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是什么?券商怎么实践绿色金融?

2024-05-07 07:01

1. 绿色金融是什么?券商怎么实践绿色金融?

发展绿色金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举个栗子,天风证券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绿色金融实践的:
首先,天风有绿色金融事业部,有相关的金融智库,曾参加并承办博鳌亚洲论坛绿色金融分论坛等研讨活动,聚焦绿色金融话题。
其次,对于券商而言,最直接的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方式之一,就是发行绿色债券、绿色ABS项目,帮助解决绿色产业的投资融资问题,从金融抓手角度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最后,作为一家企业,绿色办公、低碳运营自然必不可少,节能减排、节水节电、低碳出行等,将“绿色”落实到日常的办公场景。

绿色金融是什么?券商怎么实践绿色金融?

2. 风证券倡导绿色金融,应该点赞绿色金融“”

天风证券可以说是绿色金融的先行者了,2016年,天风证券就将绿色金融纳入了公司战略,积极倡导并实践绿色金融服务理念,前两天还承办了2017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的环保产业投融资论坛。

3. 天风证券和中央财经大学的绿色金融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是什么关系?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是由天风证券与中央财经大学合作建立的,这是目前国内首家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型、国际化的研究院。

天风证券和中央财经大学的绿色金融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是什么关系?

4. 天风证券“金融价值报效祖国”是什么?有什么事实说明吗?

有很多事例。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研究智库。二是科创企业发展,例如去年发起的科创联盟。三是社会责任,主要是探索金融扶贫。此外还有绿色金融、东北振兴等其他方面的一些成绩。

5. 绿色金融与高质量发展有什么关系?

面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挑战,中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誓言向污染宣战,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其中,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显然是与生态环境保护一样重要和关键的任务。为此,如何探索出一条环境与经济双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金融实现发展的“绿色化”
无论是产业的发展,还是资本市场的投资,高质量发展都要求必须摆脱传统的“灰色”乃至“黑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此,应该说目前各界的认识还是比较统一的,但在“绿色化”发展的路径上,仍然存在不小的分歧,尤其是在“绿色化”将在一定时期内给社会经济带来某种成本的情况下,包括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在内,都有着不小的“畏难情绪”。
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金融助力于“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发展的最大重叠之处在于“发展”,这表明,无论是高质量还是绿色,落脚点都应该在“发展”上。就绿色发展的内涵而言,我们固然摒弃了“有发展无绿色”的发展老路,但“有绿色无发展”的模式至少在现阶段还无法适用于中国国情,这是行不通的,我们要走的是一条“既有绿色,也有发展”的道路。就此,高质量发展实则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那就是如何将“绿色”嫁接到“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具体而言,其中最大的难处在于,绿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腾笼换鸟”的过程,新旧产业和动能交替出现,而这新旧之间要做好平稳过渡和交替,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国内外的很多实践都表明,不能绝对化地理解绿色发展过程中的“新旧”问题,而是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
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金融致力于“绿色创新”
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经济金融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处理好两个内部化过程,一是外部成本的内部化,二是外部收益的内部化。前者指向的是对污染型产业采取“减杠杆”的限制,通过市场的间接手段来紧缩这类产业的生产空间,后者则是对低碳绿色的产业进行“加杠杆”的鼓励,同样也是通过市场的手段来扩大这类产业的市场空间,正是在这一减一加之间,来完成社会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通过引入基于市场的各种创新机制显得极为重要,这将关涉到高质量发展本身的成本收益效率问题。

绿色金融与高质量发展有什么关系?

6. 绿色金融的存在问题

我国绿色金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绿色金融发展还缺乏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我国环保政策、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也还处于酝酿和探索阶段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执行不力等现象在环保领域还比较普遍,环保信息也还不透明。2008年来,国家环保总局进行的四次环评执法,靠的全是直接叫停大项目、区域限批、流域限批等行政手段,长期效果十分有限。虽然,我国已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但在具体领域、具体项目、具体企业,环保政策的实施还不是非常顺利。我国对环保违规信息还缺乏完善的发布机制。金融机构不仅缺乏环保专业知识,也面临信息获取的高成本问题。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企业基本信用报告》所能提供的“环保信息”涉及的企业范围还很窄。金融机构对大多数不属于国家监控范围的企业、项目的环保违规情况,只能通过实地调查或媒体报道获得,有的甚至难以获得,信息极不对称。 二、绿色金融的发展还缺乏内外部激励和监督我国金融机构股东、投资者、员工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还不强。金融机构内部在公司治理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与绿色金融配套的制度,也缺乏符合绿色。 金融发展需要的约束激励机制。这样,金融机构内部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还很容易被繁重的经营考核压力和诱人的经济效益冲淡。从外部来看,政府部门还没有建立起对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我国企业和个人“绿色消费”意愿还不够强烈,对金融机构的监督不足。 三、金融主管部门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安排和政策配套比较欠缺现金融主管部门的绿色金融政策目标也还主要停留在限制对“两高一资”企业的信贷投放和促进节能减排短期目标的实现上,对绿色金融缺乏完整的战略安排和政策配套。金融主管部门还没有全面承担起绿色金融理念的传播、引导职责。在国际合作领域,金融主管部门也未见有积极动作。金融机构缺乏对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最新趋势、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和环境风险管理经验的了解、学习渠道。 四、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战略准备工作进展还比较缓慢绿色金融还没有完全提升到我国金融机构的战略层面,战略准备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部分已经进入实践探索阶段的金融机构,其绿色金融发展实际上也大多还停留于某些具体经营层面,还没有制定专门的绿色金融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我国金融机构也还没有有效展开组织保障、企业文化(包括信贷文化)、人才、政策的战略准备工作。我国金融机构在如何将环境因素嵌入业务决策流程、如何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何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等诸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学习。

7. 为何说绿色金融能有效"赋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绿色金融不仅可“赋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引导实体经济步入绿色转型通道,而且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目前,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力量仍主要停留在政府层面,需要动员和激励广大社会资本提供更多绿色资金,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和市场参与主体建设,培育和开发更多的绿色金融工具,拓展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创下近10年来的季度新高,其中,2017年前9个月中国作为发行人的绿色债券发行量居各经济体首位,全球占比高达18%。
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的各项部署,绿色金融不仅可“赋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引导实体经济步入绿色转型通道,而且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绿色金融可望发挥连接供求的桥梁和整合资源的作用,为改善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在激励措施、地方试点、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环境压力测试、绿色评估与认证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012年至今,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沪深交易所等多个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发行、绿色公司债、绿色金融体系等一揽子文件。今年6月份,浙江、广东、新疆、贵州、江西等省份一些城市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截至目前,至少有10余个省市区建立了50余只地方政府支持的绿色基金,A股市场占总数20%的上市公司已披露环境信息。
这些生动实践表明,发展绿色金融能够有效“赋能”绿色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支持有环境效益的项目,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融资可获得性,降低污染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融资可获得性;另一方面,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看,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强化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偏好,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企业和银行的期限错配,为投资者提供新的资产类别。
目前,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力量仍主要停留在政府层面,大批中小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参与能力薄弱,缺乏社会资金进入绿色产业的合适渠道。据估算,我国每年需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大气污染治理等各种绿色投资总额约4万亿元,政府只能出资约10%。这就需要动员和激励广大社会资本提供更多绿色资金,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和市场参与主体建设,培育和开发更多的绿色金融工具,拓展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渠道。
但是,仅凭现有的政策支持还不够。首先,在宏观层面,应积极考虑通过再贷款、专业化担保机制、财政贴息等方式来支持绿色信贷,探索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对有良好绿色表现的银行予以一定激励。同时,继续鼓励突破传统的绿色信贷局限,设立更多绿色发展基金,探索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强制性的绿色保险制度,鼓励更多商业银行探索环境风险对银行的压力测试,鼓励更多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

其次,在微观层面,引导更多地方政府设立绿色基金,积极开发绿色指数与相关产品,引入更多民间资金进入绿色金融领域。同时,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鼓励地方出台适合本地的绿色金融实施方案,建立地方绿色项目库,为地方项目对接国内绿色资金。
再次,不能“关起门”发展绿色金融,要在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基础上,积极吸引绿色外资,发展碳金融市场、环境权益抵质押体系,真正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绿色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国内实体经济的绿色转型。

为何说绿色金融能有效"赋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