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

2024-05-04 22:27

1.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如下: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
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所以,教育学生或者孩子时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而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

扩展资料: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陶行知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

2. 关于陶行知3颗糖故事

樊登解读—陶行知先生三颗糖故事背后的意义:为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陶行知3颗小糖故事!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陶行知3颗小糖故事!

4.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是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讲述的是: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2]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3]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4]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5. 细品“陶行知三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三颗糖的故事简单描述如下:
  
  
 
  
  
 陶行知在学校里面看到两个学生打架,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学生揪着另外一个小朋友打。陶行知过去制止了他们,了解了一下情况,然后对高年级的那个学生说,你到办公室里面去等我。然后就离开了。
  
 到了办公室,看见那个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在那里了,陶行知马上拿出一颗糖对他说:“来,拿着。”
  
 学生十分诧异:“怎么了,老师?”
  
 陶行知说:“我让你来,你就来了,还跑得很快,马上就到了办公室,比我还先到,说明你心目中有我这样一个校长,说明你很尊敬师长,我得奖励你。”
  
 学生说:“谢谢校长。”
  
 陶行知又拿出一颗糖给学生说:“来,拿着。”
  
 学生又诧异了:“怎么了,校长?”心里面纳闷万分,难道我今天还打对了?
  
 陶行知接着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打了那个小朋友,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见义勇为,十分的勇敢、正义,非常不错,值得表扬!”
  
 学生说:“谢谢校长。”
  
 陶行知接着问:“那你觉得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事情呢?”
  
 学生连忙说:“校长,我错了,我可以只是把他们拉开就行了,不需要打他的。这是我做的不对。我下次不会这样鲁莽,这样暴力了。”
  
 陶行知马上拿出第三颗糖,对他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马上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能想到后面不再犯了,真是好孩子。我应该奖励你。”
  
  
 故事讲完了,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这个故事,此刻你的感受如何?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那个当下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性格上的平和、教育孩子的智慧和对孩子深深的信任和爱。
  
  
 由于做家庭教育的缘故,之后我细细品读这个故事很多次,每一次都会有些全新的发现,在此分享给大家。
  
  
 三颗糖是陶校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对孩子“认可、赞美、欣赏、鼓励”的方式。
  
  
 一)奖励孩子的原因要具体,落实到人格品质上。这是一种看见,也是一种欣赏。
  
 第一颗糖是奖励孩子“尊敬师长”
  
 第二颗糖是奖励孩子“见义勇为、勇敢正义”
  
 第三颗糖是奖励孩子“知错就改,承诺不再重犯”
  
 很多时候孩子的自我认知是来自于周围环境对他的评价,特别是幼小的孩子。孩子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来自于父母、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所以,每一次认可、赞美、欣赏、鼓励孩子的时候,请你明确的把你看到的孩子人性的闪光点告诉孩子,而不是一句简单的“不错”、“做得很好”这种笼统的概括。
  
  
 罗森塔尔:对孩子表示赞美和信任,孩子真的会朝着这些期待发展,成为更优秀的人。
  
  
 二)控制情绪,用智慧看见事物积极阳光的一面,并及时反馈你的肯定。
  
 同样是面对孩子打架,很多家长首先自己的火气先上来了,不问青红皂白先骂孩子一顿出出自己的气,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觉得很冤、很委屈,或者他明明知道是自己错也会表现得理所当然,为什么呢?因你你惩罚过我了,惩罚过了我的错也消了,下次我还可以这么干,孩子是这么想的。
  
 陶校长面对孩子打架“过去制止了他们”,我们不知道陶校长是如何制止的,肯定不会上来就对两个孩子指责一番、说一大堆“打架不对”的大道理。
  
 任何一个事物最起码有两个面,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其实任何事物我们都可以从多角度、多维度去看待它解读它,你会看到完全不同的风景,进而解读出完全不同的味道。就案例中两个学生打架,打架是一个行为(不好的行为),两个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打架,打架背后一定有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这就是事物的另外一个面了。当然你还可以用这种思维继续去看打架这同一个事物:为什么是在教室里打架而不相约到操场上去打?看来是这次打架是偶然发生的,不是蓄意谋划的...这个案例中陶校长及时的发现了打架原因是积极的阳光的,并及时给了孩子反馈。
  
  
 去年听说了一个案例:考试中,一个学生用手机查答案作弊,被监考老师抓了现行,没收手机,学生转身出教室跳楼身亡了。先不说孩子心理素质的问题,如果那个监考老师能看到“学生作弊”这个行为背后的初心是“他想要考好”这个点(如果他不想考好,根本就没有必要作弊,交白卷岂不省事),在“没收手机”这个行为之前先肯定这个学生“想要考好的初衷”,我想这个学生因为先被理解,所以他未必会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这类事情我们可以认可他的初心,同时反对他的行为。
  
  
 孩子任何一个行为习惯的背后,我们家长都应该具备“发现美丽”的眼睛,去看见、去欣赏、去认可、去赞美。
  
 孩子“愤怒”的背后是“求权威求力量”
  
 孩子“烦恼”的背后是“求自由求自主”
  
 孩子“冷漠”的背后是“善独立善独处”
  
 孩子“委屈”的背后是“求理解求认可”
  
 孩子“抱怨”的背后是“渴望改变世界”
  
 孩子“内疚”的背后是“追求精益求精”
  
 孩子“浮躁”的背后是“希望快速高效”
  
 孩子“恐惧”的背后是“不想被伤害”
  
 孩子“懦弱”的背后是“有效伪装”
  
 孩子“纠结”的背后是“追求完美”
  
 孩子“嫉妒”的背后是“极度渴望”
  
 孩子“憎恨”的背后是“无限的爱”
  
 孩子“游离”的背后是“敏锐探索”
  
 孩子“悲伤”的背后是“接纳转化”
  
 孩子“无聊”的背后是“孕育希望”
  
 孩子“紧张”的背后是“专注专心”
  
 孩子“失望”的背后是“期待方向”
  
 孩子“痛苦”的背后是“生命出口”
  
 ...
  
  
 三)解决问题需要智慧的指引。我们要研究“孩子主动承认错误”这个结果是怎么自然而然产生的?
  
  
 我们把这个故事倒过来推演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
  
 假如陶校长到办公室以后,他开口先说:“你怎么这么鲁莽、这么暴力呢!你不知道打架不对呀?”
  
 (这个孩子鲁莽、暴力,这也是一个事实,只是别人说他鲁莽、说他暴力,他内心不一定服气。只有他自己认为他自己鲁莽了、暴力了,他才愿意主动改变自己)
  
 如果陶校长开口这么说,你觉得这个孩子的内心会怎么想呢?他很有可能会想:你不调查清楚事情的缘由就轻易给我下结论,我看你才“鲁莽”呢!你不问青红皂白就来指责我,我看你才“暴力”呢,语言暴力!你不知道我打架是有原因的呀?谁没事爱打架呀!我今天打他那是因为他欺负女生,男人怎么能欺负女人呢?我是在教训他,让他长点记性,这也是为他好呀!
  
 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里受到了别人的指责,他就会第一时间不由自主的为自己行为找推脱的理由,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下意识行为。很显然这样的沟通不能起到我们期望的结果,我们期望的结果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上面的这个推演,有没有看到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误时候的影子呢?
  
  
 
  
 ​接下来我要问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没有前面的“两颗糖”,这个孩子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承诺不再重犯吗?我想不会。让我们来看一看,前面“两颗糖”在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们来揣摩一下,这个孩子在去校长办公室的路上,他心情如何?他在想什么?
  
 ​或许他心里在想“等一下校长会怎么批评我呢?”“我该怎么应对呢?”“如果校长愿望我,我该怎么办呢”...诸如此类的念头会频繁的闪过他的大脑。我想此刻他的心情有些忐忑,有些不安,甚至有些焦虑,有些担心害怕。
  
 正当他坐立不安的时候,陶校长进了办公室,​没有批评、没有指责,伸手掏出一颗糖塞给他:“来,拿着。”或许此刻的陶校长眼神温和、略带笑容的看着他。此刻这个学生有点蒙圈,因为现实情况跟预想的完全不一样,于是他十分诧异的问:“怎么了,老师?”
  
 陶校长和蔼可亲的说:“我让你来,你就来了,还跑得很快,马上就到了办公室,比我还先到,说明你心目中有我这样一个校长,说明你很尊敬师长,我得奖励你。”
  
 我们来想象一下,这个学生接过第一课糖,听了校长这番话,没有预想中的雷电霹雳,这番话恰似一缕阳光照进了心田,此时他的内心应该是暖暖的、舒服的。
  
 于是学生说:“谢谢校长。”(这是中国人在受到认可后自然而然的一种反馈,就好比有人称赞你的好,你会自然而然的跟一句“哪里哪里,你太客气了”)
  
 出乎意料的是,此时陶校长又拿出一颗糖给学生说:“来,拿着。”
  
 这回学生真的是诧异了,太意外了,不自觉的问:“怎么了,校长?”心里面纳闷万分,无数念头闪过脑子,甚至还在想:“难道我今天还打对了?”
  
 陶校长接着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打了那个小朋友,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见义勇为,十分的勇敢、正义,非常不错,值得表扬!
  
 哇塞!这个学生听到这番话,他内心深处的委屈和忐忑被深深的理解到了,这种感受带给他内在的冲击可以用电闪雷鸣来形容,深深的击中了内心的要害!这种被深度理解所带来的内心震撼会让他卸下所有的伪装、放弃所有的抵抗,愿意完全的敞开心扉,因为在他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大声的告诉他“对面那个人太懂你了!”“士为知己者死”...
  
 于是才有了后面学生连忙自己说:“校长,我错了,我可以只是把他们拉开就行了,不需要打他的。这是我做的不对。我下次不会这样鲁莽,这样暴力了。”
  
  
 大家看清楚了这个“学生主动承认错误”的结果是如何一步一步自然而然发生的了吗?这里不得不佩服陶校长的处事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一个人“渴望被理解”、“渴望被认可”,这是内心深处的一个普遍需求。
  
 当一个人被深度理解的时候,
  
 他就会敞开心扉愿意让你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当一个人被深度理解的时候,
  
 他就会排泄掉所有的不良情绪从而重获新生
  
 当一个人被深度理解的时候,
  
 你才有机会去引导他的思维方式、信念系统,从而让他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解决问题是导向,在沟通的领域里,“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多说一些“有效果”的话,而不是说了很多“有道理的废话”。
  
  
 
  
  
 四)面对对方的过失是“直言过失”还是“让对方自己发现过失”?
  
  
 案例中这个学生“鲁莽”、“暴力”,这是这个故事反应出来的这个学生的缺点。这个缺点陶校长看到了吗?当然看到了,那么陶校长可不可以直接给这个学生指出来呢?当然可以。但可以直接指出缺点,陶校长又为何没有这么做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故事里是学生自己主动承认错误,他自己说自己“鲁莽、暴力”,跟陶校长说他“鲁莽、暴力”究竟有何不同呢?细细品味一下。
  
 
  
  
 ​五)陶校长的第三颗糖,有没有继续表达“认可”、“赞美”,并有点“促使行动”的意思呢?(教练技术的最后一步)
  
  
 陶校长拿出第三颗糖,对他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马上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能想到后面不再犯了,真是好孩子。我应该奖励你。”
  
  
 1.​一个人的过失,只有他自己认为是过失的时候,他才愿意付诸行动去改正过失。很多时候直言他人的过失,往往会让对方难堪、让对方感觉没面子,继而触发对方的对抗情绪,不利于让对方产生行为上的改变。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那是指药效而言的!如何让病人喜欢吃、主动吃“利于他疾病”的良药呢?我们何不把“良药”做得甜一些呢!
  
  
 2.​一个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承诺改正不再重犯的时候,我们更加应该为对方感到高兴,看见对方的巨大进步成长,并加以认可赞美,这样可以坚定对方的改进决心和勇气。随喜赞叹,功莫大焉。
  
 ​
  
 陶行知: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祝福天下所有家长开启智慧!
  
 祝福天下所有儿女健康成长!
  
  
 潘海松
  
 2020年4月7日
  
 ​

细品“陶行知三颗糖”的故事

6.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启示

陶行知的四颗糖分别代表着尊重和理解、信任和支持、赏识和鼓励、宽容和体贴。所以,教育学生或者孩子时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而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                    扩展资料                         陶行知名言
    
    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要人敬者,必先自敬。
    奋斗是万物之父。
    生活即教育。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7.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内容

1、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 
 
 2、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3、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4、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 
 
 5、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6、所以,教育学生或者孩子时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而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内容

8. 陶行知和三颗糖的故事

一次,陶行知见一个男孩打同学,便阻止他并叫他到办公室。见到男孩,陶行知拿出一颗糖说:“奖励你,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男孩不敢抬头。陶行知又拿出一颗糖:“我阻止你,你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迟疑的接过糖。陶先生接着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很有正义感,再奖励你一颗糖。”
  
 男孩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打人。”陶校长笑着说:“你已认错了,再奖励你一块糖!”
  
 三颗糖,显示了陶行知的教育智慧;三颗糖,胜于言教万千;三颗糖,保护了犯错孩子的自信心;三颗糖,给孩子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三颗糖,于无声处,教会了孩子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