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为何偏安一隅呢?

2024-05-20 00:04

1. 南宋为何偏安一隅呢?

一直以来,南宋的偏安一隅和北伐未竟往往被归咎于皇帝的昏庸无能,以及秦桧等奸臣的祸害忠良。可事实上,当时南宋民众的主流也是不希望北伐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如一些诗词中描述的那样,强烈地渴望朝廷收复中原,而是更愿意偏安一隅,求得安稳。
说到南宋时期的北伐,我们往往会想起陆游临终前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想起李清照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亦或是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但这些其实都只是文人们一厢情愿的爱国情怀,并不代表当时大多数民众的意愿。
南宋立足的江浙地区自古号称东南膏腴之地,“天下赋税,尽出其半”,但在南宋初期却并非如此。经过宋徽宗20年花石纲的征掠、席卷几百万人口的方腊起义以及宋金战争的动荡,这里人口锐减,满目荒凉,已经变成土匪、盗贼、叛乱者和豺狼出没的地方。南宋建立之初,国土面积只有北宋时期的一半多点,人口也大幅度下降,但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却丝毫未减。南宋为了应对战争,常备正规军平时大约保持在40万人,战事激烈时人数还要增加许多。在南宋民众急需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的情况下,如此庞大的军队无论从军需供给还是人员补充上看,都是当时南宋民众的沉重负担。


再看税收,南宋初期的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在每年4500万贯左右,其中1300万贯左右用于皇室开支,2400万贯左右用于在和平时期供养军队,其他所有开支只有七八百万贯。而一旦战事爆发,军费会成倍激增。这多出来的费用,政府只会不停地用通货膨胀和增加苛捐杂税的方式转嫁给民间。于是南宋一朝苛捐杂税的科目之多、赋税水平之高,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经常达到北宋时期的一倍左右。
可见,仅仅和平时期供养军队就已经让南宋百姓力不从心了,而战端一开,他们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因此,对于社会底层的穷人们而言,主要矛盾是吃饭问题而非民族矛盾,他们的意愿只能是如姜夔在《扬州慢》中表述的那样——“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只要北方政权不入侵,是绝对不愿意打仗的,更不必提什么北伐。
而到了南宋中后期,老百姓特别是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准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的环境远比北方要优越。这时,南宋的经济实力已经大大增强,是否有强烈意愿收复北方失地呢?事实上,百姓特别是富人阶层对收复相对落后的北方并没有多大兴趣。
更重要的是,当时南宋民众内部因为收入差距的扩大出现了分化,产生了一批非常富裕的商人、手工工场主和熟练工人,并进而形成了一个中产市民阶层,他们的生活过得比官员都要好。例如南宋的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1贯为1000文钱)左右,而一个棉织业熟练工人的年薪却达到了600贯。
这个规模日渐宏大的中产市民阶层既得富贵,也安于富贵,一旦北伐战斗打响,各种赋税徭、兵役会成倍地降临,势必影响到他们的既得利益。而且即便收复了中原,朝廷也必然会“损有余而补不足”,也就是从富裕的地方征收重税,然后用这些钱来救济遭受兵灾破坏或者原本贫困的地区,南宋的百姓当然不希望自己被征以重税。


有鉴于此,中产市民阶层必然会竭力地反对战争,他们拥有全国2/3的巨额财富,也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来源,他们的声音是当局不容疏忽的。更何况他们利用财富同当局官僚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很大程度上具有左右当局施政的力量。
那么身处北方“沦陷区”的百姓对于南宋朝廷的北伐又是什么态度呢?其实他们并没有感觉到自己饱受异族的压迫凌辱,也没有盼望南宋的军队进行北伐,如陆游词中所描述的那样——“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即便南宋北伐,他们也不大可能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扶老携幼、箪食壶浆地欢迎官军。
事实上,当南宋初期的百姓忍受着苛捐杂税、提心吊胆地恢复经济时,北方正在金世宗的精心治理下繁荣富足,金世宗也因此博得了“小尧舜”的美名。当1206年南宋发动北伐时,北方的汉人并没有进行任何大规模的反抗金朝的活动,更别说一呼百应和宋军一起抗金。倒是南宋的子民屡屡地因为不堪重负而揭竿而起,使得岳飞手沾的义军鲜血比金兵的还多。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完成于北宋覆灭的几年前,汴梁这座曾经繁华富裕、拥有140万人口的大都市,在被金国占领后只剩下不足20万人,成年男子还不到1万人,而它只是整个北方宋金交战区的一个缩影。因此北方百姓在获得来之不易的太平之后,最关心的是如何活下去,至于国家认同并不那么重要。老百姓就是老百姓,不管什么国号、年号,谁当皇帝,他们都一样要交粮纳税。


到后来辛弃疾、陈亮倡言北伐的时代,北方百姓虽然日子过得不如南宋子民,但他们对于宋朝的认同却更加淡泊了。因为此时距离北宋亡国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在金国占领区的原宋朝遗民中,亲身经受过金人蹂躏痛苦的那批老人已经所剩无己,新出生的两代人并没有尝到被杀、被辱的痛苦。相反,他们在金国皇帝的统治下过着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没有人希望南宋朝廷北伐中原,正像辛弃疾和陈亮在奏折中所反映的那样——“北方被占领区的老百姓已经快忘了自己曾是大宋朝子民这件事了”。

总而言之,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打仗劳民伤财,伤的都是老百姓啊。有个好好的、歌舞升平的南朝,谁又愿意去为了理想前往北方断送性命呢?

南宋为何偏安一隅呢?

2. 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

1127年,金兵南下,攻取了北宋首都东京,徽钦二帝以及大量皇族、朝臣等三千多人做了俘虏,被掳到了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
不过在这当中有个漏网之鱼,那就是康王赵构。

金兵在消灭北宋后,并没有南下,在扶植了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后,撤兵了。不过当地人对于张邦昌这种汉奸痛恨有加,要求他退位。
面对强大的压力,张邦昌也没有任何办法。而康王赵构作为唯一名正言顺的人,就这样走上了历史前台,建立了南宋。
外敌压境内乱纷纷,南宋统治者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偏安一隅?

张邦昌的下场自然非常惨。不过也由于张邦昌被废,到底了金国再次南侵。宋高宗也曾利用抗战派李纲为宰相,企图阻止这一切。可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他做起了逃跑派,一路南逃,过淮河,渡长江,到了浙江。
在这个过程中,南宋竟然还发生了兵变,把赵构吓出了一身冷汗。当然了,最害怕的肯定还是金兵,他一路是一直向金国释放善意,祈求退兵。

虽然南宋统治者做了投降派,但南宋上下主战的人还是非常多,面对金兵南下,奋起抵抗,使得金兵并没有占到什么优势,反而狼狈不堪。
尤其是韩世忠和岳飞,在抗击金兵的过程中,利用地理优势,打得金兵溃败,从此再不敢渡江。

随后,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将领,也进行过北伐,击溃过伪齐和金国的联军。
但宋高宗因为种种政治原因一心议和,特别是宋高宗任用秦桧为相后,求和的心更加坚定了。在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岳飞后,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以秦岭至淮河一线为界,向金称臣纳贡。

在宋高宗之后,两国趋于相对稳定。金国也有几次南侵,但大都半途而废,孝宗也进行了北伐,但也未能收复国土。尤其是宋孝宗改革朝政,使得羸弱的南宋大有改观。 
但在北伐不利的情况下,孝宗不得已与金和谈,这就是“隆兴和议”。

随后,南宋面临的外患压力有所减少,这是因为金国走向了衰落,同时面临蒙古的步步紧逼,自己都快亡国了,哪里还顾得上南宋。
不过南宋也是不思进取,中后期,政治腐败,奸臣辈出,还出现了韩党专权、史弥远专权。如果不是蒙古的出现,消灭了金国,南宋的命运还未可知了。
金灭亡之后,南宋没有换来一时的安宁,反而失去了金国这个屏障,让自己面对更为强大的蒙古。
虽然蒙古初期,在进攻南宋时表现一般,但当回过神来,全力对付南宋的时候,彻底击溃了南宋防线。

3. 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

南宋的北边有强盛的半农耕半游牧性质的金帝国,而且南宋的皇帝大多是保守派,不敢大胆地开战,使得其错失了一次次收复失地的机会。
再者就是因为南宋丧失了西北部的良好产马地,因此导致其军队都是步兵,而其他国家都是以骑兵为主,在冷兵器时代,步兵对战骑兵是败多胜少,所以在对战游牧骑兵时,步兵军队自然是败多胜少,从而造成南宋的军力弱小。
所以南宋偏安一隅。

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

4. 为何南宋喜欢偏安一隅?

如图,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决定的,南宋的北边有强盛的半农耕半游牧性质的金帝国,而且南宋的皇帝因为大多数是保守派,因此不敢大胆地开战,使得其错失了一次次收复失地的机会。    再者就是因为南宋丧失了西北部的良好产马地,因此导致其军队都是步兵,而其他国家都是以骑兵为主,在冷兵器时代,步兵对战骑兵是败多胜少,所以在对战游牧骑兵时,步兵军队自然是败多胜少,从而造成南宋的军力弱小。    所以南宋不是喜欢偏安一隅,而是被迫无奈。

5. 南宋为何偏安一隅?民众不喜欢北伐

 一直以来,南宋的偏安一隅和北伐未竟往往被归咎于皇帝的昏庸无能,以及秦桧等奸臣的祸害忠良。可事实上,当时南宋民众的主流也是不希望北伐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如一些诗词中描述的那样,强烈地渴望朝廷收复中原,而是更愿意偏安一隅,求得安稳。
   南宋初期穷人厌战 
  说到南宋时期的北伐,我们往往会想起陆游临终前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想起李清照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亦或是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但这些其实都只是文人们一厢情愿的爱国情怀,并不代表当时大多数民众的意愿。
  
  北伐资料图
   
  南宋立足的江浙地区自古号称东南膏腴之地,“天下赋税,尽出其半”,但在南宋初期却并非如此。经过宋徽宗20年花石纲的征掠、席卷几百万人口的方腊起义以及宋金战争的动荡,这里人口锐减,满目荒凉,已经变成土匪、盗贼、叛乱者和豺狼出没的地方。南宋建立之初,国土面积只有北宋时期的一半多点,人口也大幅度下降,但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却丝毫未减。南宋为了应对战争,常备正规军平时大约保持在40万人,战事激烈时人数还要增加许多。在南宋民众急需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的情况下,如此庞大的军队无论从军需供给还是人员补充上看,都是当时南宋民众的沉重负担。
  再看税收,南宋初期的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在每年4500万贯左右,其中1300万贯左右用于皇室开支,2400万贯左右用于在和平时期供养军队,其他所有开支只有七八百万贯。而一旦战事爆发,军费会成倍激增。这多出来的费用, *** 只会不停地用通货膨胀和增加苛捐杂税的方式转嫁给民间。于是南宋一朝苛捐杂税的科目之多、赋税水平之高,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经常达到北宋时期的一倍左右。
  可见,仅仅和平时期供养军队就已经让南宋百姓力不从心了,而战端一开,他们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因此,对于社会底层的穷人们而言,主要矛盾是吃饭问题而非民族矛盾,他们的意愿只能是如姜夔在《扬州慢》中表述的那样——“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只要北方政权不入侵,是绝对不愿意打仗的,更不必提什么北伐。
    南宋中期富人反战 
  而到了南宋中后期,老百姓特别是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准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的环境远比北方要优越。这时,南宋的经济实力已经大大增强,是否有强烈意愿收复北方失地呢?事实上,百姓特别是富人阶层对收复相对落后的北方并没有多大兴趣。
  
  北伐资料图
  更重要的是,当时南宋民众内部因为收入差距的扩大出现了分化,产生了一批非常富裕的商人、手工工场主和熟练工人,并进而形成了一个中产市民阶层,他们的生活过得比官员都要好。例如南宋的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1贯为1000文钱)左右,而一个棉织业熟练工人的年薪却达到了600贯。
  这个规模日渐宏大的中产市民阶层既得富贵,也安于富贵,一旦北伐战斗打响,各种赋税徭、兵役会成倍地降临,势必影响到他们的既得利益。而且即便收复了中原,朝廷也必然会“损有余而补不足”,也就是从富裕的地方征收重税,然后用这些钱来救济遭受兵灾破坏或者原本贫困的地区,南宋的百姓当然不希望自己被征以重税。
  有鉴于此,中产市民阶层必然会竭力地反对战争,他们拥有全国2/3的巨额财富,也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来源,他们的声音是当局不容疏忽的。更何况他们利用财富同当局官僚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很大程度上具有左右当局施政的力量。
  
  北伐资料图
  那么身处北方“沦陷区”的百姓对于南宋朝廷的北伐又是什么态度呢?其实他们并没有感觉到自己饱受异族的压迫 *** ,也没有盼望南宋的军队进行北伐,如陆游词中所描述的那样——“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即便南宋北伐,他们也不大可能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扶老携幼、箪食壶浆地欢迎官军。
  事实上,当南宋初期的百姓忍受着苛捐杂税、提心吊胆地恢复经济时,北方正在金世宗的精心治理下繁荣富足,金世宗也因此博得了“小尧舜”的美名。当1206年南宋发动北伐时,北方的 *** 并没有进行任何大规模的反抗金朝的活动,更别说一呼百应和宋军一起抗金。倒是南宋的子民屡屡地因为不堪重负而揭竿而起,使得岳飞手沾的义军鲜血比金兵的还多。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完成于北宋覆灭的几年前,汴梁这座曾经繁华富裕、拥有140万人口的大都市,在被金国占领后只剩下不足20万人,成年男子还不到1万人,而它只是整个北方宋金交战区的一个缩影。因此北方百姓在获得来之不易的太平之后,最关心的是如何活下去,至于国家认同并不那么重要。老百姓就是老百姓,不管什么国号、年号,谁当皇帝,他们都一样要交粮纳税。
  
  北伐资料图
  到后来辛弃疾、陈亮倡言北伐的时代,北方百姓虽然日子过得不如南宋子民,但他们对于宋朝的认同却更加淡泊了。因为此时距离北宋亡国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在金国占领区的原宋朝遗民中,亲身经受过金人蹂躏痛苦的那批老人已经所剩无己,新出生的两代人并没有尝到被杀、被辱的痛苦。相反,他们在金国皇帝的统治下过着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没有人希望南宋朝廷北伐中原,正像辛弃疾和陈亮在奏折中所反映的那样——“北方被占领区的老百姓已经快忘了自己曾是大宋朝子民这件事了”。
  总而言之,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打仗劳民伤财,伤的都是老百姓啊。有个好好的、歌舞升平的南朝,谁又愿意去为了理想前往北方断送性命呢?
   

南宋为何偏安一隅?民众不喜欢北伐

6. 南宋为何偏安?

南宋为何要偏安于江南,而不去北伐收复中原呢?原来是这些原因。
  
  
 
  
  
 
  
 宋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纵观我国历史,北宋和南宋都属于我国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然而,南宋也是我国所有大一统朝代中疆土面积最小的。大家都知道,自从靖康之变以后,北宋被金军所灭,康王赵构流落江南,将朝廷临时安置的地方,称之为临安。那么南宋的君臣们为何不积极北伐收复中原呢?
  
 
  
 
  
 
  
 其实,说南宋君臣不去北伐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我们都知道从北宋灭亡那一刻起,南宋立国之初直到金国被蒙古所灭,南宋应该说都没有放弃北伐收复中原。应该说从南宋建立开始,在南宋内部就分为两大派,一个是以中兴四将为首的主战派,一个是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而宋高宗赵构则是时战时和。
  
 
  
 
  
 
  
 有人说赵构惧怕金人不敢北伐?其实,我认为这或许是不完全正确的。赵构是南宋开国之君。如果此人惧怕金人的话估计早就投降了。而且赵构在做康王的时候,就曾表现出非凡的志向,还曾出使金营议和。就是后来虽然退守南宋被金军追击,赵构也是绝不投降。并且重用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抗金名将,全力支持对金作战。
  
 
  
 
  
 
  
 那么,按照南宋皇帝的态度和靖康耻、犹未雪的遗憾。南宋皇帝对金人作战那是旗帜鲜明、态度明确的呀。为何后世会有人说南宋君臣不愿意北伐呢?事情还要从秦桧的议和派说起。南宋初年的议和派就以秦桧为首,秦桧勾结金人,贪图荣华富贵,竟然动摇赵构抗金志气,要求与金人议和,还给赵构指出一些厉害关系,尤其提到唐朝藩镇割据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藩镇割据、武将专权一直是皇帝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加上当时还发生了著名的苗刘兵变。这更加坐实了秦桧的言论。于是,赵构答应与金国议和,这也就有了后来的《绍兴和议》。大家都知道岳飞、韩世忠为首的主战派将领是绝对不同意议和的。而且,由于对岳飞深恶痛绝,金人也提出了宋金议和前提是结束岳飞的性命。
  
 
  
 
  
 
  
 赵构为了达到议和的目的,双方罢兵,还可以提防武将专权,巩固自己的皇位。只好与秦桧商量,最终在风波亭以“莫须有”的罪名除掉了南宋的中兴四将之首岳飞元帅。
  
 
  
 
  
 
  
 赵构除掉了岳飞,金国也明白南宋还有很强大的实力,想要灭掉南宋也很难做到。于是宋金双方就签订了《绍兴和议》。基本上确定了宋金的疆界,东起淮河为界、西到大散关为界。而且《绍兴和议》也基本上结束了宋金之间的战争。在这以后,金军也有过一次大规模南下,然而始终无法灭亡南宋,而南宋后来也有开禧北伐,也是失败告终。

7. 南宋偏安一隅也能称的上大宋吗?

公元1127年,金国攻陷北宋京城东京(河南开封),发生”靖康之难”,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及皇后、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员及众多朝廷大臣被俘虏掠走。自此,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大宋起,历经一百六十八年,传位九帝的北宋宣告灭亡。
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因当时身在山东,所以幸免于难,他于同年,在应天府(河南商丘)称帝,号高宗,重建大宋,史称南宋。南宋从宋高宗起,历经一百五十三年,也传位九帝,直至被元朝灭亡。
南宋的国土面积与北宋相比,南部和西南边界没有什么变化,但北部由于金国的侵占,从而丧失大片土地。
南宋初期,金兵一度进军到今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中部,公元1139年,宋金第一次议和,经双方讨价还价后,同意以当时的黄河为界。但金国毫无信用,第二年就撕毁合约,出兵占领河南、陕西。
公元1141年,宋金再次商议确定,以淮河为界,但转年,又将西部界线重新划为大散关(陕西宝鸡一带)及秦岭以南。此后,基本维持在这个范围之内。
南宋时期,虽然国土面积变小,边疆压力较大,但是国内的面貌却表现出一种雨过天晴似的勃勃生机。宋高宗赵构,痛定思痛,吸取了北宋灭亡的教训,加强深化国家改革,也曾任用一批贤臣良将,如李纲、岳飞、韩世忠等,一度使国家焕发出中兴的趋势。

当时,朝廷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出仕也不受出身限制,从而吸收了不少人才。军事上也逐渐强盛壮大,岳家军曾一度打得金人狼狈不堪,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农业、制造业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只是到了后期,奸臣辈出,朝廷腐败,最终被日渐强大的蒙古王国所灭亡。
南宋虽然饱经内忧外患,但是也顽强的维持了一百五十三年,时间不比北宋少多少,发展水平也不逊于北宋,所以北宋南宋,都可以被称为大宋。

南宋偏安一隅也能称的上大宋吗?

8. 南宋的偏安是什么?

偏安,简而言之就是说暂居偏远之地,临时安定下来,准备反攻。
主要是指偏居江南,南宋由赵构在临安所建,对待金和元主张和平,偏安就是对外实行和平的政策。
靖康之变后,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赵构定都临安,主和派得势,故不思收复北方土地,与金耻辱地议和,仅以保有江南一禺,史称偏安江南。

偏安的普遍原因
北方势力极其强大而且长年战乱,土地没人开垦,经济衰退,环境破坏严重。南方地势险要,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易于防守,有战略优势。南方水陆交通便利,商贸频繁,商品经济发达,利于增加国库的收入。
军队战斗力不强,多为水军,不擅长在陆地作战,屡战屡败,士气下降。北方多是强大的骑兵,这正是南方的弱点。朝中奸臣当道,朋党相争,朝中大部分是主和派,只有少数主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