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码房企融资,楼市信心逐步显现

2024-05-17 04:09

1. 政策加码房企融资,楼市信心逐步显现

近期,信贷、债券、股权“三箭”相继发力支持房企融资,市场各方感受如何?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南京及周边区域采访部分银行、房企以及行业人士了解到,业内整体持谨慎乐观态度。部分房企加码布局,土拍、销售等方面积极信号频现。
房产交易数量回升
12月初的一个工作日,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燕子矶片区的华发四季雅筑楼盘,售楼处稍显冷清。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没有恢复到首次开盘时需要“摇号”的状态,但近期客户来访情况总体有所好转。一公里外的项目现场,塔吊运转、机声隆隆,多台施工车辆往来进出,已有四五栋楼接近封顶。根据计划,楼盘将在2024年10月实现交付。
南京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当前该项目共计入网888套,认购与成交合计520套,去化率基本达到6成,在片区内表现较好。“小区配置比较高端,又是国企开发商的项目,相对放心一点。”一位购房者告诉记者。
12月5日,华发股份发布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用于执行“保交楼、保民生”政策,同时改善财务结构。其中,13.5亿元将投向南京燕子矶G82项目,即华发四季雅筑楼盘。
华发股份定增的背景是此前证监会发布优化房地产股权融资“新五条”,其中提出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一段时间以来,政策层面在信贷、债券、股权方面相继发力帮助房企融资,叠加各地降低首付与公积金贷款利率、放宽限购等一系列措施,部分城市成交出现好转。
数据显示,11月份南京新房成交量为4564套,相比10月份的3179套提升近44%,是今年以来单月涨幅之最;二手房方面,我爱我家数据显示,11月南京二手房成交量7055套,环比上涨26.7%,结束8月份以来的下跌态势,但成交均价环比下滑1.9%。
值得注意的是,从南京的新房销售情况看,河西等片区高端改善型住房较为亮眼。以11月底开盘的越秀和樾府为例,单套总价在800万元-1200万元之间,目前去化率均超过8成,仅有部分低楼层房子未销售出去。同时,南京新房未售套数仍居7万余套高位,去库存压力较大。
积极与审慎并重
作为支持房企融资的“第一支箭”,信贷政策被寄予厚望。《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出台以来,一批银行密集与房企签约,提供授信支持。
具体来看,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行相继与万科、龙湖等一批头部房企签署合作协议,同时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跟进,相关授信总额度超过2万亿元。
“相关政策出台后,我们第一时间做了存量项目的梳理,根据项目实际建设及销售情况,合理调整还款计划、设定展期方案,促进项目顺利完工交付。”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正加快制定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房企跨境融资“内保外贷”业务的实施细则,协助房地产企业盘活存量资产,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
“在合规前提下,我行会合理安排房地产贷款的增速及占比,审慎开展房地产行业授信业务,平稳有序投放相关贷款。”该负责人表示,将以相关政策部署为原则,配合“稳增长”、保障民生稳定,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合理、必要的融资支持。
积极与审慎并重是当前不少业内人士的态度。“市场总体还是比较冷。”南京一位国有大行支行负责人向记者直言,目前在对房企放贷时仍然优选河西、南部新城这两个优质片区的项目。“签约的很多是意向授信函,最终放款还要看项目质地。”该人士表示,央企、国企的项目贷款总体容易获批,对民企则会要求多加一些保障手段,如组织银团贷款等。
从公开的签约情况看,目前以国有大行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居多。“个人判断,更多中小银行还会观望一段时间。”一位江苏地区上市银行高管对记者表示,当前政策的出台对一些头部房企形成了较好支持。
经营性现金流回暖是关键
“11月,南京二手房交易实现‘以价换量’,一定程度上说明价格基本到了此前持币观望人群的心理位置。”一位长期观察南京房地产市场的人士向记者分析,当政策及房企经营的确定性提高后,购房者会逐步对市场价格产生明确预期,进而敢于交易。“置换出二手房的人群可能把资金投向改善型新房,层层传导。”
“目前的政策能解决资金供给侧的绝大部分问题,等逐步落实后会有很大的改善。”江苏一家头部上市房企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积极对接相关机构,推进一些融资项目落地。该人士同时强调,当前措施更多是改善融资结构,公司更关注新房销售市场何时复苏。“经营性现金流的回暖才能真正让公司回归到健康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区域房企或不以房地产作为单一主业的上市公司正逐步加码地产项目,展现出对市场的信心。
12月初,苏州开启今年第五批次土拍,10宗地块全部成交,2宗地块进入触顶摇号阶段,共揽金132亿元。其中,高新区科技城青山路西、科憬路北地块被苏州高新控股子公司苏州高新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18.2亿元竞得。
今年四季度,苏州高新及旗下公司接连竞得三幅城镇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合计15.63万平方米,共计耗资35.33亿元,超过前三季度拿地总额。
黑牡丹则以8.32亿元拍下常州市一块商、住用地,同时通过控股二级子公司向常州环龙星辰置业有限公司增资,并表示将视其经营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收购控股权。
“公司拍地及增资参股房地产公司,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状况下充分考虑相关风险因素基础上所做的投资决策。”黑牡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关注市场的内生增长动力,短期对住宅市场复苏的看法仍偏中性,但认为整体市场需求在中长期有望保持稳定。
“政策出台后,近期已有多家银行、券商等机构主动来公司沟通股权及债权市场再融资方案的可行性。我们将择机开展融资业务,增加公司资金储备,确保项目如期交付。”上述黑牡丹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题:《政策加码房企融资 楼市信心逐步显现》)

政策加码房企融资,楼市信心逐步显现

2. 政策积极信号频传 今年房地产并购类融资已逾1500亿!

(记者 于丽丽 李未来)政策持续宽松背景下,今年以来,截至3月23日,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统计,各渠道并购类融资已逾1500亿元。其中,招商银行授予华润置地的融资额度最大,为200亿。
今年以来,在响应国家“房住不炒”的政策下,全国各个城市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从各方面陆续进行政策放松。3月16日,多部门进行重磅发声,强调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等。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房地产开发板块近一周涨幅2.37%,近一月涨幅3.79%,近一季涨幅4.49%。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表示,截至目前,至少有10家房企获得并购融资贷款,本次收并购高潮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发生。一般情况下,市场蓬勃繁荣的时候,也是收并购较多的时候,市场向上,企业预期较好,会积极通过收并购扩大规模。
各渠道房地产并购类融资已逾1500亿元
截至3月23日,中指研究院统计各渠道房地产并购类融资已逾1500亿元。房企直接发债融资占比4.6%,银行授予房企的并购贷款额度占比66.0%,房企共获得七成总融资额度,其中民企获得资金占比41.6%;另外金融机构并购债融资29.4%。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记者了解到,3月13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城资产”)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人民币100亿元金融债券。据悉,其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重点房地产企业优质项目的风险化解及处置、房地产行业纾困等相关不良资产主业及偿还到期存量债券。
中国长城资产表示,将坚持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相关金融业务。本次债券的发行有利于公司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为实体企业纾困化险、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提供长期限、低成本的资金。
这是继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资产”)后,又一家AMC(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加入发债募资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行列。
作为第二家获批发行地产纾困金融债的AMC,中国长城资产此次金融债发行额度与2月21日获批的东方资产相同。
总体来看,各渠道的并购融资已从央企、国企逐步惠及民企。并购类融资之外,部分稳健型民企的其他融资渠道也在逐步拓展。
事实上,除AMC之外,银行早有在公开市场发行房企并购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纾困房企。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多家银行还和房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房企提供并购融资额度。
据了解,自2月以来,截止3月18日,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公布了规模50亿-100亿不等的房企并购债券发行计划,支持优质房企进行收并购。
中南建设于3月12日、17日分别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华夏银行2.2亿元借款及交通银行1.8亿元借款。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房地产出险资产的收并购市场呈现了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此类资产的处置,被认为是今年防范房地产市场和防范房地产企业风险的重要举措。其次,出险资产的处置,有较多的融资政策支持,涉及银行、房企、资管公司等不同主体的融资。再次,一季度总体上处于市场摸底阶段,预计二季度此类收并购的交易会增加。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去年,房地产行业紧缩,房企压力加大,今年以来,在响应国家“房住不炒”的政策下,全国各个城市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从各方面陆续进行政策放松。截至3月中旬,今年共有超50个城市对楼市政策松绑。
去年年底,央行、银保监会曾出台《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旨在鼓励银行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出险和困难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优质项目。
今年以来,为继续调动房企收并购积极性,承债式并购贷款政策落地,针对出险企业项目的承债式收购,相关并购贷款已不再计入“三条红线”相关指标。
据了解,今年以来,招商银行已发放并购贷款额度超500亿元。其中最大的一笔是今年1月末,其授予华润置地的200亿元并购融资额度。此外,招商银行还分别对碧桂园、大悦城控股、华润万象生活、美的置业授予融资额度,额度分别为150亿元、100亿元、30亿元、60亿元,融资用途均包括并购贷款业务。
3月16日,多部门就房地产行业问题发声。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就房地产相关问题指出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随后,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多部门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央行表示,要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银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强调,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多部委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积极信号释放后,3月17日,房地产板块强势增长,截至晚间收盘,融创中国涨59.03%、新城发展涨47.7%、龙光集团和时代中国均涨超42%,富力地产、佳兆业、旭辉控股集团、世茂集团等企业涨幅均超30%。
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房地产开发板块近一周涨幅2.37%,近一月涨幅3.79%,近一季涨幅4.49%。
业内人士表示,在“稳增长”的宏观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政策红利还将继续释放,市场信心正在提振中。

3. 融资新规实施近一年 机构称60家房企可减少近万亿元负债

自2020年8月20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并宣布形成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这个被称为“三线四档”的房企融资新规已实施近一年。
所谓“三线四档”即用“剔除预收款项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以及“现金短债比”三项核心财务指标来划分房企负债规模的档位,控制房企负债规模。按照业内总结,如果三项指标均不达标,归为“红档”,有息负债规模不得提升;如果有两项或一项指标不达标,则为“橙档”和“黄档”,有息负债年增长规模分别限制在5%、10%;若三项指标均达标进入“绿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长也不能超过15%。
作为房地产金融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三线四档”融资新规对行业带来多大影响?
贝壳研究院5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如按照“三线四档”的有息负债规模增长要求统计,假如所有房企全部执行,按照政策推出的时间节点看,仅百强房企中的60家上市房企按年预计将少增约9371亿元人民币的有息负债。这将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稳健经营,有效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优化全社会资源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实施不到4个月时间,多家房企负债规模已集体“降档”。贝壳研究院在统计了房企发布的2020年年报后发现,去年100家上市房企中,有40家声称相较2019年成功实现降档,降档率达到40%。“零踩线”的房企数量从2019年17家跃升至2020年的29家。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认为,当前阶段更加考验房企在降负债过程中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把控,正确的理解监管政策的实际目的。
此外,潘浩提醒,房企的负债结构中,除了有息负债还有无息负债,其规模不可小觑。而且,房企除表内负债外,还有表外负债。房企通过子公司、关联公司等出表并表的方式将表内债务表外化,隐藏了一部分债务风险。这些“隐性”债务的潜在风险也需要充分警惕。(完)

融资新规实施近一年 机构称60家房企可减少近万亿元负债

4. 22家上市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超千亿元

随着资金压力大增,各大房企积极探寻高效的融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2020年11月以来,22家上市房企提供担保事件累计达185次,总额超过1000亿元。
克而瑞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总监朱一鸣表示,担保作为房企有效的短期融资工具,在市场运用频繁,A股上市房企都多次为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且涉及金额较大。
报告显示,自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初,中南建设担保40次,涉及金额203.8亿元;泰禾集团担保4次,涉及金额190.4亿元;阳光城担保19次,涉及169亿元;金科股份担保24次,涉及金额81亿元;蓝光发展担保22次,涉及金额63.3亿元。
朱一鸣表示,为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属于上市公司的“信用贷”,一般借款利率较低,程序相对简单,这也是“担保热”的重要原因。但是当前资金面收紧,高担保无疑会加剧房企潜在债务风险。
1月8日,阳光城发布公告称,阳光城持有100%权益的子公司江西鼎科房地产向赣州银行东湖支行申请开具5971.37万元保函,期限不超过6个月,阳光城对该笔融资提供全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公告披露,目前阳光城及控股子公司对参股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控股子公司、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的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分别为157.45亿元、742.43亿元、68.44亿元。总体算来,三类担保合计实际发生担保金额为968.32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合并报表归属母公司净资产达362.06%。
朱一鸣表示,尽管提供融资担保有利于子公司融资能力的提升以及经营的顺利推进,但担保方(上市主体)也承担了一系列风险和不利影响,尤其是有息债和对外担保双高的房企,经营脆弱性高。
他指出,对于房企来说,担保利弊共存,控制风险当居首位。建议在降负债、促增长双重挑战下,房企对外担保应集中在高效运营子公司上,一些盈利强、收益高、去化能力强的子公司具备被担保的优势,它们获得上市主体更多的资金、资源支持,有利于提高担保资金的运用效率、提升整体业绩。

5. 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

有下列方式:1.资本市场融资。2.银行信贷融资,这是比较传统的融资方式。3.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指直接投资于产业,主要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等等。
一、融资租赁的功能
1、融资功能。融资功能是融资租赁业务最基本的功能。融资租赁业务本身是一种以实物为载体的融资手段,是承租人扩大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资产变现、增加资产流动性,缓解债务负担的有效筹资渠道。对融资租赁公司而言,融资功能是否充分发挥对其效益情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融资租赁公司不仅可以利用财务杠杆,配比部分信贷资金,而且还可以通过选择租赁项目,使资金的运作达到最佳状态。融资功能使得承租人可以使用最少的资金进行企业的扩大投资,利用融资租赁进行融资、扩大生产和进行技术改造等。
2、融物功能。融物功能是融资租赁业务不同于其它融资方式的特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主体享有信息资源的不平衡,承租人无力购买出卖人的商品,而出租人的购买并出租的行为使得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自由的流动。
3、投资功能。在现代化的生产条件下,面对丰富的市场信息,投资者如果没有专业的经验很难对企业价值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增加了投资的盲目性。而融资租赁公司由于具有特殊的资源优势,有能力发现合适的投资机会。融资租赁公司作为一个载体,可以通过吸收股东投资、借贷、发债、上市等融资手段拉动银行贷款,吸收社会投资。同时,租赁公司利用银行资金开展租赁业务,可以减少银行直接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贷款,增加资产流动性,减少银行信贷风险,加大投资力度。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财政部门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充分利用自己的资金、信用、政府的集中采购的杠杆作用,通过租赁公司盘活资产、筹措资金,从而可以扩大财政政策的倍数效应,加强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的投资力度。
4、资产管理功能。资产管理功能是由于租赁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而衍生出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帮助经营困难的企业盘活资产,使企业的资产物尽其用,真正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二、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途径有哪些
民营企业融资可选择的方式有:
1、融资租赁。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是指出租方根据承租方对供货商、租赁物的选择向供货商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方使用,承租方在契约或者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支付租金的融资方式。
2、银行承兑汇票。中小企业融资双方为了达成交易,可向银行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银行经审核同意后,正式受理银行承兑契约,承兑银行要在承兑汇票上签上表明承兑字样或签章。这样,经银行承兑的汇票就称为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具体说是银行替买方担保,卖方不必担心收不到货款,因为到期买方的担保银行一定会支付货款。银行承兑汇票中小企业融资的好处在于企业可以实现短、频、快中小企业融资,可以降低企业财务费用。
3、不动产抵押。不动产抵押中小企业融资是目前市场上运用最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在进行不动产抵押中小企业融资上,企业一定要关注中国关于不动产抵押的法律规定,如《民法典》、《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避免上当受骗。
4、股权转让。股权转让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通过转让公司部分股权而获得资金,从而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中小企业进行股权出让中小企业融资,实际是想引入新的合作者。吸引直接投资的过程。因此,股权出让对对象的选择必须十分慎重而周密,否则搞不好,企业会失去控制权而处于被动局面,建议企业家在进行股权转让之前,先咨询公司法专业人士,并谨慎行事。
5、提供担保。提供担保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把握市场先机,减少企业资金占压,改善现金流量。这种贸易中小企业融资适用于已在银行开立信用证,进口货物已到港口,但单据未到,急于办理提货的中小企业。进行提货担保中小企业融资企业一定要注意,一旦办理了担保提货手续,无论收到的单据有无不符点,企业均不能提出拒付和拒绝承兑。
6、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这部分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外贸发展基金。
7、互联网金融平台。相比其他的投资方式,爱投资互联网金融平台对申请融资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实地考察,筛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优质项目在投融界等投融资信息对接平台网站上向投资者公开;并提供在线投资的交易平台,实时为投资者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借贷合同;监督企业的项目经营,管理风险保障金,确保投资者资金安全。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一般特点有以下:
1、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比大企业更多的依赖内源融资;
2、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中小企业更加依赖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又主要依赖来自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
3、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表现出规模小、频率高和更加依赖流动性强的短期贷款的特征;
4、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加依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设备租赁等来自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以及民间的各种非正规融资渠道。
二、企业融资条件具体如下:
1、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资产权属清晰,无不良信用记录;
2、原则上至少成立12个月以上,经济效益良好,持续盈利;
3、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具有明确的使用计划;
4、原则上融资额度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60%;
5、企业及其主要股东或管理人员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总之,民营企业融资可选择融资租赁、银行承兑汇票、不动产抵押、股权转让、提供担保和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六种方式。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风险程度不同,其资金需求类型也各有不同。如果资金链出现紧张甚至断裂,企业轻则停止生产经营,重则直接关门倒闭。
三、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区别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区别有以下几点(一)风险不同对企业而言,股权融资的风险通常小于债权融资的风险,股票投资者对股息的收益通常是由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发展的需要而定,债券则必须承担按期付息和到期还本的义务。(二)融资成本不同股权融资的成本高于负债融资,这是因为:一方面,从投资者的角度讲,投资于普通股的风险较高,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也会较高;另一方面,对于筹资公司来讲,股利从税后利润中支付,不具备抵税作用,而且股票的发行费用一般也高于其他证券,而债务性资金的利息费用在税前列支,具有抵税的作用。因此,股权融资的成本一般要高于债务融资成本。(三)对控制权的影响不同债券融资虽然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力,但它不会削减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力。(四)对企业的作用不同发行普通股是公司的永久性资本,是公司正常经营和抵御风险的基础,主权资本增多有利于增加公司的信用价值,增强公司的信誉,可以为企业发行更多的债务融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条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期收回贷款。
商业银行依法向借款人收回到期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受法律保护。

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

6.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的困境及对策是什么?

一、造成房地产业融资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土地取得成本提高。土地招挂拍的市场化运作大大增加了房地产企业拿地的成本,占用了企业更多的资金,同时也使得原先能够通过土地的增值获取超额利润的房地产企业利润变薄,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下降。
2、房地产业可能进入调整期。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直线上升发展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波动周期一般为4-5年,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吻合。中国房地产市场从2000年以来已经持续五年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会不会进入一个实质性的调整期?一旦进入调整期,产品销售速度必然明显下降,资金回笼周期延长,所有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都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3、海外企业竞争加剧。近几年海外房地产企业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有着数十年的行业经验、成熟的项目运作模式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未来以资金实力作为核心竞争能力的房地产行业,中国企业必须保证资金的供给,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趁目前大部分外资更多着眼于成熟项目的投资时机,快速壮大自身实力。
4、不重视自身资金的积累。作为一大投资热点,中国房地产业在持续走高,中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海外资本、民间资本的大量涌入以及国外、港台地产商的强势进入,加快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进程,同时加剧了行业竞争。有些房地产企业在前几年一味依赖贷款盲目投资开发,不重视自身资金的积累和竞争力的增强,以至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二、加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1、完善房地产业金融市场,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笔者认为当前完善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金融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国际惯例为参照,结合我国现有的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实际情况,突破重点,带动其他,分步到位,完善体系。所谓突破重点,指在结构体系上着重培育房地产信托业务和住宅抵押证券化业务等新型的金融业务,并以它们的发展推动其他市场的形成。同时在房地产金融政策方面则重在解禁,给房地产业制造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在房地产业金融管理方面,则要强调金融立法、经济杠杆和监管措施的协调配合。
2、积极寻求海外资金,建立多元化产权投资模式。对于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良好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等利好因素,促使海外资本积极在中国市场寻找房地产投资项目。但是目前国外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入中国独立运作项目的经验和条件尚不成熟,必然需要寻求中国的合作伙伴,因此与海外资本的联合就成为国内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一条良好渠道。同时这也是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专业机构合作,提升自身开发品质的机会。
3、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如何加快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周转,较小的资金流量推动较大的房地产项目的运转,笔者认为企业应注重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加快企业自身资金流转速度,从根本上降低融资需求。

7. 房企融资凛冬渐近 调控政策仍将从紧

“LPR新机制落地了,我们也在等总行的指示。我收到的消息是,接下来房地产贷款无论是房企开发贷还是个人按揭贷款,(贷款)价格肯定要提高。”一家国有大行宁波分行相关负责人李阳(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银保监会此前决定在32个城市开展银行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工作,目前已进入各银行风险自查阶段。
实际上,进入下半年,相关监管高层多次“敲打”房地产贷款风险、房地产业过度融资等问题。专家和分析人士预计,接下来房企融资的银行和非银渠道难言放松,尤其是针对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局部过热,调控政策仍将从紧。预计房企融资成本提升将很快显现,房企信用风险分化也将进一步加剧。
监管狠“敲打” 银行严自查
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一直都是监管部门紧盯的重点。日前,银保监会办公厅通报了《关于对部分地方中小银行机构现场检查情况的通报》,再次“点名”银行为“四证”不齐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向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等违规现象。
接近监管人士对记者透露,针对现场检查出的违规现象,监管部门很快将披露处罚结果,处罚料从严、从重。实际上,今年7月,银保监会阿拉善监管分局就公布了两张罚单:因向“四证”不全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  中国银行两员工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不少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属于比较罕见的顶格处罚,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监管部门整治房地产贷款领域乱象,防止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的决心。
准备接待总行检查组的李阳向记者透露:“除了房地产信贷业务情况、风险情况等,总行这次要求自查的重点是理财资金、同业资金投向房地产领域情况,另外是否存在变相为房企土地购置费提供融资的情况等。一旦被查出问题,不仅是罚钱的问题,对于分行的一些新业务准入都可能带来影响。”
缩名单 提利率
房地产贷款一直是银行信贷的大头,但新的经济形势下调控政策从严,商业银行也不得不调整信贷结构、优中选优。这从前不久披露的2019年银行中报就可见一斑:部分国有大行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出现回落。工行和农行上半年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滑了两个百分点。
对于接下来的房地产贷款,尤其是房企开发贷款,“大户”建行的态度也很明确。建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建行一直严格落实“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导向,审慎推进房地产开发贷业务。上半年建行房地产开发贷增速同比下降,下一步,建行会继续按照调控政策导向,推动贷款结构调整,秉持差别化、审慎、择优原则,进一步严控房地产开发贷准入标准,确保房地产开发贷合规发展,同时加强资金用途方面的监管。
而记者采访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银行负责人时也得到类似回应,称房企开发贷长期受名单制管控,预计接下来名单范围可能进一步缩小,或者上收地方分行开发贷业务的部分权限。
除了缩小名单外,不少银行业内人士预计,在调控从严、LPR新机制落地等因素作用下,房企开发贷的定价也将快速提升。李阳称,此前该行对于地方房企或者扩张势头较猛的房企,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浮50%以上,后续仍有上调可能。
房企信用风险料再分化
除了银行渠道外,多位银行人士坦言,目前通过表外、委贷等为房企融资要求,一是底层资产必须穿透,二是信托公司必须主动管理。
在监管高压之下,房企融资下半年的银行渠道、非银渠道、债券融资等可谓全面收紧,未来也难言乐观。
穆迪在其最新发表的报告中表示,对境外发债和信托贷款融资的更严格监管,将对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流动性造成压力,并扩大开发商之间的信用状况差异。穆迪助理副总裁杨昱颖预计:“流动性疲弱、信托贷款敞口大或经营规模小的开发商将承压,而信用实力和流动性更强的开发商可能会从实力较弱的同业手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直言,房企融资的凛冬已至。如果后续非标融资进一步收紧,房地产行业可能会出现“二八”分化。大型房企的融资也会出现收紧的情况,要更多选择其他高成本的融资渠道。
对房企而言,后续要规避两类风险:一是货币资金与债务(尤其是短期债务)之比较低的风险,如果自有资金规模小,对外部融资过于依赖,信用风险相对来讲会比较大。二是土地存量储备不足,同时又积极拿地的风险,房地产销售是下行的趋势,后续回款能力可能没有那么强,外部融资又偏紧,房企的经营可能会比较困难。
李奇霖表示,在应对策略上,房企首先应注意控制扩张速度,提前储备现金流“过冬”。在监管全方位封堵房地产债务融资渠道的情况下,行业分化加大在所难免,未来可寻找互有优势且能互相借力的同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收紧带来的负面影响。

房企融资凛冬渐近 调控政策仍将从紧

8. 房企融资凛冬渐近 调控政策仍将从紧

“LPR新机制落地了,我们也在等总行的指示。我收到的消息是,接下来房地产贷款无论是房企开发贷还是个人按揭贷款,(贷款)价格肯定要提高。”一家国有大行宁波分行相关负责人李阳(化名)对记者说。
记者独家获悉,银保监会此前决定在32个城市开展银行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工作,目前已进入各银行风险自查阶段。
实际上,进入下半年,相关监管高层多次“敲打”房地产贷款风险、房地产业过度融资等问题。专家和分析人士预计,接下来房企融资的银行和非银渠道难言放松,尤其是针对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局部过热,调控政策仍将从紧。预计房企融资成本提升将很快显现,房企信用风险分化也将进一步加剧。
监管狠“敲打” 银行严自查
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一直都是监管部门紧盯的重点。日前,银保监会办公厅通报了《关于对部分地方中小银行机构现场检查情况的通报》,再次“点名”银行为“四证”不齐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向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等违规现象。
接近监管人士对记者透露,针对现场检查出的违规现象,监管部门很快将披露处罚结果,处罚料从严、从重。实际上,今年7月,银保监会阿拉善监管分局就公布了两张罚单:因向“四证”不全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  中国银行两员工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不少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属于比较罕见的顶格处罚,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监管部门整治房地产贷款领域乱象,防止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的决心。
准备接待总行检查组的李阳向记者透露:“除了房地产信贷业务情况、风险情况等,总行这次要求自查的重点是理财资金、同业资金投向房地产领域情况,另外是否存在变相为房企土地购置费提供融资的情况等。一旦被查出问题,不仅是罚钱的问题,对于分行的一些新业务准入都可能带来影响。”
缩名单 提利率
房地产贷款一直是银行信贷的大头,但新的经济形势下调控政策从严,商业银行也不得不调整信贷结构、优中选优。这从前不久披露的2019年银行中报就可见一斑:部分国有大行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出现回落。工行和农行上半年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滑了两个百分点。
对于接下来的房地产贷款,尤其是房企开发贷款,“大户”建行的态度也很明确。建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建行一直严格落实“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导向,审慎推进房地产开发贷业务。上半年建行房地产开发贷增速同比下降,下一步,建行会继续按照调控政策导向,推动贷款结构调整,秉持差别化、审慎、择优原则,进一步严控房地产开发贷准入标准,确保房地产开发贷合规发展,同时加强资金用途方面的监管。
而记者采访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银行负责人时也得到类似回应,称房企开发贷长期受名单制管控,预计接下来名单范围可能进一步缩小,或者上收地方分行开发贷业务的部分权限。
除了缩小名单外,不少银行业内人士预计,在调控从严、LPR新机制落地等因素作用下,房企开发贷的定价也将快速提升。李阳称,此前该行对于地方房企或者扩张势头较猛的房企,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浮50%以上,后续仍有上调可能。
房企信用风险料再分化
除了银行渠道外,多位银行人士坦言,目前通过表外、委贷等为房企融资要求,一是底层资产必须穿透,二是信托公司必须主动管理。
在监管高压之下,房企融资下半年的银行渠道、非银渠道、债券融资等可谓全面收紧,未来也难言乐观。
穆迪在其最新发表的报告中表示,对境外发债和信托贷款融资的更严格监管,将对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流动性造成压力,并扩大开发商之间的信用状况差异。穆迪助理副总裁杨昱颖预计:“流动性疲弱、信托贷款敞口大或经营规模小的开发商将承压,而信用实力和流动性更强的开发商可能会从实力较弱的同业手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直言,房企融资的凛冬已至。如果后续非标融资进一步收紧,房地产行业可能会出现“二八”分化。大型房企的融资也会出现收紧的情况,要更多选择其他高成本的融资渠道。
对房企而言,后续要规避两类风险:一是货币资金与债务(尤其是短期债务)之比较低的风险,如果自有资金规模小,对外部融资过于依赖,信用风险相对来讲会比较大。二是土地存量储备不足,同时又积极拿地的风险,房地产销售是下行的趋势,后续回款能力可能没有那么强,外部融资又偏紧,房企的经营可能会比较困难。
李奇霖表示,在应对策略上,房企首先应注意控制扩张速度,提前储备现金流“过冬”。在监管全方位封堵房地产债务融资渠道的情况下,行业分化加大在所难免,未来可寻找互有优势且能互相借力的同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收紧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