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各有何利弊

2024-05-06 14:19

1. 什么是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各有何利弊

  一、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的涵义:
  1、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是指会计准则制定以原则为方向,制定的比较抽象大概,只有原则性规定,在辅以其他一些会计制度,比如我国目前就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情况。
  2、会计准则的规则导向是指会计准则制定以规则为方向,制定的比较具体,对任何会计事项的处理都制定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会计人员对任何业务不需要什么职业判断就能找到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但这种导向是一种完美的想法,很容易被规避导致假帐过关。
 
  二、二者利弊体现在:
  1、在会计准则方面
  (1)规则导向法下会计准则过于详尽与复杂,而原则导向法下会计准则较为简明扼要。FASB认为现行规则导向法下的会计准则过于详尽和复杂存在需求驱动,其来源于:
  1)准则中的原则的例外,常常产生于为平衡决策有用性信息的需求与FASB的实际考虑之间的妥协,包括:①范围例外,如一些例外允许交易和事项本应在一个准则下进行会计处理,却继续按现行的其他准则来处理;②应用例外,一些例外为了获得特定的会计结果;③过渡性例外,一些例外用于减轻会计准则过渡的影响。
  2)FASB及其他机构为适用准则所制定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数量。会计准则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主要作用是确保某种层次的可比性,该指南也用于处理适用例外的情形以及作为教育的工具。也有人认为对每个问题提供答案的详尽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在日益增加的诉讼环境中是重要的。详尽的指南不仅为SEC提供了有效的强制执行机制,并且其他人(包括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也需要详尽的指南,因为它限制了SEC和其他机构再次进行职业判断。这些年来,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制定工作发展迅速,使会计准则的适用变得复杂化了。
  (2)在原则导向方法下,对于反映了准则基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的原则,将继续根据概念框架来制定。原则导向方法下制定的准则与现行准则的主要区别是:
  1)原则将更广泛地使用,从而提供更少的对原则的例外。较少的例外将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并降低由例外所导致的准则的繁琐和复杂性。FASB承认,作为一个实际问题,不可能完全删除所有的范围例外和过渡性例外。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导向方法将删除所有的应用例外。
  2)将减少(从各种来源,而非仅仅从FASB方面)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应用。FASB认为指南应集中于准则所提出的重要问题上,以增加与准则的目的和精神相一致的职业判断的运用。更少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对各参与者都有重要意义。FASB需制定足够的指导原则以确认什么情形下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是合适的。其他各准则制定者如紧急问题工作组和美国注协下设的会计准则研究小组将做相应的变化以确保准则发布后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指导原则,以及指南与准则的目的和精神相一致。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需更多地应用职业判断,而SEC、投资者及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须接受应用职业判断的结果。SEC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原则导向起作用的关键因素。

  2、在概念框架方面
  (1)现行规则导向法下使用的概念框架存在某些缺陷,原则导向法将要求修改与完善概念框架。
  (2)在规则导向法下,准则的制定应用了概念框架,但概念框架并未提供解决会计和报告问题所有的必要工具,因为概念框架的某些方面是不完整、内在不一致以及模糊的。原则导向法要求概念框架是完整、内在一致以及明确的。故FASB将立项进行改进概念框架的研究。FASB也在考虑制定类似IAS1《财务报表的列报》的整体性报告框架。报告框架的主要目标是为诸如重要性评估、持续经营评估、职业判断、会计政策、一致性和可比信息的列报之类的有关问题提供指南,也包括对真实与公允观点偏离的说明。

  3、在成本和利益方面
  由规则导向法转为原则导向法所带来的利益将大于其成本。规则导向法下,会计职业界人士难以跟上职业界的最新进展,会计准则难以使用且颇费成本。原则导向法虽然将导致成本的增加,并可能导致职业判断的滥用,但使准则更易于理解和执行,并且职业判断使用的增加将能更好地反映交易和事项的实质,更少的例外也能增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FASB强调,如果采用原则导向法,则所有参与财务会计和报告程序的各方——而不仅仅是FASB和其他准则制定者——都要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各参与方能作原则导向所要求的变化,则采用原则导向法的利益将大于成本。

什么是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各有何利弊

2. 什么是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

一、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的涵义:
1、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是指会计准则制定以原则为方向,制定的比较抽象大概,只有原则性规定,在辅以其他一些会计制度,比如我国目前就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情况。
2、会计准则的规则导向是指会计准则制定以规则为方向,制定的比较具体,对任何会计事项的处理都制定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会计人员对任何业务不需要什么职业判断就能找到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但这种导向是一种完美的想法,很容易被规避导致假帐过关。

二、二者利弊体现在:
1、在会计准则方面
(1)规则导向法下会计准则过于详尽与复杂,而原则导向法下会计准则较为简明扼要。FASB认为现行规则导向法下的会计准则过于详尽和复杂存在需求驱动,其来源于:
1)准则中的原则的例外,常常产生于为平衡决策有用性信息的需求与FASB的实际考虑之间的妥协,包括:①范围例外,如一些例外允许交易和事项本应在一个准则下进行会计处理,却继续按现行的其他准则来处理;②应用例外,一些例外为了获得特定的会计结果;③过渡性例外,一些例外用于减轻会计准则过渡的影响。
2)FASB及其他机构为适用准则所制定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数量。会计准则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主要作用是确保某种层次的可比性,该指南也用于处理适用例外的情形以及作为教育的工具。也有人认为对每个问题提供答案的详尽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在日益增加的诉讼环境中是重要的。详尽的指南不仅为SEC提供了有效的强制执行机制,并且其他人(包括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也需要详尽的指南,因为它限制了SEC和其他机构再次进行职业判断。这些年来,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制定工作发展迅速,使会计准则的适用变得复杂化了。
(2)在原则导向方法下,对于反映了准则基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的原则,将继续根据概念框架来制定。原则导向方法下制定的准则与现行准则的主要区别是:
1)原则将更广泛地使用,从而提供更少的对原则的例外。较少的例外将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并降低由例外所导致的准则的繁琐和复杂性。FASB承认,作为一个实际问题,不可能完全删除所有的范围例外和过渡性例外。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导向方法将删除所有的应用例外。
2)将减少(从各种来源,而非仅仅从FASB方面)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的应用。FASB认为指南应集中于准则所提出的重要问题上,以增加与准则的目的和精神相一致的职业判断的运用。更少的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对各参与者都有重要意义。FASB需制定足够的指导原则以确认什么情形下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指南是合适的。其他各准则制定者如紧急问题工作组和美国注协下设的会计准则研究小组将做相应的变化以确保准则发布后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指导原则,以及指南与准则的目的和精神相一致。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需更多地应用职业判断,而SEC、投资者及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须接受应用职业判断的结果。SEC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原则导向起作用的关键因素。

2、在概念框架方面
(1)现行规则导向法下使用的概念框架存在某些缺陷,原则导向法将要求修改与完善概念框架。
(2)在规则导向法下,准则的制定应用了概念框架,但概念框架并未提供解决会计和报告问题所有的必要工具,因为概念框架的某些方面是不完整、内在不一致以及模糊的。原则导向法要求概念框架是完整、内在一致以及明确的。故FASB将立项进行改进概念框架的研究。FASB也在考虑制定类似IAS1《财务报表的列报》的整体性报告框架。报告框架的主要目标是为诸如重要性评估、持续经营评估、职业判断、会计政策、一致性和可比信息的列报之类的有关问题提供指南,也包括对真实与公允观点偏离的说明。

3、在成本和利益方面
由规则导向法转为原则导向法所带来的利益将大于其成本。规则导向法下,会计职业界人士难以跟上职业界的最新进展,会计准则难以使用且颇费成本。原则导向法虽然将导致成本的增加,并可能导致职业判断的滥用,但使准则更易于理解和执行,并且职业判断使用的增加将能更好地反映交易和事项的实质,更少的例外也能增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FASB强调,如果采用原则导向法,则所有参与财务会计和报告程序的各方——而不仅仅是FASB和其他准则制定者——都要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各参与方能作原则导向所要求的变化,则采用原则导向法的利益将大于成本。

3. 什么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规则导向

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是指会计准则制定以原则为方向,制定的比较抽象大概,只有原则性规定,在辅以其他一些会计制度,比如我国目前就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情况。 会计准则的规则导向:是指会计准则制定以规则为方向,制定的比较具体,对任何会计事项的处理都制定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会计人员对任何业务不需要什么职业判断就能找到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但这种导向是一种完美的想法,很容易被规避导致假帐过关。 拓展资料: 会计原则是会计工作的指导性规范。对财务会计基本规律的概括与总结。比如稳健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实际工作中,会计原则常与会计准则相混用。 美国先使用"会计原则",后流行"会计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即美国的会计规范经历了从"有限的、指导性"的规范(会计原则)发展成"数量可观的指导性和技术性并重"的规范(会计准则)。 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进行核算的方法。 所谓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在设计会计制度时事先规定这些项目,然后根据它们在账簿中开立账户,分类地、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反映由于各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为经济管理提供各种类型的会计指标。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与单式记账相对称的一种记账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 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有关经济业务内容的来龙去脉;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有关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 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凭证必须经过会计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核。只有经过审核并认为正确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根据。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不仅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编制会计报表市面上会计培训机构非常多,良莠不齐,报名的时候需要仔细斟酌。 选择机构时,要考察办学资质、授课师资、成功案例等等。比如好学会计,办学时间长、经验丰富,社会口碑好。

什么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规则导向

4. 什么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 规则导向,目标导向 

  ”规则导向”和”原则导 向”的概念是从规则和原则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而引申的。一般意义上讲,规则是指用条文 的形式来规范社会生活:预先都规定好了条条框框,什么样的情况就怎样进行处理,对号入 座;而原则是指给出一些道理和逻辑来作为判断的基本理由和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 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所谓的大陆法系是规则的,英美法系是原则的。 在会计准则这个领域,却很难划分为规则和原则两类。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只 是单纯的原则,或者只是单纯的规则。现实的情况是:有些国家的会计准则中原则多一些, 而另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中规则多一些。所以我们只能说,某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是以原则 为导向,而另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是以规则为导向;会计准则中原则多些,则为原则导向; 会计准则中规则多些,则为规则导向。
对规则导向的会计 准则做了如下描述: 1.有众多的原则例外,依据这些准则会导致会计处理不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这其中包括 了“界线(Bright Line)检验”和“启动机制”(On—OffSwitch),它们最终会被财务工程师 作为依据,仅仅遵循这些字面的东西,而不太注重准则的实际精神。 所谓的“界线检验”, 是指对不符合某些条件的情形,不能进行某一类核算。如不纳入合并报表需满足的条件中“独 立第三方的投资是重大的(至少等于特殊目的主体资产总额的3%)”。而“启动机制”是指 当满足某些条件时,则需要进行某种核算。如早期美国准则中规定,企业合并采用权益合并 法核算必须满足十二个条件,就是典型的“启动机制”的例子。 2.大量、详尽的应用这些准则的操作指南,容易造成准则应用中的复杂性和对于准则应用 的不确定性。对于什么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SEC 的《对美国财务报告体系采用以原则 为基础的会计模式的研究》报告中也作了相应的描述: (1)不存在或者是只有极少的例 外; (2)运用资产负债观进行确认和计量; (3)没有所谓的“界线检验”和“启动机制”; (4)仅有少量的补充指南。
  在现实情况中,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 到底是规则多一些还是准则多一些,据此来判断它是”规则导向”的还是”“原则导向””的。 一般而言,会计准则中原则多些,则为”“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中规则多些,则为”规则 导向”。
“目标导向”实质是对“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折衷。 “目标导向”的提出,许多学者认为,SEC 之所以没有沿用““原则导向””的提法,是为 了防止过分强调“原则”所带来的负面效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可谓用心良苦, 这反映出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在经历了一系列财务欺诈丑闻冲击后的谨慎态度。因此, 与其理解为““目标导向””是对““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扬弃(苏月娥,2003), 倒不如把““目标导向””视为““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折衷,其实质仍是在“原 则”和“规则”之间寻找一个最优平衡点。作为转向““原则导向””和实现“全球统一会计 准则”的过渡,““目标导向””的提出显得积极而不失稳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入耳目一 新的举措,但它并不是对 ““原则导向””的否定。”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其基本思想是:让 企业管理层对财务报告中是否准确报告了交易的实质承担责任,允许其根据所要实现的主要 会计目标来选择具体准则并受之制约。

5. 什么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规则导向和目标导向?

一般意义上讲,规则是指用条文 的形式来规范社会生活:预先都规定好了条条框框,什么样的情况就怎样进行处理,对号入 座;而原则是指给出一些道理和逻辑来作为判断的基本理由和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说:中国自从2006年推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后全面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所以和国际会计准则一样都是原则导向型,所以我们的准则数量并不多,国际会计准则也不没有美国这么多,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是规则导向型的,很多东西都规定得非常非常细来规范执行。
对规则导向的会计 准则做了如下描述: 1.有众多的原则例外,依据这些准则会导致会计处理不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这其中包括 了“界线(Bright Line)检验”和“启动机制”,它们最终会被财务工程师 作为依据,仅仅遵循这些字面的东西,而不太注重准则的实际精神。 所谓的“界线检验”, 是指对不符合某些条件的情形,不能进行某一类核算。如不纳入合并报表需满足的条件中“独 立第三方的投资是重大的(至少等于特殊目的主体资产总额的3%)”。

什么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规则导向和目标导向?

6. 会计准则导向是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

1、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是指会计准则制定以原则为方向,制定的比较抽象大概,只有原则性规定,在辅以其他一些会计制度,比如我国目前就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情况。
    2、会计准则的规则导向是指会计准则制定以规则为方向,制定的比较具体,对任何会计事项的处理都制定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会计人员对任何业务不需要什么职业判断就能找到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但这种导向是一种完美的想法,很容易被规避导致假帐过关。

7. 什么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规则导向和目标导向

  ”规则导向”和”原则导 向”的概念是从规则和原则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而引申的。一般意义上讲,规则是指用条文 的形式来规范社会生活:预先都规定好了条条框框,什么样的情况就怎样进行处理,对号入 座;而原则是指给出一些道理和逻辑来作为判断的基本理由和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 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所谓的大陆法系是规则的,英美法系是原则的。 在会计准则这个领域,却很难划分为规则和原则两类。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只 是单纯的原则,或者只是单纯的规则。现实的情况是:有些国家的会计准则中原则多一些, 而另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中规则多一些。所以我们只能说,某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是以原则 为导向,而另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是以规则为导向;会计准则中原则多些,则为原则导向; 会计准则中规则多些,则为规则导向。
对规则导向的会计 准则做了如下描述: 1.有众多的原则例外,依据这些准则会导致会计处理不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这其中包括 了“界线(Bright Line)检验”和“启动机制”(On—OffSwitch),它们最终会被财务工程师 作为依据,仅仅遵循这些字面的东西,而不太注重准则的实际精神。 所谓的“界线检验”, 是指对不符合某些条件的情形,不能进行某一类核算。如不纳入合并报表需满足的条件中“独 立第三方的投资是重大的(至少等于特殊目的主体资产总额的3%)”。而“启动机制”是指 当满足某些条件时,则需要进行某种核算。如早期美国准则中规定,企业合并采用权益合并 法核算必须满足十二个条件,就是典型的“启动机制”的例子。 2.大量、详尽的应用这些准则的操作指南,容易造成准则应用中的复杂性和对于准则应用 的不确定性。对于什么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SEC 的《对美国财务报告体系采用以原则 为基础的会计模式的研究》报告中也作了相应的描述: (1)不存在或者是只有极少的例 外; (2)运用资产负债观进行确认和计量; (3)没有所谓的“界线检验”和“启动机制”; (4)仅有少量的补充指南。
  在现实情况中,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 到底是规则多一些还是准则多一些,据此来判断它是”规则导向”的还是”“原则导向””的。 一般而言,会计准则中原则多些,则为”“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中规则多些,则为”规则 导向”。
“目标导向”实质是对“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折衷。 “目标导向”的提出,许多学者认为,SEC 之所以没有沿用““原则导向””的提法,是为 了防止过分强调“原则”所带来的负面效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可谓用心良苦, 这反映出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在经历了一系列财务欺诈丑闻冲击后的谨慎态度。因此, 与其理解为““目标导向””是对““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扬弃(苏月娥,2003), 倒不如把““目标导向””视为““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折衷,其实质仍是在“原 则”和“规则”之间寻找一个最优平衡点。作为转向““原则导向””和实现“全球统一会计 准则”的过渡,““目标导向””的提出显得积极而不失稳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入耳目一 新的举措,但它并不是对 ““原则导向””的否定。”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其基本思想是:让 企业管理层对财务报告中是否准确报告了交易的实质承担责任,允许其根据所要实现的主要 会计目标来选择具体准则并受之制约。

什么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规则导向和目标导向

8. 什么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规则导向和目标导向?

一般意义上讲,规则是指用条文的形式来规范社会生活:预先都规定好了条条框框,什么样的情况就怎样进行处理,对号入座;而原则是指给出一些道理和逻辑来作为判断的基本理由和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说:中国自从2006年推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后全面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所以和国际会计准则一样都是原则导向型,所以我们的准则数量并不多,国际会计准则也不没有美国这么多,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是规则导向型的,很多东西都规定得非常非常细来规范执行。
对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做了如下描述:1.有众多的原则例外,依据这些准则会导致会计处理不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这其中包括了“界线(BrightLine)检验”和“启动机制”,它们最终会被财务工程师作为依据,仅仅遵循这些字面的东西,而不太注重准则的实际精神。所谓的“界线检验”,是指对不符合某些条件的情形,不能进行某一类核算。如不纳入合并报表需满足的条件中“独立第三方的投资是重大的(至少等于特殊目的主体资产总额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