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CPU的发展史?

2024-05-18 10:51

1. AMD CPU的发展史?

AMD处理器19742019年发展史,肯定有一款CPU是你用过的

AMD CPU的发展史?

2. AMD CPU发展史

对于需要高性能计算和 IT 基础设施的企业用户来说, AMD 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 o 1981年,AMD 287 FPU ,使用Intel 80287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Intel 80287基本相同。也是迄今为止AMD公司 唯一生产过的FPU产品,十分稀有。 o AMD 8080(1974年)、8085(1976年)、8086(1978年)、8088(1979年)、80186(1982年)、80188、80286微处理器,使用Intel 8080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Intel同名产品基本相同。 o AMD 386(1991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9,有SX和DX之分,分别与Intel 80386SX和DX相兼容的微处理器。AMD 386DX与Intel 386DX同为32位处理器。不同的是AMD 386SX是一个完全的16位处理器,而Intel 386SX是一种准32位处理器----内部总线32位,外部16位。AMD 386DX的性能与Intel 80386DX相差无己,同为当时的主流产品之一。AMD也曾研发了386 DE等多种型号基于386核心的嵌入式产品。 o AMD 486DX(1993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4,AMD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代486产品。而后陆续推出了其他486级别的产品,常见的型号有:486DX2,核心代号P24;486DX4,核心代号P24C;486SX2,核心代号P23等。其它衍生型号还有486DE、486DXL2等,比较少见。AMD 486的最高频率为120MHz(DX4-120),这是第一次在频率上超越了强大的竞争对手Intel。 o AMD 5X86(1995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X5,AMD公司在486市场的利器。486时代的后期,TI(德州仪器)推出了高性价比的TI486DX2-80,很快占领了中低端市场,Intel也推出了高端的Pentium系列。AMD为了抢占市场的空缺,便推出了5x86系列CPU(几乎是与Cyrix 5x86同时推出)。它是486级最高频的产品----33*4、133MHz,0.35微米制造工艺,内置16KB一级回写缓存,性能直指Pentium75,并且功耗要小于Pentium。 o AMD K5(1997年)微处理器,1997年发布。因为研发问题,其上市时间比竞争对手Intel的"经典奔腾"晚了许多,再加上性能并不十分出色,这个不成功的产品一度使得AMD的市场份额大量丧失。K5的性能非常一般,整数运算能力比不上Cyrix x86,但比"经典奔腾"略强;浮点预算能力远远比不上"经典奔腾",但稍强于Cyrix 6x86。综合来看,K5属于实力比较平均的产品,而上市之初的低廉的价格比其性能更加吸引消费者。另外,最高端的K5-RP200产量很小(惯例吧:)并且没有在中国大陆销售。 o AMD K6(1997年)处理器是与Intel PentiumMMX同档次的产品。是AMD在收购了NexGen,融入当时先进的NexGen 686技术之后的力作。它同样包含了MMX指令集以及比Pentium MMX整整大出一倍的64KB的L1缓存!整体比较而言,K6是一款成功的作品,只是在性能方面,浮点运算能力依旧低于Pentium MMX。 o K6-2(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曾经是AMD的拳头产品,现在我们称之为经典。为了打败竞争对手Intel,AMD K6-2系列微处理器在K6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入了对"3DNow!"指令的支持。"3DNow!"指令是对X86体系的重大突破,此项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是大大加强了计算机的3D处理能力,带给我们真正优秀的3D表现。当你使用专门"3DNow!"优化的软件时就能发现,K6-2的潜力是多么的巨大。而且大多数K6-2并没有锁频,加上0.25微米制造工艺带给我们的低发热量,能很轻松的超频使用。也就是从K6-2开始,超频不再是Intel的专有名词。同时,.K62也继承了AMD一贯的传统,同频型号比Intel产品价格要低25%左右,市场销量惊人。K6-2系列上市之初使用的是"K6 3D"这个名字("3D"即"3DNow!"),待到正式上市才正名为"K6-2"。正因为如此,大多数K6 3D为ES(少量正式版,毕竟没有量产:)。K6 3D曾经有一款非标准的250MHz产品,但是在正式的K6-2系列中并没有出现。K6-2的最低频率为200MHz,最高达到550MHz。 o AMD于1999年2月推出了代号为"Sharptooth"(利齿)的K6-3(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它是AMD推出的最后一款支持Super架构和CPGA封装形式的CPU。K6-3采用了0.25微米制造工艺,集成256KB二级缓存(竞争对手Intel的新赛扬是128KB),并以CPU的主频速度运行。而曾经Socket 7主板上的L2此时就被K6-3自动识别为了L3,这对于高频率的CPU来说无疑很有优势,虽然K6-3的浮点运算依旧差强人意。因为各种原因,K6-3投放市场之后难觅踪迹,价格也并非平易近人,即便是更加先进的K6-3+出现之后。 oAMD于2001年10月推出了K8架构。尽管K8和K7采用了一样数目的浮点调度程序窗口(scheduling window ),但是整数单元从K7的18个扩充到了24个,此外,AMD将K7中的分支预测单元做了改进。global history counter buffer(用于记录CPU在某段时间内对数据的访问,称之为全历史计数缓冲器)比起Athlon来足足大了4倍,并在分支测错前流水线中可以容纳更多指令数,AMD在整数调度程序上的改进让K8的管线深度比Athlon多出2级。增加两级线管深度的目的在于提升K8的核心频率。在K8中,AMD增加了后备式转换缓冲,这是为了应对Opteron在服务器应用中的超大内存需求。 oAMD于2007下半年推出K10架构。 采用K10架构的 Barcelona为四核并有4.63亿晶体管。Barcelona是AMD第一款四核处理器,原生架构基于65nm工艺技术。和Intel Kentsfield四核不同的是,Barcelona并不是将两个双核封装在一起,而是真正的单芯片四核心。

3. amd cpu发展史?

AMD CPU 的核心类型 

1) Athlon XP 的核心类型 

Athlon XP 有 4 种不同的核心类型,但都有共同之处:都采用 Socket A 接口,而且都采用 PR 标称值标注。 

2) Palomino 

这是最早的 Athlon XP 的核心,采用 0.18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为 1.7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256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266MHz。 

3) Thoroughbred 

这是第一种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的 Athlon XP 核心,又分为 Thoroughbred-A 和 Thoroughbred-B 两种版本,核心电压 1.65V-1.7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256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266MHz 和 333MHz。 

4) Thorton 

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 1.6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256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333MHz。可以看作是屏蔽了一半二级缓存的 Barton。 


5) Barton 

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 1.6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512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333MHz 和 400MHz。 


(三)新 Duron 的核心类型 

AppleBred 

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 1.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64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266MHz。没有采用 PR 标称值标注,而以实际频率标注,有 1.4GHz、1.6GHz 和 1.8GHz 三种。 


(四)Athlon 64 系列 CPU 的核心类型 

1) Sledgehammer 

Sledgehammer 是 AMD 服务器 CPU 的核心,是 64 位的 CPU,一般为 940 接口,采用 0.13 微米工艺。Sledgehammer 的功能强大,集成三条 HyperTransprot 总线,核心使用 12 级流水线,128K 一级缓存、集成 1M 二级缓存,可以用于单路到 8 路 CPU 服务器。Sledgehammer 集成内存控制器,比起传统上位于北桥的内存控制器有更小的延时,支持双通道 DDR 内存,由于是服务器 CPU,当然支持 ECC 校验。 

2) Clawhammer 

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 1.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1MB,封装方式采用 mPGA,采用 Hyper Transport 总线,内置一个 128bit 的内存控制器。采用 Socket 754、Socket 940 和 Socket 939 接口。 

3) Newcastle 

其与 Clawhammer 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二级缓存降为 512KB(这也是 AMD 为了市场需要和加快推广 64 位 CPU 而采取的相对低价政策的结果),其它性能基本相同。 

4) Wincheste 

Wincheste 是比较新的 AMD Athlon 64 CPU 核心,是 64 位的 CPU,一般为 939 接口,0.09 微米制造工艺。这种核心使用 200MHz 外频,支持 1GHyperTransprot 总线,512K 二级缓存,性价比较好。Wincheste 集成双通道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 DDR 内存,由于使用新的工艺,Wincheste 的发热量比旧的 Athlon 小,性能也有所提升。 

5) Troy 

Troy 是 AMD 第一个使用 90nm 制造工艺的 Opteron 核心。Troy 核心是在 Sledgehammer 基础上增添了多项新技术而来的,通常为 940 针脚,拥有 128K 一级缓存和 1MB (1024 KB)二级缓存。同样使用 200MHz 外频,支持 1GHyperTransprot 总线,集成了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 DDR 400 内存,并且可以支持 ECC 内存。此外,Troy 核心还提供了对 SSE-3 的支持,和 Intel 的 Xeon 相同。总的来说,Troy 是一款不错的 CPU 核心。 

6) Venice 

Venice 核心是在 Wincheste 核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技术参数和 Wincheste 基本相同:一样基于 X86-64 架构、整合双通道内存控制器、512KB L2 缓存、90nm 制造工艺、200MHz 外频,支持 1GHyperTransprot 总线。Venice 的变化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使用了 Dual Stress Liner(简称 DSL)技术,可以将半导体晶体管的响应速度提高 24%,这样 CPU 有更大的频率空间,更容易超频;二是提供了对 SSE-3 的支持,和 Intel 的 CPU 相同;三是进一步改良了内存控制器,一定程度上增加处理器的性能,更主要的是增加内存控制器对不同 DIMM 模块和不同配置的兼容性。此外 Venice 核心还使用了动态电压,不同的 CPU 可能会有不同的电压。 

7) SanDiego 

SanDiego 核心与 Venice 一样,是在 Wincheste 核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技术参数和 Venice 非常接近,Venice 拥有的新技术、新功能,SanDiego 核心一样拥有。不过 AMD 公司将 SanDiego 核心定位到顶级 Athlon 64 处理器之上,甚至用于服务器 CPU。可以将 SanDiego 看作是 Venice 核心的高级版本,只不过缓存容量由 512KB 提升到了 1MB。当然,由于 L2 缓存增加,SanDiego 核心的内核尺寸也有所增加,从 Venice 核心的 84 平方毫米增加到 115 平方毫米,当然价格也更高昂。 


(五)闪龙系列 CPU 的核心类型 

1) Paris 

Paris 核心是 Barton 核心的继任者,主要用于 AMD 的闪龙,早期的 754 接口闪龙部分使用 Paris 核心。Paris 采用 90nm 制造工艺,支持 iSSE2 指令集,一般为 256K 二级缓存,200MHz 外频。Paris 核心是 32 位 CPU,来源于 K8 核心,因此也具备了内存控制单元。CPU 内建内存控制器的主要优点,在于内存控制器可以以 CPU 频率运行,比起传统上位于北桥的内存控制器有更小的延时。使用 Paris 核心的闪龙与 Socket A 接口闪龙 CPU 相比,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2) Palermo 

Palermo 核心目前主要用于 AMD 的闪龙 CPU,使用 Socket 754 接口、90nm 制造工艺,1.4V 左右电压,200MHz 外频,128K 或者 256K 二级缓存。Palermo 核心源于 K8 的 Wincheste 核心,不过是 32 位的。除了拥有与 AMD 高端处理器相同的内部架构,还具备了 EVP、Cool'n'Quiet;和 HyperTransport 等 AMD 独有的技术,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冷静”、更高计算能力的优秀处理器。由于脱胎与 ATHLON 64 处理器,所以,Palermo 同样具备了内存控制单元。CPU 内建内存控制器的主要优点,在于内存控制器可以以 CPU 频率运行,比起传统上位于北桥的内存控制器有更小的延时。 


(六)双核心类型 

在2005年以前,主频一直是两大处理器巨头 Intel 和 AMD 争相追逐的焦点。而且处理器主频也在 Intel 和 AMD 的推动下,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就在处理器主频提升速度的同时,也发现在目前的情况下,单纯主频的提升,已经无法为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带来明显的好处,并且高主频带来了处理器巨大的发热量。更为不利是,Intel 和 AMD 两家在处理器主频提升上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在这种情况下,Intel 和 AMD 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多核心的发展方向。在不用进行大规模开发的情况下,将现有产品发展成为理论性能更为强大的多核心处理器系统,无疑是相当明智的选择。 

双核处理器就是基于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一样功能的处理器核心,即是将两个物理处理器核心整合入一个内核中。事实上,双核架构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不过此前双核心处理器一直是服务器的专利,现在已经开始普及之中.

amd cpu发展史?

4. 谁能给讲一下AMD和英特尔CPU的发展过程?

1968年7月18日,鲍勃-诺斯和戈登-摩尔的新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丽的圣弗朗西斯科湾畔芒延维尤城的梅多费大街365号开张了。并在成立不久斥资15000美元从一家叫INTELCO的公司手中买下了INTEL名称的使用权。由此INTEL这位半导体巨人开始了他在IT行业传奇般的历史。 
  1971年11月15日,这一天被当作全球IT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而被写入许多计算机专业教科书。INTEL公司的工程师霍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这款4位微处理器虽然只有45条指令,而且每秒只能执行5万条指令。甚至比不上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但它的集成度却要高很多,一块4004的重量还不到一盅司。 
  80年代初,INTEL牢牢抓住了一根由创始于1896年的IBM伸向他的橄榄枝。1981年是INTEL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INTEL销售工程师维斯顿维INTEL的8088处理器找到了一位重要的客户—蓝色巨人IBM,在随后IBM制造的个人电脑中开始使用INTEL的8088微处理器作为其核心处理器。INTEL从此名声大振。《财富》杂志也把INTEL列为在商业上取得最为巨大成功的17个企业之一。 
  随着INTEL的发展,其研发实力也不断的增强,早期80X86系列微处理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了。而INTEL在忙于研发下一代处理器时发现,他最终不可能取得用数字注册商标,于是决定使用一个好听而且更容易被注册的名字来命名它的下一代微处理器,这个名字就是Pentium。 
  1993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NTEL Pentium处理器正式发布,宣布个人电脑开始进入多媒体时代。 
  2003年3月,INTEL有史以来首次发布一种完整的计算解决方案—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此次发布可以看作是INTEL全面进军移动便携式电脑的先兆。 
  微处理器的发展一直在遵循着摩尔定律,始终没有违背,但正式按照定律和目前的研发速度,专家们推断目前的微处理器生产技术即将面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INTEL似乎看到了处理器发照举步艰难。因此再次敞开了广博的胸襟,把臂膀伸向自己尽可能触及的芯片制造领域中,迅驰移动技术也成了INTEL叩开未来之门的敲门砖


AMD生物就看这个吧http://baike.baidu.com/view/810.html?wtp=tt

5. AMD公司CPU的发展史

超威半导体(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是一家集成电路的设计和生产公司,成立于1969年,专为电脑、通信及电子消费类市场供应各种芯片产品,其中包括用于通信及网络设备的微处理器、闪存以及基于硅片技术的解决方案等。总公司设于美国加州硅谷内森尼韦尔,除了在世界各大城市设有办事处之外,还在美国、欧洲、日本及亚洲等地设有生产中心。公司有超过 70% 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公司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代号为AMD。

AMD是目前唯一可与Intel匹敌的CPU厂商。AMD出品之CPU的特点是以较低的核心时脉频率产生相对上较高的运算效率,其主频通常会比同效能的Intel CPU低1GHz左右。自从Athlon XP上市以来,AMD与Intel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而在2003年时AMD抢先于Intel之前发表了具有64位元寻址的Athlon 64中央处理器,使得AMD的技术已经与Intel相当,或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于Intel。在2005年时AMD追随Intel的脚步发布了拥有两个核心的中央处理器——Athlon 64 X2,该系列产品与Intel稍后推出的Core 2系列改良版双核心处理器,是目前PC用CPU里面效能最佳的两套系统。而由于两家厂商目前都是以双核心系统作为新产品的开发主轴,使得AMD的Athlon 64 FX-57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单核心民用中央处理器(其他效能更高的产品都是采用双核心架构)。

AMD 年表
1969年,5月1日公司成立。 
1970年,Am2501开发完成。 
1972年,9月开始生产晶圆,同年发行股票。 
1973年,1月第一个生产基地落成在马来西亚。 
1975年,AM9102进入RAM市场。 
1976年,与Intel公司签署专利相互授权协议。 
1977年,与西门子公司创建AMC公司。 
1978年,一个组装生产基地的落成在马尼拉。同年AMD公司年营业额达1亿美元。 
1979年,股票在纽约上市,奥斯丁生产基地落成。 
1981年,AMD制造的芯片被用于的建造航天飞机,同年决定与Intel公司扩大合作。 
1982年,新式生产线(MMP)开始投入使用。 
1983年,新加坡分公司成立,同年推出INT.STD.1000质量标准。 
1984年,曼谷生产基地建设并扩建奥斯丁公厂。 
1985年,被列入财富500强。同年启动自由芯片计划。 
1986年,10月,AMD公司首次裁员。 
1987年,索尼公司合作生产CMOS芯片,4月向INTEL提起诉讼,这场官事持的续5年,以AMD胜诉告终。 
1988年,10月SDC基地开始动工。 
1990年,5月Rich Previte成为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1991年,3月生产AM386 CPU。 
1992年,2月AMD对Intel法律诉讼结束,AMD胜诉,获得生产386处理器的资格。 
1993年,4月开始生产闪存,同月,推出AM486 
1994年,1月AMD与康柏公司合作,并供应AM485型 CPU。 
1995年,Fab 25建成。 
1996年,AMD收购NexGen。 
1997年,AMD-K6出品。 
1998年,K7处理器发布。 
1999年,Athlon处理器问世。 
2000年,AMD在第一季度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10亿美元,打破了公司的销售记录,同年Fab 30开始投入生产。 
2001年,AMD推出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AMD 速龙 MP 双处理器。 
2002年,AMD收购Alchemy Semiconductor。 
2003年,AMD 推出面向服务器Opteron(皓龙) 处理器,同年9月,推出第一款桌面级的64位微处理器。 
2006年,AMD发布了Socket AM2,以取代Socket 754和Socket 939。 
2006年,7月24日,AMD收购ATi 

[编辑] AMD CPU年表
1989年 Am386SX/DX 
1993年 Am486 
1996年 K5 
1997年4月 K6 
1998年 K6-ii 
1999年2月 K6-iii 
1999年6月 K7 Athlon 
2001年10月 K7 Palomino 核心 Athlon XP 
2004年1月 K7 Barton 核心 Athlon XP 
2004年9月 K8 Socket 754 Athlon 64, Socket 940 Athlon 64 FX 
2004年7月 K8 Sempron 
2004年6月 K8 Socket 939 Athlon 64 
2005年3月 K8 Socket 754 Turion 64 
2005年4月 K8 Athlon 64 X2 Dual-core 
2006年5月 K8 Socket AM2 Athlon 64, Socket S1 Turion 64 X2 
2006年8月 K8 Socket F Opteron 

[编辑] 产品评价
AMD处理器产品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


[编辑] 第一阶段
80486至K6阶段。初期的产品策略主要是以较低廉的产品价格为诉求,虽然最高性能不若同期的Intel产品,但却拥有较佳的价格性能比。


[编辑] 第二阶段
K7阶段。K7的性能尤其是在浮点运算能力方面,受到不少DIY(自行组装电脑)用户的欢迎。由于相对于Intel,AMD对于CPU的倍频锁定限制较松,因此广受许多超频用户的欢迎。但也由于缺乏过热保护,超频过度的K7系列CPU有较高的烧毁风险,导致部分消费者对其稳定度的信心偏低。


[编辑] 第三阶段
K8阶段。由于率先于Intel之前优先投入64位元CPU的市场,使得AMD在64位元CPU的领域有比较早发展的优势,此阶段的AMD产品仍采取了一贯的低主频高性能策略,解决因为电气性能有限导致CPU不稳定和发热量、耗电功率过大的问题。


[编辑] 产品线
Athlon 64 
Sempron 
Turion 64 
Opteron 
Geode 
AMD的产品线中,大致分为 Sampron、Athlon 64 与 Athlon FX三大系列

Sampron 属于较低阶配备,工作频率低,但温度相对低很多。

Athlon 64 X2 属于双核心技术,适用于要处理多工作的使用者。

Athlon FX 属于单核心技术,执行效能较高,虽然不具备多线程处理能力,但对多媒体处理、3D游戏,FX系列是最佳的选择。


[编辑] ATI
超威于2006年7月24日(GMT+8)宣布以54亿美元全面并购ATi,到2006年7月底并购工作已经开始,原ATi的研发中心都已开始人事变动,AMD和ATi在等待来自联邦法院的裁决,认定该兼并生效。

ATi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图形处理芯片的公司,其影雷系列显示芯片是民用图形显示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的芯片之一。除显示芯片之外,ATI最近还开发主板控制芯片。有人认为,AMD并购ATi就是为了期望拥有自主主板控制芯片研发能力,不再受制于台湾的芯片厂商和Nvidia。但是有人担心,兼并ATi后,在图形芯片领域AMD和Nvidia最终会从现在的合作走向竞争。

AMD公司CPU的发展史

6. 谁能给我讲下AMD CPU的详细分类和发展史啊

AMD CPU 的核心类型

  1) Athlon XP 的核心类型

  Athlon XP 有 4 种不同的核心类型,但都有共同之处:都采用 Socket A 接口,而且都采用 PR 标称值标注。

  2) Palomino

  这是最早的 Athlon XP 的核心,采用 0.18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为 1.7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256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266MHz。

  3) Thoroughbred

  这是第一种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的 Athlon XP 核心,又分为 Thoroughbred-A 和 Thoroughbred-B 两种版本,核心电压 1.65V-1.7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256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266MHz 和 333MHz。

  4) Thorton

  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 1.6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256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333MHz。可以看作是屏蔽了一半二级缓存的 Barton。


  5) Barton

  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 1.6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512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333MHz 和 400MHz。


(三)新 Duron 的核心类型

  AppleBred

  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 1.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64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266MHz。没有采用 PR 标称值标注,而以实际频率标注,有 1.4GHz、1.6GHz 和 1.8GHz 三种。


(四)Athlon 64 系列 CPU 的核心类型

  1) Sledgehammer

  Sledgehammer 是 AMD 服务器 CPU 的核心,是 64 位的 CPU,一般为 940 接口,采用 0.13 微米工艺。Sledgehammer 的功能强大,集成三条 HyperTransprot 总线,核心使用 12 级流水线,128K 一级缓存、集成 1M 二级缓存,可以用于单路到 8 路 CPU 服务器。Sledgehammer 集成内存控制器,比起传统上位于北桥的内存控制器有更小的延时,支持双通道 DDR 内存,由于是服务器 CPU,当然支持 ECC 校验。

  2) Clawhammer

  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 1.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1MB,封装方式采用 mPGA,采用 Hyper Transport 总线,内置一个 128bit 的内存控制器。采用 Socket 754、Socket 940 和 Socket 939 接口。

  3) Newcastle

  其与 Clawhammer 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二级缓存降为 512KB(这也是 AMD 为了市场需要和加快推广 64 位 CPU 而采取的相对低价政策的结果),其它性能基本相同。

  4) Wincheste

  Wincheste 是比较新的 AMD Athlon 64 CPU 核心,是 64 位的 CPU,一般为 939 接口,0.09 微米制造工艺。这种核心使用 200MHz 外频,支持 1GHyperTransprot 总线,512K 二级缓存,性价比较好。Wincheste 集成双通道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 DDR 内存,由于使用新的工艺,Wincheste 的发热量比旧的 Athlon 小,性能也有所提升。

  5) Troy

  Troy 是 AMD 第一个使用 90nm 制造工艺的 Opteron 核心。Troy 核心是在 Sledgehammer 基础上增添了多项新技术而来的,通常为 940 针脚,拥有 128K 一级缓存和 1MB (1024 KB)二级缓存。同样使用 200MHz 外频,支持 1GHyperTransprot 总线,集成了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 DDR 400 内存,并且可以支持 ECC 内存。此外,Troy 核心还提供了对 SSE-3 的支持,和 Intel 的 Xeon 相同。总的来说,Troy 是一款不错的 CPU 核心。

  6) Venice

  Venice 核心是在 Wincheste 核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技术参数和 Wincheste 基本相同:一样基于 X86-64 架构、整合双通道内存控制器、512KB L2 缓存、90nm 制造工艺、200MHz 外频,支持 1GHyperTransprot 总线。Venice 的变化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使用了 Dual Stress Liner(简称 DSL)技术,可以将半导体晶体管的响应速度提高 24%,这样 CPU 有更大的频率空间,更容易超频;二是提供了对 SSE-3 的支持,和 Intel 的 CPU 相同;三是进一步改良了内存控制器,一定程度上增加处理器的性能,更主要的是增加内存控制器对不同 DIMM 模块和不同配置的兼容性。此外 Venice 核心还使用了动态电压,不同的 CPU 可能会有不同的电压。

  7) SanDiego

  SanDiego 核心与 Venice 一样,是在 Wincheste 核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技术参数和 Venice 非常接近,Venice 拥有的新技术、新功能,SanDiego 核心一样拥有。不过 AMD 公司将 SanDiego 核心定位到顶级 Athlon 64 处理器之上,甚至用于服务器 CPU。可以将 SanDiego 看作是 Venice 核心的高级版本,只不过缓存容量由 512KB 提升到了 1MB。当然,由于 L2 缓存增加,SanDiego 核心的内核尺寸也有所增加,从 Venice 核心的 84 平方毫米增加到 115 平方毫米,当然价格也更高昂。


(五)闪龙系列 CPU 的核心类型

  1) Paris

  Paris 核心是 Barton 核心的继任者,主要用于 AMD 的闪龙,早期的 754 接口闪龙部分使用 Paris 核心。Paris 采用 90nm 制造工艺,支持 iSSE2 指令集,一般为 256K 二级缓存,200MHz 外频。Paris 核心是 32 位 CPU,来源于 K8 核心,因此也具备了内存控制单元。CPU 内建内存控制器的主要优点,在于内存控制器可以以 CPU 频率运行,比起传统上位于北桥的内存控制器有更小的延时。使用 Paris 核心的闪龙与 Socket A 接口闪龙 CPU 相比,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2) Palermo

  Palermo 核心目前主要用于 AMD 的闪龙 CPU,使用 Socket 754 接口、90nm 制造工艺,1.4V 左右电压,200MHz 外频,128K 或者 256K 二级缓存。Palermo 核心源于 K8 的 Wincheste 核心,不过是 32 位的。除了拥有与 AMD 高端处理器相同的内部架构,还具备了 EVP、Cool'n'Quiet;和 HyperTransport 等 AMD 独有的技术,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冷静”、更高计算能力的优秀处理器。由于脱胎与 ATHLON 64 处理器,所以,Palermo 同样具备了内存控制单元。CPU 内建内存控制器的主要优点,在于内存控制器可以以 CPU 频率运行,比起传统上位于北桥的内存控制器有更小的延时。


(六)双核心类型 

  在2005年以前,主频一直是两大处理器巨头 Intel 和 AMD 争相追逐的焦点。而且处理器主频也在 Intel 和 AMD 的推动下,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就在处理器主频提升速度的同时,也发现在目前的情况下,单纯主频的提升,已经无法为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带来明显的好处,并且高主频带来了处理器巨大的发热量。更为不利是,Intel 和 AMD 两家在处理器主频提升上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在这种情况下,Intel 和 AMD 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多核心的发展方向。在不用进行大规模开发的情况下,将现有产品发展成为理论性能更为强大的多核心处理器系统,无疑是相当明智的选择。

  双核处理器就是基于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一样功能的处理器核心,即是将两个物理处理器核心整合入一个内核中。事实上,双核架构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不过此前双核心处理器一直是服务器的专利,现在已经开始普及之中。

  1) Intel 的双核心处理器介绍

  目前 Intel 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有 Pentium D 和 Pentium Extreme Edition,同时推出 945/955 芯片组来支持新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采用 90nm 工艺生产的这两款新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使用是没有针脚的 LGA 775 接口,但处理器底部的贴片电容数目有所增加,排列方式也有所不同。

  桌面平台的核心代号 Smithfield 的处理器,正式命名为 Pentium D 处理器。除了摆脱阿拉伯数字改用英文字母来表示这次双核心处理器的世代交替外,D 的字母也更容易让人联想起 Dual-Core 双核心的涵义。

  Intel 的双核心构架,更像是一个双 CPU 平台,Pentium D 处理器继续沿用 Prescott 架构及 90nm 生产技术生产。Pentium D 内核实际上由于两个独立的 Prescott 核心组成,每个核心拥有独立的 1MB L2 缓存及执行单元,两个核心加起来一共拥有 2MB。但由于处理器中的两个核心都拥有独立的缓存,因此必须保证每个二级缓存当中的信息完全一致,否则就会出现运算错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ntel 将两个核心之间的协调工作交给了外部的 MCH(北桥)芯片。虽然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存储并不巨大,但由于需要通过外部的 MCH 芯片进行协调处理,毫无疑问的会对整个的处理速度带来一定的延迟,从而影响到处理器整体性能的发挥。

  由于采用 Prescott 内核,因此 Pentium D 也支持 EM64T 技术、XD bit 安全技术。值得一提的是,Pentium D 处理器将不支持 Hyper-Threading 技术。原因很明显:在多个物理处理器及多个逻辑处理器之间正确分配数据流、平衡运算任务并非易事。比如,如果应用程序需要两个运算线程,很明显每个线程对应一个物理内核,但如果有 3 个运算线程呢?因此为了减少双核心 Pentium D 架构复杂性,英特尔决定在针对主流市场的 Pentium D 中取消对 Hyper-Threading 技术的支持。

  同出自 Intel 之手,而且 Pentium D 和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两款双核心处理器名字上的差别也预示着这两款处理器在规格上也不尽相同。其中,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的支持。Pentium D 不能支持超线程技术,而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在打开超线程技术的情况下,双核心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处理器能够模拟出另外两个逻辑处理器,可以被系统认成四核心系统。


  2) AMD 的双核心处理器介绍

  AMD 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分别是双核心的 Opteron 系列和全新的 Athlon 64 X2 系列处理器。其中,Athlon 64 X2 是用以抗衡 Pentium D 和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的桌面双核心处理器系列。

  AMD 推出的 Athlon 64 X2 是由两个 Athlon 64 处理器上采用的 Venice 核心组合而成,每个核心拥有独立的 512KB(1MB) L2 缓存及执行单元。除了多出一个核芯之外,从架构上相对于目前 Athlon 64 在架构上并没有任何重大的改变。

  双核心 Athlon 64 X2 的大部分规格、功能与我们熟悉的 Athlon 64 架构没有任何区别,也就是说,新推出的 Athlon 64 X2 双核心处理器,仍然支持 1GHz 规格的 HyperTransport 总线,并且内建了支持双通道设置的 DDR 内存控制器。

  与 Intel 双核心处理器不同的是,Athlon 64 X2 的两个内核并不需要经过 MCH 进行相互之间的协调。 AMD 在 Athlon 64 X2 双核心处理器的内部提供了一个称为 System Request Queue(系统请求队列)的技术,在工作的时候,每一个核心都将其请求放在 SRQ 中,当获得资源之后,请求将会被送往相应的执行核心。也就是说,所有的处理过程都在 CPU 核心范围之内完成,并不需要借助外部设备。


  对于双核心架构,AMD 的做法是将两个核心整合在同一片硅晶内核之中,而 Intel 的双核心处理方式则更像是简单的将两个核心做到一起而已。与 Intel 的双核心架构相比,AMD 双核心处理器系统不会在两个核心之间存在传输瓶颈的问题。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Athlon 64 X2 的架构要明显优于 Pentium D 架构。

  虽然与 Intel 相比,AMD 并不用担心 Prescott 核心这样的功耗和发热大户,但是同样需要为双核心处理器考虑降低功耗的方式。为此 AMD 并没有采用降低主频的办法,而是在其使用 90nm 工艺生产的 Athlon 64 X2 处理器中,采用了所谓的 Dual Stress Liner 应变硅技术,与 SOI 技术配合使用,能够生产出性能更高、耗电更低的晶体管。

  AMD 推出的 Athlon 64 X2 处理器给用户带来最实惠的好处就是,不需要更换平台,就能使用新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只要对老主板升级一下 BIOS 就可以了。这与 Intel 双核心处理器必须更换新平台才能支持的做法相比,升级双核心系统会节省不少费用。

7. AMD的CPU发展和各种优劣势

INTEL和AMD处理器谁强谁弱一直是广大消费者争论不休的,从而诞生出A饭和I饭。 做什么用的配置选什么样的CPU也是很有学问的。在硬件论坛中看到网友江湖矛盾发表的题为《认清AMD和intel优劣,做出正确选择》,觉得作者分析的有一定道理,但有些地方也有些偏颇,AMD真四核的性能果然强于INTEL的“假”四核吗?欢迎大家一起来拍砖。
  AMD翼龙推出后,批评声一片,老调重弹,无非又是Super π不如肉而已,对此我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价钱刚出来时的虚高,这就更不用多说了。Super π对某些人来说“你是我的唯一”,我这里还是唱唱反调,科学分析它们优劣,给大家一个正确选择方式(当然只是我个人认为的科学方式)。
  先说说AMD优势:
  又是老调:内存控制器和HT总线,它确实使AMD摆脱了带宽之苦。反观intel FSB仍采用单向式传输设计,不支持多点传输。加之内存控制器在北桥,带宽成了intel软肋,时时困扰intel。
  缓存: Intel和AMD处理器在一级缓存的逻辑结构设计上有所不同,所以二级缓存对CPU性能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为CPU读取的 数据(包括指令)中有80%的数据来自一级缓存,所以一级缓存的逻辑结构决定了CPU二级缓存容量对CPU性能的影响。Intel的处理器的一级数据缓存被称为“数据代码指令追踪(读写)缓存”;AMD的的一级数据缓存叫作“实数据读写缓存”。所以AMD本身对二级缓存依赖就不大,加之翼龙采用了大的三级缓存,所以在缓存上,AMD已经远超intel。
  多核:AMD四核是实在的,intel是两核粘贴的,这是事实的,也是老调的。那是不是说intel就不如AMD错,intel CORE核心四组解码单元,指令集,VT(虚拟化技术)、ESIT等都远超AMD,intel发动机还是超强的,这也就是Super π优势来源。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1、如果是用集成显卡,建议最好选择AMD,集成显卡最大毛病就是占用内存尤其是内存带宽,这对intel本来就严峻带宽问题是雪上加霜。
  2、另外,就超频来说,intel目前是远胜AMD,如果你想获得大幅度超频快感还是intel吧,即使黑盒的,不锁倍频的,也是不如intel的。(在intel平台超频如果超过一定幅度,性能不升反降,充分说明intel带宽困扰,当然这是在极限情况下,一般玩家在风冷条件下,遇不到)
  3、多任务还是选择AMD的,这就是真四核以及AMD缓存的优势了。
  其实最后最想说的是:U现在已经足够强大了,选什么看自己的爱好了,就组成整个平台来看,同等价钱下A和I差别其实你觉察不到的。还是看看硬盘吧,龟速的硬盘才是拖平台的后腿真正问题,

AMD的CPU发展和各种优劣势

8. AMD的CPU发展历程

AMD是芯片厂商,不好光说CPU的。

AMD 8080(1974年)、8085(1976年)、8086(1978年)、8088(1979年)、80186(1982年)、80188、80286微处理器,使用Intel 8080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Intel同名产品基本相同。
•  AMD 386(1991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9,有SX和DX之分,分别与Intel 80386SX和DX相兼容的微处理器。AMD 386DX与Intel 386DX同为32位处理器。不同的是AMD 386SX是一个完全的16位处理器,而Intel 386SX是一种准32位处理器----内部总线32位,外部16位。AMD 386DX的性能与Intel 80386DX相差无己,同为当时的主流产品之一。AMD也曾研发了386 DE等多种型号基于386核心的嵌入式产品。
•  AMD 486DX(1993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4,AMD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代486产品。而后陆续推出了其他486级别
的产品,常见的型号有:486DX2,核心代号P24;486DX4,核心代号P24C;486SX2,核心代号P23等。其它
衍生型号还有486DE、486DXL2等,比较少见。AMD 486的最高频率为120MHz(DX4-120),这是第一次在频率上超越了强大的竞争对手Intel。

•  AMD 5X86(1995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X5,AMD公司在486市场的利器。486时代的后期,TI(德州仪器)推出了高性价比的TI486DX2- 80,很快占领了中低端市场,Intel也推出了高端的Pentium系列。AMD为了抢占市场的空缺,便推出了5x86系列CPU(几乎是与Cyrix 5x86同时推出)。它是486级最高频的产品----33*4、133MHz,0.35微米制造工艺,内置16KB一级回写缓存,性能直指 Pentium75,并且功耗要小于Pentium。
•  AMD K5(1997年)微处理器,1997年发布。因为研发问题,其上市时间比竞争对手Intel的"经典奔腾"晚了许多,再加上性能并不十分出色,这个不成功的产品一度使得AMD的市场份额大量丧失。K5的性能非常一般,整数运算能力比不上Cyrix 6x86,但比"经典奔腾"略强;浮点预算能力远远比不上"经典奔腾",但稍强于Cyrix 6x86。综合来看,K5属于实力比较平均的产品,而上市之初的低廉的价格比其性能更加吸引消费者。另外,最高端的K5-RP200产量很小(惯例吧:)并且没有在中国大陆销售。
•  AMD K6(1997年)处理器是与Intel PentiumMMX同档次的产品。是AMD在收购了NexGen,融入当时先进的NexGen
686技术之后的力作。它同样包含了MMX指令集以及比Pentium MMX整整大出一倍的64KB的L1缓存!整体比
较而言,K6是一款成功的作品,只是在性能方面,浮点运算能力依旧低于Pentium MMX。
•  K6-2(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曾经是AMD的拳头产品,现在我们称之为经典。为了打败竞争对手Intel,AMD K6-2系列微处理器在K6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入了对"3DNow!"指令的支持。"3DNow!"指令是对X86体系的重大突破,此项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是大大加强了计算机的3D处理能力,带给我们真正优秀的3D表现。当你使用专门为"3DNow!"优化的软件时就能发现,K6 -2的潜力是多么的巨大。而且大多数K6-2并没有锁频,加上0.25微米制造工艺带给我们的低发热量,能很轻松的超频使用。也就是从K6-2开始,超频不再是Intel的专有名词。同时,.K62也继承了AMD一贯的传统,同频型号比Intel产品价格要低25%左右,市场销量惊人。K6-2系列上市之初使用的是"K6 3D"这个名字("3D"即"3DNow!"),待到正式上市才正名为"K6-2"。正因为如此,大多数K6 3D为ES(少量正式版,毕竟没有量产:)。K6 3D曾经有一款非标准的250MHz产品,但是在正式的K6-2系列中并没有出现。K6-2的最低频率为200MHz,最高达到550MHz。
•  AMD于1999年2月推出了代号为"Sharptooth"(利齿)的K6-3(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它是AMD推出的最后一款支持 Super架构和CPGA封装形式的CPU。K6-3采用了0.25微米制造工艺,集成256KB二级缓存(竞争对手Intel的新赛扬是128KB),并以CPU的主频速度运行。而曾经Socket 7主板上的L2此时就被K6-3自动识别为了L3,这对于高频率的CPU来说无疑很有优势,虽然K6-3的浮点运算依旧差强人意。因为各种原因,K6-3 投放市场之后难觅踪迹,价格也并非平易近人,即便是更加先进的K6-3+出现之后。
•  采用直连架构的 AMD 皓龙(Operon)™ 处理器可以提供领先的单核和双核技术。
•  AMD 速龙(Athlon64),又叫阿斯龙™ 64 处理器可以为企业的台式电脑用户提供卓越的性能和重要的投资保护。
•  AMD 双核速龙™ 64(AthlonX2 64 )处理器可以提供更高的多任务性能,帮助企业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
•  AMD 炫龙™ 64(Turion64) 移动计算技术可以利用移动计算领域的最新成果,提供最高的移动办公能力,以及领先的 64 位计算技术。
•  AMD 闪龙™(Sempron64) 处理器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出色的性价比,而且可以提高员工的日常工作效率。
•  AMD 羿龙™(Phoenom)处理器 全新架构的4核处理器,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在命名中取消“64”,因为现今的CPU都是64位的,不必再标明)。
对于消费者, AMD 也提供全系列 64 位产品
•  AMD 双核速龙™ 64 处理器可以让用户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包括业务应用和视频、照片编辑,内容创建和音频制作等)。这些强大的功能使其成为那些即将上市的新型媒体中心的最佳选择。
•  AMD 速龙™ 64 处理器具有出色的功能和性能,可以提供栩栩如生的数字媒体效果――包括音乐、视频、照片和 DVD 等。
•  AMD 雷鸟™ (Thunderbird)处理器
•  AMD 毒龙™ (Duron)处理器可以说是雷鸟的精简便宜版,架构和雷鸟处理器一样,其差别除了时脉较低之外,就是内建的L2 Cache,只有64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