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沙化的新世纪初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的对策思路

2024-05-04 05:17

1. 土壤沙化的新世纪初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的对策思路

新时期,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对策思路是:遵循“保护优先,综合治理,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三道屏障,遏制土地沙化;明确责任目标,分区治理突破;解决六个问题,出台政策措施;健全六大体系,完善管理手段;治沙工程管理,项目责任到人。

土壤沙化的新世纪初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的对策思路

2. 土壤沙化的防沙的必要

我国土地沙化非常严重,危及中华民族生存空间。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从导致沙化的“五滥”源头抓起。建设三道生态屏障,遏制土地沙化。以人为本,创新思路。工程管理,责任到人。作者期与关注中国防沙治沙的同仁共飨。

3. 土壤沙化的我国沙漠化现状

地球表面43%的土地分布在干旱地区,110多个国家受土地荒漠化之害,全世界每年为此造成的损失420亿美元之巨。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是面积大、分布广。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05文字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841个县(旗)。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是我国主要沙源地,南方沿江、河、海也有零星沙地分布。全国流动沙丘面积42.72万平方公里,固定及半固定沙地46.30万平方公里,戈壁及风蚀劣地71.14万平方公里,其他14.14万平方公里。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长约4500公里、宽约600公里的风沙带危害北方大部分地区。二是扩展速度快,发展态势严峻。据动态观测,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1560平方公里,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达2460平方公里,21世纪初达到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土壤沙化的我国沙漠化现状

4. 土壤沙化的防治途径

土壤沙化的防治必须重在防。从地质背景上看,土地沙漠化是不可逆的过程。防治重点应放在农牧交错带和农林草交错带,在技术措施上要因地制宜。主要防治途径如下。(一)营造防沙林带 中国沿吉林白城地区的西部一内蒙古的兴安盟东南一哲里木盟和赤蜂市一古长城沿线是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壤沙化正在发展中。中国已实施建设“三北”地区防护林体系工程,应进一步建成为“绿色长城”。一期工程已完成600万hm2植树造林任务。目前已使数百万公顷农田得到保护,轻度沙化得到控制。 土壤逐渐沙化(二)实施生态工程 中国的河西走廊地区,昔日被称为“沙窝子”、“风库”,当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生物工程与石工程相结合的办法,在北部沿线营造了1220多km的防风固沙林13.2万hm2,封育天然沙生植被26.5万hm2,在走廊内部营造起约5万hm2农田林网,河西走廊一些地方如今已成为林茂粮丰的富蔗之地。(三)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内蒙古东部、吉林白城地区、辽西等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有一定的降雨量资源,土壤沙化发展较轻,应建立林农草复合经营模式。(四)合理开发水资源 这一问题在新疆、甘肃的黑河流域应得到高度重视。塔里木河建国初年径流量100×108m3,50年代后上游站尚稳定在40×108-50×108m3。但在只有2万人口、2000多hm2土地和30多万只羊的中游地区消耗掉约40×108m3水,中游区大量耗水致使下游断流,300多公里地段树、草枯萎和残亡,下游地区的4万多人口、1万多hm2土地面临着生存威胁。因此,应合理规划,调控河流上、中、下游流量,避免使下游干涸、控制下游地区的进一步沙化。(五)控制农垦 土地沙化正在发展的农区,应合理规划,控制农垦,草原地区应控制载畜量。草原地区原则上不宜农垦,旱粮生产应因地制宜控制在沙化威胁小的地区。印度在1.7亿hm2草原上放牧4亿多头羊,使一些稀疏干草原很快成为荒漠。内蒙古草原的理论载畜量应为O.49只羊/hm2,而实际载畜量每公顷达0.65只羊,超出33%。因此,从牧业持续发展看必须减少放牧量。实行牧草与农作物轮作,培育土壤肥力。(六)完善法制,严格控制破坏草地 在草原、土壤沙化地区,工矿、道路以及其他开发工程建设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人为盲目垦地种粮、樵柴、挖掘中药等活动要依法从严控制。土壤沙化主要过程是风蚀和风力堆积过程。在沙漠周边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或草地过渡放牧或开垦为农田,土壤因失水而变得干燥,土粒分散,被风吹蚀,细颗粒含量降低。而在风力过后或减弱的地段,风沙颗粒逐渐堆积于土壤表层而使土壤沙化。因此,土壤沙化包括草地土壤的风蚀过程及在较远地段的风沙堆积过程。

5. 土地荒漠化及防沙、治沙的信息

防止土地荒漠化 
    沙尘暴帮助我们充分认识了土地荒漠化的恶果,治沙成为大家十分愿意关心和参与的事。但如果不按照真正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土地沙化问题,治沙行动开展得再热烈,也可能会收效甚微。有事实表明,一些在沙漠上人工种树治沙的方法不仅不能帮助生态的恢复,反而会引起周边自然环境大面积恶化,其结果是:人为治理活动加重了荒漠化问题。 会引起土地沙化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土壤中的有机质流失,二是土地下面的地下水储量减少。因此,不注重使用有机肥和不断抽取地下水是"石油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关键。 在自然环境中,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地下水的储存主要靠生长在地面的植被。年复一年,植被的生长和凋落会给地面带来大量的腐殖质。在昆虫和微生物的作用下,腐殖质被分解成土壤的营养供新生的植物生长,也使土壤形成很好的透气、通水的团粒结构,因而不形成扬沙。下雨时,透气的土地和植物的根系能很快将雨水吸收入地。地下水资源的丰富反过来又会保障地面植被的旺盛生长。只有保持好了自然界的这种正循环模式,才能使土地免遭沙化、荒漠化。 从保护土质的角度去看,动物是一座很好的将植物加工成有机肥的"工厂"。成熟的植物如果仅靠自身在土地中腐烂,变成土壤有机质,所需的时间大约要半年。但如果这些植物被动物吃掉后,在数小时内,就能在动物体内腐烂,被动物排泻到土地中,直接成为上好的有机肥。因此,动物的粪便对保护土质和防止荒漠化是很有帮助的。 土地荒漠化的恶果很严重,防止土地荒漠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但科学家为我们指出的可行之路却并不复杂,那就是,只要遵从下面两个原则,我们就应该走在了治理和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正确方向上:   1)严格遵守自然法则,尊重天然植被,保持有限数量的动物在土地上的活动;  2)在遵守自然条件的原则下,帮助植被的恢复是有益的,但有时在没有人干扰情况下,自然植被的恢复可能会更合理,更富有地域特色性和生物多样性。

土地荒漠化及防沙、治沙的信息

6.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的介绍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是2006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拓、张克斌、林琼。

7. 土地沙漠化的沙漠治理

 严格控制环境的人口容量我国西部生态极其脆弱,破坏易而恢复难,“地广人稀”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由于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许多地区的人口已经超饱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人口总数已达4亿人,比建国初增加了160%。新疆160万km2土地,可供人类生存繁衍的绿洲仅有4.5%,目前农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0-400人。青藏高原河谷合理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不超过20人,而今在该地区却达90人,大大超出土地承载力。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喷灌和微灌技术。喷、微灌技术与地面灌溉相比,节水30%~70%,被广泛应用。①喷灌。被大量用于沙地的灌溉,其效果与风速的大小有关。据陈渠昌等人测试:风速小于3 m/s时,喷灌的喷洒均匀度一般在80%左右;风速小于2 m/s时,喷灌的喷洒均匀度可达85%以上。②微灌。微灌是按照植物需水要求,通过压低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微灌形式较多,有滴灌、地表下滴灌、微型喷洒灌、涌泉灌等,其中应用较广的是滴灌。微灌具有很多优点,如比喷灌省水15%~25%;灌水均匀;微灌工作压力比喷灌低,节约了抽水的能量;较其他灌溉方法增产30%左右;自动控制,省力且非常方便。虽然微灌的效果明显优于喷灌,但其对水质要求高,投资成本高,限制了其应用规模。目前,在我国沙漠、沙地地区最理想的灌溉方式仍然是喷灌。③小畦灌。其方法即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的“三改”畦灌灌水技术,具节水、灌水均匀、减轻土壤冲刷等优点。畦灌试验资料表明:采用小畦灌比块灌、漫灌和串灌分别增产10.9%、11.7%和29.1%。在同等产量条件下,小畦灌比块灌、漫灌和串灌分别省水13.73%、22.90%和48.45%防治土地沙漠化是必须,世界人口已经是有增无减,人们对土地的运用需求也逐渐增大,如果再土地沙漠化,那人类可用的土地资源将会减少很多。而且它的危害也很大啊。

土地沙漠化的沙漠治理

8. 土地沙漠化的防治措施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1,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和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3,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首先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造成沙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土地沙漠化的防治主要从人类活动包括水资源的利用,农业、牧业、渔业等的关系,单位土地人口的容量等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