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的简介

2024-05-09 07:39

1. 李建平的简介

1986年获重庆大学应用数学理学学士,198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工程、计算数学双硕士学位,1998年获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理论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到香港浸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至2003年到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至2006年到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教学情况现为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国际小波分析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学术进展International Progress on Wavelet Active Media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主编,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副主编,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技术顾问等十几个学术、社会职务,是2004年国际计算机学术大会、第三届国际小波分析及其应用学术大会(ICWAA)、第二届智能体媒介技术国际学术大会(ICAMT)主席,是国际上小波分析与信息处理研究领域十分活跃的知名专家。科研情况他在国际上独立提出并系统建立了“小波变换的加速方法”、“矢量积小波变换理论”、“基于小波分析的电子签名系统”等系列理论与方法,该理论比小波分析创始人Mallat提出的著名Mallat算法快一个数量级以上,而且效果和质量远优于Mallat算法,这为小波理论在信号处理、信息分析等许多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先进的算法,为小波分析的实时处理和产品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小波分析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三大特征’(机器特征、文档特征、人体特征)的信息最安全传输的模型与方法”,为当今研究热点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主持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项。他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150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SCI、EI、ISTP等检索收录论文48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其中2部被多次修订重印。他主持研制的“小波指纹加密系统”、“分布式网络监控系统”等高技术产品产生了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李建平的简介

2. 李建平的介绍

李建平,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8月出生于江西。2005年评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3. 李建平的介绍

1986年获重庆大学应用数学理学学士,198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工程、计算数学双硕士学位,1998年获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理论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到香港浸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至2003年到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至2006年到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

李建平的介绍

4. 李建平的介绍

李建平,男,1971年4月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市鹤上镇路北村。1988年随着同乡脚步闯了上海大都市,从小生意做起,怀着远大的理想和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艰苦工作,努力学习,白手起家,经过不懈努力,在1997年第一家虹兴火锅店“日日旺”在上海市吴中路成功开业。98年第二家南桥火锅、99年南桥分店,经历了8年的风风雨雨虹兴火锅品牌,已经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连锁体系,在上海郊区小有名气。

5. 李建平的介绍

李建平,汉族,广西桂林市人。现任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沿海企业与科技》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

李建平的介绍

6. 李建平的介绍

李建平,男,汉族,北京人,1954年10月1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北京史研究会秘书长,研究员,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7. 李建平的介绍

李建平,男,50岁,大专文化,首钢重型机器分公司机械设备制造厂数控操作工。曾荣获“北京市机械局先进个人”、“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最佳操作者”、“首钢劳动模范”、首都劳动奖章等称号。

李建平的介绍

8. 李建平的工作经历

由于工作出色,1990年,李建平成为该厂数控龙门铣床的第一批数控操作工。他操作的设备是一台九十年代初从德国引进的3X8米数控镗铣床,可加工3米宽,8米长,4米高范围内工件上的所有孔,面,槽等,加工精度和效率高,加工范围广。李建平通过在工作中的学习和努力掌握了先进的绘图软件AUTOCAD的使用方法。总结出了一套编程工作的快速准确的方法在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2005年该厂接到本钢连铸机的生产任务。这个工程的关键件都是在数控机床上生产的,李建平在编程工作中精益求精,所有程序都准确无误。特别是在加工扇形段拉出导向导轨时,由于时间紧,每天必须加工出一件才能按时完成任务,他就白天生产晚上编程。这13件导轨形状复杂,有定位圆弧面,有定位销孔,有高低错落的配合面,有不同角度的轨道面,编程和加工相当麻烦,经过分析他发现13件中有12件是左右对称的,于是就运用图形的镜像画法,很快画出了所需的图形,编出了所需的主程序和镶嵌子程序,节约了编程时间。在加工中,一次装卡一对工件,采用成组加工,减少了换刀和辅助时间,提前完成了加工任务,所有导轨在安装调试后,全部一次达到设计标准,受到用户和国外监制人员的赞誉。他为太重加工的轧机轴承座,形状复杂,重20多吨,是大型板材轧机的关键零件,其加工难度在冶金设备中是最大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加工周期也很长,十几道工序,光粗加工就用了400多小时,到数控精加工时加工周期所剩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李建平就加班加点,实干加巧干,千方百计提高工件的精度和加工效率。尤其在加工两个G 4扣孔时,没有现成的铣扣工具,如果买一套需用8000多元。李建平就开动脑筋想办法,用白钢刀照着样板磨好刀,用普通镗床的刀杆装好刀,用刀具保证牙型,用调刀仪保证扣孔直径,用程序保证导程,用试切件检查所加工扣孔的精度,然后先在试件上干一刀检查无误后,再在工件上干一刀,只用了三个小时就加工出两个4G扣孔,经检验完全合格,既节约了经费,又为以后类似扣孔的加工积累了经验。李建平同志2005年1至12月共完成7200多小时的加工任务及所需的全部程序,所加工的工件全部合格,所编的程序无一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