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峰的波折

2024-05-02 23:55

1. 吴一峰的波折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吴一峰的艺术活动相当活跃,1950年以前,他在上海、杭州、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各地举办画展非常频繁,当时报纸报道也比较多,民国时期组建四川美协,吴一峰担任了主要的组织联络工作,为沟通与全国文化艺术界的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50年以后,由于时代的变迁,以绘画为业的吴一峰失去生活来源,为了生活,他去一家工厂干了几年的材料保管工作,与外部美术界的联系暂时中断了几年。1956年他正式调到四川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才算是又回到了美术专业的队伍。但一年多以后,他又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又与美术界暂时失去了联系。“右派”摘帽以后,不久又是连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在此期间,吴一峰遭受了很大的政治冲击,直到1979年平反,他才重新回到并活跃于画界。这二三十年间断断续续的波折,使吴一峰逐渐与主流画坛相疏离,吴一峰的名字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虽然吴一峰一直锲而不舍地坚持写生创作,且有大量的好作品,但由于上述原因,吴一峰本人对这些作品采取很低调、很谨慎的态度,许多好作品不轻易示人。包括他精心收存的黄宾虹、郭沫若、郑午昌、张大千、李可染、陆俨少等众多名人给他的信函或作品,直到2005年他的老伴去世后,子女们清理遗物时才发现的。由于半个世纪的历史原因,吴一峰的杰出成就被湮埋忽略。因此,著名美术理论家郎绍君将这次画展的举办喻为“掘开沉埋的历史”,中国美术界将由此“重新认识一位曾被长期忽略但真正重要的艺术家——吴一峰”。

吴一峰的波折

2. 吴一峰的介绍

吴一峰,平湖人,字一峰,别名士浚,又名立,自号大走客,别号吴窦圌,斋名“一峰草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顾问,成都画院顾问,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3. 吴一峰的故事

 吴一峰没有进过音乐专业学校,甚至连普通中学都没毕业,但他从小喜爱民族乐器。在杭州读中学时,他就被《当代日报》(杭州日报前身)誉为“少年笛手”,后曾师从著名箫笛演奏家宋景濂学笛。上世纪50年代考入剧团做演员期间,他仍吹笛不辍,经常主动入乐队参与演奏,担任“正吹”。他当时就积极改进婺剧音乐及其乐队建制,取得了很好的演奏效果。1961年调到兰溪婺剧团,他更进一步致力于钻研音乐。“其实当时我对婺剧的一些原唱调并不大了解。‘作曲’谈何容易?幸好那时剧团大都演出老戏,不用怎么作曲,我也就天天坐进乐队跟着演奏。这一来,使我得到了学习传统的好机会,逐渐能分辨出各个唱调的原貌,以及什么戏剧情绪唱什么样的唱调了……”慢慢地,吴一峰不断在传统基础上求变、创新,他为许多剧作所作的曲,总让演员易上口、能发挥,便于乐队演奏,适合导演处理、演员表演,也深受观众喜爱。20多年编曲生涯,《李渔别传》《东海魂》《君子亭》是他最难忘也最得意的作品。吴一峰觉得,婺剧团的音乐原创是太少太少了,这与人才的断层和过度注重市场开发等有关。也许是婺剧音乐编曲人才太少,新的编曲人才也不容易培养,吴一峰在1986年调入文联,包括后来退休至今十来年,兰溪当地以及义乌、江山等地的婺剧团还是会不时地请他帮忙。有时灵感来了,吴一峰就会半夜起来作曲,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夜;有时他出门不便,有些剧团就会搬一套人马过来,配合他的作曲工作,有的剧团甚至专门派人过来跟他学习编曲。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只要你有需要,吴老师都会将全部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你。” 吴一峰说,他从婺剧音乐的创作实践更多地转到婺剧音乐研究,是从1986年入选《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编辑部之后开始的,而之前他对婺剧音乐研究得并不多,也没那么深入。这套书编写历经12年才“修成正果”,随后编辑部又齐心地用多年劳动所得的稿费,自费出了他们觉得体例更合理科学,也更具成果的《戏曲音乐类种》一书。这个编辑部形式松散,成员来自全省各地,平时各自都有其他工作,但大家分工明确,团结一致,有事就碰头开会。每一次编辑会更像是学术研讨会,所有人都开诚布公,学术上能坦陈己见,畅所欲言,这对吴一峰开展研究工作帮助极大。主编洛地要求非常严格,他要求每个编辑不仅是资料的编撰者,更要做个能揭露事物本质和真谛的人,要做到“识、知、道”。吴一峰觉得,戏曲音乐编曲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很难,但绝非有些人说的“套套老调就行了”,也不是简单化地把老调全部推翻而另行“作”曲。戏曲音乐编曲必须遵循其本体规律,保持其传统本质,“守其本易其色”,“据本而演文”。最根本的是戏曲音乐是由戏演出来的,是由演员唱出来的,它要求美听,但不能放弃原则地以“花”代美,以“繁”代美。吴一峰告诉记者,一个地方剧种区别于另一个地方剧种的标志是什么?不是表演程式,不是服饰化妆,也不是传统剧目,而是戏曲音乐。为什么电影看了一遍已经足够,戏曲“看你千遍也不厌倦”?因为戏曲音乐对特定的观众具有恒久的魅力,与其说看戏,不如说听戏。音乐,既是戏曲的标志,也是戏曲的根基、戏曲的灵魂,更是戏曲的魅力所在。婺剧音乐现在有点脱离传统的倾向,有时为了迎合市场,放弃了很多自己的东西,甚至离开本体太远了。“其实,老传统蛮好听的。传统也有大量可变、待创新的地方,戏曲编曲要注意到戏曲音乐表现的各种可能性,艺术表现无废品,关键在于怎么用。”在这方面,吴一峰有不少亲身的创作体会,甚至还大胆地将所谓的“糟粕”变成了精华。婺剧传统有一点被人认为是“糟粕”———唱起来只听得“啊、咦”两字,因被人嗤笑而废除数十年。1989年兰溪婺剧团排演《李渔别传》。剧本中有个叫丁藩的角色,他“磨穿铁砚为皇封”,讥讽李渔读书写戏是“处处路不通”,这个角色不是一般的丑角,是一个文绉绉的酸秀才,用什么唱调能刻画这个人物?作曲吴一峰根据笛子(散声)闷3的吹奏特点,创作了摊簧“角字北调”,并要演员用“雌雄嗓”(就是“啊、咦”)来唱,结果效果出奇的好,将缺点变成了特点。吴一峰说,他进行婺剧音乐编曲还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他的夫人阎庆花。阎庆花原先是个婺剧演员,当他作品完成后,首先就唱给她听,她是他的第一个听众,也会及时提出一些客观中肯的意见与建议。

吴一峰的故事

4. 吴云峰的人物生平

1984.09——1988.08 浙江林学院经济林专业学生;1988.08——1989.09 雁荡山风景区林技站负责人;1989.09——1990.12 虹桥区农技站技术员兼区护林委办公室主任;1990.12——1996.10 中共乐清县(市)委组织部秘书、办公室主任、主任、部务成员、干部一科科长;1996.10——2001.12 中共乐清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知识分子工作办公室主任;1999.11——2001.12 中共乐清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局级);2001.12——2003.02 虹桥镇党委书记(副县级);2003.02——2005.12 中共乐清市委办公室主任(副县级);2005.12——2009.09 温州市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其中:2006年12月被任命为乐清市委常委);2009.09—— 乐清市委常委、副市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