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什么时候会在香港上市?

2024-04-30 06:20

1. 小米什么时候会在香港上市?

小米21日早间更新了赴港上市招股书,招股书显示,小米开始接受认购,香港IPO筹资最高61.1亿美元。小米公司法定股本总面值67.5万美元,由700亿A类股(价值17.5万美元)和2000亿B类股(价值50万美元)组成。据悉,小米预计7月9日在香港上市。 

小米聆讯后资料集显示,本公司有不同投票权架构,根据该架构,本公司股本将分为A类股份及B类股份。对于提呈本公司股东大会的任何决议案,A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而B类股份持有人则每股可投一票,惟就有限保留事项有关的决议案投票除外,在此情况下,每股股份享有一票投票权。 

另外,小米执行董事、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将透过多个中间实体持有并控制4,295,187,720股A类股份及2,283,106,380股B类股份(假设全部优先股转换为B类股份)。 小米赴港IPO提速,越来越多的基石投资者浮出水面。6月20日下午有消息称,中国移动正在洽谈投资小米IPO,随后中国移动向媒体证实,称“消息属实”。另外还有消息指出,高通、招商局、顺丰签约入围小米IPO基石投资者名单。

小米什么时候会在香港上市?

2. 最近看到小米公司在香港上市了,那么注册香港公司对企业上市有什么好处呢?

小米公司在香港上市,其实香港公司是功不可没的。
并且我们熟知的企业,如美团点评,海底捞,51信用卡,同程艺龙等等都纷纷在香港上市。
与国内公司对比,在香港上市的好处如下:
国内股市上市的审批条件异常严格,首先要满足的是连续三年盈利,接着变数股东人数有要求,持有百分之几的股东人数必须达到指定人数;
其次是审批程序非常繁杂,走完固定程序至少要三年,多则五年,而冗长的程序导致效率低下,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超过千家;
接着就是费用,内地的股市税率较高,按每天的股票交易量来看,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支出。
而香港股市就要便捷和便宜许多,能更方便的获得国际资本的关注,吸引国际投资。
并且能让内地公司获得更多的国际影响力,登上世界商业舞台。
但是在香港上市,首要条件便是拥有一家香港公司,注册香港公司流程和条件都比较简单,后续管理也较方便,成为了许多企业家迈向国际舞台的跳板。
关于注册香港公司事宜,欢迎来和我们探讨。

3. 小米将于5月申请港股上市吗?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最快将于5月申请港股上市,预计估计在650亿至700亿美元之间。

报道称,小米上市被公认为2018年全球最大规模上市案。北京商报曾在3月15日报道,小米Pre-IPO的融资推介材料首度曝光,该材料对当下小米估值680亿美元,假设小米于2018年四季度上市,市值约2000亿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小米几种上市方案各有优劣势:A股估值较高,国际化程度则相对弱一些;海外市场更加成熟,可由于文化、环境等有所不同,难免会产生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港股既有国际化的资本服务水平,又与中国市场、政策以及经济有着紧密联系,估值却不是特别高……

而在沪港通、深港通背景下,如果同一家企业A股、H股的股价相差特别高的话,肯定会引起资金流向其中一方,对于这么大体量的企业而言,跨市场资金的大量流动会带来一定的不稳定性。
希望小米可以成功上市!

小米将于5月申请港股上市吗?

4. 小米召开IPO启动会后会选择赴香港上市吗?

据财新报道,小米今日已召开上市启动会,多个接近小米的市场人士透露,小米倾向于选择香港上市。但也有接近小米的手机行业人士亦称,关于上市时间和地点,小米公司内部目前暂无定论。小米官方对上市未予置评。

而界面新闻援引小米内部员工称,小米早在去年公司就在筹备上市。小米去年对全体员工进行了10%的涨薪,而从去年起,公司入职的新员工(技术除外)都不再派发期权。

另有消息称,小米工号前1000人都会因本次上市实现财务自由。
其实2017年,雷军曾在内部提到过小米上市的三个条件,首先是年营收破千亿,其次是手机销量破一亿,第三是提前布局小米中层的未来。
截至目前,这三个条件中只有手机销量需要在2018年印证,不过2017年,鉴于红米系列手机和小米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印度和印尼)的拓展,小米手机在2017年第三季度重返世界前五。有数据显示,2017年小米在中国市场共售出5094万部手机,排名第五,距离第四名苹果只差11万部。

此前,小米已进行了多轮融资,2014年12月份,小米完成第五轮11亿美元融资,彼时,小米估值为450亿美元。而如今随着小米上市的消息传出,其估值方案也在业界传出了多个版本。一些投行的方案对其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有消息称,雷军于去年11月份与投行接触时提出了2000亿美元估值的目标。
业内人士认为,按照这一估值,成立仅8年的中国本土企业小米将有望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如果顺利上市,其亦或将成为今年全球规模最大首发上市的科技公司。

5. 小米正式赴港IPO,为何小米如此着急上市?

一个公司登陆资本市场有诸多好处,首先,公司通过上市,搭建起融资平台,不仅能够成功融到发展所需的资金,也能通过资本市场接触到更多优质资金持有者、甚至是战略投资者,对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公司通过上市,可以有效地实现市值流通和变现,这对于公司创始人、投资人、员工甚至是合作伙伴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信心来源。第三,公司通过上市,也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对于公司的品牌形象、产品宣传、消费者信任度和粘着度等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许多公司都会竭尽所能争取上市,小米也不例外,需要通过上市来实现价值、实现更多的可能。


小米选择赴港IPO,跟A股资本市场的政策、发行制度和背景有关,跟自身的发展节奏也有关。
1、发行制度的差异,让小米决定选择赴港IPO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高溢价的特征,许许多多公司都蜂拥上市,造成了拟上市公司的IPO“堰塞湖”现象,这个现象也不是近期才发生,早在2009年创业板开闸以来,就陆陆续续呈现出这个问题。目前A股资本市场的发行制度仍然是审批制,排队的拟上市企业仍有几百家,按目前的发行节奏,小米如果选择在国内上市,如果没有绿色通道,则需要至少再等两年,对于急需资金的公司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而香港联交所的发行制度宽松,时间短,效率高,虽然市盈率远远低于国内资本市场,但能快速融资,对于小米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2、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让小米决定赴港IPO
从小米公司的情况而言,早期发展时对资金需求急迫,互联网企业往往都设置了特殊的股权结构,小米也不例外。就小米目前的股权架构而言,很难实现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登陆,因此,既要快速融资,又能规避特殊的股权结构限制,赴港IPO是小米的理性选择。

3、着急上市,说到底还是资金需求
小米的上市之路由来已久,一方面是源于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的投资人向之施加的压力等等。

小米正式赴港IPO,为何小米如此着急上市?

6. 小米为什么选择港交所上市?

7月8日报道,“前几年没有让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是个很重大的错误。”这段感慨来自于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
19年前,马云带着50万在香港注册了阿里巴巴,2013年,为了能让阿里巴巴在港交所顺利上市,他在大陆与香港两地之间辗转周旋,多次表明阿里“合伙人制度”的立场。最终,港交所坚持不改变制度,阿里与港交所的这场博弈最终没能和解,当时的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表示,今天的香港市场,对新兴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还需要时间研究和消化,阿里决定不选择在香港上市。
一年后,马云带着团队远赴美国纽交所上市,并创造了当年最大IPO,目前市值已超过4000亿美元。
如今,意识到“传统”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一笔的港交所,从去年开始着手IPO改革,对科技企业在港股上市的限制放宽。近日,小米向港交所递交IPO,搭上改革后的第一班车,有消息称,蚂蚁金服、美团等公司也将在港上市。

是什么导致了港交所与阿里的擦肩而过?港交所究竟做了怎样的调整,吸引了小米、蚂蚁金服、美团这些公司上市?
同股不同权的“诱惑”
“不是香港错过了阿里,而是阿里错过了香港。”2014年9月5日,在香港丽思卡尔顿酒店,马云说,自己非常尊重香港的决定,支持香港不应该为了一家公司而改变原则,自己乐于见到香港变得更好。
如今看来,双方擦肩而过的原因确如马云所述,“阿里选择了错误的时机,因此错过了香港。”而“错误的时机”,则是当时的港交所不认可阿里合伙人制度,不接纳同股不同权机制。
所谓“同股不同权”,也被称为双层股权结构、AB股结构,是指资本结构中包含两类或多类不同投票权的普通股架构。B类股一般由管理层持有,拥有高投票权,一般每股股票具有2至10票的投票权,A类股一般为外围股东持有,此类股东看好公司前景,因此甘愿牺牲一定的表决权作为入股筹码,一般每股只有1票甚至没有投票权。
事实上,阿里所提出的“合伙人”制度,与我们常见的企业合伙人不同。在章程设置里,对提名董事人选的有特殊条款:即由一批被称作“合伙人”的人提名董事会中的大多数董事人选,而不是按照持有股份比例分配董事提名权。这意味着,“合伙人”不能直接任命董事,凡提名的董事,都需要经过股东会投票通过才可获得任命。
彼时,包括马云在内的管理管对持有阿里巴巴股份比例仅有9.4%,阿里的两大股东软银和雅虎则分别持有阿里巴巴35%和24%的股份,若按照“同股同权”的上市规则,阿里高管团队在上市后将直接丧失决策权。而“合伙人”是一种平衡阿里的管理层与董事会之间的措施,管理层拿着微弱的股份同时,也可以拥有更多的投票权,以此避免管理层的实际控制权被其他股东所取代。

在美国,Facebook、Google等公司的章程中均会有设计这类平衡措施,主要是考虑到创始人的特殊权利,如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上市前仅持有28%的股权,但依靠双层股权结构以及投票权协议(voting agreement),却能掌握58.9%的投票权,可以牢牢控制公司。
这种看似平衡的措施在一般的创业公司中也很常见,然而,一旦上市,便涉及到无数股民的利益,在当时的港交所看来,这种结构违反股权平等原则,会伤害中小股东利益,其上市规则禁止设置双层股权结构。
港交所这一表态并非“意气用事”,在港股历史上,也曾实行过双重股权结构的上市,但出现了部分AB股企业治理混乱,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等现象,之后这一制度被废除,而“同股同权”也一度被视作香港金融界的核心价值观。
蔡崇信曾撰文称:“我们没有期望香港监管机构为了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做出改变,但我们确信香港应该认真探讨适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创新监管环境。作为香港人,我想问的是:香港资本市场的监管,是被急速变化的世界抛在身后,还是应该为香港资本市场的未来做出改变,迅速创新?”
在错失了阿里巴巴后的几年中,港交所逐渐意识到了“同股同权”时代已经开始远去,尤其是科技公司中越来越流行“同股不同权”,若不寻求改变,港交所将无法满足它们的需求,也会因此失去更多的科技公司。
港交所这次酝酿的变革有三:一是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赴港上市,二是允许尚无收益和盈利的生物科技类公司赴港上市,三是已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产业公司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标准。
就在前不久,香港媒体还透露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的看法。他指出,小米、沙特阿美、蚂蚁金服都会来港上市,对此有信心;沙特阿美来港上市只是时间问题,而小米如果没有来港上市会感到惊讶。
错过了第一次,不打算错过第二次
此次,港交所修订的三点规则都是其他交易所争抢“BAT”的筹码。其中两点和创新科技类公司直接相关,除了“同股不同权”外,还有对第二上市地标准的修改,而这条修改的缘起,可能也与阿里巴巴有一定关系。
港交所错过了阿里巴巴后,媒体和行业内都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讨论同股不同权的主流声音中,还掺杂了关于第二上市地政策限制的问题——错过这些科技巨头后,是否可以接纳设有不同投票权架构并已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在港作第二上市。
第二上市就是指一家公司的股票同时在两个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种方式一般都通过国际托管银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的跨市场流通,以存托凭证(ADR或GDR)在境外市场上市交易就属于这一类型。
而促使企业选择第二上市地,也有不少原因。比如国际上不同的证券交易所,都有自己的投资群体,将股票在多个地方的交易所上市,有助于提高股份的流动性、增强筹资能力。比如,企业往往选择市场交易活跃、平均市盈率高的证券交易所作为第二上市地,通过股份在两个市场问的流通转换,这可以使股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而第二上市地,也早就成为一种常见的上市模式。在上文提到的讨论过程中,大家发现了另一个仍“隐藏”中的问题。

2013年9月27日更新的,由港交所及香港证监会刊发的《海外公司联合政策声明》里,明文规定并限制了一点:“业务重心”位于大中华区内的公司,如果想申请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这在当时是被禁止的。
之后,港交所在一份“概念文件”中表示,如果这项政策不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只能在港交所申请双重第一上市,而不可以选择第二上市。
而这次,港交所公布的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标准:相关公司需在包括纽交所、纳斯达克以及伦交所等地最近至少两个财年有良好的合规记录,在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时,预期市值最低100亿港元。
这项标准的修改,主要目的便是吸引已经在国际上市的大型科技创新产业公司。
港交所提供的一组数据,也比较有意思。
过去10年在港上市的新经济行业公司仅占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的3%,而纳斯达克、纽交所以及伦交所这一比例分别为60%、47%和14%。其中制药、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占1%,软件与服务占比9%,若抛开腾讯的因素,软件与服务同样仅占比1%。
看到这组数据,好像能理解港交所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吸引科技公司到他那去上市了。目前发展最快的几个行业,在港交所的占比是在太低,和国际市场相比,其比例更是远低他们。
然而,港交所的这次如意算盘,不知道能不能打响了。如果CDR(中国预托证券)正式公布启动,香港作为第二上市的吸引力可能会大打折扣。
除了港交所的三项新吸引政策外,近期,各大证券交易所们也都频频有新的动作。Spotify在纽交所直接上市,纳斯达克也表达了“选择合适时机对上市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的态度。

7. 小米今日港股上市,如何评价小米上市后的发展前景?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在小米整个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个节点,未来如何健康持续的走下去才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盈利能力上。总体上来看,小米的硬件业务利润很低,即使是加上众多的生态链企业,靠硬件业务很难支撑起他现在的市值,投资人也不傻。不过好在小米将自己的定义为互联网企业,如何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将是未来最重要的事情。


小米的发展壮大更多的还是风口使然,但是风口过后大家比拼的就是实力,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是红海一片,随着华为、OV这样的传统大厂的崛起,小米开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旗舰机的销量上,小米已经开始落后,小米销量的大部分都是在依靠低端市场的红米在苦苦支撑,而随着消费升级不断深入,低端市场并不是一个增量市场,上升的空间毕竟有限。


当然对小米来说,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凭借着这么多年的努力,只要保持目前的优势,同时加大对于核心技术的投入,假以时日仍然有弯道超车的机会,但问题就在小米愿不愿意去做价值上的投入,毕竟和华为甚至是OV相比,小米和他们在核心技术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当然小米最大的竞争力还是在于营销的手段和庞大的米粉支持。


在登录资本市场,实现证券化之后的小米,如果能够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相信未来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结果,毕竟到目前为止,小米的所有产品都带有很深厚的苹果色彩。长此以往,必将失去的核心竞争力。我相信小米的管理层必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资本市场的助推下,小米必将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产品。

小米今日港股上市,如何评价小米上市后的发展前景?

8. 小米公司满足上市的条件吗?为什么不上市?

提起“小米上市”,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但又不知该从何说起。毕竟估值都450亿美元了,毕竟MIUI用户都突破1亿了,好像不上市都对不起各位看官似的。
2014年雷军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分论坛上信誓旦旦地表示“小米在未来五年内没有上市计划”,而在去年年底进行的第五轮融资中,小米凭借450亿美元的估值融得11亿美元,这一估值已经达到世界顶尖科技公司的级别,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时应是进行IPO的黄金期,但小米的相关负责人却再次出面辟谣称“我们压根儿就没打算上市”,这句话让“小米上市”的前景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福布斯》网站曾在去年的一篇报道中称小米为“全球最富的私人科技公司”,这一称呼的依据也是其超过400亿美元的估值,而在今年1月发送给小米员工的新年邮件中,雷军表示“2014年,小米一共售出6112万台手机,增长227%;含税收入743亿元,增长135%”,更是骄傲地宣称小米已经成为“国内智能手机行业市场份额领先的公司”。
雷军的硬气源自小米在2014年的高速增长,但是深谙资本之道的他肯定不会满足于“全球最富的私人科技公司”。尽管雷军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小米并不缺钱”,但如果想在2015年继续保持火箭式增长,除了需要加强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优势和积极布局智能生态之外,小米还需要在海外市场上有所作为,而想要完成这几件大事,仅仅依靠现金流和融资明显是不够的,所以IPO应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终极之道。那么,左右逢源的雷布斯为何迟迟没有走这步棋呢?
1、“互联网公司”的定位
国外科技媒体在报道小米时经常会为其加上“中国版苹果”的定语,对此雷军回应称小米的营收主要来自围绕手机生态系统打造的互联网平台,“手机硬件不挣钱,依靠后期互联网业务和增值服务挣钱”,不管雷总当年的这番话是否适用于如今的小米,但至少明确了小米的定位确实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美国《华尔街日报》在去年披露的一份机密文件显示,2013年小米高达94%的营收源自手机销售,而服务类产品的占比只有区区1%。虽然我们还无从得知2014年的具体数据,但手机硬件无疑仍是小米的核心业务,众所周知,小米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成为中国的诺基亚或摩托罗拉,而是成为“带有谷歌元素的亚马逊”,而目前过于依赖手机的营收结构与这一定位显然是格格不入的。既然如此,如今的小米可能只是迈出了漫漫长征的第一步,现在进行IPO明显为时尚早。
2、小米生态尚未形成
2014年,在雷军的运筹帷幄下,小米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多个领域,包括地图、影视、智能家居、互联网金融、移动安全、新媒体、电商、手游等,有着天使投资人背景的雷军到处跑马圈地,更是雄心勃勃地表示计划在未来的五年时间中投资100家公司来复制小米模式,一副打造小米帝国的架势。
小米在智能生态圈的布局相当积极的,从路由器到电视、从入股美的到推出智能模块,小米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目的也非常明确。在小米Note的发布会上,雷军更是一再强调“以手机为中心,连接所有智能设备”的目标,并且将智能模块和小米智能家庭应用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然而,圈内的明眼人应该都能看得出来,小米距离真正的“生态系统”还有很长的距离,因为除了手机周边厂商和黄牛之外,如今还没有太多能从小米生态中获得巨大收益的参与者(如阿里生态中的淘宝大卖家),所以小米目前最多算是搭建了一个庞大的网络,而没有形成真正的生态。那么,整体布局的尚未完成就意味着公司估值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精明的雷军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否则应该不会冒进启动IPO。
3、无处不在的专利风险
雷军曾指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在2015年可能会出现放缓的趋势,而小米将会把今年的重点放在产品创新和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产品创新姑且不说,单单是国际化这一条路小米就走得格外坎坷,在国内受到高通专利庇护的小米在走出国门之后马上就被专利巨头爱立信给盯上了。
去年年中,小米表示将在印度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开展手机业务。12月,爱立信拉开了与小米的专利大战,首先通过控告小米侵权让德里高级法院下令在当地禁售小米手机,随后经过双方协商,搭载高通芯片的红米1S得以在印度继续销售(每台设备需向印度法院预缴100卢比的押金),但使用联发科芯片的红米Note则遭到全面禁售。爱立信与小米的专利诉讼案将会在今年2月再度开庭,如果小米最终难敌来势汹汹的爱立信,那么未来势必将会遭到更多专利商的围攻。
此外,小米的战略合作伙伴高通已经同意向中国发改委支付60.88亿元的天价罚款来了结为期14个月的反垄断调查,同时调整其在中国的“专利强制交叉授权”策略,这也就意味着小米如果想要继续保留高通这一专利保护伞,就可能需要再额外支出一笔专利费用,这对于依靠“高性价比”来打天下的小米来说无疑会是个不小的负担,试想如果小米因为专利的原因而丧失价格优势,其硬件收入为主的商业模式也将受到严重威胁,而450亿美元的估值和后续融资或也将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其没有解决好专利问题之前,应该是不会冒险进行IPO的。
4、对竞争对手的忌惮
一家企业选择上市就意味着其要转变成为公共企业,那么就需要向公众披露大量的财务数据和内部运营信息,这对于对自身业绩数据一直讳莫如深的小米而言将会是件相当艰巨的任务。小米自2011年成立至今,很少在公开场合披露财务和运营数据,近期可查的也只有去年年底小米入股美的时所公布的2013年部分财务数据以及雷军在新年邮件中提到的2014年整体销量和营收,这些数据只能反映小米的整体运营情况,而不能看出各个产品及服务的分类营收,所以自然无法推测小米的战略布局和投资收益。
笔者认为小米之所以会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些数据,主要原因就是对竞争对手的忌惮。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的雷军虽然善于凭借话题和事件进行炒作,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树敌颇多,包括魅族、华为和乐视在内的多家厂商都与小米有过擦枪走火的时候,国内的大部分手机厂商基本上都紧紧盯着小米的一举一动,就连雷军也慨叹竞争对手对小米的研究已经达到“像素级别”,所以如果小米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选择上市的话,就等于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这应该算是兵家大忌,雷军自然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