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超19亿元,动力电池销售收入降两成

2024-04-30 13:55

1.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超19亿元,动力电池销售收入降两成

8月26日晚间,宁德时代新能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300750)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88.29亿元,同比下降7.08%;实现净利润19.37亿元,同比下降7.86%。
  
 对于业绩下滑,宁德时代表示,主要系宏观经济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市 场需求严重下滑,导致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同比大幅下降,公司动力电池销售收入减少。
  
 具体来看,动力电池系统销售是宁德时代主要收入来源。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产销同比下滑,根据中汽研合格证数据统计,国内新能源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35万辆和33.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和44%;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17.5GWh,同比下降42%。宁德时代该板块销售收入也因此受到影响,同比下降20.21%至134.78亿元。但其表示,随着疫情缓解和宏观经济逐步恢复,公司动力电池系统出货量环比显著提升。
  
 储能系统方面,宁德时代表示其在报告期内持续加大储能业务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力度,实现销售收入5.67元,同比增长136.41%。该公司海外首个储能项目已在美国加州实现并网,前期储能市场布局及推广逐步落地。
  
 锂电池材料方面,宁德时代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下滑42%,锂电池材料采购需求相应减少。同时,部分锂电池材料售价受金属价格影响也同比有所下降。基于前述原因,报告期内该公司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为12.35亿元,同比下降46.53%。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业务涵盖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动力电池领域龙头企业。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57.88亿元,同比增长54.6%;实现净利润45.60亿元,同比增长34.6%。
  
 8月26日收盘,宁德时代报收于194.4元/股,下跌2.76%。
    
 校对:丁晓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超19亿元,动力电池销售收入降两成

2. 上半年动力电池巨头过的怎么样?宁德时代交出了这份答卷

 [汽车之家?行业]? 近日,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00750)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188.29亿元,同比下滑7.08%;净利润19.37亿元,同比下滑7.86%。宁德时代对此表示,上半年因宏观经济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市场需求严重下滑,导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大幅下降,公司动力电池销售收入减少。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解决方案。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领先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形成了全面、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
 宁德时代同时也是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明星企业”,一直以来,关于宁德时代的各类合作和布局备受关注。当前,宁德时代已拥有业内广泛的客户基础,国内市场包括上汽、吉利、北汽、广汽、长安、东风、宇通、金龙和江铃等品牌车企以及蔚来、威马、小鹏等新兴车企,在海外市场进一步与特斯拉、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和沃尔沃等深化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本田出资37亿元入股宁德时代,双方还拟围绕动力电池的研究开发、供应、回收再利用等领域深化合作。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动力电池需求出现高速增长,根据宁德时代发布的2019年年度业绩财报,其在2019年的营业总收入为455.46亿元,同比增长53.81%;净利润43.56亿元,同比增长28.61%。宁德时代表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宏观经济与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恢复,公司各经营指标也将逐步提升。

编辑点评:
 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后,汽车市场的积极因素明显增多。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终于由负转正,这也是该细分市场进入2020年以来首次正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回暖,动力电池行业也将迎来快速回升期,而宁德时代显然不会错过后续业绩赶超的机会。(文/汽车之家 才丽媛)

3. 动力电池逆势猛涨背后!宁德时代独占五成市场,行业洗牌加速


车东西
文?| Bear
2019年的下半程,整个新能源市场都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补贴退坡带来的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六个月同比销量下滑,全年销量120.6万辆,同比下降4%。这也是自2013年,我国推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首次年销量下滑。
整车市场下滑背后,上游动力电池却仍然保持着逆势增长。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发布的2019年动力电池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达85.4GWh,同比增长21%;销量达到75.6GWh,同比增长21.4%;装车量达到62.2GWh,同比增长9.2%。
虽然市场在扩大,但从行业层面来看,竞争激烈的程度正在持续上升。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在2019年达到31.26GWh,市场份额占比从2018年的40.7%上升至2019年的50.5%,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同时,配套动力电池的企业数量也从2018年的89家下降至2019年的79家,行业洗牌加速。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发布的2019年动力电池市场数据,揭示了上游动力电池市场的行业情况、技术路线与玩家格局的变化趋势。
一、行业基本面:总产销逆势猛增20% 年底冲量热潮不如往年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数据,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达85.4GWh,同比增长21%;销量达到75.6GWh,同比增长21.4%;装车量达到62.2GWh,同比增长9.2%。

▲2019年12月与全年动力电池产量数据
2019年12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6.2GWh,同比下降22.9%,环比下降31.4%;销量为7.8GWh,同比增长3.5%;装车量为9.7GWh,同比下降27.4%,环比上升54.4%。

▲2019年12月与全年动力电池销量数据
在12月,动力电池产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清库存现象,产量下调,装车量环比上涨。但由于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景气,动力电池集中装车冲量的情况不如往年。

▲2019年12月与全年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
从下方动力电池月度装车量数据,能够更直观地看出2019年动力电池装车量与往年的差距:
▲2017-2019年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
图中显示,2019年1-7月,国内动力电池的装车量都高于同期,这主要是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成绩太过亮眼,装车热潮一直延续到了2019年7月。
而在2019年7月之后,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暴跌超过50%,整车厂趋于冷静,开始调整动力电池装车量,导致7月之后,动力电池装车量不如往年同期。
2019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上升的另一大原因,是受新能源客车产量上升带动的,新能源汽车平均带电量的上升。据了解,2019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单车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63.2kWh,环比上升8.8%。

▲2019年12月国内新能源车型平均带电量情况
而在纯电动乘用车方面,2019年12月,国内车型动力电池系统平均能量密度主要集中在140Wh/kg-160Wh/kg,占比达到49.3%,系统能量密度在160Wh/kg以上的纯电动乘用车型市场占比35.9%,系统能量密度125Wh/kg以下的车型数量占比为2%。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平均能量密度,较2018年同期也有所上升。

▲2019年12月纯电动乘用车系统能量密度分布情况
二、技术路线之争:三元锂坐稳主流位置 磷酸铁锂暂时反扑
大盘之下,今年各条技术路线的动力电池,表现也各不相同。
2019年,三元锂电池产量为55.1GWh,占总产量64.6%,同比增长40.8%;销量为53.0GWh,占总销量70%;装车量为40.5GWh,占总装车量65.2%,同比增长22.5%。

▲2019年12月与全年动力电池产量数据(按材料划分)
而磷酸铁锂电池在2019年的产量为27.7GWh,,占总产量32.4%,同比下降1.2%;销量为20.6GWh,占总销量27.2%;装车量为20.2GWh,占总装车量32.5%,同比下降9%。

▲2019年12月与全年动力电池产量数据(按材料划分)
从全年来看,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依然是目前主流的技术路线,且三元锂电池由于能量密度更高,广泛应用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因此增长情况好于应用范围较小的磷酸铁锂电池。

▲2019年12月与全年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按材料划分)
但在12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4.7GWh,三元锂电池装车量为4.8GWh,而这几乎持平,这说明在补贴退坡之下,不少车企开始为新能源汽车配套价格更为亲民的磷酸铁锂电池。
不过从动力电池技术迭代的历史来看,磷酸铁锂电池终究会被三元锂电池所淘汰,三元锂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决定了其更适合于新能源汽车。
而众人讨论的两种动力电池路线技术稳定性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以目前的化学工程仍有向上突破的技术空间,以工程学的发展前景来看,三元锂电池的热稳定性完全能够被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因此,从目前的市场份额来看,三元锂电池等于已经坐上了动力电池主流路线的宝座,行业预计,这一情况将会延续到2025年之后。等到全固态电池开始规模化应用,三元锂电池的地位才会受到威胁。
三、玩家格局:产业集中度提升 宁德时代拿下过半市场
看过了行业基本面和技术路线的演变情况,再来看看行业内玩家格局的变化。
2019年动力电池玩家格局的变化趋势,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强者愈强,行业洗牌加速。
从2019年全年装车数据来看,今年共有79家动力电池公司实现装车配套,排名前三、前五、前十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45.6GWh、49.2GWh和54.7GWh,市场份额分别为73.4%、79.1%、87.9%。

▲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
其中,宁德时代以31.46GWh的装车量冠绝全场,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比亚迪全年装车量10.75GWh,紧随其后,拿下17.3%的市场;国轩高科装车量为3.43GWh,市场份额5.5%,排名第三;其余玩家装车量均不超过2GWh。

▲2017-2019年配套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变化情况
从这一情况可以看出,宁德时代的头部玩家地位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占比从2018年40.7%上升至2019年的50.5%,强者愈强。而动力电池装机配套的企业却从去年的89家下降至今年的79家,行业洗牌加速。
结语:动力电池市场整体形势依然向好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9停止了增长势头,并且2020年的前景仍不乐观。好在动力电池市场的逆势增长为整个新能源市场挽回了几分颜面,2019年,动力电池市场产销同比增长超20%,装机量增长超过9%,市场形势尚可。
但无法忽视的是,2019年动力电池市场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上半年,补贴退坡前的抢装潮,补贴退坡之后,动力电池8-12月的装机量均低于往年同期。
以这一形势继续发展,2020年,动力电池产业的装机量得不到有效刺激,势必会低于2019年同期,届时,动力电池市场则难以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总体来看,2020年的动力电池市场的增长形势是堪忧的。
但正如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所言,单以数据、增长情况来评判一个市场是不客观不全面的。我们需要认识到,动力电池市场也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家引入了外资,激活了市场的充分竞争,市场内部,企业也在不断提升动力电池的核心参数指标,动力电池的市场依然整体向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动力电池逆势猛涨背后!宁德时代独占五成市场,行业洗牌加速

4. 虎狼环伺的宁德时代,能否坐稳动力电池霸主宝座?

 股价一路狂奔的“动力电池一哥”宁德时代,似乎在开启新的时代。
   近30个交易日中,宁德时代股价整体上涨27.61%,最高价为224.29元,总市值逼近5000亿元。这个市值,是其两年前登陆创业板时的6倍。
   政策方面也传来利好消息。就在上周末,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网站发布了《关于一次性增发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办法的通告》。通告显示,北京市将于8月1日起面向“无车家庭”一次性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此消息无疑给新能源车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资本及券商也纷纷表示看好新能源车的红利。然而,属于新能源车的这个“馅饼”未必能顺利砸到宁德时代的头上。毕竟,在当前的欣荣景象之下,宁德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更为明显。
   
     不能说的秘密 
   宁德时代2011年成立,2018年上市,2020年市值逼近5000亿。不得不说,除了互联网领域,很少在制造业中看到发展如此迅猛的公司。
   2014年至2019年,宁德时代营收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财报显示,2014年以来,其营业收入分别为8.67亿元、57.03亿元、148.79亿元、199.97亿元、296.11亿元和455.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3.53%。
   
   繁荣的背面却潜伏着危机。与猛烈上涨的全年营收不同,另一组数据似乎让人看到了这家公司的隐忧。
   在宁德时代2020年Q1的财报中,数据显示,其营业总收入为90.3亿元,同比下滑9.53%,归母净利润为7.42亿元,同比下滑29.1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28亿元,同比大跌53.24%。相比营收下降,利润率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如果说Q1净利润下滑与疫情有关,那么,回顾之前数据却早有迹象。
   2019年 Q3,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为125.91亿元,同比增长28.8%,归母净利润为13.62亿元,同比下滑7.2%,扣非归母净利润11.46亿元,同比下滑11.01%。其2019年Q4实现营业收入129.30亿元,同比增长23.31%,归母净利润10.96亿元,同比增长8.6%,扣非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下滑16.9%。
   
   以2019年Q3、Q4和2020年Q1来看,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为11.01%、16.9%和53.24%。
   不仅大环境使宁德时代的营收面临困境,在利润率方面同样受到挤压。宁德时代2020年Q1毛利率降至为25.1%,创下公司近五年以来毛利率新低。官方虽表示,毛利率的下滑主要系受疫情影响产能利用率不高,导致折旧等固定成本较高。但整体来看,毛利率的下坡之势已不可阻挡。
   
   从外部原因来看,宁德时代电池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是重要原因。作为动力电池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钴金属,2020年二季度钴原料进口总量1.68万吨金属吨,同比减少19%,其中钴矿进口总量0.01万吨金属吨,同比减少92%。这也意味着,国内钴原料持续紧张,且未来还将至少延续2-3月。
   据调研考虑海上在途、国内保税区、贸易商、冶炼厂、电池厂等,国内钴原料库存大概0.9-1.1万吨金属吨,大概1-1.5个月国内钴原料消耗量,正常钴原料维持2-3月库存。这直接导致市场联动,截至7月28日下午收盘, “新能源金属”钴在7月份足足上涨了14.4%,货报价为27.8万元/吨。
   同时,根据瑞士银行公布的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研究报告显示,宁德时代以153美元/kWh的价格,超过LG、SDI、松下,成为四家企业中动力电池成本最高的企业。这样的处境,让宁德时代背腹受压。
   
   另外,宁德时代的不断扩张,也是摊平利润的诱因。 宁德时代在研发上的投入之大已不是秘密, 2019年研发投入更是高达29.92亿元,较2018年提高了50%,是国轩高科的6.85倍。
   另一方面的“豪横”体现在产能的扩建,截至2019年底,其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分别为174.17亿元、19.97亿元,同比分别上涨了50.47%和22.97%。
   
   为追求大规模产能的投入是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构成。加之政府补贴政策的不断收紧让宁德时代高利润期终结,这也是它不得不面对的“成长烦恼”。
   宁德时代的烦恼不止一个,如何在蓬勃的市场中,巩固自己的地位,建立起别人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技术就是护城河? 
   回顾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发家史,必定绕不开其三元锂电池技术,正是这个护城河让它快速称霸动力电池行业。
   
   众所周知,在宁德时代之前,以磷酸铁锂电池作为核心产品的比亚迪,是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老大。这种电池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
   相反,宁德时代选了当时还不算主流的三元锂电池。所谓的三元,就是电池正极材料中,除了锂之外,还有三种金属,镍钴锰或者镍钴铝。这种电池相较磷酸铁锂电池,在续航能力方面十分优秀。因此成为宁德时代撬开市场最核心的抓手。截至2019年,宁德时代拥有授权及正在申请的国内外专利合计5,397项,可谓铜墙铁壁。
   但面对技术的不断迭代,三元锂电池这张王牌并不确保宁德时代霸主地位屹立不倒。从技术上来说,三元锂电池已经进入了瓶颈。行业认为,下一代动力电池产品应是安全性能更好、能量密度更高的固态电池。单说能量密度,就是三元锂电池的两倍以上。
   没错,宁德时代的技术护城河正在被挑战。“死对头”比亚迪,于近期推出的“刀片电池”, 号称高安全、长续航、高强度等优势,就是要挑战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意图偷袭其固有市场。
   
     2019年,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有率达到28%,位居全球第一,超出比亚迪三倍之多。
   
   彼时,宁德时代“超豪华”朋友圈已经遍及 汽车 圈上下游产业链,除了大众、宝马、丰田、长城、吉利、捷豹路虎、广汽、上海通用、上汽荣威、奇瑞、北京现代、北汽等知名 汽车 厂商,还包括蔚来、拜腾、威马等造车新势力,乃至博世等零部件巨头都成为其大客户,占据 汽车 圈半壁江山的宁德时代一时风光无限。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对宁德时代的信任,去年11月,宝马更是与其在2018年签署的价值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11.79亿元)的电池订单增加至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69.01亿元),合同供货时间覆盖了2020年至2031年的订单。宝马也由此成为宁德时代在德国电池工厂的首个客户。
   不难看出,宁德时代深知成长带来的烦恼,正在用技术和市场先机建立护城河。在技术革命一浪又一浪袭来的当下,技术门槛有多高?再看利益默契下的合作伙伴,是来偷师或是见“益”思迁?这一切都是未知。
    充满不确定的未来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全球都在积极加快电动化转型,限于能源消耗侧改革的迫切,我国在新能源领域远超其他国家。
   在全球来看,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发展速度显然更快。第三方数据显示, 2019H1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合计销售98.42万辆,中国占比57.19%,超过一半,增速较国外高33.25个百分点,说中国新能源市场代表了全球市场也不足为过。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 汽车 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对现有双积分政策部分条款进行了更新。
   《决定》要求提高新能源车积分比例,2021年为14%,2022年为16%,2023年为18%,每年增加2%,到2025年实现新车百公里油耗4L,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20%的目标。
   虽然,政策上对于新能源 汽车 是利好的,但从整个 汽车 行业来说,新能源 汽车 这块“蛋糕”始终不如燃油车,市场依然有限。
   再回到宁德时代身上,随着这一市场的开放,它还必须面对虎狼环伺的竞争者。
   比亚迪自不必说,它一直都在铆足劲寻找机会“复仇”。倡导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让市场发现了新的选择。此外,比亚迪还与奔驰、丰田、福特等重量级的 汽车 厂商达成了深度的合作关系,这一定程度也会蚕食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
   外来者也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自去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向外资电池开放后,以LG、松下、三星为代表的国际电池巨头,正在快速回归中国市场,抢占国内电池市场份额。
   事实上,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霸主地位已受到冲击。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动力电池调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LG 化学以27.1%的市场份额击败了实力强劲的松下和宁德时代,成为了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动力电池企业。松下和宁德时代分别以25.7%和17.4%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和第三。
   即便已经与宁德时代合作的特斯拉,也充满不确定性。据报道,特斯拉正在美国弗里蒙特建设一条试点生产线,在电动车领域有着超级野心的特斯拉,已经迈出了自产动力电池的第一步。
   外有强敌、内有劲旅的背景下,宁德时代未来的发展很难说不受到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宁德时代无疑是一个优秀的公司,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能否进一步开疆拓土,为资本市场再讲新故事,还需时间来证明。

5. 动力电池产业剧变中,宁德时代拿什么保住“一哥”地位?

 继市值上超越中国石油后,宁德时代就一直处于“风暴眼”中。 
   昨日,据财联社报道,宁德时代将向现代 汽车 集团专属平台“E-GMP”打造的二款车型供应动力电池,供货时间将于2023年开始。 
   对此消息,宁德时代虽然并未做出回应,但其股价却很快发生了变化。据Wind数据显示,昨日宁德时代收盘股价大涨8.18%至404元/股。 
   而在6天前,宁德时代连发多个公告表示,“投资不超过120亿元建设四川宜宾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投资不超过120亿元建设广东肇庆动力及储能项目”和“投资不超过50亿元建设福建宁德一汽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建项目”,合计投资总计290亿元。
   受此消息利好的影响,自次日开盘高开3%至379元/股后,2月4日收盘股价继续上涨至388.5元/股,涨幅达到1.97%。 
     早在2月1日,宁德时代就发布了一份“非公开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将解除限售和实际可上市流通的股份,占其目前股本总数的5.25%,而解禁上市流通日为2月4日。 
   据界面新闻统计,这次宁德时代的解禁市值为4332.89亿元,几乎占到其发稿前总市值9555.5亿元的一半。 虽然目前解禁股持有者并未表态是否会减持,但资本市场对此依然表示担忧。 
   其实,自宁德时代超越中石油后,其股价就一直上演着“过山车”的走势。 而这背后,或许反映着宁德时代“内忧外患”的不稳定现状。  
      宁德时代2020年12月31日-2021年2月9日K线图,截图自Wind
   受疫情影响,去年新能源 汽车 的销售受阻,动力电池行业由此受到波动,需求和装机量随之下滑。正因如此,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并不优秀。 
    此外,在上月接连发生的宁德时代旗下电池工厂的爆炸事件,也让其陷入短暂的动荡之中。  
   而在外部市场方面,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发展,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却逐年加剧, 宁德时代虽依然坐在“一哥”的位置上,但身边的威胁并不少。  
   先不说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国内动力电池厂家的追赶,LG化学及松下等海外电池厂商近几年也开始逐鹿国内市场、并紧追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超越中国石油,外界将此视为新能源 汽车 将逐步代替燃油车的信号。 
   在群雄并起的时代里,宁德时代是否能坐稳动力电池“一哥”的位置?
   
    “基本满意。” 
   十四年前,曾任中国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这样表示,彼时的中国石油的确能撑得起这个评价。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在A股风光上市,首日开盘价一度被投资者推高到48.6元/股,也用71181亿元的市值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
    殊不知,这家昔日里全球第一市值的公司,却在十四年后被一家制造动力电池的厂商在市值上所超越。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就在去年12月21日,宁德时代的股价涨幅超12%,当日收盘股价为325元/股,市值也随即达到了7571亿元。一周后,在12月30日,宁德时代股价涨幅达到10.39%,收盘股价为340元/股,市值也达到7920亿元,一举超越中国石油当日7558亿元的市值。
      宁德时代与中国石油市值对比图,数据来源于Wind,连线出行制图 
   今年开年后,这样的涨势还在继续。1月4日收盘时股价实现高涨15.09%至404.1元/股,这之后,股价继续飞涨直至到1月7日,收盘股价达到413.23元/股,市值达到9626亿元的新高。 
    不过,就在宁德时代正向万亿市值冲锋之时,却被踩下了“刹车”。 
   1月7日,据“宁乡发布”微博称,当日晚间湖南邦普循环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湖南邦普”)老厂车间发生爆炸起火事件。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该公司属于宁德时代控股的子公司。 
   作为当事方的宁德时代对此事故虽很快做出了回应,但由于这家公司主要负责宁德时代电池产业中回收部分的业务,受此影响宁德时代次日收盘时股价为404.5元/股,降幅达到2.11%,市值在一天内蒸发203.32亿元。
    此后一周,股价的颓势继续延续。 1月11日股价继续走低,当日收盘价为390元/股,降幅为3.58%;期间虽有小幅反弹,但股价的降幅并没有得到缓解,在八天后收盘股价降到366.11元/股的低点,当日市值也跌至9000亿元以下。
   到了1月20日,宁德时代股价回涨至收盘价391.4元/股,涨幅一度达到了25.29%。 在业内看来,这一回涨与前日其公布的专利有很大关系。 
   1月19日,宁德时代公布了两项与固态电池相关的发明专利。据专利文件可以看到,这两项专利都与固态电解质相关,将有利于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发挥。自上月初蔚来推出150kWh固态电池包后,宁德时代这一专利成为这一领域又一进展。
   宁德时代固态电解质相关专利信息,截图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受此消息的利好影响,此后几天宁德时代的股价一路走高,于1月22日重回400元股价,当日收盘价为408元/股,市值也重回9100亿元之上。 
    但很快,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由于爆炸事件而陷入“泥潭”之中。 
   1月20日晚间,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曲靖市麟铁 科技 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发布公告称,当日上午其一个室外尾气吸收塔发生爆炸。据德方纳米曾披露资料显示,其公司在2014至2016年均为宁德时代的前五大供应商。此外,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占其公司总股本的40%股权。 
   这之后,宁德时代虽然对此爆炸事故很快做出回应,并表示只是参股关系,未参与其公司的生产运营, 但也没有挡住股价的下跌。 
   就在事故发生的下一周,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下跌,自1月25日收盘时的396.95元/股降至1月29日收盘时的354.11元/股,降幅达到了4.27%,这也是宁德时代在上月股价的最低点。 
   而到了本月初,宁德时代股价继续走低。2月1日,其股价收盘价为350.33元/股。但随着宁德时代连发多个扩产公告后,及时将股价的下跌再次止住。 自2月2日发布公告后,宁德时代股价开始回调,至2月4日收盘时,股价较2月1日股价已回涨38.17元/股。
   至此,从宁德时代于去年12月超越中国石油、股价也随即达到了413.23元/股的高点后, 截至本月5日收盘其股价已上演了多次起伏,堪比坐上了“过山车”。  
   其股价的不稳定,或许也反映着宁德时代颇具挑战的现状。
   
   在目前动力电池这个赛道上,已坐到“头把交椅”的宁德时代压力也不小。 
   去年10月,宁德时代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了0.8%;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24%。这也是宁德时代去年前三季度首次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虽然宁德时代在第三季度交了一份较为好看的“成绩单”,但也无法遮盖住前三季度的颓势。据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实现净利润36.82亿元,同比下降2.07%。 
    对于宁德时代去年前两季度的发展不利,与疫情不无关系。 
   随着去年年初疫情的爆发,去年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的产销量大幅降低。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分别为39.7万辆和39.3万辆,分别同比下降36.5%和37.4%。 
   “去年上半年突发疫情及政策影响导致新能源 汽车 销量集体下滑,而动力电池装车量也随之下降,从而影响电池供应商收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对北京商报这样表示。 
   在外界看来,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其营收和净利润应该会得到回升。 但对于宁德时代而言,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曾作为“立身之本”的技术路线已摇摇欲坠。  
   早在2011年,宁德时代就在福建宁德市成立,但在彼时的动力电池赛道上,已然慢了许多,它前面已有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两个已实现“自给自足”的玩家。 
   作为宁德时代创始人的曾毓群自然也看到了这点,于是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另辟蹊径——没有将当时市场普遍认可的磷酸铁锂路线作为主打路线,而是选择了成本更为高昂的三元锂路线。 
    就在曾毓群做出这个选择后,政策也帮了他一把。  
   在宁德时代成立的一年后,中央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要达到150Wh/kg以上,而在那时只有三元锂电池能达到这一指标。
    于是,在政策红利的“加速”下,宁德时代于2017年借势超越了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一举成为了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 在这之后,宁德时代继续在三元锂电池方面做着研发,并在两年后推出并量产了“811电池”。
      宝马iX3搭载的宁德时代811电池,图源宁德时代官微 
   简而言之,811电池即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和锰三者配比为8:1:1的三元锂电池,这一电池可以将能量密度提升至170Wh/kg,并有效的提升装载此款电池的新能源 汽车 的续航里程。 
    811电池虽有诸多优点,但自推出后就一直备受质疑。 
   首先就是电池的安全性。据未来 汽车 日报报道,去年国内市场发生了超过20起新能源 汽车 自燃事故,这其中多为装载三元锂电的车型。而随着去年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一场“针刺试验”,更将宁德时代的811电池的安全性送上舆论的焦点。 
    “按照目前的技术,811电池系统做到不起火几乎不可能。如果要做到单体电芯不起火,估计会采用固态/半固态电池,或者较大地牺牲能量密度。” 新能源 汽车 行业专家傅振兴对车市物语这样表示。
   除了安全性之外,三元锂电池目前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被挤压。 
   据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去年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国内三元锂电池共计装车5.9GWh,同比累计下降8%;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4.7GWh,同比累计增长上升13%。按照这个趋势,2021年磷酸铁锂的装机量大概率会超过三元锂电池。 
   正如如此,去年业内一度有传言称“宁德时代会放弃811电池”,宁德时代虽然对此进行辟谣, 但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市场份额受挤压等“内忧”问题依然存在。 
   相比于“内忧”的困扰,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外患”或许更具有威胁。 
   其实,宁德时代前几年之所以可以坐到“一哥”位置上、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还要得益于政策的扶持。 
   2015年,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白名单”,国内新能源车企只有采用“白名单”中企业的电池才能获得补贴,进入“白名单”之中就有宁德时代。 
   借此,宁德时代在政策的扶持下驶入发展“快车道”。2019年,包括华晨宝马、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厦门金旅、北汽、中车集团、吉利在内的各个车企,宁德时代电池的装机比例都在90%以上。 
    但随着当年工信部取消了“白名单”,挡在外资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墙”被推倒,这些企业就此进入国内市场再无阻碍。 而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一哥”的宁德时代,首当其冲地迎来了LG化学、SK等外资电池企业的挑战。
   据SNE Research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8月,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市场的15.9%,排名第一,宁德时代以15.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这之后,宁德时代虽夺回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位置,但LG化学和松下依然在其身后紧追。
      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数据来源于SNE  Research,连线出行制图  
   其实,随着宁德时代在市值上超越中国石油后,在业内看来一个新的能源时代就随之开启。但对目前的宁德时代而言,除了要面对自身“内忧外患”的问题之外,还要思考一个“老问题”—— 如何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一哥”地位?  
   
   “对于许多竞争对手而言, 汽车 电池通常只是他们的几个业务领域之一。但对我们来说,一切都要围着电池转,我们必须成为这个领域的最强者”。 
   在宁德时代创立不久,在被媒体问到对于公司及未来的思考时,曾毓群曾这样回答道。 
    但要让宁德时代做到这点,其实并不简单。 
   这是因为在新能源 汽车 行业自发展以来,就存在着一个惯例—— 鸡蛋不会放在同一个筐里。 简言之,就是任何一家车企并不会只选择一家动力电池厂商作为供应商,而是同时选择几家。
   就拿特斯拉为例,就目前其电池供应商就已经囊括松下、LG化学和宁德时代国际三大电池巨头。 “为保证其电池供应稳定,我们会选择多家电池供应商来供给电池。”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对媒体这样表示。
   而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同样并不是车企的唯一选择。 
   大众2020年豪掷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又选定万向一二三作为供应商;奔驰也投入千万欧元入股孚能 科技 。就连曾作为宁德时代的“伯乐”——华晨宝马也在去年7月选择了亿纬锂能。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动力电池企业无法满足众多新能源车企的需求,为了实现生产,车企们不得不选择多家动力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 即使到了2021年,这样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依然存在。 
   “未来5年,锂电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快速进入到TWh时代。” 
   就在上月召开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云论坛上,曾毓群曾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在他看来,2021年开始全球锂电池行业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需求会有明显的提升,但反观供给端,目前全产业链的产能供给增长相对较慢,有效供给不足。 
   换句话说,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但行业的基本规则并没有改变—— 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来抢夺更多市场。  
   而从今年初开始,众多新能源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就已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特斯拉国产Model Y强势登陆国内市场,由于超预期降价一度导致官网瘫痪;紧接着,蔚来发布了新车型ET7,据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对媒体表示,ET7订单量也超过预期。在之后,智己 汽车 也发布了自己的新车型,并开放预订。
      特斯拉国产Model  Y和蔚来ET7,图源特斯拉/蔚来官微 
   除此之外,像小鹏、威马、零跑等国内新能源车企、宝马、奔驰及奥迪等传统燃油车车企也都会在2021年推出旗下的诸多新车型。 
   从特斯拉、蔚来,再到小鹏、宝马等车企的高速放量,都在增大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的电池供给压力。据高工锂电机构统计,2021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预期上调至197万辆,同比增速将超过52%,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达97GWh。 
    为了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和抢占市场,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们纷纷开始了扩产“运动”。 
   就在本月初,宁德时代就发布公告称,将在四川宜宾、广东肇庆和福建宁德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基地及动力储能项目,合计投资总计290亿元。而在2020年12月底,宁德时代宣布,投资390亿在福建福鼎、四川宜宾、江苏溧阳三地增产扩产。短短几个月,就大手笔拿出近680亿元扩充产能。
   紧接着,比亚迪也发布公告表示,将分别以现金的方式对旗下的子公司进行增资扩产。
   除了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在扩产上进行加速,它们身后的动力电池厂商们也开始奋力紧追。 
   上月,中航锂电宣布投资50亿元、规划产能为10GWh的项目即将迎来正式投产,二期项目规划已在进行中。而在去年,国轩高科柳州1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开始动工;蜂巢能源宣布投资155亿元在欧洲建立24GWh电池工厂。 
    然而,就在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做着扩产的同时,也开始发觉仅仅通过原来的扩产办法很难赢得更多市场,因为从去年开始已有很多新能源车企已不甘被电池厂商“卡住脖子”,开始亲自下场布局电池业务。 
   去年9月,马斯克在特斯拉的“电池日”上发布了旗下的新能源计划,并表示在两到三年后,当实现自给自足后,不排除向外输出电池产品。再到今年,蔚来、智己 汽车 和广汽新能源均已推出的旗下新电池技术,连线出行曾在《特斯拉、蔚来、广汽的1000公里续航电池,是真技术还是新噱头?》一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虽然像蔚来、智己 汽车 等车企及品牌目前在电池方面,还在与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合作,但在这些车企摸透电池生产工艺后,很大概率会真正自研电池,就像特斯拉那样,这样可以让成本降到更低。” 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从业者对连线出行表示。
   正因这样,宁德时代为了在新的时代下,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地位,不再仅对动力电池业务进行继续布局和研发,也开始向其他业务开始拓展。 
   据北京商报报道,自去年开始宁德时代投资了包括同类电池厂商,并涉足上游电池原材料端、证券、 汽车 制造、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等领域。而在今年1月,宁德时代还参与了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的C+轮融资。 
      宁德时代投资地平线信息,截图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在业内看来,宁德时代开始向供应链上下游及新兴 科技 领域投资并不意外,参与投资和布局其他领域业务不仅可以稳固供应、平摊风险,也能提升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现在来看,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可以确定的是,宁德时代市值超越中国石油并不是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只不过,宁德时代要想在新能源时代下继续稳坐“一哥”位置,就  需要跟着时代变化随时主动出击。 

动力电池产业剧变中,宁德时代拿什么保住“一哥”地位?

6. 宁德时代净利润4年首下滑,动力电池一哥宝座能否坐得稳?

从零起步到市值超3000亿元,宁德时代只用了9年时间。
2019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458亿元,净利润46亿元。2020年一季度,疫情肆虐,新能能源汽车装机量大幅下降。4月28日,宁德时代发布一季报,营业收入90亿元,同比仅下降9.5%;净利润7.4亿元,同比跌近30%。

宁德时代一季报
在高技术门槛的新能源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一路赶超日韩松下、LG化学等老牌企业,已稳坐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宝座,外界评价其是“黑马”。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公开说:“我们不是黑马,是厚积薄发。”
20年前,曾毓群参与创办锂离子电池企业ATL,为宁德时代的诞生埋下伏笔,其后两次关键抉择,在福建的宁德,曾毓群缔造了他的电池时代。

两次选择
1968年出生的曾毓群,早年学习的是船舶工程专业,后来南下广东,就职于东莞一家电子工厂,1999年,他辞去企业高管职位,同上司等人一起联合创办新能源科技(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简称ATL)。
彼时,索尼、松下等厂商,在硬壳、圆柱形电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后来者ATL选择差异化路线,下注移动电子通信设备将成为市场主流,果断主攻聚合物锂电池,由于其尺寸灵活多变,更能适应移动设备的电池需求。
曾毓群和同事来到美国,购买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获得该授权的企业有数十家,所有购买者面临同一个困境:贝尔实验室配方制造的电池,在反复充放电后,电池会鼓气变形。
ATL的厉害之处在于,经过数次实验,团队去除了配方中低沸点的化学物质,造出了不鼓气的电池。在贝尔授权的企业中,ATL是唯一成功将该项技术产业化的公司,由此业界一举成名。
2000年后,MP3、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迅速普及,曾毓群第一次踏上时代风口,到2002年,ATL内置锂电池首次应用便携式DVD,成为一流代工厂,其后,应用于MP3、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品类,ATL也陆续进入到三星、苹果、华为、OPPO等知名厂商的供应链。
曾毓群个人也非常努力,他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在职就读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并获博士学位,然而,他并未过多分享到创业的红利。
创办初期为融资,团队出让了大量股权,投资者美国凯雷、英国3i集团等后来退出,ATL在2005年为日企TDK株式会社收购,中国团队成为经营者,曾毓群一度出任TDK高级副总裁等职。
2008年,曾毓群做了又一个决定,力主ATL成立动力电池团队,主攻环保电动汽车电池。应和的另一位高管是黄世霖,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主动均衡功能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可用于公司的电动车及储能项目。
201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受限于政策,100%外资的ATL无法进入动力电池行业,于是,曾毓群与黄世霖带领团队,从ATL独立出去创办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CATL),确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两大业务方向。无独有偶,曾毓群与黄世霖同为宁德人。
CATL注册资本2亿元,ATL持有15%股权,后于2015年完全退出。ATL至今仍是一家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者,累计出货50亿颗电芯。
宝马的订单
宝马汽车是宁德时代的贵人。
2012年,宁德时代成立不久,宝马公司看重创始团队履历,选择与其合作。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商业化的第一大项目,服务于华晨宝马规划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及旗下的高压电池项目。资料显示,宝马向宁德时代提供800多页纸的动力电池生产标准,为帮助宁德时代制造符合要求的电池,华晨宝马高级别的工程师常驻宁德,待了两年多。
面向企业级客户,标杆效应至关重要。有宝马电池供应商的背书,宁德迅速打响业内的知名度,它也刚好踏入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2012年,国务院对外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推进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作为重点工作。
2014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8万辆,销售7.5万辆,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
市场成长如此迅速,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举进入。2015年,国家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日韩企业被拦在名单外,采用它们的电池无法享受补贴。这一政策,为宁德时代的迅速上量提供了时间窗口,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8.67亿元,一举跃升到次年的57.03亿元。
动力电池的百家竞逐,很快演变为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头部企业的对决,其中,比亚迪主推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选择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电池两条腿走路。
在国内市场,由于原材料资源丰富、应用成本低等特点,磷酸铁锂电池是纯电动乘用车的主流选择,只是,此种材质能量密度低,因此续航能力不足,且低温衰退严重。
宁德时代则率先突破了三元锂电池技术。
2014年,宁德时代与宝马开展三元锂电池的合作,公司内部项目代码为“G38”,经过3个月钻研,这项锂电行业的创新成果诞生,为宁德时代带来35项专利。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充电快等优势,可支持长续航,抗低温,然而,受到撞击和高温时起火点较低,要有非常强的安全保护措施。
双方发展策略也不相同。受制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在2016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对外表示:“比亚迪的电池也暂时不会对外出售,我们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宁德时代没有向下游延展,并且广泛采用“电池商+车企”的合资模式,由其出电芯技术,汽车企业主导装配,这避免了与整车厂的利益冲突。比如,宇通客车一度连续3年位居宁德时代客户榜首,它就是比亚迪客车竞争对手。相反,比亚迪一度拒绝向外出售其动力电池,也维持其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优势,坐失市场份额。
2016年,政府恢复三元锂电池客车申请新能源推荐目录的资格,该类电池销量迅速攀升,次年的动力电池出货量中,三元锂电池占比高达45%。
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高达11.84GWh,同比增长50%,一举超越比亚迪,电池装机量位列世界第一,其收入规模则达到200亿元。2018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首日收盘市值逼近800亿元,行业地位已不可动摇。
据宁德时代财报,2019 年实现销量40.25 GWh,较上年增长90.04%,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且与多家车企深度绑定,缔结战略同盟的整车企业有宝马、丰田、现代、戴姆勒、上汽、广汽、吉利、东风、长安等。

7. 宁德时代,时代宁德,行业第一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发展现状如何?

宁德时代,时代宁德,行业第一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发展现状如何?

宁德时代,时代宁德,行业第一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发展现状如何?

8. 动力电池市场格局正在重构 宁德时代欲掌控全产业链|百姓评车

根据国家工信部合格证数据,2020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大约10万辆,同比增长15.6%,为今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

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大约4.99GMh,同比增长6.17%,是今年以来国内电池装机量同比结束“六连降”、开始转为正增长的第一个月份, 形势向好,曙光已现,但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重构。

1-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9.6GWh,同比累计下降39.8%。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18.1GWh,占总产量61.0%,同比累计下降43.0%;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11.5GWh,占总产量38.7%,同比累计下降25.2%。
装车量方面,2020年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0GWh,同环比均上升6.8%。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3.3GWh,同比上升57.1%,环比上升8.7%;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1.7GWh,同比下降31.4%,环比上升3.5%。

2020年1-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22.5GWh,同比累计下降35.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15.9GWh,占总装车量70.6%,同比累计下降32.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6.5GWh,占总装车量28.8%,同比累计下降37.6%。
从装车量集中度水平来看,7月,共计45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6月份减少3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3.5GWh、4.1GWh和4.6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69.4%、81.3%和91.9%。

7月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中,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分别以2.26GWh、0.63GWh和0.59GWh包揽前三,比亚迪超越LG化学上升至第二位。

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61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8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16GWh、18.5GWh和20.9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1.3%、82.1%和93%。
从1-7月单月装机电量情况来看,除了宁德时代之外,第2-10名基本每月都在发生变化,有多家电池企业掉出前十阵营,表明整体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宁德时代聚焦全球市场
根据韩国能源市场分析公司SNE Research9月1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今年7月,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中,LG化学以26.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继续领先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25.4%),并拉开了与日本供应商松下(13%)的差距。
在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LG化学以13.95GWh的装机量位居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宁德时代(32.31GWh)和松下(29.11GWh)。而今,短短半年多时间,LG化学就实现了后来者居上,一跃成为全球装机量第一的供应商。

LG化学在2020年表现出的逆袭之势,主要受益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LG的欧洲客户多,另一方面是在中国给国产特斯拉配套电池。“除了本土车企,LG化学配套的客户囊括了欧洲大部分电动车品牌,且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下滑不同,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售创造了新纪录,为动力电池装机量带来了很大的增量。”
虽然宁德时代在今年前七个月没有拿到全球动力电池第一供应商的宝座,不过其与LG化学的差距非常小。纵观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半年产销规模同比下降44%背景下,宁德时代业绩表现超出预期,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

根据宁德时代2020年半年财报显示,在当前市场下滑背景下,宁德时代依然采取激进扩张策略,具体体现在筹资净流入53亿元,同比增长12倍,继续投入30.9亿资金用于产能建设。
宁德时代在财报中将主营业务分为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三大板块,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售系主要收入来源,营收134.8亿元,同比下滑20.21%,毛利率下滑2.38%,系销售单价和单位成本变动综合影响;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12.4亿元,同比下滑46.53%;储能系统销售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136.41%,系海外首个储能项目已在美国加州实现并网,前期储能市场布局及推广逐步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系统营收降幅(-20.21%)远高于整体营收降幅(-7.08%),意味着宁德时代业务范围正在扩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营收占比有所缩小。而从公开消息来看,宁德时代通过资本运作、电池供应快速切入共享单车、共享电池、电动船舶等业务领域,与哈喽单车、蚂蚁金服等巨头形成跨界合作。

受宏观经济下滑、新冠疫情影响,宁德时代上半年产量为15.08Gwh,产能利用率为52.5%,远低于2019年全年89.17%。据公开信息整理,宁德时代总共规划6大基地,包括宁德章湾区(东桥/湖东/湖西)、宁德车里湾、溧阳基地、四川和青海基地、德国工厂,合计规划产能近300Gwh;考虑目前合资产能,公司产能规划超过350Gwh。2019年公司产能近60Gwh(独资),在未来2-3年可新增80-90Gwh产能,扩张规模全球领先。今年2月,宁德时代称,非公开募资200亿,其中30亿元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
尽管上半年在动力电池和锂电池材料营收上失守,但在储能系统业务和境外业务上的增长,也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此前失衡的营收结构,也让市场看到了其新的营收增长点。
自2012年起,宁德时代储能系统业务营收占整体营收比例常年维持在1%以下,但储能系统与动力电池系统同属万亿级市场,具备极大的增长空间。根据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锂电池储能市场出货量约2.2GWh,同比增长132.2%。
面对储能系统行业的高速增长,宁德时代这项业务上也花费了大量的研发投入。今年2月,宁德时代称,非公开募资200亿,其中30亿元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

除储能系统外,另外一个营收增长点是其境外业务。2020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境内营业收入为165.9亿元,这意味着其上半年在海外的收入达22.4亿元,而在2019年,宁德时代全年在海外的营收还只有13.7亿元。根据这一数据可以推断,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动力电池的出货量或已超过1GWh。
宁德时代已经开始在欧洲市场装机上量,从今年的半年报上便能有所体现。据知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在欧洲的订单已经一大把,如此看来,今年下半年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以及能否重新夺回冠军位置是颇值得关注的一点。
做巨头必须整合产业链
对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甚至LG化学、松下这样的第一梯队动力电池巨头来说,能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固然重要。另一方面,企业往往都是居安思危的。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产品材料研发,二是生产工艺积累,三是产业链整合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前两个方面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和经验积累,而产业链整合能力则需要进行产业链纵向布局。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罕见露面。他透露,宁德时代目前已形成四大创新体系,分别是材料体系创新、系统结构创新、智能制造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材料体系创新方面,宁德时代设计和提出了改进NCM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和思路,在系统结构创新方面,除了全球率先量产装车的CTP技术,下一步宁德时代还要做CTC(Cell to Chassis),即把电芯和底盘集成一起,再把电机、电控、整车高压如DC/DC、OBC等将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一环。
宁德时代在产业链上已展开一定程度的布局,但是其自身认为还远远不够,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整合。宁德时代正在尝试从整个产业链找到突破口,将上下游企业整合在一起,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从而在源头上打破售价10万元左右电动汽车厂商的生存艰难的现状。

不过,尽管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已经形成,但大多数声明具有动力电池生产能力的企业并未生产出通过新能源汽车试验或应用的成品,一些企业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及为整车提供的样品,是在原有小容量电池生产线或中试线上研制出的。

百姓评车
由于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处于产业阶段的初期,整个产业正面临洗牌,优胜劣汰的过程或将在近几年完成。我国锂电池行业困局是产能严重过剩和备受外资挤压。无论是否危言耸听,在消费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确实存在隐忧和变数。所以,像宁德时代这样的排头兵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整合产业链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