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一政治题

2024-05-08 23:42

1. 一道高一政治题

1、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2、(1)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4)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道高一政治题

2. 一道高一政治题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种做法体现了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政府保障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有利于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我国各级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样做法体现了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①政府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

②调节收入合理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③加强廉政建设,有效监督政府行使权力,保障劳动者权益;

④加强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 一道高中政治题

  这道题不能死扣字眼,命题意图不是政治范围的定义问题,而是角度的理解,强调的是市人大这个国家机构直接与市民(公民)沟通商议,体现的是具体直接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C体现的主体不是人大而是公民,与题意不符,D说的是制度,但题目没体现,题目体现的是具体的民主实践形式,各地方各机构可以不同。
  基层民主在这个题目中可以分为两个角度理解:一是楼主的疑问,从制度划分,基层民主形式包括村民自治、城市街道社区自治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三种制度形式;第二个角度是从民主对象划分,直接服务于公民或普通群众(也就是没有一定级别和权势官职的人)的民主权利或形式都可以称之基层民主,相对应的民主是有一定级别和权力的官员的政治事务上的民主(比如市人大代表投票选举市长),这种民主现在没有明确定义,貌似不叫中层、高层民主,GCD统一称之为民主集中制。


  PS:政治题没必要深究,无非错误选项先删除,无关选项不要选,表述不符题意不要管,其他的大体符合没有明显错误一般都是正确选项,多选题命题设置的点一般不会太细致,毕竟高考题目设置题目区分度和难度会有要求,不会特别为难考生,一般不太懂的题目按正常思维去推理就可以了,不用死扣,即使做错大多数人和你都一样,想拿高分不是在这方面的(新题和新形式千变万化难以把握),还是把握基础知识点掌握牢固,如果你能把所有书本和老师划的知识点全背下来,基本就没问题了。(当年我们老师把所有点都打印出来让我们背,3万多字.......)

  高考加油!

一道高中政治题

4. 一道高中政治题

选C。

货币贬值了20%,意味着贬值后的100元只相当于贬值前的80元。去年甲产品的单位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第二年货币贬值后,甲产品的单位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变为:
10÷(1-20%)=12.5(元)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该企业全年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了50%,即该企业第二年全年生产的产品数量为:
100×(1+50%)=150(万件)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无关,不管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怎么提高,其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不会改变。
所以,该企业生产的甲产品的价值总量=价值量×数量=12.5×150=1875(万元)
故选C。

5. 一道高中政治题

(1)
赞成观点一:整体在事物的发展中处于统帅地位,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所以如何放假应由全国统一安排,方便各方协调统筹工作;
赞成观点二: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地方和单位具有不同的特点,应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安排放假时间。
(2)
①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要环节。 
②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
①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享有高质量的休闲生活,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国家要完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③企业不断创新,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高质量的消费需求;
④消费者要践行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做到理智消费。

一道高中政治题

6. 一道高中政治试题

A 没错  罗芳村的买菜方式体现的是诚信精神 A中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与诚信相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不符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科学。也不符

7. 一道高中政治题

①项与题干无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总体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说明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而不是说明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一般来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依据,材料中是讲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而不是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④项本身就是错误的。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而不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而且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综上所述,①④应该排除。
②③的表述是正确的,而且在题干中有所涉及,应该入选。

一道高中政治题

8. 一道高中政治题

因为这个某工厂是一个企业,不能代表全社会。他能代表的是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所以首先排除A,只能减少他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增加他的单位劳动时间的商品产量(也就是他的价值总量)所以又排除B。至于C和D我倾向于D,不选择C的理由是商品的价值由商品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又由劳动时间决定,这个劳动时间只能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能个别劳动时间。而且分工合作是降低劳动量的,能提高效率,怎么会提高劳动量。所以我排除C。
所以我认为答案是D,J减少商品的个别价值,能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