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上海你最满意什么?

2024-05-05 06:54

1. 生活在上海你最满意什么?

在上海生活了11年,感觉上海有很多让人满意的地方:
    
 2、上海的交通很发达。上海虽然很大,但是坐地铁,基本上哪里都可以到。开车的话也很方便,内环,中环,外环,嘉闵高架,沪闵高架,延安高架,南北高架,四通八达。很多情况下,其实并不是很堵,比我去过的其他城市堵车好的多。
  
 3、上海的医疗环境很好。很多全国有名的医院都可以在这里就近诊疗。在上海去过几次医院,经常看到很多从其他省市坐车赶过来治病的。
  
 4、在上海,绝大多数人的素质还是非常高的。大部分的人都非常守规则。很多人爱帮助别人。民风好。
  
 5、上海购物方便,很多国际品牌应有尽有。因为市场经济比较充分,竞争也比较成分,所以很多东西价格并不高。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在上海,你没有距离感。"海纳百川"是上海的城市特质,无论你来自五湖四海,不会把人拒之门外,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在上海,大家在金钱方面习惯算的清楚一点,事前小人总比事后翻脸的好。契约精神得到最好的体现,做人做事都比较靠谱。
  
 三、在上海,这里的人说话和声细气,有涵养素质好,文明程度很高,遇到纠纷不爱暴力,真正是"动口不动手",大街上难得见到打架。
  
 四、在上海, 社会 治安绝对是交口称赞,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发案率始终全国最低。即使是晚归的单身女性,也无需担心走夜路的安全问题。
  
 五、在上海,你可以放心的进入任何一家饭店酒楼、 娱乐 场所,而不用担心会被宰或被强迫消费。服务质量如不满意,还能随时投诉。
  
 六、在上海,哪怕半夜三更,晚上饿了,附近就一定有个夜宵排挡或通宵便利店,点上二个菜来瓶啤酒,分分钟帮你解决饥肠辘辘。
  
 七、在上海,出门不需要带很多现金,打车、公交有交通卡。去机场、车站坐地铁就可以到,而且十分准时。商厦、超市、饭店基本都能刷卡或微信支付。
  
 八、在上海,拥有相当多的公共资源。博物馆、美术馆、双年展、各类演出常年不断。只要你愿意都能接触到,可以欣赏最具震撼力的艺术展品,体验丰富多样的生活。
  
 九、在上海,好吃的东西特别多,中西餐饮应有尽有。下到三元一付大饼油条,上到人均四位数的米其林餐厅,都可以品尝到,各取所需丰俭随意。
  
 十、在上海,服务业水准相当高,而且都按市场规律办事,礼貌、客气、服务质量上乘,推诿扯皮的事很少。上海是否爱我,我不知道,但是人们爱上海,却有千万个理由。
  
 中国最好的城市——上海
  
 来上海也十五个年头了。对上海有了大致的了解。上海让你喜欢的肯定多,但让你无奈的也不少。
  
 今天就聊二个上海最让我喜欢的二点。
  
 一、上海是个讲规矩的地方。这里有个参照系,只能国内相比较。
  
 不论私与私交往、私与公交往,按契约办事为第一要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先小人后君子”。这样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或事物突发其他……,一切以契约文本说话。以一开始的小尴尬避免了以后可能出现的大尴尬。
  
 所以在上海,做事相对顺畅、处理问题相对容易。
  
 二、上海是一个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疾驰的列车。信息量的大、信息量的快令你目不睱接。尤其适合年轻人锻炼,是最好的人生实习基地。
  
 我家乡二个同学的孩子在同一座大学同时毕业。一个同学依靠地方人脉关系进了事业单位,四平八稳过起舒心无虑小日月。而另一同学在家乡无权无势,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干脆到外面闯荡,第一站上海,进进出出几个公司,有得被炒鱿鱼,有他炒老板……。几年后决定回乡发展。在一次宴会上二个孩子的表现令我吃惊。不论举手投足,不论说话的语气、观点……,在家乡事业单位的孩子显然已不是与他一个档次。果不其然,不久他结合自己多年在外的人脉、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家乡办了一个医疗器械作坊,现在已是一个上规模的工厂……。
  
 上海可能不是年轻人永久驻足的地方,但是你人生发展的一个驿站。我希望有志的青年人能在这个驿站驻足几何、修整几何、博阅几何,给自己的人生夯一个坚实的基础。
  
 我在上海居住十多年了,上海发展越来越好,我们老两口也欣喜连连。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同新婚不久的老婆,从重庆出发乘船出三峡,经武汉、南京、苏州,一路游抵上海。住在斜土路附近一个地下室式的旅馆里,阴暗潮湿,街上是自行车的洪流,公交车人贴人拥挤不堪。繁华的南京路保括一百等大大小小的店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东西比外地多而丰富,但好一点的衣物要上海的布票和纺织卷。上海的国际饭店和老上海大厦是当年最高的建筑。从外滩望浦东,是一些低矮的房屋工厂,晚上一片漆黑。
  
 当年的上海除了一些繁华的地段外,有不少破败的棚户区和弄堂。每天早上,女人们从家里把一只只硕大的木制马桶拧出来,在弄堂门口在马路边排成一排一排,刷刷刷,刷刷刷,刷马桶的声音此起彼伏,情景壮观!对大多数上海市职工居民,除孩子的入学就业外,每户人家住房十分逼仄,孩子长大了要结婚住房成了老大难。许多人婚期因此一拖再拖。当年外滩的水泥防泛墙半人多高,成了著名的情人墙。每到傍晚,三三两两的年轻男女结伴来到外滩,依偎着扶在墙上,黄浦江水在夕阳下缓缓东去,伴着青年男女们的呢喃情语,见证了那段青春的 历史 。情人墙是青年男女们的天地,那墙没有一丝空隙,外地的游客们只有惊讶和望墙叹息!
  
 改革开放特别是邓小平号召浦东大开发,让上海大变样。我多次来上海,见证了陆家嘴幢幢摩天大楼的建立,见证了八万人 体育 场东方 体育 中心的建立,见证了世博园的建立世博会的举办,见证了国家会展中心的建立,见证了虹桥交通枢纽的建立,见证了许多 科技 中心购物中心艺术中心演出中心绿地公园的建立,见证了国际度假区和迪士尼乐园的建立等等等等…
  
 至今为止,我已经在上海住了十多年。上海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上海服务业发达,生活购物方便,物质丰富,价格公平。端午节去嘉兴新居过,让我惊讶的是在嘉兴大润发的同款嘉兴棕子竞然还没有上海超市的便宜。因为市场大,销量大,因而采购量大,价格低一点是必然的。虽然我的医保关系不在上海,但不影响我生病了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随着环境越来越好,我同上海居民一样可以预期更长的更优质的生命。在上海我看过世界级的高尔夫赛,NBA上海赛,网球大师赛,F1赛,游泳赛,羽毛球赛,足球赛…我看过世界级的芭蕾舞表演,听过交响乐,新年音乐会…
  
 在上海空闲时间可以去博物馆,展覧会参观,也可以去上海市内和周边江苏浙江古镇游玩。我老婆四军医大毕业,她和同学不定期聚会,有空我也会参加,不论是将军教授是院长是主任还是其它职位职称,大家小聚谈同学谈老师谈实事谈 旅游 ,古今中外,畅论人生。每次都实行AA制,彼此欢乐愉快。上海的交通发达,我住在二号线淞虹路地铁站马路对面的小区,到虹桥机场和火车站很方便。
  
 我的两个小外孙女出生在上海,大的马上要读小学,小的上上海儿童基金会幼儿园。从小上海就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环境,大外孙女学钢琴,正准备八月份上海的钢琴考级。小外孙女暑假每天到长宁区少儿业余体校学体操,体校有专门教练,还会每天提供午歺。她们生活在上海是幸福的,她们也是上海的未来。
  
 我在嘉陵江源头生活工作过,嘉陵江从源头到重庆汇入长江,我从长江上游的重庆来到上海,长江在上海汇入东海。我在上海将渡过自己的晚年。每天到健身中心活动一个小时,争取多享受几年上海给我人生带来的快乐。
  
 上海还在发展,上海还在进步。上海还需努力为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发挥带头作用。
  
 来上海也十五个年头了。对上海有了大致的了解。上海让你喜欢的肯定多,但让你无奈的也不少。
  
 今天就聊二个上海最让我喜欢的二点。
  
 一、上海是个讲规矩的地方。这里有个参照系,只能国内相比较。
  
 不论私与私交往、私与公交往,按契约办事为第一要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先小人后君子”。这样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或事物突发其他……,一切以契约文本说话。以一开始的小尴尬避免了以后可能出现的大尴尬。
  
 所以在上海,做事相对顺畅、处理问题相对容易。
  
 二、上海是一个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疾驰的列车。信息量的大、信息量的快令你目不睱接。尤其适合年轻人锻炼,是最好的人生实习基地。
  
 我家乡二个同学的孩子在同一座大学同时毕业。一个同学依靠地方人脉关系进了事业单位,四平八稳过起舒心无虑小日月。而另一同学在家乡无权无势,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干脆到外面闯荡,第一站上海,进进出出几个公司,有得被炒鱿鱼,有他炒老板……。几年后决定回乡发展。在一次宴会上二个孩子的表现令我吃惊。不论举手投足,不论说话的语气、观点……,在家乡事业单位的孩子显然已不是与他一个档次。果不其然,不久他结合自己多年在外的人脉、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家乡办了一个医疗器械作坊,现在已是一个上规模的工厂……。
  
 上海可能不是年轻人永久驻足的地方,但是你人生发展的一个驿站。我希望有志的青年人能在这个驿站驻足几何、修整几何、博阅几何,给自己的人生夯一个坚实的基础。
  
   
  
 源自规则与素质的自觉
  
 巜上海的传承》。
  
 我作为一个上海人对于自己生活了七十余年的城市究竟了解了多少?从地理位置上看,是得天独厚的,海陆空江的交通状况十分便利。因为濒海临江,空气质量在全国各地每况日下的情况下,上海还是过得去的。过去上海的轻纺产品全国闻名,那时候全国支援大上海。我们几十年的丰富经验,上海的特点在于:上海的办事规矩实在,上海的治安状况良好,上海的医疗名列前矛,上海的教育理念先进,上海的工资水平令人羡慕,上海的办事效率很高。其实上海人也有说不尽的苦楚。上学难看病难困惑着上海人。看一次医生,早上头班车出发,到了医院人山人海,三个小时排队挂号,二个小时轮到和医生见面,又是几个小时的检查化验,等待报告出来,快到下班了。钱化了,病也看了,天色晩了,拖着疲惫不堪的双腿,回家去。几个月折滕一次,够你受的。年老的八十多岁,由六十多岁的孩子,陪夜,在医院里面奔波,也是够累的了。老头子照顾老头子,有什么办法呢?上海人有急病要住院治疗,还得开后门找门路,化掉点小钱也是在所难免的。一个城市的演变总是曲曲弯弯的,不过令人心慰的是上海人的平均寿命达到八十四岁,是一个了不起的挑战,是得道于上海的综合因素。我对上海基本上是满意的。
  
 我生活上海十年了,从上学到工作,也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坚持自己的梦想,我向往的生活就是热闹,即使有多大的压力和责任自己扛,生活中每天有不如意,为了明天继续加油。现在对上海有很多不舍,慢慢的身边的同学大部分都回老家了,现在想想,回去才是最容易的决定,留下来需要鼓起勇气。愿生活在上海的人越来越好,万事顺心。
  
 没有您买不到的商品,只有您想不到的商品。
  
 上海的书店叫“书城”,面积太大了!书籍太多了!随便翻阅,不买也行,这点我最满意。

生活在上海你最满意什么?

2. 描写上海生活的散文

   上海是个既繁华又经济发达的一个城市,那上海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描写上海生活的散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描写上海生活的散文【一】     夏日,上海的清晨,如同它的地位,第一个迎来东方的朝霞。刚近五时,我晨练跑步在浦江西岸的江滩小道上,见证了一轮旭日在城市的楼宇间冉冉升起。
     晨练完毕,又陪老伴走进徐家汇某菜场。跨入菜场,吸引我眼球的并非是那五颜六色堆集入市的时令果蔬;也不是嗡鸣入耳“王婆卖瓜”的揽客吆喝;而是被市场内大多数购买者的形态所震惊。此时映入眼帘涌动的人群里,有鬓发花白相互携扶的伴侣;有佝胸驼背蹒跚移步的老人;也有手拄拐杖独坐轮犄的耄耋老者。仿佛给我一种这个菜场是专对老人而开放的感觉。我虽也六十多岁,可今天在这里真的显得较年轻。
     目睹这些老人拥挤在嘈杂的菜场里,人人汗流夹背,个个垂声喘息,心中不由一阵怜悯和酸楚。他们是在为自己度日生活?还是为犒劳儿孙必行家务?反正从每个人脸上那无奈的表情和疲惫的眼神,我看不出半点晚年生活十分幸福的迹象。菜场门外,一位银发大爷推着中风的老伴,在树荫下叮嘱老伴千万别乱动等他买菜出来;一位白发老太婆手柱拐杖艰难地向菜场台阶蹒跚迈进;更有一位弯腰跎背的大爷,手拎一袋青菜走出菜场,艰难地爬上轮椅车。我注视着他,看谁是推车人?但见老人坐上车后稍歇几分钟,并没有推车人来,而是靠他自己操控着轮椅车缓缓的驶离菜场。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心中莫名的一阵阵痛和后怕……
     菜场里,我紧随老伴,她买我拎分工协作。当我们缓缓前移时,身后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耄耋老人,拍拍我的腿,用唦哑的嗓子向我求助:“同志,请帮我拿瓶醋”我回头一看是位皱纹面如蛛网,白发寥寥稀疏的老奶奶。她戴着一幅浅茶色的眼镜,衣着十分艳丽整洁,一看就像是上海退休老知。我急忙从货架上拿瓶醋递给她问道:“老阿婆!您这大年纪还来买菜呀!孩子们呢?”她略聋的耳朵没听清,大声回我:“不要了,谢谢你!”我苦笑道:“我问你,你的儿女们呢?”我又大声重复一遍,她才慢慢道来:“我今年八十六啦,他们走啦,都走啦!老伴前年就走啦,俩个儿女都早出国啦……他们每个月都会给我寄钱回来的……”说着说着脸上还泛起为儿女骄傲的微笑。面对这位孤寡老人的笑脸,我无言以对的猜想,有钱真的就很幸福吗?
     自古人生谁不老,到老勿须苟且生。看着这满菜场的老人我忧心忡忡地深思,这座城市的年轻人都去哪啦?他(她)们的儿女都怎么啦?城市在发展,人口老龄化。年轻人为事业为生计而拼搏,无暇顾及父辈和胆养老人就真的是理由吗?面对时代的进步和养老福利的落差,何时才能跟上现实的步伐?我紧随老伴拎着蔬菜走出菜场,一路走一路闷闷不乐,不知不觉胡思乱想地回到了家……
     描写上海生活的散文【二】     上海,我只去过两次。
     第一次是五年前,出差途中偶尔去的。因公务在身,行色匆匆中,见识了上海的第一面。
     也许是脑海里国际大都市的定势久矣,说实话,第一眼的上海给我的印象很是不好。当时由宁到沪,为方便起见,乘坐豪华大巴。汽车到站,正处于市中间位置,下车就是满眼的平房,破旧不堪,唯一的生机就是房顶的鸽子在呼啸飞旋。疑惑不解,是不是到了老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虽然破旧,却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如果是也倒罢了,上海的平房毕竟不是四合院。
     于是,大都市的形象,一点也没有感觉到。看市容,五六层的楼房比比皆是,期待中的高楼大厦见不到。阳台上、窗户里到处飘扬着衣服,如当初的万国旗。当时我就想,只知道外滩有万国建筑,不知道上海还有万国旗呢!只见街道上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一个字,脏。第一感受,不喜欢上海。
     第二次去的时候,因为时间充裕,专门逛逛风光好的地方,到了浦东地界,看了黄浦江畔,才感受到大上海的魅力。
     东方明珠自然是第一标志。登上高层,俯瞰大地,所谓城市风光尽收眼底。整个陆家嘴高楼参差,鳞次栉比,尽显大都市风采。毗邻的金茂大厦,高耸云天,顶层正在进行高空跳伞比赛,五彩缤纷的降落伞如空中花朵,徐徐飘落,煞是好看。
     乘坐在舒适优雅的磁悬浮上,高速疾驰,我留意一下速度显示,达到了时速430公里。据说这是国际上唯一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一路飞驰,直到浦东国际机场,进入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迎面两位拖着行李箱的空中小姐,正优雅地归来。为欣赏久负盛名的外滩夜色,专门在附近留宿一晚。待到灯火阑珊,古老的外滩建筑上,灯光五光十色,交织辉映,璀璨瑰丽,确实感觉雍容华贵,壮美至极。
     看到大上海现代化的一面,使人领略到了大都市风情。可想起上海给我的初次印象,总感觉略有遗憾。或许,第一次我见到的只是上海的表象。上海是中国经济的龙头,大上海的繁华与富足,上海人的精明与优越,早已路人皆知。特别是浦东的发展,变化之大,也是举世公认。但总不能忽视一个事实,就是建设得最靓丽的地方,大多都是面子工程,都是那些上级领导能经过的地方,外来客人能看到的地方,个中原因当然更是人人明白。
     众多平民百姓生活的地方,哪怕再垃圾遍地,环境再臭气熏天,也往往得不到及时解决。当然,这并非上海之弊端,而是全国之通病。
     啥时候面子和里子同样发达,尤其是城市内部的平民棚户区,也建设得和黄浦江两岸一样,那时候,大上海,才是真正的国际大都市。
     描写上海生活的散文【三】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于外滩的感受就是电视和图片上的万国建筑群。同学曾经说,在浦西,一点也感受不出那些建筑的美,到了浦东才知道那些图片是在浦东拍的。说实话,听了她们的的话,我的的确确是很失望的,当然我也知道,对于她们来说,和对岸浦东的光鲜比起来,浦西那些灰色的建筑未免显得太寒碜了。上海是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这一点,更多地体现在了徐家汇、浦东的高楼上,而不是灰不溜秋的浦西建筑上。就算有人去欣赏,更多的`也是远远的看它们所构成的建筑群,从他们脚下走过的游人,很遗憾,几乎所有人的脚步都是匆匆的。
     夜晚的外滩的确很美,因为夜幕掩盖去了外墙的灰暗,灯光则让建筑变得晶莹剔透起来,但是我更喜欢白天的建筑。总是梦想着自己在阳光灿烂的下午逛大街,但是逛外滩时却没有这个运气,要不就是和别人一起逛,陪着别人结果只能让自己也跟着脚步匆匆了,唯一的几次独自逛外滩,却总是下着雨,湿漉漉的滋味的确很是难受,把逛的兴致顿时少了一大半,但那些建筑却始终不失其魅力。
     最喜欢的是沿着那些建筑一幢一幢的逛过去。在照片上矮矮的建筑在那个瞬间高大了起来,而且灰色的外墙给了人一种格外的庄严感。那些粗粗的柱子,让人看了心中肃然涌起敬意。无怪乎希腊人在神庙中要采用柱式结构了。比起现代高楼矮矮的台阶,快速的电梯,那些建筑高高的台阶倒更添几分沉稳庄重,倒和中国那些山寺都有很多石阶有了一种异曲同工之妙。而那些有着“上海近代优秀建筑”的牌子也是我每次必读的东西,除了了解它们的历史以外,还能学习感受到这些建筑需要自己细细观察体会才能看到体会到的妙处。比如说汇丰银行那只尾巴被砍了一刀的铜狮子;一些檐下的雕刻、人像柱,若不仰着脖子用力地看到眼睛酸是决计看不到的;再比如说中国银行大楼。
     自从在不知什么时候听了老爸对中国银行大楼的介绍后,对这桩建筑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作为外滩那么多建筑中唯一一幢中国人设计的建筑,看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种奇怪的骄傲感。和其他所有建筑一样,现在的中国银行大楼也是那种灰扑扑的建筑。旁边的和平饭店倒是粉红和白色相间,显得典雅大方,但自己始终是偏爱中国银行大楼的。在远景的照片中,中国银行大楼有点湮没在众多豪华气派的大楼中。就算是近看,很多人也不曾对它多加注意。也许正因为如此,才真正的证明了它是欧式建筑和中式建筑的完美结合。看多了前些年对北京那些不中不洋“扣帽子”式的建筑的批评,才更懂得了中国银行大楼设计师的构思之妙:顶上没有帽子,只是尖尖的有点类似于塔,和楼的主体衔接处是中国传统的飞檐,楼的主体是西式的,中间却很巧妙的嵌入了中式的镂花窗。没有一点突兀的感觉,非常的和谐,一直在外滩建筑群中都不甚出众。中国银行大楼是我唯一喜欢靠在防汛墙上看的建筑,这个距离正好可以把那些细节一览眼中,远看和近观都不会有这一效果。
     很多时候太多东西需要自己去细细感受,所有城市的魅力都是在慢慢的感受中体会到的吧。

3. 生活在上海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我出生在上海金山区的亭林镇,不好意思,和韩寒是老乡,母亲在那里图书馆工作。父亲在上海松江区工作,当时在城里有自己的老宅院。郊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我人生中非常美好的回忆,小镇上的生活节奏很慢,非常方便和安逸,从家里到镇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快速步行达到,不会超过15分钟。镇上大部分人都是熟悉的,非常安全,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会热心相助,没有勾心斗角的繁琐。当时感觉学习没有压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小时候我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各种玩耍,会去桃园里看桃花,捉迷藏,也有机会和同学去田间地头采摘新鲜蔬菜,当然也可以在中学的小山丘上吟诵红楼梦中的各种诗词,那里经常是没人的。在小镇上,还可以吃到很新鲜的美食,经常有农民会贩卖抓获的野生鱼虾,黄鳝,泥鳅,螃蟹等。松江县城的生活更加丰富点,好多的商店,更多的美食,一到节假日张灯结彩。不过我最喜欢的是陪着爷爷到醉白池公园,方塔公园,西林寺,清真寺等探访古迹,陪着他阅读石壁上的各种古文。爷爷退休后专门研究上海松江地区的地方史,留下了大量的作品,80多岁时还天天笔耕不辍。总之,上海郊区的生活和市区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我还是挺怀念那段花一般的惬意岁月,虽然永远回不去了。

生活在上海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4. 上海生活防坑指南

上海聚集了中国最优质的资源和最发达的经济,但同时也聚集了中国最多的骗子小偷等坏人。要在这个城市很好地生活下去,必须具备强大的避坑能力。本文针对的是我们这些把几百几十元都看得比较重的普通人。如果你是资产上千万的有钱人可以直接跳过。
  
 租房支出一般是在上海生活最大的支出,也是最能被坑很多钱的部分。首先,租房最好是找到原始房东,即能够提供房产证身份证并能对应的上的真房东。这样的房东往往不会特别坑,会比较守信用,遵纪守法。但这样的真房东其实不好找,目前比较可靠的途径可能就只有到豆瓣的一些租房小组,或者朋友圈转发之类的私域流量去找,还有一个叫Wellcee的软件看起来也比较可信。如果找不到真房东而找了中介或者二房东,会有什么后果呢?比较好的情况是中介带你和真房东签了合同,这样就只有第一次签合同收了一次比较高的中介费,以后再续签直接找真房东签就行。而比较差的情况就是中介找来二房东和你签合同,这种往往是二房东把房子结构改造过了,无论是住房体验(没有客厅,隔音差)还是安全性(可能被砸墙,物品甚至人身安全没保障)都不太好,而且二房东会想方设法从你身上赚差价,比如电费等本来只要几角钱一度非要在合同上写个更高的价格去赚差价。总之,租房一定要注意避开二房东,让他们无利可图。
   另外房租最好不要超过自己收入四分之一,这样才能让自己能攒得起钱,而不是一直月月光。如果为了虚荣等原因租了超出自己水平的房子,会让自己很累,也会使自己暴露在高风险中。要租到更便宜的房子有几种方式,比如越远越郊区的,远离地铁的,装修老旧的,朝北的这些会比较便宜,综合考虑自己的工作地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房子。但市区会有一些二房东隔出来的看起来也很便宜,这种要避开。如果租了远离地铁的房子,可以自己买个700元左右的公路自行车,这样上下班也不会太花时间,相信省出来的房租很快就能把自行车回本。另外单身人士如果不介意的话也可以找人拼床,这样一来可以用同样的钱租到更好的地段,省了上下班时间,多个人一起做家务也是不错的。
  
 上海由于生活成本高,各行各业的销售都会拼命地进行推销,而不管这个产品是不是真正的适合你。所以这个也需要我们睁大双眼。以我为例,在某地铁站被某英语机构的销售拦下,糊里糊涂就被她带去了店里,然后我说我只是了解一下,结果销售的话术让你根本无法理性做决定,最后让我买了上万的课,尽管我说我没带这么多钱,结果她竟然搬出了分期贷款,帮我用分期贷款买了超出当时我消费水平的课程,关键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上课,完全浪费了。所以不要觉得没有现金或者活期就完事大全了,遇到这种帮你贷款的千万要小心。
   还有一些是健身房的销售,他们会把你拉去签很贵的健身卡,如果你不会谈价很容易被坑,如果你提出异议他们甚至会找一群肌肉男围攻你,美其名曰『关门打狗』,跟黑社会无异了。最终你只能吃哑巴亏,更别说就算办了卡,里面还有教练一直催你买课,还可能当你付了很多钱之后健身房直接关门跑路也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健身的话我会比较推荐那种社区性质的,例如百姓健身房,或者24小时明码标价无推销的那种。
   还有就是一些理发店也很坑,店门上会写洗剪吹只有十几元,但等你进去坐下,就给你头上开始抹东西,完了之后收好几倍的价格,还有让你办卡什么的,这种理发店往往门店比较大,装修比较好,但是就是要坑你钱。推荐选择那种开在商场里一般在超市边一小块,明码标价十几元的那种快剪店。
   倒不是说出不起这个钱,但是这种销售(坑人)模式令人反感。如果你真的做得好,明码标价,多付几倍钱也是可以的。
  
 还要小心的是一些公积金提取机构,这种广告经常出现在各种地方,有时我们会觉得与其让公积金躺在那贬值还不如拿出来用,便去找这些机构提钱。但是到了之后我们会发现他手续费极其高昂,账户扣3元你只能到手1元。这时如果你拒绝了,他们也是会通过各种话术,逼得你最后进行提取,如果说的是真话也就算了,但是其实他们说的话也很不可信,比如他说扣你15000你不同意,他就说给你优惠可以只扣12000拿到相同的钱。但是最后签合同的时候,他们合同上写的还是15000,即便你提出质疑,他们也会搪塞过去。最后你的账户真的被扣掉了15000。而且其实他们的操作也很简单,就只是去做租房提取而已,完全可以自己去做没有任何手续费,如果不是真的急用钱完全没必要找这种机构。
  
 另外还有就是要提防小偷,不要觉得这里是上海人人都很有钱很高尚不会偷东西,那是不可能的。比如自行车,我基本是年年丢年年买,网上也可以搜到很多这种信息,哪里是自行车小偷的窝点,哪里又有手机电脑被偷了,都是很常见的。自行车不管用多好的锁都是没用的,即便买迪卡侬那个最重最贵的锁,该被偷还是被偷。警察也不会管的,即便监控都很完善是可以抓到小偷,但是警察那么忙才不会管这种小事,小偷被抓了惩罚也太轻,还会继续犯案。所以最重要的,买这些东西不要买太贵的,买丢了也不可惜的,剩下就随缘了。
  
 借钱这件事也要谨慎,一定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底线,超过这个量及时止损,不能无限制的给一个人借钱,因为会把自己搞到需要借钱维生的状态的人,大概率也不可能攒到钱还钱。就算真的要借给一个人很多钱,也一定要写欠条拍身份证等信息,约定好最后还钱时间,避免找不到人死无对证和一直拖欠不换。必要时起诉。
  
 总之在上海生活非常容易动不动被坑,而且一坑就是其他地方被坑钱数的几倍几十倍,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避免陷入生活的无底洞。

5. 在上海生活压力大吗

应该说,还是比较大的,当然这是指那些不是上海本地人,大学毕业来上海打拼或者来上海工作发展的人,本地人或者有强势资源的人除外。



在上海生活压力大吗

6. 一个人在上海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23岁,女生,一个人在上海。
  
  
 我一个人的生活是这样的。
  
 工作日篇
  
 AM:
  
 6:00 起床、洗漱。
  
 喝一杯温开水是我必不可少的一件事,然后开始煮粥,通常都是红豆薏仁米(食材都是前一天晚上上准备好)这样梳洗完,早饭也就做好了。
                                          
 
  
 6:30 早上的幸福时光
  
 这个时间段,是我的Dream time,也是我的幸福时光。没有被工作和其他琐事打扰,我会写下今日三件事,和to do list 清单,然后开始我的学习任务。
                                          
 
  
 8:30 出门
  
 通勤时间是1h,在地铁上我会用kindle看书、微信公众号、或者是新闻。
  
 9:30 - 18:30
  
 我的工作是销售,所以这个时间段都是在外面跑客户,所以我随身都会带一个本子、一支笔在拜访完顾客的时候做好记录和总结,并且把日报要填写的东西及早填写好,以及安排接下来要拜访的目标客户。
  
 中午,我通常是在全家或者是kfc、麦当劳这些地方吃饭,顺便午睡个十几分钟。
  
 这份工作我才工作不到一个月,很多东西都在摸索前行,但是我知道的是我想在大上海生活下去,就必须先把这个工作做好,去学习自己要学习的东西然后在慢慢转型。
  
 18:30 - 19:30 在地铁里,回顾今天的to do list 查看那里没有做完整,并且对拜访的客户做记录和总结,并且把日报写完
  
 19:30 到家
  
 19:30 - 20 :30 做饭、吃饭、洗漱
  
 晚饭通常来说也都是自己做,通常来说都是自己做面条吃~
  
 20:30 - 22 :00 学习时间,Dream time
  
 22:00 - 22 :30 手帐时间、总结
  
 22:30 入睡
  
 一个人生活的时候,饮食要特别注意,之前三餐都吃外卖,身体素质不是特别好,所以我早餐和晚餐都是自己做的。因为,我自己知道自己现在离自己想成为的模样还很远,所以我要给自己每天留出3h的时间来学习,来提升自己,就像是火星爷爷说:“超人的伟大事业都是下班后开始的”,可是我不想让自己熬夜,因为在外面,身体健康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
                                          
 
  
 
  
 周末篇
  
 Day1
  
 8:00 睡到自然醒,洗漱,煲银耳汤~
                                          
 
  
 8:30 - 11:30 本周总结、本周计划,以及今天三件事,to do list
  
 午休
  
 13:00 - 17 :00 空余时间,完成之前没有完成的东西
  
 自由时间
  
 19:00 - 22:00 学习时间
  
 
  
 Day2
  
 8:00 睡到自然醒,洗漱,
  
 8:30 - 9:00今天三件事,to do list
  
 自由安排,party time
  
 我通常都会自己利用这一天来旅行,去一个喜欢的书店窝一天,也会去商场shopping,或者和好友约会。
  
 总是,这一天无论做什么都可以。
                                          
 
  
 
  
 但是day1 不一定是周日,而是周末的其中一天,同样的day2 也是这样~
  
 生活其实是一场旅行,一个人生活更要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每一天都做一些小确幸的事情,每一天给自己留十分钟空白的时间。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养成一些好的兴趣爱好, 比如看书、跑步、整理这些都是我喜欢的事情。
  
 
  
 我努力过好一个人的生活。

7. 在上海生活,最难以忍受的是什么?

我是北京人,老公上海人,相识于北京,1998年随老公回上海办理结婚证,那也是我第一次去上海,匆匆忙忙半个月,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感受真正的上海生活。
  
 只是觉得沟通很不方便,大家都在讲着方言,普通话也不是很普及,彼此之间经常词不达意,闹出很多笑话。
  
 有一天心血来潮很想吃蒜黄炒鸡蛋,就和老公去了菜市场,买了一把蒜黄和一些蔬菜,拿回家后,公公诧异的说:为啥买这么多?我不明所以,后来才明白,上海人买菜只买够一顿吃的就好。
  
 2012年婆婆去世了,我和爱人回到上海陪伴公公,这一住就是三年。
  
 我最难以忍受上海的天气,貌似每天都在下雨,不大也不小,沥沥啦啦,打着伞觉得矫情,就这么点儿小毛毛雨何必呢,不打伞这看起来似有似无的毛毛雨却也能渗透肌肤湿透全身。
  
 住在一楼,北方的一楼都会有些潮,更何况上海,屋子里总感觉是湿的,最重要的是衣物都发霉了,难得的一个大晴天就是忙碌着晒衣服被子。老公也感叹着:在北京,内裤一天就干了,挂在这里还是湿漉漉的。
  
 对于北方人来说,待在上海最痛苦的是冬天,没有暖气,又湿又冷,即使卧室开着空调,人总是要挪动的,去到厨房厕所又是湿冷彻骨,在屋子里我会穿上棉袄和新准备的毛裤,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窝在被窝里不出来。
  
 还有那会飞的巨型大蟑螂,第一次见到我真的是整个人被吓到蒙圈。某天晚上躺在床上睡觉,突然感觉上方有物体盘旋然后啪的一声好像掉了下来,我惊慌的爬起来打开灯在床上寻找,突然看见地板上趴着一个如知了般大小的生物,这是什么?从外面树上飞进来的知了吗?我有些慌了神,静静的等待老公回家。
  
 爱人回来时它还在地板上缓慢爬行,老公笑着说:这是蟑螂啊。天哪!北京的小蟑螂我见到都会紧张,更何况这么大个儿它还会飞,自此以后,屋里偶尔会看到这种巨型蟑螂,见怪不怪就不会害怕了吗?不是的,我依旧害怕,只能视而不见,惹不起我还是躲得起的。
  
 上海人的精致是我最开始难以忍受的,但现在自己可以接受,举几个例子说下吧:
  
 有一天到门口的小超市买排骨,排在我前面的一位老阿姨买了特别少的一块排骨(在北京,难得碰到买这么一小条的人),在售货员称完重量后,老阿姨道:帮我洗干净再切成小块儿。超市人员听完后没有一点儿的不良情绪,理所当然的按阿姨要求完成。站在后面的我简直惊讶到目瞪口呆,心里不厚道的想:真是抠啊,买这么一点儿排骨,又省了自家的水又省了力气不用自己切,这要是在北京,不得被商家鄙视的体无完肤吗?
  
 有一次去爱人亲戚家做客,他们热情的招呼我们吃水果,一盘苹果削了皮切成小块儿,我偷瞟了老公一眼,不怀好意的暗笑,老公明白了我的意思,也偷偷的笑了。
  
 出了门,我嘲弄的对老公说道:你们这生活真是精致,在北京家里来了客人,苹果洗好一人递一个过去,跑到你们家这倒好,六、七个人,吃一盘苹果,是一个苹果切成的,够省的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一次,老公的舅舅来家里做客,席间聊起我对上海的感觉,并说到生活的差异化。舅舅说:上海人不是抠,而是生活上很挑剔,比如吃的买一点儿是为了新鲜,不像你们北方人买一堆放在家里,炒菜永远是油热了,放上葱姜蒜呛锅儿。
  
 但北京人有北方豪爽的优势,舅舅说起前几年来北京坐公交车,身上没有零钱,售票员豪气的说:这次就这样吧,下回记得补上。而在上海,司机或是售票员是会较真儿的,没有零钱也不可能让你免票,等着你掏出百元大钞再找你零钱。
  
 说到零钱,初到上海,收到找的零钱都是硬币,我很不习惯。在北京,人们不喜欢钢镚儿,容易丢,所以在北京买完东西如果商家找的是钢镚儿,都会说一句:不好意思,只有钢镚了。
  
 在上海我买东西时,还是尽量会给商家一元的纸币,我的认知是尽量不给他们钢镚儿,容易丢,时间久了才知道,人家根本就不愿意收纸币。
  
 在上海的街头,即使讲普通话,也大多是南方口音的普通话,难得听到北方口音。我爱人口音的随机转换我是很服气的,在北京时说话非常敞亮,但回到上海,即使讲的是普通话,口音也完全转变成了南方味道。
  
 “ze个怎么卖”?听着他的普通话,我偷偷怒喝道:会好好说话不?“这个”不是“ze个”,受不了,时间久了,弄得我纯正的普通话竟然有些讲不出口,好像成了异类,唉!
  
 走到干果店,想买些蒜味花生吃,卖货的男孩子开口道:没有蒜味的。我问:为什么?他说:上海人不吃大蒜。
  
 是啊,我爱人基本上也不吃大蒜的。上海人是喝咖啡的,就像我公公不可能去到外面的咖啡馆喝了,但每天在家也要来一杯速溶咖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地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都是不同的,说不上哪个好或者是不好,尊重各个地方的风俗,也就是入乡随俗最好,虽然有的生活习惯不适于我们,但尊重就好。
  
 最后怀念下上海街巷开满的细细散散的桂花和飘散在空气中的桂花香,香了一座城。
  
 我作为一名在上海生活二十多年的新上海人,来回到这个问题应该比较全面和客观。
  
 我是199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由于单位是驻沪央企,按照当时的政策,一进单位就把户口从学校转入上海。当时刚踏入 社会 懵懵懂懂,还没有意识到上海户口的价值,经常听到别人在量化这个小本本的经济价值,从30万到100万,各种说法。那时还在想,要是谁出价10万,我就愿意把户口转让给他。哈哈,幸好没有这样的交易渠道。
  
 作为外地人,来到上海首先面临的考验就是语言,那时普通话流行程度不如现在高,加上单位里以上海人为主,于是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有点语言天赋的我三个月内就解决了听的问题,慢慢也开始学说一些洋泾浜上海话。到现在,和陌生的上海人用上海话交流,三句内一般不会被听出破绽,但是说多了不由自主就会走音,露出马脚。

在上海生活,最难以忍受的是什么?

8. 上海适合生活吗

上海是个宜居城市单的时候,生活到上海,更是一个现代的大都市,更适合于工作,上海有很多国内外领先的企业,有很多工作的机会,找到工作,赚更多的钱,就能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