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十三式口诀要领

2024-05-13 20:52

1. 太极十三式口诀要领

太极十三式是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拳术,属于中国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攻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被誉为武术之瑰宝,太极之精华。

功架名称如下:
一仙人放剑 二乾坤盘球
三美人照镜 四顺水推舟
五金鸡独立 六单鞭救主
七倒骑玉龙 八双风贯耳
九顺风摆柳 十叶底看桃
十一活步走宫 十二怀抱双月
十三真气炼丹

太极十三式口诀要领

2. 太极心法口诀

虚实诀 
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 
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 
虚实自有虚实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乱环诀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招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发随招用,闪进全在动中求。 
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3. 太极十三式口诀是啥?动作要领

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拔背落自然。
初势左右懒扎衣,双手推出拉单鞭。提手上势望空看,
白鹤亮翅飞上天。搂膝拗步往前打,手挥琵琶躲旁边。
搂膝拗步重下势,手挥琵琶又一番。上步先打迎面掌,
搬揽捶儿打胸前。如封似闭往前按,抽身抱虎去推山。
回身拉成单鞭势,肘底看捶打腰间。倒撵猴儿重四势,
白鹤亮翅到云端。搂膝拗步须下势,收身琵琶在胸前。
按势翻身三通背,扭颈回头拉单鞭。云手三下高探马,
左右起脚谁敢拦。转身一脚栽捶打,翻身二起踢破天。
披身退步伏虎势,踢脚转身紧相连。蹬脚上步搬揽打,
如封四闭手向前,抱虎推山重下势,回头再拉斜单鞭,
野马分鬃往前进,懒扎衣式果然鲜。回身又把单鞭拉,
玉女穿梭四角全。更拉单鞭真巧妙,云手下势探清泉。
更鸡独立分左右,倒撵猴儿又一番。白鹤亮翅把身长,
搂膝前手在下边。按势青龙重出水,转身复又拉单鞭。
云手高探对心掌,十字摆莲往后翻。指裆捶儿往下打,
懒扎衣式紧相连。再拉单鞭重下势,上步就排七星拳。
收身退步拉跨虎,转脚去打双摆莲。海底捞月须下势,
弯弓射虎项朝前。怀抱双捶谁敢进,走遍天下无人拦。
歌兮歌兮六十句,不遇知己莫轻传。

太极十三式口诀是啥?动作要领

4. 太极拳口诀心法

太极拳口诀心法如下:
一、太极拳古法口诀:
无形无象(忘其有己),全体透空 (内外如一)。应物自然(随心所欲),西山悬磬 (海阔天空)。
虎吼猿鸣(锻炼阴精),水清河净 (心死神活)。翻江播海(气血流动),尽性立命 (神充气足)。

二、太极拳心法:
太极阴阳玄理明,万变千化不离宗。不偏不倚守中和,悟透松紧功始成。
松紧本是一根绳,松紧紧松刚柔用。骨撑筋伸肉要松,松撑圆沈臂如弓。
头领足蹬中间空,坠肘松肩两手挣。吸胯开裆膝自挺,虚腋坐胯必起胸。
呼吸以喉入心腹,直落丹田涌泉通。捧劲不离贯始终,周身似簧遇力应。
意不紧来又不松,不即不离不离中。道法自然自然法,勿求勿追悟中行。
心松形松神亦松,似松非松松松松。臂撑膝撑意亦撑,不撑自撑撑撑撑。

太极拳修炼技巧:
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
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於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内。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於腰腿求之。
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5. 太极拳口诀心法

太极拳口诀心法如下:
太极阴阳玄理明,万变千化不离宗。不偏不倚守中和,悟透松紧功始成。松紧本是一根绳,松紧紧松刚柔用。骨撑筋伸肉要松,松撑圆沈臂如弓。头领足蹬中间空,坠肘松肩两手挣。吸胯开裆膝自挺,虚腋坐胯必起胸。
呼吸以喉入心腹,直落丹田涌泉通。捧劲不离贯始终,周身似簧遇力应。意不紧来又不松,不即不离不离中。道法自然自然法,勿求勿追悟中行。心松形松神亦松,似松非松松松松。臂撑膝撑意亦撑,不撑自撑撑撑撑。

太极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太极拳口诀心法

6. 十三式太极拳口诀

太极拳五字经诀:
披从侧方入,闪展无全空,担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歉含力蓄使,粘沾不离宗,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软非用拙力,掤臀要圆撑,搂进圆活力,摧坚戳敌锋,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太极拳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掤莫让先;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竖;避人攻守要采掤,力在惊弹走螺旋;逞势进取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太极拳十八在诀:
掤在两臂,搂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进在云手,迅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太极拳十三字功诀:
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着势难逞;按手用着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敌人逼近来打吾,闪开正中定横中;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7. 太极拳口诀心法

    太极拳心法“太极者,无极生,动亦之机 阴阳之母 阴不离阳 阳不离阴 阴阳相亦 皆及神鸣。 心静身正 亦气运行 开和虚实 内外合一 运柔成钢 钢柔并用 静发自如” 注:只重其意不重其招!

   太极拳,道者之用。运元气于周身之内,进而行真元于天地之间;从无为而有为,有为而无为,进而有为而无,无为而有;炼精化气(炼血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从而臻至泯视生死寿夭,成败得失,是非毁誉,超脱一切欲好,视天地万物与己为一体,不知有我非我逍遥自在之至人境界。

太极拳口诀心法

8. 太极拳心法口诀

   学太极拳,初学的学员不能要求太高,也不能操之过急。下面是太极拳24句心法口诀,为大家提供参考。
     “太极拳”秘传之心法24句口诀 
    太极阴阳玄理明,万变千化不离宗。不偏不倚守中和,悟透松紧功始成。
    松紧本是一根绳,松紧紧松刚柔用。骨撑筋伸肉要松,松撑圆沈臂如弓。
    头领足蹬中间空,坠肘松肩两手挣。吸胯开裆膝自挺,虚腋坐胯必起胸。
    呼吸以喉入心腹,直落丹田涌泉通。捧劲不离贯始终,周身似簧遇力应。
    意不紧来又不松,不即不离不离中。道法自然自然法,勿求勿追悟中行。
    心松形松神亦松,似松非松松松松。臂撑膝撑意亦撑,不撑自撑撑撑撑。
     太极拳修炼五字诀 
    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南关杨君爱而往学焉。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彼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於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予自咸丰癸丑时年二十余,始从母舅学习此技。口授指示,不遗余力,奈予质最鲁,廿余年来仅得皮毛,窃意其中更有精巧,兹仅以所得笔之於后,名曰五字诀,以识不忘所学云。
     一曰 心静 
    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於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 身灵 
    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内。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於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 气敛 
    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 劲整 
    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於脚根,主於腰间,形於手指,发於脊骨。又要提起全副精神,於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 神聚 
    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鍊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於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於脊骨,布於两膊,施於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