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时代正在到来

2024-05-06 19:01

1. 数字货币时代正在到来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扩大官方数字货币的试点,这或许意味着我国官方数字货币即将发布。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成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的工具,是经济 社会 的一大进步。数字货币逐渐取代纸币,或许又会成为一个新的跨越。
     
      2020年8月14日,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方案提到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由央行制订政策保障措施,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
   4个月前,央行数字货币开始在深圳、成都、苏州、雄安开启内部测试,并在餐饮、 娱乐 、零售型商户试点;本次数字货币试点由点扩散到面,四个试点城市拓展到对应的四个区域,对应关系为:京津冀(雄安)、长三角(苏州)、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西部(成都)。
   央行数字货币自2019年8月首次公开以来,一直高速推进,进展频频超市场预期,试点区域和应用场景持续拓展。2020年7月,滴滴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达成战略协议,同月,美团点评、哔哩哔哩(B站)与多家参与数字货币项目的银行展开合作,数字货币试点应用开始拓展到互联网领域。
    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叫作DC/EP(Digital Currency and Electronic Payment),翻译成字面意思是“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官方定义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在过去的六年,中国人民银行以数字货币研究院为核心,联合数家商业银行,从数字货币方案原型、数字票据等多维度研究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之后,央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要求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研发步伐。数字货币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意义已经越来越被政府认知。
      从商务部推广试点的行动来看,人民币法定数字货币DC/EP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当前仍处于内测阶段。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及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布的数字货币专利、央行及官员文献和公开讲话中,可大致推测出数字货币可能的运行模式。
   DC/EP或采用 “一币两库三中心” 架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原所长姚前在其著作《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中对这一架构有所描述。
   央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中同时设立 “数字货币发行库”和“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库” ,两者分别为央行和商业银行存储数字货币的数据库。此外数字货币架构中还包含了央行的 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中心 ;其中认证中心主要功能是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管理和证书颁发;登记中心负责数字货币的全流程(发行、转移、回笼等)登记工作。
   除技术细节上的不同外,DC/EP发行与纸币发行基本相同。与传统纸币一样,数字货币发行和流通将以主权部门信用为背书,发行过程实现与人民纸币1:1等值交换,现阶段侧重对M0(流通中现金,即企业、居民持有现金)的替代。DC/EP的发行和流通依然维持原有双层运营机制,即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经由商业银行流通至私人部门。
   数字货币发行时,商业银行首先根据需求向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发出申请,在央行会计核算系统抵扣相同额度的准备金存款后,央行、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分别生成和接收对应额度DC/EP,最终表现为央行负债端储备货币DC/EP的发行,商业银行资产端库存DC/EP的增加。
   此外为减少发行DC/EP对商业银行间流动性的干扰,理论上也可采用回笼银行库存现金方式发行等额DC/EP,实现数字货币对现金的替代,会计核算上分别表现为央行负债端纸币现金发行的减少和DC/EP发行的增加,商业银行资产端库存纸币现金的减少和DC/EP的增加。
   私人部门将手中持有的现金或银行存款转换为DC/EP后,数字货币正式进入流通中;居民将持有纸币转为数字货币后,商行库存纸币增加,库存DC/EP减少,数字货币实现从商业银行的银行库向居民数字货币钱包转移。银行存款转为DC/EP时,商行私人部门存款和库存DC/EP均减少,数字货币实现转移。这一过程的完成标志着DC/EP正式进入流通渠道。
   私人部门间使用DC/EP进行点对点交易和支付时,仅涉及私人部门间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作为钱包运营商的金融机构通过互联互通设备实现DC/EP的转移,央行登记中心进行相应的权属变更。至此DC/EP替代现金,实现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等四大基本职能。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发行流通环节,数字货币DC/EP的资金流转均需经过央行登记中心确认和变更信息。
      从技术细节来看,央行数字货币DC/EP具有纸币不具备的一些优势,比如溯源性、便于保存、离线支付等。
    首先,从目前可获得的信息来看,数字货币交易具备一定的溯源性。 DC/EP表现为加密的字符串,携带了持有者的个人身份认证信息。在每个交易环节均需要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确认的情况下,理论上DC/EP从创设到回笼所经历的每个节点都会被记录。以上信息经过加密后对非授权机构匿名,可以充分保障使用者的隐私。因此DC/EP能够实现“有限匿名”,即对 社会 公众匿名,对经过授权的执法机关和央行显名。这是纸币所不具备的重要特点,纸币交易具有完全的匿名性,一旦发行,央行难以追踪纸币资金流向路径。
    其次,相比于纸币,数字货币几乎没有运输、保管成本,但对技术、算力提出要求。 纸币发行时有运输成本,基本由央行承担,流通时有保管成本,部分破损纸币仅能折价兑换或不予兑换,该部分成本和风险均由持有人承担。但数字货币形态下DC/EP不存在因载体破损而价值毁损的风险,主要成本集中在前期数字货币系统的搭建和系统的运维,和现金发行流通相比成本较低,而且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这部分成本主要由央行与商行承担。
    再次,从支付方式上来看,DC/EP支持双离线支付,无需联网,无需无线信号即可实现资金转移。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专利“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离线支付的方法及系统”显示,DC/EP的终端设备在未与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建立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也可接收交易金额;用户终端设备可通过近距离无线连接方式从受理终端设备获取交易金额,并将交易信息发送至受理终端设备。
    最后,作为法定数字货币,DC/EP具有无限法偿性,这意味着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收款方不得拒绝DC/EP形式的支付,这是第三方支付所不具备的优势。 相信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遇到过,部分商家或者场景只支持一种或者几种支付方式。DC/EP则不存在这种困扰,作为法定货币,只要商家具备接收条件,就必须接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DC/EP要优于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
   另外,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央行数字货币在促进国内数字经济发展,为经济运行降本增效,以及重塑国际结算体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也会有所帮助。
   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普及也有一些阻碍。理论上DC/EP的每一次交易都会被记录,虽然仅获得授权的执法机关和央行可以看到,但这仍可能会让一些人有隐私方面的担忧,从而更倾向于使用完全匿名的现金。此外,尽管数字货币系统被黑客攻破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依然存在可能,如何保障数字货币的安全,并让民众接受,也是一项挑战。

数字货币时代正在到来

2. 央行数字货币“落地”倒计时!未来10年的风口

最近,央行数字货币落地在即成为热门话题。
  
 数字货币是口未来10年最大的风,你读懂了吗?
  
 说到数字货币,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比特币、天秤币等虚拟货币。
  
 从开始的不被信任,到如今央行数字货币(DCEP)也即将正式上线。
  
 央行发布的数字货币是法定数字货币,意味着它的功能属性与纸钞一样,区别体现在支付方式上,将纸币变为手机上的数字。
  
 区别于微信与支付宝,它无需网络支持便可实现,在便捷和成本性上会更低。甚至在未来,可能只需手机一碰,就可实现转账。
  
 其次就是数字货币不需要通过银行账户即可实现价值转移,但支付宝与微信则需要借助“银行”这一中介环节。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DC/EP)?
  
 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具有价值特征及M0属性的数字支付工具。
  
 关于DCEP的定义,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DCEP功能和属性与人民币纸质现金完全一样,以数字化形式存在。DC即数字货币,EP即电子支付,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法偿性,是M0替代(纸钞和硬币)。
  
 任何中国机构和个人均不能拒接DCEP,手机下载数字钱包后,交易双方即使在离线情况下,也能进行小额、零售、高频等业务场景的支付。
  
 央行数字货币(DCEP)
  
 对于DCEP管理,采取央行发行+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双层运营的模式,即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直接面向用户。用户在手机数字钱包APP上,可通过商业银行通道实现DC兑换。穆长春介绍:“总的来说,这种投放体系适合我国国情,既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
  
 就发行DCEP的必要性而言,首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俄罗斯秋明国立大学近代史与世界政治教研室教员弗拉基米尔涅日丹诺夫认为,人民币数字化是一种集中监管的电子货币,它将是一种主权货币,也就是说,国家将提供流动性保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DCEP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
  
 纸钞的印刷、发行、回笼、贮藏、防伪、流通的成本非常高,并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使用微信、支付宝成为日常支付习惯,对纸钞使用越来越少。央行数字货币支付将满足人们日常支付,大大降低纸钞发行带来的一系列成本,并且无需联网、无需手续费即可完成价值转移。
  
 通过引入更多的商家,来强化支付宝在整个产业结构的作用发挥,同时还能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多的生活场景和消费可能性,来增加用户粘性。
     
 这些举动都足以证明支付宝在试图更加深入地走进每个家庭,只有这样才能更为长久地发展。
  
 央行数字货币的存在,是为了提供更方便的在线交易,同样也是为移动支付领域带来多样性选择。
  
 但对于数字货币来说,未来如何提高使用普及率才是关键。
  
 数字货币在未来究竟会带来怎样的便捷,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比特币[超话]# #欧易OKEx# #数字货币#

3. 中国数字货币“呼之欲出”的机会

央行数字货币已进入到试运行阶段。这意味着,中国央行将成为全球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实际应用的央行。
这一消息引起包括笔者在内业界人士的注目。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正在全球扩散,正在被全球投资者青睐。国际大金融集团纷纷斥巨资投资于数字货币,目的在于掌控未来货币控制权。
谁拥有货币控制权谁就会拥有一切经济权,就会在世界经济金融中占尽先机。英镑成为国际货币时,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那时英国国际贸易占全球80%以上。二战后,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后,美国从中获得与攫取的巨大利益就不必言说了,
然后,正是这种主权货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通过超发货币,酿造通胀,无形中剥夺了全球民众的财富。民众早已厌恶了主权国家乱发货币,隐形夺取百姓财富的现象。这就是比特币一出现就引起社会反响与认可的原因之一。
比特币挖掘的有限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学性,去中心化的可记录可追寻的透明性,摆脱了主权国家乱发货币的情况,根除超发货币的土壤。这是金融机构纷纷研究投入区块链数字货币的因素。
2016年8月全球最大的四家银行已经开始合作研发一种新形式数字货币,他们相信这种数字货币将成为利用区块链(blockchain)清算和结算金融交易的行业标准。区块链是支撑比特币(bitcoin)背后的技术。
率先研发出“多功能结算币”(utility settlement coin)的瑞银(UBS),已联手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桑坦德银行(Santander)、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以及经纪公司毅联汇业(ICAP)一道向各国央行推介这一理念,争取在2018年初将其投入商用。
同时民间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数字货币发展十分迅速。但是,面对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与民间投资的热情,似乎各国央行却无动于衷。
在这种情况下,在比特币被炒作的最为凶猛的中国,中国央行率先出手了。早在2016年1月份,央行就召开了数字货币研讨会,周小川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国金融企业研究数字货币也非常踊跃。也就在2017年1月底平安集团、微众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大成基金等40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共同筹建了首个中国(深圳)Fintech数字货币联盟及中国(深圳)Fintech研究院。深圳将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试点数字货币运营的城市。
同时,中国数字货币平台中众多比特币网站疯狂炒作数字货币的做法,早就进入到中国央行的视野,央行对其监管就没有停歇过。在这个监管过程中,央行从中了解与学习比特币机理知识,收获多多,对其未来发展重要性甚至惧怕畏惧之心理油然而生。笔者常说,数字货币的诞生极有可能革了央行的命。因为以比特币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使得每一个人都是货币的发行者。在这种心理惧怕与危机下,中国央行提前下手了。目的还是掌控数字货币的发行权,维护央行控制货币发行的本质职能。
就央行为何要发行数字货币,央行参事盛松成称,私人数字货币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威胁金融稳定,倒逼货币当局开始研究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可保留货币主权的控制力,更好服务于货币政策,而不仅是为了取代纸币现金流通。一语道破天机。可以看出,央行研究数字货币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牢牢掌控货币大权。
中国央行或与其他国家不同。在北欧的瑞典,央行将考虑各种问题,包括技术、法律、实施和安全问题,并期望在两年内作出是否发行“电子克朗”(ekrona)的决定。目的在于禁止流通实物现金,成为第一个完全使用“数字现金”的社会。具体情况来看,瑞典已经是一个基本脱离现金的国家。瑞典现金流通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已经从1950年的近10%降至1.5%左右。当地的银行分支不断减少现金处理业务,自动取款机也相当稀少。一些商店已经完全停止接受现金支付。
数字货币是一个大概念。数字货币简称为DIGICCY,是英文的“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DIGICCY)。
密码货币指不依托任何实物,使用密码算法的数字货币,现指代英文Cryptocurrency(意指比特币类数字货币,且包括比特币)。比如比特币、莱特币、比特股等,是一种依靠密码技术和校验技术来创建,分发和维持的数字货币。密码货币的特点在其运用了点对点技术且每个人都有发行它。密码货币分为开放式采矿型密码数字货币(以比特币为代表)和发行式密码数字货币。
目前大多数机构包括中国央行主要研究的是密码数字货币。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央行一统数字货币的目的,与密码数字货币诞生的初衷是矛盾的。数字货币或使得央行根本无法控制的。
但无论如何,中国央行都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中国数字货币“呼之欲出”的机会

4. 看懂央行数字货币的未来,把握创富趋势

   
     今年正值博鳌亚洲论坛20周年,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与会,包括数字支付、“一带一路”合作、产业变革等在内的多个热点话题被讨论。在“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主题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发表了对于数字货币的看法。  
     
     周小川称:  
     
      不管数字货币还是数字资产,都要为实体服务。市场在推进数字资产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数字资产对实体经济的好处是什么?   
     
     进入牛年以来,加密货币持续火热,各国央行对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央行数字货币,全称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简称CBDC,译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目前,全球86%的央行都在 探索 央行数字货币。其中,中国已在多个城市启动数字人民币试点,美联储正在研究数字美元,欧洲央行也刚刚结束了有关数字欧元的公共咨询,并称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决定是否启动数字欧元调研项目,预计相关调研耗时约两年时间。  
     
        
     对于备受官方青睐的央行数字货币,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Chetan Ahya认为,它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全球储备货币。  
     
     简而言之,如果一国的数字货币在国际金融交易中获得了认可,其发行国可能会在融资成本、金融交易控制方面获得重大优势,类似于美元当前的“特权”,也就是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对此,摩根士丹利分析认为,各国央行将发行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数字货币”,并通过金融中介向公众开放。而央行发展数字货币的意图,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货币主权问题:私人支付网络迅速发展。随着它们获得市场份额,这些网络可以成为许多用户的主要交易手段。各国央行担心的是,货币将几乎完全在这些网络当中流通,对央行对货币体系的控制造成威胁;   
     
      二是金融稳定性:私人数字货币供应商的任何潜在故障都有可能破坏整个支付系统,并带来金融稳定性相关风险。尽管监管机构已经采取措施减轻风险,但这些风险并不能被消除。相比之下,央行数字货币由央行创造并持有,可以保证其作为交易交换媒介的可靠性;   
     
      三是金融包容性:私人、狭隘的货币网络崛起,可能将部分人群(如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排除在外。但央行数字货币就像实物现金一样,可以广泛使用,甚至可以在金融包容性方面做得更好。   
     
     不过,摩根士丹利也提到,央行推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商业银行或将面临一定的脱媒风险。因为,一旦央行数字货币上线,消费者就能够直接使用相应的账户进行转账。  
       中国版CBDC    
     
     中国版CBDC被描述为,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透露,人民银行正考虑在更多场景、城市试点数字人民币。  
     
     不过,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还没有时间表。李波表示,在全国推广之前需将三方面工作做到位。  
     
      首先是要继续做好试点工作,扩大试点项目范围。   
     
      其次是要进一步打造数字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包括生态系统等。同时,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再次是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法律和监管框架,监管数字人民币的使用。   
       推行CBDC的真正原因    
     
     数字人民币(CBDC)的核心技术是“区块链”,“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点。央行推行数字人民币也是看上了这个技术的优点之处。  
     
     除此之外,推行CBDC还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是数字人民币可以降低纸质印钞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污染。   
     
      二是数字人民币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货币的安全性以及防伪水平,有效抵御假币风险。   
     
      三是数字人民币改变了第三方中介参与交易的传统方式,只要拥有实体电子钱包并且有电,不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直接进行交易。   
     
      四是发行数字人民币可以有效平衡便携性、匿名性和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   
     
      五是,从全球角度来看,发行数字人民币还能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如今,美元霸权迟迟不落幕就是因为已经形成了一张以美元结算的全球体系网,再想要脱钩是非常的困难的。   
     
     而现在,依靠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人民币有望冲出美元霸权的束缚,重新建立新的全球支付体系。  
       数字货币的未来    
     
     新冠疫情下,全球央行已经走在了数字化支付的前沿,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稳步推进的过程中。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  我国数字人民币的设计主要是用于国内零售支付,条件成熟时,如果市场有需求,可以实现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  
     
     王信介绍,前期,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管局就数字人民币在内地和香港地区的跨境使用进行了技术测试,这是人民币试点的一次常规性研发测试工作。  
     
        
     在国内,数字人民币在多个地区正在试用,包括在冬奥会的场景下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测试场景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积累了丰富经验,下一步会继续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进一步积累经验。  
     
      那么,数字货币的价值有多大呢?   
     
     返回金钱的本质,必须有流动性具备存储支付能力等。数字货币具有分散和保密的特征。传统货币的缺点越来越明显。电子支付越来越热。一旦钞票不再运作,未来的数字货币将颠覆我们的生活。  
     
      周小川曾表示,对于中央银行控制的数字资产,将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以确保数字资产操作系统的安全。从一开始,它就与比特币的设计理念不同。   
     
      以上可以看出,央行可能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然而,数字货币毕竟不是一个特定的机构,所以未来的大趋势是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严格管理”。   
     
     总体而言,央行数字货币是一项富有前景的创新,未来,零售支付系统的建立与跨境支付优化将是趋势和重点,将为数字银行、金融 科技 等金融服务的增长创造了巨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