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我国能源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分析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

2024-05-16 09:19

1. 造成我国能源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分析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

(1)生产成本增加;能源供不应求(经济发展,需求量大增);油气市场垄断;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的带动。
	影响:有利于利用价格手段促进节能降耗,缓解能源短缺;会提高能源行业当期利润,有利于刺激能源生产,满足消费。  提高了工农业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居民生活;限制了汽车产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造成我国能源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分析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

2. 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存在的,决不可忽视,但只要积极应对,加之价格调整的到位以及伊拉克、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中东地区问题的逐步缓解,这种影响的程度并不会太大、时间也不会太长。 

  自2001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在波动中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今年10月多次突破每桶55美元,最终能否停止上涨还有待观察。石油价格的上涨,虽然会增加OPEC和其他石油输出国收入并以此促进其经济增长,但石油在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价格的上涨无疑会通过减少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负担等减弱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对世界经济乃至相当一部分国家的经济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国际能源机构(IEA)分析认为,石油价格上涨的第一年将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慢0.5个百分点,即2550亿美元,到2008年,随着石油输出国对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需求的增加,影响才逐步消失。亚洲开发银行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结论是当石油价格持续上涨10美元时,将减缓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当石油价格持续上涨20美元时,将减缓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 

  石油价格的上涨,无疑也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以相对高耗能的工业化和消费升级为特征的快速发展阶段,加之我国石油生产能力十分有限,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及增速的加快,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明显提高。2000年我国净进口(进口减出口)石油7576万吨,2001年7072万吨,2002年8130万吨,2003年8299万吨。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令经济增速减缓、推动价格上涨和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国际能源机构分析了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结论是石油价格持续上涨10美元,将减缓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推动价格上涨0.8个百分点,减少(扩大)贸易顺差(逆差)占GDP比重0.6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的结论分别是0.8、0.5和0.1个百分点。 

  以上的分析判断,最终取决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幅度和持续的时间,而上涨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又取决于石油需求、石油供给以及石油投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这些因素分析看,石油价格短期内出现攀升不定,但长期稳定在高位的可能性很大。石油价格近一个时期之所以出现攀升不定,首先是需求的明显增加。随着2002年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速的加快,石油需求增加明显。2003年全球每天石油需求达7808万桶,比上年增加148万桶,其中我国和美国分别增加60万桶和31万桶。此外,一些国家拟准备建立石油储备机制也对石油需求形成了一些压力。其次是石油价格长期稳定在低位的水平,导致石油生产者只能维持在目前的生产水平,保持较低的石油库存,限制石油生产能力。第三是地缘政治和紧张的市场状况刺激了投机行为。目前世界上的石油潜在供给能力还是比较大的,但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难以形成现实的供给,主要是伊拉克、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中东地区。供给的紧张,相对为投机行为提供了可能,而投机行为则对石油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所以说,目前攀升不定的石油价格,从长期来看是有稳定基础的,但稳定在过去的低水平也不大可能。

3. 能源价格大幅下降会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1.环境污染加剧。
2.资源利用率相应降低,导致生活生产成本增加。
3.由于是大宗商品货物,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变动。(不一定是坏变动,也不一定是好的。)
目前就想到这么多,欢迎继续提问。

能源价格大幅下降会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4. 能源价格大幅下跌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轮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因素较多:整体看,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是主因;主要产油国石油产量持续增加,石油供大于需是直接原因;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持续走强,打压原油期货价格,以及交易商持续做空原油期货,也加剧石油价格的跌势。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总体偏向积极。中国年石油净进口规模超过3亿吨,如果全年平均进口油价每桶下跌10美元,就将节约210亿美元。如果考虑世界能源价格联动性,中国煤炭、天然气进口价格也有可能向低,将进一步带动中国能源进口成本下降,有利于降低企业燃料和运输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对居民而言,油价降低可以减少出行成本,扩大其他领域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对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而言,油价下跌为增加原油战略储备提供有利的机会,能够提高中国石油安全水平。 

  特别是,当前中国正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石油价格下跌有利于推进能源结构调整。近两年,煤炭价格持续走低,而石油天然气价格保持相对高位,不同能源品种之间价格差异进一步扩大,比价愈发不合理,影响企业利用油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的积极性,也影响了能源结构优化的步伐。目前,油价保持低位,会带动与其挂钩的国际天然气价格走低,有助中国扩大天然气进口规模,提升天然气替代煤炭的经济性。 

  油价走低也为推进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带来契机。中国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但受经济承受能力、产品竞争力和民众支付意愿限制,能源价格改革过程比较缓慢。油价下跌既能带动能源价格整体走低,也有利于维持物价稳定,为国内能源资源产品市朝改革提供了契机。此外,低油价还有利于中国石油合作“走出去”。一般而言,在低油价时期,资源国更易倾向放下身段,可以增加中国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但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对中国经济运行也将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必须引起警惕! 

  首当其冲的是影响国内边际成本较高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中国东部老油田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开发成本逐步提高,油价的持续下降会直接影响国内老油田生产与经营。而且,油价下跌压缩了石油企业利润空间。原油价格下滑,虽使石油企业炼油板块成本随之下降,不过由于原油勘探开发板块的利润受到压缩,终端油品需求疲弱,国内“两桶油”交出的三季报并不耀眼。而且,油价连跌让成品油批发市场陷入困局,民营加油站零售利润大幅缩水,市场看跌气氛浓重,业者缩短操作周期,快进快出以降低操作风险。

5. 能源的价格由哪些因素决定并影响?试从煤、石油、天然气、电这四种常见资源形式,分别解释说明。

煤炭
1, 国际因素的影响。
2,其他替代资源因素的影响。
3,成本因素影响。
4,运输费用因素影响。
石油
1,储量因素影响。
2,经济因素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3,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天然气
1,开采成本因素影响。
2,管道运输运营成本因素影响。
3,可代替能源的价格因素影响。
4,市场供求关系因素影响。
5,国家政策与税收政策因素影响。
电
1,燃料成本因素影响。
2,发电厂成本因素影响。
3,输电和配电系统成本因素影响。

能源的价格由哪些因素决定并影响?试从煤、石油、天然气、电这四种常见资源形式,分别解释说明。

6. 我国现在能源价格已经完全反映能源生产消费的真实成本,对吗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在价格的引导下,市场机制起着调节商品供求、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当能源价格由市场机制形成,充分反映碳排放的外部性和原材料成本时,就能对包括碳排放在内的成本构成制约,从而推动形成节能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理念。

首先,能源价格要充分反映污染成本。

碳排放是一个外部性问题,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是给碳排放定价并让排放者支付。碳排放定价机制可以采用庇古的征税法,如开征污染税,即碳税,也可以采用科斯的市场交易法,如碳排放交易机制。让碳排放者支付碳排放成本,这将提高能源消费成本,推动减碳技术发展。

其次,进行能源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以使能源价格充分反映能源成本和供求关系。

以电能为例,电能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品种之一,202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为27%左右,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19%。未来用电场景还将会越来越丰富,对电力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摘要】
我国现在能源价格已经完全反映能源生产消费的真实成本,对吗【提问】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在价格的引导下,市场机制起着调节商品供求、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当能源价格由市场机制形成,充分反映碳排放的外部性和原材料成本时,就能对包括碳排放在内的成本构成制约,从而推动形成节能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理念。

首先,能源价格要充分反映污染成本。

碳排放是一个外部性问题,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是给碳排放定价并让排放者支付。碳排放定价机制可以采用庇古的征税法,如开征污染税,即碳税,也可以采用科斯的市场交易法,如碳排放交易机制。让碳排放者支付碳排放成本,这将提高能源消费成本,推动减碳技术发展。

其次,进行能源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以使能源价格充分反映能源成本和供求关系。

以电能为例,电能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品种之一,202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为27%左右,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19%。未来用电场景还将会越来越丰富,对电力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回答】
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预测,到2060年,电能占终端用能的比重将达到66%,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品种。

当前我国的电价并没有全面反映发电供电成本,电价太便宜,主要由我国煤电市场长期存在的“计划电市场煤”这一问题所致。火电的主要原材料是煤炭,煤炭价格由市场形成,但是电价受计划控制,只能在一个小范围内浮动,无法根据煤炭成本和电力市场供求状况自由浮动。动力煤是火力发电的主要原材料,当前动力煤价格持续上涨,处于历史高位,火电企业成本大幅上升,打击了其发电的积极性。这是导致近期电力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8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71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45倍,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则下降15.3%。【回答】
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发展配售电环节独立市场主体”,“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完善电力等能源品种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从有利于节能的角度深化电价改革,理顺输配电价结构,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具体来看,首先,要在发电、输配电环节进行市场化改革,形成独立的市场主体,通过市场竞争降低成本,而不是简单地在“市场煤”的基础上加成形成终端电价,防止发电供电企业简单地将成本向下游转移;其次,进一步完善电力交易中心建设,逐步扩大电力交易市场的市场化定价机制覆盖范围;再次,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取消电价交叉补贴,使电力价格更好地反映供电成本,引导居民形成节能低碳的消费理念。

进行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使能源价格充分反映能源成本和供求关系,就是用经济手段平衡供求矛盾,优化能源配置,将能源配置到使用效率最高的那部分用户,避免资源浪费【回答】

7. 能源与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

1.经济运行各环节与能源的关系
经济运行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
能源为各行业的生产提供动力源泉,是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生产环节对能源的依赖程度非常大,短期内有维持经济发展、创造就业、保证税收的任务。
分配是指按照一定规则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分发和配置,涉及基本分配制度。如果分配不平衡,就会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旦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会加剧能源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从而使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模式不合理。
交换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人们交换劳动产品以实现其价值的行为。交通领域是交换环节与能源相互影响的主要体现,不同区域间的产品流通都是通过交通运输来实现的。而在全球范围内,交通部门被认为是增速最快的二氧化碳排放源。由于世界各区域间发展极不均衡,跨区域人员与物质交换非常频繁,导致交通运输压力相当大,既增加了经济运行的能源成本,又加剧了能源消耗。因此,能源过度消耗、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
消费能够影响相应的能源消费,其中尤以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费的作用最为显著。居民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对社会产品的消费能够产生相应的能耗,具体包括居住能耗、工作场所能耗、休闲能耗、交通能耗和服装能耗等。消费和生产一起,一前一后,受制于能源,又反作用于能源。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能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能源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同时能源的供应状况又反过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1)能源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为要发展就意味着要改变原来的面貌,也就是要变化。世界上的一切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消耗。一个国家的工农业生产越发达,生产出的产品越多,它所消耗的能源也就越多。因此,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2)能源消耗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
关于能源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经济增长与能源供应有着固定的关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可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调整经济结构等手段控制对能源的需求,经济增长不一定需要能源供给的同步增长,因此能源供给和经济增长不一定存在相关性。与第一种观点相一致,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能源需求的增长是由其经济增长导致的。正确处理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3)能源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
人类发展到今天如此进步和文明的程度,经历了许多复杂的阶段,其中高速的工业化时代是相当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有充足的能源供给,使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快速增长。之后,随着国际油价不断持续走高,通货膨胀风险日益加剧,全世界经济已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油价飙升给许多国家的经济罩上了一层阴霾,也使中国经济的增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反之,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的情况下,如果油价急剧下跌将降低经济成本,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由此可以得出,能源决定着经济的发展速度。

能源与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

8. 什么是能源与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走的仍是粗放经营的传统发展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量地浪费着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依据如下。
1.基本国情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耕地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2%,人均淡水资源量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7%。我国是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0%和12.5%。矿产资源种类不全,有的虽储量不少,但品位低,开采难度大。我国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资源短缺的同时,资源破坏和浪费又非常突出。
2.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阶段
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即加快发展重化工业阶段。汽车、钢铁、机械等制造业和房地产、煤炭、电力等前向和后向产业的高速发展,是中国进入重化工业时期的重要标志。重化工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十分强烈,不仅造成资源大量消耗,而且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我国发展时逢经济全球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被越来越深地卷入到了国际经济体系之中,特别是加入WTO后,大量外资进入国内,进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一方面会增加我国资源、生态的消耗,加大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将促使我国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优势,扩展资源、生态消耗的调节空间,为解决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环境问题构成21世纪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国际背景。
因此,对于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先天脆弱,但经济发展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