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4-05-05 06:56

1. 中国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发展倒逼转型升级,整合、创新引领时代发展:
360的出现,直接把杀毒变成免费的,淘汰了金山毒霸。
“余额宝”的出现,18天狂收57个亿资金存款,开始抢夺银行的饭碗。
腾讯微信的出现,6个亿的用户还在增加,直接打劫了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的饭碗。
所以,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不再是渠道的竞争,而是资源整合的竞争,是终端消费者的竞争,谁能够持有资源,持有消费者用户,不管他消费什么产品、消费什么服务,你都能够盈利的时候,你才能够保证你的利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未来的30年,技术会应用到方方面面,社会各行各业,但人们对此没有足够意识。
新零售。马云认为,未来10年、20年,新零售将取代电子商务这一概念,这是线上线下与现代物流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新的零售业,这个模式将会对纯电商和纯线下带来冲击。
新制造。未来的制造业用的不是电,而是数据。个性化、定制化将成为主流,IOT的变革将变为按需定制,人工智能是大趋势。
新金融。金融业过去是二八理论,未来是八二理论,如何支持80%的中小企业和年轻人将成为重点。互联网金融会使金融业变的更加透明,更加公平。基于数据的互联网金融才能做到真正的普惠金融。
新技术。移动互联网之后,所有基于PC的技术都将被移动化,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诞生创造了无数想象。
新能源,就是数据。数据是人类第一次创造了资源,与衣服不同,数据人家用过你再用会更值钱,是越用越值钱的东西。
三、电子商务领域会出现比较大的发展:
移动电商比例预计持续走高。
农村电商比例会越来越大。
新零售遍地开花,成为零售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契机。
电商业态更加百花齐放,消费品网购电商,生活服务类、工业品大宗商品电商、批发类电商将成为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2. 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3. 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个人认为:
    可以中西方比较来考虑;
    一,中国现在发展的趋势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与乡村,企业与个人,也就是说已经成型的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个人创业则因为各种因素制约而不是那么简单,所以将逐渐形成大公司财团的行业垄断格局,中国石油,中国平安,我不知道算不算。
    二,从现在的经济环境来看,整体的通货膨胀已经有所缓解,如果明年能够回落,经济继起航,将进入各行业的高速发展阶段,全社会各阶层的可能会提升一个层次,这也将机会和挑战并存。
    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姓资或者姓社,已经不那么重要,何况中国是跨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怪胎”,所以把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套入社会主义制度框架,是棋高一招,社会本身发展的规律可以影响,不可以改变!

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4. 中国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从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扩展资料: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是历史的,是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中国变得越来越好,对世界会更好。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参考资料:人民网-中国未来是什么样子?

5. 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未来10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很快,现已达到一个相当的规模。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十五”计划和其后一段时期,将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力争成为一个对外经济贸易强国,积极而又健康地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历史时期。
差距与转变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发展成为一个对外经贸大国,但是还算不上一个对外经贸强国。在新的世纪里,我国的目标应当是从一个对外经贸大国发展成为对外经贸强国。但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现时还有许多差距。
我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小。1999年排在世界货物贸易前6位的国家,其出口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美国12.4%、德国9.6%、日本7.5%、法国5.3%、英国4.8%、加拿大4.2%,而我国仅为3.5%。排在世界服务贸易前6位的国家,其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分别为:美国18.8%、英国7.6%、法国5.9%、德国5.7%、意大利4.8%、日本4.5%,而我国仅为2.0%。
从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结构看,我国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偏低。美国的机械设备出口在其全部货物出口中所占比重约为52%、德国51%、日本69%、法国43%、英国48%、意大利39%。我国机电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不到40%,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品。此外,我国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比,也比上述国家低得多。
从资本流动情况看,我国外资流入与对外投资均小于居世界贸易前列的国家。1999年流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2755亿美元,美国对外直接投资1509亿美元;流入英国外资821亿美元,英国对外直接投资1992亿美元;流入德国外资268亿美元,德国对外直接投资505亿美元;流入法国外资391亿美元,法国对外直接投资1079亿美元;流入荷兰外资337亿美元,荷兰对外直接投资458亿美元。而中国人均利用外资规模同上述国家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从贸易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看,我国与居于世界贸易前列的国家相比,还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的经济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这些国家的关税税率都比较低,非关税措施相对透明和稳定,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本国企业受国家政策保护比较少,存亡成败主要取决于自身竞争能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套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企业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
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排位落后世界水平。从国内产业发展、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服务、基础建设状况、企业管理水平、科学与技术实力、人口素质等指标所反映的综合竞争力看,目前居于世界贸易前列的国家,其排位也都居于世界前列。而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目前仅居于世界第29位,单项排位我国际化程度排第20位、金融服务水平排第42位、基础建设状况排第40位、企业管理水平排第30位、科学技术实力排第13位、人口素质排第24位,总的看来都比较落后。
近几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慢,除亚洲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影响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迄今为止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从当前和今后发展趋势看,这样一种粗放型、数量扩张型的增长不可能长久维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是新形势下外经贸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首先,国际间经济贸易竞争日益激烈,以廉价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增长更多地受到市场规模限制。在过去若干年中,我国许多出口产品成为众矢之的,遭遇到激烈竞争和反倾销威胁。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价值,才有可能保持和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份额。其次,我国沿海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和其它要素成本低廉优势正在递减,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和资源性商品出口增长的潜力已经有限。只有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培植新的竞争优势,增加出口商品中的技术、服务含量,才能保持和强化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势头。第三,我国外经贸主体结构不够合理,国有外贸企业竞争乏力,除外商投资企业外的其他非国有企业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只有大力推进外经贸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轨,才能优化经营主体结构,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竞争的积极性。第四,粗放型外贸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而且今后将日益受到国际贸易中环保要求的制约。只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多地“走出去”利用国际资源,才能缓解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等的矛盾,实现外经贸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告别短缺经济阶段,外贸的地位、作用已不仅仅是出口创汇。进出口增长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相协调,使国民收入实现最大化。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进出口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外贸宏观调控和管理必须以保证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为最基本要求,依靠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发挥比较优势和提高经济效益,来实现外贸的更大发展。由外经贸大国向外经贸强国转变,是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今后5年到10年国民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的关键,也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争取更大民族利益的需要。
中国迈向外贸强国应坚持的基本方针:实现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

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6. 中国未来发展趋势

  纯手打,绝非复制粘贴,如果楼主看了觉得说的有理请采纳。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其实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因素,我国直接从半封建半殖民进入了社会主义,但不可否认早起的社会主义就是比葫芦画瓢,说白了有样没魂,所以后来走了很多弯路犯了很多过激的错误,我想这个大家都知道。开个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这其中原因很多,包括大量外资涌入,活跃的市场经济制度,大批民企私企纷纷加入良性竞争的循环行列,这一时期大概到95年左右。从95年之后原有的大型国企开始解体,纺织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各个省份的大型纱厂纷纷倒闭或者私有化,大量国有资产也随之私有化。于是就出现了这十几年来的情况,大型国企独霸垄断行业把持国家经济命脉,其它行业放手交给市场去自行调节适应,这也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步,除了国家垄断行业外,现在也出现了很多实力非凡的超大型私企,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至于未来,我只能说我国现已经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成败就看下一个30年了,用不了50年。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有利有弊,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客观规律是人类无法改变的。现在社会的种种弊端也尽显无疑,比如楼主问的教育问题,医疗问题,还包括养老问题,社会在高速经济发展下的道德问题等等吧。
  之所以先说经济,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真的是硬道理。如果我国30年内经济无法转型,别说医疗教育这些问题会有改善了,只会更加严重。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一党专制的弊端尽显无疑,后果我想大家都懂的。但一党专政也有它的好处,就是面对时代的变革反应更加迅速敏捷。这也是现在很多美国人工人的,绝对的民主就意味着相对的效率低下。如果党能抓住这个时机,大批启用年轻人才去代替那些脑子已经僵硬固化的领导,在经济制度上能像很多年前一样,做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中融入市场经济制度这样有魄力和正确的决策,那么未来一片光明。因为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经济转型将带来更高效更节约的劳动模式,随之是人口的减少和资源的优化,我想再之后大家都能明白了,120年左右我们就能彻底成为发达国家。
  未来教育和医疗的发展模式,教育会慢慢重新回到精英教育阶段,大学不会再像现在一样烂招,现在普及全民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解放思想。医疗暂时不会改善,主要原因是人口,等我过度过老龄化阶段就会好转起来,毕竟我们拥有的土地不是最多的,但养活的人口却是发达国家的N倍。
  总体来说,我对未来喜忧参半,个人意见。

7. 中国未来发展趋势

  一、未来10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
  当前,内外都高度关注中国能否有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我看来,这取决于未来10年中国能否有效地推进发展方式转型。
  国内外环境变化使中国发展面临新形势。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出现复杂的变化,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动。近来,希腊、意大利、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考验。恢复经济增长、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成为新时期的主要挑战。目前看来,这次危机根源于国际经济结构失衡,出路在于对国际经济结构做重大调整。历史表明,调整、再平衡是漫长的过程,并伴随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也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复杂的外部环境。
  更重要的是,中国国内需求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即发展型需求的比重逐步增加,公共产品短缺取代私人产品短缺成为突出矛盾。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直接引发了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形成了改变经济结构的现实需求。
  在这个特定背景下,中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新挑战。过去30年,我国以经济总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在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矛盾,包括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扩大问题等。应当说,在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未来10年我们面临不容忽视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新挑战。
  就是说,未来十年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型以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如果抓住机遇,改革有实质性进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突破,那么未来10年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8%左右的中高速经济增长和平稳的社会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另一方面,如果丧失机遇,导致发展方式转变长期停滞不前,就很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未来十年,关键在于以改革攻坚加快发展方式转型,以体制创新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二、未来10年转变发展方式成败的关键在于改革的重大突破
  在我看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改革任务繁重,挑战巨大,关键在于抓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重大突破。
  加快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是要加快建立富有活力的市场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要尽快打破行政垄断。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价格关系扭曲、结构调整不到位、资源消耗成本过高等问题,都与行政性垄断范围过宽、程度过深导致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有直接的关系。
  加快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制改革。未来几年,社会体制改革应着眼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要着力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真正做到“藏富于民”。
  加快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30年转型与改革的历程看,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挑战不是经济社会本身,而是政府转型:第一,政府转型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政府与市场功能的良性互动。第二,必须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政府转型的基本价值取向。第三,政府转型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公有产权和非公有产权的关系。第四,要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与监督制度是政府转型的关键。
  三、新时期深化改革急需加强顶层设计
  协调利益关系需要顶层设计。过去几年改革的实践表明,改革越来越受到多方面利益的制约。未来10年的改革,无疑更进入到利益冲突、利益博弈的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的矛盾纷纷显露,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已经很难分清纯粹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或是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
  推进改革突破需要顶层设计。为此建议:第一,重构改革的协调机制。成立中央政府改革领导协调机构;第二,加强改革立法,把改革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第三,建立改革进程的评估机制;第四,努力营造有利于改革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第五,大力发展科技兴国,进一步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经济运行模式要追求有效率的产业增长;第六,大力推进教育、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教育要倡导人人机会平等,医疗要保证普通民众看得起病;第七,大力推进民主建设;第八,缩小贫富差距。

中国未来发展趋势

8. 中国未来发展趋势

1、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2、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3、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
4、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
5、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
6、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
7、网络生活进入物联网阶段
8、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
9、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
10、城镇化率将接近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