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使煤炭价格长期低迷.煤炭业未来如何去产能化

2024-05-17 04:15

1. 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使煤炭价格长期低迷.煤炭业未来如何去产能化

市场选择和政策导向。现在的产能过剩,完全是因为前几年煤炭市场较好的时候,各种相关的不相关的资本都进入煤炭行业,导致了大规模的矿井投资。而近年来前期的投资矿井开始进入生产阶段,又正好赶上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上进口煤的大量冲击,所以产能出现了过剩。产能过剩自然导致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煤炭价格的持续低迷。当前的煤炭市场,价格已经严重偏离了价值,煤炭生产已是不经济的现象。
当然,目前的煤炭市场竞争更多的是因为煤炭企业和行业自身的问题导致的,深层次的原因不是一句两句能够说清的,但是煤炭市场的不规范,投资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某些大型企业不负责的倾销行为,是导致煤炭市场雪上加霜的主要因素。
至于如何去产能的问题,是整合中国经济的宏观问题。去产能的关键是开源节流,开源即是下游行业的拉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重点耗煤行业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均为产能过剩行业,所以完全靠下游拉动,在近期内也是不现实的。节流:一是加强行业自律,国家要根据实际需求协调产量,生产成本过高和煤炭质量较差的企业和省份,应当引导逐步退出煤炭行业,提高煤炭行业的集中度和企业质量。二是控制煤炭开发总量,国家根据五年规划确定支撑经济发展的煤炭总量,防止过度开发,扰乱煤炭市场。三是加大国企开发煤炭,加强国家对煤炭这种战略资源的管制,加强煤炭安全的管理力度。四是减少各省份对大型企业的行政指标,加强市场对生产的引导。
此外,还应当研究我国煤炭的出口问题,煤炭的综合利用问题等等。
从长远看,石油天然气、核能储量有限,新能源利用不问题,所以煤炭依然是国家能源的主力。如何发挥好煤炭的作用,理顺煤炭与关联能源的关系,以及加强煤炭行业的管理和运行水平是应该是国家的重要课题。
不足之处请见谅。

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使煤炭价格长期低迷.煤炭业未来如何去产能化

2. 煤炭企业四大巨头再次陷入了“厮杀” 降价恶循环何时止

由于煤炭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各煤种煤价承压。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价格受电力消费进入淡季、电厂采购消极影响,本周继续下探。
煤企“四大巨头”(神华、中煤、同煤和伊泰)销售情况不佳,同煤和中煤在节前率先下调价格,使得原本想挺价的神华在国庆长假结束之后,被迫立即加入了价格战。
引起此轮价格战的原因是下游需求过于低迷,10月8日起开始大秦线检修以及冬储煤行情的预计并未能逆转现在市场的疲态,下游需求低迷导致大型煤企销售吃紧;尽管神华有意稳定10月份价格,但是在中煤和同煤率先降价的情况下,神华只能被迫加入激烈的价格战,导致各大型煤炭企业之间出现了相互压价的恶性循环。
国内煤炭市场要走出上述恶性循环,一方面要寄希望于国内宏观经济有所好转,另一方面则需要国内煤炭企业切实执行减产措施。--信息来源于易煤网

3. 2022年半年报产量创新高的煤炭企业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10.8亿吨,同比增长10.3%,日均产量1277万吨。原煤生产较快增长,进口大幅下降。3月份以来煤炭增产增供政策持续加力,主要产煤省区全力挖潜扩能增供。3月份,生产原煤3.96亿吨,同比增长14.8%,增速比1—2月份加快4.5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77万吨。进口煤炭1642万吨,同比下降39.9%,降幅比1—2月份扩大25.9个百分点。一季度,生产原煤10.8亿吨,同比增长10.3%。进口煤炭5181万吨,同比下降24.2%。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5.7亿吨,同比增加0.4亿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3.8%。10家企业产量全部实现增长,充分展现了国有大型企业在煤炭保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产量情况如下:

国家能源集团15249万吨,同比增长6.6%;晋能控股集团10120万吨,同比增长7.5%;中煤集团6537万吨,同比增长6.1%;山东能源集团5945万吨,同比增长7.0%;陕煤集团5661万吨,同比增长4.8%;山西焦煤集团4232万吨,同比增长17.5%;潞安化工集团2695万吨,同比增长18.4%;华能集团2449万吨,同比增长13.0%;国电投集团2109万吨,同比增长1.0%;淮河能源集团1859万吨,同比增长0.1%。【摘要】
2022年半年报产量创新高的煤炭企业【提问】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回答】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10.8亿吨,同比增长10.3%,日均产量1277万吨。原煤生产较快增长,进口大幅下降。3月份以来煤炭增产增供政策持续加力,主要产煤省区全力挖潜扩能增供。3月份,生产原煤3.96亿吨,同比增长14.8%,增速比1—2月份加快4.5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77万吨。进口煤炭1642万吨,同比下降39.9%,降幅比1—2月份扩大25.9个百分点。一季度,生产原煤10.8亿吨,同比增长10.3%。进口煤炭5181万吨,同比下降24.2%。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5.7亿吨,同比增加0.4亿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3.8%。10家企业产量全部实现增长,充分展现了国有大型企业在煤炭保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产量情况如下:

国家能源集团15249万吨,同比增长6.6%;晋能控股集团10120万吨,同比增长7.5%;中煤集团6537万吨,同比增长6.1%;山东能源集团5945万吨,同比增长7.0%;陕煤集团5661万吨,同比增长4.8%;山西焦煤集团4232万吨,同比增长17.5%;潞安化工集团2695万吨,同比增长18.4%;华能集团2449万吨,同比增长13.0%;国电投集团2109万吨,同比增长1.0%;淮河能源集团1859万吨,同比增长0.1%。【回答】

2022年半年报产量创新高的煤炭企业

4. 煤炭去产能概念股有哪些

煤炭概念一共有38家上市公司,其中28家煤炭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10家煤炭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坚决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坚决淘汰煤炭行业落后产能,决不允许已淘汰的落后产能和明令禁止的落后工艺死灰复燃。

5. 2017年煤炭去产能启动,对煤价有什么影响

2016年2月5日,发布煤炭行业去产能的纲领性文件《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煤炭产能影响最大的包括三点:(1)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2)2016年起,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简称“276个工作日”政策);(3)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
在当前的去产能政策和煤价响应机制下,未来煤炭价格有望保持相对稳定;但若取消“276个工作日”政策,预计煤价将下跌。

2017年煤炭去产能启动,对煤价有什么影响

6. 2017年煤炭去产能启动,对煤价有什么影响

2016年2月5日,发布煤炭行业去产能的纲领性文件《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煤炭产能影响最大的包括三点:(1)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2)2016年起,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简称“276个工作日”政策);(3)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
在当前的去产能政策和煤价响应机制下,未来煤炭价格有望保持相对稳定;但若取消“276个工作日”政策,预计煤价将下跌。

7. 煤炭行业2016年去产能政策五月底能出台吗

  随着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配套文件相继公布,去产能正式迈入“快车道”。

  2016年初,国务院明确提出去产能目标:从2016年起,用3至5年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此后,中央财政表示将拨付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煤炭和钢铁行业的员工安置。

  煤炭行业内部人士坦言:“此次去产能政策更多涉及大型煤企,所关联的员工人数较多,因此煤炭企业大多比较谨慎。”在此轮去产能过程中,煤炭行业涉及员工人数高达130万人,接近钢铁行业去产能相关员工人数的3倍。

  配套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在目标与执行层面有了相对清晰的衔接,从而改善企业在制定具体方案方面存在的延迟和无所适从。

  4月份,煤炭“去产能”政策迎来密集爆发。近日,人社部发布《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多渠道分流安置员工,加强社保力度,并提出落实资金保障。

  该《意见》是国内供给侧改革推进以来公开下发的第二个部委配套细则文件。就在此前不久,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分别在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用地用矿、支持盘活土地资产及事实矿产资源支持政策等三方面予以去产能支持力度。

  政策的出台有助于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如期推进,我们积极看好供给侧改革如期进行。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直言,专项资金如何分配及债务处理方案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法,而这两个是当前行业最急需的政策。

  4月初,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要求煤炭企业减量生产。在该通知引导下,神华、中煤两大央企带头减产,煤炭市场进入深度调整。

  14日,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其中指出,关于退出企业的土地资产,可交由政府收回,政府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后的出让收入,可按规定通过预算安排支付退出国有企业职工安置费用,也可由企业自行处理。此外,对退出企业按规定注销的矿业权,已缴纳矿业权价款的矿业权人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退还剩余储量对应已缴纳价款。

  据了解,相关部门已研究制定了8个专项配套政策文件,正在陆续印发。配套文件围绕财税金融支持、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领域,被视为供给侧改革能否具体实施的关键。
      相关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煤炭行业2016年去产能政策五月底能出台吗

8. 如何看待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

煤炭产业将步入转型升级发展时期,主要有四个特征是优化、融合、升级、变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优化。一是国家层面布局优化。比如说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等的政策调整。二是煤炭企业自身产业结构优化,突出主业,主业要做强、做优、做大,次主业要适度发展,副业要转型发展或改革退出,新兴产业适度建设。三是按照区域协同进行优化。根据“十一五”、“十二五”煤炭产业规划,主要是按照纵向产业链和横向产业链进行调整的。未来煤炭产业链应按照集中化、专业化、规模化、园区化、链条化、协同化的要求进行调整,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现在大集团都分别在省外甚至是国外开拓市场,在这种新的产业分布格局形势下,企业要对自己的产业布局区域进行分类战略定位,明确哪些是创利区域?哪些是开发区域?哪些是战略后备区域?对于创利区域、开发区域、后备区域区别对待,实行不同政策,实行区域协调、有效发展,比如说新疆区域,现在还不具备开发条件,应确定为战略后备区域,但是若干年之后,新疆将会成为中国煤炭开发的第一线。
在新时期,发展更多的是一种协作融合发展,按照以价值协同为主题的产业价值、升值要求,推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革命性融合。按照园区化、清洁循环发展和经济融合、产业融合的要求,呈现纵向融合、横向融合和交合向融合的三大趋向。煤炭产业的纵向融合具有深化、细化、转化、净化和升级的特征。深化——煤炭调配、洗选深加工;细化——根据用户要求细分产品;转化——向气、向电、向油、向化工等转化;净化——循环经济方式,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适应度,满足用户需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