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杨沫的介绍

2024-05-17 17:17

1. 母亲杨沫的介绍

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作者以母亲杨沫为原型,讲述了母亲的一生经历,也算是完成了母亲生前的遗愿。小说内容真实而感人,呼唤着人性、母爱、亲情的回归!

母亲杨沫的介绍

2. 母亲杨沫的简介

上世纪80年代母亲在接受广东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晚年想写一部卢梭式的回忆录。她说:我很佩服卢梭,很佩服卢梭敢讲真话的勇气。所以也打算把自己的一生,尽可能大胆地写出来,以一个真实人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愿意像有些人那样总把自己装扮成完美无缺的人。实际上,一个人总是有很多缺点的,有很多内心不一定是很健康的东西。可是因为年迈体衰,身体多病,母亲的愿望没有实现。在母亲去世10周年前夕,我放下了手中的其他稿件,花了一年多时间,集中精力完成了这部书稿,概述了母亲的一生,算是对母亲的一个怀念。我遵循母亲的愿望,尽量客观地把母亲一生中我所认为的重大经历记录下来,尽可能大胆地再现出一个真实的,并非完美无缺的杨沫。但碍于年代久远和自己的视野所限,在事实和看法上难免会有不足和错误。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将来再版时补正。说真话难,说父母的真话就更难。一个真实的杨沫,比虚假的杨沫能更久远地活在人们心中。——老鬼

3. 母亲杨沫的作者介绍

老鬼生于1947年,本名马波,作家杨沫之子,父母均是革命干部,但在那个疯狂的文革年代,他曾率人打砸自己父母家,去“抗美援越”。1970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1980年才彻底平反。在内蒙兵团被整得“众叛亲离,屁滚尿流”。老鬼是插队时的外号,他沿用至今。如今他与他的大狗,租住在郊区的农家小院,一直写作。老鬼最令人印象深刻之处,一是1988年前后,《血色黄昏》在“知青文学”里的风靡一时;二是他对自己的母亲——作家杨沫的著作如《青春之歌》,毫不掩饰爱憎。

母亲杨沫的作者介绍

4. 《母亲杨沫》是杨沫的真实形象吗

在《母亲杨沫》一书中,我可以见到久违的真实。老鬼所呈现出来的杨沫,是一个立体而丰满的形象,既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她的性格,更能清晰地看到她从生命的起点到终点所跋涉的每一个足印。与以往的写作一样,老鬼对自己、对作品保持了罕见的忠实,在关于母亲的叙述上,身在局中的老鬼更保持了珍贵的品质——不夸大她光辉的一面,也不回避她的瑕疵。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作为同辈作家中最早出版日记的人,杨沫虽然自称想出版一部卢梭《忏悔录》似的作品,但是,她的《自白——我的日记》一书,按照老鬼的话来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与历史的原貌有异,欠真实”,而且,“还删去了不少政治上的表态”,《自白——我的日记》的三个缺陷是“文过饰非”、“补写太多”、“自白太少”(被删除)。
由此可见,饱经沧桑的杨沫对于自己生命中的某些经历和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已经有所判断,她掩饰、补写、删除的部分正是她难以接纳的部分。从她的这种行为不难看出,杨沫在本书中并没有对自己保持诚实。与之相反的事例是,对真实有着深刻认识的老鬼在《母亲杨沫》中不折不扣地遵守了他一贯的写作伦理,把杨沫的复杂性和软弱、虚伪的一面呈现了出来。诸如她与男秘书二十多年的密切关系,在写作《芳菲之歌》时紧跟政治形势而扼杀艺术性的作为,早年缺乏母爱,对孩子过于冷酷的一面等等。 
杨沫从十几岁离家出走开始,其人生的起起落落与整个国家的变化完全同步。可以想见,如果在她具有写作能力的时候,给她一个合适的条件,杨沫或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即便不能产生如《青春之歌》一样大的影响,也不至于像《芳菲之歌》那样失败。当思想被套上桎梏,被关进牢笼,越雷池一步就会引来灭顶之灾甚至连累亲人的时候,再伟大的作家也难有作为;当作家为了迎合形势需要,不惜放弃艺术追求而写作的时候,决不可能诞生不朽的作品。令人欣慰的是,老鬼把这一切记录了下来,让今天的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从中,不仅可以认识矛盾却活生生的杨沫,更能清醒地认识过去。 
书中还披露了杨沫鲜为人知的与自己的秘书某种暧昧不清的关系。杨沫62年以后就常年住在北京香山写作和养病,很少回北京市区的家,83年杨沫以方便接待外宾为由,向北京市委申请给她在香山盖一个小院,房子很快就盖起了,负责操办此事的是她的一个姓罗的秘书。早在六十年代杨沫在香山结识了这个姓罗的年轻病人,这个颇有心机的病人怀着对著名作家崇拜,把杨沫吹捧为“中国的托尔斯泰”,他精明能干,忠心耿耿,赢得了杨沫完全的信任,逐渐走近了杨沫的个人生活,成了杨沫的私人秘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杨沫的言行,杨沫也因此和家庭疏远得几乎行同路人,他们之间的关系维持了长达30年之久。秘书“为方便协助母亲,就堂而皇之地与母亲住在一个院子,连他的户口也上在了母亲的住处。”杨沫和秘书之间的传闻开始流传,“姐姐小胖最先怀疑,说母亲找了一个面首。
老家的侄女也认为,她和那个助手关系不正常。”我们和老鬼一样,无法去证实他们之间真实的关系和行为,我们只能说,杨沫因为和丈夫关系破裂,和子女关系冷淡,在多年守活寡,受伤害的情况之下,和这个精明的秘书之间产生某种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流露出杨沫的某种人性、人心的自然状态,无论发生或者没发生什么,都情有可原吧。但这个秘书,却把这种关系当作了日后挟制杨沫的武器,凌驾在杨沫的一切家人之上,借杨沫之名谋一己之利,甚至要求杨沫把他作为遗产继承人写入遗书,由于杨沫和这等人搅在一起,使得她和孩子之间的隔膜更深,距离更远。老鬼之所以毫不避讳地写出杨沫和秘书之间的关系,只为了写出一个真实的杨沫。可喜的是杨沫最终后悔了自己的轻信,摆脱了秘书的纠缠,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那些被她忽视和冷落的亲情重新回到了她的身边,晚年的杨沫表现出难得的人性的复归和负疚之情。
还原真相,秉笔直抒,言无不尽,锋芒毕露。老鬼的《母亲杨沫》为我们撕开了社会和人性的各种各样的面具,让我们目睹了一个时代的荒谬和一个作家的心灵的变异。杨沫成名后的种种遭际奇特地混合了那个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热情与冷漠,聪明与世故,喜剧和悲剧。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杨沫没有也不可能成猛士,但杨沫的儿子——作者老鬼在一定程度上称得上是一个猛士,我们应该感谢老鬼,是他把焦点对准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是他用真实到近乎残忍的笔力为我们刻画出了这个被时代和现实扭曲了的作家杨沫,为一个特殊的时代和一类特殊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写下了意味深长的注脚。老鬼的这部作家传记可以说是近年来传记类文学作品写得最为真实的一部,从一定程度上说,老鬼为当代传记文学的抒写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

5. 杨沫的作家母亲

杨沫作为一个作家,是优秀的,但作为一个母亲,却有严重的欠缺。她生前多次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杨沫曾说她不喜欢小猫小狗。老鬼感到她也不喜欢小孩儿。她的神经官能症使她怕吵闹,曾明确表示不欢迎别人带小孩来家里,说小孩一哭闹,她的心脏受不了。周末孩子们一回家,她就抱怨太乱太吵。如同杨沫的母亲整天醉心于打牌看戏,杨沫整天醉心于她的写作,都同样的不管孩子,儿女情很淡。孩子生下后,杨沫嫌带孩子麻烦,影响工作,5个孩子有4个是找别人带的。 据杨沫自己说,她18岁时在小汤山一个农民家生了第一个孩子。产后12天,因农村闹霍乱,不敢多呆,就把婴儿留下,自己返回北京。结果这个小儿子长到1岁半时,生病夭折。她第二个孩子徐然,只奶了8个月,也送回了河北农村老家。第三个孩子青柯1938年冬生于河北深泽农村,刚过满月杨沫就出去追赶贺龙的部队,将孩子留在农村。以后不闻不问,直到8岁眼睛被人扎伤,才把他接到身边。杨沫在1947年4月6日日记中也承认自己过去对青柯太冷漠了。到生第四个孩子小胖时,杨沫还想送给奶妈养。因为当时地委领导提倡女同志自己喂养孩子,她才被迫改变了主意,没有送出去。到要生老鬼时,她决定打胎,却因手续问题没有打成,只好在阜平生下来。又很快地把刚生下的老鬼送回老家,找人喂奶。其实当时环境改善,很多同志都把孩子留在身边或附近。杨沫说她尊崇卢梭。——卢梭就把自己的亲生孩子统统送给育婴堂,一个不要。从年轻时起,她就不是整天围着孩子,想着孩子的人。参加革命以后,她更认为:工作第一,革命第一,孩子是私事,是累赘。这从杨沫的日记中能看出来。“1945年11月25日:过去我总认为奶孩子不是革命工作,为了工作,就应当把孩子给别人奶,自己腾出功夫来工作。后来看了聂荣臻同志的报告,说女同志是来杭鸡等,才转变一些。但还是轻奶孩子,重工作。有了孩子,自己就矛盾。是奶呢,还是不奶呢?原来还有些奶的意思,后来敌人投降了,自己想到解放区将多少倍的扩大,根据形势,干部用的更多,加上孩子很淘气,自己嫌麻烦,就决定了不奶。曾各处找奶母,但没找到。这时听说马同志不回十分区了,为了不愿把孩子丢得太远,这才自己奶着。开始想等到新工作岗位再找奶母,但以后十分区妇女部长给我写信,叫我千万自己奶孩子,她说她这次到冀中去开会才把思想整通。又加上十地委领导同志也叫我自己奶。杨英同志说自己养活一个孩子,至少可为革命服务20年,这是很伟大的工作呀。于是我才决定了自己奶。但是一阵阵,我还是有许多不良的思想使自己苦恼。尤其当孩子淘气或堕(缠)得自己不能动身时,就烦恼,生气,觉得冤枉…………有时因为孩子的累赘,不能像许多同志似的活动,工作,内心也感到痛苦,感到自己前途将被葬送似的不安。一直到今天,也还是不断地自我斗争,不能完全安心的奶孩子。”杨沫的童年很苦。她的父母感情破裂,各自寻欢作乐,不管孩子。她自己从生下后,就缺少母爱与父爱,老挨打。在这个冷酷环境里,潜意识中她也深受她父母的影响,不大管孩子,对孩子的事漠不关心。杨沫说她小时候,她的母亲从没有抱过她,亲过她。她也继承了这个特点。老鬼4岁从农村来到北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记忆中就没有被母亲抱过,亲过。也从没有尝过坐在母亲膝盖上的滋味,老鬼的哥哥也如此。别人都有向父母撒娇的经历,老鬼和他的哥哥却一辈子不知道撒娇是何滋味。

杨沫的作家母亲

6. 杨沫的介绍

杨沫(1914.08~1995.12),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原籍湖南湘阴。 生于北京,1995年12月11日逝世。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北京文学》主编等职务。其代表作是描写一个知识女性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其中鲜明、生动地刻画了林道静等一系列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于1958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并被改编为电影。另有演员。

7. 母亲杨沫的书评

一个母亲的,并非完美无缺的杨沫,写出母亲真实而非完美的一生,呼唤人性、母爱、亲情的回归!一个母亲的真实一生,一个女作家的里里外外,一个知识分子的曲折历程,一个巨变时代的百态写真!在《血色黄昏》等作品中以写真实著称的老鬼,通过本书勇敢地写出了他母亲杨沫的真实一生,不仅凸显杨沫献身抗日救亡、写作共和国经典长篇《青春之歌》和晚年对世事人生的清醒与回归,写出她成功背后的艰辛、曲折和内幕,而且把杨沫人生旅程中非阳光的一面如实地袒露出来,让人看到她的苦恼、隐情和孤独,看到她的失败、矮小和世俗。

母亲杨沫的书评

8. 杨沫的人物简介

杨沫(1914.9月25日~1995.12月11日),女,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原籍湖南湘阴(今湖南省汨罗市古仑乡 )。 生于北京,当代著名作家。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力作《青春之歌》自1958年问世以来,多次再版,畅销不衰,累计发行500万册,已有10多种文字的译本,并被拍摄成同名影片,曾影响几代青年。以后她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由她本人整理出版的近300万字的7卷本《杨沫文集》收录了她大部分作品。杨沫曾是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从1989年起至逝世前任北京市文联主席。1995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914年8月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温泉女中,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当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起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副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人大常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