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负绉被俘后,赵王迁,魏王假,韩王安,燕王喜,楚王负刍,齐王

2024-05-06 18:50

1. 楚王负绉被俘后,赵王迁,魏王假,韩王安,燕王喜,楚王负刍,齐王

 赵王迁,魏王假,韩王安,燕王喜,楚王负刍,齐王健都是怎么死的?  1、赵王迁
  赵王迁,生卒年不详,亦称赵幽缪王。赵国邯郸人(今邯郸),嬴姓,赵氏,名迁,赵悼襄王之子,母赵悼倡后,战国时期赵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35年-前228年在位。
  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去世,赵王迁继位。赵王迁继位后,屡遭秦国攻打,接连丢失宜安、平阳、武城、狼孟、番吾等城池。
  公元前229年,秦国大举攻打赵国。赵王迁派将领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秦军。秦国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他向赵王迁诋毁李牧、司马尚,说他们图谋反叛。赵王迁听信谗言,于是杀害李牧,罢免司马尚,而让赵葱、颜聚代替他们。
  公元前228年,秦军大败赵军,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赵王迁遭俘后,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深山中。
   
  2、魏王假
  魏王假,姬姓,魏氏,名假,魏景湣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27—公元前225年在位。《烈女传》曰:“秦杀假。”但是《史记》并没有记载魏王假是否被秦王杀害。
  3、韩王安
  韩废王亦称韩王韩安,姬姓,韩氏,名安,韩桓惠王之子,公元前239年即位,在位9年。韩王安即位时,韩国形势危如累卵,处于灭亡边缘。
  公元前231年韩王安献出南阳(今河南境太行山南、黄河以北地区),同年九月,秦王任命韩国降将内史腾为南阳守。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秦国派内史腾率师十万南下渡过黄河攻韩,一路势如破竹,几无抵抗,俘虏韩王安,以韩地建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韩国灭亡。
  公元前226年,在新郑的前韩国贵族发动叛乱,后被平定,而韩王安也在这年被处死。
  4、燕王喜
  燕王喜,姬姓,名喜,燕孝王之子,战国时期燕国最后一任君主。燕王喜二十八年(前227年),秦国攻燕,兵临易水(河北易县)。燕太子丹派荆轲、秦舞阳等人以献督亢之地图和秦将樊于期首级之名,图刺秦王政,图穷而匕见,事败。
  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6年),秦王派王翦率军伐燕,同年十月破燕都蓟城,燕王徙辽东,杀太子丹献秦以求和。燕王喜三十三年(前222年),王贲破辽东活捉燕王喜,由于燕国策划了刺杀嬴政,燕王喜被斩首后,尸体和头颅被挂起来示众,燕国灭亡。
  5、楚王负刍
  楚王负刍(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23年),芈姓,熊氏,名负刍,楚考烈王之子,楚幽王熊悍之弟,楚哀王熊犹庶兄,一说楚考烈王弟。战国时期楚国最后一任国君,公元前228年―公元前223年在位。
  公元前228年,负刍的门客杀死楚哀王,负刍自立为楚王。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楚王负刍被俘,楚国灭亡。楚王负刍被俘后结局不详。
  6、齐王建
  齐王建(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21年),亦称齐废王、齐共王,妫姓,田氏,名建,齐襄王之子,母君王后,战国时期齐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21年在位。
  齐王建在位期间,齐国因得太后君王后的扶持而得到安定,另一方面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笼络齐国,优先进攻韩国、魏国、赵国等国,齐国才得以安享太平。
  公元前221年,秦国进攻齐国,齐王建听从国相后胜的建议,投降秦国,齐国灭亡。秦王政将齐王建安置在共地,不给他供给食物,齐王建最终活活饿死。
  扩展资料: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统一之战,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王迁
  百度百科-魏王假
  百度百科-韩废王
  百度百科-燕王喜
  百度百科-楚王负刍
  百度百科-齐王建
  楚王负刍怎么念   【拼音】:fù chú
  【解释】:1.背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 楚王负刍(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23年),芈姓,熊氏,名负刍,楚考烈王之子,楚幽王、楚哀王庶兄,战国时期楚国最后一任国君,公元前228年―公元前223年在位。 公元前228年,负刍的门客杀死楚哀王,负刍自立为楚王。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楚王负刍被俘,楚国灭亡。  秦国灭掉六国后,六国末代国君的最后结局,没有   第一个是韩国,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于前230年覆亡。公元前230年春,秦王政十八年春,韩国正式灭亡。韩王安投降,韩国灭亡。秦国以韩地建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韩国灭亡后,韩王安被迁离韩国旧地,软禁于陈县。公元前226年,韩国旧贵族在故都新郑发动叛乱,秦国出兵平定叛乱。叛乱平定之后,为了根除祸患,将软禁中的韩王安处死。
  第二个,魏国,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第三月,秦国将军王贲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城,城内死伤无数,魏王投降,魏国灭亡,凡八传,历九君,立国179年。秦灭魏,设其为郡县。魏王假在史记中没有记载是生是死,但是有一些其他的野史说,魏王假直接被杀了。 第三个,赵国,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就基本上是苟延残喘了,前229年,秦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将使用反间计使幽缪王杀李牧、司马尚。秦将王翦于是率大军攻赵,突破井陉口,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赵嘉逃到代城称代王,前226年曾与燕军合兵于易水之西会战秦军,战败后迫使燕王交出太子丹。前222年秦军灭代,俘虏赵嘉,赵国亡。而秦终于在灭赵之后已无国可抗秦,遂统一中原。,赵王迁遭俘后,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深山中。后史再没有记录他是生是死。 第四个,燕国 前222年,秦灭赵,陈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荆轲刺秦,最终失败,荆轲被杀,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发兵攻燕,燕王喜率公室卫军逃辽东。 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很郁闷的是,史书上,也没有记录燕王喜最后是怎么死的。 第五个 楚国 在灭掉北方的几个国家后,李信灭楚,一直受阻,后来派老将王翦,统秦师六十万,相持一年,前223年,大败楚军,俘虏楚王负刍。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军将领王翦、蒙武率军攻进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秦国取消楚国名号,将楚地设置为郡。 楚国灭亡后,楚王负刍的弟弟昌平君熊启在淮南被拥立为楚王,定都兰陵,以长江作为屏障,占据吴越之地。后来,秦军蒙武来攻,昌平君兵败自杀。负刍没有记录生与死。 第六个,齐国 齐国是最后被灭的,齐国最初是姜子牙建的,在进入战国时,被田氏夺了,后由田姓田氏传下来,前265年,齐襄王死后由其子田建即位,由母亲君王后辅政。前249年,君王后逝世后,王后的族弟后胜执政。后胜为人贪婪,在秦国不断贿赂之下,齐王建听信了后胜的主张,对其余五国袖手旁观,也不加强战备。终于到五国灭亡后,齐王才顿感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前221年,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齐王建令齐军主力40万慌忙集结于西部,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由原来的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秦国统一天下,在齐地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齐王建在史书上有比较明确的记录是死了,怎么死的?很是可笑,秦国围齐打的时候,秦王政派宾客陈驰诱骗齐王建,只要投降秦国,秦国便赐给他五百里的封地。此时,后胜也劝说齐王建不要抵抗,带着军队投降秦国。齐王建听从他们的计策,于是投降秦国 ,齐国灭亡。秦王政把齐王建安置在边远的共地 ,居处在荒僻的松树、柏树之间,就是把他放在五百里的大森林中,不让出来,也算是给了五百里封地,并且,只是把他一个人放那了,你想啊,一个皇帝一般的人,那象贝尔似的,有那么强的生存能力,所以,在不给供给齐王建食物的前提下,齐王建最终活活饿死。  楚国被秦国灭掉之前的最后一个国君是谁?   战国时期, 楚国的最后一个国君是昌平君。
  昌平君(前271年---前223年),芈姓熊氏,战国末期楚王,公元前223年在位。其母亲为秦国公主,外祖父为秦昭襄王。《史记索隐》:“昌平君,楚之公子,(秦始皇)立以为(秦)相,后徙于郢城,项燕立为荆王,史失其名。” 他是战国末期楚国公子,受封为昌平君,仕于秦,为秦庄襄王、秦王政之臣。前238年,与吕不韦、昌文君受命平定嫪毐之乱,任相国,迁郢陈以安抚楚民。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反秦于郢陈,后作战不利,向江南败退。楚王负刍五年(前223年),秦军攻占楚都寿春,负刍被俘。昌平君被楚将项燕拥为楚王,在淮南一带继续反抗秦国。王翦、蒙武率秦军来攻,昌平君兵败身亡,项燕自杀。楚国灭亡。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命令昌平君和昌文君发兵进攻嫪毐。(《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 这是昌平君事迹最早的记载。司马贞《史记索隐》据此,解释道昌平君是楚国公子,在秦国当官,秦王立他为相。学者胡正明认为,昌平君此时并非为秦相,司马贞的理解是因为他对史记文字的句读有误。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韩国首都新郑爆发反秦之乱,昌平君前往前楚国首都郢陈。 睡虎地秦简《编年纪》记载,韩王安死,昌平君居住在韩王的所在,有死者。 综合以上史料和历史背景,韩国于数年前为秦国所灭,而韩王安在前一年即秦王政二十年被转移到为秦国攻占的前楚国首都郢陈,而新郑反秦,为韩国灭亡的余波。秦王派昌平君前往郢陈稳定局势,也利用其楚国公子的特殊身份安抚当地楚人。 《史记·王翦列传》记载,当年秦国李信等将兵二十万讨伐楚国,朝东南方向深入楚国腹地,攻击平舆和寝丘,大胜楚军,兵锋指向楚国首都寿春。然而此时李信却转向西北去进攻后方的郢陈,攻破郢陈后继续西进,楚军追随秦军西进,大破李信军,秦军败走。楚军继续西进。 郢陈久为秦国所占,田余庆推测,郢陈叛秦事件,关键在当时居郢陈的秦国大臣昌平君身上。昌平君以其楚国公子身份在秦军后方反秦,郢陈附近原楚地的人民和原韩国的人民响应,虽然在李信回军后,郢陈一度被秦军夺回,但最终楚军击败了秦军。不仅收复了楚国前首都郢陈为中心的失地,更趁势西进深入至原韩国境内。秦王惊恐,不得不起用王翦。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王翦以六十万人伐楚国,取得郢陈以南至平舆,俘虏楚王负刍,秦王政到郢陈坐镇监督。楚国的将军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于淮南继续反秦。 睡虎地秦简《编年纪》记载,当年秦国征发大军攻楚国。四月,与昌平君一样,同为楚国公子而仕于秦的昌文君死。 《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王政二十三年,“王翦、蒙武击破楚军,杀其将项燕。”二十四年,“王翦、蒙武破楚,虏其王负刍。” 没有项燕立昌平君为王的记载。这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不同,而和《史记·王翦列传》《楚世家》相同。《项羽本纪》也说:“(项)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可见:1.项燕是被秦军所杀;2.楚王负刍是在项燕死的第二年被俘的;3.立昌平君者另有其人,或根本就没有这事,司马迁记错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军最终击败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楚国灭亡。 而《史记·王翦列传》记载,王翦在决战中击败楚军,杀项燕,后俘虏楚王负刍。与《史记·秦始皇本纪》先楚王负刍被俘后项燕自杀的顺序有所不同。 年表基本根据田余庆的文章《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见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此处转引自陈苏镇、张帆编:《中国古代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75页。  楚国是谁灭亡的?楚王是谁杀死的?可以把经过详细地说出来吗?   楚国最后是王翦灭了。秦昭王时期,张仪欺楚,而后白起破楚,灌鄢郢,焚夷陵,楚国被迫迁到寿春。嬴政统一时,派李信率军二十万伐楚,结果被项燕,也就是项羽的爷爷杀了个大败。嬴政起用王翦,动用六十万大军,攻破寿春,楚王负刍被俘后废为庶人。项燕在江南奉昌平君为楚王。最后项燕在蕲南战死,楚国灭亡。 
  秦国的丞相昌平君为什么要成为楚王?   秦灭六国的战争,史书记载极为简略,很多只能推测。
  昌平君本就是楚国人,也许是楚怀王遗留于秦国的后裔,或是以它故留秦的楚公子。前韩国首都新郑爆发反秦之乱,昌平君前往前楚国旧都郢陈稳定局势,就是想利用其楚国公子的特殊身份安抚当地楚人。 当时李信南征楚国,击破由寿春前来迎敌的楚军,楚国岌岌可危,存亡只是旦夕间的事。这时候昌平君也许是出于故国之念,也许是出于其他利害关系考虑,由附秦变为抗秦。 昌平君到达郢陈后得到与众多楚民接触的机会,封邑在郢陈附近的项燕,此时应当在抗秦的楚军前线,他无疑是以其实力促成昌平君转变立场的主要人物。 昌平君初起兵时,楚王负刍尚在,所以他并未称王。楚王负刍被俘后,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于淮南继续反秦。  秦始皇灭掉六国后,六国的国王都去哪了?  先来说一说秦灭六国的顺序:1、灭韩。2、灭赵。3、灭魏。4、灭楚。5、灭燕。6、灭齐。东方六国被灭后,六国的国王去向和下场分别是这样的:
  1、韩王安:投降被俘,被软禁于陈县(今河南淮阳一带)。5年后,亡韩故臣在韩国的旧都新郑起兵叛乱,不久即被秦军平定。随后,秦始皇下令把并没有参与叛乱的韩王安处死,以绝后患。
  2、赵王迁:投降被俘,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的深山之中,最终饿死山,死时15岁。流放期间曾作如下亡国之歌:“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不闻调琴奏瑟兮,唯闻流水之汤汤!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故乡!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余听不聪兮,敢惹秦王。”代王赵嘉:赵王迁之兄。赵国被灭后,逃到代地复国,被拥戴为代王,并与燕国共同聚兵抗秦,6年后兵败被俘,不知所终。
  3、魏王假:投降被俘。关于魏王假的最终结局有两种说法:一说源自于正史,但记载不详,只说秦军水淹魏都大梁,俘虏魏王假,灭魏国,魏地设为秦国的郡县。
  4、楚王负刍:投降被俘。秦王政亲自前往樊口接受负刍的纳降,当面斥责其“弑君之罪”,并宣布将其废为庶人。这是因为负刍本是楚幽王、楚哀王的庶兄。楚幽王去世后,楚哀王即位。但是仅两个多月,负刍就令党羽袭杀楚哀王,自立为王,所以秦王政说他有“弑君之罪”。
  5、燕王喜:投降被俘。关于燕王之死,正史记载不详。但是野史记载,燕王喜被俘后,由王翦率军押往秦都咸阳,“途中,饥渴而死。”走一路没有管吃管喝,活活饿死和渴死了。
  6、齐王建:投降被俘。对于齐王建正史中所述极多:齐王建在位40多年没有遭受战祸,任命舅舅后胜担任相国。后胜接受秦国间谍大量金钱,派很多宾客到秦国,秦国又给他们很多钱,宾客回来后搞反间活动,劝说齐王不要于秦国为敌。因此秦灭五国时齐国置之不理,视若不见。等五国灭亡秦军攻入山东临淄,百姓没人反抗,齐王建投降秦国。
  都是(115)王安(1) 
   

楚王负绉被俘后,赵王迁,魏王假,韩王安,燕王喜,楚王负刍,齐王

2. 秦末时期齐王田假简介,是齐襄王之子,齐王建之弟

  人物生平   田假是战国时期齐国王族,齐襄王之子,齐王建的弟弟。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亡齐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田假就此沦为普通平民。
  秦朝末年,秦二世实行暴政,致使民怨沸腾,各地纷纷举兵起义,反抗秦朝统治。齐国王族后裔田儋自立为齐王。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田儋在率军援救魏王魏咎时,遭秦军将领章邯杀害,田儋的堂弟田荣收集田儋的余部向东逃到东阿。齐国人得知田儋已死,便拥立田假为齐王,以田角为相国、田角之弟田间为将军,共同率军守卫本土,以抵抗外来的军队。
  田荣逃到东阿后,章邯紧追不舍包围东阿。项梁听说田荣的处境危急,于是率部前往援救章邯,在东阿城下击败章邯。章邯引兵西走,项梁率军追击。此时田荣没有协助项梁追击章邯,而是因为怨恨齐人拥立田假为齐王,转而率军攻打田假。田假兵败,逃奔投靠项梁。相国田角逃归赵国,田间此前已到赵国求援,见国内发生变化,就留在赵国不敢回来。于是田荣改立田儋之子田为齐王,田荣自己担任相国,田横担任将军,并进一步平定齐国全境。
  项梁追击章邯一阵后,发现章邯的军队越集越多,于是派使臣到赵国、齐国,请求他们一起进攻章邯。田荣说:“如果楚国杀死田假,赵国杀死田角、田间,我们就出兵。”项梁说:“田假是我国盟国的国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投奔我,我杀死人家,是不义之举。”赵国也不杀田角和田间来与田荣做交易,齐国便没有出兵帮助项梁。
   
  田假在楚国的庇护下度过了两年有余。汉元年(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十八诸侯之时,分别封田都、田安、田为齐王(临淄王)、济北王、胶东王,号为“三齐”。当时齐国的相国田荣对这一局面非常不满,于是发兵逐田都,杀田安、田,自立为齐王。项羽讨伐田荣,田荣败死,重新立田假为齐王。不久后,田荣的弟弟田横在城阳起兵造反,击溃田假,田假再次逃亡楚国避难,随后被项羽杀死。
   人物事件    齐王之争 
   地理位置 
  齐地之广,仅次于秦楚,然而秦楚是当时中华文明的西疆和南疆,与外族大面积接壤,所以重要性应与齐鼎足而论。楚灭秦,三秦成为了汉王刘邦的根据地,齐的归属就尤为重要。
   势力宗属 
  秦末民变,群雄并起,幕后大推手不过三家:项羽系,刘邦系和原陈胜系。
  秦灭亡后项羽挟义帝分封诸侯,争议最大的在齐,赵两地。其中齐国田氏和陈国陈氏同宗,自立齐王的田儋和陈胜一样是没落宗室,响应陈胜攻州府举事。赵地的陈馀,张耳也是陈胜举事时期的重要支持者。
  所以分封之争的主要矛盾是陈胜余部的安置问题。
   项羽的态度 
  田儋死后田荣一度压制齐国。因为田荣强大,又是陈胜嫡部,必然不太买项羽的账。项羽控制不住,就另立了三个齐王,其中田假,田安都是王嫡。没想到三个齐王都是窝囊废,被田荣不费吹灰之力攻杀两个,项王为立田假伐田荣,大肆屠杀失齐人之心。而田假两次被灰溜溜的赶出封地也让项羽彻底失望。项羽在齐王和赵王两件事情上都站在了原陈胜系的对立面。
   刘邦的态度 
  刘邦是实用主义者,他拉拢实际控制齐国的田荣,虽然最后韩信争功攻入齐地谈判破裂,但是却最终获得了田横的原谅和田荣盟友的支持(彭越)。同时刘邦又与齐王建嫡族建立了姻亲关系。
   事态发展 
  项羽在分封中伤害了田儋,陈馀,彭越等偏陈系的中坚力量。而又杀了自己立的田齐宗室田假,并在灭田荣时大肆屠杀,得罪了田,陈两族和齐地国民。使一股中坚力量迅速向刘邦靠拢。曾在齐国拉锯的田荣余部和田假余部,全部归附刘邦。田荣的残余势力因田横留书自杀,彭越附刘邦而归附。田假即齐王建的后人,以王氏活跃在汉政坛(后有王莽)。
   史籍记载   《史记·卷九十四·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汉书·卷三十三·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
   家庭成员   父亲:齐襄王田法章
  母亲:君王后
  哥哥:齐王田建(战国时期末代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