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的谜格

2024-05-13 16:24

1. 灯谜的谜格

谜格是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的特点创制出来的。它的作用在于对谜底的结构进行新的组合、调整、排列;有的把字音变读,有的把字形分拆,有的将字位调换,使之更严谨、更巧妙地扣合谜面。所谓“格助谜活,格为谜用”,使一些本来不能入谜的题材成为谜材,广开了谜路。然而,灯谜谜格的设立只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辅助方法。1.秋千格谜底限定两个字。两字前后位置互移后扣谜面。2.卷帘格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有后向前读,以倒读意扣谜面。3.曹娥格它的构成方法是用化形衍义得出,谜底每个字都要左右分读(或上下分读)。4.白头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射时谜底首字谐读,用别字代替扣谜面。5.梨花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均谐读。6.粉底格谜底字数在两字以上,末一字谐读才能扣面。7.素心格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谜底中间一字以谐音读,作别义解扣谜面。8.燕尾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末一字须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猜时左右分开作两字读。9.虾须格谜底字数在两字以上,谜底首字左右分开作两个字读,并与后面的字连起来读以扣谜面。10.展翼格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的奇数词或词组,中间一字应为左右分读的合体字,并与上下文连起来,以切合谜面。11.上楼格谜底须字三字以上。谜底末一字移置首字前面与下文贯通读。12.下楼格此格法与“上楼”相似,不同之处是将谜底的首字位移到底末。13.上下楼谜底字数须在四字以上的词或词组,谜底首尾两字互移成别义紧扣谜面。14.调首格谜底须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的第一、第二字互调位置与下面字连读扣谜面。15.调尾格格法与“调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把谜底最后两字位置互调。16.双钩格谜底字数限定四字,扣面时须将前两字与后两字位置对调读。17.蝇头格此格法与“虾须格”相似,谜底须二字以上。首字须是上下结构的,分成两字并与后面的字连读。18.中分格谜底字数为奇数,须在三字以上,中间一字上下分开作两字读。19.蜓尾格谜底须二字以上,谜底末字上下分开作两字读。20.回文格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先顺读,后倒读,把两次读的意思合起来以扣谜面。21.脱帽格谜底须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首字略去不读。22.脱靴格要求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将谜底的最后一字摒除(不入谜义),以所余文字扣谜面。23.辘轳格谜底字须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猜射时谜底的字逢双互移位。如四字的谜底,其第一与第二字位置互移,第三与第四字位置互移,以此类推。24.红豆格谜底须在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断开顿读扣谜面。此格现一般不标出,以“顿读”代之。25.摘遍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射时去除谜底每个字的相同的字头,只取其下半部的字义扣合谜面。26.放踵格谜底须在两字以上。猜时去除谜底每字下方相同部首,只取其上半部字义扣谜面。27.离合格此格谜底字数不限。只是谜底每个字必须是合体字,猜时先分后合读(或先合读后分读),使谜底一个字读成三个或四个字。28.摘领格谜底需四字以上,除去第二个字候切合谜面。29.求凰格格名取“凤求凰”之意。要求谜底与谜面成对仗、讲平仄外,还须在谜底附加具有对偶意义的关联词,如“双、偶、合、匹配、同、联”等字。30、遥对格谜底一般不少于两个字。谜面与谜底成对偶句式,平仄协调,对仗工稳,如对联中的“小对句”一般。以词义近而意远者为上乘。31.隐目格此格与其他格有所不同(只有探骊格与其相似),根据谜面所示,只标出谜格,不标谜目。猜射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32.探骊格格法与“隐目”格相似。谜条上只写出谜面与谜格,不标出谜目,猜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33.蕉心格谜底须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中间两字位置互换后与上下文融为一体,以扣谜面。34.抵销格谜底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中间除有相同的字外,还含有与“抵销”义有关的关联词,如“掉、去、省、没、迁、无”等字。相互抵销后以所余字扣谜面。35.解领格谜底须四字以上,谜底的第二个字左右分开成两个字,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36.遗珠格谜底需三字以上单数字,最中央的一字除去。37.折胫格谜底需四字以上,倒数第二字除去。38.期艾格谜底需三字以上,其中有叠字,除去一个叠字后切合谜面。39.神龙格谜底需用长句为宜,上半截大部分切合谜面,下半截少部分出去,除去的少部分字应由旁边的邻字消除。40、折柳格谜底需用长句为宜,下半截大部分扣合谜面,上半截少部分除去,除去的少部分字由旁边的邻字消除。41.联珠格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句中的连接句或字,以上一句末一字,下句的第一字,连缀成一词。不能用词组作谜底。42.加冠格谜底大部分取材于诗、词、文连接着的两个句子,句子文义不足,需借上句末一字,加至本句的句首连续,以补充谜底句文的不足。43.加履格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中连接着的两个句子,用上一句全句,加下一句首句,连读切合谜面。44.牟尼格与“红豆格”相反,取消谜底的逗号,上下串读成一句,成谜。45.玉版格将谜面的字,部分暗隐叫销。如谜面上发现有“勿、不、休、莫、去、别、漏、流、泛等字眼,就把邻近的多余的字除去,剩下的字,才是有关谜底的字。46.泄白格灯谜术语,称之为“露春”,为文义谜的大忌。底面相犯,在谜规上不允许。但若故意“露春”,则称为“泄白格”。此格格规:谜面须是现成句子,不能拟制谜面。 格法:题面和谜底只容一字相犯。此格曾有不少子格,如犯第一字为“露头”,第二字为“露颈”,中央一字为“露腹”,倒数第二字为“露胫”,末字为“露尾”。47.带目格谜底一般只用一词组成,谜面前两字隐格目名称,不标谜格,让猜中时并带出人名、地名和数字等等来。48.内附格谜底需用具有格名的句子,暗附格名,须能体现格名的用意。49.簪花格谜底需用两字以上的词或成语,谜底的第一个字只允许加草字头或竹字头。50、反切格以谜面或谜底的两个字“切音”,即将上一字的声母和下一字的韵母相切,得一个字,再加上“反”或“切”字,切合谜面。51.重门格谜底用一字、一词或短句组成,不直接解释谜面的意义,谜面先射中寓意,后入本意,经过转义才切合谜面。52.苏黄格谜底的词不直释谜面的意思,先以谐音附会,后才入本意,经过转义才切合谜面。

灯谜的谜格

2. 谜语有哪些谜格

秋千格:谜底两个字,要倒过来读。如“今天”就是本日,倒过来为“日本”。
 
卷帘格:谜底三个字或以上,倒过来读,如“三十比九”为差之念一,倒过来为“一念之差”
 
徐妃格:《南朝后妃传》中徐妃的半面妆而来。谜底两字以上,需加同一偏旁,但仍按不加偏旁时的字读。如“交游不广”打化学品名,谜底为“朋少”,各加一旁石,读成“硼砂”
 
求凰格:凤求凰之意,和对联差不多。谜面为上联,谜底为下联。要求对仗工整,谜底需在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如“黄金”打一画家名,谜底“白石”,在白石前加一个齐为“齐白石”
 
梨花格:谐读类谜语。如“大海怒期”,打一电器名,谜底为“扬声器”谐的是“洋生气”
 
谜语中还有很多谜格:粉底,脱靴,遗珠,双钩,掉头,掉尾,上楼,下楼等等……

3. 灯谜中的谜格有哪些?最好能全说出来

vastman:
http谜格大全
曹娥格
虾须格
解领格
展翼格
蝇头格
蜓尾格
燕尾格
蜂腰格
碎锦格
离合格
鹭胫格
宝塔格
鼎足格
筠垫格
筠稍格
折巾格
徐妃格
半面格
折翼格
折屐格
只履格
放踵格
摩顶格
蝉蜕格
摘遍格
同心格
合璧格
比目格
并蒂格
梨花格
粉底格
白头格
玉颈格
粉腿格
素心格
朱履格
围棋格
榴裙格
丹心格
鹤顶格
赤颈格
亥豕格
乌纱格
青领格
黑胸格
黑带格
皂靴格
系铃格
解铃格
移铃格
庐山格
秋千格
卷帘格
掉首格
蕉心格
掉尾格
上楼格
下楼格
上下楼格
移珠格
垂柳格
辘轳格
双钩格
牵萝格
移帜格
易帜格
螺旋格
脱帽格
摘领格
遗珠格
折胫格
脱靴格
期艾格
神龙格
折柳格
联珠格
加冠格
加履格
藏珠格
投影格
回文格
探骊格
隐目格
带目格
内附格
簪花格
反切格
抵销格
重门格
连环格
苏黄格
求凰格
遥对格
红豆格
牟尼格
玉版格
泄白格
详细参考

灯谜中的谜格有哪些?最好能全说出来

4. 灯谜有哪些?

  谜语格式
  带*为常见格式

  1、秋千格 *

  谜底限定两个字。两字前后位置互移后扣谜面。
  例一:“今天”(猜国名一)
  谜底:“日本”。按格法规定读作“本日”,扣谜面。

  例二:“皆大欢喜”(猜四川地名一)
  谜底:“乐都”。两字位置互移后读成“都乐”,切题。


  2、卷帘格 *
  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有后向前读,以倒读意扣谜面。
  例一:“函授”(猜常用词一)
  谜底:“讲信用”。根据格法要求,卷帘倒读为“用信讲”,以切题意。

  例二:“总爱吃苦”(猜成语一)
  谜底:“食不甘味”。倒读为“味甘不食”,反扣谜面。

  3、曹娥格
  别名:碑阴格。它的构成方法是用化形衍义得出,谜底每个字都要左右分读(或上下分读),以扣合其谜面。
  例如:天作丝丝道难行,含泪挥手送君行。(打一鸟名:露禽)
  猜时,谜底应读作“雨路人离”才扣合谜面。

  4、白头格 *
  又名“素冠”、“皓首”、“粉面”、“寿星”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射时谜底首字谐读,用别字代替扣谜面。

  例一:“废品”(猜《水浒》人名一)

  谜底:“吴用”。根据格法要求,谜底首字“吴”用谐音“无”字代替,读“无用”。

  例二:“走读”(猜哲学名词一)

  谜底:“形而上学”。谜底中首字“形”用谐音“行”代替,“行而上学”扣谜面。


  5、梨花格 *
  又名“谐音”、“玉冰”、“飞白”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均谐读。

  例一:“独自售货”(猜国名一)

  谜底:“丹麦”。以谐音“单卖”与谜面相合。

  例二:“速写”(猜称谓一)

  谜底:“会计”。以谐音读作“快记”扣谜面。


  6、粉底格 *

  又名“素履”、“白足”、“踏雪”格。谜底字数在两字以上,末一字谐读才能扣面。

  例一:“不弯不曲”(猜数学名词一)

  谜底:“绝对值”。谜底最后一字“值”应谐读作“直”,扣谜面。

  例二:“一丝不苟”(猜中药名一)

  谜底:“细辛”。谜底末一字“辛”用谐音读作“心”,方扣谜面。


  7、素心格 *

  又名“玉带”、“素腰”、“夹雪”格。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谜底中间一字以谐音读,作别义解扣谜面。

  例一:“默读”(猜学科名一)

  谜底:“心理学”。谜底中间的“理”谐读作“里”,全句读成“心里学”,扣面。

  例二:“语言要统一”(猜近代史人名一)

  谜底:“谭嗣同”。根据格法要求,谜底中间的“嗣”谐读作“词”,谐读后为“谭词同”,“谭”同“谈”与“言”相扣,“同”与“统一”相扣。


  8、燕尾格

  又名“燕翦”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末一字须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猜时左右分开作两字读。因其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格。

  例一:“暂勿动手术”(猜法律名词一)

  谜底:“缓刑”。将谜底末字“刑”分开读为“开刀”,与前面的字连续读成“缓开刀”,便可扣谜面。

  例二:“洛神赋”(猜河北地名一)

  谜底:“临漳”。谜底末一字“漳”左右分开读为“水章”,与“临”连续读作“临水之章”。


  9、虾须格

  又名“丫髻”格。谜底字数在两字以上,谜底首字左右分开作两个字读,并与后面的字连起来读以扣谜面。取其形似虾须而得名。

  例一:“巾帼英雄传”(猜鲁迅作品篇目一)

  谜底:“好的故事”。“好”字左右分开读为“女子”,连续读成“女子的故事”。

  例二:“手术学”(猜法律名词一)

  谜底:“刑法”。“刑”字左右分开读作“开刀”,与“法”连续为“开刀法”。


  10、展翼格

  又名“振翅”、“剖腹”格。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的奇数词或词组,中间一字应为左右分读的合体字,并与上下文连起来,以切合谜面。

  例一:“三八献礼,六一贺词”(猜书名二)

  谜底:“祝福、好孩子”。“好”字分开读成“女子”,与上下文连读为“祝福女子孩子”,切合谜面题意。


  11、上楼格

  又名“登高”、“踢斗”格。谜底字数须字三字以上。谜底末一字移置首字前面与下文贯通读,以扣谜面。

  例一:“三顾茅庐”(猜人事用语一)

  谜底:“诸葛亮会”。把“会”字移到“诸”字之前读成“会诸葛亮”。

  例二:“放眼世界”(猜哲学名词一)

  谜底:“世界观”。将“观”冠于“世”字之前,便读成“观世界”,切合谜面。


  12、下楼格

  又名“低头”格。此格法与“上楼”相似,不同之处是将谜底的首字位移到底末。

  例一:“玉田”(猜美术名词一)

  谜底:“中国画”。按格法要求将“中”字位移到“画”字之后,读成“国画中”。

  例二:“阳春白雪”(猜地理名词一)

  谜底:“寒温带”。“寒”字位移至“带”字之后读成“温带寒”,扣谜面。


  13、上下楼

  谜底字数须在四字以上的词或词组,谜底首尾两字互移成别义紧扣谜面。

  例一:“言”(猜成语一)

  谜底:“人而无信”。将首字“人”与尾字“信”位置互换,读成“信而无人”。

  例二:“三代人都好”(猜《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良儿、孙绍祖”。据格法要求,把首字“良”与末字“祖”位置互移,读成“祖、儿、孙绍良”,切合谜面意。


  14、调首格

  又名“乙上”、“睡鸭”格。谜底须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的第一、第二字互调位置与下面字连读扣谜面。

  例一:“筹良策”(猜建筑名词一)

  谜底:“房子设计”。根据谜面所示,“良”别解作汉代的张良,由此自然联想到他的字为“子房”得出谜底为“子房设计”。一、二字位置互换,才能贴切扣合谜面。

  例二:“蜃楼”(猜地名一)

  谜底:“上海市”。格法要求将“上海”二字位置互移,读作“海上市”扣谜面。


  15调尾格

  又名“乙上”格。格法与“调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把谜底最后两字位置互调。

  例一:“悬崖勒缰”(猜国名一)

  谜底:“危地马拉”。猜这条谜时,根据谜面提示及谜目所限制范围,联想得出谜底,把谜底最末两字位置互换,读成“危地拉”,即切谜面。

  例二:“红色娘子军”(猜电影名一)

  谜底:“英雄儿女”。把“儿女”二字位置互换,读成“英雄女儿”,与谜面意合。


  16、双钩格

  又名“己巳”格。因“己巳”形似双钩而得名。谜底字数限定四字,扣面时须将前两字与后两字位置对调读。

  例一:“满座皆曰去”(猜成语一)

  谜底:“言行一致”。前二字与后二字对调,读成“一致言行”。

  例二:“脸谱”(猜四字常用语)

  谜底:“头面人物”。互调位置后,读成“人物头面”。


  17、蝇头格

  又名“垫巾”格。此格法与“虾须格”相似,谜底须二字以上。首字须是上下结构的,分成两字并与后面的字连读。

  例:“野火烧不尽”(猜《聊斋志异》篇目一)

  谜底:“董生”。把“董”字上下分读为“艹(草)重”,连读为“草重生”,扣面。


  18、中分格

  又名“断锦”格。谜底字数为奇数,须在三字以上,中间一字上下分开作两字读。

  例一:“隆中决策”(猜地名一)

  谜底:“三岔河”。谜面取《三国演义》回目,诸葛亮于隆中分析三分天下的形势。将中间“岔”字分读为“分山”,与上下文连读成“三分山河”,切合谜面。


  19、蜓尾格

  又名“垫足”格。谜底须二字以上,谜底末字上下分开作两字读。

  例一:“多多”(猜外国地名一)

  谜底:“开罗”。“罗”上下分读为“四夕”,与“开”连成“开四夕”,正扣谜面。

  例二:“由”(猜《三国演义》人名一)

  谜底:“黄忠”。“忠”字上下分读为“中心”,与“黄”连读为“黄中心”,“黄”字中间是“由”。


  20、回文格

  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先顺读,后倒读,把两次读的意思合起来以扣谜面。

  例一:“龙门”(猜成语一)

  谜底:“充耳不闻”。先顺读后倒读成“充耳不闻,闻不耳充”。“龙”字充“耳”为“聋”,“闻”字去“耳”为“门”,扣合巧妙。

  例二:“大爆冷门”(猜摄影名词一)

  谜底:“强反差”。先顺读如前,后倒读为“差反强”,两者意思连续读为“强反差,差反强”,扣合自然。


  21、落帽格 *

  又名“脱帽”、“免冠”格。谜底须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首字略去不读。

  例一:“良师”(猜常用语一)

  谜底:“好好先生”。把首字“好”略去不读,而以“好先生”扣谜面。

  例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猜明代人名一)

  谜底:“李时珍”。将“李”字略去,以“时(间)珍(贵)”扣谜面。


  22、脱靴格 *

  又名“无底”、“弃履”格。要求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将谜底的最后一字摒除(不入谜义),以所余文字扣谜面。

  例一:“哄堂大笑”(猜东北地名一)

  谜底:“齐齐哈尔”。“尔”字去除,以“齐齐哈”扣合谜面。

  例二:“玉环”(猜京剧名一)

  谜底:“杨门女将”。“将”字略去,以“杨门女”切合题意。


  23、辘轳格

  谜底字须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猜射时谜底的字逢双互移位。如四字的谜底,其第一与第二字位置互移,第三与第四字位置互移,以此类推。

  例一:“长城南北”(猜人体穴位名二)

  谜底:“内关、外关”。“内”与“关”互移为“关内”,“外”与“关”互移为“关

  外”,连续读成“关内、关外”,紧扣谜面。

  例二:“醉汉开汽车”(猜成语一)

  谜底:“乘人之危”。依格法读作“人乘危之”,以扣谜面。


  24、红豆格 *

  谜底须在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断开顿读扣谜面。此格现一般不标出,以“顿读”代之。

  例一:“电扇”(猜四字常用语一)

  谜底:“转变作风”。把谜底顿读成 “转,变作风”,以切合谜面。

  例二:“九十九”(猜成语一)

  谜底:“百无一是”。将谜底顿读成“百无一,是”才切合谜面。


  25、摘遍格

  又名“摘盖”、“揭顶”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射时去除谜底每个字的相同的字头,只取其下半部的字义扣合谜面。

  例一:“朝辞白帝彩云间”(猜农业用语一)

  谜底:“篱笆”。按格法要求,去掉相同“竹”字头,为“离巴”切题。白帝城位于四川,“巴”可作四川的代称。

  例二:“何故至此”(猜外国地名一)

  谜底:“莱茵”。将“莱茵”相同的“艹”字头去除,为“来因”切谜面。


  26、放踵格

  又名“摘底”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时去除谜底每字下方相同部首,只取其上半部字义扣谜面。

  例一:“万家宝”(猜二字常用语一)

  谜底:“遭遇”。去除相同的“辶”,为“曹禺”扣谜面。“万家宝”乃“曹禺”原名。


  27、离合格 *

  又名“金钟”格。此格谜底字数不限。只是谜底每个字必须是合体字,猜时先分后合读(或先合读后分读),使谜底一个字读成三个或四个字。

  例一:“绝代佳人”(猜字一)

  谜底:“好”。先正读为“好”,再分读成“女子”,连续读做“好女子”,紧扣谜面。

  例二:“夕阳”(猜字一)

  谜底:“晒”。先分读成“日西”,再合读为“晒”,连续读作“日西晒”以扣谜面。


  28、碎锦格

  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时将谜底字分拆作二字或三、四字读。

  例一:“众口一词”(猜邮电用语一)

  谜底:“信筒”。将“信筒”二字分拆读做“人言个个同”,与谜面相照应。

  例二:“都是曾经沧海人”(猜中药名一)

  谜底:“竹沥”。把“竹沥”二字分开读作“个个历水”,以扣谜面。


  29、求凰格

  格名取“凤求凰”之意。要求谜底与谜面成对仗、讲平仄外,还须在谜底附加具有对偶意义的关联词,如“双、偶、合、匹配、同、联”等字。

  例一:“鸟唱歌”(猜成语一)

  谜底:“对牛弹琴”。“鸟唱歌”与“牛弹琴”相对,冠以

  “对”字即构成谜底。

  例二:“主词”(猜语文名词一)

  谜底:“双宾语”。“主词”与“宾语”相对,附加“双”字即成谜底。


  30、遥对格 *

  又名“楹联”、“求偶”、“鸳鸯”格。谜底一般不少于两个字。谜面与谜底成对偶句式,平仄协调,对仗工稳,如对联中的“小对句”一般。以词义近而意远者为上乘。

  例一:“红五分”(猜电影名一)

  谜底:“黑三角”。

  例二:“五月黄梅天”(猜饮料一)

  谜底:“三星白兰地”。


  31、隐目格

  此格与其他格有所不同(只有探骊格与其相似),根据谜面所示,只标出谜格,不标谜目。猜射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一:“说文解字”(隐目格)

  谜底:“书名,论语”。其中“书名”实际上就是所隐谜目(因《说文解字》是一部书)而“论语”即是书名,从字面上又能与谜面相扣。

  例二:“赤芍白芍”(隐目格)

  谜底:“中药名,双花”。“赤芍”与“白芍”二者既是中药,又是花卉。


  32、探骊格

  又名“骊珠”格。格法与“隐目”格相似。谜条上只写出谜面与谜格,不标出谜目,猜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一:“吾”(探骊格)

  谜底:“成语,有言在先”。谜面只有一个 “吾”字,根据联想推断,要成为一个语字,必须在“吾”字前加个“讠”字,才能构成“语”字。“成语”即谜目,与“有言在先”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二:“旭”(探骊格)

  谜底:“节日,八一”。“旭”节去一个“日”为“九”,“八一”之和为“九”。


  33、蕉心格

  又名“乙中”格。谜底须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中间两字位置互换后与上下文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一:“魔术表演”(猜成语一)

  谜底:“化为乌有”。“为乌”互换位置后,连续读成“化乌为有”,扣合谜面。

  例二:“暴君”(猜法律名词二)

  谜底:“元凶、首恶”。“凶”有“首”互换位,连续读为“元首”,扣合谜面。


  34、抵销格

  谜底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中间除有相同的字外,还含有与“抵销”义有关的关联词,如“掉、去、省、没、迁、无”等字。相互抵销后以所余字扣谜面。

  例:“说”(猜古人名二)

  谜底:“司马谈、司马迁”。将谜底中相同的“司马”去掉,“迁”字摒除,余“谈”字与谜面相扣。


  35、解领格

  别名:鸳肩格。谜底须四字以上,谜底的第二个字左右分开成两个字,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例如:

  江淮河汉常作客。(打一成语:四海为家)

  将第二个字拆为“水每”连上下文为“四水每为家”,切合谜面


  36、摘领格

  别名:折领格、折项格、射喉格。谜底需四字以上,除去第二个字候切合谜面。例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打三电影:家、望乡、新的一代)

  除去“望”为“家乡新的一代”。


  37、折胫格

  别名:脱袜格、缓带格、不胫格。谜底需四字以上,倒数第二字除去。例如:分(打一电影:汾水长流)

  读“汾水流”切合谜面。


  38、期艾格

  谜底需三字以上,其中有叠字,除去一个叠字后切合谜面。例如:乘法入门

  (打二杂技节目名:驯马、马术)

  去一“马”读“驯马术”切合谜面。


  39、神龙格

  别名:谜底需用长句为宜,上半截大部分切合谜面,下半截少部分出去,除去的少部分字应由旁边的邻字消除。例如:瞎子(打一电影:看不见的战线)

  将“战线”除去切合谜面。


  40、折柳格

  别名:谜底需用长句为宜,下半截大部分扣合谜面,上半截少部分除去,除去的少部分字由旁边的邻字消除。例如:“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打一外国首都名:帕拉马里博)

  只取“马里博”,“帕”字由邻字“拉”掉。


  41、联珠格

  别名:连珠格。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句中的连接句或字,以上一句末一字,下句的第一字,连缀成一词。不能用词组作谜底。例如:十二克。 (打毛泽东词二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打胜”切合谜面,“打”对“十二”,“胜”对“克”。


  42、加冠格

  别名:正冠格、加冕格。谜底大部分取材于诗、词、文连接着的两个句子,句子文义不足,需借上句末一字,加至本句的句首连续,以补充谜底句文的不足。例如:大江东去。(打一红楼梦词句:……水,无复向西流)

  从原句的“东逝水”借来“水”字。


  43、加履格

  别名:进履格。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中连接着的两个句子,用上一句全句,加下一句首句,连读切合谜面。例如:党的号召(打一《韩非子"显学》句:一国可使齐、为)

  从下句“为治者用众而舍寡”解来“为”字。


  44、牟尼格

  与“红豆格”相反,取消谜底的逗号,上下串读成一句,成谜。例如:文丞相印。(打《左传》一句:信,国之宝也)

  此典出自文天祥曾任丞相,封信国公。去逗号后为“信国之宝也”。


  45、玉版格

  将谜面的字,部分暗隐叫销。如谜面上发现有“勿、不、休、莫、去、别、漏、流、泛等字眼,就把邻近的多余的字除去,剩下的字,才是有关谜底的字。例如:漏船载酒泛中流。

  (打古文《喜雨亭记》一句:是岁之春)

  猜时,将“载酒”二字作为谜面,其余字已暗隐,“载”扣“岁”,“酒”扣“春”。


  46、泄白格

  别名:露面格、漏底格。灯谜术语,称之为“露春”,为文义谜的大忌。例如:施珠则太赤,施粉则太白。(打唐诗七言一句:却嫌脂粉污颜色)

  “粉”字底面相犯,在谜规上不允许。此格曾有不少子格,如犯第一字为“露头”,第二字为“露颈”,中央一字为“露腹”,倒数第二字为“露胫”,末字为“露尾”。


  47、带目格

  谜底一般只用一词组成,谜面前两字隐格目名称,不标谜格,让猜中时并带出人名、地名和数字等等来。例如:甲午风云(干支十二寅辰)

  其中“干支”为所隐之目,“二”是隐目所带之数字,“寅”、“辰”是谜底,他们包括在十二干支之内,与谜面“甲”、“午”相扣。


  48、内附格

  别名:暗附格、藏藏格。谜底需用具有格名的句子,暗附格名,须能体现格名的用意。例如:奖

  (打一《西游记》人名:卷帘大将)

  谜面“奖”是“大将”的倒读,和“卷帘格”的用意。


  49、簪花格

  谜底需用两字以上的词或成语,谜底的第一个字只允许加草字头或竹字头。例如:张苞

  (打一成语:方兴未艾)

  “方”字加草字头成“芳”,以“芳兴未艾”切合题意。


  50、反切格

  以谜面或谜底的两个字“切音”,即将上一字的声母和下一字的韵母相切,得一个字,再加上“反”或“切”字,切合谜面。例如:枪林(打一常用词:亲切

  谜面“枪林”反切成“亲”,扣谜底“亲切”,“切”是附加字。


  51、重门格

  别名:二进宫格、叠户格。谜底用一字、一词或短句组成,不直接解释谜面的意义,谜面先射中寓意,后入本意,经过转义才切合谜面。例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亥(打一字:虫)

  第一层门,先从谜面十二地支中,独缺戌;第二层门,应知戌属狗,狗即犬。经转义,独缺犬,为虫字。


  52、苏黄格

  谜底的词不直释谜面的意思,先以谐音附会,后才入本意,经过转义才切合谜面。例如:剪烛。

  (打一古科举名:状元)

  “剪烛”会意“一夹一明”,经谐音附会成“一甲一名”,即“状元”。

  53、徐妃格 *

  格名出自李商隐《南朝诗》中“只得徐妃半面妆”而得名。梁元帝后妃徐氏每次得知元帝要来时,便化妆成半面妆等候。因此又叫“半妆格”。此格谜底必须在两字以上,偏旁、部首相同。

  去除相同的偏旁、部首,以读每字的半面意扣合谜面。
  例一:“小舅子”(猜化学元素二)
  谜底:“钠、锑”。根据格法规定把“钠锑”相同的偏旁“钅”去掉后为“内弟”,
  照应谜面。
  例二:“阎王告示”(猜昆虫名一)
  谜底:“螟蛉”。各去掉左边相同的偏旁“虫”字,以“冥令”切合谜面。

  54、遗珠格
  别名:解带格、鸿沟格、挖心格、折腰格、比干格、抹胸格等。谜底需三字以上单数字,最中央的一字除去。例如:口(打一成语:因小失大)读“因失大”切合谜面。

5. 灯谜有哪些?

1.别净讲些老故事(央视栏目)    【谜底】整点新闻
2.证实已经失踪(口语)    【谜底】真丢人
3.远离近视,刻不容缓(三字口语)    【谜底】小心眼
4.偷得人生半日闲(12笔字)    【谜底】喻
5.林彪坠机处,定有遗迹在(七唐)    【谜底】折戟沉沙铁未销
6.未入灯谜之门(四字俗语)    【谜底】羊入虎口
7.共同进餐三十天(2字应节食品)    【谜底】月饼
8.不信星汉四五日(七唐)    【谜底】疑是银河落九天
9.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宋词句)    【谜底】衣带渐宽终不悔
10.独钓寒江雪(网络名词)    【谜底】一人下线
11.玉兔东升芬芳溢(花名)    【谜底】夜来香
12.东王兴起在南京(诺贝尔奖得主)    【谜底】杨振宁
13.六出飞花点翠苔(饮品)    【谜底】雪碧
14.担土筑堤道初成(国名)    【谜底】新加坡
15.常食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宋词人)    【谜底】辛弃疾
16.上海一游愁心散(传统节日)    【谜底】中秋
17.只见得红妆半露(神话人物)    【谜底】织女
18.庄生晓梦相迷,望帝春心(打一词牌名)    【谜底】蝶恋花
19.二人相会,如鱼得水”(称谓)    【谜底】渔夫
20.我的心里亮堂堂(台湾作家)    【谜底】余光中
21.肥胖丈夫苗条妻(成语)    【谜底】重男轻女
22.知识就是财富(国名)    【谜底】智利
23.臣肯告老还乡(五唐)    【谜底】与君离别意
24.协议离婚(2字数学名词)    【谜底】约分
25.华夏后人多俭省(打一节日名)    【谜底】中秋节
26.冯延巳雨里思亲(成语)    【谜底】正中下怀
27.今日得宽余(3字数学名词)    【谜底】正无穷
28.不觉天已晓”(宋词句)    【谜底】照无眠
29.宋立程朱之道(作家)    【谜底】赵树理
30.展读来函增智慧(港台歌星)    【谜底】张信哲
31.扩建宅围(旅游城市)    【谜底】张家界
32.昨夜灯前见,叙后起相思(食物)    【谜底】炸鸡
33.左不借,右不借(成语)    【谜底】责无旁贷
34.银牌价更高(国名)    【谜底】赞比亚

灯谜有哪些?

6. 灯谜有哪些?


7. 灯谜有那些

1、鲁迅逝世一世纪。(打一成语)谜底:百年树人 
2、建国方略。(打一字) 谜底:玉 
3、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打一成语) 谜底:六神无主 
4、拍一个巴掌。(打一地名) 谜底:五指山 
5、什么动物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睡也是坐? 谜底 青蛙 
6、石头旁边有块皮。(打一字) 谜底:破
海棠开后落残梅(字)淌 
〔注析〕在这条谜中,谜面的“海”、“棠”二字系离合之母字,“海”字、“棠”字拆开(“开”)后,计得“氵”、“每”、“尚”、“木”四部。其中,“氵”与“尚”组成“淌”,“每”与“木”组成“梅”。题面“落残”,既可理解为从“海棠”里凋落摧残去一个“梅”字,更可理解为“海棠”若除开了假设的底字“淌”之后,落得一残存的“梅”字。 
〔点评〕这是一则字谜创作中具有无上境界的通灵神品。就目前而言,面上母字离合形扣住底字以后,馀部仍能成一字,并又巧妙地在面上揭示而出者,于作者止此一谜而已,于谜坛亦仅此一例而已。本谜“外极其像,内极其意”(借用作者《灯下偶拾·制谜》语),兼有千思所得之“奇”与妙手偶得之“巧”,故能赏之清丽芊眠,诵之攡振金玉,味之齿颊留香! 

桃花潭水深千尺(成语)无与伦比 
〔注析〕李白《赠汪伦》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为李白漫游安徽泾县时所作。汪伦,泾县桃花潭人,常以美酒招待李白,二人情谊甚笃。谜底启下相扣,将“伦比”之“伦”借作汪伦之名,意指桃花潭之千尺深水,也无法与汪伦对他的深情相比。 

情急无心垂钓钩(字)静 
〔注析〕“情急无心”别义指“情”、“急”二字除去“心(忄)”部,馀下为“青”、“刍”;“垂钓钩”象形。底字“静”,由“青”、“刍”与一活灵活现的竖钓钩三部分组装而成。 

九九数完魔灭尽(书名)八十一难经 
〔注析〕题面采《西游记》第九十九回目,意谓唐僧师徒一行,历尽九九八十一次魔障灾难,终于获得正果。谜底为中医古籍,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后世亦略称《难经》、《八十一难经》。此书旧题战国秦越人撰,共有八十章,以问答体裁解释《黄帝内经》关于脉法、经络等方面的疑义。入谜乃将“八十一”映合“九九数”。作“灾难”义,“经”则别解为“经过”。 
〔点评〕谜贵有精神,所谓“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所谓“生气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总在于取造化之文,为我之文也。 

风雨空中雁阵斜(字)佩 
〔注析〕题面别义:“风”字、“雨”字空去其中间笔画后,所馀为“几”、“币”。雁阵本作“人”字,倾斜之,当是“亻”。合“几”、“币”、“亻”三部,遂成底字“佩”。 

未意刘禅亡蜀国,何因孙皓丧吴都(唐诗)只是近黄昏 
〔注析〕面言三国末期之事,分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二回与一百二十回中。刘后主亡国,乃为溺爱中贵黄皓;吴末帝孙皓之丧吴都,是因宠信中常侍岑昏,故题面发问“未意”、“何因”,谜底则作答云:“只是近‘黄’、‘昏’!”底诗见李商隐《登乐游原》。 
〔点评〕谜面出于作者杜撰,然句式之工整、意味之深远,丝毫不逊于成句。多少兴亡之事、盛衰之叹,悉凝结于此两句之中。然而作者却不发惊人之论,用意十分,下语三分,以蜀吴亡国丧都之事,诘问缘由,答案却故意漫不经心,以“只是”面对,真可谓至炼之笔。“黄昏”一词在借指人名的同时,又映衬谜意——帝王昏聩,溺于酒色,于是帝业亦如同西山日薄,庶几黄昏之时了。 
此类神品,足可传世! 

此间乐,不思蜀(红楼梦人)长安守备之子 
〔注析〕《三国志·蜀志·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文王,司马昭。谜底人物亦作“长安守备公子”。今据题面蜀汉后主刘禅之答语,将底顿读如“长安守/备之子”。“备之子”,乃言刘禅是刘备之子;“长安守”,意犹长期安乐(禅降魏后亦被封为“安乐公”)而守于魏国,绝不思念故土。 

胡服(唐诗)身上衣裳口中食 
〔注析〕我国古代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服装称“胡服”。如战国赵武灵王就曾“胡服骑射”,采用西方和北方民族的服饰,教人民学习骑射。“胡服”亦可别解:胡,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服,穿衣服也,或是吃、食用也(如“服药”。一般只限于服食药物)。题面问:什么叫着“服”?谜底作答:身上着衣和口中进食叫着“服”。底诗见诸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点评〕一箭双雕,一石二鸟;自问自答,情趣盎然! 

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成语)赞美备至 
〔注析〕谜面为襄阳属邑新野县人民赞颂刘备之歌辞,出《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文中。谜底别解“备至”为“刘备到此”之意。 

织杼半融读书声(字)纾 
〔注析〕“织杼半融”之双关意为:“织”、“杼”二字拆开,各融合其半——此可得一“枳”字,一“纾”字。“读书声”别义犹:读作“书”字之声调。“枳”与“纾”中,“枳”读如“只”,不符“书”音,故排除;而“纾”正读“书”字音,因此即是谜底之字。 
〔点评〕领会谜面,唧唧杼声与琅琅书声交织出一幅旧时男读女织的生动图景。仅此恬适优美之意境已颇足使人陶醉其中而散虑逍遥,何遑再论其谜技神乎其神、谜味谏果回甘乎?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谚语)英雄难过美人关 
〔注析〕唐·杜牧七绝《赤壁》云:“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谜底据诗之末两句,亦即题面作两段理解:“英雄难过”是谓若无东风之助,则赤壁无功,其后果将令大英雄周瑜特别心伤、无比难受——此“难过”已非“难以过去”之本义;“美人关”则指曹操灭亡东吴后,掳走美女大乔与小乔姐妹,关在铜雀台内——此“关”字亦不作“关口”释,实为“关锁”之义也。 
〔点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读此谜,难免使人兴“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叹前朝割据忙;南士无心迎魏武,东风有意便周郎”之幽叹。 

休教前约束奴心(电视剧名)女权 
〔注析〕面句似言旧时女子欲罢除前之婚约而另择佳配。其实取:教“休”字前半部“亻”裁约去,所馀之“木”,则捆束于“奴”字之中心部——恰成谜底“女权”也。 

与吾同伴入林间(木名)梧桐 
〔注析〕当题面读作“与吾同/伴入林间”时,会其义可指“吾”、“同”二字相伴进入“林”字之间;而谜底“梧桐”,恰是“吾”、“同”、“林”各部参差组成。 

似镜、似梳、似弓、似钩、似眉(商业用语)本月盈亏 
〔注析〕谜面所述,系古人以物状喻月之词。“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此“似镜”也;“殷勤一梳月,十里伴还家。”(陆游《游山》)此“似梳”也;“初月如弓未上弦。”(唐·缪氏子《新月》)此“似弓”也;“坐见如钩月。”(唐·顾况《望初月简于吏部》)此“似钩”也;“初魄似蛾眉。”(北周·王褒《咏月赠人诗》)此“似眉”也。谜底据此以作别解:本就是月亮由盈满到亏缺(的过程)。其“盈亏”,非为盈亏互见,盖面上罗列之序,实为由圆满渐次缺损也。 

池影疏梅景也虚(植物类苔)杉海 
〔注析〕“疏梅”别义,谓“梅”字疏散开,作“木”、“每”两处。“池”、“影”二字中,虚化去“景”、“也”两部分,馀为“氵”与“彡”。合“木”、“彡”、“氵”、“每”四部组成谜底“杉海”。 
〔点评〕拟面得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句之风神韵致,扣底精谨洗练,浑化无迹。就中尤以“也”字之明为虚词,暗作销脱,如“白山隐隐峰无限”,于人不经意处最为惑人。 

不信中原不姓朱(文告用语)郑重声明 
〔注析〕民族英雄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诗云:“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末句为郑氏对收回中原、光复大明的誓言,气势豪壮,雷霆万钧。谜底别解,以“郑”谓诗作者郑成功、“声”释“宣告”、“明”指大明国。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浙江山名二)四明莫干 
〔注析〕《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新任东莱太守,上任时,“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之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题面即采自杨震语。今以“天”、“神”、“我”、“子(你)”皆知,释谜底“四明”之意为“四者都明晓”;“莫干”,则拟口语,犹“莫要干这种事”也。 

水没尾生犹抱柱(字)汁 
〔注析〕面借“尾生抱柱”典故。据《庄子·盗跖》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实取“水”为“氵”,“生”字尾部为“一”,“柱”象形作“|”。“氵”、“一”、“|”三部合成“汁”。 

要留清白在人间(化妆品·卷帘格)爽身粉 
〔注析〕明·于谦《石灰吟》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底依格倒卷为“粉身爽”,“粉身”直承题诗上句意,“爽”则谓豪爽磊落。 
〔点评〕一“爽”字力透纸背,神采飞扬!晋·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愈深。”此语亦正涵盖、伸张了谜作者的创作动机、创作途径和这类“言志”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言其上下察也(明人)谭启宗 
〔注析〕面出《中庸》第十二章:“《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借之别义作:说它是“察”字的上下部位。底人名中,“谭”乃“言说”之义;“宗”字上部“宀”、下部“示”,正是“察”字之一上一下。“启宗”,犹言“宀”与“示”上下一结合,便启导“宗”字成立也。 
〔点评〕清·企杜氏《龙山灯虎》中载有以“宗”射四书句“言其上下察也”一谜。此作则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传统而不为传统所囿,大胆开拓,刻意求变,遂使旧的构思焕发了新的生命,诚可谓“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山径一弯带雨痕(字)函 
〔注析〕题面“山”字中一竖笔象形作路径,“一弯”则如“了”;“雨”中四点,既是“雨”字之残痕,复形似雨痕。引带“雨痕”进入“径”弯曲后的“山”字里,乃成底“函”字。 
〔点评〕山雨洒衣,空翠粘鬓;不丰而腴,不刻而隽;气厚则苍,神和乃润;妙化既臻,匠心斯印。 

冲冠一怒为红颜(《红楼梦》人)吴贵之妻 
〔注析〕清·吴伟业长篇叙事诗《圆圆曲》中有“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之句。盖吴三桂引清军大举入关,明为君亲复仇,实为其爱妾陈圆圆被夺而泄愤。诗中“红颜”即指圆圆。谜底“吴”借指吴三桂,“贵”作“贵重、特别看重”义释,“之妻”犹言“他的妻小”。底人原为程伟元本《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是晴雯的表嫂,亦可称“吴贵媳妇”、“吴贵妻”。 
〔点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陂讨源,虽幽必显;词旨调畅,不蔓不枝,非佳构而何? 

偏安一隅召归师(字)嫔 
〔注析〕题句“偏安”,别义指“安”字上下两部偏斜;“师”字换置义为“兵”,“召归师”即是要召还一个“兵”字;此“兵”归入何处呢?乃在偏斜后的“安”字之一隅——右下角疏落处,如此组成谜底“嫔”。 

客心还系灞桥头(字)涤 
〔注析〕灞桥,一作“霸桥”,在今西安市之东十公里处。《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唐人亦因循其风,又谓之“销魂桥”。将谜面“客”字之中心部“夂”,“灞”、“桥”之先头部“氵”、“木”,相系在一起,即得底字“涤”。 

手可摘星辰(机械工具)轻便抓斗 
〔注析〕宋·李颀《古今诗话》载:“杨文公(亿),数岁不能言,一日家人抱登楼,忽触其首,便能语。家人曰:‘既能言,可为诗乎?’曰:‘可。’遂吟《登楼》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今人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卷上注此条云:“《西清诗话》谓此乃李白诗,首二句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与此少异。”故题面句应判为宋人杨亿幼时所吟。谜底“斗”字别解作“星斗”,以扣面之“星辰”;又以面之随“手可摘”,见底“轻便抓”之意。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医学名词)临床经验 
〔注析〕面出明·朱柏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今取谜底别解,“临床”指夜晚上床休息之前,“经验”则谓“经过点查、检验”。 

天街分象见奎光(古代科学家)一行 
〔注析〕天街,星名。《史记·天官书》:“毕、昴间为天街。”《正义》云:“天街二星,在毕、昴间,主国界也。”奎光,指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为首的奎星之光。分象,犹言区分星象。西方七宿为:奎、娄、胃、昴、毕、觜、参。处于“昴”、“毕”间的“天街”离“奎”不远,其“光”自然可见。由此知题面撰述有据。谜则取题面之别义相扣:从“天街”二字的笔画中,分步拆光一个“奎”字后,正合谜底“一行”。亦即“天”去“奎”上部之“大”,馀“一”字;“街”去“奎”下部之“圭”,馀“行”字。 
〔点评〕二字词汇类的底材,如以离合手法制成七言面句,一是讲究离与合于表义上一定稳含不露,在二层义上则清晰通透,毫不粘皮带骨;二是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字须带双关,句须见圆融,意须有别寓。似此谜,便是既能参透个中三昧、复能造就传世精品。 

老子一气化三清(作曲家名)聂耳 
〔注析〕面系《封神演义》第七十七回目。“老子”即李耳,因以其名“耳”代之。据该回故事述:老子与通天教主会斗于诛仙阵时,“把鱼尾冠一推,只见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清”。此“三清”,乃指上清、玉清、太清三位天尊,连老子本元在内,共为四位,亦即四“耳”。谜底“聂耳”,析之也正是四个“耳”字。 
〔点评〕老子元道合一,才能无上神通;作者“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始可生此佳制! 

“淄水至,则汝残矣”“淄水至,流子而去”(历史名词)土木之变 
〔注析〕《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桃木刻成的偶人)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谓捏制)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这段虚拟的土偶人与桃梗之对话,原是苏秦借打比方而劝阻孟尝君勿轻率入秦者。此亦见载于《战国策·赵策一》及《史记·孟尝君列传》,然“桃梗”于彼处均直作“木偶人”也。谜底“土木之变”,本指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役,今据面语别解其意为:土偶、木偶都起了变故(被淄水冲残毁坏)。 

双钩大戟飞刀剑,马勃车前粤地黄(成语)草木皆兵 
〔注析〕谜面两句,系由六味中草药名并联而成。此中既有“草”本者,亦有“木”本者;且又借称军械车马,隐含肃杀交兵之象。 
〔点评〕刘彦和《文心雕龙·总术》有云:“若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借之以言此谜之构思,不亦可乎! 

叉手旋成五首绝(字)擎 
〔注析〕面之“叉手”,本为唐诗人温庭筠事。据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两手相拱曰叉)而八韵成”。于谜,“叉手”当暗示底字中必有一“手”字。“五首绝”,五首绝句也;绝句每首四句,五首计二十句,亦即“廿(艹)句文(攵)”,此恰可组装一“敬”字。“旋成”则取别义,指“手”、“敬”两部经旋合以成“擎”。 

沐李荣桃处处春(字)楞 
〔注析〕析底字为“四方木”或“木四方”,以之回应谜面,可知“沐”、“李”、“荣”、“桃”四字中均有一“木”,且按或东西南北,或左右上下之“四方”位置而分居;“处处春”,则提示面句前半段“沐李荣桃”中到处有“木”——此系以“春”借代“木”,本于《幼学琼林·岁时》:“甲乙属木,木则旺于春。”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字)姓 
〔注析〕魏文帝曹丕之《燕歌行》,写女子怀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缠绵悱恻,是一篇言情名作。题面即采自其诗的结尾两句。今将底字拆为“女”、“牛”、“一”三部。“牵牛织女”别义作:牵来“牛”字,交织“女”字。“河梁”乃以物体状摹为“一”。“尔”代指“姓”字中的“牛”与“女”两部分,谓独限于“一”之隔阻,只落得“遥相望”也。 
〔点评〕此作迷离者不间,切实者不尽,广大者不廓,精微者不僻,已把取前人诗句作面的字谜发挥到了极致。 

禾(明人评点语)千载之下,犹可想见其人 
〔注析〕底文见诸明·李贽《焚书》卷五,原系李卓吾高度评价魏晋嵇康、阮籍之人品风骨为世所希之揄扬语。入谜实取句中“千”字、“人”字之形体笔画。乃就面一“禾”字作申说:若于“千”字之下载以字部,还当想见那个“人”字——“千”与“人”可组成“禾”字。这里,“载”字须由名词转为动词。 
〔点评〕“犹可想见”四字虚拟作者口吻,作凭空构架;然此等空中楼阁,却是础皆贴地,户尽通天耳。想到空灵笔有神,每从游戏得天真!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词牌二)十六字令 满江红 
〔注析〕题面为《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中孔明所开出的说是“便教都督气顺”的药方,实亦是用火攻破曹之大计谋也。谜底据此连缀读如“十六字/令满江红”,意犹:正是谜面这十六个字,让整个长江都被战火烧得通红。 

骄嘶过,沽酒楼前(围棋名家)马晓春 
〔注析〕面出南宋淳熙太学生俞国宝词《风入松·题酒肆》:“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湖边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在,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亦载:“一日,御舟经断桥,桥旁有小酒肆,颇雅洁,中饰素屏,书《风入松》一词于上。光尧(按,指高宗赵构)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太学生俞国宝醉笔也。上笑曰:‘此词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谒(谓脱去布衣换上官服)云。”今题面即撷自其词之上半阕。骄嘶而过者,玉骢“马”也;为何骄嘶而过?因惯识湖边路,知道酒楼位置,“晓”得近“春”便驻蹄也。“春”字,自唐人起即以之代称酒,杜甫《拨闷》“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玉壶买春”、李肇《国史补》 “酒则有……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均以春代酒。 

关河不可共相叙,分定三秦入汉中(字)溆 
〔注析〕题面似说楚汉相争之事,又似说光武西击公逊述之事,其实却是在反复演绎底字。上句“关河不可”意谓去“河”字之“可”部,馀“氵”;“共相叙”乃指“氵”相共一“叙”字,成“溆”。下句“分定三秦”犹言去“秦”字上部之“三”笔画,馀“余”;“入汉中”则作“余”加入“汉”字中间解,此亦成“溆”。 
〔点评〕此作便置入《韵谜三百则》中,亦未必减色。妙在面上两句反复声明谜底一字,细微密栗,窈窕而不犯,妥贴而不痴,且发古论势,俨然史家笔墨!

灯谜有那些

8. 灯谜有哪些

  字谜  离合字谜  成语谜  常用词语谜  人名谜
  地名谜  影视剧谜 书刊诗词谜  医药谜  动植物谜
  学科谜  食品谜  趣味谜   带格谜
  灯谜又称“文义谜”,亦称文虎。它主要着眼于文字的义、形、音,凭借汉字的一词多义、笔划组合、摹状象形等特点,通过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来使谜面与谜底在词义上或在字形上达到相扣。
  一般来说,一条灯谜,有三个要素:谜面,谜目,与谜底。谜面一般由精炼的短语、韵文、诗句、或字词组成。谜目则提供了解谜的边界条件,限定了谜底的范围。谜底与谜面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谜底要“扣”谜面,即谜底的内涵要能囊括谜面的内涵。有一些谜还注有谜格,来限定谜底与谜面的相扣关系或方法。
  以下分别介绍:
  一、猜谜方法 -一 字义分析法
  猜谜的方法有好多种,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字义分析法、字形分析法、形义综合法及特殊分析法。
  字义分析法
  1.解析法,即谜底对谜面作正面解释分析。
  如:托儿所阿姨点名(曲艺形式一) 数来宝 解作“数一数送来的小宝宝”。积食(口语一) 吃不消 解作“吃进去不消化”。
  2.归纳法,谜底是谜面的归纳或概括。
  如:上游、中游、下游(无线电名词一) 三波段 归纳为“河流水波分成三段”。万紫千红遍地开(越剧演员一) 陆锦花 概括为“陆地上繁花似锦”。
  3.喻义法,此类谜的谜面大多是有一定喻义的现成词语,猜射时不照字面意思,而要按其比 喻的含义去思索。
  如:桃李满天下(作曲家-) 生茂 比喻到处都有学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明代抗清名将一) 史可法 比喻历史上的事情可作借鉴和效法。
  以上三种方法属正扣法,即正面会意法。

  4.反扣法,从反面入扣,面底大多包含一对反义词。
  如:劣质商品可调换(四字常言) 好不容易 解作“好的商品不允许调换”;“好、劣”为一对反义词。
  读新书,读好书(成语一) 不念旧恶 解作“不念旧书与恶书”;“新与旧”、“好与恶”分别为反义词。
  5.侧击法,面底之间既非正扣,亦非反扣,而是以旁敲侧击的方法使其烘托相扣,有时亦称衬扣法。
  如:是进亦忧退亦忧(成语一) 乐在其中 面出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借用“进、退”夹击出“中”。“忧”、“乐”为反义词。
  人生地不熟(三字口语) 天晓得 天地人,三杰也;既然“人”生、“地”不熟,那只知道“天”了。
  6.漏字法,谜面借用有规律的词语,故意漏去一或多字,谜底即以漏掉的字配以适当的词汇相扣。这类谜的谜底常带有遗、漏、无、少、缺、欠、落、掉、抛、舍、弃、丢、扔、忘、失等表示没有或丢舍遗弃的词。
  如:生一个好(成语一) 只字不提 “只生一个好”为计生宣传语,谜面漏掉一个“只”。
  焉哉乎也(孟子句一) 失之者鲜矣 七个文言虚词“之乎者也焉哉矣”,“失”去“之者”少了(鲜)“矣”。

  7.特征法,以某种事物作谜面,按其特征或用途猜射谜底。
  如:手杖(常用词二) 掌握、执行 手掌拿着支撑走路,这是手杖的用途。
  汤药与膏药(口语一) 服贴 用“服、贴”表示两类药不同的使用方法。

  8.问答法,面底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
  如:贝壳何处寻?(电视剧一) 上海滩 解作“上,海滩去寻贝壳。”
  卷尺有何用?(物理名词一) 释放能量 解作“释放开,能用来量长度”。

  一般说来,此法以问句作面,答词作底。当然,亦有例外。
  如:春节三日有安排(纺织品一) 人字呢 谜面“节”作断开解,即“春”字节断分成“三”、“人”、“日”三个字,“三”、“日”有了安排,“人”字呢?

  9.因果法,面底互为因果关系。
  如:落实农村经济政策(乒乓教练一) 庄家富 解作“庄户人农富起来了”。面是因,底是果。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沪剧演员一) 丁是娥 惊惶的原因是见到木兰是女郎。面是果,底是因。

  10.承启法,即为承上启下法。一般用有上下文连贯含义的现成句子作谜面,猜射时应联想到其上下句的含义。通常为避免底面相犯而不取全句。
  承上法
  如:“时时误拂弦”。猜单姓五:“常、巴、周、郎、顾”。面为唐•李端《听筝》句。上句是“欲得周郎顾”。周瑜不但会抚琴,而且善听曲。闻有错者必前往耐心指正,几致成癖。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传闻遐迩。故而喜爱弹琴的仕女,为了一睹周郎英姿且得手把手的教导,竟故意出错以会周郎。谜面“时时”扣“常”,“巴、周、郎、顾”,谜意均在上句中,是一则典型的承上法。
  “骚人搁笔费评章”。猜影视演员二:“白雪、梅艳芳”。面为宋•卢梅坡《雪梅二首》(其一)。上句是:“梅雪争春未肯降”。全诗四句,只有第二句无犯底字。真是天造地设的佳构。“白雪”言雪比梅白;“艳芳”喻梅胜雪香。孰优孰逊,难怪“骚人搁笔费评章”了。
  启下法
  如:“至今思项羽”猜温州市地名。“望江东路”。谜底顿读为“望江东、路”。面为宋朝李清照《乌江》诗句。下句是:“不肯过江东”。项羽兵败至乌江,本想回一下久别的故乡,梓里情深,可以想象。但因所率子弟兵死伤殆尽,无颜见江东父老,只得遥望江东路径叹息。
  “九龄已老韩休死”猜名贵药材冠产地:“朝鲜人参”。面为宋•晁说之《唐明皇打球图》诗句。下句是“无复明朝谏来”。意为朝中少了张(九龄)、韩(愈)两人,对唐明皇声色犬马,不理国政的行为,无人再敢参奏进谏了。谜底别解为朝中很少有人参奏了。

  11.运典法,不是单纯从谜面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通过谜面运用的典故来猜射。
  如:莫须有(《聊斋》篇目三) 秦桧、织成、冤狱 这是运用秦桧捏造罪名陷害岳飞的典故。
  眼前有景道不得(电影演员二) 于是之、李默然 李白曾游黄鹤楼,本欲题诗,但看了崔颢的诗后,打消了念头并写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之,李(白)默然。

  12.分扣法,它不是以谜面的整体含义来推敲谜底,而是将谜面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分别猜射。
  如:重放的鲜花(花卉一) 千里香 谜面分割成“重放”和“鲜花”两部分。
  好看、方便、牢固(国名一) 美利坚 此谜巧妙地把同类题材组合在一起,分别一一扣之,较为难得谜语的猜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属于会意体的有会意法、反射法、借扣法、侧扣法、分扣发、溯源法;属于增损体的有加法、减法、加减法;属于离合体的有离底法、离面法;属于象形体的有象形法、象画法;属于谐音体的有直谐法、间谐法;属于综合体的有比较法、拟人法、拟物法、问答法、运典法。

  会意法  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例如:脸上长钩子,头角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象)

  反射法  即反其谜面意思而猜之。例如:莫用小人(打一中草药:使君子)

  借扣法  不用谜面原意或多意、反意,借用谜面别解成新意,用来扣合谜底。例如:开明(打一唐代文学家:元结)“开明”别解为“明朝的开始”,即元朝的结束,因此谜底为“元结”。

  侧扣法  不正面理解谜面原意,借用多义从侧面烘托扣合谜底。例如:江枫渔火(打一《儒林外史》人物:双红)这里“双红”是从“枫”、“火”得名,“枫”和“火”都是红的,因此“双红”扣合谜面。

  分扣法  谜面的字分别扣合谜底的字,有的一字扣一字,有的一字扣多字,也有的多字扣一字。例如:望穿(打一昆曲剧目:十五贯)“望”俗称“十五”,“穿”与“贯”有同义之处,分别扣为“十五贯”

  溯源法  “溯源”及追溯谜面的来源以及与其原出处的上下关联,然后再扣合谜底,也有叫它承上启下法的。例如:桃花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无与伦比)这则谜以“桃花谭水深千尺”的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扣合谜底。

  加法  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予以增加或将某些字相加,来扣合谜底。例如:好山好水 (打二字:崔,淮)这里“好”扣“佳”,“好山”及“佳山”,自身相加得“崔”;“好水”及“佳水”,自身相加成“淮”。

  减法  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减少,或用某些字相减来扣合谜底。例如:池中没有水,地上没有泥   (打一字:也)将“池”的三点水去掉的“也”,将“地”的土字旁去掉也得“也”。

  加减法  按谜面的提示,有的字增加笔划,有的字减少笔划,既有加有减,最后扣合谜地。例如:上头去下头,下头去上头,两头去中间,中间去两头.本谜“去”为谜眼,分为上下两部分即可组合成谜底。

  离底法  此谜,谜面反映的是谜底的拆离。猜时,将谜面合成,然后再扣合谜底。例如:七人(打一县名:开化)

  离面法  将谜面某些字拆离,去扣合谜底。例如:诧(打一成语:一家之言)

  象形法  根据事物的特征,汉字的结构(相形),进行拟人拟物,加以形象化,使人引起联想,增加趣味。例如:冰上两点嫌它多,石头压水水爬坡.(打一名词:水泵)

  象画法  此谜是根据谜面整体具有图画意味去合谜底。例如: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打一字:慧)

  直谐法  制作谜底时,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来应该用的字,把人的注意力引开,达到隐藏谜底的目的。例如:增加十两(打一城市:天津)“增加十两”及“添斤”,与“天津”谐音。

  间谐法  先将谜中的某些字拆变,再谐音扣合谜底。例如:二者规格不同(打一字:鞋)

  猜时,先将“鞋”拆为“圭”、“革”两部分,“圭”与“规”谐音,“革”与“格”谐音,切合谜底。

  比较法  是将形状、字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扣合谜底。例如: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打一字:夕)

  拟人法  将谜面的字词人格化,扣合谜底。例如: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衫,你若欺负她,她就戳一枪. (打一动物:蜜蜂)

  拟物法  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或者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例如:

  枕头.(打一成语:置之脑后)

  问答法  此种谜通常是用提问式的谜面,回答式的谜底。例如:八十万禁军谁掌管?(打一成语:首当其冲)

  运典法  词类谜语以人们熟悉的成语、口语、诗词、典故作谜面,而将意义别解,从而扣合谜底。例如:宝玉求婚(打一美国历史人物:林肯)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