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太平经嘛?

2024-05-17 12:20

1. 你们知道太平经嘛?

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就穷、自食其力。又名《太平清领书》。此经假托神人(又称天师)与六方真人问答,演说原始道教教义和方术。其卷帙浩繁,内容庞杂。大抵以奉天法道,顺应阴阳五行为宗旨,广述治世之道,伦理之则,以及长寿成仙、治病养生、通神占验之术。其说虽受汉代谶纬神学影响,宣扬灾异祥瑞,善恶报应观念,“多巫觋杂语”。但亦自成体系,以顺天地之法,治政修身,达于天下太平为主旨。有代表下层民众反对统治者恃强凌弱,主张自食其力,周穷救急的思想。故为张角等早期民间道教领袖所利用,组织发动农民起义。后世道教各派教义,亦受此书影响。 成书于汉代的《太平经》,据史书记载,共有三种:一是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12卷,自称是天帝真人赤精子传授;二是东汉顺帝时问世的《太平清领书》;三是顺帝时张陵所得的《太平洞极经》144卷。我们这里所说的《太平经》,是《太平清领书》。 有关《太平经》一书的最早记载是范晔的《后汉书》。《后汉书·襄楷传》说,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襄楷上书曰: 臣前上琅邪宫崇受于吉(一作干吉)神书,不合明听。 《襄楷传》又说: 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 唐章怀太子李贤注说: 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 照李贤的说法,神书即是《太平经》。 这部神书是于吉在曲阳泉水上所得,但得之于何时、何人,都没有交待。 晋葛洪在《神仙传》中说得之于 天仙.他说: 宫嵩(即宫崇)者,琅邪人也。有文才,著书百余卷。师事仙人于吉。汉元帝时,嵩随吉于曲阳泉上遇天仙,授吉青缣朱字《太平经》十部。吉行之得道,以付嵩。 说《太平经》为天仙所授,显然是不可能的。唐王松年《仙苑编珠》卷中引《神仙传》佚文说:于吉,北海人也。患癞疮数年,百药不愈,见市中有卖药公,姓帛名和,因往学之,乃授之素书二卷,谓曰:' 此书不但愈病,当得长生。' 吉受之,乃《太平经》也。行之疾愈,乃于上虞钓台乡高峰之上,演此经成一百七十卷。 就是说于吉从帛和处得来的《素书》二卷即《太平经》,自己再敷衍成一百七十卷本。但帛和的《素书》二卷从哪里来,没有说明。唐人撰述的《太平经复文序》则造了一个《太平经》的传授过程: 皇天金阙后圣太平帝君……垂谟作典,预令下教,故作《太平复文》。先传上相青童君,传上宰西城王君,王君传弟子帛和,帛和传弟子于吉。于吉初得恶疾,殆将不救,诣帛和求医。帛和告曰:吾传汝《太平本文》,可因易为一百七十卷,编成三百六十章,普传于天下,授有德之君,致太平,不但疾愈,兼而度世。于吉授教,究极精义,敷演成教。 这里所说的《太平本文》,就《神仙传》所说的《素书》二卷。 从以上可以看出,《太平经》不是一人一时写成的,而是从西汉末年到东汉顺帝时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而成的。同时,《太平经》与汉代的其他两本《太平经》也有一定的关系。先看甘忠可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据《汉书·李寻传》: 初,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 甘忠可弟子夏贺良向衰帝所陈说的: 汉历中衰,当更受命。成帝不应天命,故绝嗣。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 等等,襄楷上书则称:前者宫崇所献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 可见两者的说法颇相似。甘忠可之书是借着 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 的名义的,《太平清领书》则以天君、太上为最高的神,大部分内容是以天师与六方真人纯师徒问答的形式叙述的。两者的形式也基本相同。从甘忠可与于吉、宫崇的籍贯看,其地域亦相近。这些说明,一百七十卷的《太平清领书》是从甘忠可的十二卷《包元经》发展而来的。至于《太平清领书》与《太平洞极经》的关系,据梁孟安的《道教义枢》说,张道陵曾得太上授与《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可能是《太平清领书》的另一传本。宋张君房辑《云笈七签》亦沿此说,并交待说: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今此经流亡殆将欲尽。此之二经,并是盛明治道,及证果、修因、禁忌、众术等也。 可见两种《太平经》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总的来说,《太平经》一书即是汉代的《太平清领书》,后来收入《道藏》,今已残缺不全,原书一百七十卷,仅残存五十七卷。今人王明先生,以现存《道藏》本《太平经》为依据,参照《太平经钞》及其他二十七种引书加以校补,编成《太平经合校》。                                                                                 经文思想无为和有为 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了《道德经》的“无为”思想,认为无为是“道性”,不为恶事,“有天下必无为,守朴素,合道意矣”,而“无为”的状态就如同婴儿,“婴儿无为,故合道。但不知自制,知稍生,故致老”,“专精无为,道德常不离之,更反为婴儿”。太平道的《太平经》则认为:“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无为”与“道”相连,上古所以“无为而治”,就因为“得道意,得天心意”。人如果能够“入无为之术,身可有也;去本来末,道之患也”。魏晋以后,无为的思想成为道教社会观和道士全身修仙的基础。《云笈七箓》卷九十《七部语要》中有一则称:“执道德之要,固存亡之机,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定安危之始,明去就之理,是可全身、去危、离咎,终不起殆也。”因此,事主、事师以及全身都需要以无为作为指导,无为就是“道德”的纲要。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认为“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批评“仲尼虽圣于世事,而非能沉静玄默,自守无为者也”,并称老子曾训诫孔子:“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同时,葛洪还认为求仙之法,也要“静寂无为,忘其形骸”。 南朝齐梁时陶弘景的《真诰》指出“喜怒损志,哀感损性,荣华惑德,阴阳竭精,皆学道之大忌,仙法之所疾”,而“仙之要道,生之本业”,就是“知而不为,为而不散”。《西升经》有“道以无为上,德以仁为主”之句。韦处玄注曰:“道无体,无为而无不为,故最为天地人物之上首。”他将“无为”置于天地、人物之最高处。《西升经》还称“人能虚空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无为养身,形骸全也”。徐道邈注曰:“清净无为,抱德养身,和气已复,故形骸保全也。”金元以后道教全真派的一些高 天道与人道 道从天道与人道的区别来论述无为和有为。认为:“无为者,天道也;有为者,人道也。无为同天,有为同人。如人担物,两头俱在则停稳,脱却一头即偏也”。接着他又说,如果两头和担子俱脱,那就回到原来的状态了。CF有的则从有无的角度闸述:“无者,明恍惚之妙也;为者,明变通之理也。”《玄教大公案》中批评了将“无为”视作“土木偶人,推之不去,呼之不来,逼之不动,块然一物”的说法,赞颂“无为”是“贵乎一点灵明,圆混混,活泼泼,无心无而为,时止时行,以辅万物之自然”。在 《道枢》卷十二《大丹篇》中,称“易成子尝遇至人,谓曰:无为之道莫过乎金丹,得道必由乎金符焉。”CI后世的内丹家更称内修之术是以“有为”作为根基的“无为”。 编辑本段各家看法 宋代张伯端的《悟真篇》有诗云:“始之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力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中也有诗云:“得悟无为是有为,潜修妙理乐希夷。几回日月滩头立,直把丝纶钓黑龟。”内丹家们将丹成以后,炼神 返虚的状态称作“无为”,将炼养过程称为“有为”。清代著名道士、内丹家刘一明批评某些内丹家将“子午运气、运转河车,心肾相交、任督相会,聚气脑后,气冲顶门,”等等一些具体操作方法视为“有为”,他认为:“如此类者,千有余条,虽道路不同, 而执相则一,以是为有为之道,失之远矣。”刘一明还批评了将“守黄庭,思?门,思鼻端,观明堂或守脐下”等等一些具体操作方法视为“无为”,并认为:“如此类者,千有余条,虽用心不一,而著空则同,以是为无为之道,错之多矣。”刘一明认为“有为”乃“非强作强为。 编辑本段原文赏析 盖人自先天埋藏,性命不固,若不得栽接之法,返还之道,焉能延年益寿,完成大道哉。有为者,欲还其所已去,返其所本有,此系窃阴阳,夺造化,转生杀之道”;而“所谓无为者,非枯木寒灰之说。盖以真种不能到手,须假法以摄之,既已到手,则原本复回,急须牢固封藏,沐浴温养,防危虑险,以保全此原本,不至有得而复失之患”。当然,在修炼的顺序上,刘一明则认为要“先求其有为之道,后求其无为之道,更求其有无不立之道,则修真之事,方能大彻大悟”。 盖人自先天埋藏,性命不固,若不得栽接之法,返还之道,焉能延年益寿,完成大道哉。有为者,欲还其所已去,返其所本有,此系窃阴阳,夺造化,转生杀之道”;而“所谓无为者,非枯木寒灰之说。盖以真种不能到手,须假法以摄之,既已到手,则原本复回,急须牢固封藏,沐浴温养,防危虑险,以保全此原本,不至有得而复失之患”。当然,在修炼的顺序上,刘一明则认为要“先求其有为之道,后求其无为之道,更求其有无不立之道,则修真之事,方能大彻大悟”。

你们知道太平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