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区别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大家知道吗?

2024-05-16 22:33

1. 聪明人区别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大家知道吗?

聪明人之所以比普通人聪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你知道吗?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总结的两个聪明人的思维方式,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第一性原理思维如果你看了很多讲第一性原理的视频,还是对这个概念一头雾水,那么在这里我用最简单的词语来概括第一性原理,就是底层思维,去掉表象去观察事物的本质。这样你得到的东西通常是最有用的。比如很多人找工作就是什么职业赚钱就跑去做什么,但实际上你真正去做的时候,即没有赚到钱,这份工作也做得不开心。因为你看到别人赚钱只是表象,不是这份职业很赚钱,而是这个人擅长这份职业,他才赚到钱。就像你本身不擅长销售,怎么苦练都吃不了这碗饭,这才是本质。如果用第一性原理思考,你应该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所对应的职业,然后反复打磨技能,成为该领域前20%的专家。因为只有你擅长的事情才能把它做好,才能得到外界认可,越做越轻松并赚到钱。

二、立体化思维。普通人思考问题时通常是片面化思维及以偏概全,把个例当整体现象。而聪明人都是用立体化思维去思考问题的,集追根溯源思考问题的前因后果。比如一个女生被两个前任劈腿,就觉得天底下的男人都花心,屏幕前的爷们儿告诉我这不是事实吧。如果这位女生懂得立体化思维,就会对问题作全面的分析,究竟是自己眼光不好,容易恋爱呢,还是存在某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习惯,然后总结经验,提升自己,重新等待那个对的人到来。凡事不要着急下定论,多角度立体化的思考才能找到答案。

聪明人区别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大家知道吗?

2. 聪明人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差别在什么地方?

说说我的观察:
  
 1.聪明人要做的事情很少,普通人什么都要做。
  
 战略问题,就是取舍问题。聪明人往往做事情战略聚焦,只做很少的事情,但是能做好,让自己变成某一个领域的专家,然后自己成功后,用自己的经验去跟其他领域做的好的人进行交换,以此拓展自己的能力;
  
 普通人往往做事情是反过来的。什么都要做,什么要都追,无数个事情摊薄了自己有限的精力,什么事儿都是浅尝辄止,幻想着出现什么神奇的情况让自己一飞冲天——但是从来都不会有什么一飞冲天。
     
 2、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真的很重要!!!!
  
 美剧《越狱》有一集,男主角迈克去监狱里营救他哥哥。一进入监狱,我们普通人看到的是:围墙内的操场、牢不可破的囚牢、来来往往的犯人和狱卒。
  
 迈克看到的,却是充满希望的逃生选择:下水管道、通风口和紧急通道。
  
 同样的场景,不同的人眼中,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
  
 因为迈克建筑学家的身份,他得以用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透视那冰冷厚重的高墙背后的世界。
  
 而我们所处的环境的差异,接触到的事物的不同,构成了我们的认知方式。
  
 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让我们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去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
  
 正如王尔德所说:“起先是我们造成了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了我们。”
  
 这导致了人们认知上的巨大差距,并因此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境遇。
     
 3.聪明人看重细节,普通人忽略细节。
  
 大坝可以在滔滔的洪水中巍然屹立,却不能在渺小的蚁穴中得以留存。
  
 这就是细节的决定性作用。
  
 细节可以决定成败,也可以决定上限。
  
 任何人,如果忽略细节,就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
  
 聪明的人,看似不拘小节,实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普通的人,看似心思缜密,实则不在乎任何一个细节。
     
 4.聪明人看书的目的是获取知识,普通人看书的目的是把书看完。
  
 聪明人看书,根本不在乎看了多少本书,也不在乎是不是每一页都看完。聪明人在乎的是时间坪效。即,在单位时间内,看书到底获取了多少个对自己有启发的知识点,有多少个对自己启发很大的思维。
  
 单位时间内,获得的知识点越多越好。
  
 普通人看书,在乎的是把书看完,看了多少本,出去洋洋得意地说,我这一年看了100本书,实际上只是做知识集邮。
  
 聪明人的知识在脑袋里,普通人的知识在书本里。
  
 5、普通人看到抖音上的奇人怪事,百思不得其解,以为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还自以为是的嘲笑视频里的人傻叉,没脑子。
  
 而聪明人一眼就发现,那些抖音博主直播带货,一场下来的收入超过普通人一年的薪水,而所谓的装疯卖傻,其实是人设定位,所有你不理解的行为其本质是为了获取流量。
  
 正应了星爷那句话: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6.聪明人爱计算,普通人爱赌博。
  
 聪明人明白,未来没办法预测,明白就算自己足够努力,事情也做对了,也不意味着必然得到更好的结果。所有的结果,都是一种概率表现。所以聪明人显得很“稳”。因为聪明人只是做好自己能做好的,只是不断地应对和思考,结果看淡。
  
 普通人做事情总是孤注一掷,概念里只有成功或失败。他们不明白这个世界是一个由概率构成的世界。他们既不懂概率计算,也不懂概率思考,更不会懂概率行动。结果是,轻易地被概率消灭。
  
 7、聪明人信奉“长期主义”,他们长期专注一件事情,赚有持续复利价值的钱。
  
 而普通人更看重“短期主义”,做事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考虑长远价值。
  
 你甚至可以极端的举例:
  
 聪明人喜欢看书、写作,健身,而普通人喜欢刷抖音,打 游戏 ,看小姐姐跳舞......
  
 好吧,跳舞我也喜欢看!!!
     
 
  
 8、聪明人明确知道金钱的价值,他们大大方方地谈钱,他们知道财富能给自己带来哪些生活改变。
  
 而普通人则以谈钱为耻,整天说自己不喜欢金钱,却又不得不一天天重复不停地工作八小时,一生受金钱的束缚。
  
 自欺欺人有意思吗?

3. 聪明人和普通人的思维差别在哪?


聪明人和普通人的思维差别在哪?

4. 聪明人和普通人的思维差别在哪里呢?


5. 聪明人和普通人的思维差别在哪??


聪明人和普通人的思维差别在哪??

6. 聪明人的思维方式是怎样

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和普通人有哪些区别?如何学习聪明人的思维方式?

7. 聪明人的思维方式都有哪些

      聪明人懂得利用系统工程的  思维方式  ,把他所观察接触的事务分析拆解成一个个小的环节,研究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有环节对整体的影响;然后利用他对环节的研究,达到自己的设想的目的。以下是我为大家做的有关聪明人的思维方式的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聪明人的思维方式 
         一、人际关系中“期望值管理”思维
         在人际关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地痞流氓,突然干一件好事,则会迅速建立好的印象。而有些同志,平时表现极度优秀,大招尽出,领导要求反而越来越高,突然有一次满足不了领导,则负面评价随之而起。(心理学中不胜任陷阱)。
         在感情上也是一样,好男人平时形象完美,突然犯一次错误,就遗臭万年(演艺圈某波),有些渣男突然干一两件改善形象的事,就好评如潮。
         这要求我们平时做的,就是要学会憋大招,适度压抑自己的表现欲和虚荣心,关键时候出手。
         二、模型思维
         模型思维即把我们知识点以及处理工作中,思维的过程提炼为模型的能力。
         例如大学课程里有一门很火的课程叫“数学建模”,即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建立成数学模型,来量化分析解读。
         碰到心理学问题,可以建立成“何人何故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的思维模型;
         企业里常用的SWOT模型分析法: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运用这种  方法  ,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三、系统思维
         牛人都注重关系分析而不是元素分析。一个事物总是同时处于两个维度的集合,内部元素的关系集合,以及它自身一个更大系统里的组成元素。
         系统化思考,就是要认清这两个维度的关系。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总和考虑。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综合性的特点。
         四、杠杆思维
         很多人喜欢用阿基米德的  名言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来描述杠杆效应。而在牛人的眼中杠杆不止可以撬动地球。所有的信息、物质和能量都是可以用杠杆来撬动的。
         五、绝情思维
         即培养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强的自我价值认同感,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
         很多时候,我们活在世上,总是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行为动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虚弱的自尊心,这是一种自我认同感很低的表现。我们平常生活中显摆,奢侈消费,经不起诱惑,浅尝辄止这些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一些比较成功的人士,他的价值认同感完全来自内部,比如李嘉诚在年轻的时候,为了偷学,排除了一切干扰,内心价值高很强,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他们认为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未来的自己。这一类人,深刻学会了世界的运行规则,反而能够做到自律,独立思考,和很强的目标感。
         六、价值思维
         看待事物时,永远不要对事实发火,而是思考事件本身的价值。正所谓:小孩看对错,大人看利益。不要盲目地做价值判断。
         例如了解新闻媒体的,就知道很多媒体的初衷,就是吸引眼球,刺激精神。所以你完全没必要要为一些博人眼球的新闻事件,义愤填膺。
         又比如以知乎的牛人“采铜”,提到的对于事情的评价方法论举例:用二维的思维来考虑,一是收益值,该事件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认知、情感、物质、身体方面的收益皆可计入),二是收益半衰期,该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长的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会持续地较久较长。
         我们更多的应该集中于做高收益值、长半衰期和低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而对于收益值和半衰期的判断就源于我们内心对自己的价值认同判断。比如在牛人眼中有价值的跳槽只有一种就是能力已经提高至一个相当的高度,找更大的平台或者被挖走。
         七、“政治人际”思维
         我们有时候都患有社交恐惧症,除了和自己知根知底的朋友能吐露心声外,在陌生人面前我们总是怯怯懦懦。
         其实,我们人人都处于政治的网络中。谈话的内容往往是其次的,人群中的政治关系才是最重要的。有些时候,人人都需要戴着一副面具,谈话的仪式大于实质作用。
         语言是确立政治关系的一种工具,我们求人的时候是一种政治关系,父子之间的谈话是一种政治关系,男女之间的亲疏程度也是一种政治关系。
         八、对隐藏世界的洞察思维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事物呈现给我们的,往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最大头的部分通常被掩盖了。
         要学会培养对隐藏世界的洞察能力,例如我们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只是看到一些  文章  的表面,而牛人们会现在“作者模式”中去思考问题:写作的背景、写作的动机、写作的手段、写作的策略等,一旦熟练掌握这种技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阀值自控思维
         阀值:即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举个例子,在上个世纪,我们中国人对欲念的触发值就很低,大街上看到女人穿旗袍,就能想入非非,而当今网络时代,岛国  教育  片泛滥,打开电脑满屏幕的生殖器官,大家都觉得没有意思。其实就是,我们对生理欲望的阀值提高的缘故。
         又比如,好多单身腐女,沉溺于韩国偶像剧不能自拔,时间长了,大脑潜意识的择偶标准就提高了,到最后孤独到老,还在苦苦追求颜值高智商高还会照顾人的长腿欧巴。
         这一种现象告诉我们的  经验  就是学会一定程度的禁欲,自控和自律。
         聪明人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与我们差别在哪呢
         聪明的人对“难”更钝感,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轻松地面对陡峭的学习曲线。打个比方,如果把学习曲线看作一道陡坡,对于他们来说可以减掉30°的倾角,虽然走的未必快,但是很轻松。比如说同样没有编程基础,我会觉得rainmeter编程太麻烦而放弃,但同学L就觉得简单,花了一晚上搞定。虽然之后我花了一晚上也可以搞出来一个桌面,但是我深刻地认识到我和他对“难”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过程适用于ps,matlab,c,fortran,latex等等,还有asymptotic method,laser diagnose等等。哪怕和聪明人花掉一样的时间可以学到同样的东西,但是对我而言,这些东西难,对他们而言,不难。而且往往是他们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学的更多更透彻。我想究其根本,在于他们实在太习惯这种程度的学习曲线,身经百战。不过这一点的好处在于,这是可以后天锻炼的。被虐到后来,看到很多东西很麻烦很想放弃,想到身边的同学如果看到这些应该会觉得很简单吧,咬咬牙也就学下来了,虽然学得真是非常辛酸。。。
         第二点在于他们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清晰的思维,专注地思考。在一件事情逻辑链很长的时候,我往往要断掉很多次,复习很多次,才能把这条线贯通,但是有的人就可以抽丝剥茧,慢条斯理地一步步把逻辑搞清楚,直接推理出结果。举个例子,一道数学证明题,我知道条件和结论,要写证明过程。然后我开始想从条件出发,可能用到定理A,那么那我还需要证明B,然后C,然后D,然后有点难,先缓缓。接着从结论倒推,我应该用到了定理E,但是还需要证明F,然后。。。然后就断了。
         我已经搞不清楚我在证什么了,我头脑已经乱掉了,内存不足:前面的忘记了;主频不够:后面的推不动了,然后一遍遍复习推理的过程,熟悉了之前的步骤,才能继续往下。但是这些问题对于一些人就很轻松,第一次看到题,就可以很轻松地讲给你听。头脑很清楚,条理分明,逻辑有力,无法反驳。我曾细问过很多次中间思考的过程,最后的感触就是聪明的人只需要最基本的一条引理就可以脚踏逻辑凌空而起,而我需要一条实在的梯子。这一点不仅是在面对难题的时候,生活很多细节就可见端倪,类似的例子见《理想国》。
         第三点在于他们见过更本质的东西,或者说他们习惯于把握更本质的东西。物理的运动学对他们而言只是说了一件事情就是f=ma,剩下的只是数学;对流,传导,辐射说到底就是类似”不平则鸣“的一件事情,方程记不得了按常识推推也就推出来了;流体力学最后就是搓出来的涡;一阶的偏微分方程就是流线等等。不背公式,不背推论,常识加数学,就构成了他们的整个物理学框架。
         最后的状态就是,他们稳稳站在常识之上,靠着强大的吸收能力和清晰的逻辑,一骑绝尘,直至肉眼不可见。
         【聪明人的思维方式】         区别就在于,聪明的人在他们的脑海中有一个更科学、精密、高效的“抽象地图”,这个地图里面存储的不是地标、边界、线路,而是概念、知识、事实和程序。他们跟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既拿着一张信息又多又全的好地图,又特别会从这些地图中高效提取与组合信息。
         从题主有限的表述里面,我想先针对我下面的的答案里提到的“聪明”进行一下界定:
         评价“聪明”与否的标准并不完全依靠智商,而是看其能否比较高效准确地解决自己所面对的独特难题。
         “聪明”的人不是在生活中每一个方面都聪明,我更愿意将他们看做某个或某些领域的“专家”。
         这里不探讨遗传因素。
         下面,我们先来体会一下两者的区别。
         一列火车在穿过一座横跨山谷的大桥时,火车上的一个旅客从窗口丢下一块石头,请问,这块石头的落点会在哪里?
         本实验于1984年,由McCloskey与Kaiser对大学生被试加以测试。
         正确答案是--呈抛物线坠落,除了重力外,石头同时还有与火车同向的初始速度需要考虑。
         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石头会垂直下落,事实上我在看书看到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也是这么想的--太不聪明了。
         在“聪明人”的头脑中,有效解决问题(尤其是擅长方面的问题)的过程中,可能和普通人拉开差距的地方有如下这些:
         识别问题相关信息:高中时,有一次数学考试的一道几何题,很多平时的数学优等生都做错了。原因出人意料的简单--题干里给出的一个看上去很重要的信息,其实根本就跟解这道题没关系。不少平日里仔细谨慎的生拉硬扯的在自己的解题过程中使用了这一条件,反而导致做错了题。考试题里,一般没废话,但是实践生活中的很多难题,同时又复杂又简单,聪明人可以更好的提取当前问题情境内,与问题真正相关的信息。
         语义理解:例如,我老婆骂我:“你难道不知道自己竟然一点都没有不残酷不无情不无理取闹吗!?”如果我能神速反应过来应该合理应对,那我是聪明人。聪明人对很多情境下的话语有一种类似“撅起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的瞬间直觉,进而顿悟解决方案。给我看源代码不如杀了我痛快,如果让 @赵世奇做,情况应该会好很多,因为在这方面,他是专家,我不是。
         整体表征:听明白一句话未必就看透了整个问题,很多情况下,不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聪明人会调动更多“心理地图”中的内容来合理解决问题。比如鸡兔同笼问题,你是可以靠二元一次方程一类的基础数学知识使劲儿算出来的,但是有更聪明的解法:鸡和兔共15只,共有40只脚,鸡和兔各几只?假设鸡和兔都训练有素,吹一声哨,抬起一只脚,40-15=25。再吹哨,又抬起一只脚,25-15=10,这时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两只脚立着。所以,兔子有10÷2=5只,鸡有15-5=10只。
         问题归类:就像在世界地图里面找“北京”,你需要先找到“中国”的大概位置。在心理地图里面,找“产前抑郁症”相关的问题,聪明人不会第一反应就把知识体系和上面提到的整体表征直接定位到“气象学”去,相应的,他们会直接定位到“心理学”,甚至能直接精确定位到“临床心理学”,进而增加解决问题的效率。这就是考验你头脑里心理地图的信息量、精度、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地图理解程度的时候了。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看了题目的前几个字就能意识到这道题是要考“重力加速度”这一概念,进而在读题解题的过程中刻意地关注与重力加速度有关的信息,甚至主动地间接寻找缺失信息。同时,还有一些学生直到读完了全题,才激活了相关的心理地图。不过在这一点上,还有两点需要额外讲:一是问题归类训练有助于成绩提升。1995年,我母校西南大学的张庆林老师的研究证明,在把36道简单数学题(加减乘除)做完后并加以分类的一组学生,比单独做完这些题目的学生最终在类似数学题的测验中成绩要好。二是过度自信可能导致问题归类失败,比如你女朋友找你说XX买了个新包包成天炫耀,你错误地把问题归类成“需要共情”,于是和女友同喷XX,其实可能是女友自己也想要个新包--是“想当然”让问题归类错误,到了应该提升心理地图精度的时候了。
         类比思维:这有点儿像人们通过蝙蝠研究出了声呐。聪明人是擅长通过案例类比来解决问题的人。Gick和Holyoak在1983年的研究发现,给被试提供两个类似的问题情境,比只给被试提供一个情境,更有助于被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心理地图的信息量:我妈表扬过我的一个远房叔叔:“XX真是聪明,  麻将  打得那么好。”我的小学老师也表扬过我的一位同学:“XX真是聪明,象棋比一般大人下得好得多。”甚至在火车上,下铺也表扬了对面儿的哥们:“兄弟你真聪明,没见过  斗地主  比你打的好的。”1973年,Simon和Chase对象棋大师和象棋新手进行了专门的科研--象棋大师可以很快回忆5万个不同的典型象棋定势,这里面每一个,他们靠几秒就能回忆出每一个棋子的位置,和可能的操作走向。--我想,麻将、象棋、斗地主应当同理。在他们脑海里,牌面、棋局如同我们脑海中所存储的词汇。就像我问你“香蕉”的单词是什么,你可以很快地说出来是“banana”而非“nababa”。所以,聪明人,都是有干货的--不是全靠天赋。
         心理地图的目录:聪明人有一个更适合解决问题的从心理地图内提取信息的结构。就像行政区划图不能很好回答你关于某个地点的海拔有多高这类问题。聪明人的信息以一种更好地方式存储着。Chietal在他的实验里,让大学生和他们的教授给一些基础物理问题进行分类,大学生的分类典型结构之一是依靠涉及的工具:用到斜面,用到木块,用到杠杆,用到波。他们的教授的分类方法就高贵冷艳多了:能量守恒问题,坐标变换型牛顿原理问题,加速度相关的牛顿原理问题,力平衡状况下的牛顿原理问题。您觉得,哪个更显得“聪明”?
         那么,想变聪明哪家强         创作式思维教程(Productive Thinking Programs),来自于Covington。主要给孩子用,通过侦探  故事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
         问题解决模式(Pattern of Problem Solving),来自Rubinstein。主要给大学生使用编制的,通过主要来自工程学和数学领域的问题,依靠10周时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CoRT(Cognitive Research Trust),来自De Bono。主要面对学生可能在校外碰到的具体问题情境。
         思维工具强化教程(Instrumental Enrichment),来自以色列的Feuerstein,是目前最广为人知且研究广泛的思维技能课程,主要面向有一定认知或情绪障碍的青少年。
         普通人同所谓“聪明人”之间的差距,在我看来,大抵如是了。再次强调,这里的“聪明人”真的不是已经混到出人头地的成功人士,而是指在特定领域有超过一般人解决问题能力的相关专家。
         【张子帅】
         在北大的时候,听过张维迎教授讲博弈论,老实说,也不怎么出彩。
         在国外的时候,听了很多诺奖得主的讲座,老实说,真不比我本科时候一个讲师讲的更加生动精彩。
         今年年初,我听完2010年化学诺贝尔奖得主铃木章的演讲后,我去后台找到他,谨慎的问,“请问,我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像您一样优秀的化学家?”类似的问题,我问过很多在各个领域有过杰出贡献的人,包括以上的张维迎,郎咸平。
         铃木章教授的原话我已经记不大起来了,大概是:“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真正的聪明人,敏于事而讷于言,胜于我们的地方在于:透过现象,以全面的视角去尝试探究事情的根本原因。
         就像再年轻一点的时候,遇到事情,总是先大发宏论,书生意气,大抵如此。慢慢的,才发现,即使是生活上最轻微的一件事,从成因到过程最后到结果和影响,以及今后的经验教训,  总结    反思  ,岂是一句两句就能盖棺定论的?
         等到我们积累了足够的知识,有了足够对以往类似事件的预判,然后才能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想法,这个过程,不要说,只是用看,去思考,去聆听,去沉淀,去反思。
         不要做第一个发声的人,谋定而后动,如此而已。
       ​猜你喜欢:
       1. 聪明的名人名言 
       2. 聪明能干的名人名言 
       3. 女人聪明的经典语录大全 
       4. 挑战聪明人的50个脑筋急转弯精选大全 
       5. 聪明人的面相分析 
       6. 聪明人的交际处事原则 
       7. 2015年四川高考作文范文:做一个老实的聪明人 
       8. 父母写给恋爱中女儿的一封信 

聪明人的思维方式都有哪些

8. 普通人和聪明人到底有什么思维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