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2024-05-06 18:29

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自然科学史研究》(季刊)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科学史集刊》,是中国在科学史、技术史和医学史领域惟一国家级的多学科综合性刊物(中文核心期刊)。致力于学术创新,支持学术自由和平等的方向,反映中国海内外科技史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发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科技史理论和各学科史的论文、研究讨论、评论、书评和学术信息等。 《中国科技史 杂志》1980年5月创刊,为原《中国科技史料》,是中国惟一系统汇集中国科技史料的学术性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以中国近现代、尤其是近100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为主,在搜集、抢救和整理史料的基础上,推进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 《科学文化评论》创刊于2004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主办。主要登载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以及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文化评论》的栏目设计,基本上依照国际学术刊物的通行规范,按论文、评论(包括争鸣、笔谈、访谈等)和书评等加以分类,主要栏目包括专题、科技中国、科学与人文、科技与社会、学术前沿、人物访谈、读书评论、机构简介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根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承担了973、科技攻关、863、自然科学基金和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重大科研任务,在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蛋白质功能基团的修饰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等生命科学重大前沿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截至2014年08月,生物物理所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并多次获得省部级及中国科学院重要奖项,授权发明专利17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和篇均引用数位居全国生物学研究机构前列。 其中2013年,研究所主持科研项目/课题共计329项。其中,主持国家“973”计划、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0项(新增3项),课题49项(新增8项);“863”计划4项;重大科技专项13项(新增1个课题);科技支撑计划1项;重大仪器研制1项。主持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1项;重大项目课题2项;重点项目10项(新增3项);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6项(新增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新增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新增2项);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专项2项;面上项目72项(新增2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7项(新增33项)。主持中科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5项、重要方向性项目2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子课题7项(新增2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课题3项(新增5项)、仪器功能开发项目2项、重点部署项目1项(新增2项)。主持各类国际合作项目40项(新增24项)。2013年,研究所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31篇,篇均影响因子6.1;其中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158篇,篇均影响因子6.0;影响因子5以上的SCI论文133篇,其中第一单位论文68篇;影响因子在PNAS以上的SCI论文61篇,其中第一单位论文30篇。研究所共申请专利34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PCT国际发明专利2项;授权专利11项,全部为国内发明专利,另外有2项发明专利已收到授权通知并办理了登记手续。  《生物物理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3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物生理学会主办的中国唯一的生物物理学专门期刊,其发表有关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和膜与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纳米生物学、光生物学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快报和综述文章,还刊登有关重大科技新闻的背景介绍和书评;并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等检索系统收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创刊于1974年,是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及神经科学等领域的中中国国外最新进展,设有微型述评、综述与专论、研究报告、技术与方法、研究快报等十几个栏目;并被SCI、CA、俄罗斯文摘等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曾多次荣获国家级或省(部)级期刊奖。 《Protein & Cell 》(英文版)是发布关于多学科领域在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最新发展原创性研究文章,并强调蛋白质和细胞研究的同行评议的国际期刊。其主题领域包括: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肿瘤学、蛋白质科学、结构生物学和转化医学;其中该期刊2014-2015SCI影响因子为3.247。

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成果与荣誉

药用植物研究所还承担了大量国际、国内重大项目。包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药用真菌猪苓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研究”(2009年);● 国家财政部专项项目“国家天然产物标准品库”的建设(2008);● 国家海洋“863”专项项目“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资源利用技术”(200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道地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技术研究及生产区划”(2006年);●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生物技术与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研究”(2006年);●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种子贮存、栽培生产、商品流通等环节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2006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专项“西部濒危生物资源—川贝母野生抚育产业化示范工程” (2005年);● 美国NIH基金项目“Center for Chinese Herbal Therapy(CHT) for Asthma” Project3: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tanicals(PI)(2005年);● 国家财政部科研专项“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建设”(2005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重要药用植物类群亲缘学研究”(2004年);● 国家863计划项目“愈风宁心缓释片”的研制开发(2004年);● 国家863计划项目“二类中药新药天麻核苷和《西明婷片》的研究”(2004年);●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药资源学研究”(2003年);●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描述和规范制定与示范” (2003年);●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研究”(2003年);●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种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的研究与制定”(2002年);●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中草药种质资源的保存”(2001年)。研究所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内外博士后合作研究工作,先后有30名研究人员到美国、英国、韩国、香港等地培训、学习或合作研究 ;96名研究人员派往国(海)外参加学术交流或国际会议。接收英国、日本、韩国、印度、尼泊尔等研究人员进修、培训12人。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研究合作中心,接待交流与互访团300余批,参观、学术交流1000余人;与英国、波兰、日本、法国、秘鲁等50余个国家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成果与荣誉

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前身为1928年创建的静生生物调查所和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50年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改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研究所以整合植物生物学为学科定位,以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物学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绿色高效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国家需求为重要研究领域,重点在植物系统发育重建和进化、陆地植被/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资源植物分子与发育生物学、植物信号转导与代谢组学、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系统的研究。2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占地74公顷,18个研究部门,7个学术协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66人,在岗硕士研究生导师83人,在学研究生604人,在站博士后51人。

5.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的成果介绍

植物园建园以来,通过专家鉴定的科研成果约98项,其中获国家级奖8项,中科院奖14项,部级、省市级和全国性协会级奖38项,申请注册专利10余项;引种选育和杂交培育的新优种类和品种约310个。重要成果有:葡萄新品种选育研究、红花种质收集、保存和评价的研究、野牛草引种及其应用的研究、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甜高粱育种、种子吸胀冷害及渗透调控和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等。芳香植物新品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科技部、科学院和新疆兵团项目的支持下,与新疆兵团农四师合作,在新疆伊犁地区开展了薰衣草、椒样薄荷等芳香植物育种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筛选出了5个优良种质,建立了快繁技术体系和优化栽培技术规范,推广种植2万亩,为推动新疆天然香料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10年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中科院成鉴字[2010]第017号)。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的成果介绍

6.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发展成果

八十年以来,本所(园)以我国中、北亚热带植物资源的收集、引、开发利用和保护为主要目标,开展了植物分类、药用植物、经济植物、观赏植物、植物化学、植物环境和物种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320多项,其中国家级重大科技进步奖72项;出版专著13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2000余篇,主办全国优秀学术期刊《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等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本所(园)已发展成为一座享誉中外,集科研、科普和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植物研究所(植物园)。目前,本所(园)重点发展方向为植物资源迁地保护及利用、药用植物及观赏植物的资源研究和开发,并着重开展植物系统演化、植物物种保护、植物多样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以及植物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基础研究。

7. 植物科学家取得的成就

19世纪30年代,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欧文顿: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静态模型)。    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20世纪80年代, 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1771年,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779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只
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但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 
 1845年,德国梅耶,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
部来自水。 
 卡尔文:美国人,生物化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他及其合作者开始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经9年左右的研究,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孟德尔
: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提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
传因子学说。

约翰逊
:
丹麦人,
植物学家。
1909
年,
他给孟德尔的
“遗传因子”
重新起名为
“基因”
,
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育种:袁隆平他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第一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进化:①拉马克:法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先驱。最先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②达尔文:英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1859年,他出版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书中充分论证了生物的进化,并明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来说明进化机理。他创立的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物学的范围,它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植物科学家取得的成就

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机构发展

拥有药用植物亲缘学创始人、“中草药的活字典”肖培根院士,天麻之父徐锦堂教授,西洋参之王刘铁成教授、砂仁阿普(砂仁公公)周庆年教授和肉豆蔻专家陈伟平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以及一大批高水平的中药科研人才和一枝朝气蓬勃的青年科研骨干队伍。在药用植物研究所发展的20余年里,该所几代研究人员为人类的健康,不断地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领域进行着不懈的探索,秉承着这样的一个研究方向,使药用植物研究所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药用植物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影响。新一代药植所人承前启后、创新开拓,各项科学研究工作快速发展。除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保护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外,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药理毒理研究,生物技术研究等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究课题300余项,发表论文2500余篇,主编专著100余部(卷),已鉴定科研成果9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0余项。“十五”期间,研究所共承担国家课题197项,2005年到位研究经费4000余万元,并建立了一批国际、国家级中药研发基地:● 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研究合作中心(1986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1996年);●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2005年);● 国家中药标准品中心 (2001年);● 国家教育部:“中药资源工程中心” (2006年);● 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004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资源化学”三级实验室(2003);● 北京市生药学重点学科(2002年);●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2006年);● 国家教育部“中药资源工程中心”(2006年);● 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006年);● “国家天然产物标准品库”获批建设(200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保护重点研究室”已获批准(2008);● 国家中医药管理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2008);● 国家工程实验室“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已经通过)(2011);●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天然药物、健康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实验室”(2009);●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室服务基地”(2009);● 承担了国家级技术平台工作:○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技术平台(2002年);○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平台(2003年);○ 中药材农残检测技术平台(2003年);○ 药理毒理技术平台(2005年);○ 中药种子标准技术平台(2005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