额财富化为乌有。金钱对于他而言只是投机游戏的筹码。只要他还是投机之王,就永远不怕找不到失落的王冠。一切只缘于丧失对机会的嗅觉后,他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当飞舞的纸带不再缠裹成保护他的“蚕茧”,他选择用枪口充当了人生的句号。

《门口的野蛮人》
豆瓣评分:8.2
华尔街商战纪实经典,深度接触资本世界,金融大鳄、国际巨头悉数登场——KKR、DBL、美林、高盛、雷曼、拉札德、所罗门兄弟、第一波士顿、贝尔斯登、大通曼哈顿、花旗、摩根士丹利、巴菲特、米尔肯、纳贝斯克、菲利普·莫里斯、美国运通、百事可乐、宝洁、卡夫、麦肯锡……有史以来最推荐的商界与金融界实战经典案例!
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收购者,华尔街通常称之为“门口的野蛮人”。两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凭借人脉和技巧,令当事人吐露真言,获取了第一手的资料,再辅以引人入胜的妙笔,曝露出当时华尔街最大的收购——1988年KKR公司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的来龙去脉,以及华尔街金融操作的风风雨雨。

书的前半部交待出主角们的发家史,俨然是美国经济浮世绘;后半部情节紧张,宛如悬疑小说。其间,人物们尔虞我诈,故事充满金融交易、舆论压力、决策博弈、社交晚宴和董事会议,不仅让读者见识到如此重大的收购在高层之间是如何运作的,也让我们看到一部充满洞见的金融社会史。
《贼巢》
豆瓣评分:8.2
1986年5月12日,美国金融史上最大的一起犯罪阴谋宣告破产,打碎了华尔街历史上最喧嚣的圈钱狂潮。这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犯罪活动,数量之大、范围之广,至今难以评估,并直接促使美国各种证券法律法规的出台,成为金融史上难以磨灭的一笔。

全美第一畅销书——《贼巢》第一次详尽地描述了华尔街的四大巨头——迈克尔·米尔肯、伊万·布斯基、马丁·西格尔和丹尼斯·莱文——如何创建金融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圈,如何差点窃取数十亿美元非法所得,以及政府的执法人员如何顶着压力,忍着折磨,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使这四大主犯得到应有的制裁和惩罚。
作者历时四年,查阅了大量的陪审团审议记录、实际的交易记录和新闻报道,并进行了无数次深入采访和调查,写就了这部引人人胜的著作,非常恰当地把握了纪实小说和新闻报道之间的微妙关系,使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历史的真相,同时又享受到小说的跌宕起伏带来的快感。
《日本蜡烛图技术》
豆瓣评分:9.0
《日本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是一项杰出的探索、研究、翻译成就……他不仅全面周详、内容丰富,而且文笔流畅、引人入胜。史蒂夫的工作干得实在漂亮,他将日本的蜡烛图技术与传统的西方技术工具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并且用大量的优秀图例把这个概念清晰地作了说明……我敢担保,《日本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将成为有关内容的标准教材。
《摩根财团》
豆瓣评分:9.5
本书被称为金融航母,它不只是一部金融史,在生动展现历史的同时,又引人入胜地刻画了摩根家族在两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与当时政要及政府之间的周旋与交易。书中,作者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刻画和描述引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使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人物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本书全面地展示出摩根家族四代人所生活的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更深刻揭示了金钱在各个时代的威力。
《摩根财团》一书还介绍了有关亨利·福特、伍德罗·威尔逊、赫伯特·胡佛、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邱吉尔等要人的一些鲜为外界所知的史料。同时还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摩根财团又如何逐步演变为新世界中银行业的先锋。作者对历史事件和史料的铺陈具有娴熟的驾御能力,从而使本书架构严密而充满生气,令人手不释卷。
《花旗帝国》
豆瓣评分:8.0
《花旗帝国》不仅生动描述了金融巨子桑迪?韦尔传奇的一生,而且真实地记录了华尔街以及美国金融世界的起起落落。尽管华尔街根深蒂固的偏见围攻不断,桑迪?韦尔仍然开创了自己的第一个事业高峰――希尔森公司……然而接下来迎接他的却是被自己苦心经营的公司扫地出门,变得一无所有……谁能想到,就是这个犹太移民的儿子,在华尔街“正统”势力的排挤、蔑视中,又为自己打造了更辉煌的事业――花旗帝国。
《说谎者的扑克牌》
豆瓣评分:8.2
“说谎者的扑克牌”是华尔街上金融家们玩的一种休闲游戏,以最善于瞒骗他人而实行心理欺诈者为胜。迈克尔·刘易斯将其用为隐喻,描述了自己在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的所罗门兄弟公司里四年的工作经历——从意外受雇、接受培训直到成长为只凭一个电话即可以调动数百万美元资金的明星交易员。
在书中,刘易斯将华尔街投资世界中许多不为人知的技巧、诀窍和手段娓娓道来,披露了自己是如何参透华尔街的波谲云诡、逐步掌握投资走势的,让读者有了感同身受的体验。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从作者的视角展示了所罗门兄弟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的戏剧性历史,特别对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进行了深刻的描写,从而折射出华尔街在那个年代是如何在大起大落中保持发展的。
作者将华尔街深奥的投资手法融入有趣的故事当中,让读者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又陷入深深的思考。这也使本书获得了专业人士和广大读者的认可,成为美国长销不衰的投资经典著作。
《半路出道的投行家》
豆瓣评分:8.0
过去的10年,见证了投资银行业的热闹纷呈,也交替着经济的繁荣与衰落。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贝尔斯登,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曾经让无数聪明而富有野心的年轻人心生向往、顶礼膜拜。投资银行家这群神秘、富有、极具权势的社会精英,是如何操控价值上百亿美元的大宗并购,影响商业巨头、企业财团重大商业决策的?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华尔街10年变迁内幕》作者乔纳森·尼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进入了华尔街极具声望的高盛银行,而后跳槽到摩根士丹利。他见证了这个行业经历的一段特殊时代——因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而出现惊人业务量的时代,一个令人振奋的年代,以及之后随泡沫破灭而出现的灾难。
作者以促人深省的幽默和无所畏惧的坦诚,揭开了投资银行家的神秘面纱,展现了投行业的原始面貌,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些充满魅惑力的故事——藏于华尔街最有权势的公司背后的故事。
《证券分析》
豆瓣评分:9.3
如果整个证券研究领域的书籍全部被焚烧了,仅仅凭借这样一本书,这个行业也必将重建。
作者没有建立任何精确的学术模型,却恰到好处地切入了学术和实践之间。他既不向浮躁的现实低头,也不向自大的学术低头。通过众多纷繁复杂的例子,大本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非常具体的基础上。
虽然以知名股票投资家著称,但作者的《证券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债券和优先股,而且其价值并不逊色于股票部分。选择良好债券的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选择良好股票的艺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远比人们想象的紧密。
《金融炼金术》
豆瓣评分:8.7
索罗斯的大部分言论都充斥着狂妄自大的气息,但考虑到他的宏大功业,这样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在《金融炼金术》中,他试图建立金融市场的所谓“反身性”原理,即投资者与投资标的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用这种原理来解释整个社会科学。

为了证明他的理论,索罗斯声称他运用自己的对冲基金进行了“历时实验”,包括实验期和对照期。这个历时实验发生在量子基金最辉煌的时期——1986年至1987年。
《聪明的投资者》
豆瓣评分:9.1
《聪明的投资者》一书收录了大本晚年发表的最有价值的文章和演讲,不仅涉及财务报表分析和投资学原理,还涉及货币银行和宏观经济学内容。大本发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有浓厚的悲观主义情绪,所以他在华尔街并不是受欢迎的人。
几十年过去,今天的读者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体会他的教诲——对于价值投资理念的信奉,对风险控制的执著以及对频繁交易的厌恶。这些教诲在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执行。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豆瓣评分:8.4
巴菲特没有撰写过什么专业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写给伯克夏哈撒维公司股东的信。他每年都重复一些似乎早已过气的言论,例如现金的重要性,公司管理层的重要性,在折扣价格购买资产的重要性以及“为增长付出恰当代价”的重要性。
仅仅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伟大——在目录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财务”。人们往往把巴菲特视为财务和税务专家,但他在鉴别公司经理人方面的才能无人能及。其实他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归结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真理,只是用一种非常简洁朴实的方式来表达而已

7. 期货能赚钱么

期货交易中为什么大部分人总赔钱?已经稳定盈利的交易者来告诉你

期货能赚钱么

8. 炒股和赌钱有区别吗?

一、股票是一种投资,赌博仅仅是一种消费
无论是买彩票还是进入什么样的赌局,实际上消费者只是选择了一项精神消费,获得了一种对奖金和筹码的梦想体验,衡量这种消费的价值,跟是否“中奖”或赢了赌局关系不大,因为选择这种消费的人,反而会把“中奖”当意外,不“中奖”是应该的。
买股票则完全不同,你至少需要关注你买的公司属于什么行业,是干什么的,是否盈利,有无分红等等,就算是博傻,你也要寻找那些容易让“傻子”看上的股票,这说明买股票并不是一种消费体验,而是一种目标更明确的“保证增值”需求。
二、赌场和股票交易所的盈利模式不同
赌场的盈利来自与“赌徒”的直接对赌,绝大部分的赌场游戏规则令参与者所得的派彩期望值低于1(赌场对赌徒具有优势),因此长远来说只有赌场的东主才会赢钱,形成庞大的超额利润。
很多赌场为了吸引“客户”,甚至提供价格超低的酒店,免费的餐饮、交通和歌舞表演等服务,并且24小时营业,装修富丽堂皇且“不见天日”,以刺激“赌徒”的欲望和“即兴消费”。赌场各类营销和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激发“赌徒”无限的贪婪、欲望和享乐主义。
股票交易所则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平台机构,它的运营费用来自券商定时缴纳的会员费、席位费、开户费等等,各家机构投资者在使用证券交易所内的设施时,要所缴纳一定的费用,这是维持交易所运行的保障。
交易所并不是以刺激股民的“交易情绪”,以及激发贪婪和欲望为目的,而是更多的给市场以理性。
就算是证券公司等,也主要是靠经纪业务,而不是靠股民的亏损。跟证券交易所相比,赌场利益跟“赌徒”利益往往是对立的。
三、赌博主要靠运气,股市主要靠技术
这一点最具争议,很多人肯定认为赌博也是靠技术,股市也得靠运气,实际上这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主观感觉,并不符合客观逻辑。
大部分赌博都等同于拿筹码押注,是靠抽到的牌或掷出的色子决定输赢,且时间无法由参与者掌控。
你不可能在赌场押注一个赌局之后,等上好几年,但如果你买了一只股票,你可以持有一天,也可以持有有五年。
也就是说,在赌场,留给你回旋的余地几乎没有,下注前几乎没有思考余地。
股市具备更多的可选择性,无论是数量巨大的上市公司,还是各类基于股市的基金产品,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以及更大的回旋余地。
如何挑选和对待一只股票,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从而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知识水平,这跟单一且高频次的赌局下注模式有重要区别。
如果说你只投资一次股市,那可能靠的确实是运气,但你要长期做股市投资,就必须靠“技术”。

扩展资料
炒股交易规则
买卖股票的数量也有一定的规定:即委托买入股票的数量必须是一手(每手100股)的整倍数,但委托卖出股票的数量则可以不是100的整倍。买入或者卖出的价格必须是在昨日收盘价上下浮动10%的范围才有效。
股票交易实行价格优先、时间优先:股票连续竞价时段,因为有许多投资者可能同时买卖同一只股票,所以交易所制定了“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
如某只股票现价5.66元,如果甲投资者此时输入5.66元的买入价,而乙投资者同时输入5.67元的买入价,则乙投资者的申报优先于甲投资者的申报成交。如果大家申报的买入价格相同,则谁先输入买单谁先成交。卖出股票亦如此。某只股票如果现价是5.66元,甲输入5.66元的卖出价,而乙同时输入5.65元的卖出价,则乙的申报优先于甲的申报成交。
如甲、乙输入的卖出价相同,则谁先申报谁先成交。这种情况在某只股票股价突然飚升或突然急速下探时更加突出。
参考资料炒股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