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获得自由后,丢下妻子,飞往纽约,与一女子相处多月

2024-05-19 02:58

1. 张学良晚年获得自由后,丢下妻子,飞往纽约,与一女子相处多月

1936年12月12日,为了挽救民族存亡,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软禁了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随后被释放。张学良将蒋介石护送至南京后,却被蒋介石扣留,软禁起来。
  
 没想到,这一软禁持续了大约54年之久,直到1990年,张学良才恢复人生自由。在张学良恢复自由的第二年,他迫不及待飞往纽约,竟是为了一个女子,而且两个人在一起相处了三个月。
     
 这个女子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让刚恢复自由之身的张学良丢下妻子,追到纽约去找她,他们俩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要说这个女子,虽然住在纽约,但她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1912年,她出生于苏州一个商宦世家,父母给她取名“蒋士云”,因为她在家中排行老四,所以外人经常称她为“蒋四小姐”。
     
 蒋士云的父亲名叫蒋履福,早年曾在上海读书,后因成绩优秀,考入了国立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毕业以后,曾担任过驻比利时公馆随员,驻意大利代办,后来回国担任一名外交官。
  
 蒋士云小的时候就长得特别好看,气质也不凡,深得家人喜爱。而且她聪明好学,不像其他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只知道吃喝玩耍。
  
 在蒋士云十岁的时候,便被送往上海读书。后来,因为父亲被调往北京工作,十二岁的蒋士云便跟随父亲到了北京。
     
 当时的 社会 ,能够接触到英语学习的机会非常少,也就只有像蒋士云这样的家庭才能有机会。她被安排在一个洋人开的学堂里面学习英语,虽然蒋士云家境优越,但她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并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而放松自己,在旁人看来,十分难得。
  
 在蒋士云16岁的时候,父亲前往欧洲担任驻外使节,而她也跟随父母一起去了欧洲。去了国外的蒋士云一刻也没有放松自己,她前往法国巴黎留学了一年,并且初步掌握了法文。不到20岁,就掌握了英文、法文,这在同龄人当中是非常罕见的。
  
 1927年,蒋士云跟随父母回国,由于她的英语和法语能力不错,便经常随父母一起出席各种宴会。由于蒋士云的面容姣好,家世也不错,再加上她娴熟的英语和法语,使得她成为了当时无人不晓的名媛。
     
 可就是这样完美的一个人,在一次宴会上,却遇到了一个让她一见倾心的男人—张学良。
    
 原来参加宴会的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一个男人附近,而这个男人就是当时享有民国“四大公子”美名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
  
 蒋士云也许不知道,她和张学良的缘分就是从这次宴会开始的。
     
 由于蒋士云的父亲刚从法国任上回来述职,正好同当时的驻外大使顾维钧一起回北平,他们也一起参加了这个宴会。而顾维钧与张学良的关系比较好,经过顾维钧的引荐,蒋士云一家有幸结识了张学良。
  
 这是蒋士云第一次见到张学良,但第一次见面,张学良英气逼人、风流倜傥的模样便在蒋士云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此时的张学良不仅仅是东北军少帅,还是东北军第三兵团总司令,正是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年纪,哪里会注意到这个梳着两条辫子的小姑娘。更何况,那时的张学良身边美女如云。
     
 就这样,一转眼三年时间过去了,当初梳着两条辫子的小姑娘如今已风姿绰约。
  
 原本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两人,却因为一次宴会再一次相遇,而这一次的相遇使得两人渐生情愫。
  
 那是1930年的冬天,张学良同蒋介石在南京见完面后,便携夫人于凤至前往上海。而此时的上海市长张群特地为张学良准备了欢迎宴会,恰巧蒋士云也应邀出席这次宴会。
     
 蒋士云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再次见到这个自己倾慕已久的人。这一次,蒋士云主动找上了张学良,张学良看着眼前的这个女人,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通过交谈,张学良知道蒋士云是三年前那个扎着两根辫子的小姑娘。可张学良没想到,仅仅三年时间,蒋士云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而现在的蒋士云,给张学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张学良和蒋士云经常一起参加各种宴会。以前张学良并不了解蒋士云,可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张学良发现蒋士云不仅气质变了,而且她的英语和法语非常熟练,这在他遇到的女人中算是特别优秀的。
  
 张学良本人也比较喜欢英语,所以二人经常会用英语进行沟通,渐渐地,二人互生情愫。
     
  随着蒋士云对于张学良的了解更加深入,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东北少帅,而张学良对于蒋士云也产生了好感。
  
 可是二人并不能天天在一起,不久,张学良便离开了上海。都说异地恋不长久,更何况是两个还没有正式确立关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到沈阳的张学良似乎是把蒋士云遗忘了,无论蒋士云写多少信给张学良,他都没有回信。蒋士云甚至把自己的照片寄给张学良,以此表达心意,可还是没有任何回应。
     
 迟迟等不到张学良的回信,蒋士云十分忧虑,她不知道张学良是把他忘了,还是出事了。
  
 于是,蒋士云决定亲自去找张学良,可是当她到了的时候,却意外听到一个消息,而这个消息让蒋士云彻底绝望。
  
 原来张学良在回来之后,又认识了另外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不仅跟蒋士云一般大,而且也出自名门世家。更重要的是,她比蒋士云更加热情,直白。渐渐地,蒋士云在张学良心中的位置被这个女人替代,而这个女人就是后来一直陪在张学良身边的赵一荻。
     
 蒋士云毕竟是名门闺秀,尽管她知道后,心情悲痛,但她还是选择默默承受。化解悲伤的最好办法就是出去走走,于是,蒋士云离开中国,前往欧洲散心。
  
 虽然散心能够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但每当停下来的时候,蒋士云的心里还是忘不了。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蒋士云的内心的痛苦逐渐消散。
  
 前往国外的蒋士云,在一次机缘巧合中遇到了一个和她一样同病相怜的人,这个人就是贝祖诒。贝祖诒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的儿子贝聿铭可是闻名世界的建筑大师。
     
 当时的贝祖诒,因为妻子的突然离世,他一时接受不了,悲痛万分。为了让贝祖诒尽早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公司便安排他前往欧洲考察,同时散散心,缓解一下内心的痛苦。
  
 就这样,两个有着相似境遇的人在欧洲不期而遇。早前,他们曾在上海有过一面之缘,可当时,他们彼此心中都有所属,就并没有在意对方。
  
 如今,二人在异国他乡相遇,互诉衷肠。随着时间的流逝,二人心中的悲伤已经抚平。反而是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蒋士云和贝祖诒彼此产生 情感 ,接着迅速坠入爱河。
  
 蒋士云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并不同意二人在一起。理由是贝祖诒与蒋士云年龄差距大,而且贝祖诒还有6个孩子,怎么能应对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
     
 但蒋士云长期接受外国文化的影响,思想比较开放,她完全不在意贝祖诒的年龄,也不在乎他的家庭,她只认这个人。蒋士云的父母拗不过她,只能同意二人在一起。1932年春天,蒋士云和贝祖诒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后,蒋介石同意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随后被释放。而蒋介石这个人十分记仇,在张学良将蒋介石护送至南京后,蒋介石却命令人将张学良扣押,软禁了起来。
     
 被软禁后的张学良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名和利,曾经的亲朋好友都避而远之,大部分人都选择在一旁观望,因为他们都怕一旦开口为张学良求情,以蒋介石的性情,肯定会受牵连。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也有很多仁人志士在积极地想办法营救张学良,而蒋士云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她得知张学良为了国家民族大义,被蒋介石无情扣押后。她十分佩服这个曾经的心上人,同时也担心他会因此事被蒋介石迫害。
     
 虽然蒋士云曾经因为张学良伤心过,但当时两个人并没有正式在一起,只是彼此有好感,所以蒋士云并不恨张学良。张学良被软禁之后,蒋士云积极参与到营救张学良的行动中。因为她的身份特殊,所以通过关系,蒋士云被批准可以去探望张学良。
  
 张学良没有想到,别人都对自己避而远之,而蒋士云却主动来探望,他非常感动。而蒋士云想尽办法来见张学良,不是因为她对张学良还留有余情,只是因为敬佩这个男人。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败退台湾,而张学良也被带到台湾软禁。在台湾软禁期间,蒋士云也曾前往台湾探望过张学良,张学良也把蒋士云当做唯一的女性挚友。
     
 随着蒋氏父子的去世,1990年,张学良终于获得了自由,长达54年的幽禁生涯终于结束了。
  
 1991年3月10日,90岁的张学良带着夫人赵一荻离开台湾,飞赴美国旧金山。在旧金山玩了四天后,他突然对身边的人说:“我要去纽约找个朋友,而且还是个女朋友”。
  
 张学良口中的“女朋友”其实就是蒋士云,而此时的蒋士云正独自一人住在纽约。
  
 于是,张学良把身体欠佳的赵一荻留在旧金山,由女儿照顾。在孙儿的陪伴下来到了纽约蒋士云的家,当蒋士云看到张学良,倍感亲切。张学良看到蒋士云一个人住,显得十分孤独,便决定住下来,没想到这一住就是3个月。
     
 这3个月,是张学良这么多年最幸福的时光,身边既没有国民党便衣监视,也没有夫人赵一荻,只有蒋士云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无忧无虑。
  
 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张学良与蒋士云又回到了各自的生活,此后二人便再也没有见过了。
  
 或许张学良一直都存在蒋士云的心里,毕竟张学良是她第一个心动的人。

张学良晚年获得自由后,丢下妻子,飞往纽约,与一女子相处多月

2. 张学良女儿婚姻生活结局如何?

张学良女儿1916年出生,母亲是于凤至。张学良号称民国四大美男之一,生出来的女儿自然也不差。张学良夫妇也曾想过要给这个宝贝女儿找一个合适的婆家,但女儿不同意,只想嫁老百姓。
张学良的女儿叫张闾瑛,很小时候就和父母分开,留学各国。在英国时,认识了陶鹏飞,相恋。
张学良虽然失势,但是能量还在,很多人都想和他做亲家,其中有人想撮合她和孔祥熙的儿子。对于这种半政治婚姻的形式,张闾瑛很反感,对孔家的权势也不为所动。执意和陶鹏飞在一起。
二人婚后定居美国,陪伴于凤至。在张学良被关押的这段时间,于凤至倍感孤苦,幸亏有张闾瑛夫妇在身边,也算是安慰。
20多年,他们夫妻两个去台湾交流,想要看望一下张学良,先被拒绝。后经张群等老友求情,仅仅给了一个小时的会面时间。
又过了20多年,张学良获得自由,张闾瑛夫妇每年都会去看望他。
张闾瑛夫妇都是才子,张闾瑛精通三国语言,陶鹏飞更是精通7国语言。二人生活美满,携手走过了几十个春秋。

3. 张学良为什么能得到2个女子的痴情

我觉得张学良风流但不xialiu!
他还是属于比较有责任心的!
譬如:
他和妻子于凤至------虽然他说过不喜欢这个妻子,但也没像当时其他名人那样抛弃原配。两人的生活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和谐的。。。不仅没有抛弃原配,而且虽然花名在外但却没有纳妾(虽然传说曾经有谷瑞玉这个如夫人,但毕竟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有这么个人存在),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他对原配还是很尊重的!两人虽谈不上爱情有多深,但感情肯定是有的!

他对赵四小姐------虽然他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给她妻子应有的名分,也有不少人会说如果没有xi an shi bian,张也许会抛弃赵四小姐找其他女人。。。但从赵四小姐跟了他之后两人的相处看,他对赵四小姐除了名分一事外总体还是很负责的!从沈阳带到北京,出访欧洲时也带在身边,直到xi an shi bian前后都是赵四母子陪在他身边。。。所以我觉得张即使在外面可能会有所谓的“女朋友”,但只要赵四小姐对他不离不弃,他也不会随便抛弃她吧

另,看了张学良给赵四小姐的信后,感觉他是个很解风情的男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我觉得一定不会寂寞、枯燥吧

张学良为什么能得到2个女子的痴情

4. 与张学良患难一生的美丽女人,陪伴了张学良多少年?

在历史的波涛中,张学良经历的很多的风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除了战争的残酷和遍地的狼烟。还流传着美丽的爱情故事,她和张学良一起在动荡的年代牵手。此后的72年,她和张学良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一同度过自己的一生。

赵一荻这个具有魅力的民国女人,她的人生自从遇到了张学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十四五岁就登上《北洋杂志》的封面,我们的赵小姐在年轻时候的美貌是经过大家认可的。
在1921年的那年春天,16岁的赵一荻遇到了张学良。也许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赵一荻就被张学良所吸引了。而天真烂漫的笑容和独特的气质也让张学良对于赵一荻难以自拔。

于是一段美好的爱情就发生了,一起打球,看电影,喝咖啡。慢慢的随着交流的深入,张学良爱上了赵一荻的天真浪漫,赵一荻也被张学良所俘获,一段美好的爱情就此展开。没有做到爱你一万年,但是只争朝夕的72年时光都是他们携手走过的。
但是张学良此刻已经娶了于凤至,而赵一荻也是出生名门的世家中。爱情的路上面临着重重的艰险,家族的颜面还是爱情,摆在赵一荻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而后来,赵一荻还是没能斩断和张学良的情丝。去了奉天和张学良在一起了,不管世俗如何,赵一荻选择了自己的内心。

但是次是谣言四起,赵一荻为了权利和声望勾引张学良的消息也广泛的流传开了。但是此后发生的事情,要所有的人闭上嘴。动荡的时代也许就是这样,曾经权倾一时的少帅成为了阶下囚,但是张学良还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失去自由的张学良也没有了权利和以前的辉煌。但是就算如此,少帅张学良的身边一直都有赵一荻,曾经的流言终于闭嘴了,因为事实说明了一切。
赵一荻离开了自己的儿子,为了陪伴在张学良身边。她离开了自己的儿子,离开了自己的家人。因为在她的心里,张学良才是第一位的。张学良的人生处于灰色的地带,也正是有了赵一荻他的人生才都多了一丝色彩。

在2000年的时候,最后的陪伴结束了。赵一荻去世了,看到赵一荻去世的张学良的默默的不出声。只是说了一声,她死了。也许此刻的张学良内心是无比伤痛的,但是又无法的表达。当长达72年的陪伴走向了终点,留下的似乎也只有回忆。
那个青春靓丽的赵小姐,那个敢于为了爱情奔向奉天的赵一荻,那个在长达半个世纪陪伴下的点点滴滴,这一切的一切的只能留在回忆中了。
如果说爱情是陪伴,那么赵一荻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一万年太久,那么72年够不够。

5. 张学良晚年重获自由后,飞纽约看望了哪个女子并住了三个月?

1990年底,张学良终于结束了被幽禁的岁月,重新获得了自由,他和赵一荻也开始了走亲访友之路。
当时,他们第一站是去的美国洛杉矶,几天后,他独自一人飞往纽约,去看望一位老友。
赵一荻陪伴张学良一生,将一生最好的年华都给了他,只可惜,她并不是张学良最爱的女人。

张学良曾说:于凤至是最好的夫人,赵一荻是患难的而妻子,贝夫人是最可爱的女友,但我的最爱在纽约。
当时宋美龄也在纽约,但是张学良却要去看贝夫人。
贝夫人名叫蒋士云,原本她和张学良有一段姻缘,当时他们都对彼此很满意,只可惜他们有缘无分,最终也没有走到一起。

有句话说,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或许就是因为有了一层暧昧关系,但却没有成为恋人,所以张学良对她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并在获得自由后,就飞到纽约去聚会。
1:才女养成记
蒋士云出生在江南小康之家,她的爷爷经商,父亲是读书人出身,北京大学西语系的高材生,因为学的是西语,所以后来成为了一名外交家,在北洋政府外交部工作。
蒋士云出生时家中已经有了三个孩子,所以大家都称她为“蒋四小姐”。
在那个年代,富人家是很注重对子女的教育的,蒋家也如此。

蒋士云在苏州长到十来岁,就到了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学习,在上海学习两年后,又跟随到父母来到北京,在英国人办的小学上学,主要是为了方便学英语。
蒋士云很喜欢北京,喜欢它的古韵和厚重感。在北京生活学习的两年,对她的一生都有很大影响。
十五岁之后,她又回到苏州,后来父母远行欧洲做驻外使节,就带着她一起远渡重洋,去了法国。
在法国留学一年后,蒋士云不但学了一口流利的法语,也学到了那里的文化。中西文化合璧,中国江南和北方双重的文化熏陶,蒋四小姐的修养和气质是同时期女孩子都羡慕的。

长大后的蒋士云,更是风姿绰约,亭亭玉立,又有留样的经历,在才女如云的民国,蒋士云依然是耀眼的,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
当时,蒋士云身边有许多追求者,都是出身富贵的公子哥,但她都看不上,只一心等待那个对的人。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对有妇之夫张学良产生了感情。
2:初相遇,埋下缘分
蒋士云和张学良是在外交大使顾维钧家相识的。
那日,张学良去顾维钧家拜访,恰好蒋士云父女也在,经过顾维钧的引荐,张学良就和蒋士云认识了。
当时,虽然张学良的家奉天,但他多数都在北京活动,蒋士云也如此,经常出入京城的社交场合,
就这样,两个人经常碰面,慢慢就熟悉起来了。

风流倜傥的张学良,是许多女子心仪的对象,蒋士云也被他的魅力征服了,对他渐渐有了不一样的感情,
而张学良也开始重新审视蒋四小姐,发现她无论是容貌还是学识和谈吐都不亚于那些京城名媛。
最重要的是,蒋士云有留样的经历,不但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而且作风更大胆,打扮更时尚。
只要她一出现在上层社交场合,就会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张学良也动心了。

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她们的关系变得密切了,介于友人和恋人之间,只差一步就走到了一起。
但和赵四不同,蒋士云骨子里很傲娇,她一时无法接受张学良已婚,身为大家闺秀,她不想给人家做姨太太。
就这样,蒋士云离开了北京,和张学良的关系也就慢慢淡化了。
由此可以看出,蒋士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也很有骨气的女子,哪怕是喜欢,也不愿意委屈自己。
3:再见面,一切都物是人非
原本蒋士云已经忘记了张学良,但三年后,命运又让他们相遇。
她们再次重逢,是在繁华的大上海,原本渐行渐远的两个人,又开始有了书信来往。
在这个过程中,蒋士云再次陷入其中,对张学良倾心不已,她也做好了给张学良做小的准备。
爱情终究是会让人迷失的,聪明如蒋士云也如此,

1931年,张学良诚邀蒋士云来北平做客,但让蒋士云没想到的是,此时他身边多了一个赵一荻。
看到张学良的私生活如此混乱,蒋士云很失望,她可以接受于凤至的存在,但无法接受赵一荻。
于是,高傲的蒋士云和张学良促膝长谈了一次,大概意思是,我虽然倾心于你,但无法接受那些女人的存在,就此别过了。
就这样,蒋士云离开了北平,后来又离开了祖国,去了遥远的意大利。

爱上一个人容易,忘记一个人却很难,蒋士云无疑是痛苦,但她深知,他们之间不会有结果。
于是,蒋士云痛下决心,彻底将张学良从记忆里删除。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蒋士云和张学良走到一起,也许他们之间也未必会有圆满的结局,就是这种“爱而不得”,才让张学良倍加珍惜。
4:虽然没有成为恋人,却成就了一段友谊
远离故土的蒋士云,在异国他乡,遇到了丧偶的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贻。
一个刚刚失恋,一个失去了最爱的妻子,两颗破碎的心就这样越走越近,最终走到了一起。
这段恋情还是很轰动的,他们之间有着二十几岁的年龄差,而且贝祖贻还有六个孩子,蒋士云的母亲尤其反对这门亲事,但蒋士云决心已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1932年春天,蒋士云和贝祖贻在上海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张学良闻讯后,心里充满了失落,他派人给蒋士云送去了一份厚重的贺礼,表达了自己的祝福。
虽然没有成为夫妻,但蒋士云和张学良之间,依然有着很深厚情谊,张学良人生低谷时,蒋士云给他写信,信里满是温情和鼓励。
后来,张学良着家眷去伦敦度假时,蒋士云又写信说:汉卿,我盼望你有一天为国土完整,也为你不背可恨的恶名,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这才是我们心中的少帅!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张学良被审判,蒋士云费尽周折,弄到法庭旁听券,只为见他一面。张学良被秘密关押在奉化,蒋士云再次打通关系,来探望关押中的张学良。
只不过,这次探望让蒋士云很不痛快,原来赵一荻对她很冷淡,和蒋士云比,赵一荻终究是太小气了。
1980年春,蒋士云从美国回到台湾,原本以为可以和张学良叙叙旧,没想到受到了赵一荻的阻拦,她说:“还是不要见面了吧,汉卿现在身体不好,受不得任何刺激。”
蒋士云很是生气,直言:她可真够小气的,汉卿一定过得不快乐。

只是赵一荻没有想到,张学良获得自由后,竟然自己跑到纽约去探望蒋士云,而且一住就是三个月。
这次久别重逢,二人都分外开心,在蒋士云那里,张学良受到了最高待遇,蒋士云为他安排各种聚会,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三个月后,赵一荻受不了了,一个接一个电话的催,张学良只能带着遗憾结束这段旅行,如果没有赵一荻的催促,想必张学良估计都忘记还有个家了。

只不过,他们没想到,这次一别,致死没有再见面。
蒋士云曾说:那次纽约一别之后再没有联系,之后打过两次电话,但都没有接通,想必是有人从中阻拦,也许是少帅不方便和外界接触,我想他一定很苦,到了这个年纪,还怕什么呢?
张学良这一生,以风流而闻名,如果不是被幽禁,他最后的归宿绝对不是赵一荻,而他蒋士云,与其说爱,不如说是“得不到的遗憾”。
人生就是这样,得到的不懂得珍惜,而得不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

张学良晚年重获自由后,飞纽约看望了哪个女子并住了三个月?

6. 他是张学良的发小,日军对他威逼利诱遭拒绝,娶了自己的学生为妻

很多人都知道张作霖有7个结拜兄弟,其中就有冯德麟。一开始两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好,但是之后在东北最高权力分配上,两人起了冲突。虽然两人有了嫌隙,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子女之间的交往。张作霖的儿子和冯德麟的儿子冯庸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两人关系很好。 冯庸,是冯德麟的长子,由于家世显赫,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之后毕业于北京陆军讲武堂,在父亲去世后,冯庸接替父亲的职位,继续在军中担任要职。 没多久,冯庸又加入了中华民国空军,历任东北航空处上尉参谋、少校参谋、中校参谋处长,少将航空司令、装甲部队司令等职。在1933年,冯庸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七路总指挥,参加长城抗战 。 后来,冯庸又相继担任了第三战区昆山 *** 司令、武汉卫戍区中将军法执行监、军官训练团中将处长、第九战区中将处长等职。在抗战胜利之后,冯庸以接收员的身份由重庆回沈阳,任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 冯庸在抗战中,也做出了些许贡献,然而,他最大的贡献除了支持抗战外,还创办了中华民国第一所西式大学,也是当时中华民国第一所拥有军用教学飞机及机场的大学。 1927年8月8日,冯庸大学成立,时年26岁的冯庸担任校长兼训练总监,其校址位于铁西汪家河子村,即现在的铁西区滑翔小区一带。当时这所大学是一所私立公益性大学,这所大学也成为东北少有的几所高等学府之一,他办学义举名扬于东北三省,成为显赫一时的传奇人物。 当初在创建冯庸大学时,冯庸召集欠债的人,当众焚烧债券;又召集典押土地的人,当众归还地契,销毁借据;再召集家人宣布,将冯家全部财产310万银元捐作冯庸大学的校产。 由此可见,冯庸着实是一个值得可敬的人物。就在这所大学办得风生水起的时候,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冯庸大学正常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当时,日本关东军冲进冯庸大学,将校长冯庸带走软禁,并且把教室、宿舍的箱柜洗劫一空。日军在占领冯庸大学后,将其改造成飞机修理试飞机场(即后来的滑翔机场)。 冯庸在被软禁期间,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威迫被关押的冯庸出任东北领袖,组织满洲独立,并正式提出两项条件:一是永远脱离国民 *** ,宣布独立国;二是承认日本在满蒙一切已的权利。 而且,本庄繁还承诺冯庸,在军力上由日方充分帮助,财政由满铁株式会社接济,让冯庸替代张学良主持东北政局。但是。冯庸大义凛然,断然拒绝:「 ”因此若杀我,我亦死得光明磊落”,「 ”死耳,誓不为卖国贼”。 后来,冯庸逃离日本虎口后,仍然许多爱国师生继续参加抗日活动。1933年,冯庸决定将冯庸大学并入东北大学。 值得一说的是,在冯庸创办大学后,他结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龙文彬。龙文彬当时是冯庸大学的一位体育特长生,冯庸见到她后,便追求了她,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这对师生恋。婚后两人先后生下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冯庸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面临日军威逼利诱时,他经受住了考验,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大人物。 
   

7. 她是张学良怀念一生的女人,21岁嫁40岁才子,91岁为何仍要见她?

史书上对张学良的最爱有许多不同说法,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我认为结发妻子于凤至是他的坚强后盾,赵一荻是陪他走完一生的人。也许他从没有爱过结发妻子,但是不得不说他的一生缺少她是不行的,在当时的社会他对包办婚姻谈不上爱情,但是缺少了于凤至又是不行的,他对她没有爱,有的是感激。对赵四小姐也许是真正的爱吧!赵四小姐陪他走完坎坷辉煌的一生,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爱不爱只有他自己知道,后人评说的不一定对嘛!在我认为陪你度过一生的不一定是你最爱的,却是对你多好的。两个女人他一个也离不开,如果说爱那就是赵四小姐,如果说感激那就是于凤至,所以应该全面地去看不是吗?赵四小姐,一生的最爱。其他都只是生命中的插曲。



一姿色绚丽虹光明,只为你痴情
1912年5月,赵一荻出生在香港维多利亚湾一个官宦之家,因雨后初霁,东方出现一片绚丽云霞,又名绮霞,一荻是她EDITH的英文名字,因在女儿中排第四,所以家人亲昵称她赵四。
动人的爱情故事总会有一个美丽的开始!



一天,少帅张学良闲着无事,翻阅《北洋画报》,被封面女郎清新的气质、婀娜的身姿和纯净的双眸,深深吸引着、撩动着。
那是一个专门为少帅结识一荻而举办的舞会,清纯靓丽的一荻一进场便让每个女人羡慕嫉妒。当风流倜傥、英姿飒爽、气宇不凡的少帅走到一荻面前,深情地望着她,一荻的脸腾地红了起来,心如撞鹿、不知所措,还没等张学良出声,她就象午夜12点的灰姑娘惊慌离去,留下一个让他遗憾而向往的背影!
悸动的邂逅注定了这段爱情!
1 927年夏天,北戴河傍晚的沙滩上,天突然暗了下来,乌云滚滚,海风骤起,卷起了阵阵巨浪,在沙滩散步的张学良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阵阵呼救声,一个影子在海浪中挣扎,他飞奔上前,纵身跃入大海……
张学良救上岸的女孩,竟是封面女郎和舞会的“灰姑娘”,赵一荻。从此,北戴河多了一对晨曦观日、午后对奕、傍晚读书、月下听涛的年青人。少帅的风度与见识,令15岁的一荻心底情花悄然绽放。
短短的相聚,张学良便匆匆离去,一荻心里却留下他抹不去的影子。他说过会给她写信,她数着日子,盼着邮差,一年来却等不到他的片言只语,他是打仗还还是工作太忙?情窦初开的一荻被爱折磨
二不求名分只为白首相依
然而尽管张学良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在家里却十分敬畏夫人于凤至,于凤至坚决不许张学良带女人回家,这次,于凤至也不顾一切阻止这只“小狐狸”进门,激烈的争执令张学良拨枪相向,于凤至毫不畏惧,以死抗争,捍卫张家名誉。
为不让男人为难,一荻来到于至凤跟前,含泪跪在地上:“大姐,我爱汉卿,这辈子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只要和汉卿在一起!”也许被这份痴情与执着感动了,于凤至给一荻的身份是张学良的秘书和待从小姐,于凤至想着大家小姐吃不了苦,很快就会走掉。一荻为留在张学良身边,什么事都愿做,什么苦都愿吃。
1930年夏天,已有身孕的一荻不幸患上红斑狼疮,病情一日日加重,医生劝她拿下胎儿,否则危及生命。可是为了孩子,一荻不肯用药饱受病痛折磨,幸好上天眷顾终于让一荻把孩子生了下来。
三 由青丝等到白首自花开等到花落



1934年张学良以名族大义为重,发动西安事变。而这次壮举却让他和一荻天涯相隔。
1964年,于凤至为了张学良的安全,成全了汉卿与一荻的爱情,她在信中写道:“你们之间的爱情是纯洁无暇的……绮霞妹妹,无私地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由青丝等到白首、自花开等到花落,52岁的一荻终于披上了洁白的婚纱,成了他真正的女人。
1994年1月,张学良与一荻飞到四季如春的夏威夷,温柔的海风吹拂着这对白首相依的爱侣,和暖的夕阳映照着他们淡淡的笑脸……
一切都是上天巧然安排,他们的爱情,从海边开始,在海边结束!一荻在男人紧紧的拥抱与满眼的柔情中离开了人世,张学良一动不动地坐在她身旁,紧紧地握她冰冷的双手不放,浑浊的眼泪象断了线的珠子簌簌而落……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张学良不忍心一荻孤独寂寞,第二年秋天,便到天堂寻找他心爱的姑娘。

她是张学良怀念一生的女人,21岁嫁40岁才子,91岁为何仍要见她?

8. 张学良唯一在世儿子为了帮他完成什么遗愿,在64岁回了国?

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赵一荻的旷世爱情,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赵四小姐比张学良小十一岁。当初,赵四小姐追求千里,只为和张学良在一起。
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被幽禁在浙江溪口。在此期间,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和赵四小姐,轮流来此陪伴张学良。
1930年11月28日,赵四小姐生了和张学良二人的独子张闾琳。张闾琳是张学良的第四个儿子。

赵一荻与儿子
1940年,由母亲赵一荻安排,张闾琳被送往在美国旧金山的好友伊雅格和埃娜夫妇处代为抚养。
伊雅格20世纪20年代曾到过中国东北,在张学良的父亲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部下当过军需官。张学良年幼之时,就与伊雅格多有交往,感情深笃。当张学良代父执掌东北三省军政大权以后,更加重用这个老军需官伊雅格。
当赵一荻将儿子张闾琳交给他们照看时,伊雅格夫妇欣然接受了。临行前,赵一荻叮嘱伊雅格夫妇,不要让孩子与外界多接触,以防止有人加害于孩子。
母子分别时,年幼的张闾琳哭得十分伤心,并哭喊着要跟妈妈一块去见爸爸,还紧紧地抱住妈妈的腿不放。
此时的赵一荻也是泪流满面,忍着内心的无比痛苦告别了年幼的孩子,来到丈夫张学良的身边。

张学良与儿子张闾琳、儿媳陈淑贞

张闾琳在旧金山读完小学之后,就迁居到洛杉矶定居,成为了美国人。
中学毕业之后,张闾琳就考取了加州大学,就读航天专业,由于他天资聪慧,学习努力,后成美国航天专家,高级工程师。退休前供职于美国太空署。
张闾琳在加州大学期间,结识粤系军阀陈济棠侄女陈淑贞,二人结为夫妇,婚后育有二子。
直到1955年,张闾琳才在多方联系下,与身处监禁状态的父母亲联系上,并于1956年去台湾与父母相见。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
张闾琳64岁的时候,完成了父亲张学良的遗愿,原来张学良很想回东北老家看上一看,并祭拜其父张作霖。
1994年5月,张闾琳和妻子陈淑贞第一次经香港、北京回到沈阳。当他们夫妇来到北京以后,坚持要以非官方的身份,即以华裔旅美航天专家的身份进行探亲访问。
最后,张闾琳到了沈阳,祭拜了张作霖的坟墓。张闾琳因多年未接触中文,已经不会说中国话了,但是此次他专门学了一句中国话:
“我代表您儿子来看您!”
说完这9个字,张闾琳算是了了父亲一个心愿。
之后张闾琳又多次回到东北探亲,这或许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许是让自己时刻记住自己也是中国人。
张闾琳现是张学良唯一在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