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长垣台球桌

2024-05-07 16:19

1. 新乡长垣台球桌

你好,你在新乡长垣开台球厅的话,可以到郑州看看,郑州有个卖绅士台球桌的地方,名气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台球厅用的就是他们的,全称是“郑州绅士台球桌”,你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东隔黄河与山东省东明县相望,南与封丘县、兰考县毗连,北与滑县、濮阳县接壤,因“县有防垣”而得名。
长垣县的新菏铁路横亘东西,省道308线、省道213线穿越全境,长济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在这里“十”字交汇。

长垣,西周时属卫国。[1]春秋时期,卫国于长垣之地同时置蒲邑(今长垣县城)、匡邑。匡城遗址在今长垣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寨乡孔庄村一带,旧名为匡主。著名的匡人围孔,就发生在此地。
战国时期,卫之匡邑、蒲邑,被魏国兼并,在今县城东北5公里的陈墙村一带,置首垣邑。此地在当时有一道长墙,或曰防垣。此防垣或用于防水,或用于防兵,此时已有“长垣”之名。根据杨宽所著的《战国史》载:“魏在沿黄河地区还有圆钱(无郭)流通,铸造的城市主要有共、垣、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东北)等城。长垣所铸有“长垣一釿”、“长瞏一釿”。当时铸钱多用于地名,可见当时的防垣很长,故称长垣,而首垣则为防垣之首,长垣名由此而来,清代以前陈墙村还称为墙里村,至今还有以墙命名的村庄。围魏救赵就发生于此,史称桂陵之战。
公元前221年,秦并天下,设郡县,改首邑为长垣县。西汉时名长垣县,新置平丘县与长罗候国。新莽改长垣县为长固县。
东汉至长垣候国与平丘县。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复置长罗候国。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长罗候国废。
三国时属魏,隶兖州陈留国。
长垣县
长垣县
西晋时长垣属陈留国陈留郡。
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东晋六国所辖,东晋两次控制此地约六年。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武帝占据河南,置兖州于滑台,辖长垣。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将长垣并入外黄(今杞县东北,兰考东南)。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复置长垣县,仍属东郡。
东魏、北齐时隶不变。从战国(魏)至隋初历时八百余年,县冶皆在今陈墙村。
隋初仍名长垣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移县治于妇姑城(今城南司坡一带),因该城西南有古匡城,故改为匡城县;同年又于韦城(在今滑县东南妹村)置长垣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匡城县并入长垣,皆属东郡。
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仍分匡城、长垣两县,皆属河南道滑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废长垣县又并入匡城县。五代时,后梁改匡城为长垣,属东都开封府;后唐改为匡城县,属汴州;后晋匡城仍属之;后汉、后州不变,以至于宋。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为避太祖“匡”字讳,改匡城为鹤丘县。大中详符二年(1009)年复改为长垣县。自隋至金初历时608年,县治皆在今司坡一带。
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自阳武东流,为避水患,于泰和四年(1204年)迁县治于苗寨乡柳冢一带。
元初,曾改县为保保州,不久仍改为长垣县。金、元两代计165年,县治均在柳冢一带。
明属大名府开城。洪武二年因黄河水患,迁县治蒲城镇,即今县治所在地。
清属直隶省大名府。民国18年改隶属河北省,长垣属之。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日伪、抗日民主政府并存。1941年,中共领导的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决定将长垣县河东部分北部划归东垣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1942年,又决定将长垣西北部划归卫南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同时,划长(垣)、滑、濮(阳)、东(明)四县边区成立滨河县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撤销,归长垣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在佘家、丁栾一带办公。1947年解放长垣城。1947年春,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1949年长垣县属新建的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并入河南省,长垣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濮阳专区撤销,改属新乡专区;1955年2月,划归安阳专区;1958年4月,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又属新乡专区;1961年12月,安阳专区恢复,长垣又复归安阳;1983年,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属新设的濮阳市。1986年3月划归新乡市。2011年6月1日起,河南省正式开展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长垣为河南省十个省直管县试点县之一,成为省政府直管县。

地貌

长垣为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境内无山,地势平坦低洼,海拔57.3-69.7米之间,黄河大堤连接太行堤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全境,将全市自然分为两部分:堤东为黄河滩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堤西黄河冲积平原,区内地势平坦,少有缓坡。[3]
气候

长垣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节性降水差异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较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冷少雪。

长垣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形成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建筑、防腐、烹饪、绿色食品、苗木花卉七大特色产业。
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4亿元,同比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6亿元,增长17.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8亿元,增长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9.2亿元,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4.8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10071.9元,增长14.6%。[5]
农业

长垣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2012年建设了“蔬菜、冬枣、食用菌、肉牛养殖、良种繁育”五大现代农业基地,高效农业面积达22.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2.6万亩,以肉牛养殖为主导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家认证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达66万亩,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产品62个,居河南省第一位。拥有涉农龙头企业98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94家。[5]
截至2012年底,长垣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国家认证面积66万亩,其中苗木花卉基地2万亩,红提葡萄1.3万亩。涉农龙头企业68家,其中国家级企业1家(长远集团),省级企业3家(飘安、金鑫、大方)。经国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52个。亿隆农林生态园被命名为“河南省高科技林业示范园区”,宏力万亩红提葡萄园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特色红提葡萄种植基地”。2003年4月份,联合国亚太地区绿色食品市场通道建设研讨会在长垣县召开。
工业

长垣是全国最大的起重装备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卫生材料生产基地。着力构建“一区六组团”的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新格局,2011年省级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1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3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0亿元,被评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河南省第一批知名品牌创建示范产业集聚区”,被工信部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
2012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利润5077万元,增长40%;起重行业完成销售收入32亿元,医用卫材行业完成20亿元。起重机械园区一期工程建成,入园企业95个。全年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80个,其中亚泰公司彩印生产线、宏远公司起重机扩建生产线等21个项目竣工投产,卫华集团年产2.9万吨集装箱起重机、飘安集团年产9000吨EPA新型医用卫材等投资超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
截至2012年底,拥有整机生产企业199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48家,卫华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35.6亿元。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1个。配套生产企业800余家,4万多人从业,产品达10大系列200多个型号,正向大吨位、智能化、系列化方向发展,50吨以下起重机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部分企业产品已成功打开国际市场,出口东南亚、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年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2006年,该县承办了“中国重机协会桥式起重机分会全体会员大会”和“河南长垣起重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2]
截至2012年底,全县拥有国家一级资质企业37家,二级资质企业14家,施工范围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走出国门,打入沙特、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业人员8万余人。2005年11月份,第三届国际防腐蚀控制大会在长垣县召开。[2]
截至2012年底,拥有40多家企业,其中,房屋建筑总承包一级企业2家,劳务分包一级企业4家,房屋建筑总承包二级企业4家,水利水电总承包二级企业3家,公路、电力安装、起重设备安装等建设安装企业17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该县新蒲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等企业作为主要施工单位承建了国家大剧院、奥运主场馆“鸟巢”工程等重点国家工程的建设,并获得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鲁班奖”。[2]
烹饪业

截至2012年底,全市有专业厨师2.3万人,其中,在国外从厨者200多人。2004年9月,长垣县成功举办了中国(长垣)厨师之乡国际美食节活动。[2]
6社会事业


201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6平方公里,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规划新型农村社区112个,已启动建设69个;城镇建成区面积达7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6.5万,城镇化率达43.5%。[2]
截至2012年底,城区道路总长达到105公里,拥有日供水3万吨水厂一座,投资1.7亿元的燃气管网工程、投资800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投资3000多万元的垃圾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有大型综合性商场11处,城区商业营业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已建成高中档住宅小区20多处,住宅面积近500万平方米。有二级甲等医院2所。有高职高专院校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市级重点高中1所,城区在校生达到4万多人。城区街道绿化率达到100%,人行道铺装率达到9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17万,城镇化率达到32%。
2012年,全年发放医疗补助金1100万元。发放“低保”金558万元,“两金”发放率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开仓借粮76万公斤,发放各种救灾资金598万元,动员社会捐款17万元。全年申报科技项目20个,其中列入国家级项目2个;推广转化科技成果20项,申报专利23项。[2]
7城市荣誉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长垣
长垣(9张)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
中国厨师之乡
中国起重机械名城
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
中华美食名城
河南省双拥模范县
河南省书法之乡
2014年获得“河南省级生态县”称号[6]
8交通运输


新(乡)菏(泽)铁路横贯东西,长(垣)东(明)黄河大桥成为河南与山东的重要枢纽,省道308线与213线和大广(大庆至广州)与济东(济源至东明)高速公路在长垣境内十字交叉。[2]
长垣县乡公路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渣油路到80年代末的柏油路,通车总里程80余公里。1992年,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1998年全县通车总里程达630公里。2001年以来,大力实施市乡道路升级改造和村村通工程。
2011年末铁路通车里程49公里。公路全部通车里程1882.454公里,其中省道72公里,县道129.394公里,乡道266.601公里,村道1379.885公里,专用公路106.574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362万吨,货物周转量95459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66万人,旅客周转量43530万人公里。[2]
9文物古迹


长垣县仲子墓,据《仲子三墓志》记载,一说长垣子路墓葬其骨骼,一说为衣冠墓。该墓在宋代子路被追封为河内公后,称河内公墓,入元明两朝也一直称为河内公墓,清之后,俗称“子路坟”。位于长垣城东北岳庄村东北100米处。1930年代黄河泛滥,子路祠墓均被冲垮,如今仅剩遗址,坟头都没了。但仅《仲子三墓》流传下来的赞颂长垣河内公墓的明朝诗歌就有一百余首。[7]
学堂岗圣庙,位于长垣县城北5公里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8张)
的蒲东区学堂岗村东,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始建于汉,唐、宋渐盛,元遭兵火无存,明天顺三年( 1459 )重建,经明、清两代十数次增修,逐渐成为豫北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其主体建筑有: 棂星门、大成殿、古坛亭、“ 春风、化雨 ” 二亭、深造堂等。现存杏坛亭、杏坛亭、杏坛碑亭和明、清碑刻六通。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长垣县食博园,博物馆于2012年6月28日开工建设,2012年12月底建成,总投资5000万元,馆内共展出文物240余件,总面积5400平方米,占文博中心南半部的第一、二、三层楼

新乡长垣台球桌

2. 新野台球桌

你好,新野应该不会有卖台球桌的地方,一般省会城市卖台球桌的比较多,所以你要开台球厅的话,可以到郑州看看,郑州有个卖绅士台球桌的地方,名气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台球厅用的就是他们的,全称是“郑州绅士台球桌”,你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新野是南阳市下辖县,位于中原经济区西南门户、豫鄂两省交界地带,南襄盆地中心,北依宛、洛,南接荆、襄,自古为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水陆交通要冲。市域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辖8镇5乡2个街道办事处,107万亩耕地,总人口83万。境内地势平坦,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资源。
[1] 新野县是东汉时期“光武中兴”的策源地和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发祥地,又是三国历史文化名城,“火烧新野”等三国故事使新野声名远播。新野是中国国务院确定的三国旅游线景点县,著名景点汉桑城、议事台、火烧新野遗址等;汉代画像砖、明代玉杯等国之瑰宝;张飞板面、三国臊子等传统美食。

古代

商、周时属邓国,春秋时属楚国,战国时(前312—301年)曾被韩国占领秦时属南阳郡穰县。
西汉初年(前206—202之间)置县,始名新野,属南阳郡,后置清阳县,治所在今沙堰夏官营。高祖七年(前200年)七月,置棘阳县,治所在今前高庙乡张楼村。同年,置朝阳县,治所在今新甸铺张庄村。汉高后八年(前180年),置新都县,治所在今王庄镇九女城,统属南阳郡。
新野县建制沿革表
新野县建制沿革表[2]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废新都入新野县。建安六年(201年),刘备驻新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拔新野,刘备奔往江夏。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县属魏,正始年间(241-249牛),荆州治所移驻新野。晋武帝太康年间(281—289年),分南阳郡立义阳郡,治所在新野,辖新野、棘阳、朝阳、穰、邓、蔡阳、安昌、随、厥西、平氏、义阳、平林12县。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分义阳郡立新野郡,治所棘阳,辖新野、棘阳、穰、朝阳、安昌5县。
南北朝刘宋永初年间(420~422年),河南郡侨治棘阳,新野郡治徙新野,二郡统属雍州(今襄阳)。刘宋元嘉三十年(453年),废新野郡,刘宋大明元年(457年)复置,遂废朝阳县。齐永泰元年(498年),新野郡屑北魏,析新野县置西棘阳(治所在今沙堰镇古城)、南棘阳(治所棘阳故址);在棘阳置汉广耶,二县属之。时,新野郡辖新野、穰、池阳3县,二郡统属荆州。[2] 
古城新野复原手绘图
古城新野复原手绘图
西魏大统元年(535年),改汉广郡为黄岗郡,改南棘阳为百宁县,后复改为棘阳县。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废黄岗郡和棘阳县,改新野郡为滕王国,国废,复为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新野郡,新野县属南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县内置新州,治所在今沙堰镇古城村,是年废,新野县归邓州。唐乾元元年(758年),废县为镇,属穰县。宋、金因之。
元至元二年(1265年),复置新野县,属邓州,至元八年(1271年),随邓州属南阳府,明、清因之。
近代

1914(民国3年),新野县属汝阳道。1928年,道废隶省。1932年(民国21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7年12月新野解放,属桐柏行政公署第三专区。1949年4月,属河南省南阳专员公署。1968年5月属南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1月起属南阳市。[2] 
2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新新野县位于东经112°14'44"—112°35'42",北纬32°9'30"—32 °4'98"。全境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22公里,总面积1026平方公里,境内平坦,沃野百里。属汉水流域,南与湖北省第二大城市襄阳市接壤。
地理气候

新野属北亚热带地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815.8小时,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水量721.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无霜前228天;年平均风速2.9 米/秒。主要气象灾害有:雨涝、干旱、大风.冰雹等。按照气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春季持续56天;夏季持续113天;秋季持续61天;冬季持续135天。概括四季气候特点;春季多风、气候多变;夏季湿热、旱涝频繁;秋季凉爽、阴雨连绵;冬季干冷,雨雪稀少。[3] 
3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新野县土地总面积为1062平方公里,由于地处南阳盆地南部,既是平原,又是岗地、洼地,还有河湖坑塘。就土壤类型而言,全县共有4个土类、4个亚类、8个土属、37个土种,其中:灰潮土20.5万亩,黄老土20.8万亩,黑老土28.8万亩,砂礓黑土43.9万亩。农业耕地97.6万亩,占总面积61.3%,城镇村庄道路用地47.2万亩,占24%,林业用地3.2万亩,占2%,河沟渠道9.8万亩,占6.2%。全县现有农耕地97.6万亩,多为河流沉淀物覆盖,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好,适应植物种类繁多。[4] 
生物资源

新野县动、植物资源丰富,农业种植业主要有农作物35种,小麦、棉花为两大支柱产业,芝麻、花生、玉米、薯类、瓜类、烟、麻等也占有一定比重。蔬菜种类繁多,大白菜、大葱、黄瓜、芹菜、萝卜、姜等远销北京等100多个城市。水果生产也有一定数量,苹果、梨为大宗,其次有梅、杏、柿等。全县饲养动物有32种,如牛、驴、骡、马、猪、羊、兔、鸡、鹅、犬、猫以及鱼类等,饲养量较多的为牛、猪、羊、鱼、鸡等。
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为6.47亿立方米,其中:自然降水(年均量)2.12亿立方米,引用外来水2.95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1.39亿平方米,全县亩均有水629立方米,人均有水969立方米。此外,白河、唐河、湍河等8条河流的过境水(年均量)约37.3亿立方米可供开发利用。[4] 
矿产资源

县内的施庵、沙堰部分地区地下储油丰富,据河南油田勘测,含油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储油约1100万吨,油层深度在2300~2800米之间,属河南油田开采的一部分。此外,白河砂可用于新型建材,储量为2500万立方米,可采量为1050万立方米。
4行政区划


新野解放后,行政区划多有变动。1947年全县设6个区下辖158个乡和7个街道办事处。1950年,改设为7区辖174个乡。1958年8月建立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为政社合一体制,全县设9个人民公社,下辖142个生产大队。1963年增设城关镇,全县为9社1镇。1975年4月,增设前高庙、上港、王庄、樊集、上在5个公社,全县为14个公社(含航运公社)8个镇。1983年12月,改公社为乡(镇),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改生产队为村民小组。1985年12月,沙堰乡、新甸铺乡、王庄乡改为镇。1994年歪子乡改为镇。1995年,施庵乡改为镇。1996年10月五星乡改为镇。至此全县设7镇7乡,下辖264个村民委员会(含7个居民委员会),2973个村民小组。2008年成立汉城街道办事处、汉华街道办事处,至此全县辖8个镇、5个乡和2个办事处,共272个村民委员会(含社区、居委会):王庄镇、沙堰镇、新甸铺镇、五星镇、施庵镇、歪子镇、溧河铺镇、王集镇、城郊乡、前高庙乡、樊集乡、上庄乡、上港乡。原城关镇以县城书院路为界分为:汉华和汉城两个办事处。县人民政府驻地汉城街道办事处。[5] 
新野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乡(镇、办事处)	下辖村委会(社区)	乡(镇、办事处)	下辖村委会(社区)
汉华街道办事处	辖7个社区居委会,76个居民小组	歪子镇	辖22个村委会
汉城街道办事处	9个社区居委会	上庄乡	辖18个村委会
上港乡	辖16个村委会	王集镇	辖18个村委会
城郊乡	辖15个村委会	新甸铺镇	辖26个村委会
五星镇	辖20个村委会	樊集乡	辖13个村委会
王庄镇	辖19个村委会	沙堰镇	辖21个村委会
溧河铺镇	辖27个村委会	施庵镇	辖24个村委会
前高庙乡	辖17个村委会	 	 
5社会建设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9张)
截至2012年,县城建成区面积33.6平方公里,城区2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3.3%,各项规划技术指标均居全(南阳)市前列,中心城区连年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城乡规划与实施优秀城区”。先后开工建设高品位住宅小区15个、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到2016年,县城规划区40平方公里的城市骨架基本形成,建成区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广场游园等公共基础设施,东北新区建设、白河“一河两岸”景观建设、河西片区组团开发初具规模,汉桑城区域保护性开发初见成效,宜居中等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新区综合体
新开工建设的新野东北新区城市综合体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这是南阳市唯一一个县级城市综合体。建设中的希尔顿、创意生活城两个城市综合体集居住区、广场、医院、学校、购物、休闲、观光、行政办公及配套市政设施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6] 
城市新野
城市新野(28张)
五区三线
五区即总面积15.6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的城市东北新区、总面积24平方公里的肉牛产业化集群示范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的蔬菜产业园区和分布全县的新型农村城乡社区建设。
三线即全长18.87公里的新野大道高速连接线、全长28.5公里的省道S335改线和总长6公里的城区内河治理(军民渠、护城河、农场沟等)及白河“一河两岸”岸线开发。
一环一园
白河滩公园
白河滩公园
一环即环城线建设,全长32.1公里,道路宽度40米。其中北环线西起S335改线与产业集聚区西区交叉口,东至S335改线与东环路交叉口,全长9500米;东环线北起S335改线与东环路交叉口,南至S103改线与东环路交叉口,全长7400米;南环线全长7600米;西环线全长7600米。环城线内区域面积达68.2平方公里。[7] 
一园即白河滩公园,北起湍河入白河口处,南至S103改线白河大桥,南北总长约8公里。一期工程北起三里河入白河口,南至大桥路,南北长4.17公里,总面积约1012亩。规划的功能分区是:三里河路至团结路沿白河区域为城市创意公园;团结路至书院路沿白河区域为休闲体验公园;书院路至政府街路沿白河区域为白河城市广场公园;政府街路至结义路沿白河区域为渔樵公园;结义路至大桥路沿白河区域为滩地运动公园。
6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野县总人口629106人,其中:城关镇59208人、五星镇43956人、王庄镇26625人、施庵镇53135人、沙堰镇40823人、歪子镇55997人、新甸铺镇51239人、城郊乡82330人、漂河铺乡42654人、前高庙乡34021人、樊集乡24516人、上庄乡40515人、王集乡39722人、上港乡34365人。
7交通


2010年以干线公路为依托,建成 “一主三环”的环县循环网络和以乡镇为单元的环乡循环网络,形成城乡一刻钟便捷交通系统。建设好歪子高速路口至县城快捷通道的立项和开工建设,该项目23.5公里,设计标准为一级公路;完成S103线城区段中修工程。县乡公路建设方面,围绕建成两个环县交通圈,县乡公路建设项目共6个,建设总里程76.2公里。在村道建设方面,建成13个乡镇的环乡交通圈,新改建村道200公里。桥梁建设项目共5个,全长955延米。[8] 
8经济


新野大道高速连接线
新野大道高速连接线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5.3亿元,增长1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1亿元,增长27.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亿元,增长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7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8086元,增长24.6%;全县人均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13亿元,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40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5.2亿元。在全省108个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最新排名中,新野县位居第25位,比2008年上升了12个位次。[9] 
第一产业

新野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新野农业形成了蔬菜、畜牧、棉花三个支柱产业,培育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2007年蔬菜种植面积44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0.6万亩,规划建设了8万亩的蔬菜产业科技园区,有18个蔬菜品种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3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5家,入社农户10146户,宛绿蔬菜、绿金园蔬菜和津绿林果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全国示范社。[9] 
县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为全国151家定点鲜活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之一。“宛绿”牌蔬菜畅销国内外。
2007年,畜牧业主导品种为皮南杂交肉牛,年肉类总产量12万吨,有5个畜牧公司通省外贸出口基地注册认定。棉花种植面积38万亩,是全国棉花百强县和河南省十强县,“银鹏”牌棉花位居全国十大品牌棉花之首。另外,年产小麦25万吨、玉米7万吨、花生及其它油料18.5万吨。[9] 
第二产业

新野工业有棉纺织、食品、光电、化工、建材等五大优势行业。其中纺织、光电、食品三大主导产业税收占全县工业税收的91.2%,产业规模居全(南阳)市首位。以汽车、农机、纺织机械等领域为重点,大力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发展机械配套产业。
以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来突出棉纺织特色,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项目带动为支撑,以工业区建设为平台,形成了棉纺织、建材、化工、轻工四个优势行业。2007年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158家, 工业企业从业人员8.5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44亿元,对财政的贡献份额达到62%。 棉纺织工业是新野的主导产业,全县有纱锭80万锭,织机5000余台,年加工能力15万吨以上, 高档服装面料2亿米,年实现产值99亿元,占限额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0%。其中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为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前20强企业和河南省50家重点扶持企业,是全国功能性服装面料开发基地,年销售收入15.1亿元。[9] 
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县棉纺织工业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设施完善,实行封闭管理,已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入住限额以上企业34家,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2011年在全省综合排序居第26位,在全南阳市产业集聚区观摩考评中排名第三。新野是全省唯一拥有两个省定产业集聚区的县。(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和肉牛产业化集群示范区)。2012年,新野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1.6平方公里,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利税21亿元,吸纳就业3.5万人,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北有肉牛产业化集群专业加工园区,南有蔬菜产业园区,东有产业集聚区光电电子产业园,西有产业集聚区纺织服装产业园的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格局。
9文化


文化遗址

新野发现最早的人类遗迹为距今四千至六千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共有19处,白河两岸有车儿湾、光武台、马鞍山、下凤鸣、邓禹台、下河村六处。
凤凰山遗址
位于歪子乡寺门村北的土岗上,高出地面5米,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60米,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
故城遗址
西汉初年,境内曾置有新野、棘阳、朝阳、新都和育阳5县。
水利遗址
“召父渠”座落在今沙堰镇西南白河故道的拐弯处,是西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广集群众兴修的规模较大的水利建设工程。[10] 
古墓葬
曾国贵族墓:位于南关小西关,为春秋早期曾国奴隶主之墓葬。
议事台
议事台[10]
乱冢汉墓群:共有26个墓冢。每个占地约百余平方米,此墓为东汉皇室之墓冢。
石雕石刻
樊集汉墓群甚多,出土的文物以汉代画像砖为多,其中泗水捞鼎、车骑、狩猎、宴乐等画像砖,质地优良、画像逼真,对研究汉代文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汉画砖
上绘汉代杂技、舞乐百戏、著名历史事件等。全县各地时有出土,是研究汉文化的珍贵资料,著名红学家冯其庸教授 认为整个新野是一座民间博物馆群。
民间艺术

新野猴戏
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汉画砖上,除了杂技、游戏之外,猴子、狗和人在一起狩猎、嬉戏的精彩画面屡见不鲜。到了南北朝时期,猴戏已在新野盛行。明清时期,新野民间玩猴就已经较为流行。新中国成立后,猴戏作为一种地方民间文化,有了新的内涵。玩猴艺人一副扁担两个箱,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玩猴艺人每到一处,放下挑子,不用搭台,只需在一块空场上,拽住猴阵子,扬起手中的小扎鞭,用嘴那么一吆喝,便和这小精灵同台演出了。你看这小毛猴戴上假面具,穿上小戏服,模仿着人们的举止行动,爬杆、担水、骑车、犁地、走钢丝、打篮球,要多像有多像,实在是滑稽。
新野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猴戏市场,且新野的猴戏历史悠久。据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县志》和乾隆十九年《新野县志》记载:
吴承恩,贡士,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1557年)任新野知县。
《新野县志》、《名宦卷》中称其“赋性明敏,清慎自持,革吏弊,禁游民,修理学校,表扬贞节,刑清政举,吏畏民怀……”吴承恩在任新野知县的两年中,不仅德绩兼优,对新野的民间艺术研究也颇深。
《西游记》第一回中刻画孙悟空的前身——仙石的形态,就是以新野现存的汉议事台为背景。仙石的通体三维尺寸与汉议事台的尺寸完全相同。
吴承恩在任期间,深居简从,处处留心,耳濡目染了新野县的民俗风情,尤其对新野的传统民间艺术猴戏更是入耳入脑,了如指掌。不仅如此,《西游记》中大量地运用了新野的方言,如新野人称“饺子”为“扁食”,称动物“不安静”为“骨冗”等,此类方言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足见吴承恩对新野的民间习俗了解之深。[11] 
10旅游


景点遗迹
景点遗迹
新野县现保存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1处,县级重点保护文物89处,东汉刘秀、蜀汉刘备均在此屯兵,而后竟成帝业。省规划的三国旅游线路中,新野为其重要景点之一。
三国旅游城
规划于城北老白河北岸,面积450亩,其中水面150余亩,总投资1500万元,景点8组35个,新野三国时代的古迹、典故全部汇萃于此,是一幅了解这段历史的立体画卷。[10] 
博物馆
新野县汉画砖博物馆是一座以陈列汉画像砖为主的专题博物馆。建筑面积达1257平方米,共分《历代珍品》、《汉砖春秋》、《名人天地》三个展厅。博物馆收藏文物5200余件,其中汉画像砖500余件。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使用的石器,下至1911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馆藏汉画像砖不乏享誉海内处的珍品,如平索戏车画像砖、斜索戏车画像砖、二桃杀三士画像砖都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堪称一部形象化的汉代百科全书,凝聚了汉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精髓。
议事台
汉砖春秋
汉砖春秋
议事台为长方形,南北长80米,宽4米,高5米,砖石结构。向上看建有一座双层八角阁楼,上层八角上各盘一条栩栩如生的陶质神龙,上下层角端均饰有镇海祖像和祥瑞异兽,凝视着八方。阁楼屋脊中心为宝顶葫芦型。石桌、石凳正好容四人对座交谈。
汉桑城
高约丈许,周约数丈,青砖砌筑,上有堞垛,状若城墙,内有古桑一株,乃三国时关羽手植,汉桑城即由此而得名。城墙迎日面树碑勒铭,记述城桑来历。此城乃世界最小之城。
邓禹故里
邓禹故里碑是记载东汉云台“二十八宿”之首邓禹故居地的重要实物资料。该碑高2.56米,宽0.97米,由整块青色大理石刻制而成。碑正面中间刻“汉高密候邓元公故里”九个大字。
1979年新野县文化部门访得此碑,遂由县政府于1980年11月20日在原址重修。重修后的碑楼为砖混结构,座北向南,高4米,中间嵌入原碑,东西两面有汉代青龙、白虎图案。背面为《东汉开国元勋邓禹故里碑重修记》,简述了邓禹生平及古碑失而复得重修事宜。[10] 
11新野名人


新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汉文化发达,是光武帝刘秀的起兵地、蜀汉政权的发祥地和三国故事的发生地。钟灵、毓秀的新野大地,哺育了邓禹、庚信、岑参、阴丽华(汉光武帝刘秀之妻,贤德皇后)、岑彭等历史文化名人,留下了火烧新野的千古佳话。这些三国历史故事使新野声名远播,闻名遐迩。
古代名人

⒈邓禹(公元2—58年),字仲华,汉南阳郡新野(今新野县城郊乡李湖村)人。东汉开国勋臣,首任宰相,名列二十八宿之首,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每次上朝,皇帝面南座北,大臣面北下跪,而邓禹却可以面向东立,不必跪拜皇帝。在这种特殊的政治待遇面前,邓禹并不居功自傲,仅靠俸录养家糊口,让孩子自食其力,以清正廉洁明哲保身,求得善终。这在宦海凶险的封建政治斗争中是难能可贵的。[12] 
2.岑文本(595—645年),岑之象之子,字景仁。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东北)人。隋唐文学家,唐朝重臣。深受唐太宗赏识。在对高丽的作战中,他曾与唐太宗同行。死后,陪葬于昭陵皇家墓地。

3. 社旗台球桌

你好,社旗应该不会有卖台球桌的地方,一般省会城市卖台球桌的比较多,所以你要开台球厅的话,可以到郑州看看,郑州有个卖绅士台球桌的地方,名气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台球厅用的就是他们的,全称是“郑州绅士台球桌”,你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社旗县隶属于南阳市,位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东经112°46′,北纬32°47。总面积1203平方公里,耕地130万亩,总人口63.1万(2002年)。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社旗居县境中部,距省会郑州300公里,距南阳45公里。
社旗县属以粮为主的农业县,盛产小麦、芝麻、玉米、棉花、烟叶、红薯、大豆、绿豆、花生等农作物。[1] 
社旗县,是全省首批对外开放县;全国商品粮食基地县;全省外派劳务基地县;全省农民工培训基地县;全省科技扶贫先进县城、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位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 而居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总面积1203平方公里,耕地106.9万亩。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社旗居县境中部,距省会郑州220公里,距南阳40公里。全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史记载以来,无特大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适宜永久性居住及投资。

社旗县位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处于东经112°46′-113°11′,北纬32°47′-33°09′。[3] 
地形地貌

社旗县地质构造受豫西南旋卷构造控制,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社旗县地形为西缓东陡,东部为低缓起伏的半丘陵、半平原,西部为一望无际的宛东平原,[3] 
气候条件

社旗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的型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187.8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16.5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5.2℃,历年月平均气温最低1.4℃,最高28.0℃。全年无霜期233天,≥0活动积温5500℃,≥10℃活动积温4939℃。年平均降水量910.11mm,4—9月降水689.2mm,占全年的75.7%。[3] 
4行政人口


2002年末,社旗县总人口63.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5万人。男33.0万人,女30.1万人。
2002年出生人口5977人,出生率7.5‰;死亡率5‰汉族占社旗县总人口的90%以上。
2002年末,社旗县共有劳动力数34.1万,其中乡村劳动力33.8万人,城镇失业人数0.3万人。

201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11.6亿元,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1.9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29.4亿元,增长12.4%。[7] 
第一产业

2013年,粮食生产在遭受秋季严重旱灾的情况下,总产达到10.2

亿斤,与上年基本持平。烟叶种植面积达到7.2万亩,收购量达到2000万斤,实现税收4840万元,收购量和税收均创历史新高。以肉鸡、生猪为主的畜牧规模化养殖取得新进展。全县建成年出栏100万只、50万只的肉鸡养殖场各2个;新建改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7个。沿S333线两侧的苗木花卉产业带初步形成,全县新发展苗木花卉1.1万亩。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新打配机电井611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数3.3万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四年荣获全市“兴水杯”。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扎实推进。修编完善了先导区内各项规划,整合资金,加快先导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蔬菜、林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年全县共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65家,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4.5万亩。[7] 
第二产业

2013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46亿元,增长13.7%,实现利税10.4亿元,增长24.2%。9家骨干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7.8%,利税增长54.1%。全县新上工业项目20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33亿元。贯龙机械、新豪地陶瓷二期、霸声电子、华牧生物科技、中道食品5个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宛东药业、华祥光学、开元高温新材料即将投产;赊店老酒生态园、顺天生物科技、盛元电子、汉和机械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国合风电、鑫宏门业、新大地陶瓷、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7] 
第三产业

2013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

1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7亿元,增长13.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8亿元,增长27.2%;财政支出完成21.5亿元,增长7.4%;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6亿元,比年初增加12.8亿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07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73元,增长20%。[7] 
7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

2013年,全年投入1.74亿元,改扩建学校96所,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5所,改建寄宿式学校3所,县特殊教育学校和实验小学实现招生,赊店新城社区小学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县幼儿园实现搬迁。[7] 
高级中学	社旗县第一高级中学、社旗县第二高级中学、社旗职业高中、社旗卫生学校。
义务教育	
小学:社旗县第一小学,社旗县第二小学,社旗县第三小学、社旗县第六小学,社旗县第七小学等。
初中:社旗县第一初级中学,社旗县第二初级中学、城郊一中,城郊二中,兴隆镇中,田庄中学,朱集一中,郝寨一中,郝寨二中等。
社会保障

2013年,全年共发放各类补贴1.9亿元,发放社会保障资金4.9亿元,新增就业111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45人,13500人实现脱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覆盖面进一步扩大。[7] 
8交通


社旗县距二广G55、沪陕G40、南兰S83三大高速入口、南阳机场均在30分钟车程以内;S333、S239、S240三条省道贯穿县境,西邻焦枝铁路,南毗宁西铁路。距省会郑州220公里,距南阳40公里。[8] 
9旅游资源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北瓷器街北段, 
山峡会馆
山峡会馆(2张)
历6帝136年才完全竣工,悬鉴楼前铁旗杆重5万余斤,高18米,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题词“辉煌壮丽,天下第一”。[9] 
赊店广盛镖局
赊店“广盛镖局”是其中成立年代较早的几大镖局之一,而且是华中地区唯一的大镖局。[10] 
社旗火神庙
火神庙位于赊店镇中心,山陕会馆东侧,相距100多米。庙宇建筑群呈长方形,东西宽34米,南北长85米,占地面积为2890平方米。于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 
姜家大院
姜家大院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原有房舍198间,是一座保存较完好的典型清代商居大院。[12] 
10著名人物


苗恒
南阳社旗人,本科中文系毕业。80后青年作家,河南省郑州作家协会会员,文章获奖100余次。2005年出版个人文集《青春的胴体》,2009年创作完成长篇小说《所谓80后》。
周同宾
1941出生,社旗大冯营乡周庄村人。国家一级散文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九届人大代表,河南省优秀专家,南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宛城区文联副主席。[13] 
周春秀
女,1978年10月出生于社旗县城关镇周庄村,第15届多哈亚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她以2小时27分03秒的成绩夺得了女子马拉松金牌,2008年北京29届奥运会铜牌。 2010年广州亚运会马拉松比赛金牌。[13] 
李庚辰
汉族人,1941年生,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马神庙街人,为解放军报高级, 大校军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著名杂文家、评论家。[13] 
窦德献
博士,1962年9月5日出生,社旗县丁庄乡小窦庄村人。人类大脑发育基因NEURONATIN发现者,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和基因工程科学家。[13] 
史玉伟
1970年出生,为社旗大冯营乡大冯营村史庄人,男,1990-1994年在河南农业大学学习,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为民生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社旗台球桌

4. 内乡台球桌

你好,内乡应该不会有卖台球桌的地方,一般省会城市卖台球桌的比较多,所以你要开台球厅的话,可以到郑州看看,郑州有个卖绅士台球桌的地方,名气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台球厅用的就是他们的,全称是“郑州绅士台球桌”,你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东接镇平县,南连邓州,西邻淅川县、西峡县,北依嵩县、南召县。自古有“守八百里伏牛之门户,扼秦楚交通之要津”和“东接宛镇、南瞩荆襄、西带丹江 、北枕嵩邙”之说。[1] 
地形呈南北条状,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2010年)。内乡县有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官署衙门内乡县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等多处风景名胜。

商朝时期,在今河南西峡北部山地出现了一个“析谷”的名字。“析谷”是指西峡北部这一带山地。但“析”这个地名概念的出现,对后来这一带定名为“析水”(即淅水,今西峡的老灌河)、“析邑”(邑意为县)、“析县”等,均有重要意义。
  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末期,今西峡县城一带有“白羽”。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把“白羽”改为“析”,于时就有了“析邑”,属楚地。但由于列国之间相互争夺地盘,特别是秦国对外扩张,在秦、楚边界上多次发生战争,因此“析邑”时属楚,时属秦,反复变更。
  春秋时期,当楚国设置“析邑”时,在今内乡县城北十华里处(赵店乡申营村)同时设置了“郦邑”。郦邑同析邑一样都遭受秦、楚边界战争的骚扰,在地域权属上或楚或秦,不断发生反复变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内乡这一带属于南阳郡。秦将“析邑”改为“中乡县”(因地处南乡与北乡之间而故名。旧时,今淅川境内设有一南乡,西峡北设有一北乡,见南乡郡),“郦邑”改为“郦县”。
  西汉时期,内乡一带分建有郦、析、博山、丹水四个县。当时划分郦、博山二县属南阳郡,析、丹水二县属弘农郡。“析”即“淅”,所谓“析县”,即把原中乡县改名析县;郦县封为侯国。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于公元420年把析县分置为析和修阳两个县,但时隔不久,这两个县均被撤销,析县自此不复出现。
  南齐第一个皇帝萧道成,保持顺阳郡,把顺阳县改为南乡县,划南乡、丹水二县归顺阳郡。郦县仍属南阳郡。而在原析县地方(今西峡口)建立了一个析阳郡,并在郡治
隋朝时河南诸郡中内乡县示意图
隋朝时河南诸郡中内乡县示意图
地方新设了一盖阳县。
  北魏迁都洛阳后,于南齐边界上的析阳郡的北乡,另建一修阳郡,并于郡治所在地置修阳县,同南齐所设的析阳郡和盖阳县紧紧相对。孝明帝孝昌元年,元魏占据了内乡这一带,则把西析郡恢复为析阳郡,保留了盖阳县,并设析州。把丹水县升格为丹川郡,把顺阳郡恢复为南乡郡,同时在这里设立析州。把南乡县划出一部分,增设一个淅川县(淅川县名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但不久又把淅川县升格为西淅阳郡,郡治设在今马蹬镇一带。
  西魏文帝时将修阳郡、修阳县的州、析阳郡撤销,把盖阳县改为内乡县(故址在今西峡县城附近),于是“内乡县”之名从此开始出现。但到西魏废帝时(552年)又改内乡县为中乡县,内乡县名这一段共存在16年。西魏还将新城县改为临湍县,新城县从元魏时的529年设县,到西魏时改名,共存在16~20年时间,临湍是第一次出现。
  隋开国皇帝杨坚,于开皇三年(583年)在原来的南乡郡的地方重建了南乡县,而把淅州改为淅阳郡,撤销了西淅阳郡和顺阳县,把这些地方分别并入南乡县和丹水县,并都划归淅阳郡管辖。他又把临湍县恢复为新城县,并为避其父杨忠名讳,而改中乡县为内乡县。这是“内乡县”名第二次出现。他还把郦县改为菊潭县,而且将其县治向

北移动,并划菊潭、新城二县归南阳郡。
  金王朝建立后于哀宗正大末年(1230年)把内乡县治从西峡口迁移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所在地),仍保留内乡县名没有变,这是内乡县历史的一次重大变迁。内乡县,在西峡口这个地方,从春秋时建立析邑起,经过更名为析县、盖阳、中乡、析阳郡、析州、内乡县等,到到金朝末年迁移县治止,在那里约有1860年左右时间,是内乡县这一带建邑县最长的一个地方。
  元朝时,忽必烈撤销了顺阳县,并入内乡县。至元二年(1265年),又撤销博山县,也并入内乡县。这时内乡县管辖的地区包括了原来的博山、顺阳、丹水、淅川、郦县、菊潭、默水、临湍等各县所有的地域。这是内乡县历史上管辖面积最大的县。这时内乡县属南阳府邓州。
  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年),根据河南巡抚都御史杨璇的建议,将内乡西部十个保划出,重建了淅川县。这次县治移至丹江北岸。
  1948年5月,内乡县境的田关、袁店以北地区划出,曾短期设立西峡县,后于1949年元月重新并入内乡县。同年12月,又再次分设内乡、西峡二县至今。[2] 
2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西周时建郦国,春秋为楚之郦邑,战国归秦,属商鞅封地,秦设郦县,属南阳郡。汉沿秦制。西魏改析阳县为中乡县(县治今西峡县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 避文帝父杨忠讳改中乡县为内乡县,改郦县为菊潭县,同属南阳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菊潭县废,其南境归新城县,北境新置默水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割新城3000户,复置菊潭县。五代周显德三年(公元 956年),废菊潭入内乡,时内乡县辖今内乡、西峡两县境域。元初(公元1265年),县治所由西峡口迁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同时,淅川、博山两县并入内乡,内乡兼有今内乡、西峡、淅川三县境地,为内乡县面积最大的时期。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复置淅川县。清沿旧制。民国时期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8年5月 4日内乡解放,分其西境新置西峡县。1949年元月20日,撤销西峡县并入内乡,同年12月15日再建西峡县,内乡建置沿袭至今。[3] 
1953年3月将内乡县马山口区石庙乡的小街、架鸡窝和岳岗乡的徐营、峰子山自然村250户分别划归南召县和镇平县。
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内乡县将师岗区的堰子等村划归邓县,邓县的胡刘营、梁营,西峡县的张楼房、大峪、黄营以及南召县的大、小东沟等村划归内乡。[4] 
区划详情

2009年,全县设10镇6乡,288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3516个自然村。有城关镇、湍东镇、夏馆镇、马山口镇、师岗镇、赤眉镇、灌涨镇、王店镇、瓦亭镇、桃溪镇、赵店乡、余关乡、大桥乡、乍岖乡、七里坪乡、板场乡 。

内乡境内山地面积1662.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72.

2%。北部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中部和南部浅山南北延伸。板场、夏馆、七里坪、马山口4个乡镇境内山势雄伟,横亘连绵,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差300-500米左右,是内乡主要林区,面积为349.1平方公里,占全县山地面积的21%.赤眉、余关、城郊、师岗、乍岖、瓦亭、桃溪镇等乡镇部分地区为低山区,面积1313.8平方公里,占全县山地面积的79%。
县境内南部、西部和中部为丘陵区,丘陵区内有低山分布,面积为488.7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1.3%。西、南部丘陵区包括城郊乡西部、大桥乡西南部及师岗、乍岖、西庙岗等乡镇,中部丘陵包括赤眉东部、马山口镇南部、余关乡中部、赵店乡西部。丘陵区为垄岗地形,地面起伏大,岗高坡陡,河谷纵横。
  县内平原多是小盆地和河川平原,且河川平原和盆地交错分

布,面积为151.4平方公里(不含水域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6.5%。境内较大盆地有县城盆地、夏馆----七里坪盆地、马山口盆地3个。较大的湍河河川平原北起夏馆镇,呈条带状沿河展布,穿越夏馆、七里坪、赤眉、赵店、城郊、大桥等乡镇。默河河川平原北起马山口镇,穿过王店镇、灌涨镇,在大桥乡与湍河平原相接,为境内第二大河川平原,此外,还有黄水河平原和长城河平原。
境内主要山垭有20个,大多分布在板场、夏馆、七里坪、马山口等乡镇,主要山垭有:灵山垭、马山垭、全树垭、夫子垭、白庙垭、椴树垭。
境内知名的溶洞有天心洞、狄青洞、黄龙洞、天心洞等。
气候

内乡县境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为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气候特征:春季,冷,暖多变,温度呈跳跃上升,夏季炎热,冬季天冷,但无大冻害。由于西北、北面环山的自然条件,对夏秋北上的潮湿气流和冬季南下的冷气起屏障作用,[6] 故境内气候各要素和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年日照时数偏少,光能资源属全省低值区,年平均气温略高,地形雨和对流雨较多,年平均湿度较大,年平均地面温度较高,静风天气多,气候区划明显。[6] 
水文

内乡境内地表水比较丰富,年径流量8亿多立方米,径流分布和降水量分布一致,从北向南递减。县境属长江汉水流域,共有大小河流40余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湍河、默河、刁河、黄水河、螺蛳河等。
4自然资源


内乡县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勘探发现的有大理石,花岗岩、米黄玉、海泡石、石墨、金、银、钒等22种,储量大、质地好,宜开发;中药材类多量大,知名的有石斛、麝香、天麻、何首乌、杜仲、辛夷、山萸肉、柴胡等400多种,可谓天然药库;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宜林面积215.3万亩,森林覆盖率45.9%,活立木储量221万立方米;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质好丰裕,是全省优质烟叶和产粮基地。
在河南省土壤区划中,内乡属北亚热带黄棕壤地带。境内黄棕壤土类面积最大,其次是紫色土类、潮土类、棕壤土类、水稻土类、砂礓黑土类。根据1982年土壤普查,全县共有6个土类,13个亚类,32个土属,93个土种,土壤耕层含有机质1.11%,全氮0.081%,速效氮73PPM,速效磷16.4PPM,速效钾244PPM。
5经济概述


2012年,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6.5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31.9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24.9:47.9:27.2。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预计达11.5%。[7] 
201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4%,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3.2%,比上年下降10.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8%,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6.0%,比上年上升2.0个百分点。[7] 
2012年,全年累计完成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完成年度预算的101.2%。其中,增值税完成3673万元,比上年增长4.6%;农业三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完成5807万元,比上年增长14.2%;企业所得税完成1790万元,比上年增长38.1%;个人所得税完成20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8.4%。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全年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资金7505.35万元。[7] 
第一产业

2012年,全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154.02万亩,比上年增加2.86万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41.66万亩,增加0.80万亩,秋粮种植面积50.73万亩,增加2.07万亩;农业耕地复种指数达185.57%,比上年提高2.55个百分点;烟叶种植面积6.75万亩,增加0.4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18.56万亩,下降0.1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2.82万亩,下降0.0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8.07万亩,增加0.29万亩。[7] 
2012年,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30.63万吨,比上年增长3.31%。夏粮总产量14.26万吨,增长2.58%;秋粮总产量16.37万吨,增长3.95%。油料总产量7.16万吨,增长6.64%,首次进入全国油料大县;棉花总产量1051吨,下降1.96%;烟叶总产量9169吨,增长12.19%;蔬菜总产量37.81万吨,下降3.59%;水果总产量5.17万吨,增长0.99%。[7] 
2012年,初步统计,全年肉类总产量9.01万吨,比上年增长4.5%;禽蛋产量2.42万吨,比上年增长5.7%;水产品产量5700吨,比上年增长7.5%。
2012年,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2270公顷,本年净增有效灌溉面积1330公顷;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0187公顷,本年净增节水灌溉面积1267公顷,旱涝保收农田面积累计达到10200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到99970公顷。
2012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0.2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2%;农用拖拉机5.57万台,比上年增长3.7%,农用运输车0.33万辆,比上年增长3.1%;农村用电量1673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9.02%,化肥施用量(折纯)32570万吨,比上年下降0.02%。[7] 
第二产业

2012年,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8.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0.95亿元,比上年下降15.0%,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0.74亿元,比上年下降20.8%,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0.36亿元,比上年增长0.8%,股份制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4%,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7.1%;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3.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9.8亿元,比上年增长34.1%。[7] 
2012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2亿元。
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7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实现利润2.47亿元,增长27.5%;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3.4%。[7] 
第三产业

2012年,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1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农户投资7.9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5亿元,比上年下降3.8%;第二产业投资9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第三产业投资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2012年,全年县内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1.2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商品房施工面积28966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1%;商品房销售面积7780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3.5%。[7] 
201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全年发放“家电、摩托车下乡”累计兑付补贴资金498万元。
2012年,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中,通信器材类增长80.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4.8%。[7] 
6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2年,年末全县普通高中招生3557人,在校生9915人,毕业生2577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92人,在校生1775人,毕业生346人。初中招生8900人,在校生24069人,毕业生7047人。普通小学招生13949人,在校生66634人,毕业生9604人。特殊教育招生6人,在校生90人。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9141人,学前教育入园(班、人数)7536人,离园(班、人数)4754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6.5万人次,已注册6.5万人次。年末全县本科进线2168人,重点大学进线人数达到437人。[7] 
科技事业

2012年,年末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2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450人。科学研究经费支出10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共取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1项。县乡骨干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投资2.8亿元,全县厂办科研机构发展到63家,挂靠科研单位212个,聘请专家201名,专业技术人数1.6万人,其中中高级职称3685人,全县拥有17名学科技术带头人,29名县级拔尖人才。组织实施工业科技计划项目21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6项,县级12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18项,其中:省级2项,市级5项,县级11项。申请专利63项,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下发专利证书42个。年末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拥有国家农业科技畜牧示范园1家、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家、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家。[7] 
文化事业

2012年,年末拥有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业余表演团体60
内乡县 古衙新景
内乡县 古衙新景
个、县级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2项。年末拥有乡镇文化服务中心16个,村级文化大院130个,村农家书屋28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289个,其它公共图书室25个。组织放映公益电影3552场。县城区拥有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广场15个,乡村文化广场63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8.0%;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0%,有线电视用户3.9万户。综合档案馆1个,现存各类档案15.5万卷/件,已开放档案14万卷/件。[7] 
医疗卫生

2012年,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5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乡镇卫生院16个,专科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医学在职培训学校1所,卫生监督所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1个,120急救指挥中心1个。拥有病床床位1518张,其中:综合医院578张、中医院81张、妇幼保健院(所、站)131张、乡镇卫生院728张;卫生技术人员1126人,其中:综合医院551人,中医院80人,妇幼保健院(所、站)91人,乡镇卫生院398人,专科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防疫站)64人,其他卫生系统技术人员48人。农村居民(包括失地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人数60.0万人,参合率达101.6%,共补助农民(含失地农民)新型合作医疗住院及门诊费累计达127.2万人次,补偿资金15729.70万元。[7] 
7交通


内乡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位于郑州、西安、武汉三座城市的中心位置。距南阳机场65公里,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等大城市均有直航班机。宁西铁路、312国道、沪陕高速、内邓高速、豫248、249省道横穿全境,交通极为便利。[8] 
8旅游



内乡旅游景区有9家,4A级景区2家(内乡县衙和宝天曼峡谷漂流景区),2A级景区1家(宛西自治史料馆),主打品牌有“一山一衙一漂流”。[9] 
宝天曼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北部(伏牛山脉),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而饮誉中原,成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被誉为“天然的物种宝库”,“中州的一颗明珠”。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以她独特的风景和原始森林为主。空气负氧离子极高,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内乡县衙
内乡县衙(2张)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官署衙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被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美称,2000年开通了北京故宫——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内乡县衙四大古衙国际旅游专线。
河南省内乡县的古县衙,是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县衙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 

宝天曼峡谷漂流,国家4A级景区,漂流全长12.8公里,落差达239米,九曲十八弯的地形,沿途奇石林立,险滩密布,植被茂密,景色怡人。有激流勇士漂、休闲娱乐漂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响誉省内外。内乡已初步形成以宝天曼为核心的(桃花源、天心洞、七星潭等)北部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县衙为核心的(宛西自治馆、文庙等)古城文化游览区,以景观村落吴垭石文化村为核心的西南部民俗文化旅游区及以赤眉十万亩油桃基地为代表的生态农业乡村游,彰显了内乡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

天心洞位于内乡县宝天曼生态示范区南缘,七里坪乡三道河村孤独垛的半山腰。洞口为罕见的对天直敞式,由一座二层仿古式琉璃画亭遮盖。天心洞为中原地带第一的天然大型溶洞,洞内天然五彩岩石壁画美不胜收。中原唯一的五彩溶洞――天心洞,天心洞已探明面积5万多平方米,洞壁天然岩画 似群仙飘逸,被专家誉为溶洞一绝。
七星潭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宝天曼南麓。属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宝天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天曼的一颗明珠。景区青山叠翠,泉水迭宕奔流,飞瀑从天而降,形成连环七星深潭,故名七星潭。景区分为原始生态旅游区和旅游文化娱乐区两部分。属于度假、餐饮、洗浴、娱乐、野营、攀岩、探险为一休的“休闲度假型”生态旅游景点。

桃花源由桃花谷和桃花源两部分组成。景区全长4.5公里,景点百余处,俗称"三岭九道弯,九弯十三潭"。天门瀑布落差108米,是南阳唯一的悬崖飞瀑,在整个伏牛山也非常罕见。瀑布两侧的悬崖呈90度直角,天门瀑布从悬崖夹峙中冲破束缚,银河直落,飘飘洒洒,在空中幻出白色银龙。[11] 
云露山景区以药王文化为内涵,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普体验,猎奇探险为旅游主题。凭借丰富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展示区域生态文明。以山雄、水秀、河婉、池清、湖阔、瀑险、潭幽、林密、石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