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留名府乡的介绍

2024-05-20 01:11

1. 后留名府乡的介绍

后留名府镇即为留府,留府乡又称后留名府乡,隶属河北省景县,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境中东部,景县县境最西端,东临温城乡和王谦寺镇,南接经济重镇龙华镇,西部和北部与武邑县交界。境内有385省道宁武路(山东宁津-吴桥-景县-武邑)、906县道景龙路(景州-龙华)、959乡道龙留路(龙华-留府)、960乡道魁朴公路(魁星庄-朴庄)、961乡道(朴庄-王上营)等,其中385省道、959乡道和960乡道等三条主干线公路从镇区交叉穿行而过,x906县城至龙华的国家一级标准建设的景州大道(景龙路)在境内圣堂村通过,正在建设的石济客专(石家庄-济南的客运铁路专线)横穿境中部,在镇区南侧通过,南靠衡德滨(衡水-德州-滨州)高速公路,镇区距衡德高速龙华入口9千米,距景县县城景州镇18千米,距衡水市区35千米。境内还有天然气管道。截止到2014年年底,全镇总面积84.4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40个村委会。乡政府驻留府新镇区宁武路。

后留名府乡的介绍

2. 后留名府乡的历史沿革

景县留府乡始置于1929年,因原政府所在地在后留名府村,所以又叫后留名府乡(居民的有效身份证件和户口本登记的都是留府乡)。中华民国以前,后留名府原称后刘名府。相传,明朝一官员因犯罪被判充军云南。至此,接到朝廷的特赦令,被赦免无罪。他高兴的对人说:我已年迈,此去云南有死无生,没想到至此得以赦免,看起来刘名府乃留命府也。借此,当地百姓将刘名府改名“留命府”,后逐渐演化为后留名府。明代,后留名府镇隶属景州管辖。其中,本镇西路古庄村一带,在西汉时期为冀州信都国平堤县治所(东汉时撤销该县治)。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为县,景州改为景县,当地隶属直隶省景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1929年废社编乡,始在后留名府村建立乡治,即河北省景县第三区第二十三乡。1938年,景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王谦寺成立,下设五区。后留名府乡隶属冀南五专署景县宋门区(治所在今温城乡宋门村)。1940年7月1日,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以安陵—景州城—王谦寺为界,景县划分为景南和景北两县。后留名府乡隶属冀南五专署景北县二区(宋门);景北县抗日游击政府驻后留名府(朴庄村)。1945年11月,景南、景北两县合并为景县。后留名府乡隶属冀南五专署景县五区(治所在今温城乡宋门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8月,后留名府乡隶属河北省衡水专区景县;1952年9月,撤销衡水专区,改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6月,改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58 年11月,景县、故城和吴桥三县合并为吴桥大县,同时乡改为人民公社,后留名府乡改为河北省天津市吴桥县王谦寺人民公社留名府管理区;1961年6月1日,景县从吴桥县分出,撤销管理区,留府管理区改为河北省沧州专区景县后留名府人民公社;1962年6月,衡水专区重新组建后,改为河北省衡水专区(1970年改为衡水地区,1996年5月改为衡水市)景县后留名府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留府乡,1996年西路乡并入。后留名府镇所辖各村村名的历史由来:——摘引整理自《景县志》(景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后留名府 明朝以前原称刘名府。相传,明朝一官员因犯罪被判充军云南。至此,接到朝廷的特赦令,被赦免无罪。他高兴的对人说:我已年迈,此去云南有死无生,没想到至此得以赦免,看起来刘名府乃留命府也。借此,刘名府改名“留命府”。后逐渐演化为留名府。因村庄分为南北两个自然村,此村居北部,故称后留名府。前留名府 建置同后留名府。因该村在南,取名前留名府。小营 相传,明初战争连年,此地为一兵营,战争结束后,发展成村,取名为小营。曹上营 相传,明初战争连年,此地为兵营,战争结束后,曹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取名曹上营。宋上营 建置同曹上营。因该村宋姓所建,故称宋上营。王上营 建置同曹上营。因该村王姓所建,故称王上营。野厂 据传,明初,这里曾驻扎兵营,是军队练兵放马的一片大荒场。后刘、陈、靳三姓迁此立村,取名野场。因“场”与“厂”同音,后演化为野厂。此村历史以来分为三个自然村,分别取名刘家野场、陈家野场、靳家野场,后又按方位称之为西野厂(该村居西)、后野厂(该村居北)、前野厂(该村居东南,明清时称东野厂)。明、清和民国时期,三个自然村各为行政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合并为一个行政村。白王柯枝 相传,明朝以前,该处有王、柯、訾三姓人居住,三姓合建一庄,取名王柯訾。当地语音訾和枝同,逐渐演变为王柯枝。明初“燕王扫北”时,村子被毁,后有曹、张、白、柴四姓迁此附近分别立村,该村白姓所建,取名白王柯枝。(明朝,同期曾有张家王柯枝、刘家王柯枝、李家王柯枝、柴家王柯枝、邢家王柯枝、曹家王柯枝共六个行政村;民国十八年即公元1929年,同期曾有张王柯枝、柴王柯枝、曹王柯枝、白王柯枝、訾王柯枝共五个行政村)曹王柯枝 建置同白王柯枝。因该村曹姓所建,取名曹王柯枝。柴王柯枝 建置同白王柯枝。因该村柴姓所建,取名柴王柯枝。张王柯枝 建置同白王柯枝。因该村张姓所建,取名张王柯枝。魁星庄 相传,明朝时,此处大片土地惧为张王柯枝村一户地主所有,佃农为其种地于此,习称庄子。因此地曾有一魁星庙,村名遂改称魁星庄。(实际:明代中叶之末,张茂德(明代右副都御使张玮的五世嫡长孙)在张王柯枝村南建庄园、宗祠、魁星庙、土地庙等,名曰:魁星庄;张克绳(明代右副都御使张玮的五世孙)在魁星庄东南建庄园,名曰:东南庄。清代,魁星庄、东南庄逐成一自然村,名曰:魁星庄,民间习称庄子。)辛庄 相传,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新建村庄,故名新庄,后演变为辛庄。朴庄 该村建于明初,原名南朴庄村,当时张氏一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在一坡地上建村,取名坡庄。因“坡”和“朴”有同音,逐渐演化为朴庄;因北有朴庄,为避免村庄重名,更名为南朴庄;后来,一曹姓又从小营迁此,南朴庄曹姓逐渐壮大,因其有权有势,全国地名普查时,改名为曹朴庄,后又更正为朴庄。南庄头 相传,明朝以前,此地和千民屯是一大镇,东西街长十数里。元末明初,此镇被毁,只剩两头。镇西头南面幸存的几户重新安家立村,取名南庄头。霸家寺 据查,明初,张姓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此处原有一八角庙宇,名八角寺,故村名也为八角寺。后霸姓迁入,两姓不合,张姓迁出,霸姓将村名改为霸家寺。北西庄 据传,明初“燕王扫北”时,该村只有北面和西面的人幸存,故得名北西庄。苦水营 据传,该村建于明初,当时地多盐碱涝洼,食用水苦而咸,故得村名为苦水营。吕屯 据查,该村原名律屯。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吕姓兄弟四人,聚居该村,遂改名吕屯。北马村 明初,马姓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南部尚有一马村,故取名为北马村。大果义 相传,该村原名大国义,建于东晋十六国时代。当时,此地为赵、燕两国的边界,取两国和好之意,得村名为国义(谊)。因“国”与“果”同音,演变为果义,后发展成两个自然村。因该村大,取名大果义。小果义 建置同大果义。因该村小,取名小果义。西路古庄 据传,此地古时两条官道相交处有一路夹庄。明初“燕王扫北”时,村庄被毁,后人在官道西侧重新建村,取名西路古庄。后路古庄 该村建置同西路古庄。因该村居北,故取名后路古庄。马路古庄 该村建置同西路古庄。因马氏在西路古庄东侧建村,故取名马路古庄。韩黄古庄 据传,黄古庄原有八疃tuan,称黄八庄,后连成五片,改称黄五庄。明初,受战争洗劫,黄五庄人所剩无几,后来韩、阎、白、郑、张五姓人氏,分别迁此定居,称韩庄、阎庄、白庄、郑庄、张庄。清乾隆年间,该五村为黄古庄社。民国初年,改乡建制,通称黄古庄。因该村韩氏所建,故称韩黄古庄。阎黄古庄 建置同韩黄古庄。因该村阎姓所建,故称阎黄古庄。郑黄古庄 建置同韩黄古庄。因该村郑姓所建,故称郑黄古庄。白黄古庄 建置同韩黄古庄。因该村白姓所建,故称白黄古庄。张黄古庄 建置同韩黄古庄。因该村张姓所建,故称张黄古庄。房辛旺 相传,明初有房、赵、白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分别建村,为讨吉利取名为新旺。因该村房氏所建,取名房新旺,后演变为房辛旺。赵辛旺 建置同房辛旺。因该村赵氏所建,取名赵新旺,后演变为赵辛旺。白辛旺 建置同房辛旺。因该村白氏所建,取名白新旺,后演变为白辛旺。小冯古庄 据传,明初大冯古庄高氏分家,迁此立村,名小冯古庄。东马村 明初,有马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建于马路古庄村东,故取名东马村。圣堂 据传,明初“燕王扫北”时,该村幸存,村人以为有圣人显灵保佑,故改村名为圣堂。大孔村 据传,该村祖先原为山东曲阜孔门仆人,迁此种菜为生,为尊奉孔子,取名孔村。因村西有一小孔村,故名大孔村。王家庄 据传,昔时大孔村有王姓者,一日在苜蓿地偶遇鹊与蛇相斗,便附会龙凤宝地,遂迁此建村,名王庄。地名普查时,为避免村庄重名,故更名王家庄。北高庄 据查,该村高姓从大冯古庄迁此立村,取名高庄。地名普查时,为避免村庄重名,更名为北高庄。房庄 相传,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房氏迁此立村,取名房庄。

3. 后留名府乡的镇情概况

后留名府(简称留府)乡,隶属河北省景县,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境中东部,景县县境最西端,东临温城乡和王谦寺镇,南接经济重镇龙华镇,西部和北部与武邑县交界。境内有385省道宁武路(山东宁津-吴桥-景县-武邑)和两条县乡主干公路(后留名府-龙华、后留名府-洚河流)从镇区交叉穿行而过,x906县城至龙华的国家一级标准建设的景州大道(景龙路)在境内圣堂村通过,正在建设的石济客专(石家庄-济南的客运铁路专线)横穿境中部,在镇区南侧通过,南靠衡德滨(衡水-德州-滨州)高速公路,镇区距衡德高速龙华入口9千米,距景县县城景州镇18千米,距衡水市区35千米。境内还有天然气管道。目前,辖区内各村的自来水、有线数字电视、宽带网络、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讯的4g手机信号覆盖等工程在全镇40个村全部开通。截止到2015年年底,全镇总面积84.4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40个村委会。乡政府驻留府新镇区宁武路。

后留名府乡的镇情概况

4. 后留名府乡的经济发展

 粮食类:玉米、小麦、棉花、花生、辣椒、大豆等;水果类:苹果、杏、蜜桃等;养殖业:蛋鸡、种鸽、肉猪、羊等为方便老百姓,到目前为止,留府乡境内建有4个农贸市场,分别是:留府(四、九)、王上营(三、八)、西路(二、七)、朴庄(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