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三大套路

2024-05-05 04:57

1. 银行理财产品三大套路

套路一:模糊自发与代售。(这几乎是行规,不管大小银行,基本都有这种情况,因为理财经理及其业务部门都是有业绩考核的,为了完成KPI,自然会自降道德底线)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理财经理往往注重宣传收益率,强调银行的信誉背书,不太会主动告知这款产品是银行自行发行的,还是代售的,这些关乎风险的事情,常常被刻意隐瞒了。比如,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南京某银行代销的基金产品“鑫元基金”,亏损超13%,但银行在销售时对投资人不但没有说明风险情况,甚至许多投资人都不知道,该产品并非银行自己的产品。说白了,这款基金产品只是在银行代销(帮别人卖),银行依据销售情况拿提成返点而已,并不承担产品的风险,不过坑人的是,银行为了钱,只是一再强调“半年绝对回报13%”。套路二:理财变保险。除了自发的理财产品,银行还会代销保险、基金、券商计划、信托资金业务等。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本来是去买理财,赚取收益的,但被理财经理混淆了概念,结果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保险,等悔悟过来发现,我去,我的本金及收益呢?套路三:神秘的预期收益率。买理财,你肯定最关心收益率,但收益率其实是有很多花样的,不小心,可能就会被带坑里了。【拓展资料】理财:理财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ǐ cái,英文是Financing,指的是对财务(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务的保值、增值为目的。理财分为公司理财、机构理财、个人理财和家庭理财等。人类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动离不开物质基础,与理财密切相关。“理财”往往与“投资理财”并用,因为“理财”中有“投资”,“投资”中有“理财”。所谓的理财也不仅仅是把财务往外投,被投资也是一种理财,不懂得被投资也就不懂得怎么更好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三大套路

2. 银行理财产品的套路?


3. 银行理财产品的套路


银行理财产品的套路

4. 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陷阱?

      银行理财产品已经逐渐变为百姓防通胀最广泛的金融工具,但原本百姓心中的这个“至宝”,却也是最遭人诟病的。银率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上,近三成投资者有过被误导的经历,甚至有银行还存在强制搭售现象。      长期理财品稀缺 保险、基金充当替身      在银行误导现象中,保险被当成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位居榜首,占比达其次是基金,占比达券商集合理财以及集合信托产品被当作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并列第三,占比均为最高分成 买理财强搭保险存款      此外,调查数据还显示,的受访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中遇到了强制搭售现象。而在强制搭售现象中排在首位的问题为购买理财产品搭售存款,其次是搭售保险。      高息揽储已成银行潜规则。银率网认为,存贷比的考核指标是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被强制要求存款的重要原因。而搭配保险,不仅可以为银行以及业务人员带来至的不菲利润分成。据统计,银行保险在销售中,55%的客户属于非本意购买。      办贷款先存款 违规收取贷款手续费      调查显示,两成客户曾被要求“办贷款先存款”。部分银行在放贷前要求客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或办理大额存款,如果贡献度不够,可能将面临无限期等待的窘境。      的用户缴纳过“贷款受理手续费”。而根据相关规定,银行在从事贷款业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业务费用应由银行支付,这笔费用银行已经从贷款利息收入中得到补偿。      频推高预期年化收益率产品      每到岁末,都是银行发行的理财大热之时。为了揽储年关冲规模,大卖理财产品已成为了各家银行此时必做的规定动作。“理财产品是银行加强中间业务,吸纳和留住存款的重要工具,将来会是银行的生存之本。”银联信分析师钟加勇指出。为了在海量的理财产品中受到顾客的青睐,银行们均使出了混身解数,而提高历史预期年化收益率则效果最为直接。进入12月,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一路上攻,部分产品的历史预期年化收益率已触至5%。

5. 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陷阱?

陷阱一,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陷阱二,基金型的理财,基金就和股票类型是差不多的,也是有涨有跌的,只不过基金是放在别人的手里帮你理财。陷阱三,银行里面的理财产品,虽说他说银行的产品,但是这个也是短期看不到收益的。一般都与保险挂钩。拓展资料:大额存单(Certificates of deposit,CD),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发行的一种大额存款凭证。与一般存单不同的是,大额存单在到期之前可以转让,期限不低于7天,投资门槛高,金额为整数。我国大额存单于2015年6月15日正式推出,以人民币计价。作为一般性存款,大额存单比同期限定期存款有更高的利率,大多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少部分银行上浮45%,而定期存款一般最高上浮在30%左右。从国际经验看,不少国家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都曾以发行大额存单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手段。从我国的情况看,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已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5倍,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显著提升,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存款定价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同业存单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推出大额存单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大额存单的推出,有利于有序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也有利于进一步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培育企业、个人等零售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化定价理念,为继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进行有益探索并积累宝贵经验。同时,通过规范化、市场化的大额存单逐步替代理财等高利率负债产品,对于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也具有积极意义。鉴于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5年6月15日推出大额存单产品,并制定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以建设银行为例,大额存单的利率水平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产品期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期、18个月、2年期、3年期7个品种,利率分别为1.54%、1.82%、1.96%、2.10%、2.52%、2.94%、3.85%。从起点金额看,面向个人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20万元,以1万元递增,购买当日起计息;面向企业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1000万元,以100万元递增。

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陷阱?

6. 理财险的套路有哪些


7. 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陷阱

陷阱一:避谈风险。
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只强调理财产品的优点而不提它的风险。事 实上,理财产品也是一种投资,它也存在风险。可是银行的广告宣传很容易给客户造成一 种误导,就是这些理财产品是和银行挂钩的,十分安全。所以很多顾客在买了之后,受到 了亏损才知道,自己的财产面对多大的风险。
陷阱二:条款难理解。
有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在签订合同前,会让顾客仔细阅读一下合同。但是对于普通大众 来说,想要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不太现实。很多枯涩的条款和数据,顾客根本看不懂,更 别提计算。所以整个过程中银行就站在主导地位,它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看 是欺骗顾客的行为,但你又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对理财产品的了解达到专业水平。
陷阱三:预期收益就是实际收益。
陷阱四:保险产品摇身变理财产品。
在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时,切记要仔细查看产品认购书:如果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 认购产品的名称为某某银行第某期人民币(外币)理财产品,还会有理财产品的编号。如 果是银保产品会在认购书中有保险公司的名称、保险产品的名称。
保险类理财产品与定存、理财产品有本质区别,它主要着重的是保障性,而非收益性, 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何保险产品在退保时,本金受损较大。银保产品有10天的犹豫期,在 犹豫期内可带签署的产品认购书、本人身份证件去银行办理退保。
陷阱五:强行平仓。
陷阱六:违规销售

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陷阱

8. 银行理财产品可靠吗?

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还是非常可靠的,但是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风险,银行很多理财产品的收益非常高,但是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大;很多都是不承诺本金安全的,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注意。

银行理财产品的起点都比较高,一般5万起售,在买入时需要和银行签订购买合同,这个合同约定了双方的义务和权利,这里重点关注买卖的手续费,还有就是能不能提前赎回,都有什么样的限制。
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了解它的投资方向,比如货币基金,它的主要投资方向有银行大额度存款、政府债券、国债等,这些产品收益较高,风险比较低,在平时很多人喜欢购买,而且收益是当天发放的。
购买理财产品的钱一般是家里的闲置资金,这样才能保证在理财时不会因为应急而把钱取出来,而且很多理财产品是不允许取出来的,这一点大家要注意。签订合同时要认真阅读条款,不明白的要及时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