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007)

2024-05-17 19:54

1. 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007)

第一条 为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科学技术奖,每年度评审一次。

  市科学技术奖分为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市人民政府的部门不设立科学技术奖。第三条 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和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

  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每年授奖名额不超过10个。

  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年奖励总数不超过150项。第四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设立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其组成人员人选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下设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奖励办)。市奖励办设在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和若干专业评审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评审工作。第五条 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注重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与社会效益。

  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坚持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第六条 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下列个人;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大贡献的;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大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第七条 市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在数据收集和综合分析上有创造性和系统性的贡献,并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的个人。第八条 市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品种及其系统,在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实施后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个人。第九条 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实施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社会效益、重大工程建设和科学化管理等项目中,有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作出较大贡献的个人、组织。第十条 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同我市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显著以及为促进我市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第十一条 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奖金50万元人民币;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金分别为8万元、4万元和2万元人民币。第十二条 市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

  市人民政府根据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适时增加市科学技术奖励经费。第十三条 市科学技术奖由下列单位推荐:

  (一)各区市人民政府的科学技术行政部门;

  (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

  (三)经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具备推荐资格的单位。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对知识产权有争议的;

  (二)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完成单位或者完成人有争议的;

  (三)已经获得国家或者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同一项目或者主要技术相同的;

  (四)申报市科学技术奖人员与项目实际完成人员不符的;

  (五)曾经获得市级科学技术奖或市级其他表彰奖励的同一项目或主要技术内容相同的。

  同一项目在同一年度只能申报市科学技术奖其中的一个奖项。第十五条 申报市科学技术奖,应当向具备推荐资格的单位提交《青岛市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并按照规定提供有关材料。

  负责推荐的单位对申报市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和人员应当在申报前进行公示。

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007)

2. 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018修订)

第一条 为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科学技术奖,每年度评审一次。

  市科学技术奖分为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市人民政府的部门不设立科学技术奖。第三条 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和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

  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每年授奖名额不超过10个。

  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年奖励总数不超过150项。第四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设立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其组成人员人选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下设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奖励办)。市奖励办设在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和若干专业评审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评审工作。第五条 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注重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与社会效益。

  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坚持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第六条 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下列个人;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大贡献的;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大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第七条 市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在数据收集和综合分析上有创造性和系统性的贡献,并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的个人。第八条 市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品种及其系统,在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实施后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个人。第九条 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实施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社会效益、重大工程建设和科学化管理等项目中,有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作出较大贡献的个人、组织。第十条 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同我市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显著以及为促进我市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第十一条 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奖金每人100万元人民币;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金分别为15万元、10万元和5万元人民币;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奖金每人(组织)10万元人民币。第十二条 市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根据科技、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奖励标准的,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并向社会公布。第十三条 市科学技术奖由下列单位推荐:

  (一)各区市人民政府的科学技术行政部门;

  (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

  (三)经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具备推荐资格的单位。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对知识产权有争议的;

  (二)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完成单位或者完成人有争议的;

  (三)已经获得国家或者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同一项目或者主要技术相同的;

  (四)申报市科学技术奖人员与项目实际完成人员不符的;

  (五)曾经获得市级科学技术奖或市级其他表彰奖励的同一项目或主要技术内容相同的。

  同一项目在同一年度只能申报市科学技术奖其中的一个奖项。第十五条 申报市科学技术奖,应当向具备推荐资格的单位提交《青岛市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并按照规定提供有关材料。

  负责推荐的单位对申报市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和人员应当在申报前进行公示。

3. 青岛市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开发、转化高新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奖励资金,用于奖励在实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并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
  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具体实施工作。第三条  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申请奖励的转化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属于《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办法》中所规定的高新技术领域;
  (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三)已投入批量生产,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第四条  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在本市注册企业中以下列方式进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均可申请奖励:
  (一)将自有高新技术成果自行实施转化的;
  (二)将自有高新技术成果转让给企业实施转化的;
  (三)将自有高新技术成果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在企业实施转化的;
  (四)将自有高新技术成果与企业合作实施转化的;
  (五)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转化方式。第五条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申请奖励应当向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下列材料:
  (一)奖励申请书;
  (二)高新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三)高新技术成果实施转化的有关合同等证明材料;
  (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自投产之日起两年内该项目纳税证明及有关财务情况报表;
  (五)依照有关规定应当提供的其他材料。第六条  经认定对符合奖励条件的,按转化项目投产后对税源贡献的大小进行奖励。
  获奖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应当以不低于60%的获奖金额对项目完成者进行奖励,其中对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得奖金应当不低于50%。
  获奖单位应当将奖励项目完成者的情况报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七条  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转化高新技术成果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市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奖励资金的贷款担保。第八条  各区(市)人民政府可以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区(市)的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奖励办法。第九条  本办法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青岛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青岛市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奖励办法

4. 青岛市科学技术星火奖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调动和发挥科技工作者投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农业和乡镇企业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根据《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青岛市科学技术星火奖(以下称市星火奖)属市级科技奖励,每年评审一次。
  市星火奖分为市星火科技成果奖和市星火科技推广奖。第三条 设立青岛市科学技术星火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称市评审委员会),负责市星火奖的组织评审和授予工作。市评审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第四条 奖励范围:
  (一)开发、推广、应用适用于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下同)的先进技术成果;
  (二)开发、推广、应用适用于乡镇企业,为农村经济服务的中小企业的先进技术成果;
  (三)开发、推广适用于农业的先进装备;
  (四)区域综合性技术开发成果;
  (五)农村科技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第五条 市星火奖奖励工作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获得市星火奖的发给荣誉证书和奖金。一等奖奖金15000元,二等奖奖金10000元,三等奖奖金5000元。
  奖励经费由市财政列支。
  在星火计划的组织管理、决策等方面作出特殊贡献的,可以授予特殊荣誉称号。第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奖励:
  (一)达不到环境保护标准的;
  (二)破坏资源或生态平衡的;
  (三)违反国家政策或有关法律、法规的。第七条 授予市星火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技术或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和省内领先水平;
  (二)有重点推广价值,已在国内若干地区推广应用,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比例;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内同行业、同类型企业中属先进水平;
  (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授予市星火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技术或产品质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和市内领先水平;
  (二)有较大推广价值,已推广应用,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比例;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省内同行业、同类型企业中属领先水平;
  (四)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授予市星火科技成果奖三等奖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技术或产品质量达到市内领先水平;
  (二)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已推广应用,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市同行业、同类型企业中属先进水平;
  (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八条 授予市星火科技推广奖一等奖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为振兴农村经济,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或适用技术推广到全市农村地区,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
  (二)在星火计划的规划、立项、组织、协调、实施以及星火技术培训等方面有创新和指导意义,在全市产生重要影响。
  授予市星火科技推广奖二等奖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为振兴农村经济,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或适用技术推广到全市大部分农村地区,并取得明显经济或社会效益;
  (二)在星火计划的规划、立项、组织、协调、实施以及星火技术培训等方面有创新和指导意义,在全市产生很大影响。
  授予市星火科技推广奖三等奖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为振兴农村经济,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或适用技术推广到全市部分农村地区,并取得比较明显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二)在星火计划的规划、立项、组织、协调、实施以及星火技术培训等方面有创新和指导意义,在全市产生较大影响。第九条 申报市星火奖,应当于每年12月底前将有关材料报市评审委员会。其中,区(市)属单位由区(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初审后,报市评审委员会;市属单位由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市评审委员会;国家、省驻青单位直接报市评审委员会。第十条 申报市星火奖的项目,必须经过有关部门验收或鉴定并已经应用或实施一年以上。
  凡已经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不再申报市星火奖。第十一条 申报市星火奖应当如实详细地填写申报书,按规定缴纳评审费。

5. 青岛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科学技术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的管理,健全科技成果鉴定制度,正确评价科技成果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成果系指:
  (一)阐明自然现象、特征、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在学术上具有新见解,并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包括基础研究理论成果和部分应用研究理论成果。
  (二)解决生产建设中科学技术问题的,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矿产新品种等。
  (三)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对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重大作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第三条 科技成果鉴定系指通过一定形式,对科技成果进行严格的科学审查,对其科学价值、学术水平、技术水平、技术成熟程度、经济合理性等作出评价结论,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四条 下列科技成果必须进行鉴定:
  (一)执行县级以上(含县级)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科技计划项目所完成的科技成果;
  (二)申报县级以上(含县级)各级人民政府所设的科学技术奖励的科技成果;
  (三)按国家有关规定应当进行鉴定的科技成果。
  其他科技成果一般不组织鉴定。第二章 管理机构第五条 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管理全市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是全市科技成果鉴定的组织鉴定单位和视同鉴定的审批单位。
  各县(市)、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市直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经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可作为本地区、本部门科技成果鉴定的主持单位。
  重大或跨县(市)区、跨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可以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第六条 凡需要进行科技成果鉴定的,组织鉴定单位应当根据科技成果的不同性质,决定适当的鉴定形式,必要时可聘请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人数一般为五至十三人。第七条 鉴定委员会的成员应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该行业或者领域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二)具有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鉴定委员会的成员不得是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参加鉴定委员会的人员不得超过鉴定委员会成员总数的四分之一。第八条 鉴定委员会委员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有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鉴定委员会有要求科技成果完成者进行答辩或重复试验的权利。科技成果完成者不能提供充分的文件,致使鉴定委员会不能形成完整鉴定结论的,鉴定委员会有权在鉴定中注明。第三章 鉴定形式第九条 科技成果鉴定应本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精简节约、讲求实效的原则,按其成果的不同情况,采取以下形式进行鉴定。
  (一)检测鉴定:由国家级或省(部、委)级专业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有关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测试与评价,并作出结论。
  (二)验收鉴定:由项目验收单位按照计划任务书或项目规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测试、评价,并作出结论。
  (三)专家评议:由同行专家对科技成果的有关技术资料,以书面形式进行审查、评价,并由主持鉴定的单位汇总后作出结论。必要时可以召开专家鉴定会议,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评价,并作出结论。
  采取检测鉴定、验收鉴定形式的,必要时可邀请少数同行专家参与评议或验收。第十条 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需要进行鉴定的科技成果,应用三年以上(个别简单项目应用一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视同已通过鉴定:
  (一)已经生产实践证明技术上成熟,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并由实施单位出具证明的;
  (二)经技术合同登记机关登记的技术项目,已按合同约定验收合格,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后取得社会、经济效益,并由当事人出具证明的;
  (三)经中国专利局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实施后取得经济效益,并由实施单位出具证明的。
  视同鉴定经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批后,与其他鉴定形式具有同等效力。

青岛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6. 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科学技术奖,每年度评审一次。
  市科学技术奖分为市科学技术功勋奖、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市人民政府的部门不设立科学技术奖。第三条 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注重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与社会效益。
  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贯彻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第四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设立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其组成人员人选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和若干专业评审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评审工作。第五条 市科学技术功勋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大贡献的;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大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市科学技术功勋奖每年授予名额不超过6个。第六条 市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在数据收集和综合分析上有创造性和系统性的贡献,并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的公民。第七条 市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品种及其系统,在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实施后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技术发明者。第八条 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实施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社会效益、重大工程建设和科学化管理等项目中,有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做出较大贡献的公民、组织。第九条 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同我市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显著以及为促进我市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每年授奖名额不超过10个。第十条 市科学技术功勋奖和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
  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180项。第十一条 市科学技术奖由下列单位推荐:
    (一)各区市人民政府;
    (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
    (三)经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具备推荐资格的单位;
    (四)中央、省驻青单位。
  对外市科学技术人员与我市合作的科学技术奖励推荐项目,由我市实施单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推荐。第十二条 科学技术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推荐:
    (一)对知识产权有争议的;
    (二)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完成单位或者完成人有争议的;
    (三)已经获得国家或者省科学技术奖励的。第十三条 申报市科学技术奖,应当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向具备推荐资格的单位提交《青岛市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并按照规定提供有关材料。
  负责推荐的单位对申报市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必须进行公示。第十四条 推荐单位应当按照项目完成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推荐奖励项目,据实填写推荐意见,向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提供真实的评价材料。第十五条 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对各专业评审组的评审结果进行复审后提出授奖项目建议,并在市级新闻媒体上登载,接受社会监督。
  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的建议,做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种类及等级的决议,报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审核,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第十六条 市科学技术奖由市人民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其中,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由市政府颁发奖金,市科学技术功勋奖由市长签署并由市政府颁发奖金。第十七条 市科学技术功勋奖奖金10万元人民币;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金分别为30000元、15000元和8000元人民币。
  市科学技术奖励经费由市财政从科学技术经费中列支。

7. 青岛市科技局对获得专利人有什么奖励

第八条 税法第二条所说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第十六条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所以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第四条免纳情况,属于实施条例第八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

青岛市科技局对获得专利人有什么奖励

8. 青岛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速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领导,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推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以市场为导向,支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机构和其他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第四条 市、区(市)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项目、成果的审查认定,并会同计划、经济管理部门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和协调。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有条件的区(市)也可采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的形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市、区(市)人民政府利用竞标择优机制,以财政经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凡利用政府财政资金立项的各类科技项目,必须经过知识产权信息文献检索,选准起点后再行立项,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第六条 鼓励对引进国(境)外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在引进项目立项的同时,有关单位应当制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国产化计划并落实相应的经费。第七条 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
  (一)通过技术创新能明显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
  (二)有利于本市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能形成产业规模或者新的经济增长点的;
  (三)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保持生态平衡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
  (四)能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
  (五)能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
  (六)能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
  (七)能促进海洋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
  (八)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第八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单位应当建立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向社会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组织科技成果的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第九条 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转化科技成果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科技债券或股票等形式筹集资金,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第十条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及其科技人员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其中,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参与转化项目投资的,高新技术成果作价金额可占注册资本比例的35%,另有约定的除外。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上安排的农业投入,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各类农业经营实体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协作和联合,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对其研制、开发的产品享有自营销售权。第十二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逐步扩大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信贷规模;对符合信贷条件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应当优先发放贷款。第十三条 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应当建立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机制,增加科技投入。有条件的企业,应当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当达到年销售额的5%以上。第十四条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独立或合作研制的试验产品,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试验基地、工业性试验基地、技术推广机构和技术创新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研制的试验产品,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在核定的期限内试销。试产、试销上述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第十五条 集体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创办及发展过程中,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拨入的资产并已明确约定是投资或债权关系的,按约定办理;未作约定的,由双方协商重新约定产权关系或按有关规定界定产权;对属于个人投资形成的资产,产权归个人所有。第十六条 国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其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合理确定投资回报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