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辞退7000名员工事件

2024-05-15 09:06

1. 华为辞退7000名员工事件


华为辞退7000名员工事件

2. 华为动真格了!开除五名造谣传谣员工:这次华为的损失有多大?

   
   2月8日,据华为官方公号“华为家事”表示,因造谣华为公司高管变动、业务出售等一系列谣言,华为将五名员工予以除名处分。
      一般来讲,华为公司开除员工并不会如此大费周章,仅组内通报并辞退了事。然而这次,华为却选择在官方公号、官方论坛上高调披露这五名员工被辞退的消息,这或许说明华为高管对此次造谣事件非常气愤,也从侧面证明此次事件对华为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那么这五名员工到底造了什么谣?让华为高层如此大动干戈? 
     
   前不久,某职场社交APP流传着一条惊人消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已经离职,并加入上海微电子。该消息来自一个认证为“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员工”的账号,看起来似乎可信度较高。
        
   此外,还有小道消息“佐证”称,经国资委批准,徐直军将被调到上海微电子(SMEE)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上海微电子是中国生产光刻机的龙头企业,主要致力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投影光刻机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目前,上海微电子已经可以生产90nm光刻机,并计划于今年交付首台国产28nm光刻机。
      华为目前受限于芯片供应,旗下大量业务面临停摆的风险,而华为“芯片困局”的症结就在于光刻机。如果上海微电子能够加快研制国产高端光刻机,那么华为面临的危机将迎刃而解。
     
   非常时期,华为一举一动都牵动国人神经,恰逢此时徐直军过去主导的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和华为云BU都交给了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来负责,因此许多人更是坚信徐直军已经离开了华为。
      除了“徐直军离职加入上海微电子”这一谣言外,另一个谣言更是让华为内部军心大乱。
     
   2021年1月份,刚进入新的一年,国际各大权威数据研究机构发表了智能手机市场新报告。报告显示,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从全球第一跌到了全球第五,市场份额被进一步瓜分。
     
   在这种背景之下,网上有消息称,继华为出售荣耀子品牌后,华为又要出售手机业务,以谋求生存。随后,华为官方出面辟谣并表示,华为将坚持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手机品牌,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卓越的产品体验和服务。
       这些谣言会对华为造成什么损失? 
     
   对于一家大型企业来讲,高管的变动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特别是像华为这样的巨型企业,核心高管离职、核心业务出售的消息被广泛传播,可能会对企业经营活动、客户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心造成重大冲击。
     
   更何况,华为正处于制裁当中,本身只能勉强维持供应链的稳定性,如果一旦某个供应商对华为失去信心,那么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原本就岌岌可危的供应链将会彻底被切断。
     
   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徐直军真的加入上海微电子公司,那么这五位华为员工将提前将公司未发布的重大信息泄露出去,这一行为已经属于提前泄露公司重大信息,如果公司因此造成重大损失,那么泄密者有触犯刑法的可能。
      华为目前正处于关键时期,要渡过眼前难关,华为内部必须团结。如果因为一些谣言让公司内部出现松动,军心大乱,那么华为的处境无疑将雪上加霜。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华为这次如此大动干戈的原因所在了。
     
   即使再退一万步来讲,无论是造谣诽谤或者泄露商业机密,这五名华为员工都已经触犯了法律,丧失了职业操守。因此,华为这一次开除五名员工的做法是完全正当的。

3. 华为前员工被冤枉事件,理由十足,你觉得错在哪里?

华为前员工李洪元因为索要30万元补偿款被拘,最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的事件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华为前员工要求公司道歉,华为回应说“欢迎起诉华为”后,更是引起很多人的“愤怒”。

李洪元被无罪释放,足可证明他是无辜的。尽管这事儿其中似乎有很多的“蹊跷”,但法律是讲究证据的,执法部门都已经裁决了,不容置疑。李洪元无辜被关251天,冤枉不?当然冤枉!所以才有了国家赔偿和道歉。按理说,其无辜被羁押那么多天,担责的应该是执法部门。不明白的是,网络上居然一片声讨华为的声音。

很多人说,华为有错,错在不该“报假案”。这观点小编不敢始终认同。从法律角度上讲,华为拥有报案的权力。至于是否有理,评判权在执法部门。一般来说,如果执法部门认为不构成犯罪,可以不予立案。认为有嫌疑的,当然要进一步侦查了。李洪元虽然最后被判为无罪,但主责明显不是华为的。打个比如吧,某君报案说自己被敲诈,接下来就是执法部门要处理的事情。无论是什么结果,报案人绝对不应该算诬陷。如果要算诬陷,以后谁还敢报案?因为很多事情的尺度,恐怕只有法律专家才拿捏得准。
当然,李洪元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想要华为道歉,这个可以有,完全可以依法起诉。令人纳闷的是,当事人似乎并不想走这条阳光大道,而是在网络上吵来吵去。这种反常之举只有几种可能:其一,当事人可能有难言之隐,不想把事情越扯越复杂;其二,自己心里没底气,手中掌握能告赢华为的“干货”不多。其三,当事人并不想告华为,只想利用舆论达到另外的目的。

面对要求道歉的汹汹舆情,2019年12月2日晚,华为回应说,自己有举报的权力,尊重司法机关的对前员工无罪释放的决定,如果李洪元认为自己权益受到侵害,可以依法维权。这样的回应,怎么看都没有毛病。有人说,华为的这个回应够“高调”的。还有人说,华为用“法治”做挡箭牌。其实,“你去告我吧”并非高调的语气,只能说体现其一种态度。再说,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居然有错?事实上,华为如果不愿意道歉,甚至都没有回应的必要,好像法律上没有规定必须有这个义务吧?

说实话,小编刚开始很同情李洪元,毕竟被无辜关押251天,普通百姓伤不起。可其随后的表现,又令人惊讶。而一些舆论对李洪元的力挺,更是带着节奏走。天下纷争,最终无不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来裁决。不诉诸法律,或者不主张诉诸法律,只能说某些人心里对法治的信心不足,即便如此,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能强加对方就范。
李洪元被冤枉也好,华为有错也罢,不管你多么弱势,不管你理由多么十足,用法律来解决问题,才是正道。靠在网络上吵来吵去,这样的行为当然不值得提倡!

华为前员工被冤枉事件,理由十足,你觉得错在哪里?

4. 啊啊,这个新闻是不是真的,华为17万员工

不是,荣耀是华为一手机系列名称。
华为荣耀是华为旗下互联网手机品牌。荣耀品牌追求以更快变化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荣耀品牌准确认知互联网本质:平等,开放,去中心化,保持与受众完全对等沟通,聆听受众的呼声,为受众提供更多满足需求的高性价产品。荣耀产品遵循华为品质,追求更酷的,更极致体验。
2013年荣耀品牌独立,相继推出荣耀3C,荣耀3X,超强性价比,在市场上引发强烈反响,连续发售均快速售罄。2014年发布的荣耀X1,成为7寸手机中最强者;3月份发布的荣耀畅玩版,是非常火爆的产品,预约量超出1600万。2014年12月16日荣耀发布新一代旗舰机荣耀6Plus,搭载了全球独创的平行双摄像头。同时荣耀正式公布荣耀品牌成立一年来的骄人业绩:2000万部销售量,近30亿美元销售额,近30倍的增长,成为手机行业成长最快的品牌。荣耀手机拥有超长续航、超强信号和优良品质三大特质。
2015年6月30日,华为正式发布了荣耀系列最新旗舰荣耀7智能手机。
2015年MWC华为荣耀新品发布会,华为荣耀X2跨界手机亮相。
2015年6月30号,荣耀7在北京工业大学奥林匹克中心发布。

5. 你怎么看华为6名研发员工被捕事件?

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个企业的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也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须的条件,如果企业的员工中饱私囊,那么这个企业的发展就会遭到破坏。这一点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十分你重视的事情,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清廉的内部环境,也要有严格的监管制度,这样企业的发展才会十分的顺利。



最近华为的消息很多,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有一个消息,那就是华为6名研发员工被捕事件,这个事情的发生震动很大,因为这被捕的六个人都是华为的精英人员,拿到的奖励都是百万元的高额数字,但是正是这样的员工出现问题,就不能值得我们关注了,因为这些员工应该不缺钱,但是为什么还会这样做呢?其实这就是人性的贪婪,一旦贪婪战胜理智那就会做出违法的事情。



华为这几位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造成华为巨大的损失,这也说明华为本身的监管力度是不够的。如果一个企业对于员工没有任何的有效监管,或者监管形同虚设的时候,那么员工的违法行为就会造成巨大的企业损失。华为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造成这样的局面说明华为本身的制度监督出现问题。



这六名员工现在已经被拒捕,但是华为的损失确实难以挽回的,同时这对华为的品牌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们很多的消费者可以看到,华为内部的监管很差,那么他们产品的质量,估计也会出现问题,因为华为本身的管理不到位,任何一个管理环节都可能出现大问题,这一点是很正常的消费者想法。



对于现在的结果,我深深的为华为感到遗憾,也对企业管理重要性再一次提高。希望华为可以走出这件事情的阴影,可以从企业内部好好的抓管理,把自己产品质量真正的做上去,不要因为这件事情影响自己的品牌形象,更不要因为这件事情,出现产品质量的下滑,这才是最需要华为做的重点。

你怎么看华为6名研发员工被捕事件?

6. 为了2万来块蝇头小利,华为员工甘做内鬼,问题暴露不少

 为了7000元购物卡和篮球鞋5双,华为员工易某居然多次越权访问公司机密数据,并泄露给供应商金信诺公司。案发后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罚款两万元,并没收非法所得23437.6元。案子看起来不大,但暴露出华为公司的问题也不少。
      华为公司在IT界是数一数二的大公司,薪资待遇也是出了名的高。应届毕业生进入华为都有1万以上的工资,天才少年更是100-200万的年薪不等。入职华为后,更有令人羡慕的员工持股计划等着大家。
   但据本案案情来看,易某是在2010年从华为公司线缆物控部调任的,那么他入职华为的时间至少都在2010年之前,也算是妥妥的华为老员工。工资虽然不知道是多少,也绝对不会低到哪里去。供应商送的这7000元购物卡和5双篮球鞋应该没那么容易打动他才对,为何他要铤而走险呢?难道还有更多没有证据的受贿情况吗?还是说华为宽宏大量,为了减轻他的罪行,没有追究他过往的贿赂情况?
      华为公司是一家通讯起家,有强大自研能力的 科技 公司。他自己能生产操作系统、交换机、路由器以及安全防火墙,是绝对有技术有资源来搞好自己公司的网络及信息安全的。
   但据本案的案情来看,易某在2016年到2018年期间,居然通过越权查询和借用同事账号方式等简单手段来获取机密信息。最后还用公司的电子邮箱发送了1183个 (剔除重复部分共918个)泄密邮件给供应商。这确实让人有点想不通。 
    从易某角度看 :他的安全意识让人觉得奇怪。如果说他有经过安全培训吧,他不至于笨到用公司邮箱来发泄密文件(毕竟公司邮箱是可追溯的)。如果说他没有安全培训吧,那华为公司对信息安全的理解也太薄弱了。信息安全最基本的就是要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是最基本的操作。不过,我更愿意相信前者,毕竟华为公司为了防止商业贿赂,员工都是经常轮调的。
    从华为公司的角度看 :公司的信息安全防范也让人觉得奇怪,易某在两年时间内泄密上千封邮件。华为内部居然一点察觉都没有吗?还有,易某调离岗位后没有清除系统权限,华为系统管理员居然也没有发现?最后,易某借用同事账号登录,难道同事的安全意识也这么差吗?明知道易某已经调岗,权限不同了怎么会借用账号给他呢?这一切,恐怕只有华为自己清楚了。
      这种案例对华为来说,不是第一个,或许也不是最后一个。正如 徐直军在2021年华为中国生态大会上说的一样,华为每年都要处理比较多员工受贿的情况。当然他也强调,华为要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建立一个阳光的秩序,华为要改进工作流程、机制,让这样的事情尽量少发生。我相信华为会反思每一件这样的案子,并不断改进。 
   #华为员工借Bug访问机密数据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