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2024-05-19 06:35

1. 读《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这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讲述了哈维这位证券经纪人在交易所的日常工作状态。
  
 “忙碌 ”和“浪漫”是这篇微型小说中的两个关键词。至于这个经纪人到底有多忙,在这忙碌的工作中又如何表现他的浪漫的呢?
  
 当哈维进入办公室,从开始工作的那一刻开始,股票行情的接收器在不停地滚动,打印纸一张张吞吐出来,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买进和卖出的指令持续不断。
  
 这些指令要求哈维的判断既要精准,又不容许有任何的犹豫,他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他已化身为一台马力全开的机器,正在全力驱动着他那嗡嗡作响的齿轮和弹簧。
  
 而整个证券交易所也是一片喧闹,所有的自然灾害的场面,山体滑坡、火山爆发、雪崩等事件,都在证券交易所轮番上演,精彩指数完全不亚于灾难片。
  
 直到午餐时间临近,窗外优雅甜蜜的紫丁香气,才把哈维闻从金融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从一个“机器人”回到做一个正常的人。他想起要向喜欢的速记员莱斯利小姐求婚。
  
 他径直地走到速记员莱斯利小姐身边,开门见山地直接表白:“莱斯利小姐,我只有一点空闲,我利用它来说几句话,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我实在没有时间用普通的方式跟你谈情说爱,但是我确实爱你,请你快回答吧,又有一帮人正在抢购太平洋公司的股票了”。
  
 一般情况下,听到这样的求婚,很多姑娘都会扭头就走。不仅称不上“浪漫”,简直就是十分的唐突和冒昧。
  
 而莱斯利小姐的回答,也再次衬托出欧·亨利式结尾的绝妙之处。莱斯利小姐答道“我们昨晚八点钟在街角的小教堂里已经举行过婚礼了”。
  
 这句简短精辟的话成了全篇的点睛之笔,哈维的丑态、人性的扭曲暴露无遗。沉迷于金融世界的哈维,居然狂热到连自己是否结婚,老婆是谁都彻底忘记了,于是迷迷糊糊地,上演了一出婚后求婚的丑剧。
  
 对于作家欧·亨利来说,他有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哈维只是他笔下的一颗棋子,他想把矛头直指当时拜金主义的社会风气。

读《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2. 读书 |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今早读了欧亨利的一则短篇小说《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让我想起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的一句话:“ 当我们读书太快或太慢时,我们什么也不能理解 。”
  
 读书太快,会忽略细节,无法领会作者意图;读书太慢,时间拖的太长,读了后面的就会忘了前面的,也是无法从整体理解全篇。
  
 在我看来,好的文学作品,至少要读两遍,才能充分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第一遍快读,主要是读故事,知道故事发展的脉络,有哪些人物,在哪些地方,发生了哪些事。
  
 第二遍慢读,品细节,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作者的用心,要去发现,去感悟。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这篇小说,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阅读。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对工作过于投入的证券经纪人的事情。
  
 作为证券经纪人的主人公麦克斯韦尔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一丝不苟,勤勤恳恳,物我两忘。
  
 一天,他与速记员一起来到了办公室。速记员是一位美女,温柔腼腆,面露幸福。不同于以往的工作态度,她在这一天有些坐立难安。在向身为机要秘书的皮彻先生询问后,她确认了经纪人要另聘一位速记员,又回去继续工作。
  
 第一遍读到这里,很多人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这位速记员明知要有人替换自己,还要温柔腼腆,面露幸福?这不合常理啊!
  
 而当面试者来到办公室,主人公却告诉皮彻先生,他并没有打算替换速记员,让面试者吃了闭门羹。
  
 欧亨利的结局总是让人意外,在故事的最后,主人公向速记员求婚。这让速记员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就在前一天,他们两人才刚刚在小教堂举行了婚礼。
  
 读到这里,再回来看第二遍才看出作者字里行间埋下的伏笔。
  
 为了让主人公的“健忘”具有合理性,作者用了大量词句描写证券交易所主人公的忙碌情况。如“一旦他坐到办公桌前,他就不再是个人了,简直是一台机器”。再如“他像一台高速运转、精确无误的强大的机器——高度紧张,全速运行,十分精确,毫不犹豫”。
  
 前面也提到过,作者埋下了伏笔,很隐蔽,描写速记员的外貌“温柔腼腆,却容光散发。她的眼睛里流转着梦幻般的明亮,面若初绽的桃花,脸上露出幸福的表情,微带着丝丝回忆”。这正好解释了他们结婚了的事实。
  
 另一处是皮彻的话“‘老头子’越来越健忘了,什么事都会忘记。”什么事都会忘记,不只是一句抱怨的话,还是对于结婚的事情都会忘记的一处伏笔。
  
 好的作品就要多读,多品。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就是这样优秀的作品集,值得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