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

2024-05-01 00:22

1. 环渤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属于东北、西北、华北的接合部。
环渤海经济圈由三个经济区组成:以沈阳——大连轴线为核心的辽东半岛经济区,以济南——青岛轴线为核心的山东半岛经济区和以京——津——滨海轴线为核心的京津冀经济区。其中京津冀经济区又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统计资料显示,环渤海经济圈三个经济区经济总量相当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45.3%,比“珠三角”经济圈低10%。数字的对比显示了差距,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以京津冀为代表的环渤海区域拥有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广阔合作潜力。
目前,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我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环渤海地区不仅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信息产业部新近出台的一份研究报告,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为中心的三个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心之一。目前,在全国有最大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之誉的北京中关村地区已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各类优秀人才。摩托罗拉、惠普、松下、微软、富士通等均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蓄势待发。摩托罗拉、韩国三星等国际跨国公司进驻天津开发区早已形成相当生产规模。其自身及辐射作用仍在扩大。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京津唐地区在未来IT业发展,尤其是创新发展中的潜力不可小视。从规模上看,与长江、珠江三角洲两个IT业发展中心相比,目前,环渤海中心区的IT产业仍存在差距。然而,京津地区IT产业的优势正等待释放。京津雄厚的科研力量有望在IT业创新上发展出高端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

2. 三大经济圈的环渤海经济圈

环渤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北部地区,通过京津唐城市带引向中国北方腹地,区位特殊,工业密集、城市密布,是内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由京津领衔的环渤海湾经济区产生于1986年,一般认为,狭义上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其目标是打造以北京、天津为双核的城市。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已形成了“5+2”战略合作格局的框架,即河北、山西、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中东部五个省区,北京和天津两个市。环渤海地区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密集区和大型城市群;区域规划发展的起步较晚,区域经济发展相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明显落后;开始全力构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建立“多赢”的区域协调和合作新机制。

3. 渤海经济圈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 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
也有观点认为 ,环渤海地区是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也就是三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面积51.8万平方公里;人口2.3亿,占全国17.5%;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万亿元,占全国28.2%。
虽然两者关于环渤海经济区域“外延”的看法不一,但都认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是,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复合的经济区,由三个次级的经济区组成,即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地理优势
地理区位
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自然资源
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
海陆空交通
环渤海地区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交通、通讯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工业和科技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环渤海地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骨干城市群
环渤海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济南、沈阳、太原、石家庄、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项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环渤海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渤海经济圈

4. 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这里是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的通道,从国外进口的设备、资金、商品也要从这里进入中国的北方市场。这些内陆腹地,涉及十几个省和自治区,其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60%,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0%,这在我国其他沿海区域也是少有的.面对如此“辽阔”的经济区域,想单靠区域内任何一个城市、某个地区的力量,环渤海经济圈是发展不起来的。因此,环渤海经济圈要大发展,这就需要区域内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太原、济南、淄博、潍坊、烟台、青岛、保定、石家庄、营口、锦州、唐山、滨州、秦皇岛、东营、威海等多座城市携手推动。

5.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优势

1.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2.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   3.环渤海地区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交通、通讯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4.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环渤海地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5.环渤海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项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环渤海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优势

6.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第一、环渤海地区属资源型经济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发利用。其中,能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原油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3%,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60%以上,在中国居重要地位,已探明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达100多种。环渤海经济圈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渔业资源,同时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牛羊养殖居中国之首。
第二、该地区海陆空交通发达。区域内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海运、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线路密集,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已初步形成以京津为中心,以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五省会城市为支点的多功能、外向型的城市群。
第三、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凸现新的优势,金融环境正在改善。京津冀已经形成了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汽车、纺织、食品等八大支柱产业,同时以优势的教育、科技资源带动了高科技产业发展,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等已成为这一地区的主导产业,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金融区,并对国际金融改革提供尝试。
第四、该区域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高度聚集,教育资源堪称中国最优,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北京的重点高校占全国的1/4,天津有30多所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研究中心。全区拥有高等院校376所,占全国的27%,高等院校教师约占全国的1/3,高校学生数约占全国的1/4以上。从1990-2006年,该地区普通高校数和在校生规模所体现出的整体培养能力一直很强,五省市在中国的比例稳定在22%~24%,超过“珠三角”、“长三角”两经济圈的总和。

7. 什么是环渤海经济发展圈?

环渤海经济发展圈:狭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京津冀为中心、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京津冀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包括河北、山东、辽宁、山西以及内蒙古中东部五个省区加上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密集区和密集城市带。

什么是环渤海经济发展圈?

8. 为什么发展环渤海湾经济圈

有几点原因 其实你想一想应该就能明白了:

一方面 渤海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一个内海港口 具有地理优势 海外出口贸易及工业发展都很快 然而由于缺乏经济圈的发展 贸易公司和工厂发展很零散 如果你去过天津或者去看看天津地区求职状况就能明白了 贸易类公司遍地都是 但只能单独经营 并不能成为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经济网 这样就致使公司经营成本很高 利益薄弱 抗击风险能力较差 不容易存活 行业内部混乱 因此不适宜发展 而如果对行业监管更加严格 并推进这些公司的收购合并、改制改组、融资投资等项目 应该会更加适合以贸易和工业经济为主要特点的这一地区的发展

还有就是贸易还能带动金融等行业发展 比如现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银行为贸易往来方便而进驻天津 同时贸易离不开离岸市场 船货往来过程中需要保险 那么财险也逐渐兴盛起来 以后证券行业也将跟随兴起 再以后 可能还有其他行业会逐渐兴起 比如现在已经在发展的旅游业

此外 作为距离北京不远的几个城市 无论天津、唐山 都应该逐渐兴起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特征:作为金融中心的上海附近有几个经济发达的城市 比如南京 杭州之类的 几个城市形成经济网络才便于发展 便于把经济规模做大 便于行业的拓展以及市场的占领 这是区域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里基础课程 你可以了解一下 再比如深圳附近也有广州、东莞、佛山等一些城市发展得很快 而北京附近河北地区与他们相比是相当落后的 所以发展北京周边地区经济是非常重要的 而最有利于发展的地区就是环渤海地区了 前面以及说过了地理条件的优势 其实北京的海外需求一定有很大程度是依靠渤海湾满足的 其实中国的沿海地区发展一直快于内陆城市 可是这么一个内海要地这么多年都没有发展起来 其实是非常失败的

如果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起来 受益的并非只有天津和河北 你要知道渤海这个弯可把山东和辽宁的港口也划进来了一些 这也为这个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