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拜占庭帝国是欧洲中世纪时期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

2024-05-09 16:35

1. 为何说拜占庭帝国是欧洲中世纪时期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

这是因为拜占庭帝国存在长达1100多年,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而且拜占庭帝国的立法 ,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为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在对各种文明的包容及改进后创造了独特的拜占庭文化,他推动了欧洲文明的发展,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欧洲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 

拜占庭历史在西方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个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在罗马帝国漫长的时光中,拜占庭帝国有一千一百余年的历史,在这样一段时光中,它经历了十二个朝代,共有在位的皇帝九十三人 。整个拜占庭帝国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欧洲的巴尔干半岛,亚洲的西部地区和非洲的埃及共同组成了一个辽阔的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是西方文明的拯救者 ,自中世纪以来,拜占庭法律的因素一直以各种方式存留在西欧各国的法律中 ,没有拜占庭帝国,就没有今天我们看到西方文明的一切,包括那些经典作品和伟大的艺术,也包括我们常说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这些能够标志西方文明的文化特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没有拜占庭,今天的欧洲存不存在还要画个问号。
 
拜占庭帝国对欧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从时间上,拜占庭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特殊阶段。它跨越了整个中世纪,在空间方面,拜占庭的疆域曾经地跨亚非欧三洲 ,文化方面,拜占庭有着鲜明的东方基督教特征,但又保存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精髓。可以说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对整个欧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为何说拜占庭帝国是欧洲中世纪时期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

2.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有哪些特点?

拜占廷帝国具有多样性的经济形式。农业的主要生产者是自由隶农。他们拥有自己的家宅和生产工具,其子女在父母去世后可继续耕种父母的份地,虽然隶农要向土地占有者缴纳一定数量的实物地租,并要负担十分繁重的劳役,但这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相比,还是有很大的进步。同时帝国各地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自由农民,经营着小块土地,这几种类型的农民正是帝国统治和社会赖以稳定的重要基础。由于农民对于自己财产和土地的观念不同于奴隶对于奴隶主的土地和财产的观念,所以游牧的蛮族无法深入拜占廷地区而能够深入罗马帝国的西部,这也正是东罗马帝国虽也经历了奴隶起义,外族外侵的打击,却没有灭亡,能够支撑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拜占廷帝国保留有古代的城市。这是因为日尔曼人没能把战火蔓延到拜占廷帝国境内,帝国内原有的大小城市受战乱的破坏不大,城市中的手工业和商业仍然保持繁荣,首都君士坦丁堡不仅是帝国政治生活中心,也是工商业和文化中心。它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沟通东西方的一道金桥”。城市中的世俗生活气氛及城市经济的特点能够既有利于古典文化传统的保持,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与西欧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的封建庄园有着天壤之别。
拜占廷始终保持有一个既有教权又是统一的世俗政权。政府从工商业中得到大量税收,足以召募雇佣兵维持官僚体制,用以巩固政权。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虽努力设法左右王权,但在拜占廷,教会权力始终没有能够超越王权。拜占廷帝国的皇帝对教会拥有无上的权威,皇帝可以颁布神学理论,可以给教会规定法规,教会按照皇帝的命令召开主教会议,并由皇帝任命教会的高级神职人员。当然,拜占廷的基督教会仍然是帝国的精神支柱,皇帝把教会看作是巩固王权统治的有力工具。在经济上给教会各种权益,还支持东派教会与罗马教会对抗,并以法律形式给修道院和修道士极高的特权地位。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正像他们所说的:不仅是为了崇敬上帝,也是为了巩固国家。当教会财产过多、势力过大时,以皇帝为代表的世俗统治阶级就通过种种形式如破坏圣像运动等活动来打击教会过于膨胀的势力,同时加强贵族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因此,拜占廷教会始终依附于世俗王权,未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上占据垄断地位。这正是拜占廷文化教育能高于西欧中世纪文化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拜占廷保留了希腊时代的文化。拜占廷地区,是罗马帝国依靠武力所吞并的希腊语地区,例如君士坦丁堡就是希腊移民所建立的城市,这一地区曾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无论在文学、艺术、哲学的领域中,还是在数学、物理和建筑等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充满想象力和务实精神的辉煌成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在这些希腊语地区,深深地被高度发达的希腊文化所折服。虽然这些地区在成为罗马帝国属地时吸收了罗马文化的一些内容,但仍通用希腊语,而且保留了希腊人对人性的看法。这里不十分强调人性的“原罪”,东正教教会对世俗事务干预程度比西罗马教会小得多。拜占廷教会中继续保持着用希腊哲学思想钻研神学理论的传统,这便使得拜占廷帝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和传播了希腊文化。可以说在东正教教会中,其上帝的形象是按希腊文化的观点勾画在信徒面前的。拜占廷社会和文化上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当西欧宗教教育主宰一切时,世俗性文化教育能在拜占廷得到保存与发展。

3. 中世纪欧洲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是哪个?

拜占廷帝国是中世纪欧洲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历法是在古代希腊罗马天文历法基础上,结合基督教神学思想,形成具有重要特点的独立历法体系。
拜占廷人将每年分为4季,将每季分为3个月,一般将每月分为4周,将每周分为7日,将每天分为12时辰。每周以周日为头一天,称周一为“第二日”,以此类推。
由于拜占廷历法是在古代希腊罗马历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从基督教角度看,这样的历法被认定为异教历法。

中世纪欧洲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是哪个?

4. 拜占庭帝国文明对哪些国家产生过影响?

拜占庭帝国是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直接继承者,其高度发达的典章制度、军事制度、经济组织和文化艺术对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俄罗斯等斯拉夫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东方基督教(东正教)为基调的文明区域,而且在整个中古时代,拜占庭始终是东方与西方、欧洲与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5. 拜占庭文明的历史影响?

拜占庭帝国早期亦称东罗马帝国,其后极盛时发展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之大帝国。版图之内,民族众多,造就了拜占庭文化的多样性。欲阐明拜占庭文化的历史地位,必先系统归纳拜占庭文化的大致发展过程,以期从中获得其文化的特点。
    4、5世纪,拜占庭帝国在原东罗马帝国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经济稳定,基督教始终在王权控制之下,这一切都为拜占庭帝国由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向具有其特点的拜占庭文明的过渡奠定了基础。这是一个多种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在狄奥多西二世以后,拉丁文地位不断下降,逐步被希腊文取代。希腊古典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东方异教文化,逐渐融合成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6世纪的优士丁尼时代是拜占庭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由于优士丁尼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此时历史、地理、建筑艺术、法律诸多方面有骄人的成就。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继前人之成就,尤其是修昔底德和波里比阿的垂训史观,写出了《战争》、《秘史》、《建筑》三本史书,为后人了解优士丁尼时代社会和宫廷诸多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地理学家科斯马斯著《基督世界地志》,记述了基督教世界的地理。建筑艺术方面最为人称道的乃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其建筑之华丽宏伟固然体现出当时建筑水平之高超。由圣索菲亚衍生出的诸多神话故事传入了俄罗斯及其他斯拉夫人的文学之中,也传入了阿拉伯文学之中,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内容之一,其建筑风格对欧洲和西亚有重要影响。另外,此时最突出的文化成就当属《优士丁尼法典》。法典编纂者审定了自哈德良皇帝以来400多年罗马历代皇帝和元老院决议,以及历代法学家解释法律的论文汇总,编纂成欧洲历史上第一步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及至7世纪至9世纪中期,随着社会动荡和圣像破坏运动的兴起,艺术文化成就相对较少,故有人称之为“黑暗时代”。然而此时的历史学、教育的发展仍然不容小觑,与圣像破坏运动对应的有关圣像崇拜的文献、作品也有所保留,为马其顿王朝的第二个文化黄金期的产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历史学家们记述了整个拜占庭帝国的产生到圣像破坏运动时期的历史,其记述年代前后衔接,是历史连贯性的体现,有助于后世史学家完整地了解那一阶段的历史。而四本史书的记述年代又有重叠之处,这为后世史学家的研究提供了同一时期不同方面的资料,有助于其深入地、对比地研究。这些著作不仅反映了拜占庭内部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狄奥方内斯的《编年通史》包括阿拉伯史料;修士乔治的《编年史》除提到圣像破坏运动的传播、寺院制度,还提到伊斯兰教的扩张、东方君主的生活等等,并且对斯拉夫史学尤其是罗斯史学影响深远。
    另外,此时“大马士革的约翰”作为一名圣像崇拜者,给后人留下一些圣诗作品,其最重要的著作《知识的起源》作为一本神学著作,对13世纪的经院哲学家、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及其著作《神学大全》有极大影响。教育方面,在阿摩里亚王朝,米凯尔三世的舅父凯撒·巴尔达斯在君士坦丁堡宫廷创立了一所高等学校,开设“七艺”,即语法、修辞、辩术、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门课,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进行充分继承,使得诸多古典著作得以流传。

    圣像破坏运动之后的马其顿王朝是拜占庭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继之的科穆宁王朝和安基鲁斯王朝的文化亦有较大成就,与优士丁尼时代的文化成就遥相呼应,确立了拜占庭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艺术方面,巴西尔一世建立的教堂具有东方亚美尼亚风格。此时马其顿王朝的建筑克服了6世纪艺术的笨拙形式,带来一种庄严与典雅、严谨与流畅的艺术新风貌,并且具备了古典希腊文化所不具备的严谨。从这一点充分反映出拜占庭文化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发扬,乃至于创新。文学方面,11世纪康斯坦丁·塞勒斯的《边防战士迪吉尼斯》对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亦有影响,这可说明拜占庭文化与东方异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综上,正是由于拜占庭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造就了拜占庭文化具有一系列特点:其一,保存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化精髓,在继承古典文化的过程中对其进一步发扬;其二,正是由于拜占庭保留了许多西欧已经流失的古典文化,这些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回了西欧,为西欧基督教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其三,由于拜占庭与伊斯兰世界的频繁接触,使她不自觉地吸收了异教文化,起到东西方桥梁的作用。而正是基于以上所述的拜占庭文化特点,使得拜占庭文化在世界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拜占庭文明的历史影响?

6. 简述拜占庭帝国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

拜占庭文化繁荣的原因
一、政府注重图书馆的建设
拜占庭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学术研究重要条件的图书馆的建设,建国初期。政府即拨专款用于收集和整理古代图书。在各大中城市建立国家图书馆.古希腊时代的许多作品即是在这一时期得到系统整理。查士丁尼时代推行的思想专制政策摧毁了一些图书馆,其中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和雅典图书馆的藏书破坏最为严重。但是,民间的藏书仍然十分十富。教会图书馆发展迅速,几乎所有教堂和修道院均设立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后来成为培养大学者的温床,它们至今仍是取之不尽的古代图书的宝藏。拉丁帝国统治时期是拜占庭教育和学术发展停滞的时期,文化上相对落后的西欧骑上在争夺封建领地的战争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破坏拜占庭学校和图书馆,他们焚烧古书以取暖,其情形类似于4—5世纪时日耳曼人在罗马焚烧刻写罗马法条文的木板取暖。在民族复兴的政治运动中,拜占庭知识界掀起复兴希腊文化的热糊。分散在各地的拜占庭文入学者纷纷集中到反对拉丁人统治的政治中心尼西亚帝国,在拉斯卡利斯王朝的支持下,开展抢救古代图书文物的活动,或游访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收集和抄写古代手抄本,或整理和注释古代名著,或建立私塾传授古典知识,组织学术讨论。这些活动奠定了帕列奥列格王朝统治时期的“文化复兴”的基础。拜占庭文化大体上经历了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落四个阶段,在其发展的全过程中,拜占庭人均表现出强烈的尚古倾向。早在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在古城拜占庭兴建“新罗马”,并从希腊和亚平宁半岛收集大量古代艺术杰作装饰首都时,拜占庭人即表现出对古典文化的爱好。该城无论从整体规划、具体建筑样式,还是内外装修、建筑材料都模仿古代建筑。古典建筑中流行的大理石屋面、阳台和柱廊使整个城市建筑群显得格外典雅庄重,使人很容易联想起古代名城雅典和罗马。最豪华的建筑大皇宫是由几个比邻的独立宫院、各种大殿、宫室、花园和柱廊组成的,它几乎就是古罗马城的翻版。根据史家统计,在城区内集中了大量优美的古典建筑,除了大皇宫外,还有元老院议事大厦、公共学堂、大赛场、剧场、多座豪华公共浴池、百余个私人浴池、数十条沿街柱廊、囤粮谷仓、引水渠道、蓄水池、用于集会和法院公审的大厅以及贵族官邸,无不以古典建筑为蓝本。可容纳数万人的大赛场也完全仿照罗马竞技场的式样建造,但比罗马的大赛场规模更大。圆形的君士坦丁广场周围赢立着一大片公共建筑群、是公众从事商业和政治活动的第——大中心。其中有十余阶大理石台阶的帝国议会和元老院是按古希腊建筑设计的。广场中心耸立着36.58米高的巨型花岗石圆柱,坐落在6.1米高的白色大理石基座上,圆柱的直径约3.2米,顶端是从雅典运来的巨大的阿波罗铜像。向西南伸展的麦西大道是举世间名的大理石柱庞大道,两侧有巍峨的市政厅.森严的将军府和国库.文雅的国家图书馆和优雅的贵族宅区。在这里,风格各异的罗马贵族庭院也按罗马城式样建筑,以便吸引各地名门显贵。“一言以蔽之,一切凡能有助于显示一座伟大都城的宏伟、壮丽的东两,—切合助于为它的居民提供便利和娱乐的东西,在君士坦丁这座城市的四墙之内无不应有尽有”。
二、都城崛起
君士坦丁迅速崛起,成为繁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着整个地中游世界的知识分子。他们携带大量古典文献和古代文物前往首都,这就为推动拜占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物质条件。发展国家图书馆,建立国家学府,学习古代希腊语和拉丁语,收集注释古典文史作品,研究古典哲学和文学,这些成为早期拜占庭文化发展的主要现象。除了君士坦丁堡外,亚历山大、安条克、雅典均成为当时研究古典之学的重镇。所谓“新亚历山大运动”实际上是将古典哲学遗产纳入基督教神学的学术活动。前述著名拜占庭学者弗条斯在其《书目》中,概括介绍了直到他那个时代以前所有著名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家的主要著作,包括大量古典作家的经典作品。这份书目中的图书显然是用于他任教的君士坦丁堡学府,是为就学的学生提供的参考资料。这种尚古之风一直保持到拜占庭历史的末期,只是其热烈的程度有所不同。11世纪拜占庭历史作家颇塞留斯曾自豪地写道,他在少年时代即可背诵《荷马史诗》。科穆宁王朝公主安娜撰写的《阿莱克修斯传》带有明显的希罗多德的写作风格,代表当时拜占庭历史写作的倾向。而拜占庭社会中、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包括国家官吏和法官都要接受系统的教育,特别是希腊语言教育,以便使他们的口音“希腊化”。直到拜占庭帝国灭亡前夕,许多立志复兴文化以救国的著名学者仍然致力于古典文化的传播,其丰富的古典学问和广博的古希腊哲学和文学知识,使他们在意大利学校中指导的学生深感心悦诚服,大为敬佩。
三、继承古希腊和罗马
从拜占庭人继承古典文化的内容上看,拜占庭学者特别重视古希腊的哲学、文学和文学,重视罗马的法律和工程技术。在拜占庭帝国,《荷马史济》胜友人口.妇幼皆知,能够大段背诵的人不在少数,因此许多作家在引用时不加说明而不至产生误解。君士坦丁堡修辞学家科米达斯对照以前多种版本对《荷马史诗》进行重校,使之成为以后几个世纪最权威的版本,而该史诗的第一个拉丁文译本也是拜占庭学者完成的。像希罗多德这样伟大的古希腊史家,更是拜占庭作家学习效仿的核样,弗条斯在其案头必读书中就始终包括希罗多德的作品。据现代学者研究,拜占庭帝国教俗学术界一直热衷于古典希腊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学者的作品是当时的热门书籍,不断传抄,在众多的哲学流泥中,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葛学派受到特别青睐。
四、开明政策
拜占庭人常以正宗继承人的身份继承古罗马文化,他们不仅自称“罗马人”,而且在政治制度、基督教神学、法律和大型工程技术方面,忠实模仿继承,井有所发展创造。他们清除了古罗马帝国中央集权制度中保留的民主形式和普通公民参与政治的因素,发展出拜占庭帝国君主专制官僚制度,其中皇帝制度成为其政治生活的核心。基督教是古罗马帝国的文化遗产,拜占庭人对之加以改造,使之在神学中摆脱了古代哲学和犹太宗教的双重影响,并始终将它置于皇帝最高权力的控制下,利用东正教强化皇权统治和扩大拜占庭帝国的影咱,形成了保持至今的东正教世界。在法律方面,拜占庭人直接继承古罗马传统,其中查士丁尼一世的立法活动县具典型意义,他下令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第一部完整的法律汇编,该法典成为此后致百年拜占庭法律,如《法律汇编》、《六书》、《皇帝法典》等的蓝本,也为近代欧洲法律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他充分认识到建立完整的法律对于巩固皇权的重要性,他在《法理概要》中指出:一个好皇帝“应该不仅以其武力获尊荣,还必须用法律来武装,以便在战时和平时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确的指导;他必须是法律的有力捍卫者,也应是征服敌人的胜利者”。
这种法律至高无上的思想来源于古罗马法律。至于在建筑工程技术方面,拜占庭人继承古罗马遗产就更为多样。拜占庭建筑样式最突出的风格是在平面十字形建筑物上方建造半球形穹顶,此种风格即是在罗马半圆拱顶墙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拜占庭人在墙体、门面和内外柱廊方面是如何继承罗马建筑艺术的。此外,君士坦丁堡、塞萨格尼基等拜占庭帝国名城完善的引水果道、地下排污管道、苦水池等都直接借鉴了罗马城建筑成功的经验,而皇宫中半自动升降的皇帝宝座和宫殿中各种机械动物,如金狮和小鸟,都是拜占庭工匠学习继承罗马人实用工程和机械技术的成就。

7. 拜占庭灭亡对欧洲格局的影响有哪些

文化上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典时代的文化艺术,是欧洲文明的一盏明灯,它的灭亡,标志着欧洲陷入蒙昧状态。
军事上拜占庭帝国是欧洲与奥斯曼帝国的交界缓冲地区,它的灭亡,迫使欧洲诸国直接面对强大的土耳其。
宗教上拜占庭帝国是东正教的中心,它的灭亡对教会是巨大的打击。
经济上欧洲丧失了最直接便利的交易口岸,使得东西之间贸易完全被奥斯曼把持。但也间接促使了大航海时代的开始。

拜占庭灭亡对欧洲格局的影响有哪些

8. 拜占庭文明的历史影响

 拜占庭帝国早期亦称东罗马帝国,其后极盛时发展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之大帝国。
  版图之内,民族众多,造就了拜占庭文化的多样性。
  欲阐明拜占庭文化的历史地位,必先系统归纳拜占庭文化的大致发展过程,以期从中获得其文化的特点。
   4、5世纪,拜占庭帝国在原东罗马帝国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经济稳定,基督教始终在王权控制之下,这一切都为拜占庭帝国由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向具有其特点的拜占庭文明的过渡奠定了基础。
  这是一个多种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
   
  在狄奥多西二世以后,拉丁文地位不断下降,逐步被希腊文取代。
  希腊古典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东方异教文化,逐渐融合成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6世纪的优士丁尼时代是拜占庭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
  由于优士丁尼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此时历史、地理、建筑艺术、法律诸多方面有骄人的成就。
  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继前人之成就,尤其是修昔底德和波里比阿的垂训史观,写出了《战争》、《秘史》、《建筑》三本史书,为后人了解优士丁尼时代社会和宫廷诸多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地理学家科斯马斯著《基督世界地志》,记述了基督教世界的地理。
  建筑艺术方面最为人称道的乃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其建筑之华丽宏伟固然体现出当时建筑水平之高超。
  由圣索菲亚衍生出的诸多神话故事传入了俄罗斯及其他斯拉夫人的文学之中,也传入了 *** 文学之中,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内容之一,其建筑风格对欧洲和西亚有重要影响。
  另外,此时最突出的文化成就当属《优士丁尼法典》。
  法典编纂者审定了自哈德良皇帝以来400多年罗马历代皇帝和元老院决议,以及历代法学家解释法律的论文汇总,编纂成欧洲历史上第一步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及至7世纪至9世纪中期,随着社会动荡和圣像破坏运动的兴起,艺术文化成就相对较少,故有人称之为“黑暗时代”。
  然而此时的历史学、教育的发展仍然不容小觑,与圣像破坏运动对应的有关圣像崇拜的文献、作品也有所保留,为马其顿王朝的第二个文化黄金期的产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历史学家们记述了整个拜占庭帝国的产生到圣像破坏运动时期的历史,其记述年代前后衔接,是历史连贯性的体现,有助于后世史学家完整地了解那一阶段的历史。
  而四本史书的记述年代又有重叠之处,这为后世史学家的研究提供了同一时期不同方面的资料,有助于其深入地、对比地研究。
  这些著作不仅反映了拜占庭内部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狄奥方内斯的《编年通史》包括 *** 史料;修士乔治的《编年史》除提到圣像破坏运动的传播、寺院制度,还提到 *** 教的扩张、东方君主的生活等等,并且对斯拉夫史学尤其是罗斯史学影响深远。
   另外,此时“大马士革的约翰”作为一名圣像崇拜者,给后人留下一些圣诗作品,其最重要的著作《知识的起源》作为一本神学著作,对13世纪的经院哲学家、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及其著作《神学大全》有极大影响。
  教育方面,在阿摩里亚王朝,米凯尔三世的舅父凯撒·巴尔达斯在君士坦丁堡宫廷创立了一所高等学校,开设“七艺”,即语法、修辞、辩术、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门课,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进行充分继承,使得诸多古典著作得以流传。
   圣像破坏运动之后的马其顿王朝是拜占庭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继之的科穆宁王朝和安基鲁斯王朝的文化亦有较大成就,与优士丁尼时代的文化成就遥相呼应,确立了拜占庭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艺术方面,巴西尔一世建立的教堂具有东方亚美尼亚风格。
  此时马其顿王朝的建筑克服了6世纪艺术的笨拙形式,带来一种庄严与典雅、严谨与流畅的艺术新风貌,并且具备了古典希腊文化所不具备的严谨。
  从这一点充分反映出拜占庭文化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发扬,乃至于创新。
  文学方面,11世纪康斯坦丁·塞勒斯的《边防战士迪吉尼斯》对 *** 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亦有影响,这可说明拜占庭文化与东方异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综上,正是由于拜占庭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造就了拜占庭文化具有一系列特点:其一,保存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化精髓,在继承古典文化的过程中对其进一步发扬;其二,正是由于拜占庭保留了许多西欧已经流失的古典文化,这些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回了西欧,为西欧基督教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其三,由于拜占庭与 *** 世界的频繁接触,使她不自觉地吸收了异教文化,起到东西方桥梁的作用。
  而正是基于以上所述的拜占庭文化特点,使得拜占庭文化在世界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