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和鲁迅对夏目漱石有过怎样的评价?

2024-05-04 14:43

1. 周作人和鲁迅对夏目漱石有过怎样的评价?

20世纪初,夏目漱石(1867—1916)与周树人(1881—1936),一个是声名显赫的日本文坛巨子,一个是苦闷敏感的异国求学的弱国青年,日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奠基者,曾在东京西片町一所华美而典雅的住宅里先后住过,这是日后对中日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两位文坛巨子一次不经意的、但又不完全的邂逅。 
然而,最能说明鲁迅与夏目漱石直接发生联系的文学事件莫过于鲁迅在日留学期间直接翻译过夏目漱石的两篇作品,这两篇作品为《挂幅》和《克莱喀先生》。它们被收录在周氏兄弟合译的出版于1923年的《现代日本小说集》里。就在该书的后记里有着鲁迅对夏目漱石作品极高而又精到的评价,他说,“夏目的著作以想像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早年所做,登在俳谐杂志《子规》(Hototogisu)上的《哥儿》(Bocchan),《我是猫》(Wagahaiwa 
neko de aru)诸篇,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湖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1](P1644)。鲁迅对夏目漱石的评价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它最直接地证明了鲁迅对夏目漱石作品了然于胸。 
其实岂止是在日期间,在鲁迅生命的最后一两年里,他还在大力搜购夏目漱石作品全集,这可从鲁迅的岁末书账中看出。在1935年末的书账中,他购得了《漱石全集》的第4、8册,共2册。在1936年,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鲁迅对夏目漱石全集的搜购收藏达到了一个高峰,在该年的书账中,可知他陆续购得《漱石全集》的第1、2、5、6、10、11、13、14、15册,共9册。 
对于文学的超功利性认识,鲁迅与夏目漱石的看法也是不谋而合的。夏目漱石在中篇小说《旅宿》中一改《我是猫》中泼辣的风格,倡导一种超功利的“非人情”的艺术主张,他在《文学论》第二编第三章里给“非人情”做了这样的解释,“可称为‘非人情’者,即抽去了道德的文学,这种文学中没有道德的分子钻进去的余地。譬如,如吟哦‘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其效果如何?诗意确实是堕落的,但并不能以此着重断定它是不道德的,‘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也许是有失礼貌的,然而并非不道德。非人情即从一开始就处于善恶界之外”。夏目漱石强调的是文学与道德无关这一艺术特性。“后来被周氏兄弟大段引用过的夏目漱石为高浜虚子《鸡头》集所作的序言中就说:‘不把娱乐作为小说的目的不能成立’,然而,周树人之所以会接受这一理论的影响,是由于他们对于中国封建社会中传统的‘文以载道’观的厌恶和对于梁启超等人‘昧于文章之意’,‘惑于裨益社会’的不满,故很自然地会欣赏这种美学观念。”[2](P494—495) 
也许,在一定程度上鲁迅的确受到了夏目漱石影响,也许这种说法有些武断,因为,鲁迅对艺术的娱乐特性和审美本质的认识是以一贯之的,他早年听章太炎授课时私下就不满于章氏将学说和文学混淆起来,他说:“文学与学说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3](P231) 
在教育部时他对美术本质的看法也是基于这一认识的,“顾实则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主美者以为美术目的,即在美术,其于他事,更无关系。诚言目的,此其正解。”[1](P1739) 
就连后来提倡木刻运动时,他也还说, 
至于“为什么要绍介呢?据我个人的私见,第一是因为好玩。说到玩,自然好像有些不正经,但我们钞书写字太久了,谁也不免要息息眼,平常是看一会窗外的天。假如有一幅挂在墙壁上的画,那岂不是更其好”[4](P826),好玩成为他要介绍木刻的首先的原因。可见对文艺的超功利性的认识,鲁迅是向来如此的。 
如果这还说明不了鲁迅受夏目漱石的影响的话,在东京与鲁迅朝夕相处的周作人及日后翻译鲁迅所著小说史略的日本学生增田涉的回忆文字则明确地提到了鲁迅所受的影响。周作人回忆说:“此外日本作家中有夏目漱石,写有一部长篇小说,名曰《我是猫》,假托猫的口气,描写社会情状,加以讽刺,在日本现代文学上很是有名,鲁迅在东京的时候也很爱读。在鲁迅的小说上虽然看不出明了的痕迹,但总受到它的有些影响,这是鲁迅自己在生前也曾承认的。”[5](P441) 
周作人还具体讲到鲁迅在哪些方面受到了夏目漱石的影响,“(鲁迅)对于日本文学当时殊不注意,森鸥外、上田敏、长谷川二叶亭诸人,差不多只看重其批评或译文,唯夏目漱石作俳谐小说《我是猫》有名,豫才俟各卷印本出即陆续买读,又曾热心读其每天在朝日新闻上所载的小说《虞美人草》……豫才后日所作小说虽与漱石作风不似,但其嘲讽中轻妙的笔致实颇受漱石的影响,而其深刻沉重处乃自果戈理与显克微支来也”[5](P505)。增田涉的回忆与周作人的回忆极为相似, 
他应当说是参考并借用了周作人的说法,他在《鲁迅在日本》一书中这样写道:“鲁迅后来所写的小说的作风,与漱石的作风也不相似。但那嘲讽之中的轻妙笔致,则是颇受漱石的影响。至于那深刻沉重之处,则来自果戈理和显克微支。”[6](P86) 
他们的说法又与鲁迅的自述十分铆合,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自云,“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理(N. 
Gogol)和波兰的显克微支(H.Sienkiewitz)。日本的,是夏目漱石和森欧外”[4](P792)。从周作人和增田涉的眼里来看,鲁迅文章中“嘲讽中轻妙的笔致实颇受漱石的影响”,“即使受影响,也仅与笔致相关,单纯是表现技术上的问题”[6](P86)。这也许为鲁迅的写作技法和讽刺艺术的理论渊源提供了一个新鲜的参照。 
至于鲁迅为什么对夏目漱石的文学如此感兴趣,日本学者桧山久雄认为这是他们对当时文坛上盛行模仿西方自然主义的做法反感所致,这也是才识卓著的文学家的成熟之处和基本素质。自然主义手段固然带来了新的文学气象,但也许很难适应东方独有的“低回趣味”的文化氛围以及注重直觉和感性经验的体悟方式,所以自然主义很难在东方文化传统中成大气象。桧山久雄在《鲁迅与夏目漱石》一书中认为,鲁迅在当时“对于盛行的不过是模仿的西方的自然主义的文学并不关心,却被和自然主义处于对立的漱石的文学所吸引。这里也许有一个不算小的理由,起码可以说明青年的鲁迅……反对一味地模仿西方的改革方向,而开始有了一种模糊的认识:要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这时的鲁迅,遇到了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的漱石的文学,他自然会很倾心。这样的推想大概是很自然的吧”[6](P74—75)。鲁迅与夏目漱石虽知道文艺的真谛在于其非功利性,但他们又都有一种参与社会、批判社会的倾向,在明治时期,自然主义风靡文坛,个性卓绝而又感情激烈的夏目漱石与鲁迅都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他们内心必然反感那种无视作家主观性发扬的自然主义写作方式,不约而同地选择功利性和批判性的立场来从事写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鲁迅倾心于夏目漱石继承并发扬光大的二叶亭四迷开创的批判现实的文学传统是不足为怪的。

周作人和鲁迅对夏目漱石有过怎样的评价?

2. 周作人和鲁迅对夏目漱石有过怎样的评价

鲁迅对夏目漱石的作品很喜欢,而且很受他的影响。这个问题,周作人曾多次在文章中谈及。在《瓜豆集·关于鲁迅之二》中说,鲁迅在日本时,一等到《我是猫》“印本出即陆续买读,又热心读其每日在《朝日新闻》上所载的《虞美人草》”,又说“豫才所作小说虽与(夏目)漱石作风不似,但其嘲讽中轻妙的笔致实颇受漱石的影响……”在《立春以前·明治文学之追忆》和《鲁迅的故乡》中都有类似记载。还值得一提的是,一九0八年四月八日起,鲁迅还在本乡西片町十番地吕字七号夏目漱石住过的房屋里住过一段时间。鲁迅愿意租住这套房子,除了许寿裳硬拉等原因外,也许同喜欢夏目漱石的作品不无关系。
直接评价和接触倒是没有的。

3. 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是什么?

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是《我是猫》、《哥儿》、《虞美人草》。
我是猫,夏目漱石氏其实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很卖座,其中以小说类的我是猫最负盛名,用拟人化视角讽刺了人类的弱点是社会的时弊,具有很高的文学境地。
心,实际是夏目漱石大文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心》,夏目漱石讽刺了他那个时代的所有的利己主义者。先“象征着那个时代所有的利己主义者,夏目漱石通过先生展现出了利己主义者的罪恶。
虞美人草,夏目漱石以深厚汉学功底为基,字字精雕细琢,对日本社会流行的虚伪的自我解放痛施针砭,无情地揭开了知识分子灵魂的阴暗面。

夏目漱石的其他作品
《其后》,这部作品被翻译成很多名字,比如其后、那之后、从此以后。总之是什么之后,那到底是什么之后呢?
实际上是指在自己心爱的女人嫁给别人之后,自己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表达的爱慕之情之后所发生的事情,这部作品是与三四郎是姊妹篇,《其后》继续《三四郎》爱情悲剧的主题。
《哥儿》,一个杰出的作家,他的创作风格常常是多元的。哥儿的作者夏目漱石就是这样一个作家。他曾经用愤怒的笑、嘲骂的笑、调侃的笑。
对金钱万能的社会发出鄙夷的诅咒,为知识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愤愤不平;他也曾用明朗的笑、健康的笑,来表达他对正义压倒邪恶的愿望。

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是什么?

4. 夏目漱石和鲁迅在文学上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又看到您啦,昨天的问题怎么样?后来您搞清楚了吗
 
中文摘要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死后被尊为“民族魂”,夏目漱石在日本被称为“国民作家”。他们的作品都以思想性见长,紧握时代脉搏,深入挖掘人性,他们都在各自民族的近代化过程中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 本文主要从叙事艺术特色的对比分析、典型人物的比较对照、具体文本的对应解构、作家文化观的同异比较四个角度展开论述,力图找到两位作家的作品在创作手法、题材选择、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相同和异趣之处。文章还深入分析了这两位东方知识分子共同的人格追求和批判、反思意识,揭示了他们对各自国家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深刻认识,以及对各自国家的国民性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夏目漱石和鲁迅叙事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由于两者文化传统、艺术个性的不同,所以他们作品的叙事结构就表现出一种异质性。 第二部分论述了他们笔下个性纷呈的人物,笔者主要比较了鲁迅和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和女性形象,虽然这些人物形象都体现出两位作家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但是鲁迅和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所表现的知识分子价值观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追求的是个性的完善,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更多的是投身时代洪流。 第三部分集中分析了鲁迅的《野草》和夏目漱石的《梦十夜》,探寻两位文学大师对梦境描写的同与异。 第四部分论述了两位文学大师文化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样是对待西方文化,夏目漱石更多地体现了绝望的态度,而鲁迅对西方文化和“西学东渐”采取了一种既吸收又批判的态度,这就是具有中国色彩的“拿来主义”。
 
来自网络

5. 1. [单选题] ()是鲁迅最早翻译的夏目漱石的小说。

《挂幅》
鲁迅译日文小说11篇,都收录在《现代日本小说集》里,此书为鲁迅与周作人共同译作。其中鲁迅译11篇,依次为夏目漱石的《挂幅》、《克莱喀先生》,森欧外的《游戏》、《沉默之塔》,有岛武郎的《与幼小者》、《阿末的死》,江口涣《峡谷的夜》,菊池宽的《三浦右卫门的最后》、《复仇的话》,以及芥川龙之介的《鼻子》、《罗生门》。

1. [单选题] ()是鲁迅最早翻译的夏目漱石的小说。

6. 鲁迅先生描写他的私塾先生是哪一篇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的问题是怎么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是脸上还带着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如何评价这位先生呢?   私塾是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回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它挫伤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不用,描写出了先生严格而不厉害的形象,表现先生对他的学生管理中的开明思想,在鲁迅眼里,先生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在当时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7. 夏目漱石的书有哪些?

中长篇小说
我是猫、
少爷、
草枕、
野分、
虞美人草、
坑夫、
三四郎、
从此以后、
门、
彼岸过后、
行人、
心、
道草、
明暗
短篇小说・小品
伦敦塔、
幻影之盾、
琴的空音、
一夜薤露行、
趣味的遗传、
二百十日文鸟、
梦十夜、永日小品

夏目漱石的书有哪些?

8. 夏目漱石的书有哪些?

中长篇小说
我是猫、
少爷、
草枕、
野分、
虞美人草、
坑夫、
三四郎、
从此以后、
门、
彼岸过后、
行人、
心、
道草、
明暗 短篇小说・小品
伦敦塔、
幻影之盾、
琴的空音、
一夜薤露行、
趣味的遗传、
二百十日文鸟、
梦十夜、永日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