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典方言有哪些

2024-05-01 04:44

1. 四川经典方言有哪些

四川的经典方言有:假老练、安逸,巴实、冲壳壳、摆龙门阵、瓜娃子、鬼扯火、耙耳朵。

1,假老练

指没有经验的人还冒充经验十足,在众人面前狂侃。

内涵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戏谑踏血说法。 

例句:《猫和老鼠四川方言版》中那只倒霉的猫儿的名字叫假老练哦(既《猫和老鼠》中的汤姆)。

2,安逸,巴实

指从主观感受到对一项事物的好感,满足。此词有"安闲舒适"之义。"安逸"一词在四川方言中还有"令人满意、精彩、糟糕"等意思,用得十分广泛。

在四川话里,安逸可以代表很多意思。看你用在什么地方。比如说,吃火锅的时候,一口下去,你说”安逸”,就是表示好吃,味道好的意思。如果是有人上班工作轻松,薪水又高,会说”好安逸哦”,这里就表示羡慕的意思。



3,冲壳壳、摆龙门阵

指不知天高地厚,随口大话。主观上是让人感到很拽。

冲壳子和摆龙门阵都是聊天吹牛的意思
冲壳子有点形象,你想,连壳子都冲破了,牛也吹破了
摆龙门阵就是一群人坐在一起聊天,也就是“摆”,门阵的本意是指古代战争中摆的一个阵法,为唐朝薛仁贵所创,现在所说的摆龙门阵一般是指聊天、闲谈的意思。 



5,瓜娃子

指人的傻,而且比普通话的傻更具有幽默感。

可以引申为三种含义,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经有问题;二是此人不聪明,反应比较迟钝;三是此人是其最喜爱的人,瓜娃子是对他的爱称。

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单字“瓜”也可以表示傻,读音为降调,陕西方言中和“瓜娃子”意思基本一致。



6,鬼扯火

指不可理解,毫无意义的话或事。 

例句:A对B说:那个娃还有点扯火,居然给他的上司毛起了。

A对B说:那个人还厉害嘛,居然给他的上司发火。

“二扯火”的意思是:啥子都不懂的人

7,耙耳朵

“耙耳朵”的原型来源于成都一种加了“耳朵”的自行车,这是最早成都男人为了让自己老婆坐得更舒适而发明的,成都大街到如今也还有少星此类车型。

演变到今天, “耙耳朵”已成了三轮车,但人们依旧亲切称此为“耙耳朵”。“耙”字应为火字旁的“火巴”,可惜打不出来!

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也就是常说的惧内、“妻管严”。但如今的“耙耳朵” ,其实是饱含赞许,因为怕老婆是爱老婆疼老婆害怕老婆生气的表现。



扩展资料:

四川话的起源:

四川话发源于上古时期非汉族语言的蜀语语和古巴语。

迄今四川话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 。

之后四川话便随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先是秦灭蜀后,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蜀语。其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大量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蜀语同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四川话。

四川经典方言有哪些

2. 四川方言大全?

四川方言有:
1:称谓:
大爷----是对男性老人的尊称;婆婆----是对女性老人的尊称;老板凳----是对男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老太婆----是对女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嬢嬢----是对父辈女性的称呼;幺儿(女)----是对子女的爱称。
2:生活用语:
摆龙门阵----是指漫无边际的闲谈;冲壳子----是指吹牛皮,说大话;涮坛子----是指开玩笑;打滥仗----是指不务正业或无法按常规办事;打锤----是指打架;扯筋(皮)----是指吵架或闹纠纷;刹割----是指结束或没有了,用完了;弄归一----是指把事做彻底;整巴实----是指做好;莫来头----是指没关系;光董董----是指不穿上衣。
3:形容词:
悬吊吊的----不稳当(妥);红扯扯的----红得难看;粑希希的----烂得很;宝挫挫----不聪明,有点傻;瓜兮兮的----傻里傻气;温都都的----温热合适香喷喷的----形容很香;甜咪咪的----形容很甜。
4:歇后语:
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缰);丁丁猫(蜻蜓)想吃樱桃----眼都望绿了(办不到);下雨天出太阳----假晴(请);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跑不脱)。
5:动物名称:
偷油婆----蟑螂;丁丁猫----蜻蜓;赖格宝----蟾蜍;缺块儿----青蛙。
6:常用语:
安逸——四川方言中指“舒服、舒坦、顺心”的意思,常用语。
打牙祭——四川方言中指“吃肉”和“吃好东西”的意思,常用语。
撇脱——四川方言中指“轻松”,“简单”的意思,常用语。
雄起——四川方言中指“坚持”,“不服输”的意思,常用语。
惹毛——四川方言中指“发脾气”,“发火”的意思,常用语。
扯把子——四川方言中指“骗人”,“讲谎话”的意思,常用语。
匀兑——四川方言中指“走后门”,“偷偷摸摸不为人知”的意思,常用语。
扎起——四川方言中指“撑腰”,“有后台”的意思,常用语。
耿直——四川方言中指“讲信用”,“有性格”的意思,常用语。
扩展资料:
(1)四川方言,指代四川人说的方言,宋以前的四川方言和元代至今的四川方言有明显不同,依据宋代文献显示,当时的学者把四川方言与西北方言合称为“西语”,属同一方音语系。
(2)四川方言,发源于上古时期非华夏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迄今四川方言的原四川方言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
(3)四川方言,一般被看作西南官话的代表,和云南话、贵州话共同构成一致性较高的西南方言,四川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和普通话总体上相当接近,在语调上则差异显著。

3. 四川方言

  过去的不少人认为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在语音方面,词汇和语法的差别不大。我们对四川方言词汇进行了调查,并对方言和普通话进行了对比,发现群众的口语和生活用语中使用和普通话不同的方言词汇比重较大,许多方言词汇外地人完全听不懂.例如:
  四川话       普通话       四川话       普通话
  锅盔         面饼         相因         便宜
  啥子         什么          霸           铺
  哪个         谁           杂个;朗个   怎么
  撇脱         干脆;简单   咖咖(音)   角落、缝隙
  四川话和普通话在语法方面也有一些不同。例如:
  四川话 你做得来做不来  他得不得走了  搞不赢  看倒起
  普通话 你会不会做      他会不会走了  来不及  看着
  四川话和普通话在常用名词方面的差异
  一、差异较大的常用名词举例
  四川话        普通话       四川话       普通话
  二天         以后、将来   哈哈儿       一会儿
  二回         下回         隔哈儿       过一会儿
  上半天       上午         早先、在前   以前
  手杆         手臂、胳膊   倒拐子       胳膊肘儿
  肋巴骨       肋骨         醪糟儿       江米酒
  叫鸡子        蟋蟀         老人公       公公
  家家         外婆         宝器         傻瓜、活宝
  牛牛儿       陀螺         梭梭板       滑梯
  二、词根相同词缀不同的名词
  1.下面这些常用名词四川话常代词缀“子”,普通话却不带。
  如:树、葱、蒜、羊、蚕、虾、蝉、鞋、今年、明年、哪年等
  2.下面这些词,四川话常带“子”词缀,普通话却带“儿”词缀。
  如:“枣子、桃子、皮子、肝子、纸盒子、烟盒子、白心子(红苕)”普通话则说“枣儿、桃儿、皮儿、肝儿、纸盒儿、烟盒儿、白心儿”
  3.四川话里有些名词带词缀“巴”,普通话却不带“巴”词缀。如:
  四川话  泥巴  盐巴  牙巴
  普通话  泥    盐    牙
  三、四川话里名词后面加“些”表示人或事物的多数。普通话里在表人的名词后
  加“们”表示人的多数;表事物的名词后不加任何成分,也可表事物的多数。例
  如:
  四川话   学生些  东西些  桌子些
  普通话  学生们  东西    桌子
  五、四川话里名词后面表示方位和时间、空间范围的“头、吼头”,普通话里说“里”或“里面、里头、里边”。例如:
  四川话  屋头  学校头  城头  瓶瓶吼头
  普通话   家里  学校里  城里  瓶子里头
  四川话和普通话在常用动词方面的差异
  一、四川话中的一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当于普通话的一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但是有些动词的用字或字音不同。如:
  四  川  话                    普  通  话
  摆      莫摆给别个听。           说     别说给别人听。
  车      车身就走 车一转         转     转身就走 转一圈儿
  扯筋    她爱跟别个扯筋。         闹矛盾 她最爱跟别人闹矛盾
  戳脱   她把工作戳脱了。         丢掉   她把工作给丢掉了。
  打条   找别个给你打条。         出主意 找别人出主意。
  打平伙 我们三个来打平伙。       大家凑钱吃饭或买东西
  打下手 你炒菜,我打下手。        当助手 你炒菜,我当助手。
  抵拢   抵拢河边再倒拐。         到了   到了河边再转弯
  点水   是哪个点的水?            告密   是睡告的密?
  打抖(tou3)他吓得打抖。          发抖   他吓得发抖。
  打燃火 他跟别个打燃火了。       当面指责,发火,闹冲突
  倒拐   过了那个口子再倒拐。     转弯   过了路口再转弯。
  发毛   他脾气不好,爱发毛。     发火   他脾气不好,爱发火。
  翻话   不要去翻话。              把甲说的话告诉乙,搬弄是非
  方     你把我方起了。           是难堪 你使我难堪。
  搞惯了 他一个人搞惯了。         习惯了 他一个人习惯了。
  搞忘了 我硬是搞忘了。           忘记了 我真是忘记了。
  喊黄   哪个都不准喊黄。         叫苦;抱怨 谁都不准叫苦。
  假巴意思 他假巴意思要帮我。     假装;假惺惺 他假装要帮我。
  捡相因 我捡了个相因。           捡便宜 我捡了个便宜。
  品起   他们三个品起走。         并排,并列 他们三个并列走。
  梭边边 你不要梭边边。           躲到一旁  你不要躲到一边儿。
  耍死皮 你不要耍死皮。           耍无赖    你不要耍无赖。
  烫     不要去烫别个。           欺骗   别去欺骗别人。
  体     他长得好体他妈哦。       (相貌)像、似 他长得像他妈。
  笑人   他说得好笑人哦!         (令人)可笑   他说得真可笑!
  不兴   开会不兴请假。            不许、不准     开会不许请假。
  胀慌了 胀慌了才去解手。         憋急了 憋急了才去上厕所。
  二、四川话中的一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是多义词,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几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
  四  川  话                    普  通  话
  巴   把广告巴到墙壁上。           贴    把广告贴到墙壁上。
  文章写得不巴题。             切    文章写得不切题。
  我不得去巴领导。              巴结  我不会去巴结领导。
  巴倒 巴倒栏杆。                   扶着  扶着栏杆。
  一直巴倒河边走哈!           沿着  一直沿着河边走啊!
  我巴倒你去耍一盘。           跟着沾光 我跟着你去玩一回。
  飙   血飙出来了。                 喷    血喷出来了。
  兔儿飙不在了。               跑    兔儿跑不见了。
  几枪都打飙了。                脱靶  几枪都打拖把了。
  考题都按飙了。               没猜中 考题都没猜中。
  扯   扯结婚证                     领    领结婚证
  我们 先扯一下明天咋个办。    商量  我们先商量明天怎么办。
  他们扯得好凶哦。             争论;吵 他们吵得很厉害。
  默   我默了三遍。                 默记  我默记了三遍。
  你在默啥子?                  思考;想 你在想什么?
  你默一下要好多钱?           估量  你估量一下要多少钱?
  恼火 你在恼火啥子?               苦恼  你在苦恼什么?
  这件事有点恼火。             伤脑筋 这件事有点儿伤脑筋。
  理麻  你去理麻这件事。             询问,调查 你去调查这件事。
  把帐理麻清楚。               清理,清查 把帐清理清楚。
  我要好生理麻他。              惩治,责骂 我要好好儿惩治他。
  笼   他笼了件衣服就走了           穿    他穿了件衣服就走了。
  外头笼件衣服。               套    外面套件衣服。
  说些话把自己笼起。           套    说些话把自己套住了。
  铺盖笼倒脑壳。               盖    被子盖着头。
  谙倒 我谙倒他要来。               估计  我估计他要来。
  路上要谙倒点儿。              留神,小心 路上要小心点儿。
  烧   他们伙倒来烧你。             欺骗  他们打伙儿来欺骗你。
  你们不要去烧老实人。         捉弄  你们不要捉弄老实人。
  我晓得你们在烧我。           挖苦  我知道你们在挖苦我。
  神   听摆龙门阵都听神了。         入神  听讲故事都听神了。
  他一个人在那儿神起。         发愣  她一个人在那儿发愣。
  抖(tou3)她吓得打抖。               哆嗦  她吓得打哆嗦。
  把自行车抖散了。             拆    把自行车拆散了。
  他遭抖了好几回了。           揍,打 他被揍了几回了。
  车子好抖哦。                 颠簸  车子颠簸得很厉害。
  四川话和普通话在形容词方面的差异
  一、用字、读音都不同的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例如:
  四  川  话                    普  通  话
  巴适 今天的天气好巴适。            舒服  今天的天气好舒服。
  新房布置得好巴适。           漂亮  新房布置得好漂亮。
  她经幽病人很巴适。           细致  她照顾病人很细致。
  话要说巴适点儿。             好听、妥帖  话要说好听点儿。
  巴巴适适 穿得巴巴适适的。         整整齐齐 穿得整整齐齐的。
  活路做得巴巴适适的。         很好  活儿干得很好。
  宝   你好宝哦!                    傻    你真傻呀!
  笔端 笔端的一条路                 笔直  笔直的一条路。
  抻抖(tou3) 把衣裳扯抻抖。         平整  把衣服扯平
  我今天耍抻抖了。             舒服  我今天玩舒服了。
  你把话说抻抖。               清楚  你把话说清楚。
  这个人长得很抻抖。           好看  这个人长得很好看。
  瓜   我硬是瓜得很。               傻    我真是傻得很。
  刮毒 你太刮毒了。                 狠毒  你太狠毒了。
  寡孽 他太寡孽了。                 无情无义,绝情寡义
  抠   这个人好抠哦!               吝啬  这个人好吝啬。
  麻咋(za3)字写得太麻咋了。         乱    字写得太乱了。
  他做事有点麻咋。             马虎   他做事有点儿马虎。
  他们两个有点儿麻咋。         关系不正常。
  磨皮擦痒             闲得无聊的样子,百无聊赖。
  木(去声) 他太木了。             反映慢  他反映太慢了。
  桌子摸起是木的。       不光滑  桌子摸起不光滑。
  眼睛看东西有点木。     模糊    眼睛看东西有点儿模糊。
  老辣      你要学老辣一点儿。      老练   你要学老练一点儿。
  恼火     他的病恼火了。           严重    他的病严重了。
  今年子热的恼火。          厉害   今年热的厉害。
  闹热      不要去看闹热。          热闹   别去看热闹。
  娄,娄馊  他太娄馊了。            脏     他太脏了。
  屋头好娄哦。            乱 家里太乱了。
  这个人有点娄。          不修边幅 这个人有点不修边幅。
  安逸    这起衣服穿的安逸。        舒服  这种衣服穿着舒服。
  这阵子我心头不安逸。      舒畅  现在我心里不舒畅。
  今天耍安逸了。            痛快  今天玩儿痛快了。
  他们不安逸我。            喜欢,满意 他们不喜欢我。
  这本安逸的很。            好,精彩   这件衣裳好漂亮
  松活    这件事情很汤水。          难办,麻烦 这件事儿很难办。
  他做事汤水得很。          拖拉,拖沓 他做事拖沓的很。
  醒      你还没有长醒。            懂事;成熟  他还不懂事。
  他醒得很。                爱逗趣,滑稽 他滑稽的很。
  悬火    太悬火了,不要去。        危险  太危险了,不要去。
  旋      她旋得很。                慢,拖沓     她拖沓的很。
  不要在路上旋。            磨蹭 别在路上磨蹭。
  血骨淋当            血肉模糊,血淋淋
  扎实    扎实教训他几句。          狠狠地     狠狠地教训他几句。
  他送的礼很扎实。          (分量)重   他送的礼很重。
  四川话和普通话在副词方面的差异
  一、表时间和重复频率的副词或短语。常用的和普通话不同的有:
  四川话                          普通话
  将将   他将将才走。           刚刚    他刚刚才走
  将才   他将才还在这里。       刚才    他刚才还在这里。
  才将   他才将才来过。         刚才    他刚才才来过。
  跟倒   我跟倒就来。           马上、立刻  我马上就来。
  看倒看倒 看倒看倒要过年了。   眼看着  眼看要过年了。
  先不先 你先不先打个招呼嘛。   先      你先打个招呼嘛。
  要不要 他要不要来一回。       有时候、间或 他间或来一次。
  多久   会都开了多久了。       很久    会都开了很久了。
  紧倒   他紧倒说               老、一直  他老说。
  二、表范围的副词。常用的和普通话不同的有:
  四川话                          普通话
  一下(ha4) 我一下都买了。   全部     我全部都买了。
  十几个人一下请。      通通     十几个人通通请。
  一下用脱几十元。      一共、总共 总共才几十块钱。
  通共   通共才几块钱。        一共、总共 总共才几块钱。
  尽都   你们尽都不去嗦?      全都     你们全都不去呀?
  格外   我给你格外煮          另外     我给你另外煮
  三、表情态的副词。四川话和普通话不同的常用词有:
  四川话                           普通话
  架势  我架势想都想不起       使劲儿    我使劲儿想都想不起来。
  嘿起(势)他嘿起势跑。        使劲儿    他使劲儿跑。
  展劲  你展劲吃,还多。       尽力      你尽力吃,还多。
  老实  老实捶他一顿。         使劲儿    使劲儿揍他一顿。
  你要老实走早点儿。     尽量      你要尽量早点儿走。
  利边  我利边怄他。           故意,有意 我故意气他。
  安心  你安心要害我所?       存心,故意 你存心要害我呀?
  端端  端端走,不倒拐。       一直      一直走,不转弯。
  他天天都在屋头,        恰恰,恰巧  他天天都在家,恰巧
  端端今天出去了。                     今天出去了。
  来不来 哪个来不来就说钱嘛?   动不动    谁动不动就说钱呀?
  四、表语气的副词
  四川话                            普通话
  高矮  他高矮不去。             无论怎么样 他无论怎么都不去。
  随在  随在他杂个说,我都不得怕。无论,任凭 无论他怎么说。我都不怕。
  硬是  喊他去,他硬是不去。     就是,偏   叫他去,他就是不去。
  靠实  我靠实遭不住了。         确实,实在 我实在受不了了。

四川方言

4. 四川方言有哪些

抓子(ZUA)——走到四川不能不知道抓子是什么意思,比如经常听见问:   “你在抓子?”中间的抓子意思是做什么,全句为你在做什么的意思。“抓”是做啥的连读。   “你抓子老(方言,意味了)?” 其中的"抓子"意味怎么了,全句的意思就是你怎么了   ●扎起(发音za,3声上声,一般不念zha)——江湖艺人跑场子表演求生活,锣鼓敲响,支持者围拢一圈予以鼓励和帮忙,防止有人使坏,叫做“扎场子”,简称“扎起”。开始表演前,艺人老大抱拳相谢支持者:“多谢各位弟兄为我们扎起”。引申意为“鼓励,支持,帮忙,制止捣乱”。   外地人不要理解为“刀扎”“扎窟窿”“戳”,仅仅是同音字借用而已。   ●雄起——大力展现阳刚之气,拿出自己的最大本领,压倒对方。   ●娃、娃儿、女娃子、男娃儿、弟娃儿、妹娃子——小孩子叫娃儿,女孩叫女娃儿,其余类推。二○年前这个“娃儿”通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相当于台湾的“男生、女生”,甚至于说老太婆都说“哎呀,人家是女娃儿,你让一下(ha)别个(go四声)嘛。”   ●你娃——你小子!   ●莫——别。   ●瓜——瓜,“傻瓜”的简称,含义还包括“憨包”之意。男人傻,就叫“瓜娃子”,女人傻,就叫“瓜女子”。中年妇女傻,就叫“瓜婆娘”。这个用法大约从文*革中期开始。   ●狗*的——口头语,加重语气:发狠地、下决心地、强调地、不满地、吃惊地、......   ●宝、宝气。——憨包一个,到处出洋相的傻瓜。例如:“哪个人好宝哟。”“她是个宝器。”“几个土妹子和一个老宝气”。   ●木、木鸡(宜宾,自贡方言听起来像“穆鸡”)。——来源于“呆若木鸡”,简化的成语,但比成语更加有分量,形容人思维迟钝,木头脑筋,不开窍。   ●咋个——为啥,为什么、怎么   ●喃闷——怎样、怎么(使用于绵阳等部分地区)“喃闷起的?”意为“怎么回事?”   ●啥子唉——什么,   ●洗白老——完蛋、一无所有、死了。例如:打麻将钱*都被输光了,“森上带点个子弹,都被洗白喽”。“愣格没得钱耐?”“刚一发工资,钱都被婆娘洗白了仨!”   ●语气词。西南官话里语气词非常丰富,善于表达微妙的意思,所以讲西南官话的人不要轻视自己的语言。   哦(语调上扬)——表肯定语气,是这样。   啊(语调下降)——表肯定语气,不错,是这样。   是3(san)——四川大部分地区使用,表肯定语气,"正确","对头".   是唦(两音都拖长)——主要通行于重庆市.意同"是3",“唦”有的写成“撒”。   (以上三个用法在电影《抓壮丁》中,三个女人回答王保长的问题时接连使用)    哈——语气助词,1、轻微的疑问;2、友好。例子:欢迎多伦多的朋友哈!   嗦(发音so),有人写成“说、嗖”——疑问,并且马上肯定。例子:原来在这个地方嗦?!   喃——呢的另外读音,表疑问,自问。例子:咋个这些人都跑过来了喃,消息够灵通的嘛!   嘛(ma)——么(me),意义相近。   哇——疑问词,轻微的“吗”。一般用在对方基本会同意的时候:杨老师,来一根哇?我们乡下人只有越土越好哇?再乱说,我要翻脸哈!!!   兮——语气词,那样子的:“你觉不觉得他有点神经兮兮?”“脏兮兮的。”“瓜兮兮的”   绰绰(coco)——哪个样子。神绰绰的(精神病样子),哈(傻的四川发音)绰绰的。   嘎(ga,降调,这里的a接近英语地图map当中的a)——是这样么?可以独用。   ●zuazi,抓(zua,降调)子——“做啥子”的连读。   ●提劲——1.来劲,振奋人心:姑姑,太提劲了 ;2.同"扯皮",即"找茬"之意.   ●×起——起来,常用在动词后面,加强动词的意义:雄起、来不起了、扎起、懂得起   ●整——用途广泛的动词。例子:“整了顿方便面”,吃了顿方便面   ●幺(yao阳平声)——年龄最小的。幺姑娘、幺娃、幺女、幺叔、幺儿   ●幺幺——姑姑(最小的姑姑)。   ●巴适——好,合适,舒服,心满意足:“原来在城头没碰到巴适的?”   ●苕气——红苕(甘薯)气味,转义为“土头土脑,乡下人样子”:“说我们身上苕气打不脱、脚杆是弯的!”   ●稳起——稳住,不要露马脚。   ●装神——假装出来的样子,装模作样的样子,演戏给别人看。   ●龙门阵——聊天,摆龙门阵就是进行聊天。   ●凶——厉害,有本事。如:“你娃凶哦,我都被你搞附了。”   ●歪——(wai 2声)凶,形容一个人很凶。如“你好歪哦,我惹不起你。”   ●猫——(mao)凶。如:“那个女的好猫哦,两爪爪(zaozao)就把他整成猫脸。”那女的好凶,几下就把他抓成了猫脸。   ●毛——(mao)火了,怒了。如:“你莫把他惹毛了,他猫家伙。”你别把他整怒了,他很凶的。   ●笨丕——(men pi)口语,常用与长辈对晚辈,笨蛋的意思。   ●梭边边——第一个边拖长音。梭:溜走;边边:边缘。梭边边=溜走,逃跑,躲开。如:“你把事情搞糟了,想梭边边嗖!”   ●铲铲——(chuanchuan喘喘),语气词,加深程度。如:“你笑个铲铲。”意思是:你笑个屁。有什么好笑的。笑什么啊。   ●分分儿钟——几分钟,很快;通常意为:稍等一下、马上的意思。   ●咂——西南方言,1、吸吮;2、小口地喝酒、喝水。西南少数民族用麦管或细竹管从酒坛里吸酒也叫咂酒。   ●呡(min四声)——嘴唇少少地沾一点儿,如“呡一口酒”   ●拐——这里用“拐”字是同音字借用,意义完全不同。错了。“拐了,拐了”是“错了错了”,“不会拐的”是“不会错”。   ●格、嘎——西南方言习惯疑问词前置。“格是?”(是不是)。“格好”(好不好)。“格吃了”(吃了没有)   ●切——去。例如:“我们一起切。”,切是绵阳市"去" 的发音,普遍四川人念“气”,自贡和内江念“记”,重庆市则QIE,QI混用。   ●哈(三声)——“傻”的四川发音,如:“傻儿师长”,四川人念“哈儿师长”;“哈绰绰的”,傻乎乎的,傻瓜的样子。   ●哈(轻声)——疑问。自问自答。轻度肯定。例子:“格是哈”?-是不是?是么?“军医哈”-是军医吧?是军医。   ●服、附——糊涂,糊。川北人f/h不分,糊涂念“服涂”,搞“附”了,就是被搞糊涂了。例如:你娃凶哦,我都被你搞附了。如果让川北人说清楚“红鸡公尾巴灰,灰鸡公尾巴红”,那简直要他的命了。   ●不要虚:虚,心虚,害怕。不要害怕。   ●我很绽(赞):zan降调,爱表现,性格外向张扬。“我很赞”,我很外向张扬。   ●跟斗扑爬:摔筋斗,在地上爬滚。   ●牙尖舌怪:多嘴婆,搬弄是非,挑别人的毛病。   ●舔肥:舔别人的肥屁股,拍马屁。   ●天棒:(川东,川中用得多)相当于北方方言的“愣头青”“二杆子”,讲话和做事情不假思索,不管后果乱做,像傻瓜一样办事。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   ●崽儿:(重庆话)贬义的“那小子”。   ●黑么:非常   ●串串:近似小火锅   ●芊芊:餐时用来串菜餐后用来计量结帐的竹签   ●砍脑壳滴(哩):神经病,也有的地方用来诅咒,埋怨他人   ●偷儿:贼 ,绵阳人则爱说"ZUI娃子".   ●摸别个包包(摸哥儿):掏人家口袋、扒手   ●疯:(读fong),尽情地狂   ●黑:很、非常 (重庆人特有)   ●耍:休假、玩儿   ●汪山:地名,在江南山上   ●老汉儿:老爸,   ●又费马达又费电:不划算   ●黑闷凶:非常有能耐、本事   ●贡:窜进窜出   ●耿直:重庆人最常挂在口头的两个字。重庆话说一个人不耿直,是对他最大的侮辱,那你在重庆人里也就混不开了。耿直要对朋友无条件诚实,信任。   ●假打:这个词与耿直相对,而有异曲同工之妙。呵呵,说假打的时候,就是要打假.(貌似李伯清创造")   ●宝气:傻。有笑话说一老外往首饰柜台一站有些感慨,不禁用撇脚的汉语,向售货小姐赞叹起来:“小姐,宝……气!”小姐一下愣了,一回神就马上用重庆的辣子招呼他。“宝气,宝气,你龟儿才宝气!”   ●冒皮皮:找茬。有道是“冒皮皮,打飞机”。   ●冲壳子——吹牛。   ●龙花、龙火皮:乡巴佬,龙火皮意指土得要命。   ●背兜儿:背篓   ●婆娘:女人,有时也指妻子。   ●扯(ce):发音时韵母音要拉长。表示跑题了。例如“扯远了”“胡扯”,"扯靶子"。   ●zua(二声):踢。例如“zua球”,“zua你两jo(脚)”。如zua你两jio   ●zua瞌睡:打瞌睡   ●zuai筋斗:就是摔跤了的意思   ●脑(音同老)壳:脑袋   ●倒拐子:手肘   ●罗兜:罗兜原意是指一种装东西用的框子,两个可用扁担来挑。引申指臀部,的前者多用于人,而后者多用于动物,尤其是猪   ●开山:泸州地区的一种方言,就是“小斧”的别称。这种小斧刃面是钝的,用于砍开石头,斧背用于打击凿子。由于大石头是从山上开凿下来的,所以这种小斧就叫“开山儿”。   ●风车:手动产生风的农用器具,一班用来吹干净稻谷等粮食里的杂质。   ●客西头儿:膝盖   ●曲蛇儿:蚯蚓   ●爪母儿、爪猫儿:蚱蜢   ●虼蚤:跳蚤   ●金啊子:知了 产子   ●奇猫儿:青蛙   ●赖格宝:蛤蟆    ●鱼曲儿:泥鳅    ●巢冲:蛔虫   ●新姑娘儿:七星螵虫(编辑:其实各地指的不尽相同)   ●偷油婆:蟑螂   ●雀雀儿、拐拐:(qioqio)小鸟   ●照鸡子、叫机儿:蛐蛐儿   ●雷公虫:蜈蚣   ●秧猴子:螳螂   ●堂客:内人    ●涮坛子打广子:说大话,吹牛皮。//涮坛子,此处为 算弹指,原意为走江湖,给人定命数的算命先生,多为胡说之人,故引申为说大话,乱说之人。   ●日白:吹牛皮,瞎聊,胡侃。   ●空了吹:少在这儿瞎说。不要再吹牛了,没人信你!   ●豁别个:骗别人 。豁:糊弄。   ●别个:别人   ●脚杆/腿杆:腿脚   ●你虾子不胎害:骂别人不知道好歹   ●连二杆:人的小腿   ●耙耳朵:男人没骨气,怕老婆。在成都确实有一种自行车改装的交通工具叫做这个名字。不过引申出来也有“怕老婆”的意思。   ●龟儿子:骂人的话,标准的四川语言,指人出生低贱。很多时候只是用作口头禅,用来加强语气。   ●改手:上厕所   ●梭叶子:形容女人不检点的话语。妓女和生活作风不好的女人   ●干狮猴儿:形容一个人很瘦    ●干虾儿:形容一个人很瘦   ●操油说:指一个人说话油腔滑调   ●直见滴(dia):指液状物一直不停的滴   ●走人户(一般读fu):去亲戚朋友家串门   ●肋巴骨:肋骨   ●花江子:额头   ●下颌骨:牙巴骨   ●喉骨:喉娄   ●飞辣人、芒苦、抿鸡儿甜:十分辣,非常苦,相当甜。(个人觉得这个比普通话表达形象生动得多)。   ●博存在:使用频率很高,表达意思也很广的一个词。没有问题,小事情等等,分语境意思太广,呵呵,我说不全啦。   ●[he](用英语音标发音):很,非常。   ●狗的:“狗*日*的”的快读。这个词在四川话中,尤其在重庆话中是口头语了,一般没有骂人的意思。重庆女子有时说丈夫都说“我们那个狗*日*的”,说小孩“小狗*日*的”。一般是加重语气的力度,强调语气,发狠。   ●背时:倒霉。例子:“你个背万年时的”。   ●脚(juo或者jio)球:成都人口中的足球。   ●搞一哈:试一下。   ●巴适:好,实在。   ●安逸:舒服。   ●巴:粘贴、附着。例如:“巴斗烫”(粘着烫)。   ●对头:是的。   ●晓得老:知道啦,有不耐烦的意思。   ●嗯是:确实是。(还有我以前听我外婆说:动硬(恩),也有确实是,真的耶的意思。)   ●条子:父母打孩子的棒   ●归一:完成的意思   ●霸道:在四川话中经常用于褒义。意思是绝了、厉害、高,实在是高、好得没话说。例“妹妹的身材好霸道哦。”   ●粑咔:在重庆话中经常用于褒义。意思做事得很好。   ●杀麻麻鱼:浑水摸鱼,蒙混。   ●围腰子:围裙。   ●*巴:如“盐巴”“牙巴”等。哈哈,“泥巴”就不算了哈,那是普通话。   ●琛过来、痴过来:伸过来   ●光的:光溜溜的   ●拗(niu):手脚不停地动   ●吱胶、擦子:橡皮擦   ●读脚:跺脚   ●扯仆汉:打呼噜   ●逞下去:压下去   ●马起脸:板脸   ●车(笔)刀:削笔刀   ●莫浪个:不要这样   ●斗是:就是   ●拱过来:挤过来   ●骇得:吃得多   ●扯把子、日白两党的:说谎   ●光胴胴(dong):没装上衣   ●光ca ca :裸体,衣服裤子都没穿   ●光媾子:光屁股   ●夹色子:结巴   ●稗子:瘸子   ●喀过来:跨过来   ●逗硬(en):动真格的   ●看稀奇:看热闹   ●高耸耸:很高   ●肥懂懂:很胖   ●烦造造:非常烦   ●短处处:很短   ●趴露露:很软   ●低低嘎嘎儿:很少   ●惊抓抓的:大惊小怪   ●疯扯扯的:疯疯癫癫   ●矿西西的:很糊涂   ●亮瓦瓦:很亮   ●屋独独:冷不防的   ●神戳戳:发神经   ●念栋栋:粘稠的   ●俗杂杂的:俗气的   ●火瞟瞟的:灼伤般的疼   ●吃嘎嘎:吃肉的意思   ●卡卡各各:角落   ●吹垮垮:聊天   ●二扯火:不靠谱的人   ● 提劲:助威   ●瓜兮兮:傻傻的   ● 哪个当当 当者:那个地方   ●惊风火扯:神经兮兮   ●神撮撮(神经病)   ●铲铲:“屁”的意思。例如:甲:今天发奖金老哟。乙:铲铲,昨天才发老的。   ●甲甲、隔力:身上的污垢   ●索索滩儿、索索板儿:滑梯   ●蛮施:特别、很,加重语气,比如你蛮施烦,就是你特别烦。   ●挖抓:特别脏的意思。   ●luan转:四周。“luan”字为外面一个方框,里面一个“栾”。   ●孔雀qio :自作多情,自以为是。你好孔雀哦!   ●撇托to:容易,简单。这事莫啷个撇托㖞!   ●不消:不需要,不消说,不需要说,要不要我开车去接你,不消。   ●莽:傻,笨,莽子,莽娃儿 也可形容智障的人。   ●蒲嘘儿:水果名称,即荸荠,马蹄。   ●盐须:香菜   ●撑花儿:雨伞,现在很少人用了,主要是川东地区。   ●萨果:结束   ● 闷墩 (de)儿: 胖子   ● 抹货 巴片:占人家便宜   ●街娃 豁皮:骂人的话,多指骂男的   ●娼夫:说男的和人有染   ●斩劲 架势:努力加油   ●毛起:凶人家的意思   ●卯起:形容两人之间有矛盾   ●茂起:把东西拿出来打赌   ●青丝安缝:不透气   ●落教:听话   ●开黄腔:乱讲话   ●认黄:给面子   ●松活:轻松   ●经试:耐用 坚固   ●哈数:心理有把握   ●相因:便宜   ●射剁子:转移视线   ●扯拐:出故障   ●闹刨了:话多   ●超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扭斗:纠缠   ●舍物:骂畜生,多指代骂女人   ● 剪脑壳:假头发   ● 按过去 杀过去:赶过去   ●棒老二:土匪   ●黄棒:门外汉 一窍不通的人   ●螺丝骨、螺丝拐:脚踝   ● 膝盖: 客西妹儿   ●颈项(hang):脖子   ●劳慰:感谢的意思   四川人经典语言.   动物:鹦鹉=恩儿   蜻蜓=丁丁猫儿   蚯蚓=曲蟮儿   蟋蟀=叫鸡鸡、灶鸡子   蝙蝠=盐露笋儿、夜北灰儿   乌鸦=牛屎伴儿   鲈鱼=黄骨头   蜻蜓=顶顶帮   乌梢蛇=乌梢鞭子   青蛇=菜花蛇   竹叶青=青竹飚   喜鹊=鸭雀子   赖蛤蟆=赖格宝=起码子   螃蟹=盘黑儿   青蛙=切猫儿\其麻子   老婆=老捏儿=婆娘   内裤=遥裤\火炮儿   不穿内裤=挂空挡   风筝=风兜儿   手肘=倒拐子   小纸条=飞飞儿   闪电=扯火闪子   地方=踏踏   里面=吼头   小便=哦尿   大便=哦屎   拖鞋=杀板儿孩   出租车=猪儿   中间商=川川儿   板车=甲甲车   石头 剪刀 布=石砌儿(石que'r)   东西少=滴点儿   全部=一哈   一巴掌=一耳屎   接吻=啃兔儿脑壳   打架=打催过捏力   吵架=扯筋   看=QIO 念一声   捏=RUA 念三声   提=DIA 念一声   冷=冰欠   非常黑=区马打黑   场面宏大=阵丈之吓人=阵仗哦=黑人得很   形容满的=扑修闷嫌   搓澡=搓夹夹=搓夹子   直走=抵拢   靠拢=抵拢   说话=开腔   说谎话=开黄腔   爱打扮=妖冶儿   天气冷=冷飕飕   形容急忙慌慌的=惊风火扯,惊爪爪   撵趟趟儿=跟斗儿扑爬   麻烦=恼火   衣服穿的紧=鼓丁暴涨   形容身上摸的钱了=分儿都不分儿了   形容东西煮得很软=稀溜耙   形容做事情很投入=闷到脑壳   胡牌=郭了 割了   听牌=下轿   吃多了不消化=梗到了   吝啬=豆   不踏实=里扯火   打哈欠=打火海 打豁咳   显怂相=球怂球怂 躲起=藏倒起   装怪=的儿啊当力   买便宜货=买相因=占欺头   关紧(门窗等)=关得清死俺缝\关得帮紧   经常=环胜 还是(huansheng)   反而=颠转   很可能=多半   故意=力摆儿=专门   狼吞虎咽=穷劳饿瞎,穷悚俄悚   一只眼的人=边花儿=多眼龙   一只脚有问题的人=掰掰儿、摆子   形容一个人不修边幅=日不笼耸/鬼迷日眼   不懂事的人=广耳石   试一下=告一哈   没关系=莫得事\不存(CEN)在   忙不过来=搞不赢   弄不懂=搞不醒豁   以前小时候打乒乓(bing bong )球的术语有: 惨球 翻山奶替 奶力 抬抬板儿

5. 四川话经典方言是什么?

四川话经典方言很多说明如下。
四川话经典方言比如丁丁猫儿,瓜娃子,偷油婆,雀雀,龟儿子,摆龙门正等。
丁丁猫儿普通话就是蜻蜓的意思。
瓜娃子是最经典的四川方言之一,相信很多与四川人有接触的人们都会时常听到这句话,其实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有三种,第1种是认为一个人反应比较慢,比较木讷。第2种是这个人的脑子有问题,肯定有神经方面的疾病。第3种就是对人的一种爱称,有点类似双。
偷油婆就是蟑螂的意思。
雀雀就是天上飞的小鸟,儿时家长对小朋友说得最多的一种鸟类。
龟儿子是骂人的意思,一般骂的是年轻人。
龙门阵原本是古代打仗布阵的一种比较复杂的阵法。摆龙门阵说的是大家在一起聊天,可能聊的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

四川话,又称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四川话为统称词,因而四川话本身并没有标准音,所以外地人想要学很地道四川话是很难的,因为没有音标可循。

四川话经典方言是什么?

6. 四川方言有哪些

偷油婆,(蟑螂) 老壳(头) ,客西头儿(膝盖) ,肥懂懂的(又高有胖)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 不得腰抬(很了不起) ,假巴意思(假装) ,爪子嘛(什么嘛),格老子(给我),窝料(小便),雀到(看到),神撮撮(神经病),渠山子(蚯蚓) 丁丁猫儿(蜻蜓)吃莽莽(吃饭) 达了一扑爬(摔了一跤)  瓜西西(傻傻的) 西得好(幸好)睡告告(睡觉)  筐歪歪(哄孩子睡觉)   仙人板板(:这个不好解释)还有很多。

7. 四川话经典方言是什么?

四川话经典方言:
1、趴耳朵
趴耳朵是最经典的四川方言之一,相传是因为四川部分地区男子结婚后常被老婆揪耳朵而形象的传播开,用来形容男子耳朵软,怕老婆。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趴耳朵也有了新内涵,通常表明这个人性格温和、顾家和疼爱自己的妻子,带有几分褒义的成分哦!

2、冲壳子

冲壳子,地道的四川人都知道表示聊天吹牛的意思,跟我们四川话里的“摆龙门阵”有异曲同工之妙。


3、瓜娃子
指人的傻,而且比普通话的傻更具有幽默感。可以引申为三种含义,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经有问题;二是此人不聪明,反应比较迟钝;三是此人是其最喜爱的人,瓜娃子是对他的爱称。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单字“瓜”也可以表示傻,读音为降调,陕西方言中和“瓜娃子”意思基本一致。

4、不张视
不张视,字面上就是不看的意思。在四川话里,表示不理睬。如果你听到某个自己暗恋的美女/帅哥说“不想张视你”,你可要注意了!

5、毛焦火辣
头发都烧焦了,像火一样辣!形象的反映了一个人焦急万分的状态。比如你最近有一笔活期资金在卡里闲置,想转余某宝结果额度有限没抢到,那个心情啊,真得用毛焦火辣来形容!

四川话经典方言是什么?

8. 四川的特色方言有哪些?

四川方言特点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 声母 四川话有20个声母,总数比普通话少。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n]与[l]不分等特点。 韵母 四川话有36个韵母,总数比普通话少。 声调 四川话通常有阴平、阳来、上声、去声4个声调,古入声字绝大多数归入阳平调。4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55、21、53、213,在条目中,本馆以1、2、3、4分别表示。 名词 名词约占四川话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特点是其与普通话的词干相同,词缀不同。四川话常在名词后加“子”、“巴”等词尾构成方言。 动词 四川话的普通话差异较大,有的与普通话的动词貌似相同,但词义和使用范围不同;有的由于语音和词义不同。四川话中动词一般不用重叠式。短暂动作常用动词后面加“一下[i21 xa213]”来表示,例如“转一下”、“看一下”,不用“转转”、“看看”。 形容词 四川话里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来表示,如莽[man55](意:傻、憨、身材粗壮等)。有的借用普通话中的同音字,如汤水[tan55 suei53]。四川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达各种不同的状态、感情色彩。如“瓜(傻)”,除了“瓜稀稀”,还常说“瓜不稀稀”、“瓜眉瓜眼”、“瓜眉日眼”等形式。 代词 四川话的代词主要有哪个[na53 ko21](谁)、啥子[sa213 ts53](什么)、哪阵[na53 tsen213](什么时候)、咋个[tsa21 ko213]、啷个[nan53 ko213](怎么)等。 量词 四川话的物量词,如: 匹:一匹瓦、几匹肋巴骨。 坨:一坨钱(一万元)、一坨线。 动量词,如: 道[tau213](遍、次):他试了一道又一道。 副词 四川话表示程度的副词较多,如: 多[to55]:她对你多巴适的。 飞[fei55]:飞辣。 焦[tciau55]:焦苦。参考资料: http://www.cct5000.com/news/chinese/fy/2007/64/0764115013163371AG0HJBGJ215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