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

2024-05-17 13:26

1.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者之间有3点不同,相关介绍具体如下:
1、流动性大,风险性小不同:
国际间接投资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因为无控制权),随着二级市场的日益发达与完善,证券可以自由买卖,流动性大,风险性小。
国际直接投资一般都要参与一国企业的生产,生产周期长,一般在10年以上,由企业的利润直接偿还投资。资金一旦投入某一特定的项目,要抽出投资比较困难,其流动性小,风险性大。
2、投资渠道不同:
国际间接投资必须通过证券交易所才能进行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只要双方谈判成功即可签订协议进行投资。
3、投资内涵不同:
国际间接投资又可称为“国际金融投资”,一般只涉及到金融领域的资金,即货币资本运动。运用的是虚拟资本。
国际直接投资是生产要素的投资,它不仅涉及到货币资本运动,还涉及到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运动及其对资本使用过程的控制。运用的是现实资本。

扩展资料:
其他介绍:
国际间接投资受国际间利率差别的影响而表现为一定的自发性,往往自发地从低利率国家向高利率国家流动。
国际间接投资还受到世界经济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经常在国际间频繁移动,以追随投机性利益或寻求安全场所。二战后,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国际间接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流动速度也越来越快。
具有较大的投机性,在这个领域,投资与投机的界限有时难以划分。国际直接投资是运用现实资本从事经营活动,盈利或亏损的变化比较缓慢,一旦投资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间接融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

2. 国际投资的国别选择

 从地理学观点看,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可追溯到韦伯等人区位论的基本思想。企业之所以要向它国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具体一些,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上起重要作用。1.成本学派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便为企业所追求的最佳区位。最小成本可在一国之内找到,也可发生于多国之间。公司在国家间进行成本比较,当它国生产成本明显低于该国时,便会倾向于向这些国家投资。同样,沿着最大利润区位论的思路,企业在生产成本、运输费用和市场价格的综合考虑基础上,当投向它国比在该国可以获取更大收益,自然会选择后者。由此可以得出,生产成本最低或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投资地。2.市场学派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赢利、甚至是否存在下去的关键。可以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这一原则,也可用于国际尺度上。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这一国家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会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3.工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曾经对生产原料分为遍在性和地方性原料。地方性原料对区位具有一定的影响。地理学家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十分强调各地经济发展环境、生产要素的差异性。由于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它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相应国家跨国投资。从公司地理角度,公司本身是一个生产组织系统。为了公司整体利益,从战略上考虑,有时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这些战略重点区位,并不一定是符合以上区位选择原则。故综合而论,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

3. 国际投资的企业投资

在德国法兰克福一家投资促进会的负责人罗百韬看来,近两年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欧洲的投资增速让人意外。“去年欧债危机开始蔓延,但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项目数首次位居第一,就连专门接收中国孩子的幼儿园也纷纷开办起来。”作为“新36条”的又一配套细则,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在内的十三部委联合发文,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境外投资、融资,为民企“出海”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危机中的“整合突围路”在部分民营企业家看来,新出炉的这份“实施意见”至少表明政府已经注意到民企走向海外的意义。“走出去”并购优质资产、拓展生存空间,规避强势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成为民企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在外需疲软的态势下,这显得尤为迫切。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历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可以看做是一道分水岭。此前实施境外投资的企业多为大型央企、国企,但在全球经济状况普遍堪忧,海外部分优质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急需有人接盘的情形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企嗅到了其中的机会。以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为例,作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指标之一,发展迅速。2008年,浙江民营企业以并购方式实现的境外投资项目仅有5个,并购项目的中方投资额为5800多万美元;从2009年到2011年,浙江民企海外并购项目数逐年增长,分别为20个、43个和45个。不容乐观的进出口形势无疑让民企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二季度以来出现小幅回暖,但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仅增长8%。在订单少、利润薄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开始直面国际市场,争夺利润空间。山东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华说,过去新华锦一个出厂价60美元的假发产品,到国外批发商手里是200美元,卖给消费者成了1000美元,钱都让老外赚走了。2009年公司在美国并购了一家营销公司,中间环节的差价都拿回来了。另一些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了整合提升。从事纺织印染等行业的浙江富丽达集团出资2.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纽西尔公司,为的是进入上游产业链,稳定原料渠道,提高整个集团的盈利能力;吉利集团以18亿美元的价格并购沃尔沃轿车100%股权和知识产权,成为中国第一家跨国车企,并在并购一周年时让沃尔沃摆脱了此前连续四年销量下滑的阴影,成为民企成功跨国并购的典型案例。浙江省商务厅外经处处长张曙明说,并购让一些民营企业在危机中冲出了一条加速升级之路。民企境外投资正在从单一的新设方式向增资、并购等多元化方式转变,对外承包工程等也日趋活跃,这表明民企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在逐步提高。国内各种金融管制及各种政策的调整,很多中小企业甚至大型企业都面临资金压力,发展需要资金的注入和支持,但我们在获得资金时也必须控制好风险及资金来源。即使是海外资金,也要合法、合规操作,避免大量海外热钱影响整个国内经济的发展。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投资、融资是个永久的每个企业主都必需一生学习的课程,一定要合理利用国际资金为整个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国际投资的企业投资

4. 国际直接投资的关联性

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使人们认识到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联性,即两者既存在互补性,又具有相互替代性。中国已经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面对国外对华反倾销不断增长的势头,中国的出口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加强联合,多管齐下,采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等措施进行积极的应对,同时还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试图通过加大对相关国家的直接投资,到相关国家内进行投资设厂等方式绕过反倾销壁垒,推进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发展。为此,有关部门和企业认真研究了一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个案及其分析。例如Goodman,Spar和Yoffie(199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倾销诉讼所达成的“有序市场安排”和“自动出口限制”协议促使日本和其他外国企业改变了向美国出口打字机、彩电、汽车、钢铁和半导体的方式,而直接到美国当地去生产。Barrell和Pain(1997)也发现,日本1981~1991年间对欧盟和美国的直接投资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渐增多的反倾销诉讼的影响。1991年,韩国的一份《韩国制造业的国外投资经营成果调查表》揭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贸易联系比较密切,如开拓市场和回避进口限制所占比重在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中达到35.7%.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正面临着20世纪日本和韩国在出口贸易上的相同遭遇,所以中国可以借鉴日本、韩国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从而绕开贸易保护壁垒,改变国际贸易关系中被动的局面。事实上,在不断面临国外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手段的压力下,中国一些企业也已经转而采取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例如中国彩电厂商到土耳其设立生产基地,不但带动了一定的零部件出口,而且为避开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成功进入欧洲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如TCL公司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直接在德国境内设厂生产各种型号的彩电整机,利用原产地规则有效地绕过贸易壁垒,其效果更为显然。 中国根据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联性,积极实践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绕开国外的贸易保护壁垒,推动本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调整。首先应该看到的是,目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截至2002年年底,中国设立境外中资企业总数6960家,中外双方协议投资总额 137.8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金额93.4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42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1.22亿美元,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外投资的行业领域也从最初的只投资于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逐步拓宽到工农业生产、投资开发、交通运输、餐饮旅游、咨询服务、技术开发、贸易、金融、房地产等各种产业。特别是服务贸易型的行业投资十分突出,按照投资额计算,截至1999年年底,在中国海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投资占62%,资源开发型投资占19%,生产加工和农业开发投资占18%.此外,对外投资的区域逐渐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延伸。在中国跨国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由于投资主体的限制,外贸公司的投资区域多选择在原进出口市场集中的地区,以亚洲尤其是东南亚为主,而承包工程多集中在中东和非洲。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中国海外投资从以港澳、东南亚地区为主逐渐扩大到其他国家。截至2001年年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遍布154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200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排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中国香港地区、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泰国、墨西哥、赞比亚、俄罗斯和柬埔寨。中国在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都超过了1亿美元,约占中方投资总额的67%,其中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额都超过了3亿美元,占中方总投资额的29.4%.所有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其次,应当承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推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效用不够明显。根据国内有关院校和学者的调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目前还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既有可能是母公司出于长期战略和开拓外国市场的目标需要,也有可能是为了克服已经存在的贸易壁垒,还有可能是为了安置和转移国内过剩的资源,等等。但是,无论如何,在所有的动因之中,通过增加或扩大直接投资,以绕过贸易壁垒,克服进口国贸易限制的动因所占比重是很低的,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在面临贸易壁垒时,较少使用直接投资的方法去绕开。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也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联性不大。如2001年,中国向对反倾销问题叫嚷最厉害的地区之一的欧盟出口了492亿美元,而对欧盟的投资仅为1161万美元,是中欧贸易额的2%.统计中还发现,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德、法、英、意等大国,即使在这些中国企业投资偏好的国家中,中资企业的总投资额也不足5000万美元。另一方面,据统计资料显示,1998~2000 年三年内,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分别达到281亿、302亿和455亿美元,但三年内中国对欧盟投资总量增幅不大,分别为5097万、5149万和5884 万美元,就是明显的例证。怎样进一步发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对外贸易的作用?根据中国的实际状况,除了需要积极地鼓励与提倡服务业和自然资源开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之外,应当重点抓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较为复杂。首先,由于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中,有近一半投资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生产初级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对带动中国相关行业的贸易出口作用很小,但如果能进口该初级产品,经过深加工再出口,则能间接起到贸易创造效应。其次,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制造业如机械行业,由于其技术是与原材料、零部配件等高度结合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带动中国相关技术、原材料和零部配件的出口,因此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此外,遭受贸易壁垒的行业如纺织品业,由于直接出口的困难较大,出口成本提高,为了规避这一壁垒,寻求在海外的市场,争取参加国际分工,企业往往转而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对贸易的替代,补充市场的贸易损失。如果在投资中可以使用国内原材料,则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的出口,对贸易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虽然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可能产生替代效应,也可能会有创造效应,但经验性研究表明,作为投资母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替代效应,对外直接投资会改变母国向东道国出口的商品构成,以中间产品出口代替终极产品出口,这也就更说明了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关联性将会不断发展,中国应该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积极改变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缺乏竞争优势,与对外贸易的规模不相适应的状况,鼓励企业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确实可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目标。同时,政府要加速完善境外投资立法,利用财政、金融等多种手段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提供优质服务, 努力建立起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健康良性的发展关系。

5. 中外合资再投资 企业属于内资?外资?

属于内资公司,在工商内资科办理,性质为(外商投资企业投资)
 
    法律是
 
你所说的明确是不是,“中外合资再投资按照内资企业办理”,没有这条原文,只能说“中外合资再投资”的条件不符合法律对中外合资企业的注册规定。
 
但是特别提示的,上述法律有的部门已经与公司法不符,但是工商局并没有收到总局说它废止的文件,但掌握尺度已经很松了。我去年12月刚办了一个 
 
还有一个是,中外合资的创投企业国内投资,有规定,是外资,法律条文有,你自己找吧。估计和你的情况没关系 
 
如果你非要,扣条文,中外合资企业法里面有:
第四条 合营企业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在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但是如果你投资的外资限制或禁止行业,那就没办法了。我们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行业是外商投资限制类的,你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希望能帮到楼主,
谢谢采纳了。

中外合资再投资 企业属于内资?外资?

6. 什么是国际投资

  国际投资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它既有以实物资本形式表现的资本,如机器设备、商品等,也有以无形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商标、专利、管理技术、情报信息、生产诀窍等;还有以金融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债券、股票、衍生证券等。
  2、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指独立行使对外投资活动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官方和非官方机构、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投资者。而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是其中的主体。
  3、国际投资活动是对资本的跨国经营运活动。这一点既与国际贸易相区别,也与单纯的国际信贷活动相区别。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国际流通与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国际信贷主要是货币的贷方与回收,虽然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但在资本的具体营运过程中,资本的所有人对其并无控制权;而国际投资活动,则是各种资本运营的结合,是在经营中实现资本的增值。

7. 什么是国际投资?

国际投资,又称对外投资或海外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国际投资的特点:1、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连创历史纪录;2、跨国投资由发展中国家逐步转向发达国家;3、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由东亚地区向拉美地区转移;4、投资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5、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并仍然成为今后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6、跨国投资向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转移。国际投资主要分为三类:1、投资者投于国外的企业并对该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进行控制的直接投资;2、通过金融中介或投资工具进行的间接投资;3、以上两类投资与其他国际经济活动混合而成的灵活形式投资。法律依据:《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第四条境内机构可以使用自有外汇资金、符合规定的国内外汇贷款、人民币购汇或实物、无形资产及经外汇局核准的其他外汇资产来源等进行境外直接投资。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利润也可留存境外用于其境外直接投资。

什么是国际投资?

8. 国际独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和国际合作企业它们各自指的是什么样的国际直接投资,请比较并说明含义,并进

以下是我对于您【国际独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和国际合作企业它们各自指的是什么样的国际直接投资,请比较并说明含义,并进一步阐述它们各自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应该要能反映出它们各自代表类型的不同之处】问题的回答:[开心]亲亲,您好!国际独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和国际合作企业它们各自指的是共同投资兴办企业,共同管理、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国际直接投资,含义如下:国际独资企业是指外国的投资者依据东道国的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是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常见方式,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投资者,在选定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并按照选定国和地区的有关法律组织建立起来,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国际合作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家(地区)的投资者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按照东道国的政策法律,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通过协议或合同确定的契约式合营企业。在中国称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摘要】
国际独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和国际合作企业它们各自指的是什么样的国际直接投资,请比较并说明含义,并进一步阐述它们各自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应该要能反映出它们各自代表类型的不同之处【提问】
以下是我对于您【国际独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和国际合作企业它们各自指的是什么样的国际直接投资,请比较并说明含义,并进一步阐述它们各自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应该要能反映出它们各自代表类型的不同之处】问题的回答:[开心]亲亲,您好!国际独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和国际合作企业它们各自指的是共同投资兴办企业,共同管理、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国际直接投资,含义如下:国际独资企业是指外国的投资者依据东道国的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是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常见方式,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投资者,在选定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并按照选定国和地区的有关法律组织建立起来,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国际合作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家(地区)的投资者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按照东道国的政策法律,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通过协议或合同确定的契约式合营企业。在中国称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回答】
国际独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和国际合作企业的显著特征为都是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独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和国际合作企业各自代表类型的不同之处是:国际独资企业是外国的投资者,国际合资企业是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投资者在选定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国际合作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家(地区)的投资者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的契约式合营企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