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股发行常态化

2024-05-16 00:29

1. 如何看待新股发行常态化

新股发行一直是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每每在股市下跌时成为焦点。去年以来,随着新股发行常态化,堰塞湖“水位”逐渐降低,股票供给有所增加,但也由于近期行情变化引起一些讨论。
监管层推进新股发行常态化
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新股发行是源头活水,只有活水长流,才能得清渠如许。在经历2015年6月开始的股市异常波动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监管层根据市场条件,新股发行略有提速,恢复股市投融资基本功能的同时,也为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227家企业成功IPO,创近5年新高;2017年1月9日至13日的一周内,15只新股相继申购,平均每天3只新股发行。IPO“堰塞湖”压力正逐步释放,相比去年年中约800家受理首发企业的“高位”,降低至600多家。
上证综指自2016年2月以来,大体上维持向好行情,从2730点攀升至3100点左右,期间未发生超过5%的月跌幅。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震荡比上证综指略大,但与2016年初相比,总体上都维持了向好行情。
近期,不少投资者把新股发行常态化看成是日前股市下跌的“元凶”,并进一步认为,如果股市下跌、股民离场,发再多的新股也没人买,无益于实体经济发展,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其实,源头没有活水,股市就不可能枝繁叶茂。“IPO排队过会时间过长,会间接导致一些‘垃圾股’成为‘壳资源’,因此滋生诸如卖壳套现、圈钱、炒作、跨市场套利等乱象。”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单祥双说,这些会误导投资者短炒投机,忽略企业本身运营和投资合理估值,最终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多重原因使新股发行再惹争议
业界普遍认为,新版打新规则实施前,打新确实会扰动股市资金,但目前这一问题已经不突出,不过,新股发行常态化对“庄家”、职业炒新者、垃圾公司等股市投机者确实有影响。多因素叠加下,股市略有下跌时,新股发行便会再被提起。
近期行情持续下跌。截至16日收盘,上证综指六连跌,创业板指八连跌。但下跌行情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资金链、年关节点等各种原因,不能过度放大新股发行提速的影响。”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
其实,投资者认为IPO会影响股指涨跌的思维习惯由来已久。特别是新版打新规则出台前,部分投资者需要卖出持有股票以留出资金打新,一定程度上造成对股市的“抽血”,当时,IPO影响股指的观点较为盛行。但根据目前的打新规则,中签后才兑付,额外“抽血”现象已经不存在。
在投机炒作思维模式下,新股发行常态化也确实会损害部分投机者利益。“随着换手率将降低,以交易手续费为主要盈利手段的中介机构利益会受损;一些上市公司将回归正常市盈率,‘庄家’无法再随意抬高股价实现投机等等。”望华资本创始人戚克栴说。
“很多投机机构等希望股价能一直保持30%或更高的增长,哪怕短期行情只是正常回调几个百分点,他们就会觉得不满。”戚克栴说,其实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往往对中小投资者是不利的,投机者需要为短期下跌找到情绪出口,而新股发行提速是明显的靶标。
推进制度改革促市场平稳健康
股市行情下跌,投资者不论大小,大部分都面临资金缩水、利益受损等情形。这一方面是股市依市场规律而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与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有关。除了新股发行常态化之外,还要加快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股市投融资相关问题。
“新股发行常态化是资本市场应该追求的方向,但目前中国股市还有很多制度不够完善,投资者还没有完全形成价值投资逻辑,这种情况下,新股发行的常态化需要配套政策支持,打造资本市场的良好环境。”杨德龙说。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认为,只有通过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市场上炒壳等乱象,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A股中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资本市场内幕交易、利益输送、财务造假等恶性事件的出现,与上市公司进入和退出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密切相关。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张远忠说:“通过完善制度、加大打击力度,打消大股东上市‘圈钱’的念头,让新股上市给市场带来真正的红利。”
上市公司再融资门槛较低、规模较大,再融资后续的解禁减持,以及伴生的违法现象等,也让市场担心。数据显示,2016年,A股市场整体募集资金(IPO、再融资合计)为18355亿元,再融资额度达历年新高。据记者了解,目前监管层正在研究再融资相关政策。

如何看待新股发行常态化

2. 如何看待新股发行常态化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题:如何看待新股发行常态化?
新华社记者许晟、孙飞、潘清
新股发行一直是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每每在股市下跌时成为焦点。去年以来,随着新股发行常态化,堰塞湖“水位”逐渐降低,股票供给有所增加,但也由于近期行情变化引起一些讨论。
监管层推进新股发行常态化
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新股发行是源头活水,只有活水长流,才能得清渠如许。在经历2015年6月开始的股市异常波动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监管层根据市场条件,新股发行略有提速,恢复股市投融资基本功能的同时,也为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227家企业成功IPO,创近5年新高;2017年1月9日至13日的一周内,15只新股相继申购,平均每天3只新股发行。IPO“堰塞湖”压力正逐步释放,相比去年年中约800家受理首发企业的“高位”,降低至600多家。
上证综指自2016年2月以来,大体上维持向好行情,从2730点攀升至3100点左右,期间未发生超过5%的月跌幅。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震荡比上证综指略大,但与2016年初相比,总体上都维持了向好行情。
近期,不少投资者把新股发行常态化看成是日前股市下跌的“元凶”,并进一步认为,如果股市下跌、股民离场,发再多的新股也没人买,无益于实体经济发展,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其实,源头没有活水,股市就不可能枝繁叶茂。“IPO排队过会时间过长,会间接导致一些‘垃圾股’成为‘壳资源’,因此滋生诸如卖壳套现、圈钱、炒作、跨市场套利等乱象。”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单祥双说,这些会误导投资者短炒投机,忽略企业本身运营和投资合理估值,最终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多重原因使新股发行再惹争议
业界普遍认为,新版打新规则实施前,打新确实会扰动股市资金,但目前这一问题已经不突出,不过,新股发行常态化对“庄家”、职业炒新者、垃圾公司等股市投机者确实有影响。多因素叠加下,股市略有下跌时,新股发行便会再被提起。
近期行情持续下跌。截至16日收盘,上证综指六连跌,创业板指八连跌。但下跌行情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资金链、年关节点等各种原因,不能过度放大新股发行提速的影响。”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
其实,投资者认为IPO会影响股指涨跌的思维习惯由来已久。特别是新版打新规则出台前,部分投资者需要卖出持有股票以留出资金打新,一定程度上造成对股市的“抽血”,当时,IPO影响股指的观点较为盛行。但根据目前的打新规则,中签后才兑付,额外“抽血”现象已经不存在。
在投机炒作思维模式下,新股发行常态化也确实会损害部分投机者利益。“随着换手率将降低,以交易手续费为主要盈利手段的中介机构利益会受损;一些上市公司将回归正常市盈率,‘庄家’无法再随意抬高股价实现投机等等。”望华资本创始人戚克栴说。
“很多投机机构等希望股价能一直保持30%或更高的增长,哪怕短期行情只是正常回调几个百分点,他们就会觉得不满。”戚克栴说,其实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往往对中小投资者是不利的,投机者需要为短期下跌找到情绪出口,而新股发行提速是明显的靶标。
推进制度改革促市场平稳健康
股市行情下跌,投资者不论大小,大部分都面临资金缩水、利益受损等情形。这一方面是股市依市场规律而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与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有关。除了新股发行常态化之外,还要加快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股市投融资相关问题。
“新股发行常态化是资本市场应该追求的方向,但目前中国股市还有很多制度不够完善,投资者还没有完全形成价值投资逻辑,这种情况下,新股发行的常态化需要配套政策支持,打造资本市场的良好环境。”杨德龙说。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认为,只有通过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市场上炒壳等乱象,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A股中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资本市场内幕交易、利益输送、财务造假等恶性事件的出现,与上市公司进入和退出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密切相关。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张远忠说:“通过完善制度、加大打击力度,打消大股东上市‘圈钱’的念头,让新股上市给市场带来真正的红利。”
上市公司再融资门槛较低、规模较大,再融资后续的解禁减持,以及伴生的违法现象等,也让市场担心。数据显示,2016年,A股市场整体募集资金(IPO、再融资合计)为18355亿元,再融资额度达历年新高。据记者了解,目前监管层正在研究再融资相关政策。

3. 次新股破发,会成为未来A股的常态化现象吗

主要取决于几大原因。
其中,未来A股扩容速度快慢的因素。
实际上,在现有发行监管红线的约束下,上市公司多以较低的市盈率发行,而20余倍的发行市盈率本身并不具有太多的投资风险。在实际情况下,除非股票市场的投资环境非常糟糕,或者是市场的扩容速度过快,否则也很难出现上市后不久频繁破发的现象。
再者,则是上市公司发行价格的高低。
纵观近期破发的次新股,多以高价发行为主,且主营业务缺乏亮眼的色彩,盈利增速预期不佳,由此降低了市场的炒作热情。与此同时,受到股票高价发行因素的影响,过高的发行价格往往很难获得价格上的炒作,而上市后不久随即破发也可能成为一些高价股上市后的常态化现象。
此外,则是取决于上市公司的行业稀缺性以及产品的独特优势。
对于稀缺性的上市公司,即使估值高达数十倍乃至上百倍,却因其质地稀缺,往往可以享受较高的估值溢价。与之相比,对于同质化严重,或身处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却往往很难享受到较好的估值溢价,而企业是否具备稀缺性或优质性的条件,也将会影响到市场资金的炒作热情,而这也是决定次新股上市后会否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从整体上分析,在当前的市场投资环境以及新股上市规则的背景下,次新股上市后的表现难免会有所分化。与此同时,对于次新股破发现象仍需区别看待,但随着市场扩容速度的加快,次新股破发压力也会持续增加。但是,对于新股上市首日会否存在随即破发的情况,在新股上市规则未有出现实质性变化的前提下,可能在短时间内仍很难出现,而新股赚钱效应有望继续存在,只是新股赚钱效应较以往有所减弱,中签的诱惑力没有之前那样强烈而已。

次新股破发,会成为未来A股的常态化现象吗

4. 新股破发是市场的正常反噬吗?我们还有必要打新吗?

在A股票上市公司IPO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发行市盈率只有23倍,低于市场市盈率;其次,上市只增加25%的股份比例。其他股票的销售期限有限(一年或三年),导致流动性板块小且流动性溢价;最后,交易限制系统。结合前两点,使用交易限制系统更方便。所以,如果你是这样的投资者,那么你及时卖出(通常在交易限额打开时卖出),你基本上会盈利,即使你没有及时卖出,但不容易打破,即使打破,你仍然有机会返回,因为发行市盈率只有23倍,除非业绩立即改变,导致估值上升。

成熟国家新股破发是正常的。香港股市和美国股市破发并不新鲜。例如,36氪最近在美国上市,发行价格在第一天下跌14.5美元筹集约2415万美元。36氪美国IPO首日开盘跌13.24%,报12.58美元。但是中国原来的IPO这是对二级市场投资者损失的补偿,因此发行市盈率为23倍,上市后将迎来N个涨停,平均涨幅超过100%,一旦主板IPO破发,投资者赚不到钱。毕竟,如果他们赢了,股价就不会上涨。投资者根本不可能盈利。他们只能割肉出局。最多,他们损失更多,损失更少。

主板IPO应该没有破发的问题。毕竟市盈率很低,比同行业公司低。唯一的可能就是一些银行股,发行市盈率比同行业上市公司高。科技创新板很有可能迎来破发的趋势。作为中奖者,只能选择割肉离场,没有中奖者可以选择做空套利。科技创新板可以在第一个交易日卖空。所谓卖空,就是卖优惠券,等股价下跌买回来还优惠券,就能得到价差。

但目前新股破发幅度很低,卖空盈利空间很小。即使股价破发,卖空盈利的概率也很小,但一些涨幅巨大的股票可以选择卖空盈利。这部分投资者成本很低,投资者成本越早,尤其是创始股东,两天前作者刚刚用三只松鼠分析,公司注册资本只有100万,两个月后得到IDG经过多轮融资,公司发展的资金几乎都是靠投资者的资金发展起来的,除了启动资金的100万。创始人张辽源最初的100万资金现在价值100亿元,增长了1万倍。他的成本太低了,跌破发行价就能赚钱。

5. A股试点注册制后,新股破发,未来新股破发会成常态吗?

A股自从试点实行注册制之后,新股破发并非稀奇的事,特别是未来A股全面实行注册制之后,新股破发就更是常态化,所以可以肯定未来新股破发肯定会是常态化。
为什么未来新股破发会成为常态化呢?理由非常简单,这个问题的核心跟新股发行制度有一定的关心,注册制之下的新股破发确实是常态;而原先是审批制之下的新股为何破发的概率很低呢?

主要区别是审批制是经过多重部分进行严格审核,质量不达标的公司是无法实现上市的,对上市公司质量有一定的把关,新股上市破发概率低;但注册制之后不同,注册制是列出一些上市规定,只要达到上市标准的都可以上市,在新股质量上存在不确定因素,导致新股破发率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注册制之下,只要其他条件都达标了,亏损的公司也是可以上市,上市之前业绩就亏损,这种股票还给上市融资,这是来搞笑的吗?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是注册制,达到上市条件就可以上市了,往往有些公司就差一个指标或者两个指标就达到注册制上市条件。这些公司为了实现成功上市,结果进行制造一些假数据,从而出现上市造假,发现后被退市了,最终损害散户们的利益。

所以通过以上对注册制进行分析后得知,未来新股破发成常态化,真正原因是注册制之下的新股质量没有保障,说白了就是注册制之下的新股质量不好,一旦上市不被二级市场看好,必然会出现破发,未来新股破发见怪不怪。
就以A股历史最贵新股来分析,禾迈股份上市发行价是557.80元,上市市盈率是225.94倍,中一签需要缴款约28万;看到这个新股就吓一跳,发行价和市盈率就这么高了,而且是高得吓人,上市想不破发都难。

未来新股发行,禾迈股份只是个例,未来这种新股还会有更多的,意思就是发行价就是泡沫了,发行价就已经把未来几十年的股价都涨出来了,又怎么可能支撑起这个股价,新股上市之后能不破发吗?
总结起来,未来新股破发成为肯定会成为常态化,理由是注册制发行的新股质量不好,比如发行价太高、市盈率太高、让圈钱公司也能顺利上市、最关键是新股根本没有保障等众多因素,从而导致新股会出现破发。

A股试点注册制后,新股破发,未来新股破发会成常态吗?

6. 什么是新股破发


7. 新股破发的原因

对于新股频频破发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市场低迷并不是主因,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偏高才是祸首。在新股的发行中,投行可以同时兼任多重角色,既可以是企业上市的保荐人、承销商,财务顾问,同时也可能是股东,这种直投、保荐、承销的多重角色意味着利益的直接相关。募集资金额越高,意味着可以获得的承销费更高,而如果有直投的话,其所获得的回报更为丰厚。现实情况确实如此。据了解,一些券商对IPO项目超募资金部分收取5%至8%的承销费,这明显要高于正常的标准。在投行与企业利益趋同的情况下,投行无疑更有动力将发行价定高。“三高”现象频现的主要症结在投行。在她看来,投行对于估值判断并不准确,其原因主要出在两方面:一是专业能力,二是缺乏自律。其实自新股发行频现“三高”以来,投行在其中担任的角色就一直备受质疑。很多人认为,保荐机构或主承销商与发行人同属利益共同体。所以保荐机构与承销商可能会失去客观公正性。一般来讲,新股定价通常可分为四个步骤:主承销商给出估值范围——研究员根据主承销报告出具定价报告——机构根据研究员报告向主承销商出具报价范围和申购数量——主承销商和企业确定新股发行价。而机构研究员主要就是根据主承销商出具的这份投资价值报告来了解。据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主承销商给出的估值会高于行业平均估值,而有些企业为了提高融资额度还会刻意提高估值范围,以此来提高在路演时研究员心中的目标价。此外,对机构研究员来说,如果给公司的报价过低,那么以后去上市公司调研或许就不会被接待,因此给出的估值范围都会和主承销商给出的范围相差无几。

新股破发的原因

8. 什么是新股破发?新股破发有哪些因素?

什么是新股破发?新股破发中的发,是指股票的发行价格。新股破发是指股票发行上市当日就跌破发行价,在一级市场申购中签的股民也是要赔钱的。

        在股市中,当股价跌破发行价时即为破发。而普遍状况,特别在牛市行情中比较少见,在市场徜徉期常见到。简而言之便是最新的股票跌破发行价。首先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股市大背景下的行情不好。也有本只股票盈利率不被看好。

        新股破发有哪些因素?

        1、新股发行价格过高。这是新股为什么会破发的要点原因,新股发行价格过高上市公司就能够更多的圈钱,券商们也能够和上市公司有更多的事务协作。例如我国西电,它的pB应该远远高于3倍,所以开盘不久当日就破发。

2、市场处于低位。在一般状况下,市场处于位置的时分新股发行容易破发,看看例年破发的记载,就能够证明。

        3、市场日渐老练。这是新股为什么会破发的关键原因,这个老练也是相对老练,非常老练的话这个发行价格,新股就该发不出去了,现在仅仅开盘买卖后渐渐被市场不认可,所以,一些股票买卖一段时间之后跌破发行价格。

        新股破发实战事例

        如上图所示,在2011年ST锐电(601558)IpO的时分,其时该股被称为风电第一股,发行价格高达90元,一旦中签就最少会赚上5万元,能够是往往适得其反,该股在上市当天就呈现了破发,收盘价为81.37元,大跌了9.59%。

        如上图所示,巨大集团(601258)股票上市也是跌破了发行价,收盘下跌了23.16%。这些形成其时参加新股申购的股民是谈新色变,和现在活跃申购新股的投资者是彻底的不一样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