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是什么

2024-04-30 03:36

1. 虚拟经济是什么


虚拟经济是什么

2. 什么是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
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将会带来泡沫经济。


扩展资料:
虚拟经济经济情形:
事实上,实体经济中并非没有虚假经济。在实体经济运行中,虚假经济的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形:
其一、虚假的市场繁荣,使已生产出来的相当一部分产品实际上已成为过剩产品,这部分产品成为经济的虚假部分。 1920年以前,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属这种情形;日本、东南亚等国房地产"热"的后果,也属这种情形。
其二、由于科技进步缓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原因,造成产品(服务)缺乏基本的市场(包括国际市场)竞争力,难以销售。
其三、由于体制弊端、管理制度混乱、资产质量低下等原因,使产品成本过高、性能不全、使用不便,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为客户所接受。这些生产能力及其产品,形成了经济的虚假部分。东南亚国家、韩国的危机,相当程度由此引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虚拟经济

3. 什么是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是相对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
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
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
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

扩展资料虚拟经济的本质:
经济是指人类以所获得或创造的价值进行交易的活动。当人们获得(创造)与交易的是以实物价值为主导时,习惯上称为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价值中实际上大多蕴含有虚拟价值(通常称作附加值)。
当人们获得(创造)与交易的是非实物价值(虚拟价值)时,则为虚拟经济。这其中,最典型的形态莫过于金融和资本市场,这样的形态,也称之为狭义虚拟经济。
而广义虚拟经济则是以人本经济的全面实现为目标、以提高产品虚拟价值(附加值)和发展各种现代服务业为主旨、以合理运用狭义虚拟经济手段为引导的一种经济形态。当代社会,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着与人的基本需求相对应的实物价值和虚拟价值来展开。
广义虚拟经济包含了狭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全形态;去除其实体经济中只为满足人们获得单纯实物价值的部分后,即为完整意义上的虚拟经济。
至于虚拟经济,则是资本市场成熟和发达之后才逐步被人们所认识;而其积极意义,更是在人类的经济活动实践中才不断得以理解的。
虚拟经济以独立形态偶合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是经济进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才出现的。尤其是人类技术、文化越进步,单纯实物之外的附加值就越高,虚拟经济就越发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虚拟经济

什么是虚拟经济

4. 什么是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
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虚拟资本一般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如债券、股票)存在的未来预期收益的资本化。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价值,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复制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虚拟资本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资本的虚拟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等。虚拟经济是以一定形式对实体经济的反映,它的发展总体上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发展过度也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虚拟资本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使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虚拟资本的消极作用主要是使国民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增大。总体来说,虚拟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只要控制其消极影响,稳步发展,就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
  有些人将Visual
Economy和Virtual
Economy也翻译为虚拟经济,这是混淆了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的本质。Visual
Economy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是一种“可视化经济”;Virtual
Economy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网络经济等;Fictitious
Economy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这个翻译才更符合虚拟经济的内涵。也有学者使用“符号经济”甚至“名义经济”的概念,只是强调了经济系统运行中“符号”或“名义”的表
象,而没有深入探讨虚拟经济的本质。
  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是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开始的,奠基之作是刘骏民教授1998年著的《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该著作也获得了国内经济学最高奖——第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虚拟经济的概念由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衍生而来。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虚拟经济就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

5. 什么是虚拟经济?

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
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
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四个方面。
实体经济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正是虚拟经济的高度流动性。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效率,使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就是由虚拟经济自身所决定的,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象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什么是虚拟经济?

6. 什么是虚拟经济?

问题1:什么是虚拟经济?
 
 
 
 问题2:虚拟经济是什么意思?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对于“虚拟经济”目前有多种说法,究竟什么是“虚拟经济”?
 
 
 
 专家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这里涉及的几个经济术语中,“虚拟经济”是首次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献中。
 
 
 
 “虚拟经济”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词语。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方兴未艾,还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甚至有些大学教授都感觉,“现在关于"虚拟经济"的提法比较乱”。大体上来说,可以归纳为4种说法。
 
 
 
 第一种理解
 
 
 
 成思危的定义
 
 
 
 成思危的定义是:“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关于“循环运动”,成思危说:当前,虚拟经济的循环就是在金融市场上,先通过交换,把钱换为借据、股票、债券;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通过交换把借据、股票、债券再变回钱,直接以钱生钱。
 
 
 
 这个说法的要点有三个:一是用“虚拟资本”做定义项;二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三是“在金融市场上”实现。
 
 
 
 这种说法影响最大。这并不因为成思危是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也不仅因为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而是因为他是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研究的权威专家、领军人物。他还是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以“虚拟经济”命名的专业研究机构。
 
 
 
 理解与此比较相似、接近的,除了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教授,还有经济学家李晓西、华东师范大学的潘英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羽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的姜秀谦、南京经济学院的陶文庆等。
 
 
 
 第二种理解
 
 
 
 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王国刚认为,在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经济专家李剑阁,用“经济符号”、“符号经济”表述“虚拟经济”,实际上也是这种看法。
 
 
 
 成思危则认为,虚拟经济比金融包括的内容要广,而金融中有一些内容又不属于虚拟经济。风险投资其实质是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权益资本)的结合,知识资本就是一种虚拟资本,但显然不包括在金融的范畴内。
 
 
 
 第三种理解
 
 
 
 资本化运动的经济
 
 
 
 这种理解与第一种理解的根本区别在于,着眼于资本,回避了“虚拟资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认为,虚拟经济是资本化运动的经济。资本以脱离实物经济的价值形态运动,这是虚拟经济之虚拟属性的根本体现。虚拟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产权交易。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标志在于产权本身也成为市场交易的对象。
 
 
 
 清华大学教授宋逢明认为:金融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本市场才是虚拟经济核心的部分。
 
 
 
 “最终幻想X”于2003年3月28日在互联网发表的一个帖子中强调:研究虚拟经济,首先得研究资本的价值。“资本也能创造价值”。
 
 
 
 第四种理解
 
 
 
 新经济即“虚拟经济”
 
 
 
 这种看法的理由是:新经济的切入点便是虚拟空间和虚拟社会。电视就是一个虚拟的生存空间,是真实空间的再现。到了网络时代,这一空间不仅将成为人类生存重要空间,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
 
 
 
 姜奇平认为:重组信息空间意义上的虚拟经济,才是新经济意义上的虚拟经济。把信息空间这个框架体系,套在国民经济上,就形成了广义虚拟经济(或叫信息化经济)。信息空间包括曼纽尔·;卡斯特所说“信息时代三部曲”的“虚拟空间”、“流动空间”、“网络社会”。
 
 
 
 分歧的症结
 
 
 
 三种“虚拟”
 
 
 
 对“虚拟经济”的不同理解,症结在于,目前人们同时在三种含义上使用着“虚拟”这个词。
 
 
 
 英文中有三个词我们都翻译成了“虚拟经济”。成思危对此作过考察。
 
 
 
 一个词是FictitiousEconomy,是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的概念衍生出来的。这是成思危先生所说的“虚拟经济”,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第二个词是VirtualEconomy,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运行方式,比如说电子商务等等,即“网络经济”。
 
 
 
 第三个词是VisualEconomy,是指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际经济活动的可视化经济活动。
 
 
 
 这三个词都翻译成了“虚拟经济”,就容易产生混淆。为此,成思危先生主张,将第一个译作“虚拟经济”,第二个译作“拟实经济”,第三个译作“可视化经济”。
 
 
 
 成思危定义的“虚拟经济”,是由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概念衍生出来的。马克思的“虚拟资本”一词,英文是“fictitiouscapital”,德文是“fiktivesKapital”。
 
 
 
 因此,成思危所理解的“虚拟经济”是英文的fictitiouseconomy”。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它本身必须有价值,二是它必须产生剩余价值。证券类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但却能够产生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称之为虚拟资本。成思危先生认为,所谓“虚拟”是因为某一非真实的东西同真实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所以把这一非真实的东西模拟为类似的真实的东西。
 
 
 
 问题是,英文的“fictitious”,德文的“fiktives”,原意都是虚假的、虚幻的、虚构的、假象的。在马克思的眼里,所有的投机、泡沫乃至金融危机都是因为虚拟资本过度发展造成的。在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意义上使用虚拟经济,还容易把货币经济中的泡沫现象贬作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等于泡沫经济。
 
 
 
 因此,李剑阁等专家学者则认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称的虚拟经济,在英文中应是virtualeconomy。在我国出版的英文版十六大报告中,“虚拟经济”用的就是virtualeconomy。
 
 
 
 成思危任名誉主任的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网站主页上的英文名称中,“虚拟经济”用的也是“VirtualEconomy”。
 
 
 
 “虚拟经济”与英文的virtualeconomy对应,也有烦恼。在英美尤其是美国,“VirtualEconomy”(虚拟经济)指的就是“网络经济”。由于前两年在所谓“虚拟经济”的鼓惑下网络经济形成了泡沫膨胀,泡沫破裂给股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目前在美国把这种“虚拟经济”斥为概念炒做、“文雅谎言”。
 
 
 
 因此,对“虚拟经济”的第四种理解是不能采用的。
 
 
 
 虚拟经济的两个特性:一是经济性,一是虚拟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价值符号及它们的交换也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没有价值及价值交换就与经济沾不上边,也就谈不上它的经济性;并且,价值符号还可以还原为价值实体,即从虚拟走向现实。无论是纸币,还是股票、电子货币、其它各种有价票证,它们的发行和流通基础就是价值和信誉,它们代表的是实体价值,是实体价值的代表,并且还可以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信誉作为价值符号的发行基础存在很大的接受风险。
 
 
 
 所谓虚拟性,是指它的交换物在形态上是虚拟的而非实物的,它只是以价值符号为交易对象,而不以实物为交易对象。虚拟经济领域交易的只是价值符号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纸币不是价值实体,而只是一种价值符号;这种符号又脱离了价值实体,成了实体价值的影子。当价值符号脱离价值实体较长时间,并且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了投机性交易,这就使这种脱离成了价值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即价值的游离存在方式,这就是虚拟现实。纸币就是这种游离价值的存在方式,游资是它们存在的具体表现。纸币的价值是不能不承认的。特别是今天,纸币的价值具有全息性,它是一个国家的信誉及价值尺度符号,更是一个国家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国家的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实力充分强大,国家的货币才是一个强势货币。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国家的货币就被赋予了更多的非客观物质性的劳动价值,即可能被充入了更多的政治价值。当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的任何一种实力上升或下降,都可能影响其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
 
 
 
 资金作为价值的表现,只有当它没有与实物商品进行交换,而只与它的同类即价值符号进行交换时,它才能被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期货合约只是一种远期实现的商品购销合同,买卖期货合约不是真正的实体商品交易,它只能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以价值符号互为交易对象及为此所构筑的交易平台,都属于虚拟经济范畴。银行、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都可以算作是虚拟经济范畴。
 
 
 
 信息在虚拟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开、透明虽然是发达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掌握信息则存在差异。对于虚拟经济交易活动而言,信息的不对称成为交易利润产生的重要基础。虚拟经济活动中的高手就善于利用信息、信誉、未来前景等来创造利润。信息转化为利润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现象。信息是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反映和结晶,也是劳动产品,也应该具有价值,只是其价值量难以精确测度,只能在交易过程中由交易双方自主认定。信息价值的认定和交易的完成,就完成了信息从非商品向商品的转化。信息被大量挖掘、使用和交易并创造利润,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7. 什么是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
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虚拟资本一般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如债券、股票)存在的未来预期收益的资本化。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价值,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复制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虚拟资本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资本的虚拟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等。虚拟经济是以一定形式对实体经济的反映,它的发展总体上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发展过度也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虚拟资本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使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虚拟资本的消极作用主要是使国民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增大。总体来说,虚拟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只要控制其消极影响,稳步发展,就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能让纸币保值增值,人们只能被迫在实体经济之外,开辟第二战场---虚拟经济。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钱钱交换,或者说是钱与帐单相交换,或者说钱生钱。其特征是钱的流动并不相应带动实物商品的流动和有实际效用服务的发生。而钱与物,钱与劳务相交换,钱的流动能够带动实物商品的流动和有实际效用服务的发生,是实体经济。可以说,人们到银行存款以获取利息、购买股票和债券以求生息、乃至炒卖炒买股票和国债、购买保险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行为本身;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之间、中央银行与国家财政与金融机构之间、上市公司与股市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行为本身,都是虚拟经济行为。
虚拟经济表面上的功能是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为发展经济运作和筹集资金,但实质上是有钱人为富裕货币寻找保值增值的出路,国家为苟且维持宏观经济稳定,防范富裕货币洪水冲击实体经济而被迫开辟的泄洪区。但是遗憾的是,在纸币制度环境中,不仅虚拟经济在如前所述的通过贷款、股票、国债、保险式等方式筹集的资金放养到实体经济中去后仍然会给实体经济造成不稳定,就是在运作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损害依然十分严重。

A被迫扩大货币投放总量,徒增实体经济不确定因素!
人们把货币存到银行里后,银行并不能及时把这些资金全部贷出去,会形成巨额存贷差;人们在股市,在证券市炒卖炒买股票和国债时都会设立资金帐户并储备大量资金以等待利好行情,这些资金就会形成巨大的货币沉淀;银行、股份公司、财政部和保险机构获得资金后,在把这些资金投放到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在途性延迟,从而规模不等的造成货币沉淀。但是,只要虚拟经济运转一天,这些货币沉淀现象就无法避免。为了补足虚拟经济运转所必需的货币量,国家就必须在超出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量之外,无章可循地、大规模地扩大货币的投放量。可是,这些超额发行的货币,随时都有可能释放到实体经济中来而造成宏观的不稳定。因此,虚拟经济规模越大,对实体经济构成潜在威胁也就越大。
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指出"目前全球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实际经济。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60万亿美元,其中股票市值和债券余额约为65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柜台交易额约为95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约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就是说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由此可见,天量的虚拟经济一旦发威,弱小的实体经济必不堪一击,全面瘫痪。

B增加了货币需要量的测算难度和货币政策的执行难度。
为了让虚拟经济运转起来,国家需要再额外投放多少货币量才合适呢?这的确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根本无法破解的难题。例如,随着股价的攀升,面值1元的股票,有可能数倍,数十倍地从实体经济领域里吸纳出资金来入市炒作。大量资金瞬间的蜂拥而至,局部实体经济瞬间就会失血休克。但是,谁能统计清楚这些冲着利好而来的货币都是从那里来的吗?谁能计算清楚这些货币的量是多少吗?谁能说清楚这些货币会在股市呆多长时间吗?谁又能说清楚实体经济总体乃至局部哪些环节需要补充货币、补充多少货币吗?一系列的未知数只能让中央银行的行长等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如黑夜履薄冰。
假如根据估算,粗略确定了货币政策的大致方向和货币的投收总量,但是在操作货币投放和回收政策时,虚拟经济仍然会给政策的执行设置种种麻烦。例如,学费负担太重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社会矛盾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准备用助学信贷的方式增加有效需求缓和社会矛盾,但是在具体执行这个看似简单的政策时,由于各家银行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他们会理直气壮地打出信用信息不完善无法防范经营风险为旗号,挑肥捡瘦地为助学贷款设置层层障碍。因此任何好的,及时的政策,只要一进入虚拟经济这个物欲横流各自为政的汪洋大海中,也会成为扯皮工程。

C额外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生产成本。
银行业、证券业等虚拟经济行业,并不生产一分一毫的实体商品,也几乎并不提供任何有实际效用的劳务,但是却拥有庞大的就业队伍和高等级的运营场所,造成了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

D掀起拜金主义狂潮
人们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本来目的是获取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和服务,货币只是一种获取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工具或手段。可是在虚拟经济环境中,拥有金钱的人无须参加任何实体经济的劳动和管理,依靠钱就可以生钱。在这种金钱万能假象的迷惑下,真正具有使用价值或效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被撇到一边,追求金钱却成为人们参与一切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国家也把无法真实反映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GDP几乎当作了追逐的唯一目标。企业为了出业绩,以换取股市的追捧和银行信贷的青睐,政府为了出政绩,以博取上级的欢心或者是有钱人选民的欢心,都情有独衷地玩起了数字游戏。目前,中国年增GDP虽然只有8%左右,可是为了维持这个增长率,货币的供应量却以20%左右的危险幅度高速增长。深谙经济规律的学者专家虽然都知道经济泡沫越吹越大将意味着什么,可是由于大家都普遍地把自己的思维苑于在了西方经济学划定的纸币制度这个陈旧狭小的框架内了,因此,即便眼看着中国经济泡沫爆破的危险已越来越近,可是大家却无能为力直至坐以待毙。

E难以躲避股市黑洞
理想的股票市场本应是联系投资者和创业者的桥梁和纽带,有资金无项目的投资者可以在股票市场中寻觅到最佳的投资项目,有项目缺资金的创业者(企业或个人)可以把自己的项目情况介绍给投资者以汲取资金开拓项目,当投资者和创业者双向自愿联姻后,两者就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的经营管理上,谋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获取股利分红的最大化是双方追求的共同目标,任何人都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股票投机炒卖上,虽然某些股票个股会因为企业经营业绩之优劣和分红之多寡而发生暂时的价格波动,但是股票市场的总体涨落幅度始终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上,大牛市和大熊市都百年难遇,这样的股市才是健康的理想的股市。
但要维持如上一个健康的股市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投资者、创业者和股市监管者三方,彼此间都讲求绝对的诚信。例如:投资者都是使用个人的资金进行真实的投资,而不是使用他人的资金进行投机;创业者向投资者介绍的项目和企业情况都是真实的,财务业绩报表是没有水分的;每个股市监管者没有任何机会从股市谋求个人私利,只有维护好一个健康的股市后他们才能得到应得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但是人是有私心的,为了保证投资者、创业者和股市监管者三方,彼此间都讲求诚信的股市氛围,就需要用制度约束人们的私心。但是,在混沌的纸币制度环境下,要想约束人们的私心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在号称制度最完美的美国,也无法避免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和安达信会计事务所的造假,在监管更加不利的中国,上市公司欺骗投资者的事件更加频繁。因此,纸币制度环境下的股票市场,常常成为吞噬财富的又一个黑洞。因此,虽然吴敬琏先生的很多观点无法让人赞成,但股市赌场论的判断是有道理的。

例如,中国开设股票交易市场的初衷是为了让企业筹集资金发展生产,但却忽视了股市操作的难控和股民过分投机的恶果。当中央放松了管制时,银行、企业、个人纷纷把有限的资金投入股市,更加剧了实体经济中的货币短缺,更加剧了需求的不足,企业通过股市真正筹集到的发展资金及其有限。当中央加强了管制,违轨资金无法天量入市,股市因为缺少资金而导致股价下跌时,损失惨重的投机者们一股脑地把怨气发泄在政府身上。更为可悲的是,由于许多公司都是经过乔装改扮包装上市的病态公司,责权利不明的病源并没有根除,政府又缺少一种有效的手段监督防范违轨行为,中小投资者也缺少一种有效的手段监督防范监管官员的违规行为,这种种的阴差阳错终于给中国的股市种下了骑虎难下的祸根。目前,中国股市在老问题尚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前提下,又在匆忙中启动了股市全流通并加大了对所谓的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欢迎力度,这就为国内问题资金和国外投机资本,收购中国骨干企业,操纵股市,进而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大开了方便之门。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保值增值货币的特殊需要促成了虚拟经济的产生和飞速发展,但是搞资本运作的虚拟经济越发达,经济运行的成本就越高,宏观经济的可控性就越差,经济的泡沫就越大,金融危机的潜在可能性也就越大,人民实际的生活质量就越是被严重忽视。也可以说,商业银行、股市、债市等都是为了弥补货币缺陷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产物。仅仅为了能让有钱人的富裕货币不冲击实体经济就节外生枝出庞大难控且副作用严重的虚拟经济,是现行纸币制度的又一致命缺陷。

什么是虚拟经济?

8. 什么叫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
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虚拟资本一般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如债券、股票)存在的未来预期收益的资本化。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价值,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复制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虚拟资本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资本的虚拟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等。虚拟经济是以一定形式对实体经济的反映,它的发展总体上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发展过度也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虚拟资本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使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虚拟资本的消极作用主要是使国民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增大。总体来说,虚拟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只要控制其消极影响,稳步发展,就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能让纸币保值增值,人们只能被迫在实体经济之外,开辟第二战场---虚拟经济。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钱钱交换,或者说是钱与帐单相交换,或者说钱生钱。其特征是钱的流动并不相应带动实物商品的流动和有实际效用服务的发生。而钱与物,钱与劳务相交换,钱的流动能够带动实物商品的流动和有实际效用服务的发生,是实体经济。可以说,人们到银行存款以获取利息、购买股票和债券以求生息、乃至炒卖炒买股票和国债、购买保险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行为本身;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之间、中央银行与国家财政与金融机构之间、上市公司与股市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行为本身,都是虚拟经济行为。
虚拟经济表面上的功能是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为发展经济运作和筹集资金,但实质上是有钱人为富裕货币寻找保值增值的出路,国家为苟且维持宏观经济稳定,防范富裕货币洪水冲击实体经济而被迫开辟的泄洪区。但是遗憾的是,在纸币制度环境中,不仅虚拟经济在如前所述的通过贷款、股票、国债、保险式等方式筹集的资金放养到实体经济中去后仍然会给实体经济造成不稳定,就是在运作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损害依然十分严重。

A被迫扩大货币投放总量,徒增实体经济不确定因素!
人们把货币存到银行里后,银行并不能及时把这些资金全部贷出去,会形成巨额存贷差;人们在股市,在证券市炒卖炒买股票和国债时都会设立资金帐户并储备大量资金以等待利好行情,这些资金就会形成巨大的货币沉淀;银行、股份公司、财政部和保险机构获得资金后,在把这些资金投放到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在途性延迟,从而规模不等的造成货币沉淀。但是,只要虚拟经济运转一天,这些货币沉淀现象就无法避免。为了补足虚拟经济运转所必需的货币量,国家就必须在超出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量之外,无章可循地、大规模地扩大货币的投放量。可是,这些超额发行的货币,随时都有可能释放到实体经济中来而造成宏观的不稳定。因此,虚拟经济规模越大,对实体经济构成潜在威胁也就越大。
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指出"目前全球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实际经济。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60万亿美元,其中股票市值和债券余额约为65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柜台交易额约为95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约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就是说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由此可见,天量的虚拟经济一旦发威,弱小的实体经济必不堪一击,全面瘫痪。

B增加了货币需要量的测算难度和货币政策的执行难度。
为了让虚拟经济运转起来,国家需要再额外投放多少货币量才合适呢?这的确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根本无法破解的难题。例如,随着股价的攀升,面值1元的股票,有可能数倍,数十倍地从实体经济领域里吸纳出资金来入市炒作。大量资金瞬间的蜂拥而至,局部实体经济瞬间就会失血休克。但是,谁能统计清楚这些冲着利好而来的货币都是从那里来的吗?谁能计算清楚这些货币的量是多少吗?谁能说清楚这些货币会在股市呆多长时间吗?谁又能说清楚实体经济总体乃至局部哪些环节需要补充货币、补充多少货币吗?一系列的未知数只能让中央银行的行长等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如黑夜履薄冰。
假如根据估算,粗略确定了货币政策的大致方向和货币的投收总量,但是在操作货币投放和回收政策时,虚拟经济仍然会给政策的执行设置种种麻烦。例如,学费负担太重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社会矛盾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准备用助学信贷的方式增加有效需求缓和社会矛盾,但是在具体执行这个看似简单的政策时,由于各家银行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他们会理直气壮地打出信用信息不完善无法防范经营风险为旗号,挑肥捡瘦地为助学贷款设置层层障碍。因此任何好的,及时的政策,只要一进入虚拟经济这个物欲横流各自为政的汪洋大海中,也会成为扯皮工程。

C额外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生产成本。
银行业、证券业等虚拟经济行业,并不生产一分一毫的实体商品,也几乎并不提供任何有实际效用的劳务,但是却拥有庞大的就业队伍和高等级的运营场所,造成了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

D掀起拜金主义狂潮
人们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本来目的是获取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和服务,货币只是一种获取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工具或手段。可是在虚拟经济环境中,拥有金钱的人无须参加任何实体经济的劳动和管理,依靠钱就可以生钱。在这种金钱万能假象的迷惑下,真正具有使用价值或效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被撇到一边,追求金钱却成为人们参与一切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国家也把无法真实反映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GDP几乎当作了追逐的唯一目标。企业为了出业绩,以换取股市的追捧和银行信贷的青睐,政府为了出政绩,以博取上级的欢心或者是有钱人选民的欢心,都情有独衷地玩起了数字游戏。目前,中国年增GDP虽然只有8%左右,可是为了维持这个增长率,货币的供应量却以20%左右的危险幅度高速增长。深谙经济规律的学者专家虽然都知道经济泡沫越吹越大将意味着什么,可是由于大家都普遍地把自己的思维苑于在了西方经济学划定的纸币制度这个陈旧狭小的框架内了,因此,即便眼看着中国经济泡沫爆破的危险已越来越近,可是大家却无能为力直至坐以待毙。

E难以躲避股市黑洞
理想的股票市场本应是联系投资者和创业者的桥梁和纽带,有资金无项目的投资者可以在股票市场中寻觅到最佳的投资项目,有项目缺资金的创业者(企业或个人)可以把自己的项目情况介绍给投资者以汲取资金开拓项目,当投资者和创业者双向自愿联姻后,两者就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的经营管理上,谋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获取股利分红的最大化是双方追求的共同目标,任何人都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股票投机炒卖上,虽然某些股票个股会因为企业经营业绩之优劣和分红之多寡而发生暂时的价格波动,但是股票市场的总体涨落幅度始终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上,大牛市和大熊市都百年难遇,这样的股市才是健康的理想的股市。
但要维持如上一个健康的股市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投资者、创业者和股市监管者三方,彼此间都讲求绝对的诚信。例如:投资者都是使用个人的资金进行真实的投资,而不是使用他人的资金进行投机;创业者向投资者介绍的项目和企业情况都是真实的,财务业绩报表是没有水分的;每个股市监管者没有任何机会从股市谋求个人私利,只有维护好一个健康的股市后他们才能得到应得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但是人是有私心的,为了保证投资者、创业者和股市监管者三方,彼此间都讲求诚信的股市氛围,就需要用制度约束人们的私心。但是,在混沌的纸币制度环境下,要想约束人们的私心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在号称制度最完美的美国,也无法避免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和安达信会计事务所的造假,在监管更加不利的中国,上市公司欺骗投资者的事件更加频繁。因此,纸币制度环境下的股票市场,常常成为吞噬财富的又一个黑洞。因此,虽然吴敬琏先生的很多观点无法让人赞成,但股市赌场论的判断是有道理的。

例如,中国开设股票交易市场的初衷是为了让企业筹集资金发展生产,但却忽视了股市操作的难控和股民过分投机的恶果。当中央放松了管制时,银行、企业、个人纷纷把有限的资金投入股市,更加剧了实体经济中的货币短缺,更加剧了需求的不足,企业通过股市真正筹集到的发展资金及其有限。当中央加强了管制,违轨资金无法天量入市,股市因为缺少资金而导致股价下跌时,损失惨重的投机者们一股脑地把怨气发泄在政府身上。更为可悲的是,由于许多公司都是经过乔装改扮包装上市的病态公司,责权利不明的病源并没有根除,政府又缺少一种有效的手段监督防范违轨行为,中小投资者也缺少一种有效的手段监督防范监管官员的违规行为,这种种的阴差阳错终于给中国的股市种下了骑虎难下的祸根。目前,中国股市在老问题尚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前提下,又在匆忙中启动了股市全流通并加大了对所谓的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欢迎力度,这就为国内问题资金和国外投机资本,收购中国骨干企业,操纵股市,进而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大开了方便之门。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保值增值货币的特殊需要促成了虚拟经济的产生和飞速发展,但是搞资本运作的虚拟经济越发达,经济运行的成本就越高,宏观经济的可控性就越差,经济的泡沫就越大,金融危机的潜在可能性也就越大,人民实际的生活质量就越是被严重忽视。也可以说,商业银行、股市、债市等都是为了弥补货币缺陷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产物。仅仅为了能让有钱人的富裕货币不冲击实体经济就节外生枝出庞大难控且副作用严重的虚拟经济,是现行纸币制度的又一致命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