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2024-05-16 03:37

1. 薛宝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中的人物对宝钗有过这样的描述:“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其实,这些只是宝钗故意表现出来的形象。那么,真正的宝钗是什么样的人呢?第一,宝钗是个谨守闺训的封建女人,她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典范。她深信和尚的“金玉姻缘”之说,认定宝玉是自己的良人。虽说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是当权者的安排,宝钗是因为谨守闺训才没有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可你知道宝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精心策划了多少?她表面上不动声色,一旦看准时机就果断出手,绝不手软。因为相信“金玉姻缘”,宝钗便和丫鬟金莺儿配合,既使宝玉 “发现”她项上金锁,又让宝玉“意识到”他玉上的字和这金锁上的字是一对,还透露出她的金锁是从和尚那儿得来的……第二,宝钗是个很有心计的女人,她的城府极深。平日里,她对待姊妹关心体贴,对待当权者温柔孝顺,对待下人宽容随和,其实只是为了博得大家的好感和青睐。毕竟,要想当上贾府的二奶奶,她必须得到大家的认可,尤其是当权者的认可,赢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她才有可能一朝飞上青云端。因此,她时时注意逢迎元春,取悦贾母、王夫人等当权者。元妃省亲时,她作诗《凝晖钟瑞》,以此歌颂君王,逢迎元妃。如若出现其他竞争者,有可能威胁到她在贾府的地位时,宝钗便会去损害他人的形象和名声,只是她做得非常隐蔽,没有人知道。比如说,宝钗扑蝶,跑到滴翠亭听到丫鬟小红说私密事,当小红将要发现自己时,她便编造出黛玉在亭边弄水的事,让小红误会黛玉听到了谈话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洗清自己的嫌疑,更可以栽赃陷害黛玉,让黛玉跟本来毫不相干的小红结怨,挑拨她们之间的关系,说不定日后小红会在主子们面前对宝黛的爱情制造障碍。当然,能在短时间内想出这样绝妙的主意,足见其睿智、精明。再如,当听说宝玉从魇中清醒过来时,黛玉随口念了声“阿弥陀佛”,宝钗便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度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宝钗在黛玉忘情流露时,以取笑的形式将宝玉和黛玉的私情公诸于众。在当今社会,这样做本来没什么,但是在封建社会,这样的私情却是大逆不道的。她故意向大家挑明,可见其心计之深。第三,宝钗是个冷酷无情的人。很多人不理解,宝钗温柔和善,怎么会是冷酷无情之人呢?尤三姐之死、柳湘莲出家,对大家的触动都很大,宝钗却不以为意,只是跟薛姨妈说:“俗语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反观宝钗的哥哥:“兄薛蟠自门外入,眼中尚有泪痕。一进门来,便向他母亲拍手说道:‘妈妈可知柳二哥尤三姐的事么?’”薛蟠那样浑的一个人尚且知道为二人伤心,没想到吧?对薛蟠的救命恩人的死,宝钗不仅没怎么哀伤,反而有精力以家事为由劝其母转移注意力,去督促薛蟠做生意。在自家人面前,再也无需掩饰什么,这才流露出宝钗的本性——冷漠,自私。还有,丫鬟金钏儿本就没有过失,宝钗为了讨好王夫人,愣是对其落井下石,指鹿为马,诬陷金钏儿,使得金钏儿最终含恨而死。她的冷漠在看待金钏儿之死上也有所体现。

薛宝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2. 薛宝钗是个什么样的人

薛宝钗,“山中高士晶莹雪”,是一个赋予理性力量的冷美人,曹公钦点的群芳之冠,癞头和尚亲自为她的金锁刻了吉利话以成她和宝玉的因缘。她是湘云心中的亲姐姐,是黛玉的金兰姐妹,是元春内定的弟媳妇,是探春无论家事还是厨艺上都一起研商的挚友,却不为王熙凤所喜。她冷观世人,泊淡贞静,博学多识,宝玉曾以仙姿形容她的端持貌美,但宝玉悬崖撒手之后她品尽孤独滋味,幸而有冷香丸能让她“历尽别离而自安”。

3. 薛宝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为有争议的人物,宝钗身前身后都一样处境困难。对宝钗的喜欢,是先从同情开始的。
  同样是娇憨女儿的年纪,黛玉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宝玉的爱。仗着他对她的喜欢,可以肆意胡闹,就算把他气走了也无所谓,反正宝玉会登门道歉。而宝钗呢,做事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就算对宝玉的不是爱情,起码也是真心诚意,倾尽所能对他好。结果却依旧凄凉。
  宝钗的性格之所以被称之为藏愚守拙,实则迫不得已。
  黛玉父母双亡,无依无靠自然是苦。但也有一个宝钗求而不得的幸福,那就是了却身前身后事,喜则笑,哀则泣,天性而为无拘无束。留恋时顿足人间,厌倦时随意便可撒手人寰。而宝钗却不可以。她的身上扛着巨大的重担。年迈的母亲,无能的哥哥。她无法像同龄女孩一样撒娇,她要做的就是承担和隐忍。规劝宝玉,宽待下人。这些都是黛玉做不到的。
  但宝钗却要逼迫自己。这又是何其痛苦。
  宝钗也清高,丝毫不亚于黛玉。要知道她并不是想要嫁给宝玉,她的志向,是送我上青云的高昂,绝没有你侬我侬的扭捏。黛玉爱上一个人,身子可以低到尘埃里去,但她的心确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而宝钗却不可能这样,她胸怀更多的是男儿气概,大爱无疆。爱她,也爱她的清高。
  最让我倾心的,其实是宝钗的素淡。淡极始知花更艳。素裹的人才是最本真的美。她的房间清澈出尘,没有丝毫玷染。那才是女儿家真正应该有的空间。钟灵毓秀之德,天地山川之气。由此氤氲而生

薛宝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 薛宝钗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薛宝钗简介:

  薛宝钗,古典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恪守妇德,是代表封建女性典范的“冷美人”。父亲早亡,有一母(薛姨妈)一兄(薛蟠)。宝钗进京主要是为了备选“才人、赞善”之职,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文再未提及。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寄住于贾府。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良缘。红楼梦八十回后失传,据推测,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但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一二年即出家,回到青埂峰。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二、人物性格:
  薛宝钗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赞扬她“很大方”“会做人” 。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

5. 薛宝钗是个什么样的人

1、人物性格
薛宝钗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赞扬她“很大方”“会做人” 。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
2、人物简介

薛宝钗,古典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恪守妇德,是代表封建女性典范的“冷美人”。父亲早亡,有一母(薛姨妈)一兄(薛蟠)。宝钗进京主要是为了备选“才人、赞善”之职,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文再未提及。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寄住于贾府。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良缘。红楼梦八十回后失传,据推测,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但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一二年即出家,回到青埂峰。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薛宝钗是个什么样的人

6. 薛宝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1、人物性格
薛宝钗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赞扬她“很大方”“会做人” 。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
2、人物简介

薛宝钗,古典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恪守妇德,是代表封建女性典范的“冷美人”。父亲早亡,有一母(薛姨妈)一兄(薛蟠)。宝钗进京主要是为了备选“才人、赞善”之职,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文再未提及。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寄住于贾府。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良缘。红楼梦八十回后失传,据推测,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但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一二年即出家,回到青埂峰。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7. 薛宝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关于宝钗这个人,放在现代来讲,她确实很完美,但也是一个再悲哀不过的女子。她爱宝玉,她用尽心机,最终也如愿嫁给了宝玉,可是宝玉爱的人始终不是她,她和黛玉的这场爱情的比试,一开始他就早已满盘皆输。尽管得到了贾府上下一直的认可,可是他却从未得到宝玉的爱情。这样的女子未免太可悲了,这样的结局未免太沉痛了。她本不该如此。她有更好的路去走。然而,她太骄傲了,以至于赌上自己的所有,最后所谓的胜利只是换来一个遗腹子,宝玉撒手红尘没有一点留恋。她的爱情最后只剩下空荡荡的亭台楼阁。呵呵,我自己写的,觉得挺纠结的,我不擅长写太长的东西- -。

薛宝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 薛宝钗是什么样的人?

在以往谈论薛姑娘时,一些人无疑存有许多偏见。 薛宝钗与贾宝玉、林黛玉不是一个性情中人,这是肯定的。他们之间有世俗与超世俗之分,也有生活在受宠环境与非受宠环境中不同造成的心理。平心而论,初入贾府时,林黛玉显然生活在比薛宝钗更为受宠的环境中:贾宝玉爱她、贾母宠她,致使管家二奶奶甚至王夫人也不敢得罪她。与林黛玉相比,薛姑娘作为贾母儿媳的外甥女显然无法与她那宝贝心肝的亲外孙女相提并论。不同的处境与不同的心理状态,必然促使薛宝钗采取更多的自我保护方式。后来薛宝钗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某些情形的改变,她改变了环境,这一是另外的问题。 如何评价薛宝钗?应从大处见。当然,即使是大事,也无非鸡毛蒜皮而已,因为终究没有大的考验。在真的有大的考验的时候,无论贾、薛、林,在表现上也许会没有什么区别。不信可以自己去看。 鸡毛蒜皮之一:金锁是假造的吗?如果一定说是假造的,那么就存在两的问题:(1)、《红楼梦》第四回写道:“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这是薛姨妈带了她女儿来京的动因。如果这之前,幼小的薛宝钗早曾“合谋”假造了一个金锁,那就不必去考虑“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了,或者将嫁贾府作为第二方案?便让人难以想通。(2)、据周汝昌《红楼纪历》:第四回,“薛姨妈,‘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不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 薛蟠,‘今年方十有五岁。’”这样,薛宝钗入贾府时,年十三岁。一个十三岁还不到的(至少不应是来之前赶造的吧)小女孩,便懂得与她妈妈一起商量造一个假物并仅是为了完成她未来的婚姻,人们不觉得这小女孩子太精明又太可怕了吗?(3)、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姊妹,两家也算近亲。口衔了玉而降生的个儿之事,亲戚中是无人不知的。如此,薛宝钗有金锁王夫人也应是知道的。如果薛家临来京之前急急忙忙制造了一个金锁,难道不会令贾府人生疑? 鸡毛蒜皮之二:嫁祸于人。众所周知,《红楼梦》中宝钗扑蝶是描写得极好的近乎经典的章节,将这位主角弄个“嫁祸于人”的罪名又是多么令人扫兴!试想,宝钗扑蝶到了亭子跟前不仅听到了里面说的话而且被里面看见了,她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说:“好啊,你们的话我全听到了!”这成吗?不成。或者说:“我什么都没有听见。”也不好吧。只有找个台阶下,保住双方的面子。小丫头害怕林姑娘知道,是因为林黛玉自小清高不近下人造成的,与薛宝钗本来无关。当然,即使他们害怕林,对林姑娘也无可奈何。难道因为薛宝钗将“祸”嫁了林姑娘小丫头就敢去加祸于林黛玉吗? 鸡毛蒜皮之三:薛宝钗劝慰王夫人的话。“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 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从今天的阶级观点看来,薛姑娘的话确实立场很有问题。然而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里,让贵族大家庭的一位淑女去为仆人说话而痛斥他的姨妈,恐怕又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试看,被尊称为“贵族阶级叛逆者”的贾宝玉在金钏挨王夫人痛打时又做了些什么呢?直到他知道由于他的轻佻导致的金钏跳井死了,他又曾在什么时候对他的母亲做过指责呢?一年之后他去祭了金钏不假,但这能说明他的立场发生了“阶级”的转化吗?这里顺便说一句:绝不能将贾宝玉对身边小丫头们的多情表现全都做政治化的理解,也不能用阶级同情来解释。这不过是一个贵族公子的多情而已。请看晴雯被逐时贾宝玉又有何有用的作为?司棋被撵管家的拉了她走,这个大丫头曾跪在他面前求他,他也只是骂了一顿嫁了汉子的女人。他不是被称为倡导“妇女解放”的叛逆人物吗?难道嫁了汉子就不再是女人了吗? 总之,要让封建社会的贵族公子、小姐去同情被压迫阶级,无异于痴心妄想,同时也太拔高他们了。当然,作为小说中的人物,他们都是曹雪芹刻画的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对象。 认识、评价一个人物,有时候确实关系到一种思维模式,它又关系到于批评范式。同时,他又反映一个时代人们思想成熟的程度,也关系着一代学风。这里,实事求是自然是十分关键的;另外,对于古典作品《红楼梦》来说,是否对我国传统文化又比较深入的了解,也是一个是否重要的依据。一味地高唱“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民主,以及所谓的“个性解放”、“婚姻自主”之类,不去用心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化,不知到儒、释、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它们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不懂得它们在中国人心理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如何能够了解古代作家曹雪芹呢?他是在向世人做着深切的文化倾诉,还不可能对他所面临的制度进行否定思考。