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中的利率的概念

2024-05-17 05:57

1. 宏观经济学中的利率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中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本金)的比率。利率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额(称为本金总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额的总利息取决于本金总额、利率、复利频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时间长度。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计算。宏观经济学中讲“利率”,是说的“资产”(可以是实物资产,也可以是金融资产,这里不做过多解释)的属性,即资产的收益率,使得资产未来收益流的现值等于资产当前价格的贴现率。利率可以分为名义(nominal)利率和真实(real)利率(也被说成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就是以货币度量的收益率。真实利率就是以实物资产度量的收益率。封闭经济下,一国货币通常只有一种,名义利率也就是用该国货币度量的收益率。款利率越高投资越少;同时存款利率是消费的机会成本,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存款利率越高,消费越少。由于不同市场之间的风险特性不同,再考虑到市场之间难以克服的诸如由制度性或者信息性因素所造成的区隔,不同市场的一般投资收益率(亦即市场利率)不会相同。市场的景气动向。如果市场过旺,物价上涨,国家就有可能采取措施来提高利率水准,以吸引居民存款的方式来减轻市场压力。相反的,如果市场疲软,国家就有可能以降低利率水准的方法来推动市场。利率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

宏观经济学中的利率的概念

2. 宏观经济学 利率的决定

  答:
  明白你的意思了。首先说,模型如果不是外生变量改变的话曲线是不会移动的。在你说的模型里利率是被决定的量,显然是内生变量,那么函数又怎么会移动呢?所以无论是货币需求函数还是供给函数都不会移动。
  其次我们讨论非均衡。两条曲线决定了均衡的利率和货币量,但是模型分均衡状态和非均衡状态,当处于非均衡状态时是这样的情况:自变量处于一个值而因变量在两条曲线的值不同。那进一步我们知道利率即纵轴是自变量而横轴是因变量(注意这点与数学中的假设是不同的),所以不均衡时的情况是利率不同于均衡利率,映射在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有不同的“量”,即需求量和供给量不同,不同是一定的,只有在均衡状态下需求和攻击才相同。
  这种问题在初学经济学时很常见,关键弄明白内外生变量,区分自变量因变量,这些基础的东西往往书里很少强调,因为比较基础,但是如果不熟悉是很折磨人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补充回答:
  首先说,百度百科的解答没有问题。百度百科讲的内容在宏观经济学里的IS-LM模型的章节中关于LM曲线的推导那部分有详细介绍。
  其次说一下你理解存在的问题。你想的没错,L与r的确是互动的,但是你仔细想想你列出的式子是什么式子?它是一个货币需求的曲线,在只有货币需求的情况下怎么得到均衡?没有供给的情形下单单只有需求那随着r的变化当然会有不同的货币需求量。一旦加上货币供给函数情况就不一样了,在供需相等的时候只有一个均衡的利率。
  不能只考虑需求而不考虑供给。


  继续补充:
  需求或者供给改变本身就能够让经济处于不平衡状态。假定央行增发货币,实际余额一定会向右移动,从图形角度讲均衡利率和需求量以及供给量瞬间改变了,但是实际上利率和供给量和需求量都不能瞬间改变,那么就产生了旧的利率和量与新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的利率和量的差异,这个差异造成这些内生变量处于非均衡状态,而后会在调节机制的作用下慢慢想均衡靠拢。处于不均衡状态一定是由于首先外部冲击,即外生变量改变让函数改变,产生新的均衡点,然后旧的均衡点的“痕迹”向新的均衡点移动。在达到新的均衡之前都是非均衡状态。

3. 在西方经济学中,债券利率和银行利率什么关系

正比的关系。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附加利率+风险附加利率。债券的风险大于银行的风险,所以
债券利率可以=银行利率+债券风险高于银行风险所要求的风险利率补偿。
或者你可以通过机会成本理解。你只能通过债券或者银行两种途径选择投资,选择债券的机会成本就是银行存款利息,如果银行利率提高了 债券的机会成本就高,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就高。
或者通过市场反应理解。银行利率是和货币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利率高了说明,供给小于需求,债券也是融资一种,所以债券利率也会高。
当通货膨胀时,银行会提高利率,吸收流动的货币,这时因为通货膨胀,投资要求债券利率就高。债券的利率肯定是高于银行利率的

在西方经济学中,债券利率和银行利率什么关系

4. 宏观经济学,关于货币和利率

增加货比供应量会导致通货膨胀,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上升,实际货币余额下降。
实际货币余额就是人们手里的钱的分量,钱多了之后钱自然就不值钱了;人们就会减少消费。
至于投资增加是必然的,国家发钱就是要国民去投资,去把发的钱挣到自己口袋里,以促进经济增长。

5. 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利率问题

答案1,这个推导是不合理的。因为利率升高对于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所承担的贷款利率成本是增加的,压力就增加了。还有一方面,储蓄也会增加,消费就减少了,对应的企业的产品的价格和销量同样减少。所以投资欲望就会降低。
  
答案2。货币是变现能力低于一年的,资本是变现能力长于一年的。如果利率增加,机构投资者会偏向于收益率相对增加,而变现能力强的货币投资,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加息是货币紧缩性政策,投资都对各种投资品种的未来风险性有一个评估,所以相对购买货币利率投资相对安全。
  
答案3,投资包括很多种,金融市场投资有股票,国债,黄金,货币,期权期货,还有一些金融延伸品等,利率升高对投资的选择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是有很多因素的综合,对风险性的偏好来选择的。比如,购买债券的机会到了,股票就没人买了,同样有很多人在买。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利率问题

6. 在西方经济学中,债券利率和银行利率什么关系

正比的关系。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附加利率+风险附加利率。债券的风险大于银行的风险,所以
债券利率可以=银行利率+债券风险高于银行风险所要求的风险利率补偿。
或者你可以通过机会成本理解。你只能通过债券或者银行两种途径选择投资,选择债券的机会成本就是银行存款利息,如果银行利率提高了
债券的机会成本就高,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就高。
或者通过市场反应理解。银行利率是和货币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利率高了说明,供给小于需求,债券也是融资一种,所以债券利率也会高。
当通货膨胀时,银行会提高利率,吸收流动的货币,这时因为通货膨胀,投资要求债券利率就高。债券的利率肯定是高于银行利率的

7. 简述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数据。市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任何使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产生移动的因素都将改变均衡利率水平。物价水平调节着总需求的波动,因此,在物价上涨过快,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利率水平有很强的上升趋势;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利率水平也趋于下降。  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宏观调节方面,利率通过积累资金,调节宏观经济,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以及分配收入等方面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闲置者与资金短缺者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对闲置资金的运用就不能无偿取得而必须有偿进行,这种有偿的手段就是利率。  利率对经济的制约关系相当强烈,利率调高,一方面是拥有闲置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受利益诱导将其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全社会的资金来源增加;另一方面,借款人因利率调高而须多付利息,成本也相应增加,而成本对于利润总是一个抵消因素,由此而产生的利益约束将迫使那些经济效益较差的借款人减少借款,使有限的资金流向效益高的行业、企业和产品,从而促使全社会的生产要素产生优化配置效应。国家运用利率杠杆,在通货膨胀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有效地抑制。

简述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8. 宏观经济学中对利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别怎么变?

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很多,包括:①平均利润率。它一定是高于利率的,只有当平均利润率大于利率的时候才会借贷。②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这是影响利率的非常广泛的因素。当社会上资金多的时候,企业需求少,贷款就少,存款多,利润低,利率就低;反过来,银行没有钱,但是企业大量贷款,这时候利率就高了。③国家经济政策影响。 国家要采取两个政策,一个是放松银根,一个是紧缩银根。 当经济繁荣时期为了防止过热而紧缩银根,提高利率;当经济萧条的时候放松银根,下调利率。④国际利率水平。利率就是货币的价格,国际资金的流动受到利率的影响,资金会流向利率相对较高的国家。如果美国是10%,中国是2%,钱会流向美国,这时候中国要吸引外资会提高利率水平,我们要提高到12%,钱就会流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