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达利欧的人生百科全书

2024-05-05 13:23

1. 《原则》:达利欧的人生百科全书

达利欧的生活原则包含了很多小原则,但主要核心在于,如何用绝对理性的态度来认识这个世界,也就是说,要真正地面对现实。
  
 人具有动物性,所以很多时候人们会让自己内心的动物精神来驱使自己行动,从而忽略了对事实和真相的追求。
  
 比如说,巴菲特曾经说过自己的投资原则有一条是“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这一条投资的原则听起来简单,但是有股票投资经验的人都知道,想要践行这一条原则实在是太难了,在市场大跌的时候,你很难保持理性,很有可能就跟着其他人一起卖出手上的股票了。
  
 达利欧总结了“达成目标的五个步骤”来帮助理性思考和行动。
  
 这五个步骤分别是:设定目标,认识问题,诊断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和执行解决方案。
  
 这五个步骤看起来简单,但真正能推动事情做到底的,少之又少。
  
 除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以及惯有的思维模式会阻碍我们准确地认识和判断形势之外,达利欧认为,人类最大的悲剧,其实是因为傲慢和自负,因为这些会让我们带着错误的观点去做事,还不愿意接受质疑,大脑中情绪化的你总是和理智的你相互作对,争夺控制权,所以难以认清正确的事,也很难做下去。
  
 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让理性的“你”占上风,去克服傲慢与自负,避开盲区呢?
  
 保持极度开放的态度,承认自己有盲点、有缺陷。
  
 达利欧交往过无数精英人士,他们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但是这些人聪明就聪明在,他们在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批评时,能够保持极度的开放,并且十分清楚自己到底哪里存在盲点,哪里存在缺陷,从而不断进化自己。
  
 除了保持极度开放,达利欧认为,我们也应该主动用科学而理性的方式去对待生活的方方面面,主动把感性的经验变成理性的总结。
  
 比如,如果你问一个人,你每天上下班一共要花多长时间,大多数人都会说“四十多分钟”,或者“大约一小时”,但是很少有人会把每天上下班的时间记录下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个精确的平均上下班时间,以及在上下班的过程中最长花了多少时间,最短花了多少时间。
  
 如果你能准确地记录,用这种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你对生活的掌控感会提高不止一个层次。
  
 从本质上来说,达利欧总结的“工作原则”和“生活原则”是一脉相承的。
  
 他自己就在书里说,“工作原则”其实就是把“生活原则”应用到了事业上,但是工作原则比生活原则更重要。
  
 他在书中列出了上百条原则,大概可以分成三个维度,一个是人,一个是文化,还有一个是组织建设和管理。
  
 而在这上百条原则里,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桥水基金奉行的“创意择优”,也就是“优秀想法至上”的原则。
  
 “优秀想法至上”指的是,公司做决策的时候,要选最合理、最科学的选项,而不是看谁职位高就听谁的。
  
 达利欧认为,一个组织想要成功,不是看创始人有多牛,也不是看手上有多少资源,而是看这个企业能不能奉行“优秀想法至上”的原则。
  
 奉行这个原则,首先就要把所有人的想法都拿出来给大家看,然后大家相互评判,提出不同的意见。
  
 达利欧自己在“桥水基金”用一种叫可信度加权决策法,充分考虑到每个人的专业背景,然后对不同专长的人提出的意见赋予不同的权重,最后加权计算进行决策。这样既保证了决策过程的公平民主,又保证决策结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当然,这个决策方法有个前提,就是认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角度,有会有自己的局限性。为了保证最终的决策质量,就需要把不同角度的观点都提出来,充分论证之后,来保证决策的最优化。
  
 而为了保证想法的充分表达,就涉及到另一个工作原则,极度透明和极度真实,这其实和生活原则中的“极度开放”是相呼应的。
  
 比如,有一次,达利欧收到了一封邮件。这封邮件是他的下属发来的,里面是这么写的:“达利欧,你今天在公司开会时候的讲话简直是不及格,你根本没有做任何准备,不然的话,你不会讲得这么烂。以后,你应该多花点时间为开会做准备,如果需要,我甚至可以来陪你做准备,帮你热身。”信的最后,下属还补了一刀,说:“你要是觉得我的看法不对,可以去问其他同事,或者直接来问我。”
  
 下属这样直接挑战老板,在其他公司实在是很少见。但对达利欧来说,这样的对话每天都会发生,他也完全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生气。因为只有这样,同事之间才敢坦诚相待。在公司内部,不管级别高低,有任何的问题或想法,同事之间必须及时指出,这就是他们奉行的“极度透明”的原则。
  
 这种透明和坦诚的企业文化,虽然可以让大家保持理性,高效运作,但也有一定代价,新入职员工的离职率很高,三分之一的员工会在头两年就离开公司,因为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太过粗暴,经常处于被质疑的状态。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公司对员工会不会太苛刻,但这就是达利欧所坚持的原则,他的理念不是以人为本,而是原则至上。
  
 在这本书的导言里,达利欧也说过,他的这些原则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应该由读者决定。
  
 其实,更重要的不是原则本身,而是原则背后的思考。只有形成自己的原则,才能更好决策。
  
 我们不能通过听取别人的经验来建立一种原则,本质上,原则只能来自于自己的“痛苦加反思”。
  
 因此,达利欧鼓励大家理性地把自己的错误和反思都记录下来,做一个“专业的犯错者”。
  
 其实,平常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情,有的事情经历完之后我们会得出一些经验教训,甚至有的时候就是灵光一现,产生了一些很好的想法。
  
 但人类大脑的默认设置是“短时记忆”,只要我们不是刻意重复去记忆某个东西,我们获得的经验也好,想到的好点子也好,很容易就忘掉了。
  
 这本《原则》就是告诉我们,从人生和事业上获得的经验不要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一定要理性地进行记录和总结,让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原则》:达利欧的人生百科全书

2. 读达利欧的《原则》导言

这个原则在我看来是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上。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先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以终为始,反向操作。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在你想要的目标目前,你所面临的事实是什么,在事实面前,你怎么去实现你自己的目标。
  
 当我们做出各项选择的时候,也在向他人透露出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如果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你将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如果你做的事情和你说的不一致的时候,你最好解释其中的矛盾,把这些矛盾点写下来,以便你以后你能够改进自己的原则。
  
 在我们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失败。在这里达利欧提到了一个观点,就是正确的失败。就是我们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而不是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有失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犯错误也很正常,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
  
 对一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要知道如何正确地去犯错。
  
 利用这个循环的过程,不断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去精进自己,修正自己的不恰当的原则。
  
 在做决定的时候,充分地去了解情况后再下决定。所谓的可信度加权,也可以理解为对一件事的背景调查。只有你掌握的信息却充分,你在做决定的时候,才会避免犯下一些严重的错误。
  
 当你能清晰地知道你做决策的标准时,你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就会有可以依靠地原则。

3. 达利欧的《原则》读后感

   近期,本人通过收听广播和阅读电子版的方式,浏览了瑞.达利欧《原则》的大部分章节。该书的第二部分第二节着重介绍了“用五步流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这五步流程是:⑴有明确的目标,⑵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⑶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⑷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⑸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该书的第二部分第三节着重介绍了“做到头脑极度开放”,阐述了影响合理决策的两个最大障碍(即自我意识障碍和思维盲点障碍)和如何克服这两大障碍。
     回顾近几年来的部分工作和生活片段,同时对照上述五步流程和影响合理决策的两个最大障碍来梳理,简单总结起来至少有以下几点缺憾:
      一是未能坚守住自己的明确目标。 
     自2013年6月份在芜湖长江公路二桥项目办由工程管理岗位转为安全管理岗位后,本人在心里提醒自己:要尽快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可到实际行动时,就动摇了,认为自己从事安全岗位是临时的,到下个建设项目还是要回到工程管理岗位上,当年我就报名参加了水利专业一级建造师考试,但在备考阶段,本人学习意愿不是很强烈,加上身边的'同事说:“你现在业主单位上班,证书也用不上,就是考过了意义也不大”,结果是未考过。两年后,因个人原因,本人加入了安徽交建公司,接着从事安全管理岗位,这时在心里告诫自己,必须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了,但此时恰逢国家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注册安全工程师停考一年。若本人在2013年度就坚定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的目标,做到心无旁骛,有可能现在已取得证书了。
      二是存在逃避问题和无法做到“不容忍问题”。 
     本人恰恰在“不容忍问题”方面做得很差,我知道自己比较大的缺点至少有两个:一是交际能力不强,也不爱交际;二是讲话不注意方式方法,很容易得罪人或让人误会。希望在看了《原则》的相关内容之后,本人能在上述两方面作出改进和提高。
      三是存在坚持“想要自己正确”的需求。 
     在近两年的工作中,我时常会被“情绪化和潜意识的我”所绑架,认为自己所说的肯定是正确的,情景是:当部门人员和我意见不同时,我认为他是不服从管理或是执行力不强,自己会不自觉地愤怒起来。《原则》的第二部分第三节有写到:要有效行事,你就绝不能允许‘想要自己正确’的需求压倒‘找出真相’的需求”。
     今后,我将继续阅读《原则》这本书,不断领会书中非常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忠告,持续改进自己的原则。

达利欧的《原则》读后感

4. 达利欧 原则是什么?

达利欧原则是了解所有可能性考虑最坏的情况,然后想办法消除无法忍受的情况。分散风险,考虑延迟满足而不是当下满足,与最聪明的人反复沟通,达利欧表示他虽然做了很多的分析工作,但未知的信息仍然远远多于已知的信息,我所获得的一切成就。

达利欧原则的意义
达利欧的工作原则实际上就是生活原则在工作中的延续,一个机构就像一部机器,主要由两组部件构成文化和人,为了使这个机器有效运转就需要有目标和结果。在达利欧成立桥水初期,由于人员较少,并且都是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所以大家遵循的原则基本一致。
而随着工作的壮大,想让所有人有遵循同样的原则是不现实,所以就需要有严厉的公司治理,达利欧将严厉的公司治理称为严厉之爱,所谓的严厉之爱就是为了成就伟大事业,对不应妥协的事情就必须坚持立场寸步不让,而在生活中就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同事。

5. 原则达利欧读后感

第三部分《原则》书评
首先对这本书要有一个总体概念:它总计550页,40万字,中信出版社,98元。
为啥要列举这个数字,因为正常40万字我估计在7-8个小时就能阅读完,这本书至少花费了我12个小时才读完。一般情况下,我们读完一本书总会有那么余音绕梁几天或者几个小时。但是这本书我读完就读完了,什么也没记住。如果不是写这篇书评再去翻看的话,我真的不知道我这几天到底看的是啥。
一开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有点像《君主论》那么晦涩,但《君主论》让人读起来还是有些趣味的,马基雅维利写文章水平逻辑性趣味性还是很好的。然后我有读着读着感觉像读《论语》,通篇大道理,就和论语一样。但到后来感觉他还是不像《论语》,因为论语也有让人能记住的地方。但《原则》完全让人记不住,这时我突然看到书桌上放着一本公司发的员工手册了,对,就是员工手册的感觉。这下找到可以对标的书了。
这本书不是达利欧的个人传记,前129页写达利欧个人和桥水的历程,还是有些可读性的。但在此之后全部是桥水的公司手册了。
其实,书中的很多原则和道理别人也反复讲过,但这本书是N多道理的集大成者。可以想象做为一个桥水的新员工,他该如何做事,他该如何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但依据这本书做事他就不会做错,因为这本书中对新入职的员工对普通员工对公司高管每一个人都有做事的规范和指导。
这本书实际是达利欧七十多年生命以及桥水基金4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高度抽象出来的道理和哲学。它更像一个笔记本,在某一时段的工作中总结出来一些道理,记到笔记本上,逐渐积累。
所以说,生活和工作中适用的道理肯定是对的,但是把这些道理汇聚成一本书就相当枯燥了。
前面说过真是因为世界存在不确定性,达利欧要在这个世界中找出确定性,找出永久的投资圣杯。虽然书中没有列举数学公式,但是我能感觉到他是极度理性的人,他反复说大脑要极度            开放。他要把桥水打造成一个始终极度理性的公司。但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吗?
这本书的适用人群其实更适合企事业高管人群,至少有管理过百十来人以上的团队,才能使用到书中的道理。这类人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一本字典,遇到管理问题随时翻阅。
但是我感觉对于普通人读这本书意义不大,这些道理虽然都能读得懂,但是记不住,98元一本,还不如去买本小说看。
 
                                    

原则达利欧读后感

6. 达利欧《原则》痛苦+反思=进步的精髓

今天主动提出给一位小组长做点评,认真看了两遍,作了如下点评。https://www.jianshu.com/p/d7d31a6a9008?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1,如果这是一篇高考作文的话,60分满分我给你打40分,从文章结构来说这是一篇标准的应试作文,刚好可以达到及格线以上。
  
 2,007里每个人职业不同,文章套路也不同,点评体很难人人适用,适用点评体文章必须自带亮点,于我个人而言,此文无亮点,没有触动我的地方。
  
 3,文章以达利欧的痛苦+反思=进步来展开,痛点不够痛,反思不够深刻,应对方法也很平常,所以注定进步不明显,坚持七年问题不大,南极梦想堪忧。
  
 4,个人认为作者还是缺少在007写作的内在驱动力,只是为了不出局而写作,没有找到写作的意义。我为什么写作?因为我是销售,销售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去获得客户的认可,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写作是为了尽可能地分享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反馈,从而让自己的思想得到解放,思维得到提升,个人得到进步。最终目的就是得到读者的认可,这一点与我的销售工作是相通的。所以我的销售工作和写作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这就是我写作的内在驱动力。
  
 5,我加入007快两个月了,一直在拼命压榨自己,从七天一篇不过瘾,到现在每天一篇才带劲,人想要获得成功,不对自己狠一点怎么行?虽然我还没有看过原则,但是我猜这才是达利欧痛苦+反思=进步的精髓。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言辞不当之处,还望张哥海涵。
  
 为了写这个点评,我做了笔记。
  
  
 今天用这个点评来试水。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