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2024-05-20 07:07

1. 为什么要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法律分析: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民众可以享受医保待遇。基本医疗保险的特点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的是参保人基本的医疗需求;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则是政府根据经济收入水平在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社会医疗保险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为什么要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2. 什么叫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一、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是什么?      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二、规划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三方面。其中,基本原则明确了发展应遵循的应保尽保、公平优先、适度发展等六项原则,发展目标提出了五个方面15项主要指标。      三、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到2025年,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更加成熟。持续实现各类人群应保尽保。基金监管智能高效,医保、医药、医疗协同高质量发展。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规范统一,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便捷化程度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全市医疗保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规划中对长期护理保险有什么发展目标?      进一步完善职工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不断提升覆盖范围和待遇水平。加强对护理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长期护理保险协议管理和稽核监督,提升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力争2025年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      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哪些举措?      主要有完善医保总额预算管理、推进门诊支付方式改革、深入推进DIP付费改革、建立监管监测机制、开展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支付方式等6条举措,进一步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六、对于健全完善医保基金监督检查制度有哪些举措?      全面贯彻“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制度,进一步完善智能监控、日常巡查、多部门联合检查、重点检查、专家审查等相结合的医保监督检查制度。建立正规化、专业化的案件查办、法制审核队伍,加强执法档案管理,持续开展医疗保障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活动。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引入商业保险公司、会计事务所、互联网信息技术公司等第三方力量,协助欺诈骗保案件的查办。      七、通过哪些措施提升医保适老服务水平?      面对程度日益加深的老龄化情况,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提升医保适老服务水平。一是针对老年人群体办理的一些高频事项,出台一批便民、利民举措。二是加强医保经办服务大厅和窗口管理,保留传统服务模式,老年人可通过咨询引导人员办理医保业务。三是对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等需要照顾的特殊群体,优化完善无障碍设施,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并提供预约服务、应急服务,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      八、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德州市医疗保障事业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治保障、加大财政保障、加大宣传引导四个方面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改革目标如期实现。      九、联系方式。解读科室:规划法规和基金管理科 联系人:李洋  办公电话:0534-2720312

3.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背景事件】
     
 2021年G市宣布提高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并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等多类有效医保惠民举措,近日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发展理念,并围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展开热议。
     
   
     
 【试题模拟】
     
 2021年G市宣布提高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并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等举措,极大增加了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对这样的政策举措你的观点是什么?
     
 【观点参考】
     
 1、好处实在,提高研发及创新更加造福居民
     
 “药品集采让患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医院和医生将更多精力用于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建议,药品生产企业需强化创新发展意识,加大科研资金投入,积极开展国内甚至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加快新产品上市应用。政府部门、医疗机构需进一步支持民族品牌建设,加强与企业良性互动,为使更多中国药企、中国药品领先国际群策群力。
     
 2、增加基层医疗人员建设
     
 如何让有需求的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话题。增加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政策。比如,进一步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就业安置,让更多基层年轻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去发达地区锻炼和学习。
     
 老年人对医护上门需求日益旺盛,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加强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推进“互联网+”医保在智慧上门中的使用,加快“互联网+”医疗规范化建设,更好满足老人需求。
     
 近年来,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帮助不少困难群众渡过难关,成为现阶段社会救助体系及医疗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需要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促进服务平台健康有序发展,他建议在立法层面明确大病网络求助的监管主体及权责,并明确具体的监管内容及权限,做好政府监测帮扶系统、个人大病救助系统与服务平台的有效对接,同时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个人赠与税收优惠,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热情。
     
 “了解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应只着眼健康体检,应形成贯穿生命全程的记录。从出生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纳入每次常规检查和就诊记录,全面全程了解身体变化,做到早防、早诊、早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党委书记刘玉村认为,要从认识层面深化公众对健康的认识,从产业层面把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从实施层面建立“人人拥有、时时有用”的个人健康档案。他建议,这种档案可分散于各地各级医院,由国家统一标准,在法律监管许可范围内,合理利用档案数据。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4. 属于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的有那些

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是由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统筹基金)、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三部分组成。
1、基本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实行个人帐户与统筹基金相结合,能够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主要用于支付一般的门诊、急诊、住院费用。
2、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形式,是借鉴项商业保险机制为职工建立的大额医疗费命现保险形式。实践经验表明,它是参保人员必须参加的补充保险形式。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
3、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金,由用人单位缴纳或由用人单位与其职工(包括退休)人员)共同缴纳。由省社会医疗保险中心将费用集中向商业保险公司再投保,并监督赔付全过程。
4、公务员医疗补助,是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国家为保障公务员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而建立的医疗补助制度。是对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住院和长期门诊慢性病医疗费个人负担的部分给予适当补助。原享受公费医疗的事业单位可参照此办法执行。
5、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指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可以为职工和退休人员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支付项目类似公务员医疗补助,但单位有更多的自主权。

扩展资料: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由城镇职工的“单位保障”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根本性转变,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1、制度体系日趋健全
从上世纪80年代探索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到相继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制度框架基本形成。颁布社会保险法,制定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出台一系列配套规章,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2、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在社会保障扩大覆盖面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3、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据介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自2005年到2018年连续14年上调,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持续提高。
全国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水平已达1228元,工伤保险待遇稳步提高,生育待遇水平提高到人均1.81万元。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让人民群众合理分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4、基金规模逐步扩大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8.04万个,参保人数2331万人,积累基金1.3万亿元。积极推动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已有14个省区市委托投资总金额近6000亿元。
5、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强“金保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进一步简化优化再造服务流程,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了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更加顺畅,流动就业劳动者的社保权益得到了更好维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本医疗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我国确立多层次社保体系

5. 我国多层次医保体系的结构

一 现行政策的背景和现行做法
1、 关于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1)背景:建国以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企业实行劳保医疗制度,50年以来,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制度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一是覆盖面低,除职工以外的其他城镇人口和绝大多数农村人口都没有纳入社会医疗保险范围;二是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障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单位间职工医疗待遇差距越来越大,有的同一单位内不同职务的职工享受医疗待遇也有所不同;三是企业和地方财政不堪负担,普遍存在企业欠费、机关挂帐的现象;四是医疗服务的需求方和供给方都缺少成本制约机制,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医疗费用快速增长。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1994年开始,国务院在江西省九江市、江苏省镇江市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也就是“两江”试点。1996年扩大到40多个城市。1998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主要政策。
(2)、现行做法
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包括城镇所有用人单位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原则上以地级城市为统筹单位进行,在一个统筹单位内,所有职工执行统一政策,基本医疗保险金统一筹集、使用与管理。 
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水平按照当地工资总额的6%左右确定。具体到各个统筹地区,则由当地政府根据各方面实际负担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消费水平确定。一般为5%~10%。个人缴费水平为本人工资的2%。
按照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基金分为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两个部分。个人账户主要支付门诊(小额)医疗费用,归个人使用,可以结转和继承。统筹基金主要支付住院(大额)医疗费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筹调剂使用。统筹基金支付下有“门槛”、上有“封顶”。“门槛”,就是起付标准,大致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如患者住院,个人首先用个人账户或自付“门槛”费用。超过“门槛”以上的费用可以由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80%以上,年内二次住院以上起付标准要降低。统筹基金在一个年度内支付一个患者的医疗费用到一定数额以后就要封顶,也就是最高支付限额,一般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左右。
2、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和企事业补充医疗保险
国家公务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根据原公费医疗实际支出和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筹集医疗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门用于补助公务员的医疗费用,包括封顶线以上医疗费用、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一定数额以上的费用和医疗照顾对象的原医疗照顾费用。当然个人也要适当负担部分费用。
3、关于离休人员和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的医疗待遇
离休干部、老红军,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原待遇不变。主要政策是,按上年实际发生费用确定统一的筹资标准,资金原渠道筹集,经费不足部分由财政帮助解决;离休干部医疗保障经费由劳动保障部门实行医疗费统筹,专款专用;医疗费在规定范围内实报实销。
4、关于困难群体医疗保险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要多方筹集资金,采取不同方式,妥善解决其医疗保障问题。有部分缴费能力的困难企业,可先建立统筹基金,暂不建立个人帐户;无力参保企业要通过社会医疗救助等方式来解决;由个人缴费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办法,或通过职业介绍中心等劳动人事代理机构代办医疗保险的方式整体参保。
5、关于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
可从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步,解决灵活就业人员住院和门诊大额医疗费用的保障问题,也可同时建立个人帐户和实行大额医疗补助。缴费水平参照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建立统筹基金的缴费水平确定,纳入统筹基金统一管理。
6、新农合
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7、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的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它是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后,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障问题,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重大举措。它主要是对城镇非从业居民医疗保险做了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出现在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指明了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
2007年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2至3个城市启动试点,2008年扩大试点,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

我国多层次医保体系的结构

6. 属于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的有那些

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是由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统筹基金)、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三部分组成。
1、基本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实行个人帐户与统筹基金相结合,能够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主要用于支付一般的门诊、急诊、住院费用。
2、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形式,是借鉴项商业保险机制为职工建立的大额医疗费命现保险形式。实践经验表明,它是参保人员必须参加的补充保险形式。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
3、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金,由用人单位缴纳或由用人单位与其职工(包括退休)人员)共同缴纳。由省社会医疗保险中心将费用集中向商业保险公司再投保,并监督赔付全过程。
4、公务员医疗补助,是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国家为保障公务员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而建立的医疗补助制度。是对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住院和长期门诊慢性病医疗费个人负担的部分给予适当补助。原享受公费医疗的事业单位可参照此办法执行。
5、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指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可以为职工和退休人员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支付项目类似公务员医疗补助,但单位有更多的自主权。

扩展资料: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由城镇职工的“单位保障”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根本性转变,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1、制度体系日趋健全
从上世纪80年代探索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到相继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制度框架基本形成。颁布社会保险法,制定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出台一系列配套规章,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2、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在社会保障扩大覆盖面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3、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据介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自2005年到2018年连续14年上调,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持续提高。
全国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水平已达1228元,工伤保险待遇稳步提高,生育待遇水平提高到人均1.81万元。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让人民群众合理分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4、基金规模逐步扩大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8.04万个,参保人数2331万人,积累基金1.3万亿元。积极推动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已有14个省区市委托投资总金额近6000亿元。
5、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强“金保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进一步简化优化再造服务流程,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了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更加顺畅,流动就业劳动者的社保权益得到了更好维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本医疗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我国确立多层次社保体系

7. 国家建立什么为主体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法律分析:国家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多层次医疗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国家建立什么为主体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8. 国家建立以什么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法律分析: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多层次医疗保障为补充的全民医保体系,随着市内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到530家,参保人员就医更便捷,保障更有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十六条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安全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控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疾病的预防控制水平。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等共同确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补充确定本行政区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报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