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如何理解?

2024-05-20 02:53

1.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如何理解?

就本人半生的蹉跎体验来说,老子的两句话,实在无上的至理名言。
这句话有二层含义:
第一层:为学是日益的,增长知识需要每天学习。为道是日损的,想获得人生终极大智慧,需要每天观心以去执。简而言之:为学要日益,为道要日损。
第二层:知识增加的同时,你的道行往往是损减的。简而言之:为学日益了,为道就损减了。
为学日益,是说你的知识在不断丰富,然而其结果往往是“为道日损”。
许多人在为“为学日益”辩解,种种圆融,那完全是在亵渎老子如此清晰明白的言句。
不少人把为学日益,解释成积累知识。把为道日损,解释成提炼出规律。所以,两者并不相违。这样的解释,自误且误人,自欺且欺人。
为道日损,损得是什么?损得就是执著,损得是知见。当然,如果要非常精确地说,用佛学的术语,叫做所知障。楞严经上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当然,精确地说,知识并不等于所知障,也就是说,所知本身不是障。
但是,站在凡夫的角度来说,也近乎可以说,所知即是障。因为,凡夫接触一件事物,认识一个人,学习一个知识,在形成某个认识的当下,这个认识也以某种势力保存了下来。也就是说,你学到任何一个东西,都会在当下形成一种潜在的认识势力。
这样的情形,世俗中称为第一印象效应,佛法中称为分别法执,还有更深层的俱生法执,此处不讨论。
这个第一印象效应,会有什么弊端?可以说,弊端大到天边去了!
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从何而来?就是从这第一印象效应中来。惯性思维,又称为思维陷阱,是阻碍人类创新的根本性障碍。
古今中外,多少有名的权威科学家,也免不了最后会站到习惯传统的一面,来打压所谓的新奇的异说,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玻尔兹曼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这些人都遭受过前辈们的指责。所以说,习惯性思维害死人,伟大如权威们,也免不了如此,更何况一般的芸芸百姓呢。
这个时代,是为学日益的时代,知识越来越多,弊端也越来越多。
其一、通才少了、没了。入主出奴者,多了。这个通,不是学得多、懂得多的通,而是打通的通,是融汇贯通的通。
其二、学得越多,反而是执著越重,我慢越高。学了很多,大多是两脚书柜,根本没有消化,谈何吸收?就像沦为笑谈的2020某省高考满分作文一样,满口人家听不懂的话,以显自己的高深莫测。
其三、以有涯之生追逐无涯之学,可见这是一条无望之路。
再来说说为道日损。
为道日损,这是一条返朴归真之路。
何者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
道在何处?道在每一个时间、空间点上。
为道,就是求道。日损,就是每天修行,减轻自己的执著。
如何才能做到日损?拿二幅图来说事。

先看图一。以此图来说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诸位,上面中央是一件物事。大家能看到上图中央是什么物事吗?
这幅图揭示了一个有关人的认识的大秘密。你的认识、观念、知见,在形成之后,你会发现,想消解掉,非常难。
就比如这幅图中的物事,在找不到图中物之时,你一直苦苦寻求,图中物事何在?为什么我就没发现呢?
一旦你找到了,发现了,形成了知识。此时,你每次看这幅图,都会发现这么清晰明白的事物,豁然地就在图中,当时为什么就看不到呢?
最奇怪的是,你想回到没发现时的状态,没起认识时的状态,居然回不去了。
拿这个例子来说明,为何为学日益的同时,为道往往是损减。(这是开头所说的第二层含义)大家应该能明白了。反过来,对于“为道日损”,也就能明白其难度了。
在这幅图中,为道日损,是指回到没起知识时的状态。你发现,你失去了这个自由。你被这个知识束缚了、捆绑了。你不能随意切换、想看就看。想重获这种自由,需要做功夫,在佛道二教中,称为修行。
需要强调的是,为道日损,并不是指愚昧无知,而是保持高度的灵性,能够拥有随意切换的自由,佛法称之为消除执著。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些执著一层一层,如附体之物,与血肉相连,非常难以清除。
比如上图中,这里面有许多层的认知,一层比一层细微,一层比一层接近生命的真实。
第一层:图中央的雪茄烟。清除此认知,回到第二层。
第二层:图中的砖块。清除此认知,回到第三层。
第三层:图的颜色。清除此认知,回到第四层。
……
第N层:清除所知,回到能知的心识。
……
第∞ 层:回归到道,回归到无为。


图二,举这幅图是想说明,人的很多认知,根本就是错误的。
比如图二,A格与B格的颜色,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答案:是一样的!
这就是不可思议处。人的认知,很容易被环境左右,就如上图一样。上图是被圆柱的阴影所左右了,导致产生错觉,认为A格与B格有差异。还说明,要清除错觉,难度很高。
所以,在损之又损的过程中,要能减轻环境影响,乃至不被环境影响,这个需要下苦功夫,要有合适的方法手段才行。
为道日损,损去一份知见,就解放一分束缚,恢复一分灵性,获得一分自由。最终回归生命的真实。
何谓生命的真实?六祖慧能大师在彻悟时说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哪里知道啊!原来生命本来就是清净的、不生不灭的、圆满具足的、无动无摇的,能够生起世出世间的一切万法的啊!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如何理解?

2.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德畜之:积德而厚  一切成功积累而来】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xù)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先知解读】道生万物而德养育万物,环境让万物有了具象形体,得以成长。所以万物尊崇道而贵重德。道被万物尊崇,德被万物珍贵,不妄加干涉,让万物顺应自然。道生育万物,德蓄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照顾万物,保护万物。生成万物却不据为已有,施泽万物却不自恃己功,养育万物却不为其主宰,就叫做深厚的恩德。
  
 【先知基于品牌延伸解读】按照规律、规则和程序做事,成功是自然而然的。看看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一定比比皆是:想赚钱却不想付出努力、想成功却不想提升能力、想有回报却不想但风险;想创大品牌却不想投入资源、想品牌卓越却不塑造好基因、想品牌知名却不想做传播;想组织有竞争力却不愿做企业文化、想取得高绩效却不想做大激励、想提升服务却不招人等等,这都不符合规律,都不是自然而然。
  
 反过来讲就自然而然了,努力不够所以没赚钱、没能力所以没成功、没有担风险所以没回报;没投资源所以没成品牌、没有好基因所以品牌不卓越、没有传播所以没有知名度;企业文化不好所以没有竞争力、缺少组织激励所以没有大业绩、人力不足所以服务不到位等,以上情况都是存在问题导致没有达成目标,不好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这个也就能找到真因了,距离解决问题也就不远了。道从来不远人,是人的懒惰和取巧,故意回避了道。
  
 “道生之”道化育万物,让人、事、物来到这个世界;“德畜之”德越积越多,以“德”正心,以“畜”积累正学,学习积累到一定的阶段就有了正能,就能走正路,持续积累就有了自由的境界,就能出现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不断的积德,就会不断出现机会和发展空间,行为更加自由,行动就能符合大道。一切德行都是积累而来,只要积累多了,好的结果自然而然。
  
 先知的全案策划能够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关键,是能够持续帮助客户累积品牌资产。每年的新创意、新动作、新课题、新举措和新内容都要以积累和增值品牌资产为目标。围绕品牌资产的新创意、新动作、新课题、新举措和新内容的循环创新和改善,帮助企业品牌减少无效动作,降低创品牌成本,提升累积品牌资产的效率,是先知最为重大的战略价值。

3. 《道德经》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人生就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历程。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可以长寿但妄为把自己置于死地的人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因为他们过分地追求奉养自己以求生。听说善于养生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兕、虎,在战场上不会被兵器所伤。兕的角无处可用,虎的爪也没了用处,兵器的刃也用不上。为什么?因为他不把自己置于死地。
  
  感悟:这一章可以分成两段,一段是讲有的人本来可以长寿,却进入了短命的行列,是因为“求生之厚”,太急迫、营养过剩导致的,另外一个是由于妄为、“作”,把自己置于死地的。怎样才能避免这两点呢?还是道家的这种思想,顺其自然,清心寡欲,清静为天下正。正确地对待生命和死亡,不把死亡当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情,真的面临死亡的时候,也能够开朗地、乐观地对待。

《道德经》第五十章

4.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掌握道的人往往不善于言词,夸夸其谈的人并不一定具备什么真才实学。抑制人们的贪欲,绝断人们的妄念 ,挫去人们的锋芒,排解人们的纷争,互补人们的长处,同化人们的弱项,这就叫做大同。进入大同境界的人,既不可能亲近他,也不可能疏远他;既不可能使他得利,也不可能使他受损;既不可能使他尊贵,也不可能使他卑贱。这样的人为天下人所尊崇。

5.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第六章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无心而平等对待万物,没有所谓主观的仁慈。对待人和万物,与对待草扎的狗是一样的。任凭万物自然变化生命,圣人效法天地之道,也没有一个主观仁爱人的心,对待草扎的狗和对待百姓及其他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偏私偏爱,天地在永不停息的循环运转,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大,一个人话说的太多反而离道越远,往往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保持虚静沉寂。譬如风箱当用的时候便鼓动成风助人成事,而不得其时,不需要的时候,便悠然止息缄默无事。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空洞虚无而生秒有的功能是永恒长存的,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母性本源,玄妙母体生育之产门,是孕育天地万物生命的初始根源。好像连绵不绝,若存若亡的存在,但他的功用却是无穷无尽。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第六章

6.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五章 物壮则老
  
 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惧。
  
 做到这种太多,自然是需要非常大的胆气和魄力的,而我们从出生以后,我们的生命一直在流逝,我们的能量一直在消耗,精气神也一直在慢慢的虚弱。
  
 真正能做到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惧的,只有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的精气神是最好,也是最充足的,也是赤子之心。
  
 虽然可能看起来很柔弱,但是他们的能量是最足的。
  
 每一个创业初期的团队,从老板到员工,他们的干劲都是最足的,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等到他们做到了,一定成绩,走到辉煌了,这个时候就开始衰败了,因为物壮则老,太阳每天中午当空的时候是最热的时候,但也是凋零的开始,因为再往后走,太阳就会慢慢的往西斜,一路走向落山。
  
 如果这个时候,在一个团队中,不及时的去调整自己的方向和节奏,来进行适应不同阶段的挑战,就容易凋零,甚至是出现团队被破坏的情况,最终会导致当初的动机遗失殆尽,热情慢慢消耗没有。
  
 这就是物极必反。
  
 在这一章,老君用赤子之心,来表达,我们在为人处事,商业模式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欲望,不要太多,只赚取自己有限的利益,而不要有无限的欲望,不要一味的去强调壮实,还是要更多的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

7.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以习常 。译文:天下万物都有本原(即道),作为万物的母亲。认识了作为万物之母的道,就能认知万物;认知了万物,就能坚守作为万物之母的道。这样终身都没有危险。塞上欲望的孔穴,闭上欲望的门户,终身都没有忧劳;打开感官欲望的门户,增添纷繁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挽救。察见细微的事物叫“明”,坚守柔弱叫“强”。用道的光芒来了解具体事物中的规律、规则,复归到事物的光明的状态,不会给自己留下那么多的祸殃,这就叫普遍永恒的规律。
  
 感悟: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让我想到了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第五十二章核心的内容是说,道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它存在于天地之间,所以叫“大道”。我们了解了大道,掌握了普遍的规律、规则,再来认识具体事物中的规律、规则,这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反过来也是一样,了解了具体事物中的规律、规则,也能够让我们更加坚信大道的存在,更加了解大道的伟大。这一章以母和子为喻,大和小对照,就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哲学的道理。这样的智慧能让我们用到大道的光芒,走在光明的大道上。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8.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罗老师版本: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chai四声)虺(hui三声)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i一声)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you一声),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 
  
 德行深厚的人,就像刚出生的婴孩,毒虫毒蛇不叮咬,飞禽猛兽不搏噬。
  
 在这里老子只是做了一个比喻,大家可别拿自己的孩子去试哈,呵呵开个玩笑,不过几年前非洲有个女孩跟狮子、豹子在一起玩的照片走红,她爸妈说只要我们没有伤害动物的心,它们感受不到害怕恐惧,是不会伤害你的。 
  
 当然,老子也不是讲我们该如何跟动物相处,老子在这里是讲,每个人都有动物性,你作为企业领导,是会把员工的动物性激发,还是把员工的圣人爱的那面激发呢?
  
 少一些争名逐利,收起“猛兽之心”,要多发出善心。
  
 这样就会进入到孟子讲的“仁者无敌”的境界,仁慈的人会通过自己的修行感化别人,让周围的人放下敌对之心,团结起来。
  
  骨弱筋柔而握固。 
  
 (你看到这些婴儿)筋骨柔弱,然而拳头握得却很紧。
  
 外在一些事情不去强求,,看似柔弱不争,然而踏踏实实的做事,其实才是真的稳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 
  
 (小男孩)不知道男女之事却有生理反应,是因为精气充足。
  
 像孩子一样没有欲望、单纯的做事,但是却保存实力、精力,这样可以让我们去除烦恼。用小宝宝的状态,形容德行兼备之人。
  
 举例1:罗老师非常崇拜的一位中医叫干祖望,100多岁去世的,他把这段文字拿来养生,形成自己的养生之道“童心、龟欲、蚁食、猴行”。 
  
 举例2: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两个人在沙漠里走,累得要死突然看见一口井,可以喝水了,于是兴奋上前,一个人拿出金碗舀水喝,一个人拿出泥碗舀水喝,顿时一个人升起傲慢之心,另一个人开始自卑。可是他们全都忘了,他们需要的是“水”。
  
 道家一直强调的思想是忘记外表、专注事情本身。关注“水”而不是“金碗还是泥碗”。 
  
  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 
  
 每天一直哭嗓子却不哑,是因为阴阳调和到极点了。
  
 这是在描述一种工作状态,一直工作也不累,为什么呢?因为“和之至也”做事形神合一,工作和欲望要平衡,莫要“盛气凌人”,而是“一团和气”。 
  
 举例:罗老师见过的一些民间大师,外表看上去跟普通人一样,但内心都是兢兢业业没有什么欲望、踏踏实实做事的。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阴阳调和的状态是世界的常理,知道这种状态的人是明智的,增益生命的色彩、光环,一般人会以为是祥和的,心中有欲望,一般人以为是强盛。强行推动事物的成长过程是拔苗助长,是违反了道的原则,一定会提前失败的。
  
 做事要顺应道,不可对结果操之过急,否则就是拔苗助长。
                                    
 
  
  
 
  
  
 
  
  
 记得点赞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